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本红妆之邪妻驾到-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双金色的眸子忽然融了一丝血色,夷鹳愣了一愣,心底泛起一抹恐惧,但到底是经历过大风大雨,夷鹳立刻回过神,将心底的恐惧压下,恢复了一贯的从容镇静。
  “尊上,属下自知多言,但属下实在担心您的身体。”他顿了顿,“如今您贵为魔尊,您身体的安危已关系到我魔族千万子民,属下斗胆,恳请尊上让属下替您疗伤。”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琉烨的神色又变回寡淡的,他忽然抬头看着天际的月,“你说如果有一天,她真的不跟我走,我会把人都杀光吗?将凤翰霆他们,都杀死?”
  夷鹳有些疑惑地看着琉烨,他不明白尊上突然说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而琉烨只是摇摇头:“回去吧。”
  “是。”
  一阵风去,两道身影便没了踪影,清冷的月光洒在幽静的紫竹林里,那一直沉浮的竹叶,终于尘埃落定。
  半个月后,傍晚,议事行营内。
  宽敞的军帐内站了二十几个人,让这宽敞的军帐一下子显得有些拥挤。
  在场的有高阶将领和几个工匠,他们聚在此处是为了商量接下来的安排,而此刻端木珣正在陈述自己的看法。
  “……所以将军您认为如何?”
  凤云笙轻轻地恩了一声,不过端木珣听得出来她是心不在焉。
  “将军,此事关乎到我军之后的计划,还请将军定夺。”
  最近这半个月,凤云笙一直时不时有这样心不在焉的状态,其他人可能看不出来,可端木珣一眼就看出来了。
  他曾经以为是凤云笙太过操劳才会这样,可越看越觉得不像。
  她分明是在想什么事情,难道是将军有什么心事?这事涉及到对方的*,他不好问。
  昨日北燕国已经正式下了战书,以南穆国不顾十年前的停战约定,无故滥杀北燕国一万五千名将士,杀害了北燕国第一忠臣楼胜的罪名正式出师南穆国。
  他们自称是正义之师,说已经给了大量时间希望南穆国能改过,而且还处处礼待出使北燕的南靖和与凤凌锦,可对方却盛气凌人毫无诚意,先是故意包庇肇事者凤凌玉,之后便是根本不把他们北燕国放在眼里,所谓和谈只是虚情假意,补偿只是为了羞辱他们,
  他们称南穆国既然仗着大国蓄意挑起战争,意图吞并北燕国和西璃国,他们是被侵略被欺负的弱者,他们是不得已才被迫反抗。
  他们称南穆国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们忍无可忍,他们决定要替楼胜和一万五千名枉死的将士报仇,要以凤凌玉的鲜血来祭奠楼胜在天之灵,替天下人除掉这个奸邪,燕王声称此举乃是民心所向,是顺应天意,天下有良心的人都应该为此义举贡献一份力量。
  总而言之,南穆国在他们口中已经变成了十恶不赦欺善怕恶的化身,而凤凌玉更这十恶不赦之最,北燕国上下都恨不得扒他的皮,饮他的血才觉得畅快。
  至于他们的皇帝也不甘示弱,在北燕国下战书后短短几个时辰内全国各处就公示了北燕国的十宗罪,里面痛骂了对方一顿捏造事实,说是楼胜擅自带兵越过地界,有心侵犯雁门关,所以凤凌玉才会带兵与之作战,根本一点错都没有。
  皇帝表示,他们会派出使者去议和,完全是出于对北燕国和楼胜的尊重,出于以和为贵才会如此,但北燕国却为了挑起战争故意开出一个不可能的条件来刁难他们,然后再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在他们身上,实在是丧德之至。
  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皇帝说,既然北燕国如此嚣张,那么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他号召男儿当兵,捍卫国家保护妻儿父母,他还以凤凌玉为典范,将凤凌玉捧到一个极高的地位。
  而南穆国内对北燕国的憎恨则和对凤凌玉的敬仰成正比,与北燕国对他们的憎恶不相上下。
  总而言之,南穆国和北燕国已经势成水火,互市已罢,不得不战。
  而相比起北燕国和南穆国的声势浩大,西璃国则一直没有动静,一副要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不管西璃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如今大战在即是铁一般的事实,即便是很小的不安定因素也有可能影响大局,所以每次遇到她走神的时候,在众人面前他也只能婉转地提醒。
  可这样一直下去也不是办法,端木珣虽然觉得不好意思过问别人的*,但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凤云笙好好谈一谈。
  凤云笙这才回过神,可她发现自己刚才竟没有听进端木珣半句话语,当下只能问:“军师,刚才我分神了,你再说一遍吧。”
  刘霸海听到凤云笙说自己走神,当下关心道:“将军,您这段时间太操劳了,得好好休息。”
  “是啊将军,刘都尉说得有道理,如今大战在即,养好身子才是关键的。”马校尉关切道。
  “恩,将军是该好好养精蓄锐,制造兵器的事大可交给吕副将和末将,您就不必事事躬亲了。”陈中将也道。
  “对,各位大人说的都很有道理,将军您就不用管兵器的事了,现在大家都上手了,我们这边就差最后一件东西还没研究出来,不过我老铁保证,很快就可以的了!”
