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携子追妻王妃请回家-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得也是。”百里长歌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去跟梁帝说一声从小道抄近路回去吧!”

    叶痕疑惑地看着她,“从这里回京还有小道么?”

    “自然有。”百里长歌自信道:“以前的事我不记得,可以前的路我还是知道的。”

    “既有小道,那我们便从小道回去。”叶痕说罢,拉着她的手快速越过宫女太医太监们,直接到了梁帝的御辇旁边,朗声道:“父皇,三日后儿臣和长歌大婚,诸多事情等着儿臣回去处理,我们俩就先告辞从小道回去。”

    梁帝捋了捋胡须,半晌才点点头,轻轻一声“嗯”。

    叶轻默听说百里长歌要先离开,顿时有些心急,她挑开帷幔,皱眉低声道:“长歌,你先走了,我待会儿一个人如何应付傅太子?”

    百里长歌扬眉笑道:“嫂嫂方才不还说你要自己一个人收拾残局么?”

    叶轻默一噎,嗫喏道:“可是,可是我一想到他那双眼睛就觉得害怕,这件事本来就是我不对,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今即将再度相见,我光是想想那场面就觉得惶恐至极。”

    百里长歌宽慰她,“你之所以会觉得害怕,是因为在乎,你太在乎他的反应,所以紧张,一紧张心就忐忑,一忐忑就会越来越害怕。但实际上卿云哥哥温润如玉,才不像你想象中的恶魔一样,这次的事你的确有半分错,可他不会怪罪你的不是么?”

    不怪罪才是因为不在乎吧!

    叶轻默在心中腹诽这句话,眸光逐渐黯然了下去,她倒宁愿回京后傅卿云能与自己大吵一架,能吵架,至少说明对方在乎自己,也总比不温不火的现状强。

    梁帝转过头,见到叶轻默的软辇并没有跟上来,他微微皱眉,沉声问薛章,“公主在后面做什么?”

    薛章眼尖,早就看到叶轻默低声和百里长歌谈话,他虽然与公主不亲,但

    主不亲,但公主毕竟是皇上最宠爱的女儿,倘若他实话实说,陷公主于不义,以后自己便难做人。

    思忖片刻,薛章低声回答:“长歌小姐多日来悉心照料公主,临走之际,公主与她说些感谢的体己话。”

    梁帝抚须一笑,“朕的这些女儿当中,就数轻默最有皇室公主风范!”

    “那是。”薛章暗自松了一口气,笑着附和,“轻默公主毕竟是在皇上手底下长大的,言行举止自然是承袭了皇上的无双威仪。”

    “行了,你也别拍马屁了。”梁帝摆摆手,目光转向一旁的静妃,“静妃随朕来这一趟,可有何心德?”

    静妃这几日一直用百里长歌的药致使皇上心甘情愿拥她入眠,自然是满足至极,但她没想到这么快就离开,一旦回了宫,就意味着又要过着望穿秋水的日子,意味着要与别的女人分享皇上。

    想到这些,她从岛上出来都一直闷闷不乐的,此时听到梁帝问话,她赶紧回过神来,“臣妾这几日忙于为轻默公主煎药,倒是没有四处转转呢!”

    静妃并不傻,她知晓皇上之所以会这样问,是想让她“忘了”这几日的事情,毕竟她只是九方雪婵的替身,倘若她以此为荣,回到宫里大肆宣扬自己在三泉山庄如何得宠,那么这后位她就永远望尘莫及了。

    梁帝对于她的回答露出三分满意,“这几日静妃也辛苦了,薛章,回宫后将去年西域使者送的雪莲露御赐给静妃。”

    “是。”薛章低头应声。

    “臣妾谢过皇上。”静妃端庄施礼,内心早已惊喜不已,听说雪莲露采用了西域极寒之地生长出来的雪莲配制而成,具有美肤养颜的功效,去年西域使者来的时候,后宫多少妃嫔想要这东西,皇上都没有应允,便是皇上最宠爱的宁贵妃都没有得到,如今竟然赐给了自己。

    这从天而降的荣宠,让静妃在心里默默感谢了百里长歌好几遍。

    走出三泉湖周围的树林,踏上官道,仪仗队浩浩荡荡朝着京城行去。

    百里长歌和叶痕在半途从一个马夫手里买了两匹马各自骑上飞奔往京城。

    二人到达城门口的时候,果然见到傅卿云和大祭司站在那儿。

    勒住缰绳,翻身下了马,百里长歌走过去,笑问:“卿云哥哥,你是特意在这儿等我的?”

