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血卫-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盈触
【全本小说下载】}www。fsktxt。com整理制作,并提供下载
正 文 序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领兵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攻入京城,崇祯帝于景山自缢身亡。临终前,传口谕于贴身侍卫,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袁立云,诏曰有三:其一,处决押于北镇抚司大牢之所有囚徒;其二,诛杀李自成;其三,将藏于宫中之秘籍——瑶琴无绳剑谱、名剑“奇星利”传于袁立云,并令其择适当时机,光复大明。
锦衣卫创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将禁军分为十二卫,锦衣卫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下辖南、北镇抚司、大汉将军府以及各地方衙门。锦衣卫的职责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负责皇帝的安全以及重要案件的追查,并非后人所说的为非作歹的特务机构。至于锦衣卫被奸臣、宦党利用,背上种种恶名,那也并非锦衣卫之过。在这支特殊的队伍中,曾经也同样涌现过袁彬、牟彬等一代名臣。
袁立云出身名门,其先祖便是大明锦衣卫指挥使袁彬。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又因其生性聪颖,耿直忠君,十五岁便中武状元,被召入锦衣卫北抚镇司。短短十年时间,袁立云凭借武功超群、思维敏捷,迅速成长为北镇抚司千户,并得到皇帝的信任与恩准,兼任崇祯帝贴身侍卫。
作为指挥使袁彬的后人,袁立云从小便受到了家人影响,一心想要将自己所带领的锦衣卫变成一支仁义之师、王者之师。为官十年,袁立云也确实做到了。他的部下,个个精通武艺、忠君仁义;莫说是残害忠良,就连喝酒吃肉也要按规矩付钱,否则一经举报,格杀勿论。
无奈,整顿锦衣卫、光耀袁家的梦想随着大明的灭亡而破灭。但作为一个锦衣卫千户、作为一个袁家的子孙、作为一个被崇祯皇帝信任、恩赐过的男人,他绝不会、也绝不能忘记刻在骨子里的两个字——忠诚。
领到最后一道圣旨,袁立云连同身边几名侍卫一同跪倒在崇祯面前。带着如同暗器一般锋利的泪珠,高声应道:“锦衣卫,领命!”
崇祯转过脸,苦笑道:“袁爱卿,朕最后赐你的瑶琴无绳剑谱和奇星利,你一定要掌管好,朕封你为大明锦衣卫指挥使,赐你金牌一块,他日光复大明后,要像你的先祖一样,把锦衣卫变成我大明之精华,莫再被魏忠贤那样的奸人所用。”
“大明锦衣卫指挥使袁立云领旨谢恩!”袁立云狠狠地在崇祯面前磕下三个响头,然后,带着额头上的鲜血直起身子,拂去泪水,冷峻地说道:“皇上,一路走好!臣完成使命,定率大汉将军前往黄泉,保护圣驾。”
“哈哈……”崇祯整理好了自己的龙袍,仰天大笑:“朕一生得一袁卿,足矣!足矣!”
天色阴沉了下来,阳光就像是被鲜血遮蔽了。景山上的一草一木在这刻,似乎都成了一支支带血的兵刃。风吹起来了,吹起了他们的头发,吹过那几十几名侍卫暴露出来的青筋……
袁立云不想看到君主自缢的过程,所以他慢慢将身子转身向其他人,问道:“谁的官职最大,告诉我,本指挥使将派两名大汉将军随你一起护驾。待本座完成皇命后,便率众人与尔等会合。”
“属下北镇抚司总旗李天宇,愿领指挥使大人命。”一个大概只有十八九岁的青年想也不想地站了起来,大声应道。
“属下为南镇抚司百户陈锡,愿领大人命。”这又是个年岁不过三十的男子,身穿红色锦衣,披黑斗篷,腰间配有锦衣卫南镇抚司令牌。他的身上满是鲜血,刀伤处处皆是。他冲着袁立云大声说道:“指挥使大人,北镇抚司与南抚镇司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北镇抚司时时刻刻接近皇上,而我南镇司则整日奔忙市井之间,久无立功之时。今日,我南镇司千户率众人战死宫门,众将士面对流寇,浴血奋战。小人身负重伤,想必日后不能再为锦衣卫效力,与其让我默默殉国,不如将此光荣的使命交由我来完成,也算是我为南镇抚司的人争口气吧。”
袁立云看着他,闭上双眼,笑了笑:“好!不愧是锦衣卫!本座就将这个差事交给你南镇抚司办,给你光荣的机会!”
