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医农女的一亩三分地-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花车之上,站着一男一女,约莫都在十一二岁左右,眉目清秀,额头上点着小红点,看着两个人面容还有点像。

    “这不就是隔壁镇上的王家那对龙凤胎兄妹么,长的真俊。”

    “是啊,来年咱们一定能平安过桥!”

    不远处,百姓们在兴奋地议论,红雪心里寻思,难怪是看着有些像,原来是龙凤胎,在这个时候,龙凤胎是最吉利的,预示着龙凤呈祥,会给家里带来福运,将来说不定还能光耀门楣。

    外面的雨点大了一些,有指甲大小,稀稀落落地敲打在车壁上,天色也变得越发阴沉,不过百姓们的兴致很高,没人打伞,每当花车走过,那些人都会欢呼雀跃。

    “唉,这祭祀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要是来不及,只能找一家小客栈歇脚,说不定还要睡马车。”红雪低声抱怨。

    临界府一路上的客栈不算很多,个别小客栈的房屋太破旧,多半都是走南闯北的行脚商人,车夫小贩,睡的都是十几文钱一晚上的通铺,可是他们一行人,男少女多,而且单于诚也不会跟人去挤通铺,所以一点也不方便。

    红雪无聊地抓了一把瓜子,对未来的行程没有一点期待。

    “夫人,奴婢打听了,一会儿花车会先上桥,等花车过桥就代表桥祭完成,我们就可以走了。”青梅打着一把油纸伞,在外头看了一会热闹,和百姓打听之后,这才来青璃这边回禀。

 第九十二章陋习

    “恩,我晓得。”

    红雪点头表示知晓,收回了目光,她吃的瓜子是五香瓜子,用八角等一些调味料先煮出来,又烘干,吃着香脆,还有淡淡的咸味,吃多了也不会上火,是打发时间必备之物。

    “雪儿,来,喝杯茶,这是我间绿竹按照你的喜好配的花茶,她说女子喝这种花茶是最好的,不但补血养气还美容养颜。”单于诚忙及时递了杯茶过去。

    红雪撇了单于诚一眼,不客气地从他手上接过茶盏,嘴上却说:“别以为这样我就能原谅你,我只是觉得这茶味道不错。”

    “是是是,都是为夫的错。”单于诚笑得嘴角都咧到耳根了,凑近红雪道:“以后为夫尽量克制自己……”

    “呸,你下流!”红雪伸手打开自己面前的确良脑袋,红着脸打断道。

    “啊……救人啊!救命!”

    突然,外面有人高声尖叫,顿时混乱一片,红雪听到有人哭喊出声,赶忙撩了车帘,花车还在桥上,东倒西歪,而里面的那对龙凤胎兄妹已然不见人影。

    “怎么办怎么办?快救人啊!”

    “呜呜,我的孩儿啊,求求你们,快下去救人吧!”

    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妇人跪在了雨里,她的头发已经被雨水打湿,满脸狼狈之色,湿润的头发粘在脸颊上,眼里的泪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不停地给周围的百姓磕头。

    周围的人沉默,没有一人说话,也不见谁有动作,桥下水流湍急,就算是会泅水的人下去,也不见得能生还,何况里面还有很多坚硬的石头,万一脑袋碰到石头上,就是死路一条。

    有人上前去扶着妇人,妇人见众人没有动作,快速地要冲到桥上,一个当娘的失去儿女,那种锤心刺骨的痛楚,恨不得马上随着一起去,周围有人眼疾手快,紧紧地抓住她不放。

    “夫人,这水流太急,两个孩子掉下去,基本就是……”

    青杏打着伞,深情落寞,对着青璃摇头,周围的百姓面色麻木,而乡绅和地主脸上却带着微笑,还满意地冲着推着花车那个人点点头,看样子有些怪异。

    “青梅,我怎么看着有点奇怪呢。”

    青璃不喜欢管闲事,但是既然遇上了也不能袖手旁观,这么多人都在这,她肯定不可能跳下去救人,就吩咐青梅道:“你去查探,看看怎么回事。”

    雨越下越大,四周站着很多百姓,却没谁说话,有人面带同情之色,却依旧转过头选择低头不语,任凭雨水淋湿在身上,这桥祭,就好像在祭祀刚才掉下的两个孩子一样。

    “我的孩儿啊,娘要随你们一起去了,你们别拉着我,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妇人跪在地上,拼命地捶打胸口,发出撕心裂肺地哭喊,看她悲痛欲绝的模样,青璃眼里也浮动不忍之色,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么大的打击,如何才能承受?

