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清贵名媛-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乎意料的困难而艰辛,这三天都把大家折腾的够呛。这场大雪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是丽姐儿经历两世也被山中的天气给惊住了,自然是强大的,除了善加利用之外,是对抗不了的。
在这种的情况下,别说是去菜园了,就是出了屋子都寸步难行,只能等到雪停,男人们都出来一点一点将雪扫开才行。下大雪的时候还不觉得,雪停之后,天气冷的不行,哪怕只在外面呆上一小会儿,都觉得双手结冰。幸好刚刚到达这里时,丽姐儿就若无其事的向林氏和丹桂透露了手套这种东西。果然两人心灵手巧,一下子就做出了好几双保暖又结实的手套,男人们干活时用着方便,哪怕还是会经常冻僵手,但至少不会生冻疮。事后林氏也问过丽姐儿怎么有那样的想法,丽姐儿只说戴着手套练字不冷。本来只是随口一说,林氏却坚信丽姐儿练字太苦,坚持让女儿从原来练字一个时辰缩减到半个时辰,顺便在练字的时候多摆几个炭盆,多放几个手炉。丽姐儿知道林氏这么安排之后,也很乖巧的接受了,反正自己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二十四孝娘亲宠溺。
林氏似乎更加畏寒了,每天都穿的很厚,烧很多炭盆,用很多热水。幸好当初运了足够多的炭,柴火也足够用,要不然就这种用法,不到两年大家就得天天吃冷食了。
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快过年了,赵嬷嬷和赵家的忙得天昏地暗,丹桂也经常被叫到厨房去帮忙。而林氏依旧是岿然不动,继续做着仿佛永远都做不完的新衣。丽姐儿练完字,坐在林氏的对面看着娘亲红润的脸色,不禁暗叹。其实不管什么时代,女人真的特别容易满足,只要有对她一心一意的男人,还有健康可爱的孩子,外加平淡安宁的生活就足够了。对面的这个女人不就是这样的吗?哪怕是身体娇弱了一些,性子软绵了些,依旧是红光满面,从微微一笑中都能看出满足和喜悦。对面的娘亲是不是将来的自己呢?丽姐儿被这个想法弄得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激灵,自己长大以后就嫁人然后围着丈夫孩子转,一辈子就那么交待了?后来又一想,要不然能怎样,去考科举吗?最后丽姐儿把这些烦心事全部抛开,把精力转移到手中的《四时纂要》中去。想那么多干嘛,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命运在自己手中这回事在这里实在是难以实现。反正以现在父母对自己的宠爱,将来在择偶这方面,必定不会亏待自己的,再说自己还有两个将来可以给自己撑腰的弟弟,娘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有什么好怕的。丽姐儿这样安慰自己之后,平复了心情,认认真真看起书来。
现在的困境是自己有很多喜欢吃的东西这里没有,应该从书中找到种植或者是制作的方法。反正在山中,有什么比天天吃到美食,日日看到美景重要啊,虽然自己已经有很多天没有出门了。没有办法,雪深啊,天寒啊,自己的这双小短腿还有这具小身板,抗不住啊。
这时,丹桂打帘子进来了,身后还跟着喜笑颜开的赵嬷嬷和赵家的。丽姐儿发现丹桂的脸格外红,绝不是涂了胭脂或者是被冻红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羞红。林氏也明显发现了这一点,一脸兴致地盯着丹桂看。在丽姐儿看来,大家都明白发生了什么,丹桂还是新婚,怕是有喜了。
“可是有了?”林氏笑着问。
丹桂开始还害羞的点点头,后来就睁着一双大眼,问道:“夫人怎的知道了?”
