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诗酒趁年华[金榜]-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窗外的正常人类姜氏:“……都出来罢,今天太阳好,别闷在屋子里了。”
  颜神佑&阿婉:今天太阳老高的,秋老虎能晒死人,您这是要做甚?
  姜氏也是随口找了句话来说的,本来是担心女儿和学生辛苦,带着人过来给她们送点鸡汤和点心的。哪料到走近了听她们在说正事儿,就说,那听一听吧,听她们说什么了。
  越听越不对味儿!卧槽!你俩这是小姐妹聊天?不是三公议政吗?讨论的还是铨选!
  对于女儿和学生的属性姜氏已经无力回天,也已经认命,但是听到这里,还是下意识地给她们打断了,总觉得有点听不下去呢。
  ————————————————————————————————
  颜神佑和阿婉两个起身迎出来,一人一边扶着姜氏的胳膊。姜氏左看,女儿笑靥如花,右看学生天真可爱,哪个看起来都不像变态。忧郁地道:“小姑娘家,不要想太多,想太多了,面相容易生得不好。多思伤神。”
  两人都笑得甜甜的,一齐说:“知道了。”
  姜氏叹道:“都还在长个儿的时候呢,见天儿地忙,多吃点罢,补一补。”
  两人都答应了下来,也都不大客气,饭量比起同龄人来也不小。姜氏估摸着她俩的饭量,比以前又长了三成,更加忧郁了。
  颜神佑喝着鸡汤,不让人给她撕鸡胸脯肉,说那个不好吃,要吃翅膀。姜氏道:“就你故事多。”阿圆笑着洗了手,亲自来给颜神佑撕翅膀,拿着递到她嘴边:“小娘子就着我的手吃,自己别沾手了。”
  颜神佑也不客气,吃了两个翅膀。阿婉那里,是她的侍女给她喂了一条鸡腿。姜氏就不让她们再多吃了:“再吃,等会儿正经吃饭就该吃不下去了。”
  颜神佑擦擦嘴巴:“六郎呢?”
  姜氏道:“在习字。”
  颜神佑道:“连年上京,一个好师傅都没找着,找来有学问的,都被阿爹抢去了。我倒觉得丁先生不错,可是看他那个,”比了个握拳的手势,“又怕六郎跟他学成那样,那就难办了。”到底被她给骗出丁号结巴的真相来了,从此颜神佑就十分警觉,不再提议让丁号当六郎的老师了。
  姜氏也很郁闷:“是啊,如今你阿爹又不在这里。六郎都快七岁了。”
  颜神佑道:“要不,这两天我去问问丁先生,看他有没有什么人可推荐。”
  姜氏道:“这个倒可以。”
  颜神佑道:“那就这么定了,只盼阿爹能将头一批人早些弄过来。我好筑城。”
  阿婉插言道:“还没动手么?”
  颜神佑狡猾一笑:“要出奇不意,总要做做样子,迷惑一下对方。况且,我阿爹出去,也不是只做样子的。我看总要再等那么个把月,等下山安抚住了一地,用作营寨,安排秋收了,再动手。”
  姜氏担心地道:“秋收忙乱,可行么?”
  颜神佑道:“山下忙,山上难道就不忙了?”
  由于气候的原因,山上比山下田地成熟的时间会晚那么几天,这几天的功夫,山下收割完了,山上才开始。就是这么个时间差。
  姜氏道:“这样便好。”她因知道这次上山的主力是山璞,对颜肃之的安全倒不是十分担心的。
  至于抑制豪强这等事情,姜氏却是知道的,强势一点的地方官都是这么做的。颜肃之要早日整顿好昂州,是必要走这么一步的。姜氏没有阻拦和担忧,也是因为她功课好,知道昂州这等偏僻的地方,没有什么真正全国数得上号儿的世家。看归义,算是离京最近的地方了,真世家也只有一个已经颓了的卢家而已,往南,就没有什么她的同类了,姜氏很放心。
  作为一个世家女,姜氏对于有人假冒世家,或者是土鳖自称世家这种事情,还是十分厌恶的。抑制豪强的又是颜肃之,她便持一个相当支持的态度。
  姜氏见她们吃完,便招呼道:“正事做完了?那跟我去看晒糖吧。”
  “啥?”颜神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晒糖?
  姜氏点点头:“对啊,泉安那里种柘(甘蔗),送了些来,我就想,自家制一些糖,你跟我看一样,也不太难的。女孩子家,庖厨的事情,总是要知道一些的。阿婉知道晒糖么?”