    “夫人。”

    约莫过了半刻钟左右,青梅回到马车边,伏在红雪的耳边小声地道:“已经联系了人,派人找那两个孩子,希望有救。”

    “到底是怎么回事?”

    青璃有直觉,这是一场阴谋,似乎是蓄谋已久的阴谋,龙凤胎掉入河中,不伤感就算了,还笑的那么满足开心,这事很有问题,好好的花车,怎么可能在上桥之后就把人甩下去。

    青梅调查的结果证实了红雪的猜想。

    在临界府这边,一年一度有一次桥祭活动,但是已经祭祀完了,这次是乡绅和地主出资,想要坚固桥身,可是无奈在打桩的时候怎么也打不进去,还有工匠莫名其妙的掉到河里,虽然没死,后来也辞工不干了。

    地主和乡绅已经买好了材料,投入进去银子,不可能就眼巴巴地等着,在以前的大齐,桥身在破土动工之前,必须要桥祭,才能保佑工期顺利,最好用活人祭拜,童男童女之身,在桥身两侧活埋,让两个人的灵魂永远守护这座桥。

    活埋没有太好的借口,最后地主和乡绅商议,不如就骗来一对龙凤胎,到时候在桥上做手脚,让二人掉到河里去,水流这么湍急,基本没活命的机会,这样的话也算是活人献祭。

    当然,为此,乡绅和地主可是做了精密地筹划,这对双胞胎的爹爹是个赌徒,赔光了家里的银子,所以答应交出双胞胎,只要能替他还了赌债,并且给他一笔银子。

    有了银子做什么不行,可以娶几个水嫩嫩的黄花闺女,生个十个八个的,对于自家孩儿什么命运,他一点都不担心。

    到场的百姓,大部分人也知道活人献祭的说法,在龙凤胎掉进河里的时候就明白过来,谁也不想和地主乡绅对着干,再说加固桥身也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所以即使受到良心谴责,依然选择沉默。

    “怎么可以这样!”

    红雪红了眼睛,心里感到深深地悲哀,这对龙凤胎的爹爹太不是东西,怎么可以这样做,一点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命运,都说虎毒不食子,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人的爹!

    马车里,气氛沉重,红雪斜睨了单于诚一眼道:“诚王殿下,这种残忍的事你居然不知道?”

    单于诚立即举起双手,以示清白道:“夫人,为夫真的不知道,你知道以前为夫一直在边关,怎么知道京城附近还有活祭一说。”

    一听红雪称自己为诚王,单于诚就知道自己的媳妇生气了,忙安抚道:“我立即派人送信回去,让单于琰来管管这事,你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心疼的还是为夫,对不对!乖啊!咱不生气,咱让皇上把这个陋习取消掉。”

    “青梅,你看着处理吧。”红雪才不去理会单于诚的讨巧卖乖,叹了口气转头吩咐道。

    这样的事情,在古代不算是新鲜事。

    人们愚昧,迷信,对祖辈流传下来的东西,深以为然,也是因为这样,才缺乏创新,永远都是老一套,社会制度闭塞。

    祖传的手艺都是传,没有人愿意拿出来共享,就是种地这样的小事,那些老庄稼把式有经验也不愿意教导别人,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第九十三章农家

    桥上允许通行,红雪一行人顺利过桥,马车在雨里,行进的缓慢。

    走了很远,红雪似乎还能听到那妇人跪在桥头哭天抢地的声音,她强迫自己不要回头去看,因为看了也没用。

    她能干什么?给那妇人一笔银子?但是有用吗?银子买不来她的孩子,也不会让那颗绝望的心温暖一点,只能希望龙凤胎活着吧。

    马车在雨里,行进的缓慢,一直到掌灯时分,还走在荒郊野外,看来今夜只能找一户人家夜宿。

    “老爷夫人,看来咱们只能找一户人家,我们宿在马车里面就可以,找个院落大的停进去,等明日一早咱们就起程如何?”云安过来禀报。

    单于诚知道红雪心情不好,一直握着她的手,给予她无声的安慰,现在听到云安的声音,也只是淡淡地“嗯”了地一声。

    众人来到一个村落,找了院子最大的一家,不过这家人黑着,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住人。

    “有人在家吗?有人吗?”

