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闺秀(西林)-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也得受着。
李小冉不知道她心里所想,笑眯眯的道:“你这想就对了,要不然,跟我大伯母见面,怄也怄的你心里难受的慌。”
到了老宅,张氏站在院子里看到李义河一家,就直撇嘴。
李义河只帮着收了麦地,其他的那些地,田氏嫌她在家做饭不好,把她也撵到地里帮着干活,这些天累的她是腰酸背疼的。
前几天她让大女儿给县城的李义源写了一封信,相公如今是知县的师爷,她想跟着去县城享福。到时候,不用天天在这看这些泥腿子的脸色了。她幻想着城里的好日子,穿绫罗绸缎,戴金银首饰,出行有丫鬟伺候,那日子不要太美噢!
因此看到李义河一家人,难得的给了个好脸。上前从李学峰手里接过猪肉。虚假的客套着:“看看,老二现在日子就是好了,这猪肉一买就是一大块。”
傅氏笑道:“大嫂说笑了。日子尚能对付得下去,就得买了孝敬爹娘,以前我们穿破衣烂衫的时候,也没少了爹娘。噢,特别是大哥大嫂一家的嚼用。”
李小冉意外的瞥了娘亲一眼。娘亲的嘴皮子在花婶婶的调教下,现在已经能对付几句了。估计,这句话花婶婶教了她久才学会吧!
张氏被傅氏噎的脸色不好,刚想发飙。李学峰和学坚已经上前一步喊了声“大伯母”,钱氏和李义海夫妇从房里出来,“二哥二嫂回来了。快进屋吧,娘等你们好半天了。”
他说着上前接过李义河手里的大米。“二哥,这是什么?”
“大米,买了给爹娘熬粥喝。”
张氏一听大米眼睛就一亮,一听李义河的话直撇嘴,不悦的大声嘟呶着:“老二你要买就多买点,也让我们也跟着借借光,抠抠索索的这点米,还不够几顿吃的呢!”
风大也不怕闪了舌头,以前他们一年也不舍得买二十斤白米吃,这真是有人给送不要白不要了。
李小冉鄙夷的瞟了她一眼。
傅氏抿了抿唇,想了想道:“大嫂若要有钱,多买点就是了,我们买这些本就是给爹娘吃的,若说借光,大哥领了好几年彛琢耍颐且裁怀怨涣D亍!
张氏愣了下,从一进院子,她说一句傅氏有一句对付她,这有钱了是不一样了。她空着的那只手不自觉的掐上腰,刚想摆摆大嫂和秀才娘子的谱骂她一顿,李小甜过来偷偷的在她身背掐了她一下,她忙放下手,哼了一声,转身拿了猪肉进了灶间。
女儿可是说了,她要是在家不停的吵闹,李老实肯定不会放她去县城,怕她得罪了人耽误了相公的前程。女儿的话有道理,这段日子她还是忍着吧!总有这贱*人在她面前伏低做小的日子。
这是春节他们分家之后,在一起过的第一个节,田氏当然很期待了。
李义河扶着傅氏进了正房,李老实端坐在炕上,田氏伸手招呼傅氏坐下,“这炕上热乎,你过来坐吧。”
傅氏笑着道:“学峰和坚儿从镇上回来,带了几斤猪肉,我称了称,足有五斤,给爹娘拿过来补补身子。又拿了二十斤白米给爹娘吃。”她顺口把带的年礼跟田氏说了一遍,笑吟吟的站起来从学坚手里接过崭新的棉袄,放到炕上铺开,“这是我刚给爹娘做的新冬衣,棉花也是上回去县城买的新的,爹娘试试合不合身,要不合身我再改改。”
“不用不用。”田氏爱不释手的摸着那两件细布棉袄,李老实的是件藏青色的,田氏的是件深紫红,“还是玉娥的手巧,看看这针线多细密啊!”
她抬头,满面笑容的道:“你还怀着身子,又得伺候一大家子,还给我们做啥新棉袄啊,有这个心意就成了,我和你爹谢谢你们了!”