那陈锡的脸上,顿时兴奋了起来,似乎并没有受伤,而即将面对的死亡,也是无比光荣的。“谢大人,南镇抚司领命!”
崇祯帝转过身子,看着眼前这位小小的锦衣卫百户,苍白地问道:“你们南镇司还有几人?”
“回皇上,南镇抚司今日奉命扼守宫门,从千户到普通军士,只剩下我等最后五人。我五人并非怕死之徒,因要为皇上护驾,所以才弃城而来。”
崇祯帝深深地叹了口气,接着,又下了道圣旨:“朕命你为南镇抚司千户,子孙世袭。任命其余四人为百户,并为你南镇抚司记大功,待光复大明后,由指挥使行赏。”
“臣领旨谢恩!”
袁立云看了看剩下的几人,闭上眼,咬着牙大声念道:“大汉将军校尉袁立风、袁立雷听命!随陈千户一起护驾,莫要给我锦衣卫丢脸,莫要给大汉将军丢脸,更莫要给我袁家丢脸!”
二人马上站了起来,整理好了自己的衣服与佩剑,庄严地走到袁立云身前,行礼后,袁立云终于哭了起来,叮嘱道:“二弟、四弟,一路上照顾好皇上,这里虽然只有你们两个大汉将军,但你们要让皇上这一路走的风风光光,走出皇家的威仪,也要走出你们大汉将军的威武来!大哥办完差,便去与你们会合!”
此时,新上任的陈千户用尽自己最大的力气,从腰间抽出宝剑,大喊道:“本千户先去将挡路的牛头马面脑袋取下,为陛下开路!大汉将军随后护送皇上起驾!”眨眼的功夫,宝剑在他的喉咙上又添了一道伤口,鲜血立刻喷射了出来。
袁立云看到这一幕,刚才脸上的泪水再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锦衣卫应该有的冷酷无情,他用尽最大的嗓音,向仅剩下的几人下令道:“南北镇抚司锦衣卫随我下山,大汉将军保护皇上。行动!”
景山上的风更大了,吹动了沙石、吹动了草木,也同样吹起了锦衣卫的鲜血与他们的黑色披风。这支队伍并没有随着皇帝的离去而散开,他们将会继续背负着使命与这光荣的称谓去战斗,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从未有过的困难,。但他们一定会完成好任务,因为他们是男人中的男人,军士中的军士,战无不胜的大明锦衣卫……
正 文 第一章 喋血紫禁城
对于锦衣卫来说,杀人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只要一道来自皇帝的命令就足够了。这是军人的天性,也是这些锦衣卫招致骂名的原因。按照圣旨,袁立云带着余下的几人风一样下了山,赶到还未被攻破的北镇抚司大牢。
几人刚入大门,李自成的士兵便将这座坚实的大牢包围了起来。一名锦衣卫赶到袁立云面前,下跪禀报:“大人,流寇已将大牢包围。”
袁立云没有慌张,作为一个锦衣卫的指挥使,他知道,此时只有镇定,才能完成好皇上的圣命。他想了想,坐在狱卒的座位上,为自己添了杯新茶。“现在还有多少人?”
“回大人,从百户至力士,此处还有我一百余名锦衣卫。”
袁立云听到这个回答,脸上竟露出了几分得意,品了口茶,猛地站起身子,大声命令到:“留五十卫死守,半个时辰之内不许后撤一步;其余人等随我一起,将所有犯人就地正法。”
“遵命!”那人回答后,便抽出腰间利剑,从牢房中冲了出去。
外面满是厮杀的声音,而原本就阴森的大牢里,此时也更弥漫起了死亡的气氛与呼喊。袁立云带着锦衣卫冲进一间间牢房,从重犯牢房开始,每到一处不说一句,出剑便杀。大约半个时辰的光景,牢房里又恢复了平时的死寂。
袁立云走进最后一间牢房,那里关押着一个女囚,十七八岁的模样,一看打扮,便是风尘女子。袁立云没有心思欣赏她的美貌,也没有心思听她求饶,一脚将女囚踹开,猛地一剑从她的头顶插了下去。然后用她的衣服擦净蘸在剑上的脑浆与血渍,收入腰间。
“报大人,牢中犯人已全部处决。”身后的一名锦衣卫来报,让袁立云终于喘了口气。他不喜欢这样的滥杀,但非常时期加上崇祯非常的命令,他必须带着自己的人去执行。
他回过头,看着身后那群身着红衣、脸上挂着鲜血的锦衣卫,问道:“城外有多少贼兵?”