  阿婉诚实地摇了摇头:“不知道。”
  “那便一起去罢。我们在京里,也是不知道晒糖是怎么做的,我也是现问的呢。还是归义这里靠南,靠近产地,做得好些。”
  泉安送来的甘蔗并不很多,想也知道,送糖也是送成品的糖,送这几车甘蔗,纯是给你们玩耍的。这年代的糖,落在颜神佑眼里就十分粗糙。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饴糖,或称麦芽糖,此类神器过年时就是胶牙饧,曾经被颜神佑发挥了极大的攻击力。一种就是甘蔗、甜菜等植物做出来的糖,甘蔗做出来的糖,大部分还是粘稠的液体,颜色也不咋地。
  颜神佑一般都不吃糖,只吃些做好的甜糕之类的。
  到了厨房前的院子里,她才知道为嘛糖的样子这么蠢了。地上摆了好多盛放榨出来的甘蔗汁的广口浅盆里,盆口覆上一层薄薄的笼布,想是为了防止有异物掉落。
  颜神佑已经傻了,惊呆地看着姜氏:“就这么晒了啊?”
  姜氏很奇怪地看了她一眼,盐都能晒,为毛糖不能晒啊?
  糖是用晒的,盐是用煮的……颜神佑已经对这个无理取闹的世界绝望了!
  糖明明是熬制出来的!
  颜神佑魔幻地道:“还有甘蔗汁儿吗?给我留一些,我有用。”
  姜氏问:“要那个做什么?”
  颜神佑道:“我要做糖。”
  姜氏此时却是万分理解地道:“你还有正事要忙呢,这个暂且不急,就让它晒着罢,也就这样了,晒完了,收起来就能用了。”
  颜神佑诚恳地道:“阿娘,一定要给我留一点。”
  姜氏拗不过她,只好点头:“也好。不过这东西可存不太久,易招虫子呢。”
  颜神佑看看盆上的笼布,点了点头。【我单以为只要晒盐就好,没想到还需要熬糖,我穿过来就为了传播大吃货国的文明来的吗?!】好吧,她是知道怎么做糖的,嗯,这得益于吃货属性,以及……历史课本。行了,认真听课的同学都应该记得,在唐代这一节的内容里,有一段关于唐太宗这个吃货派人专门去印度学习制糖技术(……)的考点。
  这一点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呀!看一遍就能记住,然后十分不服气地想,哪家会比吃货家更会做吃的?调味料也不行!就手贱去查了一下,发现——啊!其实还是大吃货国腻害呢,咱们后来制的糖比他们好多了。
  就是大家意想不到的黄泥水(……尼玛这是怎么想到的?!)
  反正,她就是会了。即使不手欠,知道吃货二凤学的是加石灰也够了。【2】
  颜神佑接了甘蔗汁,就跟这个扛上了,今天的公文也看过了,没啥重要的,她也就不多插手,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的,不过是大家都睁一眼闭一眼不去跟颜肃之讲理才让她管事儿的。管得太多了,威望还达不到,才容易惹人离心离德呢。
  她的正职,按照时下的观点来看,熬个糖啥的才是正经事。
  当下请姜氏去教阿婉继续读书识字,她自己就钻厨房里,只带自己训出来的心腹客女。开始试验制糖之法。
  理论方法有了,经验是零蛋,必须得试验呢。好在她也不大在乎浪费了这些东西,一次不行就两次,过程基本上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剂量,还有……黄泥水。把这东西搞到府里来,就得跟姜氏软磨硬泡好久。
  东西找齐了,她干脆就借常驻厨房之便,强行征用了所有的甘蔗汁,姜氏听了汇报,带人来寻她。却见颜神佑的侍女们都虎着脸,围着还没晒好的甘蔗汁,跟要打仗似的。
  姜氏无奈地道:“罢罢罢,随你!明日丁先生来,我叫阿方提醒你一声儿,你记得去问他有没有什么不结巴又学问好的先生,可以来教六郎的。”
  颜神佑痛快地答应了。
  ————————————————————————————————
  次日,丁号按时到达,主要是跟颜神佑掰扯筑城的事儿。也不知道为什么,丁号比颜神佑的信心还大,认定了颜肃之这次出行必须顺利,一点波折也没有。做起事来他也特别用心,很想跟颜神佑讨论一下:“将我的县城也安放在新城内,如何?”