    傅卿云往后看了看,没见到皇帝的御辇和公主软辇,他疑惑道:“怎么就只有你和晋王回来,皇上和公主呢?”

    百里长歌好笑地睨了身旁的叶痕一眼,“这不是某些人等不及要大婚了吗?所以我们就先回来了。”

    “你的意思是公主和皇上还在避暑山庄?”傅卿云又问。

    “他们也来了。”百里长歌道:“只不过他们走官道,慢些。”

    傅卿云恍然地点点头,“那么,公主伤势如何?”

    “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百里长歌拍拍他的肩,“接下来就得看你的悉心照顾了。”

    傅卿云笑笑,眸中划过一丝苦涩的无奈。

    百里长歌知晓他心中的想法,但也不挑破,横眉竖目警告道:“公主金枝玉叶,嫁过去以后你得对她好点,可不能再苦着这张脸。”

    “我自然晓得。”傅卿云扯了扯嘴角。

    “我和晋王三日后大婚,卿云哥哥既然还没走,那不如留下来喝了我的喜酒再走?”

    “好。”视线在她面容上凝了一瞬,傅卿云再度点头。

    百里长歌不再逗留,与叶痕一起重新飞身上马,径直进了城,却是一个前往武定侯府,一个前往晋王府。

    百里长歌和叶痕走了以后,苍渊走到傅卿云身边,欲言又止。

    “大祭司有话便说吧!”傅卿云微微一叹,“不管好的坏的,终归我是能听进去的。”

    “看来太子殿下还是没能忘了长歌小姐。”苍渊凝视着远方。

    “习惯性的爱了这么多年,到头来我竟忘了如何放手。”傅卿云伤感道:“别人不知,我却是知道大祭司成过家的,想必能体会我如今的心境。”

    “爱到不爱便是放手。”苍渊勾唇一笑,“臣与太子殿下境遇不同,自然心境也不同,不过臣大约能想得到太子殿下愿意同我回国也是为了长歌小姐。”

    傅卿云不置可否,随后喃喃道:“是啊,若不是为了他,我要南豫皇权何用?”

    苍渊淡淡一笑,将目光定在傅卿云温润的面容上,“人只要不断前行,就终会有走累的一天,太子殿下或许可以尝试收回目光,看看身边的风景。”

    “大祭司是说轻默公主吗?”傅卿云苦涩一笑,“我从来只把她当成妹妹,便是成了婚也是如此。”

 第五十四章 轻默公主的试探

    皇帝亲自护送公主出宫养伤,这在大梁是史无前例头一遭,足以见得皇上对这位小公主的宠爱。

    梁帝的铁血手腕在坊间是密谈,不少百姓心照不宣。

    但经过叶轻默这件事以后,百姓们对梁帝的看法改观不少。

    有人觉得叶轻默是皇室最小的公主,得到梁帝宠爱理所应当。

    有人觉得梁帝这是接连失去皇后和贵妃以后心有所悟。

    然而,有一部人人则觉得梁帝这是在做戏给天下人看以堵悠悠众口,掩盖之前的“天谴”一说。

    正在重华殿处理政务的叶天钰听闻皇爷爷和姑姑今日归来,他抬起头,对旁边的离落吩咐,“去准备马匹,通知百官随本宫去城门口接驾。”

    “殿下……”离落看着叶天钰布满血丝的双眼,有些不忍,“皇上自是能体会你身子羸弱的,依属下看来,迎接皇上这件事,便交给宁王去办吧!”

    叶天钰眼眸微眯,随后叹气,“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可我身为大梁储君,若是今日不出面,你让百姓们怎么想,又让百官如何看?安王党更会借此机会戳我脊梁骨。皇爷爷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出去散了几日的心,如今一回来就被丞相以及一干人等堵在城门口状告我,要真是那样的话,便是我没罪,也会成了千古罪人。”

    离落不再说话,稍微站了片刻,没听到皇太孙吩咐别的,索性走了出去安排马匹。

    一刻钟后,叶天钰出了东宫,与离落等东宫几个侍卫一起前往城门口,百官也陆陆续续到了城门口,围观百姓越来越多,武定侯府是晋王妃娘家,要准备三日后的大婚,所以武定侯今日并没有前来。

    一眼看见傅卿云并大祭司站在最前面,叶天钰翻身下马,径直走过去,打了声招呼。

    傅卿云转过头来,微微一笑,“听闻近日朝中诸事繁杂,皇太孙更是夜以继日处理朝务,我见你精神状态不佳,何以不待在东宫好好休息?”