“数目不详,整个大牢四周皆是。”一名锦衣卫回道。
“能突围吗?”
“报大人,贼兵实在太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袁立云又走回到刚才喝茶的地方,坐了下来,将杯中的旧茶倒掉,又添上一杯新茶:“来呀,命令前门将士放弃守城,全部到这里集合,大家脱去锦衣,换上犯人囚服,坐进牢中。”
听到这个命令,一年轻人马上站了出来,抽出宝剑指着袁立云,问道:“大人!您应该知道,锦衣卫宁可战死也不会脱去我们身上的锦衣!”
袁立云看了看那人,没有发怒,笑了笑,回道:“本座当然知道锦衣卫的荣耀有多重!但我们还有两个任务没有完成,我们现在不是要为大明战死,而是要为大明活着。”
年轻人想了想,把剑收回去,跪下说道:“大人,属下知错。”
“好了,快去传令,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袁立云喝了口茶,然后带头走进对面的牢房,将衣服换了上……
片刻的功夫,李自成的兵马攻了进来,那些没有军装的战士们拿着在锦衣卫看来只是烧火棍的兵器,一脸骄傲地打开每一间牢房的铁锁,还要嘱咐这些“犯人”,是闯王大恩,大赦这里的所有囚徒。然后,再去忙着追杀、搜捕那些作恶多端的锦衣卫。
那几人同两个敌军士卒一起从牢里走出,到一膀大腰粗,有点像杀猪汉的将领面前。士卒示意大家跪下,但这些“被解救的囚徒”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屈膝。直到袁立云第一个跪倒在那将军面前,煞有其事地说道:“谢闯王大军相救。小人本为市井商贩,因得罪锦衣卫而被困于此,刚才若不是大人神兵赶到,我等定将死于锦衣卫之手。”
那将领留着一脸胡须,身上的衣服也是一块补丁连着一块,手里正把玩刚刚从锦衣卫尸体上取下的玉佩,瞟了眼跪在那儿的袁立云,骄傲地说道:“嗯,那群锦衣卫也就能欺负你们,本将一到,他们便望风而逃了。”
“是的大人,锦衣卫看到大人的威武,定如丧家之犬,四处溃败。”袁立云努力说服自己继续扮演下去,虽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五十名锦衣卫抵挡了数千敌军整整半个时辰。“大人,小人不才,略懂相面之术。今见大人,如张飞在世,想必大人必是闯王旗下一员虎将,他日必将封王拜相!”
那将军一听,将手里的玉佩放进腰间,凑过脸,兴奋地问道:“那你说说,俺能做个多大的官儿?”
袁立云笑了笑,故弄玄虚地想了想,回答道:“最小也要做到正一品!”
锦衣卫除了有惊人的武功,也都受过一些特务训练。能化妆成关在牢里的囚徒,他们也一样可以变作一个风水先生,让这位杀猪的将军不知道东南西北。
“哈哈,好!好!说的好!俺娘就跟俺说过,跟着闯王干,一定能有房有地。今天见到个会算命的,看来俺娘说的还真没错!”这人大笑起来,赶忙伸手将袁立云扶起,眯着眼睛问道:“那你说说,俺要真做个什么一品官的,能分给俺家几亩地?”
“大人,到时候不是几亩地,而是几千亩地,几百间房。您手下的仆人也会有几十、几百!”袁立云趁着说话的机会,给身后的几人使了眼色,示意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将军一听,傻了眼,说道:“哎呀妈呀!那么多地我可种不过来!还是让闯王少分俺一点,要不然俺还不累死了!”
“大人,那时候就不是您种地了,您到那时候就是老爷了!”
旁边一士卒跑了过来。“大人,闯王命大人驰援皇宫。”
那将军一听,赶忙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问道:“怎么了?几万大军打个皇宫还没打下来?”
“回大人,明军有一支小部队在锦衣卫的策应下,从西直门杀出,乱了我军的阵脚。”
“什么?又是锦衣卫!奶奶的,老子非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来呀,传令下去,全部人马给我杀回去!”他下了命令后,转脸看了看袁立云,说道:“你可以回家跟你媳妇亲热了!老子这就去教训锦衣卫!还有,等老子忙完了再去找你给俺算命,等到时候再给你赏钱吧!我身上没带碎银子!”