  颜神佑道:“人还没到呢。”
  丁号道:“必成的。”
  颜神佑实在受不了他那个电子合成音,只好说:“行行行。”
  丁号满意了,然后就指出,颜神佑那个城,总体结构很不错,但是呢,那个什么垃圾场就不用这么大了。如果是厨余垃圾,城外找个地方一堆,就得了。如果是排泄物,也不需要单独弄管道去往外疏通。
  “这些都是有用的哩,守城的时候吧,还能往下扔……熬一熬,能伤人皮肤……”
  颜神佑快要吐了,被丁号说得无语,只好说:“都依你,都依你。别说这个了,还有正事儿呢。”
  丁号因问何事。
  颜神佑便说,要给六郎找先生。
  丁号一拍大腿:“有人!”
  “谁?”颜神佑警觉地扶着腰间佩剑,往窗外看。丁号哭笑不得地道:“我是说,有人能当六郎先生。”
  颜神佑坐了回来,道:“你别吓人呀。”又问是谁。
  丁号说,是他一个忘年交,据说跟他爹很熟,老先生今年七十好几了,得安车蒲轮地请!颜神佑听了“李彦”二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那一位?肯么?!”李彦老先生,性别男、年龄七十四,看这年龄就知道了,在前朝就已经成年了。对的,前朝的时候,他已经是有名的学者了。高祖建新朝,他死活不肯出仕。骨头十分之硬,论起来,比祸害老先生的名气还要大那么一点,好歹,祸害先生还会见一见本朝有名望的官员之类的。李先生直接号称要修真(……),不对,是修仙。
  丁号一捋须:“我写封信,他必会来的。”
  颜神佑有点HOLD不住了,道:“那得让我爹亲自请。”
  丁号对她的态度很满意,道:“这个不用急,也不要大张旗鼓,悄悄的请最好,他不喜欢有人打搅的。我看六郎方正端庄,他必是喜欢的。”
  颜神佑道:“好。”
  丁号走不五日,颜神佑就收到了颜肃之下一封公文,上面写,已经清理了俩县了,十分顺利。这大家族里,很少没有无矛盾的,不少正在发家的豪强呢,也难免有些比如强抢人家耕地之类的事情。还有高利贷,国家允许放利,但是如果利息过高,那也是犯法,也要收拾。
  总之,颜肃之是打着平冤的幌子去的,又捏着大拳头,做得十分顺利。
  颜神佑笑道:“阿爹很乖,给你糖吃。”她回的私信就写了这么八个字,然后附了一罐子白糖。
  请先生的事儿,就让姜氏给颜肃之写信了,颜神佑认为,父母之间必须保持沟通,她不能抢这个差使。她不知道的是,姜氏上了火漆封印的信里,还写了她制糖的事儿。既然知道大概的流程,试验就好了。没几天,也就做了出来了——当然,制法仍然是暂时保密的。
  此后,姜氏对于颜神佑再胡搞瞎搞的,就彻底不管了,哪怕她拆房子呢,挣来的钱也够再建十座了。
  颜神佑也就欢快地继续跑去研究冰糖了。算了一算,蒋氏生日快到了,可以拿这个当生日礼物了。唔,唐仪那里也该送一点了。还有本家那里,也不能缺了。
  【以后掐甜党和咸党,会不会有人掐是糖白还是盐白呢?】这个脑补戳到了颜神佑的笑点,让她笑了好几天。

  作者有话要说:灭哈哈,盐有了,糖还会远么?!糖醋小排!偶来了!够不够惊喜?
  祝所有参加高考的同学学霸附体!
  【1】科举选出来的,不一定就比世家出来的好到哪里去,有时候文人无行起来,更恶心。
  明代文人里有很多有气节的,但是没节操的也有很多,党争、依附宦官的就不多说了。明末降清的人,范文程这种危害虽大,比起其他人来说,还算好看的了。范是在明觉得才华没有得到施展,就去投满洲的。
  像钱谦益吧,明廷对他不薄,他名声也挺好,结果晚节不保。他后娶的妻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柳如是。明亡,柳如是劝他自杀以殉明,他不干,降清,做官。这种文豪不如妓啊!