  “既然老铁都不用将军您操心了,我们就更不用了。”木匠老周道。
  “至于操练士兵的事,有末将和刘都尉还有吕副将看着,必定不会有问题。”张都尉道。
  “还有煮饭的问题将军也不用操心了。”吕天照适时的补充。
  一时间,帐内的所有人都纷纷开始表示让凤云笙不要再操劳军中的事务,他们自己都能搞定。在他们眼里,凤云笙什么都好,就是身子骨弱了些,要是没有那身盔甲撑着,他们总觉得凤云笙是那一种风一吹就倒下的类型。
  而眼下凤云笙俨然已经成为了边境将士们的精神支柱,若是她有个什么闪失,那不仅会大大影响到军中的士气和安定,还很有可能影响到其他边境将士的情绪,乃至整个南穆国。
  当然,这个考虑只是占了小部分因素,大部分的因素还是在于他们是真心希望凤云笙好好休息,不希望她累倒了身子。
  看见大家都这般关心自己,凤云笙心里不觉地就涌起一丝暖意,和最初的相处不同,那时她是抱着不想和他们有太多牵扯的心态去相处,因为那时她知道自己和他们的缘分最多也就三个月。
  但如今却不一样,她不知道这一仗打下来需要多久时间,而且经过之前的相处,她也大概了解清楚了他们的性情。
  如今这些镇守边关的将士,都是有一腔热血,希望报效国家、保护百姓的忠义之士,他们心胸坦荡,虽然也有心机,但只会用在敌人身上,比起如今豫城里的百官,他们知道性命比起荣华富贵要值的多,少了自己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相处起来自然是舒服得多。
  而她也向端木珣征询过她想要改革记录功劳的做法,端木珣表示按照集体的功劳记功,战利品统一上缴到时候再论功行赏的方法是很好的想法,既能提高团队荣辱感又能避免抢人头抢战利品的混乱,但这是对新兵而言,因为他们没有按人头记功的习惯。
  但对于老兵,这点可能会削弱了他们个人的斗志,尤其个体水平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我杀的人比你多比你厉害,凭什么我们分到的东西是一样的?
