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清风卷珠帘-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氏一脸苦涩的看了两眼手中的春宫图,觉得实在是难以入目,‘啪’的一声合上了,叹息道:“好在还有公主府。”
  我见宋氏自己说的都没底气,不禁笑道:“姐姐觉得几个老嬷嬷还有几扇门就能挡住蒙古的王爷们,山高皇帝远。再说了我这些年如何待二公主姐姐也是看在眼里,我是把二公主当做我亲生女儿一样疼,我还能害她不成。”
  宋氏沉吟不语,只是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我道:“姐姐再好好想想,毕竟是二公主的终身大事。”我拿起那本春宫图收入怀中,“我想二公主以后应该用不上这个吧,我就带回去了。”
  宋氏最后给松格里报上去的额驸是孝康章皇后的一个从孙,他虽是嫡子却排行最末,除非上面的五个哥哥都死绝了,否则轮不到他袭爵,所以一直在京里跑官,现下是个五品的郎中,但他父亲是个蒙古贝子又是皇后的娘家人,虽说配不上身份显贵的公主,配松格里算是够了。
  胤禛将松格里封做和硕淑慎公主,年底出嫁,听说额驸对这个将要过门的媳妇很是期盼,早早的就把原先的通房妾室都打发走了,一心一意的等公主过门。
  胤禛对松格里不像安乐那般宠爱,但也让礼部精心准备松格里的婚礼,毕竟是要在天下人面前做戏的。胤禛对松格里好是为了面子,那对胤祥的好就多了几分的真心实意。
  因为胤祥的生日,胤禛赏了不少的肉下来,锦生叹道:“陛下真是宠爱怡王,怡王的寿辰普天同庆,还赏下这么多的吃食,赶上娘娘两三个月的份例了。”
  锦绣嗤笑一声,道:“你只看见了怡王的风光,没见怡王谢恩时战战兢兢的样子,听说怡王当时的脸色可真是又惊又喜啊。”
  我微微一笑,道:“不知道这怡王能不能善终呢,他就算是没被陛下折腾死,新君也不会放过他的。”
  虽然入冬了,但这么多的肉也一时吃不了,叫人给宋氏送去一些,李氏因为弘时的事没有得赏,我也给她送了一些,既然别人都有耿氏就不能拉下,碍于面子也给了一点。笋鸡和鹅做好后,给兰英还有云惠各送了一只。
  快入冬的时候内务府送来了今年冬日的皮子用度,有一些是秋狝时猎到的。皇后不在我和李氏不敢怠慢,赶忙叫人拿去了前几年的赏赐记录,对比着上面的赏赐再斟酌着今年后宫还有前朝的升迁加加减减。后宫除了进了个新人外其余的人的位份没有变化,只需按以前的分例在即可。
  忙了一晚上从李氏宫里出来天已经擦黑了,回到宫里整个人都快累瘫了,躺在炕上任由奴才们给我卸妆擦脸,锦绣也伺候了我一天了,我就让她先下去休息了。我缓了几口气对锦生道:“今当着齐妃娘娘的面不好说,明你去告诉陈公公,让他给十二福晋的赏赐里再加一份皇子福晋的份例。”胤禩出事后弘时一直住在胤裪家,胤裪福晋自然知道多得的那一份赏赐是给谁的。
  我又想了一想,胤禛这人最好名声,尤其是仁慈之名,我接着吩咐道:“给郭络罗家还有董鄂家姑娘也备下一份皮子,就按辅国公夫人的例来吧。阿奇那的侍妾毛氏陈氏,还有赛斯黑的侍妾佟氏陈氏都没有儿子奉养,就按辅国将军夫人的例赏下去吧。”
  锦绣有些迟疑的看着我道:“主子,自从阿奇那赛斯黑获罪后赏赐记录上就没有他们家眷的名字了。”