    叶天钰一哂,“今日归来的是一朝天子,大梁皇帝,本宫作为储君,便是跪着也当来迎接。”

    傅卿云淡笑,“皇太孙之孝心,可感天地。”

    “感动到谁都不要紧。”叶天钰唇角微勾,“最主要的是能亲眼看着皇爷爷回京便好。”

    傅卿云笑笑不再说话,目光直直看向城门外。

    早上还艳阳高照的天空,如今布满了乌云,周遭空气闷热,

    身着官袍带着官帽的一众老臣站在傅卿云和叶天钰身后,伸长脖子直勾勾看着城门外。

    丞相走上前来,对叶天钰拱了拱手,“不知太孙殿下对于傅太子和大祭司遇刺这件事可有了眉目?”

    安王党的人果然时时刻刻盼着他从重华殿跌下来!

    叶天钰眼神一冷,“遇刺之事本宫已然派出大理寺的人去查,丞相大可放宽心,相信不用几日那边定会给傅太子和大祭司一个完美交代的。”

    “这都快过去半月了啊!”丞相连忙道:“所谓民心定则天下定,皇上出宫的这些时日,坊间百姓对傅太子遇刺这件事众说纷纭,都在为傅太子和大祭司鸣不平,倘若太孙殿下不尽快查出真凶,只怕会有人借机挑事,说皇太孙能力薄弱,在这件事上束手无策,届时这些话传到皇上耳朵里,只怕对太孙殿下不利。”

    “坊间百姓真这么说?”叶天钰冷笑一声,“本宫似乎只听见丞相一个人如此说。”

    “这……”丞相一噎,“并非老臣造谣,这些话随便在哪一条街巷的茶楼酒肆都能听到,所以老臣才敢断然倘若太孙殿下不尽快查出真相,只怕民心会大乱。”

    叶天钰对他的话并无多大反应,反而勾唇一笑,问:“丞相今年五十有余了吧?”

    这话题转换得太快,听得丞相身子抖了抖,最终只能低眉点头。

    叶天钰问过之后再不出声。

    丞相心里开始忐忑起来,左丘家三代卿相到他这里已经是最后一代,倘若没有这一代君王的亲口允诺,那么他的两个儿子都无法入朝为相,左丘家的繁华很可能就此终结。

    他原想从皇上那边探探口风,但他万万没想到皇上竟然这么早就把大权交付给叶天钰。

    那也就意味着,除非皇太孙亲口允诺,否则他的两个儿子左丘鹤和左丘凯这辈子都不能涉入朝堂。

    方才皇太孙问自己年龄,是否意味着他想让相位易主?

    想到这里,丞相额头上唰地滚落了冷汗。

    听闻皇上早前开始服食丹药,将监朝的权利交付给皇太孙以后对朝中之事更是置之不理,倘若皇太孙真有让相位易主的打算,随便在他头上扣个罪名,届时随着太祖皇帝繁华下来的左丘氏便玩完了!

    “丞相老了。”

    正当丞相思索着皇太孙的这句话时,叶天钰冷不防说了句。

    丞相原本就忐忑不已的心脏彻底提了上来,这一刻,说不慌张是不可能的,毕竟如今掌权的是皇太孙,而他是安王党,皇太孙很可能借此机会废黜他,将左丘氏踢出京城,甚至让左丘氏灰飞烟灭。

    “本宫一向欣赏丞相的才华。”叶天钰接着道:“我原以为你是聪明人,和我一样能看懂所谓的‘刺杀’不过是轻默姑姑和傅太子之间玩的一个游戏而已,却直到现在我才反应过来,丞相的确是老了,又怎会理解年轻人的天下呢?”

    人的天下呢?”

    两次强调他老了,其中意思不言而喻,丞相虽然愤懑,注意力却被叶天钰那“游戏”二字给吸引了过去,他顿时一惊,“太孙殿下此话怎讲?”

    叶天钰不再说话,目光凝向远处不断走近的皇帝仪仗队。

    丞相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蓦然见到皇帝仪仗队,由他打头,群臣和围观百姓跪了一地高呼万岁。

    仪仗队缓缓走近。

    四面围了明黄蛟珠纱的御辇内,梁帝正襟危坐,见到跪了一地的百官,目光在面色憔悴的叶天钰身上停了停,随意摆摆手,“平身!”