  端木珣所担心的也是凤云笙之前所担心的,既然她的担心不是白担心,那关于纪录功劳和战利品发放这点她便打算先进行改革,毕竟思想这东西不是一天半天就能改变的,而且这一套他们已经玩熟,暂时也没有什么纰漏,便先按这套走下去了。
  “各位不必担心我的身体,我刚才只是在想事情走神了,实在对不住。”
  既然对方用真诚对待自己,她自然也会用真诚对待他们,所以当下她只是将实情说出来,没有打算掩饰自己的错误。
  而凤云笙这样坦荡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反倒让将士们更加的佩服,要知道那念头上级肯主动认错,那是比六月飞雪还要稀奇的事。
  于是一番称赞后,众人才回到了原来的主题。
  端木珣将目前军中的状况再复述了一次,他说如今北燕国既然已经正式下了战书,相信很快就会来攻打雁门关,而雁门关内现在除了士兵还有一些工匠和常驻的厨师,他认为应该将他们都安顿到仙福镇,将仙福镇作为他们的后勤。
  另外,一旦开战,那么粮草就是最为关键的,即便大战将至,但他觉得保证粮食充裕也是很重要的,不妨将农地分给仙福镇的各位农民,主要是老百姓打理,士兵有空再从旁辅助,收成五五分,这也是当年凤翰霆的做法。
  此外去挖矿伐竹的事情也应该停止,除了必要的军事部署外,全军上下都应该养精蓄锐。
  凤云笙对这三点大致都同意,只不过她提出一点,他们后勤的选址不在仙福镇,而在平阳。
  “平阳比仙福镇离雁门关远上许多,不利于输送军需。”
  “恩,而且平阳不比仙福有护城建设,乃是一个普通城镇。”
  众将士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大多数是不赞同将平阳定为生产的据点,凤云笙料到他们会反对,只道:“诸位请过来。”
  她走到桦木桌案前,众将士也跟着走过去,围在桌子一圈。
  桌案上摆放着一个雁门关方圆百里的沙盘模型,这也是凤云笙要求工匠们用捏泥人的技艺捏出来的。
  这个沙盘做得虽然并不精致,但却真实的还原了雁门关的地貌,提供这些材料的人自然是端木珣等人,这个沙盘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至少在战略推演上可以做得比以前精准更多。
  “这里,”她用手指着平阳,然后用手指沿着连接平阳到雁门关的蓝色区域,“根据吕副将的调查,此河名叫广河,由翠玉峰流出,经过平阳,在永定年间便将此河成功引水成为平阳的护城河。”
  护城河作为城墙的屏障具有防御作用,一来可以维护城内安全,二来可以阻止攻城者或林外野兽进入,大军来犯时有“击敌半渡”的奇效。
  而拥有护城河的城并不多,这个并不难理解,因为这涉及人力财力以及最重要的地理位置,而越往北处河道越少,以至于雁门关方圆千里,只有平阳是有护城河。
  “平阳虽不及仙福镇城内防御工事齐全,但平阳远比仙福镇宽敞,而且它有护城河环绕,而且背靠山,适合防守。城中的防御,大可在我们人员抵达那里后建设。而且仙福镇与雁门关太近,若雁门关被破,仙福镇也实在难保,而后勤之地,贵在守字。”
  这么多年来仙福镇作为雁门关退守的第二道防线,在防御工事上定然比平阳城要牢靠许多,或许真如其他人所言,仙福镇比平阳更适合败走后退守,但对于凤云笙而言,平阳才是一个适合防守发展的根据地。
  她习惯做最坏的打算,更何况她知道南靖和的野心,她不怕北燕国单方面的攻打,就怕腹背受敌。
  当然她不会把这层想法透露给任何人知道,当即又向众人分析了河道两旁的问题,并说若只是运送箭矢等物,从水路出发也不是不可以,若走水路,这时间与到仙福镇相差无几。
  听到凤云笙这么说,吕天照才明白当初凤云笙为什么会叫自己特地勘测平阳沿河的地貌,原来早在那时她就有这个打算。
  凤云笙还说,她已经向平阳城的太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在表达上经过了包装,但对方一听到他们要派军队来保护他们连连答应,他们表示一定会全力配合军队的需求,全面做好后勤人员的角色。
  既然已经没有了顾虑,而且好处还多多,大家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然而端木珣却提出了一个顾虑。
  然后他们还讨论了布防和还有分配任务的问题,讨论完后便各自散去。
  凤云笙让高校尉领三千士兵前往平阳,这三千士兵中包括了那两百名她之前所选的步兵,凤云笙交代高校尉他们的训练方法要和她之前交代的以外,再加上一项骑射,而且射的是动态的箭靶。只是和之前一样,她只是要他们这样训练,但原因是什么却没说。