袁立云笑了笑,还是刚才的奴才相,带着所有人一起磕头,还大喊着“谢闯王大恩!”的口号。
人马退去,北镇抚司大牢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几人站了起来,回头看了看这栋到处冒着硝烟的建筑,一个个都带着说不出的表情。
袁立云的眼睛此时也重新放出冷峻的目光,找来自己的属下李平,命令道:“李平听令!”
“属下在!”李平是北镇抚司里面轻功最好,也最擅用暗器的。个子不高,身材也显得有些瘦小。不像锦衣卫,倒像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
“速去将刚才那厮性命取下,李自成即派此人驰援皇宫,想必此人定是一员悍将!莫要出差错,办完差速去城西三里处与我等会合。”
李平领命,迅速从衣服里将自己的佩剑和暗器取出,沿着一条小道向着刚才出发的那支队伍追了去。一路上,他将自己的全部内力逼于脚上,所以能在遇到河流时踏水而行,遇到障碍时轻松跃过,转眼功夫便埋伏到了那队人马之前。
他伏在草丛中,将兵器放到自己身旁。手里只握着两枚飞镖,静静地注视着。——猎物终于出现了,他瞅准时机,将两枚飞镖一前一后打出,一枚直穿那将军喉咙,一枚则将“闯”字大旗的旗杆打断,军中顿时乱作一团。
李平没有退去,愤怒的他一个跟头从草丛中飞了出来,手中的剑凌厉地在每一个可以杀死的敌兵身上划出一道道致命的伤口。他也学起了敌人,一边杀人,一边大喊道:“锦衣卫在此,贼寇领死!”
虽说李平武艺高强,但敌人实在太多。一个敌军猛地提着砍刀,向李平身后袭来,李平回身,本能的避开,又一柄长剑从侧面刺了过来,将他的胳膊刺伤,剑也从手中掉了下去。敌人蜂一样地拿着武器将李平围住,就在此时,一道剑气从天而降,在地上冲起大片砂石,打得那些敌人措手不及。李平一睁眼,发现一人身着红色锦衣,不知何时站到他面前。丹凤眼、鹰勾鼻,持一柄三尺长剑,目射杀气。
“北镇抚司锦衣卫李平谢大人相救!”李平迅速起身,拾起自己的佩剑,捂着伤口说道。
“闭嘴。”那人看也不看李平一眼,握着剑,仔细注视着身边的每一个敌人,冷笑着说道:“我看你刚才打飞镖的功夫不错,怎么这会儿连几个草寇都收拾不了?只会放暗器,别说你是锦衣卫,说你东厂的还差不多!”
“在下奉命追赶敌人,一路上内力消耗过大,所以才会失手。”李平咬着牙,挥剑将一试图冲过来的敌人杀死。
那人终于瞟了李平一眼,笑了笑便又回过头看着身敌人。“袁立云的人?”
“是。”
“也就袁立云的手下会这么傻,追人能用光内力,追上了还不是找死?唉!我问你,皇上怎么样了?”
李平叹了口气,回道:“皇宫失守,皇上已经……已经在景山驾崩。”
“什么!”那人猛地大喊一身,转过头死死盯着李平。身后一敌人趁机将长矛刺了过来,只见那人飞快回身将长矛斩断,一剑刺入那敌人咽喉。“你再说一次!”
“皇上已在景山自缢!”
“袁立云是做什么的!不能保护皇上吗!”那人变的狂躁起来,猛地抓住李平衣襟,将他硬生生地拽到自己身前。瞪着他,眼球挂着鲜红的血丝。
“袁大人原本要与皇上一起上路,但皇上留下遗诏让锦衣卫去做,所以……”
那人慢慢地松开了他,转过身子,紧紧地咬着牙。他握起拳头,看着周围的敌军,恶狠狠地说道:“李自成,我要你死!”
那人突然动了起来。大喊着,挥动起自己手中的剑,一道道剑气如同疾风骤雨,连同敌人和他们手里的兵器一同砍断。路边的石块、树木竟也会被这可怕的剑气击碎!转眼的功夫,周围只剩下一片片尸体。能跑的人都跑了,但他却并没有停手的意思,而是继续挥舞着剑,直到将那些敌军的战马也统统杀光。
好可怕的剑!虽说自己也是锦衣卫,但如此的杀人方式,不禁让李平头皮发冷。这是什么人?从他的衣服上看,应该也是锦衣卫的人,但自己又从未见过。那人终于停下了,将手中的宝剑插进地面足有三寸深,面向景山方向跪下,哭着喊道:“皇上,岳云护驾来迟!岳云该死!”