  “赏赐记录上没有不代表没有给。”我摇摇头道:“现下也一样不记档了,吩咐他们把东西送过去就成。还有云惠虽然档案上是按宫女子的例赏的,咱们再加五成按贵人的例赏。”其实我也不确定皇后到底给过他们赏赐没有,只是端午节时郭络罗氏随着家人进宫请安,虽然隔着老远也能看出这衣服是用今年进贡的雪缎做的。
  锦绣劝我道:“主子,这宫中赏赐虽说是赏给当家主母的,可侧室侍妾的份例也包括在里面了,您单赏给郭络罗氏还有董鄂氏就够了,让她们自己分去吧。”
  我知道锦绣是好心怕我给的赏赐太多惹胤禛不快,我安抚的看了锦绣一眼,道:“郭络罗氏还有董鄂氏都住在娘家,怕是指使娘家的奴才不太方便,就不劳烦她们了,咱们直接派人给那些侍妾送去就成。”我又想了一下,继续嘱咐锦绣道:“她们如今手头不方便,你告诉陈公公不许他手下的奴才收阿奇那和赛斯黑女眷的赏赐,等他们办完差我赏他们双份的赏钱。”
  锦绣见我坚持不也好再说什么,只能道:“主子心善,只盼菩萨保佑别让陛下知道了。”这事胤禛怎么可能不知道,厚待几个已经被她打落到尘埃里的妇人能给他博得仁慈的名声,我只要对胤禛还有用处他就不会发落我。
  入冬后的御花园去的也少了,本以为不会碰到人谁知却看到了胤禛在花园里逗狗,我行过礼后站在胤禛身旁,关切的道:“陛下穿的也忒少了些,昨晚上刚下过雪,今正是化雪的时候,陛下多穿些省的着凉了。”
  胤禛轻声‘嗯’了一句,“我就是出来走走,过会就回去批折子了。你倒是看着清减了不少,前段时间累着你了。”
  我诚惶诚恐的回道:“奴才替陛下办差不辛苦。”
  胤禛满意的点点头,道:“你办差妥当赏你景泰蓝花瓶一对,再加羊脂玉镯一对。”我一听赶忙谢恩,胤禛赏过我之后也不多停留,带着两只小狗就回了养心殿。
  过年时郭络罗氏跟着她嫂子入宫拜年,董鄂氏身体不适并未和家人入宫。郭络罗氏静静地坐在她嫂子身后,命妇们说到有趣的话题跟着赔笑,一脸喜庆的神色,只是偶尔发呆时会露出落寞的神色。
  我见状道:“今年赏下去的皮子宁姐可还喜欢。”郭络罗氏闺名宁谦,她被赶回娘家后已不能再叫她夫人了,众人便叫她宁姐。
  郭络罗氏见我提到她,赶忙起身道:“奴才很是喜欢,谢娘娘关心。”原先在王府时我身份低微未曾见过郭络罗氏,只听说是个张扬的女人,当时我以为会和年氏相像。进宫后虽未曾有过深交,可年节时也能经常见到,就觉得她和年氏并不是一类人。年氏虽然性格直率,但长得却是娇滴滴的。郭络罗氏一看长相就知道是个爽利人,性子却比年氏收敛很多,言行举止皆恭谨守礼,不知是已有所收敛,还是一向如此。
  我见原本高傲的女人也不得不为生活所低头时,心下唏嘘不已,心中对她产生了几分的同情,笑道:“快坐下吧,大家都是亲戚,不必这么拘谨。”郭络罗氏的额娘是和硕格格,她和胤禛也算得上是表兄妹,我说一句亲戚也不为过。
  郭络罗氏见我如此和善有些受宠若惊,不过确实放松了不少,不像刚刚那般拘谨了。众命妇见了我待郭络罗氏的态度,虽然面上不显,但心中也都打起了小算盘,偶尔也会和郭络罗氏说上一两句话了。
  胤祥是胤禛身边第一得意的人,可他平日里一向谨小慎微,兆佳氏也随了胤祥的性子,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并不主动说话。众人对她平日里怕事的态度有些微词,但大过年的也不愿与她过不去,加上她一声不吭的坐在那,对她也是客客气气的。