    云安打着油纸伞下了马,拍着门板,片刻之后,里面应答一声,“有,是谁啊,等一下。”

    约莫过了一刻钟左右,里面才有人应答,一个妇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打开了院门,看见外面那么多人,吓了一跳,“这是?”

    “大姐,我们是路过的,因为下雨天马车行走缓慢而没能出城,想要在您家借宿一夜,不用担心,只要能腾出一间屋子给车夫住就可以,我们会宿在马车里的。”青杏见出来的是妇人,主动接替了云安的工作。

    她口齿伶俐地解释着,他们只是路过的,但她看妇人太过紧张,就怕把自家人当做坏人。

    “哦,那快进来吧,只是我们农家,真是啥也没有呢。”妇人听是一个女子在说话,心下一松,把门打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妇人,等马车进了院门之后,偏房也亮起了灯,一个小丫头揉揉眼睛从里面探出脑袋,喊着,“娘,谁来啦!”

    小丫头嗓音清脆,红雪一听,这好像是在桥祭的时候遇见的小女孩,还直白的告诉她不懂不要乱说,可真巧,竟然在这里碰上。

    “咦,你不是那个有钱的漂亮夫人吗?”小丫头蹦蹦跳跳地,正想跳出门,发现外面下了雨,身子又缩了回去,在门口处张望。

    “二丫,不得无礼,见到客人怎么能没大没小的。”妇人搓搓手,一脸紧张之色地训斥女儿。

    她看得出,这些人一看就是有钱人,怎么跑到她们这边来了,穷乡僻壤的,孩子爹也不在家,只有年迈的公婆,二人耳朵不太好,睡觉沉,这才没听到动静。

    “没事的,这小丫头挺活泼的。”红雪摇头表示自己不介意。

    青杏又和妇人商量,可否借用厨房,妇人的男人不在家,出门做工还没回来,车夫和云安等人在家里借住不太方便,不过妇人家的邻居被惊醒,说家里有空屋子,可以收留他们一晚,只要不嫌弃简陋就好。

    做饭的事,交给了青杏,妇人家里条件窘迫,米缸里面也没有多少糙米,只有一些玉米面,红雪突然奇想想吃玉米面饼子,大伯一家也没有意见,众人都说好久没吃过,到时候把自家上路带着的白米给妇人家。

    “二丫,来,上马车陪我说会话。”把单于诚赶下马车,红雪招手让小丫头上来。

    二丫听话地从房间出来,上了马车之后,顿时觉得眼睛不够用了,看什么都稀奇,车壁上还有油灯,坐垫软软的,应该是棉花,而不是她家床铺上的稻草。

    “夫人,你家的马车真宽,比我们村地主老财的马车还大好几倍呢。”二丫环顾四周,连连惊叹。

    看到小几上还摆设糕点瓜果,咽咽口水,肚子里咕咕地叫了两声,不过她还是不舍地移开了眼睛,没有上前抓拿。

    “饿了吗?吃点心,别客气。”红雪好笑地看着二丫忍不住偷偷瞟向点心的眼光,索性把小几上的点心都往她面前推了推。

    七八岁的小女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会饿很正常,只是看这院子破旧,家里家徒四壁,想来过的也不算好。

    “还是不了,谢谢姐姐,我娘说我吃点心的时候会掉点心渣子,会弄脏马车。”二丫懂事地说,只是那些点心好漂亮啊,都是镇上没有的,这次看到了以后就能和村里的伙伴说,她们一定不信。

    “那就给你装好,等你下了马车吃吧。”红雪很喜欢这孩子,穷是穷了点,但她的父母把她交的很好,反正这些点心她也不太爱吃,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单于诚就会派人去买新鲜的,吃都吃不完。

    “夫人,您心地真好,所以才这么漂亮,二丫也要做个心地好的,以后也会漂亮。”二丫看着红雪,眨着黑溜溜地眼睛,羡慕地说。

    娘说过,人心好,才会漂亮,有钱家的夫人一定是这样,和仙女一样。

    听着二丫的童言童语,红雪的心情好了一些,她以为是小娃不懂事,试探过之后才知道,今天她也不是专门为了看桥祭。

    她是和她娘到县里给做工的爹爹送鞋袜,看到花车来了之后,她们娘俩就回去了,对后来发生什么一无所知。

    二丫的爹是个木匠,现在正在大户人家做活,过几天就能回家。

    通过了解,红雪得知,他们一家也是从外地搬迁过来的,没有银子买地,都靠二丫爹的工钱生活,这次家里快没米下锅,好在她爹又找到了活计。

    也就等了一小会,灶间就传来香气,油汪汪的玉米饼子,还有一大锅的炖菜,里面加了红雪带着的干虾仁和肉干,鲜香的很,红雪自己就吃了一大碗炖菜,其实农家菜最好,原汁原味。