“看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了,还用问吗!”林氏笑得很美。
屋子里的人都笑了,丹桂更是害羞的不知道是站好还是坐好。赵嬷嬷一把稳住丹桂,道:“瞧你,都是当娘的人了,还这么毛躁。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了,可得小心着点。你这孩子还没有两个月,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你可得好好歇着,厨房也不用你忙,你就好好安胎就好了。”
丹桂原本一脸的温柔却变了颜色:“现下正是忙的时候,需要人手,我这又怀上了,这孩子来的还真不是时候。”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怀孩子是好事,厨房那点事儿大不了让虎头他爹来干,你何苦来说这些。”赵嬷嬷口带责备。
“就是,怀孩子生孩子可是大事,我虽然不知道厨房有多少事,但也知道再忙再缺人手也不少你一个孕妇。”林氏说的很坚决。
“嬷嬷,每天的补品也算上丹桂一份,她这是头胎,可得小心。”林氏吩咐赵嬷嬷。
“不不不,那些补品是给夫人和小姐准备的,奴婢不用这些。”丹桂坚决不要。
“这是我赏的,又不是没有,那么多呢,一起吃吧。”林氏态度也很坚决。
丹桂还要再推辞,赵嬷嬷说话了:“夫人赏你的,你就拿着,多为你的孩子想想。”丹桂想了想,点点头。
“对了,谁给你诊的脉?徐福知道了吗?”林氏问。
“奴婢今天帮着厨房炖肘子的时候,莫名的想吐,结果徐老太爷恰好从菜园子回来,路过厨房想直接喝了鸡肉薏米汤再回去,省得人跑来跑去。老太爷看到奴婢这个样子,就直接给奴婢把脉,说是有了。”丹桂满脸娇羞。
“祖父还会诊脉?”林氏很诧异。
“听说是和李老神医学过点皮毛,大病看不了,但是不是有喜肯定能诊出来。”赵嬷嬷补充。
林氏听到这里,就不再纠结于老太爷是否会看病了,而是赶紧让丹桂歇着,还从箱笼中拿出不少小孩子的衣服。
“这是上次我怀孩子的时候做的,都是新的,因为怀着双胎,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哪个都做了好多。正好这些你都拿着,要是觉得不够,我这还有好多软棉布可以用,你生十个八个都够用!”林氏笑着说道。
屋子里的女人们听了这话都哈哈大笑,而丹桂则羞红了脸不敢抬头。
“你道我为什么拿这么多棉布,就是知道大家在山里肯定是要生孩子的!”林氏今天心情很好,原本说不出口的话连珠炮一般说的流利。
这天晚上,徐福知道了丹桂怀了孩子,乐得一蹦三尺高,见了人就傻笑,再不复从前的精明干练。因为是喜事,男人们都聚在一起不分主子和下人,喝着原本就存下的梨花白,吃着佐酒的小菜,不亦乐乎。而女人们则聚在一起,说一些怀孕时的禁忌,平静而喜庆。
日子就这样像流水一般淌过,转眼就到了除夕。
第六十一章 新年 (上)
除夕这一天,丽姐儿比谁都起得早,并不是因为有许多事情做,而是因为兴奋。没错,就是兴奋。第一次在古代深山中过年,这是多难能可贵的经历啊,虽然在大部分人看来,这是苦难;可在丽姐儿看来,这是幸运。这里多好啊,虽然天气寒冷,可毕竟是个好似世外桃源的地方啊。再说了,总比呆在爆发了民乱的蜀州城好吧!由于天气严寒,道路难行,虎妞的爹和徐福并没有再出去打探情况,可是想想也知道,这么冷的天,哪怕是蜀州城也未必暖和到哪里去吧。老宅肯定是遭殃了,哪怕没被烧,没被毁,也定被灾民占据居住取暖了。现在只希望佛祖保佑那些灾民千万别误打误撞发现地道中的财富就阿弥陀佛了。这两天丽姐儿也观察过曾祖父和父亲的神态,面上是丝毫没有表现出丁点担心老宅情况的。既然曾祖父和父亲都这么有自信,那自己也就不要过多担心了,多多相信古代人民的智慧,绝对是减轻自己心理负担的。
丽姐儿穿戴好衣衫,从《齐民要术》中抽出一叠剪纸来,准备贴到窗纸上。这可是丽姐儿和虎妞好几天的成果,丽姐儿每剪一张就夹到书里一张,为的是好好保存,也将喜庆的剪纸变相当作了书签,一举两得嘛。剪纸的花样也都是寓意美好的,像连年有余,松鹤延年,喜鹊登梅,吉祥如意,鹿衔灵芝等等,厚厚的一叠,攥在手中莫名的踏实。
刚一进内室丽姐儿就看见林氏正在对镜梳妆。今天的林氏一改往日的厚重与简单,而是打扮得格外娇艳,大红窄袖对襟长袄,撒花石榴裙。丽姐儿承认,自己的娘亲的确是个大美人,这种美不仅仅是美貌,还有一种书香世家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独特气质。一句话,娇而不媚,艳而不俗。
“你怎么还穿旧衣服?可是新衣服不合身?”林氏一看见丽姐儿就问。
“不是的,女儿想先贴窗花。”丽姐儿摇了摇手中的剪纸。
“怎么不早说,贴对联的那天就一起贴了。”林氏带着一丝埋怨。
“女儿那天还没有剪呢。”丽姐儿不好意思。
“过来,娘亲和你一起贴。”林氏看到女儿兴冲冲的自然不会扫兴。
丽姐儿把所有的剪纸都递给林氏,让林氏一张张仔细的看。林氏有点吃惊,虽然知道女儿会剪纸,但并不知道剪的这样好,活灵活现的。想想自己的女儿明年三月才五岁,果然是聪明,学什么都快,而且做的很好。过了正月,是不是就开始教女儿针线活呢?