  锦生对兆佳氏极为的不满,回到宫后,就抱怨道:“这怡王福晋也太不把娘娘放在眼里了,今天一句话不说也就算了,还板着个脸,就跟欠了她钱似的。比宁姐还要丧气,也不知是谁死了男人。”
  我对于兆佳氏今天的态度也颇为不喜,本来她今日入宫行礼时就有些不情愿的感觉,后来又冷着个脸,分明就是觉得我身份低微,比不得她怡王福晋尊贵。我冷冷‘哼’了一声,道:“随她去吧,我看她能傲一辈子。”我吩咐锦生道:“齐妃娘娘估计今也被气的不轻,你给她送枝老山参让她补补身子。”李氏估计比我还要生气,她是汉人本就比我在意这些命妇福晋对她的态度,再加上她儿子刚刚被贬兆佳氏就露出了轻视的态度,难免李氏不会多想。

  78、秀女

  过了年就是大挑的日子,外地的秀女连年都没过就坐上了赶往京城的马车;有些在京里有亲戚的就寄住在亲戚家;无亲无故的只能住在客栈里;一时间京中人头涌动,客栈爆满。皇后原先称病在畅春园里躲清闲;只是过年时回宫一趟受了风寒;变成真病了,在宫里养的稍好些又搬回畅春园将养着。这选秀的重任就落到了我和李氏头上,好在胤禛发了话;此次选秀不为选妃;只为给宗室王公指婚。听到胤禛不打算选名门贵女进宫;我不由得松了口气,若是大家女子入宫怕是不好对付呢。
  锦绣将内监选阅过秀女的排单送了上来;我大致看了看都是大户人家的贵女,暗暗舒了口气,这事已过关了一半。我吩咐锦绣道:“让他们再选阅一遍多留些满蒙八旗的,这次主要是给亲贵指婚,正室夫人还是得从满蒙女子中选。汉八旗的只留家世一般,长相貌美的就行了,留着做侧室。”
  锦绣应了一声,准备下去,我又想起一事赶忙道:“对了,你让他们先把绿头签先做好了,等选阅过后定下人再做怕是来不及了。”往年都将最后进入复选的秀女的名字制成绿头签,所以要等初选过后才开始制作,只是今年是胤禛登基后第一次大选,我和李氏主理又不够名正言顺,为了保险只好将所有秀女的名字先制成绿头签,等过了初选再把刷下去的秀女的绿头签去掉。
  按规定秀女们的打扮以朴素为主,衣服一概是深蓝色或是白色的,整齐的小两把头上只有几朵暗色绒花作为装饰,素面朝天的秀女们为了脱颖而出,只能在领口袖口的绣花上做文章了。
  李氏高坐在咸福宫正殿的宝座上,我坐在李氏右侧的椅子上,我俩看着下面一排排的秀女,再对照着手中的排单慢慢的筛选着,前几日看过了满蒙八旗的秀女,汉军旗的女孩留下的不多,一日就能看完。
  看到正蓝旗汉军一个李姓的姑娘时,李氏愣了一下,我见李氏发愣也多看了这女孩的排单两眼,我不禁皱起了眉头,我明明让人把家世过硬的汉八旗女孩撂了牌子,也不知这些太监收了李家多少的好处,把她给留了下来。
  这女孩虽然也姓李,却是正蓝旗的,父亲又是伯爵,想来和李氏没什么关系,但是同姓也让李氏起了拉拢之意。我不着痕迹的拉了拉李氏的袖子,轻声道:“姐姐,她是伯爵之女,她曾祖还有几个叔公都娶了宗室格格,家世太过了,皇上这次可是说了正室夫人只能从满蒙八旗里选。”
  李氏听我一说也觉得有些难办,但又觉得放弃了可惜,便低声与我商量道:“可先留了牌子,再等下一届看看。”
  我微微摇头,劝道:“她已经十八了,不好再留了,姐姐女大不中留,小心留来留去留成仇啊。”我把排单翻到下一页,指着一个女子道:“姐姐这女孩也姓李,阿玛是镶白旗的佐领,这身份若是抬举一下也能得个侧室福晋,不比那伯爵之女强。”我挑的这个女孩不仅与李氏同姓,还是一个旗的,和李氏更加亲近。看的李氏脸露喜色,觉得不错冲我点点头。