    “夫人,咱们这一顿饭,可是把人家家里的最后那点玉米面都用完了,烙玉米饼子,油罐也被倒空。”青杏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他们还没有提给银子给粮米的事,那妇人倒是实在,说自家男人回来,家里就会有银子,不会没米下锅的。

    “恩,是个好的。”红雪点头。

    今天太晚,等明天走的时候,问问这个妇人,若是有工钱多一些的工作,他男人愿意不愿意去。

 第九十四章鸡蛋面

    自己开设的家具作坊里还是缺人手的,有那人品好还勤快的,越多越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也是方便自己。

    “青杏,马车上的点心咱们吃不完,都放在食盒里面,还有咱们那些小零嘴,每样都装上一些,明天走的时候送二丫。”

    刚才二丫下马车的时候,虽然饿,可什么都没要,她给了玉米饼子,二丫摇头拒绝,红雪相信,能把闺女教育这么好的爹娘,肯定不会差。

    晚上夜宿的时候,红雪把单于诚赶去跟云安他们挤,马车上就剩她和两个丫鬟。

    只是单于诚临走时,带着怨念的小眼神,把青梅青杏看得小心肝直发颤,看来王爷已经把自己给怨上了,以后的几天还是离他远点,免得被他报复了。

    白天折腾了一天,青杏靠着车壁睡的香甜,青梅努努嘴,小声地对红雪道:“小姐,您还是睡吧,奴婢守着就行。”

    “然后呢,你半夜熬一宿,明日赶路继续睡吗?”红雪点了一下青梅的额角轻笑道:“出门一切从简,你们都睡吧,这是村里人家的院子,不会有什么事。”

    下雨的夜晚,有些寒凉,多亏红雪带着丝被,她站起身,给青杏盖上。

    马车外,雨点打在车壁上,噼里啪啦,有节奏感的敲击声,红雪想着桥祭的事,不知不觉地就睡了过去。

    天光放亮,夜雨骤停。

    大清早,灶间上面的烟囱飘着袅袅的炊烟,小丫头二丫起身,端着鸡食盆喂鸡,因为院中有马车,她没把几只母鸡放出来,手顺着笼子的小口伸进去,摸到热乎乎的鸡蛋,高兴地眯了眼睛道:“娘,咱家的母鸡又下蛋了,这次是两个,瞧瞧,还热乎呢!”

    红雪下了马车,见到二丫眼睛都快眯成了月牙,也被她的喜悦感染,这种农家生活欢乐多,见到鸡鸭多下几个蛋,就能足足高兴上一天,她曾经体会这种淳朴的欢乐。

    “我们出门之前,也带了鸡蛋。”红雪笑着说,一边打开小几上的拉门,拿出一盆的鸡蛋,拿出来的时候又特地从空间里收了几个野鸡蛋添上,递给二丫说道:“喏,都是鸡蛋,拿去给你娘吧。”

    “漂亮夫人,你给鸡蛋是干啥的,要炒着吃吗?”二丫大眼睛圆溜溜的,看着盆里面的鸡蛋,有好多个,可以让自家吃两个月,这位漂亮姐姐真的是富人家的姐姐,拿出这么多的鸡蛋,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们不吃,这是给你家的,就当是借住一个晚上表示感谢。”红雪摸着好的头发笑开了。

    “可是,你们只是在院子,没有宿在屋子啊。”二丫一本正经地说,也没有接过鸡蛋。

    最后红雪叹口气,把鸡蛋盆给了青杏,鸡蛋还是这丫头提议带在路上用的,自家车上装了小袋的面粉,青杏怕宿在荒野没吃的,想给她做手擀面条,正好加上一个蛋,热气腾腾的吃上一碗,比干干的饼子和糕点强。

    “这鸡蛋怎么好像还多了呢。”青杏嘀咕了一句,这才去灶间送鸡蛋。

    二丫拉着红雪参观农家小院,家里比较空旷,没有什么得用的东西,前院种了一个葡萄架,还有一个挡雨的小棚子,从正屋来穿过,后面是一片菜地,地里有各种蔬菜,已经开花结果。