傅氏笑的很温柔,拿着衣服往田氏身上比量着,“娘客气了,孝顺爹娘是应该的。我现在身子重,等来年我倒出空来,给爹娘在棉袄上绣上花样,就更漂亮了。”
她本就是个不记仇的女人,虽然气急了会说几句难听的,但是田氏对她曾经的好她都记的。
这时候几个孩子也都进了正房,你一声我一声的叫了“爷爷”“奶奶”,傅氏招呼了有些惊恐的跟在后面的枝儿,微微蹙眉,看向李义河,见他面色也不好,知道他们在外面恐又发生了争执。
她放下心思,牵着王枝儿的手道:“枝儿,这是冉儿爷爷奶奶,去给二老见个礼吧。”接着对田氏和一脸审视的李老实道:“爹、娘,这是我远房表姐的女儿,是个可怜的,家里只有她一个,我就留下了,跟冉儿做个伴。”
这事其实王枝儿来没两天村子里的人就都知道了,对此褒贬不一,有认为李家如今有钱了,多养一个孩子,还是个女孩也不是养不起,不过将来多一副嫁妆的事。有这想法的都说李义河仁义。
还有人认为,李义河多此一举,刚有些银钱就不知道咋得瑟了,有这些钱不如给自家的子侄。
当然,后一种说法的代表是张氏,她大嘴巴的到处说李义河夫妻小气了,不舍得给自家的侄子侄女花一文钱,却养个外三路的不知道哪来的什么亲戚,说不好是给自家儿子预备的童养媳。
当然村子里人少,这些人知道轻重,有爱嚼舌根的也就背后说两句,这话倒没人敢传到李义河家去,反倒是田氏听了有些好奇。
庄户人家里不兴磕头,王枝儿给二老福了福算是见了礼,田氏拉着她的手左看右看,很和蔼的笑,“真是好好孩子,以后在你表姨家里住着,有什么话就跟你表姨说,别外道了。”
王枝儿细弱蚊蝇的说了句“知道了。”
都是些平民,也没有给见面礼的说道,田氏松了她的手,有些意外的道:“这孩子不错,就是胆子小了点。”
傅氏陪笑道:“她哥哥死的时候,她受了些惊吓,以后慢慢养着就好了。”
田氏点了点头。
傅氏站起来道:“娘,我这就出去帮大嫂和三弟妹煮饭去。”
田氏道:“不用你,你这身子也不便利,就让他们两个煮吧,甜儿这么大了,也该学着做些家务了,要不然过几年说婆家,哪家愿意要什么都不会的女子。”
李小冉听了心里直吐槽,小姑都十二了吧,再过个三四年就好该出嫁了,怎么奶奶不说她该做家务呢,果然孙女再得宠也不如女儿。不过,她跟李玉兰的关系要比跟李小甜好多了,这话也只是在心里想一想,不会说出来的。
好像清楚的知道她的想法似的,田氏解释道:“再过个几年,等她学会了,就让她在家绣嫁妆,省得干活把手弄粗了。”
这是变相的做了个解释,虽然李小甜是老大家的闺女,她还是怕二儿媳妇认为她厚些薄彼。
傅氏微微一笑,恭敬的道:“还是娘想的周到。”
李老实对妇人们之间的话题不赶兴趣,不过看到二儿子一家拿的年礼还算丰厚,脸上倒也和蔼可亲,看到读书的两个孙子,更是笑的见牙不见眼。
他喜欢大儿子和大孙子,是认为他们能光宗耀祖,他喜欢三儿子,是觉得家业振兴还得是读书人。
他不喜欢老二,可不代表不喜欢孙子,特别是已经去了学堂的孙子。
他听义海说了,二郎家的这两个儿子,读书都是个好的,二人入学堂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却比学堂里读了一两年的还要刻苦,还要好,是个读书种子。
看来,老李家想不发达都不行了。
这也是他看二儿子一家顺眼的原因之一。
再一点,就是这个儿子跟他离心的厉害,他又走了狗屎运,得了银子盖了大房子,再不拢着些,这个儿子就算白养了。还好,他还算听话孝顺,搬出去这大半年,光衣服就给他和老伴做了两身了,夏天的一套,冬天的一套,就这点上就比老大家的强百套。
ps:周一求推荐票,求姑娘们的支持,看完书后请顺手投一张票票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亲人
父慈子孝,儿子孝顺,他也不介意给个好脸。
李老实浑然不觉得自己这番解释有什么不对,招呼了两个孙子,笑呵呵的问他们学堂里的事,读书累不累啊,读了几本书了等等,听着二人很恭敬的说已经读了四本书的时候,脸上的褶子更深了,捋着胡须不住的道:“好好,你们是我李家的好儿郎,等你大伯父考中了举人,让他好好指点指点你们的功课,也都考个功名出来,到时候,咱们李家也就是书香世家了。”
他说完捋着胡子,想像着被人称为老太爷的那一日,李家在他的手里光大门楣,他就哈哈大笑起来。
他笑了几声,见无人附和,心里觉得无趣,挥挥手道:“行了,去跟你三叔读书去吧,估计你们和学武那皮小子也玩不到一块去。”想了想又加上一句:“那就是个不学无术的,一点不像我李家人。”
李义河的脸黑了,李义江的脸也黑了。
李义江张嘴就想说,李义河忙拉了拉他,“老四,你跟我出来,我有事跟你说。”
李义河悻悻的跟在后面出了正房,嘴里还嘀咕着:“不读书就是不学无术,那这天底下不学无术的多着呢,爹你老人家不也是一个?”