  我见李氏同意,便对小太监道:“伯爵李元亮之女李氏撂牌子。”
  我和李氏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不看长相打扮,只留下家世过硬还有神态娴静的秀女,汉八旗的也不敢挑太过美艳的只选清秀佳人,经过两三次的复看,我和李氏共留了七十名秀女的牌子,将名单交了上去,只等胤禛下旨赐婚了。
  留了牌子的秀女都安排在启祥宫,虽然都已记名但谁也不敢掉以轻心,留宿在宫中期间有宫里的老嬷嬷观察着她们的一举一动,稍有差池最轻的也是撂牌子打发出宫,更有甚者会把小命丢在宫里,秀女们忐忑不安的等着自己指婚的旨意。
  我悠闲的躺在贵妃椅上,正古伦替我垂着腿,锦生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我一看锦生的脸色,便挥了挥手,对正古伦道:“你先下去吧。”
  正古伦施了一礼下去后,锦生快步走到我的身边,悄声道:“娘娘,奴才听说陛下这次打算给两位阿哥挑福晋了。”
  我一惊,猛然从贵妃椅上坐了起来,看着锦生慌乱的脸,疑道:“怎么没听陛下提起过。”
  锦生喘了几口气,道:“奴才也是刚听说的,就来告诉娘娘了,是真是假奴才也不知道。”
  我暗道一声不好,赶忙吩咐锦绣道:“你去找云惠一趟,务必弄清楚陛下的想法。”锦绣也知事情紧急,赶忙下去联络云惠去了。
  我瘫坐在榻上,心中惊疑不定,这次选秀我不知道会给弘历选福晋,所以入选的女子只要身份够了就没撂牌子,并没有太挑剔,是以有些家世虽够却被胤禛厌恶的大臣或是毫无实权的也曾入选。胤禛没有提前告诉我和李氏,就是想让我们有所松懈,到时候选福晋的时候也可以给弘历弘昼二人选个无权无势的媳妇。
  我想来想去也毫无办法,只能盼望胤禛不要给弘历选个太差的媳妇,入夜后锦绣才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大婚二字,我瞬间头晕目眩,眼前直冒金星,看来胤禛这次是铁了心要给弘历还有弘昼选个毫无助力的媳妇了。
  过了半个月,胤禛下了明旨,弘历嫡福晋的人选定了下来,是李荣保家的长女,七月完婚,我心咯噔一下,顿觉头晕眼花,差点没晕过去。我咬牙硬撑着一口气,打发了报信的小太监。
  我有气无力的躺在炕上,想着胤禛赐婚的旨意,只觉鼻子发酸,喉中发涩,对于胤禛的偏心我除了无奈以及不忿,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愤愤不平的道:“这马齐、马武、李荣保三兄弟当年被先皇骂的是狗血淋头,说他们出身微贱,卖主求荣,差点没被先皇砍了头,先皇仁慈留他们一命,只把他们除爵罢官,当众杖责。那马齐起复无非是朝中满臣尽是无能之辈,到现在陛下还防着他呢,再说那李荣保熬到这会也不过一个三品的察哈尔总管,这种人的女儿怎么配作皇子的嫡福晋。”我越说越来气,狠狠的拍着炕沿的梨花木,道:“皇上给五阿哥又挑了个什么媳妇,虽说是门风严谨,还是个二品,但小门小户的哪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说出去都叫人笑话。皇上的心偏的不是一点半点,借着这次选秀把的固伦恪靖公主的外孙女接进宫了,还让福惠见了一面。固伦恪靖公主是陛下亲封的固伦公主,在蒙古也是深得民心,额驸又是蒙古亲王,女儿嫁的是孝昭仁皇后的侄子,她的外孙女莫说个皇子妃了,便是皇后也当得了。”