    “家里这是来了客人了吗?”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子从屋子里出来,枯瘦的手扶着裂缝的土墙,她的嘴唇干裂,上了年纪,眼角上都是皱纹,说话之前,还咳嗽了两声。

    “娘,这几位老爷夫人小姐,都是赶路路过咱们这的,昨夜下雨,所以马车就停在咱家的院落。”二丫娘用裙摆抹了抹手上的水,听到动静从灶间里跑了出来。

    一边扶着老婆子,一脸紧张地道:“娘,你怎么又咳嗽呢,是不是昨夜下雨染上了风寒?要不等会熬点生姜水喝吧。”

    “没啥,人老了就是这样,禁不起折腾。”老婆子耳朵有点背,二丫娘要在她近前说,她才能听到。

    片刻,房里又出来一个干瘦的小老头,两个人一起在院子里,搬着小晒太阳。

    早膳,还有几块昨日没吃完的玉米饼子,青杏进了灶间,用细白面做了一大锅的面条,那一小盆的鸡蛋几乎都放了进去,一人一个,还带出二丫家里的份。

    红雪想给这贫困的家留点银子,无奈二丫娘说这是举手之劳,说什么也不要,说是自家没做什么,拿着银子烫手,心里不安稳,让她很感叹,还是村里的人淳朴。

    “娘,这是细白面做的面条吗,真劲道,好吃!”二丫喝着汤,眼睛眯着,一脸享受的样子。

    这种细白面,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能吃上,那时候家里会咬牙买上二斤细面,用来包饺子,可也没有这面条细白,面汤里还有鸡蛋有青菜,她吃了一个肚圆,汤都喝了个干干净净。

    “恩,你这嘴馋的丫头,咱这是借光,可不行乱要人家贵人的东西。”二丫娘用筷子的另一面敲了自家闺女的头,进行说教。

    可是她眼底却尽是无奈,还是家里穷,全靠二丫爹一个人,她又没生出男娃,公婆开明,对她已经够好了,实在不能再有什么奢求,至少自家也没饿着肚子不是。

    早膳之后,红雪一行人进行走前准备,把马车上空了的桶里装好水,青杏听从红雪的安排,把车上的水果糕点和干货都放在一起,最后发现油纸包不够用,她找了一个包袱皮装着,红雪拎了一下,还挺沉。

    雨后的空气清新,阳光也不刺眼,是难得的好天气,适合出行,单于诚和红雪在门口处走了一圈,见底下人准备妥当,和车夫交待了一下路线。

    正要上车,突然听到门外传开一个男人的声音:“二丫娘,我回来了!”

    话音未落,一个汉子走进了门,看到家里停着一辆高头大马车,吓了一跳,呐呐地道:“这是,来了贵人吗?”

 第九十五章难民

    “哪里是贵人,我们就是路过的。”云安见家里的正主回来,赶忙解释了一句,要是给人家带来麻烦,那就不好了。

    “哦,不麻烦不麻烦,谁没有个出门在外的时候。”那汉子笑声爽朗憨厚,穿着一身带补丁的粗布衣衫,背后背着一个口袋。

    紧接着,他就这么站在院子里大声喊着:“爹,娘,我回来了,给您二老买了松软的糕点;二丫,看看爹你给买了什么?你最喜欢吃的麦芽糖!”

    “儿啊,不是和你说了,不要总是惦记我们两个老的,给二丫买块糖吃就行了,攒点银钱,也要给你媳妇买块花布才好。”

    老婆子先听到动静,从树下站起身,听着是训斥的口气,实则脸上笑开花,自家儿子出门做工做了三个月,总算能回到家里来,他们着实想念的很。

    “爹,娘,您二老年纪大了,也得吃点好的,等我赚了银子,给你们二老也买块好布料。”

    汉子脸上带着愉悦的笑,那种穷人家赚了银子的幸福感,让红友很是感动,她很喜欢这种勤劳朴实的农家人,不爱占便宜,二丫一家都是这个脾气秉性,让她更想招揽这一家为她做事。

    “不是说还要几天才能回来,咋这么快呢?还没吃饭吧?”

    二丫的娘喜滋滋地从灶间里出来,看到自家男人身后背着米面,心里松了一口气,原想着,家里米面都空了,还想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