  柳如是当年是秦淮河上的名妓,八艳之一,钱谦益娶她的时候,颇受非议,当时明还在,钱还是个受尊敬的老同志。婚礼当天,收到砖头(实指)无数。
  钱死后,族人就把钱跟元配葬一块儿了。柳后来被逼自尽,独葬的。挺惨的……
  可见穿过去当花魁、嫁高官、得诰命,风光无限被无数女子羡慕这种梦,就真的只是梦。
  另,说到柳如是就多说两句。还真有妓女出身做到一品诰命的,但是情况相当特殊,在封建社会里要满足的条件是——社会风气与伦理道德的败坏。跟女人好不好无关,跟男人够不够无耻有关。
  比如秦淮八艳里的顾横波。她那个男人叫龚鼎孳,跟钱谦益一样有名的文人、汉奸、进士、读书人、高官、贰臣(贰臣是降清后,乾隆时期过河拆桥钦定的,钱、龚二人还都是在乙编,即做着两朝的高官,对清无益、于明忠义有亏,两边都不算好人)……
  顾横波是龚的妾,不是妻,她那一品诰命,也很有故事。她跟了龚之后,改名换姓,叫徐善持。
  龚妻童氏,在龚降清后说,我在前朝(明代)受过两次诰命了,这次让给顾太太也可。顾这才成了诰命的。
  其实童氏这话,也可以这么说:老娘受了明的封诰,立场已定,不做贰臣。清的品级再高我也不稀罕,让你们这一对汉奸和妓女去配对吧。就差直说“xx配狗,天长地久”了——个人认为为这句话对龚顾二人情况来说,十分写实。
  不在乎大义,只要个诰命、想要风流婉转留下传奇的妹子可以顾为榜样了。反正我觉得这一对儿挺恶心的!
  【2】这是真的,再次提醒大家,上课要认真听讲啊!唐太宗他真的是个吃货啊!


☆、122·丁号的建议

  糖是好物;纯净的白糖现在绝对是件稀罕物儿。姜氏比颜神佑更明白这东西的价值;至少目前是得保密的。颜神佑也没有什么异议;在本朝的常识上面,大多数情况下;听姜氏的是没错的。姜氏便令单辟一处厨灶;交给颜神佑来做糖。
  颜神佑挺想扩大生产的;结果还是被姜氏阻止了;姜氏与颜神佑一番长谈,开门见山头一句话就是:“这回可不敢再说是做梦了啊。”
  颜神佑:“……”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姜氏皱眉道:“可是……又要怎么说呢?”一拍手,“就说是你下厨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
  颜神佑一点都不犹豫地道:“行。”
  姜氏舒了一口气:“好了,过不久就是你外婆的生日了……也不对;做出来就给你阿婆送去罢。”说到这里,不免又念叨了颜神佑一阵儿;给她讲了好些个妇道。譬如眼前这件事情,做出了洁白的糖来,不可只送给外婆,嗯,以后颜神佑出嫁了,有了宝宝,也不可以教宝宝只跟娘家亲近,那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
  颜神佑望着这位天朝好媳妇儿,心说,阿爹是得对您更好一点才是。想了一想,建议道:“要不,往京里送的时候,就说是您做出来的?”
  姜氏嗔道:“我都一把年纪了,要这个名声做什么?这又是你做出来的,这般胡闹做甚?此物虽好,也是你的。你们姐弟好了,才是我最大的成就。”
  姜氏没说的是,既然已经变态了,那就死命刷声望吧,把声望刷得高高的,看有哪家不开眼的冤大头要求娶个能干的媳妇儿,你就能嫁得出去了。
  颜神佑这个样子,嫁得低了吧,姜氏也不能乐意。往高了嫁,现在就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了。以往颜肃之出息不够大、颜神佑变态得不太明显的时候,姜氏还有一种“差不多的人家就得了”的想法。现在这个样子,低嫁了,姜氏自己都觉得委屈。必得给颜神佑把档案弄得漂漂亮亮的才好。
  颜神佑道:“那还跟盐一样,平价配给了卖?”
  姜氏道:“这个我就管不着了。不过呀,这糖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吃得起的,寻常人不吃也不会死。再者,这也需要甘蔗,眼下咱们这里的甘蔗也不多了,且等多产甘蔗的时候再说。”
  现今是个身体所需的盐都未必是人人能够保证足够摄取量的年代,若将糖归入奢侈品,大部分劳动人民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小朋友们一年到头能吃到几块麦芽糖,那就是过节了。
  颜神佑想了想,道:“那就暂缓吧,且当个秘方保存了下来。若是食糖有暴利,恐人不种粮食而种甘蔗,这对眼下的昂州,可不大好。”
  姜氏道:“你看着办就是了——你爹那里,有新消息了么?”