    众人谢恩起身。

    叶天钰走上前,“孙儿恭迎皇爷爷回京。”

    梁帝挑开蛟珠纱,对叶天钰道:“抬起头来朕看看。”

    叶天钰闻言缓缓抬起头来。

    当看到他眼眸内的血丝以及满面憔悴时,梁帝微怒,沉声道:“朕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身子骨弱就要多注意休息,那些奏章,你若是批阅不完,便送到龙章宫来给朕过目,何以你就是不听偏要如此作践自己的身体?”

    百姓听得一惊,面面相觑。

    近日来坊间都在传言皇太孙是个废物,连傅太子遇刺这样的事都不能用最短的时间查出来给众人一个交代,百姓们都在猜测,皇上离京,皇太孙定然以病弱为借口玩忽职守,如今的政务必定是一团乱麻。

    却是谁也没想到,外表病弱不堪的皇太孙竟然不顾身体宵衣旰食批阅奏章处理朝政。

    之前对皇太孙颇有微词的百姓默默将不满收了回去。

    叶天钰眼眸中有讶异一闪而逝,他自然清楚皇爷爷会这么说是想让百姓们都知道他不是个废物储君,想让百官看到他足以堪当大任。

    但,皇爷爷会这么好心么?

    想到先皇后殡天时皇爷爷不顾一切立他为储君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上引来众王嫉妒这件事,叶天钰就觉得皇爷爷今日的言行说不出的怪异。

    “怎么,被朕这么一吼反倒委屈了?”半晌没听见叶天钰答话,梁帝沉着脸又说了一句。

    “孙儿不敢。”叶天钰迅速回笼思绪,“皇爷爷自执掌江山以来,兢兢业业,于江山于百姓没有半丝懈怠,上对得起天地日月,下不负叶家列祖列宗的重托,励精图治四十年方得以颐养天年,孙儿作为大梁储君,皇爷爷未来的接班人,理应事必躬亲,卷不辍手,将来方能不负皇爷爷厚望抚定内外,河清海晏。”

    叶天钰这番话,当着百姓们的面表彰了梁帝一生的功绩,更表明了自己贤明治国的决心。

    梁帝心头一暖,心中思忖着自己还是太低估了这个皇孙的能力,今日当着百姓的面说了这样一番话,只怕已经收拢了大半民心。

    也罢!

    身为储君就该拿出此等气势和魄力,否则他这个立储君的人必然为后世所诟病。

    梁帝思及此,突然抚须一笑,“好!好好好!大梁能有你这样的储君,是百姓的福祉。”

    梁帝话音刚落,百姓们再度齐刷刷跪了一地,高呼“皇上英明”。

    丞相深深皱眉,他原本想当着皇上的面质问皇太孙傅太子和大祭司遇刺的事,让他在百姓面前出尽洋相,民心尽失,谁曾想皇太孙竟快他一步夺得先机。

    如今皇太孙已经在百姓心中树立起贤明持重的形象,倘若他再出列提及刺杀一事,必定会被百姓唾骂心怀叵测,毕竟皇太孙病重,又忙于政务,目前无暇顾及到刺杀一事也情有可原。

    想到这里,丞相愤恨咬牙,悄悄向广陵侯投去目光,估摸着广陵侯如今和自己是亲家,大家又都是安王的人,理应出面帮一帮他才是。

    广陵侯察觉到了丞相的目光,他轻轻咳了一声后偏开头装作没看见——皇上一出现就在百姓面前将皇太孙的身价抬高,说明今日皇上有意维护皇太孙,如今谁要是敢插话道一句皇太孙的不是,便是打了皇上的脸。虽然即将和丞相结为亲家,但如此冒险的事他是不可能出头的。

    丞相自然不知广陵侯心中所想,只看到广陵侯对他的暗示视而不见,丞相眉头皱得更深,突然迈出一步,正准备上前说话。

    叶天钰眼风一扫,立即走到后面的软辇给叶轻默请了安。

    “天钰不必多礼。”叶轻默下了软辇虚扶他一把,“你既身子骨不好,还是不要出来走动,免得吹了风旧疾复发。”

    叶天钰淡淡道:“今日是姑姑痊愈涅槃归来的大日子,侄儿说什么都要来恭迎的。”

    眼风扫到丞相即将走近皇帝御辇旁边时,叶天钰唇角一勾后突然用无奈哀怨的眼神看着叶轻默,嘴里大声道:“姑姑,那一箭,可证明傅太子对你的真心了?”