丽姐儿只是等着林氏验看,丝毫没有不耐烦。其实剪纸不简单也不难,就看是不是可以手随心走。其实丽姐儿跟虎妞学习过程中也遇到过疑难和瓶颈期,不过幸好误打误撞冲破了难关,再加上自己喜欢创新融合了自己的风格,就显得自己的剪纸很新颖美观,自然也就不像出自五岁的女童之手了。
最后还是林氏先回过神来,带着女儿先在自己的院子里贴了个遍,再带着女儿去了老太爷的院子中打算也把剩下的窗花都贴上。只可惜老太爷在菜地还没有回院子,林氏不敢擅作主张,只好带着女儿又回了。
回到了内室就看到徐熹从菜园子回来了,林氏笑着道:“祖父也回去了?”
“祖父应该在厨房,他定是要喝一碗鸡肉薏米汤再回去的。怎么?有事?”徐熹看着林氏。
“可不是有事,你没看看屋子里有什么不一样啊。”也许是日子过得舒坦,林氏也越发年轻了,这不仅仅体现在脸上,还体现在林氏的举动上。原来是相公长相公短,现在就直接你你我我了,徐熹和林氏也好像是刚刚新婚没多久的小夫妻一般,原本就蜜里调油的感情现在更甜了。丽姐儿只把自己当作是隐形人,什么都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
“窗花?”徐熹怎么会没看见,多喜庆啊,真是过年了,就是不一样。
“这是我们女儿亲手剪的,你看多好看,还剩下这么多,是要给祖父的。刚刚就是去祖父那里送窗花的,哪里想到祖父不在。”林氏笑着说道。
“现在一定在了,我们这就过去,也让祖父高兴高兴。”徐熹说着就往外走,突然一顿,“徐福他们那里也有窗花吗?”徐熹最近一直接触劳动,顺便也和其他的劳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原本也和徐福关系不错,可到底是身份有别,关系再好也是隔了一层。可是现在不同了,大家一起同患难,共甘苦,虽然你我之间还是主子奴才,可是关系更亲密了。瞧瞧,连窗花是不是大家都有都关心上了。
“虎妞也做了好多,家里人定是都有的。”丽姐儿回答。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做的这些窗花是专门给父母和曾祖父用的,至于其他人的虎妞也都剪好了。
徐熹闻言满意地点点头,女儿就是聪明,想事情也周全。
就这样一家三口又穿的严严实实去了老太爷的小院。老太爷果然在了,看到一家三口齐刷刷的来请安,心里很熨帖。孩子们孝顺又平安,还有什么可奢望的?知道是曾孙女亲自剪了窗花来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忙不停的让林氏都贴上。
“我们一起去厨房看看吧,那里可热闹了。赵老虎和徐福也都在那里帮着剁肉馅,做年糕呢,我们过去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徐老太爷笑得很慈祥。
丽姐儿直到今日才把自己的曾祖父给彻底定性。他是一个精明强干,诗书百卷,老谋深算,深藏不露,保养得宜外加有百分之一老顽童性格的老财主。他护短,他善良,他强势,他自保,他慈爱。自己真的是很有福气,这样的家人哪里去找。
徐熹自然乐意,他不想扫祖父的兴致;林氏更是同意,长辈说话自然遵从;丽姐儿也好奇古代厨房是什么样的。就这样,一家子四口去了大厨房。
第六十二章 新年(中)
厨房中忙碌不堪,男男女女都好像手脚生了火。男人们在剁肉馅,打年糕;女人们则在准备年夜饭。
大厨房并不像想象中的烟熏火燎,污浊不堪;相反很干净,物品摆放的也井然有序。
赵嬷嬷一眼就瞄到一家老小进了厨房,赶忙放下手中的腊味,迎了过来。
“嬷嬷,我们就是过来看看。”林氏先说了话。
“谁说只是过来看看的,我们是过来找吃的。”徐老太爷笑眯眯。
“有吃的,刚刚杀了鸡鸭,做了鸡鸭血汤,热乎乎的,一会儿就送过去。”赵嬷嬷满面笑容。
“这汤汤水水的,一看就是女人们吃的,就没有别的?”徐老太爷问。