  颜神佑笑道:“都是好消息,阿爹这一路可威风哩。”
  姜氏被女儿弄得皱起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些,问道:“怎么说?”
  颜神佑便拣颜肃之的丰功伟绩说与姜氏:“接了好多状纸,查出了许多隐户,嗯,已经判了八家豪强了。我估摸着,等他巡完了全州,至少能再括出两万户来。”
  姜氏道:“豪强那里,反应如何?我反而担心了起来,昂州地方不小,这才开了个头儿,未巡到的地方受了刺激,生出不法之事来,又当如何?”
  颜神佑低声道:“阿爹是朝廷任命的刺史,带着万余精兵巡视州境,这已经够了。再者,又诱之以利。早就巡谕各县,阿爹到处,便是平价配给售盐之时。”
  姜氏道:“稳妥便好。给六郎请先生的事儿,你爹是怎么说的?”
  颜神佑道:“阿爹说,且听丁先生的,也写好了邀请李先生的书信。丁先生不日便要来议事,上回他已经说回去给李先生去信了。估摸着离得远,现在不一定有回信。都等了这些年了,也不在乎这几天。牛车已经备下了,礼物也齐全的。其实,晚一点来也好,不然,李先生来,住在哪里呢?”
  姜氏道:“住的地方怎么也能挪出来的,这你便不要操心了——去,将白糖送你四娘一罐儿尝尝去。”
  颜神佑笑道:“要不请四娘过来?也好跟娘说说话儿。”
  姜氏道:“你可别再添乱了,她现在忙着呢,有个小六丫头要看,家里还有两匹不肯读书的野马。叫她平白跑这一趟,等回去,那两匹野马不知道又野到哪里去了。”
  颜神佑道:“三郎五郎是真的不喜文,那也是无法的事情。让他们读兵书罢。”
  姜氏道:“眼下还看不出来,你不要乱插口,你四郎与四娘两个也不是没有谱的人。总能找得到办法的,实在不行了,也要你爹或者是你阿婆、大郎去说。”
  颜神佑又被上了一课,乖乖跑去给郁氏送糖了。
  ———————————————————————————————
  郁氏现住在颜神佑之前督办过的坞堡里,颜神佑花了恁多功夫,建出来的坞堡自己没住上。郁氏住了进来,对于坞堡赞不绝口,认为从结构到花木的移植、假山的堆砌,都很符合她的审美。
  如今的坞堡,挂个牌子就能当县城来用,比原先的归义县城还要大那么一点。颜渊之用起来颇不安心,极力建议另建新城。这倒不是他想换个好环境,而是为他二哥着想,要不,颜渊之升了官儿,不做县令了,那这城,给新县令?这坞堡是颜肃之的私产,这就充公了?怎么可以?!现在看来,这件事情是做对了。
  只是新城未建,他还住在这里。他外甥徐昭,还跟颜肃之一家住旧城里,短时间内,那里搬不了的了。昂州新建,尤其是归义这一块地方,混乱一点也是难免的。
  是以郁氏不介意一直住在坞堡这里的,住得舒坦。什么时候新城建好了,什么时候再搬就是了。
  听说颜神佑来了,颜希礼、颜希义两个痛快地放下了手了笔,一齐大叫:“我去迎阿姐,这是礼数。”飞一样地跑掉了。
  留下郁氏干瞪眼。她自认虽不是名门,却也是个淑女,丈夫更不用说,也是个老实人。便在本家,上到婆母、下到各房之男丁,都是文明人儿,先生也是正常,怎么自己俩儿子就是这样不肯读书?
  知道拿迎接堂姐当幌子,这书好像也没有白读?摔!你们那点小聪明能不能用到正经事上去啊?
  颜神佑还没走进后院儿就,就遇到了两尊小门神。小门神们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一齐躬身道:“阿姊好!”
  颜神佑:“……”这种领导视察的即视感是怎么一回事儿?“你们……这是有什么事儿么?”
  颜希礼和颜希义单看长相,属于中等偏上那一款,此时却都笑得十分谄媚,让颜神佑忍不住一人脑袋上给他们来了一下:“不要笑得那么傻。”
  兄弟俩收敛了一下笑容,还是很开心地道:“看到阿姊来了开心嘛。”
  颜神佑狐疑地看了他们两眼:“不会是不想写功课吧?”看着堂弟们垮下的脸,颜神佑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