    叶轻默一愣。

    文武百官一怔。

    跪在地上的百姓齐齐倒抽气。

    现场静默得只闻呼吸声,众人似乎都在等着叶天钰接下来的话。

    叶轻默自小由梁帝教导,她心思还算通透,不过转瞬之间就已经想通了叶天钰这句话的意思,她垂下头,面上一抹娇羞,用所有人都听得到的声音说道:“早知道傅太子对我的感情是真的,我就不会让人假扮刺客去试探他了。”

    此言一出,全场陷入沉寂。

    梁帝一双老眼里精光闪过。

    文武百官则面面相觑,小声议论。

    百姓们

    百姓们更是悄悄抬起眼,用极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站在前面的傅卿云以及软辇之内的叶轻默。

    天色越发阴沉,地面的燥热达到极致,不过转瞬,空中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叶轻默所站的位置刚好能被雨淋到。

    旁边伺候着的宫女大惊,低声催促她,“公主,下雨了,奴婢扶您回软辇。”

    叶轻默轻轻颔首,转身之际,眸光在同样淋雨的傅卿云身上扫过。

    傅卿云早在叶轻默说出“试探”二字的时候明白了她的用意,此时雨刚落下,他身上的衣服还没淋湿,不看众人脸色,他径自脱了外袍,在叶轻默即将踏上软辇的那一刻轻轻披在了她身上,低声道:“别淋湿了,否则,我心疼。”

    雨声虽大,却没能盖过这句话,它就像平地一声惊雷,直直刺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

    百姓们齐齐唏嘘。

    原来,所谓的刺杀不过是轻默公主为了试探真爱的戏码,难怪,皇太孙这么久也不交出幕后主使。

    看来之前的诸多言论的确是错怪了皇太孙。

    丞相脸色黑如锅底,豁然瞪大眼看着傅卿云,“傅太子你……”

    苍渊含笑走过来,轻轻将丞相伸出来的手推拒回去,“丞相是不是想说我家太子殿下与轻默公主情投意合,此情可感天地?”

    “我……”丞相怒瞪了苍渊一眼,重新将目光投向御辇内的梁帝,低声唤道:“皇上……”

    梁帝面上带笑,眸光看着傅卿云和叶轻默,并没有听到丞相的话。

    叶天钰这一计,成功替梁帝遮掩了他身为帝王却亲自派杀手刺杀南豫太子的丑恶真相,更完美地诠释了叶轻默与傅卿云的“情深不倦”。

    如此一箭双雕的绝妙之计,梁帝怎可能不喜?他笑看着叶天钰,心中越发觉得自己从前小看了这个病弱皇孙。

    ——别淋湿了,否则,我心疼。

    叶轻默嘴角缓缓蔓延出笑意,她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再感受着身上他外袍传来的暖意,突然觉得心头一阵阵暖流涌过,虽然这只是在做戏,虽然他这句话是假的,但她宁愿当成真的去感受。

    毕竟,这是头一次,他撇开兄长关怀妹妹的目光,用男女之间的眼神看她,用如此深情的口吻和她说话。

    百姓堆中,不知是谁起了头,高喊一声,“预祝轻默公主和傅太子百年好合。”

    立即有人跟着附和,一时间,吉祥话滚雪一般从百姓嘴里纷纷砸向叶轻默和傅卿云。

    叶轻默顿了脚步,转过身来看向文武百官和百姓,“谢谢大家的祝福,便是我嫁去了南豫,也永远不会忘记这里才是我的故土,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而这里,还有我年迈的父皇,品貌非凡的各位哥哥,还有你们。”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正所谓乡土难离。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无论何时何地身在何处,只有故乡才是真真正正的家。

    狐死尚且首丘,更遑论人?

    是以,叶轻默这一席话是真正戳到百姓们的心窝子了,众人被她感动得涕泗横流,高呼着公主千岁,公主贤明。

    傅卿云看了叶轻默一眼,轻轻一笑。

    叶轻默冲他点头示意,伸手将肩上的外袍拢了拢,转身上了软辇。

    在这样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百姓们整齐跪立,迎接即将嫁入南豫的贤良淑德的轻默公主,似乎没有人察觉到他们身上的衣袍已经被漫天大雨浸湿。

    梁帝透过明黄蛟珠纱看了一眼跪在大雨里的百姓,又看了一眼叶轻默,最终将视线定在苍渊那半幅银白面具上。

    苍渊此时也将目光掠过来。

    四目相对,犹如金铁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