李老实并没听清他嘟嘟的是啥,反倒是李义河赶紧拉着他出去了,到了院子里才低声训斥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爹糊涂了你也糊涂了?”
李义河抬头看向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二哥,咧嘴乐了,“二哥,你说的对。”
李义海也过来凑到二哥跟前。三兄弟说着悄悄话,李义江看了眼正房,才小心的道:“听人说,大哥现在可抖起来了,好多人都去溜须呢,还有人给他送婢女,不过让大哥给拒了。”
李义河在酒楼做工。那里人来人往的。消息来源也多。
李义海有些怅然的道:“大哥确实有自傲的本事。”
李义河默了默,拍了拍他的肩道:“你也很好,不必气馁。”
李义江道:“是啊三哥。你将来会比大哥还要有出息,看着吧,肯定会的。”
“你们不用安慰我,我有自知之明。”他读书确实不如李义源用功。大哥能做到读书时心无旁骛,自己想的却太多了。
他视线转到学峰和学坚身上。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二哥读书不行,谁能想到二哥你这两个孩子竟然这么出息,夫子都夸他们呢!连我岳父都说。若是再过两年,怕是连我也比不过呢,他们才读多久的书。我都学了多少年了……”他自家人知自家事,笑着摇了摇头。“我在读书上没有天赋,能考中秀才就是祖宗保佑了。”
院子里,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就连李小甜姐妹俩也搬了个小凳子坐到二哥身后,大家都在听李学武眉飞色舞的说他和几个小伙伴撵兔子的事。
“……其实也不难,我们追上以后,就在林子里烤了吃的,虽然没有作料,可自己逮的,自己烤的,那个香啊,简直能把人的馋虫勾上来……”李学武这孩子性格大咧咧,倒是不撒谎,他这样说就肯定是真的。
李家兄妹都当个乐趣听听就算了,听他说到高兴处都呵呵乐起来,反倒是王枝儿第一次见到他,浓眉大眼,朴实憨厚的少年说起趣事来手舞足蹈,生动的很,让她觉得很有趣。
李义河几人站的不远,听到他的话微微叹了口气。
李义海迟疑了一下小声道:“二哥,你若有时间管管他吧,他比学峰还要大,总这样不是个事儿啊!他不愿意读书,能学点手艺也成了,要不然,这么在村子里晃,迟早变成二流子。”
“其实,这孩子挺仁义的,不过不喜欢读书,就被大哥不喜,哎!”李义江跟着感慨。
想想也是,李学武只比李义江小五岁,可李义江现在已经能独挡一面了,而这个侄子现在却还是田间地头疯跑。
李义河也觉得这孩子没人教导,就这么散养着,怕他大了不学好,想了想上前几步问道:“学武,你愿不愿意跟着二叔练武,虽然二叔的武艺一般,可将来打个猎啥的还是行的。”
他看出来的,李义源对这个不喜读书的儿子完全采取了放羊吃草的方式,张氏倒是心疼儿子,可她对儿子不是溺爱就是谩骂,李学武在这样的环境下没跟他那几兄弟姐妹一样,也算是奇迹了。
李学武听了眼眸直泛绿光,他垂涎二叔的功夫许久了,可是原来二叔天天从早忙到晚,哪有时间教他功夫,后来二叔一家跟娘闹翻了搬了出去,他也不好意思去求二叔教他功夫。
他无意中知道学峰和学坚他们都跟着叶长生练功夫,心里羡慕的不得了,可他知道,叶家不会收他,因此他这才没事就往学峰跟前凑乎,可惜,没过多久,他也跟着去了学堂。
他虽然性格粗豪,却不代表不懂事,对自家和二叔一家的矛盾,实际上他心里自有一杆称。
“真的二叔,你愿意教我?”他激动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了,他不喜欢干地里的活,也不愿意读书,曾经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的,可是二叔的话给他点燃了信心。
他也可以像二叔一样,将来靠打猎进山采药养活家人。
“当然了,不过要过些日子,二叔要去县里一趟,等回来后再教你吧!”