“有,刚刚炸了点年糕,还有火候正好的金银蹄子。老太爷您看怎么样?”赵嬷嬷知道老太爷喜欢吃些软糯的。
“好,那就看着收拾几样,我们自己拿回去。”徐老太爷想和孙子好好喝一杯了。
果然,赵嬷嬷忙不迭的准备了两个食盒。一个食盒装的是炸年糕,金银蹄子,糟鹅掌鸭信,辣炒鸡杂,麻辣鱼干,五香花生,腌菜心还有一大碗清新败火的银耳莲子汤。另一个食盒只装了鸡鸭血汤,翡翠烧麦还有烤板栗,炒豆子,桂圆干和蜜饯梅子四样零嘴。收拾停当后,赵嬷嬷又道:“主子们先打打牙祭,一会儿还有香糟鹌鹑和炸鹌鹑,且等着吧。”
徐老太爷听了这话高兴得不行。看来不管哪个时代,民都是以食为天的,美食更是天上天了。大厨房的人们依旧忙碌着,他们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还好,当时来到这里,徐老太爷最担心的就是大家的心思,生怕哪个人耐不住深山中的寂寞。可是现在看到的状况,无疑是每个人都惬意而满足,并没有因为与世隔绝而生出什么别样的心思。
林氏又看了看四周,看到虎妞和虎头也在一旁帮忙,一个择菜,一个烧火。林氏的眉头皱了皱,道:“让虎妞和虎头跟我一起走吧。他们两个小孩子也帮不上什么吧。”今天是除夕,林氏见不得小孩子也窝在厨房里干活。平时没来过厨房,没有看到也就算了,今天看到了自然就不能不说了。
其实两个小孩子还真的帮了不少忙,当然他们在厨房干活,自然也少不了吃一些平时吃不到的。赵嬷嬷本来也没指望两个小孩子能做多少事情,可是一下少了两个小劳动力还真有点不方便。在一旁做活的赵家的略带祈求的看了赵嬷嬷一眼,张了张嘴,究竟是什么话也没说。赵嬷嬷不满的看了儿媳一眼,到底还是让虎妞和虎头洗干净手,跟着林氏一行人走。赵嬷嬷最后还在林氏的食盒中装了不少卤蛋和腊肠,不用想也知道是给两个孩子吃的。赵家的自然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干活也更加卖力了。赵家的心里清楚,自己的婆婆心眼儿好,也是舍不得孩子受苦的。赵老虎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主人家宽大;自家娘亲也是刀子嘴,豆腐心;自己媳妇也是个实诚的,自己别无所求了。开始听说要和主人家一起住在山里,还是有点不情愿的,山里再好也没有蜀州城好啊。可是看看现在,主人家是菩萨心肠啊,要不然一家人还不得被冻死饿死。哪里像现在吃得好,穿得好,对孩子也好,活也不累,活儿多又累的时候主人家还跟着一起干。再说,就凭主人家三番两次的救命,这一辈子也一定要好好报答这份恩情。
就这样徐老太爷和徐熹一人拎着一个食盒往回走。林氏也拉着丽姐儿的小手回去。身后的三四步是虎妞和虎头。
到了院子,徐老太爷和徐熹在书房中佐酒吃菜;而林氏则带着三个孩子进了内室。虎妞和虎头都换了以往的旧衣,现在穿得很鲜亮,两个孩子红润的脸色衬着干净整洁的新衣,格外精神。丹桂也不知什么时候来的,看到林氏一行人赶忙站起来,手里的银勺也没有放下,她正在给喜哥儿和乐哥儿热牛乳。
“你怎么不歇着?冰天雪地的,你要是摔倒怎么办?”林氏埋怨。
“没事的,奴婢哪里那么娇贵了,也没干什么活,就是来看看两个小少爷。”丹桂这几日容色愈发好了。
“正好,我从厨房拿了不少吃食,尤其是这鸡鸭血汤,对女人对好,还是酸辣的,你多吃一碗。”林氏说着,就打开食盒端出吃食。丹桂看了,赶紧过来帮忙。随后林氏亲自喂了两个儿子,就随和的请大家都一起上桌吃饭,不分主仆。丽姐儿很喜欢那鸡鸭血汤的味道,鲜甜不腥,喝了满满两小碗,又喜欢翡翠烧麦和卤蛋,着实吃了不少。虎妞和虎头也并没有拘谨,二人吃得也不少。丹桂可能是因为有了身子对腊肠的味道有些不喜,只喝了一碗鸡鸭血汤。林氏的食量还是那么少,不曾吃什么。最后桌子上的汤汤水水吃了不少,只是零嘴和卤蛋还剩下一些。