什么?他说他就是锦衣卫副指挥使岳云?李平一听赶忙向此人行跪礼。“小人参见副指挥使大人!请大人节哀。”
那人闭上眼,努力地抑制自己的泪水。“皇上走的时候说了什么?”
“回大人,皇上留下遗诏,一要斩杀北镇抚司所有犯人,二要我等刺杀李自成,三是封袁立云大人为锦衣卫指挥使,赐瑶琴无绳剑谱与宝剑奇星利,命袁大人则适当时机光复大明。”锦衣卫不会轻易将自己的任务告诉别人,但眼前的这人却能深得李平信任。这岳云今年也不过二十来岁,因少年时偶遇武林高人徐秋剑,习得绝学剑法落日十七式。后来在崇祯出巡时,帮助他躲过魏忠贤余党的暗杀,担任锦衣卫副指挥使。被派至台湾,暗杀外敌。在锦衣卫中,与袁立云并称“南北双云”。
岳云低下头,冷冷地说道:“回去告诉袁立云,我回来了。”说完,拔出宝剑,后脚一蹬便飞进了丛林深处。
“好俊的轻功!”李平看着遍地的尸体,不禁摇头叹道:“能死于落日十七式,你们也算值了。”
黄昏时分,李平终于找到躲在城隍庙中的队伍。众人见李平负伤而归,赶紧围过来准备为其包扎。但李平却推开众人,跪在袁立云面前,神色慌张的说道:“大人,人已经杀死了。”
锦衣卫各个杀人无数,怎么这次会害怕成如此模样?袁立云看着李平,感觉到他有些异样。于是便问:“怎么了,出什么差错了?”
李平喘着粗气,像是受到惊吓的动物一般,说道:“岳云回京城了,他刚才救我一命,还……还将那只队伍打散,连战马也给杀了个精光。”
岳云回京?袁立云一听,真不知是喜是忧。这岳云生来桀骜不驯,对崇祯更是忠心耿耿,不怕他跟自己抢功,就怕他因为莽撞而坏了自己的安排。听李平来报,一个人可以将几千人的队伍驱散,甚至连战马也要杀,真让袁立云担心。
“岳云说没说什么?”
“没有,他只是让我转告大人,他回来了。”
这是要开杀戒的信号!当年岳云得到任务奔赴台湾的时候,便抓到一个荷兰人让他转告荷兰军队的统帅,岳云来了。接着一夜间便杀死包括妇孺在内的几百人。这次,落日十七式必将在李自成军营中掀起腥风血雨。或许也会殃及到无辜的百姓。
袁立云叹了口气,开始盘算起了今晚的行动。他没功夫去考虑岳云了,即便这个岳云很有可能搅乱他们的计划。明天天一亮,李自成必然在宫里抢夺宝物,他必须要趁着今晚将藏于皇帝寝宫内的剑谱和宝剑取出,最好能趁乱杀死李自成。
清点一下人数,抛开受伤的李平,加上自己还有三十七人。他下令,今晚亥时,全体分为两队,一队佯攻宫门吸引敌人,另一队则潜入宫中,搜寻宝物并刺杀所有能杀死的人。
今夜的紫禁城不会再有以往的安宁。李自成部队在攻入皇宫后,大开杀戒。虽然李自成算是一号英雄,但他的那些农民军手下实在不敢恭维。一个个管他宫女嫔妃、鸡毛蒜皮,能拿得都难,能抢得都抢。更荒唐的是,一员将领正带着他的队伍在金銮殿上砸龙椅,打算将那上面的金子带走;而另一队人马则在御膳房里打吃了起来,吃不了的就揣进怀里……
储秀宫是蕊妃娘娘的寝宫。她只有十九岁,刚刚入宫三天,甚至还未与崇祯皇帝同房。几名大汉闯进了她的屋子,带头的将军一见蕊妃美貌便傻了眼——好个标志!雪白的脸蛋儿,水汪汪的眼睛,就连嘴唇也跟熟透的樱桃似的,让人看了就流口水,这要是给抢回来做媳妇,那生出来的娃娃还不漂亮死了!
“来呀,都给我退出去,本将军要跟这美人谈谈心!”将军把手里的兵器往身边一扔,便忙着松开自己的裤带。
“你……你想做什么……”她哭着退向墙边,但身前的这位大汉却在不断向她逼近。贞节!这是比我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蕊妃冲到梳妆台前,拿起一把剪刀放到自己脖子上,大喝一声:“别过来!再往前走一步我就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