李学武只要他肯教就行,忙不迭的点头,“行,二叔你只管去,我不着急。”
张氏在厨房里听了就想出去阻止,他的儿子将来可是少爷,怎么能去做这种贱民才做的事。
钱氏冷冷的看着她,在她走到门口时才说了一句:“大嫂是学武的亲娘吗?”
张氏霍然回首,狠狠的瞪着她骂道:“你说什么胡话?”
钱氏淡淡的道:“大哥大嫂让学文读书,可学武却文不成武不就,难道大嫂想让他在外面当二流子?”
张氏一口气哽在胸中,待要破口大骂,就觉得钱氏的话有理,相公对两个儿子的态度明显,学武这样啥都不干,怕是将来要学文养着了。
既然他喜欢,那就随他去吧,反正又不是学了就去当真正的猎户。
她虽然想开了,可对钱氏那句话却生的很,耷拉个脸摔摔打打的没个好脸色。钱氏嫁进来不到一年,可是对她的这种态度已经习以为常了,也不说话,只是干着自己手里的活。
晚上一家人除了李义源父子在县城没有回来外,一大家子人吃了个团圆饭,除了张氏说些不好听的话外,大家这顿饭还算和谐。
就是张氏,李家人现在对她的冷嘲热讽全都无视,就当放了个屁崩出去了,要真跟她计较,这日子也不用过了。
吃过晚饭,切了西瓜,摆了月饼拜了月,李义河左手牵着女儿,右手牵着小儿子,带着一家人回自家去了。
李小冉前世是孤儿,对于年节的很多风俗并不懂,她仰起小脸好奇的问:“爹,中秋的时候,所有人家都像咱们家这样吗?”
李义河笑道:“各地习俗不同,咱们家是按以前老家的习俗来过节的,像这当地的许多老户,都没有这个讲究,过节吃顿团圆饭也就是了。”
李学思大声嚷道:“我知道,我听石头说过,他们家里跟平常吃的是一样的,连月饼都没有呢!”
李小冉恍然大悟,“噢,我知道了,所以你今天把你的那块月饼给了石头,反过来抢我的吃。”
李学思被妹妹揭破了下午的事,大眼睛转啊转,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的,嘟呶道:“才没有呢,我的是吃完了,才想尝尝你的跟我的是不是一个味道。”
他说完扯着爹爹的手道:“爹你快点走,慢吞吞的真让人着急。”
众人都笑起来,李小冉笑道:“小哥哥你真没送人吗?我还想夸夸你呢,有了好吃的知道分给好朋友,却原来是我弄错了。”
李学思的眼睛瞪大了,看着她疑惑的问:“真的吗?你真的是这个意思?”
李小冉忍了笑点点头。
李学思又看向爹爹,不太确定的问:“爹你不会骂我揍我吧!”
李义河笑道:“怎么会呢,爹爹疼思儿还来不及呢!”
要是这样,他就放心了,他懊恼的叹了一口气,闷闷不乐的道:“我的那块月饼是给石头了,他都没吃过月饼呢,好可怜啊!”
做月饼是很费材料的,用的猪油能做好几日的菜,家贫的当然不会去费那个银钱了,不光这个石头家,很多穷苦人家都没吃过月饼,这算不得什么稀罕事。
他说完仰起小脸,看着李义河,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眨啊眨的,等着爹爹夸他呢。
李义河松开握着女儿的小手,把儿子抱起来,笑着夸道:“思儿真是个好孩子!”
李学思咧开嘴咯咯的笑起来。
李学峰扶着傅氏慢慢的跟在身后,也跟着笑起来。
李学坚心细,看王枝儿已经落的远了,停下脚步等着她,“枝儿姐姐可是走累了?”