林氏又从原本就备着的食盒中拿出了不少窝丝糖,桂花糖,玫瑰糖分给几个孩子吃,又亲自拿出一个卤蛋,挑出蛋黄压碎混了牛乳亲自喂给两个儿子吃。
慢慢的林氏和丹桂就开始说育儿荆而丽姐儿也不想打扰两位母亲的谈话,直接带着虎头和虎妞拖鞋上榻,吃零嘴,聊闲天。
“你的窗花都贴了吗?”丽姐儿问。
“都贴完了。我娘还说小姐你就是不一样,大户人家的女儿连剪纸都比我这野丫头强。”虎妞的嘴又甜了。
丽姐儿笑笑不再说话了,只是开始剥栗子吃。这栗子香甜软糯,最是补脾,丽姐儿吃的起劲,两手也因为剥栗子而黑黑的。而一旁的虎头许是年纪还小,手脚不利索,剥栗子这样用巧劲的活计却是很为难,眼看着却吃不到。虎妞本就爱重弟弟,看到这情况,自然是亲手剥了栗子,喂到弟弟嘴里。
第六十三章 新年(下)
丽姐儿看了看对面的虎妞和虎头,又看看自己脏脏的双手,回头瞧了林氏一眼,娘亲正跟丹桂聊得热切。丽姐儿慢吞吞地穿鞋向林氏走去,还好林氏总是不时地看孩子们一眼,一看见女儿过来,就满脸询问神色。
“娘亲,我们也把栗子压碎混了牛乳给弟弟们吃吧。他们能吃吗?”丽姐儿觉得栗子和蛋黄质地差不多,而且养胃健脾。看到虎妞喂虎头吃栗子,丽姐儿也心痒痒的。丽姐儿意识到自己好像似乎从来没有喂过弟弟什么。
“弟弟们才三个多月,吃熟蛋黄已经很好了,栗子还是太硬,九个月的时候,再喂栗子吧。”林氏摸着丽姐儿软软的头发,看到了丽姐儿那双脏脏的小手,“看看你的小脏手,随娘亲去洗干净吧。”林氏很宠爱自己的女儿。
“那直接沐浴吧,女儿也顺便换新衣服。”丽姐儿想着早晚都得洗,就现在洗吧。
“刚刚去了净房看着还有早上剩下的热水,现在估计变温了,不过混着温泉水想来也冻不着。”丹桂看着林氏的意思似乎也想给丽姐儿洗澡,就凑趣说了一句。
整个避祸所在除了老太爷的院子因为离温泉近而没有引温泉水入净房的设施外,剩下所有的房屋只要有净房就会有引温泉水设施。丽姐儿来到这里因为天气等诸多因素并没有把这里都逛一遍,所以这是什么样的设施丽姐儿并不知情,只知道净房中引水的管子是竹子。只要有人拔掉竹管的塞子,温泉水就像自来水那样流出来,很方便,而且很干净。在这里如厕也不麻烦,虽然没有上下水,但是很类似旱厕,唯一不同的是有盖子,事必之后用脚轻轻一碰,盖子自动关闭,一丝味道都没有,而且很干净。丽姐儿第一次看到这里的净房时,是觉得很奇妙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啊,谁敢鄙视!后来丽姐儿知道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自己的曾祖父亲自动手修整的,丽姐儿就更加对曾祖父崇拜的五体投地了。这要是在前世,自家曾祖父绝对是个建筑设计大师,虽然自己还没有把这里整个逛遍,但就凭着这净房和菜园,那绝对就是创世之举,方便美观,干净舒适。
就这样,丹桂先进了净房直接弄洗澡水,而林氏先把丽姐儿的麻花辫打散,才带着女儿进了净房。幸好,丽姐儿人小,沐浴的木桶也小,所以林氏和丹桂没怎么费力气就把丽姐儿洗得干干净净,直接穿上了过年的新衣,最后才把丽姐儿送回内室。丽姐儿坐在林氏的雕花红漆梨花木的大床上,仔细打量身上的这一套袄裙,真好看。这套就是避祸之前,林氏不眠不休,紧赶慢赶出来的那套绣着密密匝匝黑蝴蝶的坎肩和品红色的小袄还有大红色的棉裙。这几件是一套的,都由黑色的狐狸毛滚边,袖口裙边也都同样绣着密密匝匝的黑蝴蝶,华丽而优雅,穿在小女孩身上反而衬的一丝安静和乖巧。
林氏很满意女儿这身打扮,高兴得直点头。接着就是梳头,林氏按照自己的想法直接给梳了双丫髻,还将两条红丝绦尾端的白珍珠换成了两颗黑珍珠,就这样将丝绦缠入髻中,两颗莹润的黑珍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在丽姐儿耳边随着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