  锦生替我揉搓着冰凉的双手,道:“奴才听说陛下也给怡亲王世子赐婚了,是富察家的格格,不过是马大人那一支的。”
  锦绣冷笑了数声,道:“陛下刚登基时的四个总理事务大臣,现今就剩下两个了。马大人虽然是当朝一品又有爵位在身,但到底是八爷党的旧人,指不定又什么时候就出事了,陛下给十三爷选了这么一个亲家真是用心良苦啊。”
  我闭上眼掩饰住内心的讽刺,慢慢道:“陛下最善捧杀之法,两个总理事务大臣联姻可是无上的荣耀啊,搞不好两家就要同时败了。”
  锦生奇道:“可是指给怡王世子的是马大人第三子福庆的女儿,福大人现下也不过是个佐领,哪来那么大的势力帮衬着怡亲王。”
  我的头越来越疼,我紧紧地皱着眉头抵御着炸裂一般的疼痛,轻声道:“这就是陛下的高明之处,福庆是三子是不能袭爵的,弘暾就算是娶了马齐的孙女也得不到马齐的势力。”从胤禛的安排来看,我能感到胤禛的一些情谊,感叹道:“陛下对怡亲王还是有些兄弟情的,没打算真的把他捧到天上去,只是丢给他一个烫手的山药,就看他如何反应了。”
  锦生也知明旨已下,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更改的了,无可无奈的垂下头,心有不甘的道:“这些人都是陛下的棋子。”
  我不禁长长一叹,落寞的开口道:“咱们也不过是陛下手里的棋,他给弘历找了个明面上无可挑刺的福晋,貌美如花、温柔贤惠、满洲大族,伯父又是当朝重臣。那又能怎么样,依旧是陛下手里的一颗棋,福惠的挡箭牌,福惠才是他放在心尖尖上的儿子,其余的他根本不放在心上。”我看了她们二人一眼,问道:“你们说该怎么办。”
  锦生脸上突显了一丝狠意,道:“既然小阿哥挡了路,那就把小阿哥除掉。”
  锦绣似乎也是这么想的,连忙应道:“奴才这就去把兰英找来。”
  我摆了摆手,拦住了她们道:“不急,如今宫里都在准备皇子大婚的事,见了血不吉利。陛下又是个小心眼的人,福惠在这节骨眼上死了,难免不让他迁怒弘历,认为他克弟。等弘历的事办完了,再处理福惠也来得及。”我嘴边露出了一丝狠毒的笑意,冷冷道:“不知陛下知道自己挑了这么一位低贱的国母后是个什么心情。”

  79、大婚

  北京的春季本就少雨,故有春雨贵如油一说;今年春天滴雨未下;城里旱的厉害;也燥的厉害,宫人们本就肝火旺盛肠胃不适;一下子病倒不少;没有病的也都整日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头来。
  宫外突然传来消息,弘时的嫡长女病死了;弘时仅剩的一个孩子也没能长大;还不到六岁就早早的去了;弘时孱弱的身体禁不住打击也病倒了。
  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感慨万千,看着弘历悲痛的表情;对他说道:“你去看看你三哥吧,你汗阿玛虽说不认他了,可他不像你八叔他们被削了宗籍,他还是皇家的人。”
  弘历闷闷不乐的坐在那,心中不知想着什么,过了许久才道:“听十二叔说三哥快不行了。”