  另外她还给了两封信高校尉,一封信里面详细交代了他去了平阳之后要做的事情,另一封信她让他在收到自己亲笔写的“按信上计划执行”的信之前,不要打开这封信,在收到自己的信后,再打开这封信,按上面所说的去办。
  而在他们离开之后,凤云笙亲自去了一趟军中打铁的地方,亲自与工匠的头交代了一些事情。
  两日后。
  戌时,主帐内。
  凤云笙一身戎装,坐在桌案前看书,放在一边的饭菜早已凉了。
  “将军,军师求见。”
  听到李伍长的声音,凤云笙说了请进二字,顺手将鬼面具戴上。
  “将军。”端木珣站到桌案前的不远处,看了一眼桌上未层动过的饭菜,不由道,“将军,您勤于读书是好事,但也要记得吃饭啊,不然熬坏了身体可就得不偿失了。”
  凤云笙“恩”了一声,却没有去吃饭的打算,端木珣心下微微叹了口气,然后正色看着凤云笙。
  “将军,属下有事想和将军一谈。”
  端木珣的语气带着几分严肃,凤云笙当下便放下书卷,抬头看他:“军师请说。”
  “将军,恕属下冒昧,属下觉得将军今日似乎有心事,不知可否说出来,看看属下能否尽点微末之力。”
  凤云笙知道自己走神太明显了,以端木珣的心思肯定察觉到什么,她微微摇头,道:“这几日我是在想西璃国为何迟迟没有动静,所以便分神了,以后此类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端木珣眉头微微一皱,他知道凤云笙说的不是实话,只是既然对方已经说了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作为下属的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知道将军一向理智,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军务也十分尽心,然而正因如此,端木珣才更加在意凤云笙所隐藏的事。能让理智沉着的将军变成如此,那件事定然非比寻常。
  端木珣只希望自己多虑,他也知道将军说话从来是一言九鼎,更明白自己不应该干涉上级的*,但他其实只是想替将军多少分担一些。
  “将军,属下虽然力量微末,但还是希望能替将军分担一二。”端木珣看着凤云笙脸上的鬼面具,“还望将军不嫌弃。”
  凤云笙没有说话,端木珣也没再说什么,彼此间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一把急声传进了两人的耳中。
  “将军!”刘伍长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如您所料,北燕国的来偷袭了!”
  ------题外话------
  热烈祝贺某尊正式出场~于是多更了~

  ☆、第91章:兵临城下(1)

  “有多少人?”凤云笙问。
  “太黑了,具体人数不清楚。”刘伍长大口地吸着气,“王参将已经带了两千人去增援陈中将和马校尉了。”
  “好,传我命令,全军戒严,立刻让副将军、张都尉、刘都尉、梁先锋、李参将和林中将立刻到议事行营。”
  “是!”
  凤云笙转身走入军帐,抓起架子上的披风披在身上,然后把秋水佩在腰间,心里刚默念无名,却发现落在手中的只有剑柄。
  这是自无名被毁后,多少次犯的毛病?她没想过,自己对无名已经如此依赖,如此习惯的将它握在手里。
  她微微垂眸,默默地将无名剑柄收回领域之内,然后转眸看向摆放在剑架上的霄练。
  她走到剑架前,犹豫地将手放在霄练上,本想就此松开,但最后还是握紧,拿上霄练,和端木珣大步走到议事行营。
  片刻后,议事行营。
  军营内,左右两边整齐地站了两排穿戴整齐盔甲的将士,唯有端木珣一身浅灰色布衣站在右列首位。
  凤云笙站在桦木桌案前,看了一眼沙盘,然后对他们道:“如今敌人来犯,势必倾尽全军之力,如今看敌军的来势,正与我们此前猜想的无二,只要我们守好三处关门,便能制敌。”
  她看向吕天照,“吕副将,你与梁先锋和李参将率领八千步兵和两千骑兵到北定门按之前的计划行事,北定门是三道关门里最薄弱的关门,一定会遭遇敌军最猛烈的攻击,还望三位好好把守。”
  “是,我等定不负将军所托!”三人齐声道。
  “刘都尉,你与林中将率五千步兵到西定门,务必死守。”
  “是,末将领命!”
  凤云笙看向张继:“张都尉,你率领五千步兵到东定门,东定门虽然不太可能受到大规模攻击,但此处乃我军粮仓重地,命脉所在,看守粮仓的重任便交给你了。”
  “请将军放心,末将定誓死保护粮仓!”
  她点点头:“剩余三千骑兵,分别由我和军师率领,你们不敌敌军时就以狼烟示警,我们会立刻赶来。”
  众人点点头,凤云笙又道:“此战敌人兵力虽强于我等数倍,但只要我们可以撑到明夜,援军就会到,定能一举破虏!”