王枝儿慌乱的摇头,“没事,就是脚崴了一下,不过不要紧,已经不疼了。”
☆、第一百零九章、崴脚
今晚夜色虽好,可村子里的土路崎岖不平,李家众人是走惯了的,只有王枝儿是头一次走这路,她不熟悉路,没注意脚下的坑洼,脚崴了一下又不敢吱声,只是强忍着跟在后面,幸好崴的不严重,要不然怕是路都走不了。
李学坚见她跟着吃力,显见虽不太重可也不轻,大声喊道“爹!”见李义河停下脚步看他们,这才道:“枝儿姐姐崴了脚。”
王枝儿忙摆手小声的道:“没事我没事,慢慢走就可以了。”
李义河吩咐了小儿子和女儿一句,大步返回,将枝儿抱起来道:“走吧,姨夫抱着你。”
王枝儿眼里迅速聚集起水雾,哽咽着道:“谢谢姨夫。”
傅氏柔声道:“你这孩子,既然崴了脚怎么也不吱声,这要是走到家,脚就得肿的跟馒头似的了。”
王枝儿揉了揉眼睛,把眼里的泪意逼回去,含笑道:“我脚崴的真的不厉害,以前,这种事也有过很多次,慢慢的走回去歇两天就好了。”
傅氏怜惜的看着她,“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等到回了家,李义河将她放到炕上就转身出了房间,傅氏弯腰要帮王枝儿脱了鞋袜,李小冉忙道:“娘,我来就行了。”
王枝儿窘迫的往回缩了缩脚,讷讷的道:“不,不用,我自己来就行了。”
“没关系,我帮你。”李小冉帮她褪了鞋袜,脚脖有些红肿,却不厉害,她松了口气,“没事。用冰水敷敷就好了。”
傅氏拍了拍枝儿的小手,眼里带着怜惜道:“枝儿,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和家里人说,像今天这样,你不说话,万一这脚厉害了你自己难过,我们也跟着担忧。你既到了我家里。就跟我自己的儿女一样。有什么话一定要跟我说,再不要像今天这样了。”
王枝儿满面羞愧的认错:“是我错了表姨,以后我一定不把自己当成外人。”
傅氏笑道:“这就对了……”正说着。李小冉已经投了凉的帕子进来,“枝儿姐姐,把这湿帕子放到上面敷一下吧!有点凉,你忍着点。”
王枝儿感激的道:“没事。我能忍受,谢谢冉儿妹妹了。”
李小冉笑道:“一家人。哪那么客套话。”
她起来铺了被子道:“哥哥们回来了,今天我陪枝儿姐姐睡。”
傅氏站起身道:“你们小姐俩早些睡,我也回房了,你爹明天去县城。我还得准备些节礼让你爹带给你姨母呢。”
李小冉跟在后面道:“我送送娘。”
傅氏哑然失笑,“这几步路,屋子都不出。要你送什么。”
李小冉抱着她的胳膊撒娇,“我就要送嘛。正好也看看给二丫带了什么?”
这才是她的目的吧,傅氏无奈又宠弱的摇了摇头。
母女二人出去了,王枝儿这才低头看自己的脚踝,眼泪不由自主的掉落下来,李家待她再好,也不是自己家,她不可能跟傅氏亲如母女,只看这母女二人的相处,就让她眼热羡慕的紧。
也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眼神在灯光下晦暗不明,一时竟然失了神。
李小冉去了爹娘的屋子里,李义河问了问王枝儿的脚怎么样,听说没事也就没问。
倒是李学坚,多问了两句,李小冉警惕的道:“二哥,我可跟你说,枝儿姐姐寄养在咱们家,你可不能有啥想法,要不然别人说的什么童养媳岂不当真了。”
傅氏今天已经是第二次听到这话了,脸色有些不好看,问道:“谁跟你们说的这话?”
几个孩子也是今天才听李学武说的,李学坚看了眼娘亲的脸色,把话学了一遍。
傅氏和李义河听了都气怒不已,傅氏道:“这话肯定是大嫂说出来的,她太过份了。”又问:“你枝儿姐姐也听见了?她什么表情?没生气吧!”
李小冉摇了摇头,“她没听到,甜儿姐和巧儿姐把她拉到屋子里去说话了。”
傅氏微微蹙眉,私心里不愿意枝儿和张氏的两个女儿走的近了,可这话却无法说出口。
李义河淡淡的道:“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孩子们左右还小着呢,再说了,咱们又没有这个想法,怕什么呢!”
李小冉极为赞同,再一次警告大哥二哥,“你们将来娶的妻子必须得我同意,不准你们盯着枝儿,她只能当成姐妹。”
对于枝儿畏手畏脚的性格,她知道是因为生长的环境造就的,她也不讨厌她,也极力跟她相处融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