  我身子一震,没想到弘时身子已经差到了如此的地步,想当年胤禩被康熙折辱的厉害,也是病了许久,照样生龙活虎的给胤禛添麻烦。我叹了口气,“你去看看你齐妃母吧,问问她有没有什么东西带给弘时的。”她们母子二人怕是只能来生再见了。
  弘历傍晚回宫后直接来了景仁宫,弘历眼眶红肿像是哭了许久,见到我又忍不住的哭了出来,“三哥瘦的都脱形了,儿子一见都认不出来了。”弘历慢慢的叙述者弘时的病情。
  “可怜的孩子。”我也为弘时的情况感到难过。
  弘历一边哭一边道:“三哥病的厉害,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儿子去了三哥才打起精神和儿子说了两句,三哥都这样了汗阿玛还不给三哥请太医呢。”
  我问道:“你齐妃母可给你三哥带了什么东西过去。”
  弘历抽涕道:“齐妃母只给三哥带了句话,来世不再生于帝王家。”
  “哎。”我又长叹一声,最是无情帝王家啊。我看着弘历痛哭的样子,于心不忍,便道:“你汗阿玛对你三哥也未必绝情到底,你十二叔到底和你汗阿玛还隔着一层呢,有些话不太好说。你试着去求求你汗阿玛,把你三哥的惨状一说,说不定你汗阿玛顾念父子之情会让太医去给看看的。”
  弘历走后锦绣不安的问道:“主子,四阿哥这一去会不会触怒皇上啊。”
  我其实也摸不准胤禛的心思,不确定道:“我也不忍看弘时如此受苦,才叫弘历一试的。况且皇上他自己能做出手足相残的事来,但不想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同室操戈。”
  在弘历的恳求下胤禛派了太医院的院正去给弘时看病,弘时已病入膏肓,大罗神仙也难救活了,太医此举只能延命。胤禛知道弘时的情况后,勃然大怒,不知是为弘时的软弱还是为太医的无能,这愤怒之中是否还夹杂着一丝的悔恨以及愧疚?盛怒之下的胤禛急需发泄心中的怒火,隆科多就成了他下一个目标。其实胤禛发作隆科多是早晚的事,早在两三年前胤禛就开始打击隆科多了,只是胤禛还要留着他与俄国谈判,所以才忍了下来。如今胤禛心情不佳,又怕隆科多在谈判中大胜俄国要回失落的土地,回来后不好发落他,便急匆匆的召回了隆科多回来准备治罪。
  锦生看我脸色不佳,给我沏了杯香茗劝我道:“娘娘,前朝的事奴才不懂,但只是觉得隆大人的事和娘娘没什么大关系,他倒了依附他的官员还可以为四阿哥所用,娘娘又何必烦恼呢。”
  我听了锦生的话,不禁自嘲的笑了,道:“可不是吗,我这就叫皇帝不急太监急了。他的龙兴之地他都不在乎了,我一个外姓人还瞎担心什么啊。”我越想越觉得好笑,为自己的犯傻摇摇头,道:“得了,不想了。好久没听戏了,也不知南府来了什么新人没有。”
  锦生见我说到听戏,两眼一亮,赶忙向我推荐道:“南府新从南边招了两个伶人过来,是一对夫妻,男的吹箫女的弹琴。前几日齐妃娘娘看了他们的琴箫合奏,赏了两贯大钱呢。”
  我听说李氏给了赏钱也来了兴致,“李姐姐都能给了赏赐,看来真是不错,你去把他们找来,咱们也听听这琴箫合奏。”锦生听到有好玩的,赶忙就下去了。
  锦生下去后,锦绣才有些担忧的问我道:“主子,这次隆大人倒了会影响谈判的事吗。”锦绣比锦生略长几岁,对朝中的事也关心的多一些。
  我想了一想,道:“谁知道呢,反正是皇上的地,他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