  “何须等到援军,看我现在就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梁先锋大声喝道。
  刘霸海振臂一呼:“不错,我们有三万精兵,还有将军发明的神兵利器和阵法,再加上雁门关天险,我们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定能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直取边菟!”
  “好,正是要有如此气势。”凤云笙拔出霄练剑指当天,“各位,此战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在此立下军令,若将死,手下的士兵全斩,若关门被破,守门将士立斩不饶,诸位可听清楚了?!”
  众人皆是一怔,他们没想过这看似柔弱淡漠的将军也会有如此凶狠的一面,他们知道这军令是真正意义上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他们要死。
  没有任何借口,只能奋勇杀敌,对于这苛刻无情的军令,在场者却没有一人表示有异议,他们只是坚定地看着凤云笙,大声地答道:“听清楚了!”
  回答的声音如雷贯耳,凤云笙点点头,面具下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没有退路,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仗,虽然敌众我寡,但并不可怕。
  因为,大家都在,只要众志成城,上下一心,没有什么难关是迈步过去的。
  最后她特别吩咐,若遇见楼异一定要生擒,就这样,将士们都分头行动,带着属于自己的士兵离开,前往那个等待着他们建功立业的地方。
  在凤云笙他们在开作战会议的时候,北燕国的大军已经朝着雁门赶来,浩浩荡荡的十万人马如带般前行,前军由先锋金尓哈坐镇,后军是翊将袁海,而中军则是左幅将独孤朗和右副将拓跋羽干。
  这一次,他们可谓倾巢而出,只留下了一千多人在大本营里守着,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直取雁门,生擒凤凌玉。
  而就在这时,他们接到了先前派遣的一万骑兵遭遇伏击的消息,一万骑兵只剩下三千。
  逃命回来的士兵将马校尉和陈中将所带领的伏兵描绘成鬼首狮身,一个人能打十个人,他们的弓弩射到他们身上就完全没用了,俨然一个个都是怪物般的存在。
  这样夸大敌人的犀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脱卸自己惨败的责任。
  而北燕国的士兵却不会意识到这一点,毕竟凤凌玉的风头太盛了,他所率领的军队也是赫赫有名的鬼面军队,这样一折腾,让中军的士兵都吓破胆了。
  按理说这样的失利是不应该当着士兵的面说出,至少不能让他们听到这些诸如“敌人是怪物”类的言语,但是独孤朗和拓跋羽干却故意让士兵们听见,等那个抛盔弃甲的将士扯完南穆国的强大后,独孤朗便将大弯刀搁在那将士的脖子上,收割了他的人头。
  那鲜红的人头滚落在地,迸出的鲜血溅到了独孤朗的脸上,一旁的拓跋羽干也不甘示弱,手一挥便将那几个丢盔弃甲的士兵处理干净。
  他们还不打算罢手,他们吩咐身边的将士将那三千士兵屠尽,那些刚才还在害怕凤凌玉的士兵,瞬间鲜血四溅,血流成河,看着眼前一个个飞落的人头,他们忽然就觉得他们这两位副将军比那凤凌玉可怕多了。
  独孤朗扫了一眼四下的士兵,大声道:“凤凌玉不过是一个黄毛小子,楼将军之所以会死在他手里,只不过是因为他用了邪术。如今,我们得楼将军之庇佑,便不必再怕那奸人的邪术。以后若还有这样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而夸大敌人的强大,视为动摇军心,按军令立斩不饶!”
  拓跋羽干点头:“不错,我们有十万大军,而对方仅有三万,即便雁门关再如何险要凤凌玉再如何狡诈,也无法抵挡我们的铁蹄。此战我们背负了北燕国上下的期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若再有贪生怕死之辈,就地处决!”
  独孤朗和拓跋羽干的这番话分别由侍卫传到了前军和后军,这两边的人听到中军发生了这么个状况,立刻都打了个寒颤,而好战的金尓哈听到这军令后,变得更加的兴奋。
  之后独孤朗派遣了小股骑兵做试探,一路走去倒是清除了好些障碍,还将南穆国埋伏的士兵打了好几批。
  这样一来北燕国的士气便高涨了起来,而独孤朗和拓跋羽干对拿下雁门关更是越发的志在必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