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诗酒趁年华[金榜]-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舅子水家,草根得一塌糊涂,就因为生了个标致的女儿,这才发的家。说起来,比颜启这样的还令人不齿。颜启再浑,也是自己拼杀出来的前程,水家就不行了。住处,当然也是比较差的。可谁叫有个太子外甥呢?还让他们在普通住宅居里住着,就不行了。
  皇帝不是没想到留着颜家的宅子,等守完孝之后换个牌子,继续给颜孝之用。反正有那个爵位在,住这个宅子也住得起。可是,颜孝之在楚氏的示意下,一意地辞了,死活不肯住这儿。
  这也挺好理解的,各有各的圈子,在住宅上都体现得很明白。比如颜启,虽然同在高档住宅区,颜府周围就是暴发户的天堂。跟两条街的世家聚居区,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楚氏压根儿不想继续住在这里,干脆就辞了。到时候另赐宅,大约就是女儿颜氏的婆家那个街区了。
  那个街区的住户们虽然不是世家,但是有不少前朝时发家的,暴发户的气息已经淡了很多了。
  水贵人因自己娘家条件不好,便请皇帝赐宅,她还就看上骠骑府了——这地方周围都是达官贵人呐!显得有档次。实在也是世家聚居区她是插不进脚的,刚提议,就被皇帝给否了。
  照皇帝年轻时的脾气,还能支持大舅子小舅子们住进去。现在,他就不会这么做了。水贵人退而求其次,看上了骠骑府占地广,又是住家刚搬走的,看起来比较齐整。皇帝不得不答应了这个要求,太子舅家太寒碜了,确实不太像话。且水贵人在他这里一向柔顺听话,身为太子的生母,没有封后她也不闹,皇帝认为,需要给予一定的补偿。
  郁陶也抓住了这个机会,请皇帝考虑一下,是不是给颜家准备一处新宅子。皇帝一想,也对,颜家更是不可或缺的,便命人去找宅子。
  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颜家不是因为失势而败走,要置换宅子,要么换个同街区更大了(这个很难),要么就往更好一点的街区找。果然在清远侯府所在的街区里又寻了一处府邸,先圈出来,准备等这场大雨停了,相关的事情准备好了之后,再修葺一下,当作赐宅,发给颜孝之。
  郁陶也不写信向颜孝之卖好,只是默默跟皇帝进言而已。
  ————————————————————————————————
  颜神佑不知道,自己现在已经算是抢手货了。她对着仓库默默地发了一回呆,看着里面顶多勉强凑出姜珍的结婚贺礼,旁的可就难了。其他的不说,这赵家,好像快要出孝了,赵忠又要起复。关系好不好的另说,至少得表示表示。还有郁家,那也是通家之好,人情来往也不少。如果她只是她自己,那就没关系,自有长辈操心。可一旦后援没来,她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要想靠一个儿媳妇带剩下的陪嫁来支撑全家族在京城的人情往来,想也不可能嘛!阿李手下掌管的那些产业,多半是些租子之类的,交租一年通常交个一两次,上一次都已经送到坞堡跟姜氏合完账了,总不好预支吧?颜神佑已经把阿李这里能抽得动的流动资金抽了一部分了,再抽下去,就是杀鸡取卵了。
  颜神佑很犯愁,只盼着这场雨是真的停了,然后路能早点修好!让坞堡的东西能早点到!想了一想,她转身去小书房,写了一封信,装到竹筒里,封上火漆,准备派人送回坞堡。里面汇报了自己近期的行为,以及,请示下一步该怎么做。
  送信,总比运送十几车的货物方便多了。
  写好了信,又看了一回部曲们,见他们情绪比较稳定,颜神佑才放心地往姜家去。路上,阿圆一直喜盈盈的,很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颜神佑挑一挑眉,微侧了一下脸,问道:“你笑什么?”
  阿圆清清嗓子,才笑道:“是小娘子的好事呢?”
  颜神佑:=囗=!!!这台词风格不对啊!
  阿圆笑道:“大家都在说小娘子好呢。”
  原来,因为颜神佑送的这礼物算是比较有创意的,当然会招来不少人询问。在赶时髦这件事情上面,永远不要小瞧古人。姜家自然要给外孙女儿撑场面,十分大方地将颜神佑一夸。这与当初姜氏吹捧女儿是神童,那是一样一样的套路,果然是同一家出品。
  当然,姜家这等说法也是有事实依据的。
  与姜家关系近的一些亲朋,也从姜家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譬如颜神佑三位舅母家的亲戚,那消息便十分确切了。大姜氏婆家这里,是知道大姜氏为外甥女儿准备了东西的,但是没有用到。这也从侧面增加了可信度。
  经这些亲朋之口,也证实了姜家的说法,使其可信度提高。再者,从颜神佑很小的时候起,姜氏便不遗余力地打造女儿的光辉形象,这无疑使姜家现在的说法有了历史的保证。
  反正呢,颜神佑在诸多亲友的帮助下,算是出了名了。
  颜神佑听完,再次无语。这算不算是意外的收获?虽然含金量略低。
  颜神佑道:“一时半会儿的也算不得什么了,过不几时,京城又该有新鲜事了,人的忘性总是很大的。”再者,话又说回来了,她现在是个女孩子,得拼爹,颜家是暴发户,她要这名声干嘛?还不如给她爹呢,这样全家受益。
  看到阿圆开心的脸,颜神佑咽下了后面的话,只说:“好啦,正好趁这机会,将库房打扫一下。天也放晴了,将易霉坏的都拿出来晾晒晾晒。等家里送来了东西,再放到库房里好了。”
  天放晴后不久,道路交通也渐渐恢复了,又过不久,便渐次有外地货物抵京了。颜家的车队也陆续抵京,按照数量估计,应该就是之前被困在路上的贺礼了。坞堡里押送的人面色十分憔悴,内里还有一个楚氏用惯了的名唤阿金的管事。阿鑫五十来岁的模样,干瘦干瘦的,留着山羊胡子。
  颜神佑见他的时候比较少,嗯,可以说只是在到了坞堡之后,楚氏教她们姐妹一点家务事的时候,才偶尔见过几面。这是一个大忙人,此时将他派来,显然是楚氏认为情况比较严重的了。
  颜神佑坐在堂内,面前放下一道竹帘,阿金在门外檐下叩头。礼毕,颜神佑才命他入内坐下。问他:“阿婆可有什么训示?”
  阿金立起上身回道:“路道冲坏了,有些个东西淋着了雨,太夫人命小人又补了些货来交割。再也要查一查家中在京里的一些账目,且说,若有什么事情不及回禀,都说与小娘子。”又拿出楚氏、颜肃之等人给颜神佑的信件。
  颜神佑:(⊙o⊙)!这是要让她转正了的节奏吗?
  抽抽嘴角,颜神佑道:“你居住在何处?”
  阿金道:“小人往外面居住,也方便盘账。”又奉上了本次押运的货物清单。
  阿琴下去接了,回来递给颜神佑。颜神佑扫了一眼,发现也就是些送礼的东西,也不多管,只说:“东西且卸下罢,阿圆去做交割。交割完毕,带人去管待饭食,吃过了再去罢。我常住外婆家,并不总在这里,然有事,只管往这里送信,我在这里安排了人。”
  一时交割完毕,各各入库,阿金等人吃饭的当口,颜神佑已经看过了信件。楚氏的信,说的是让阿金来查看各处产业,如果以后再有坞堡里运送不及时的情况,可以让阿金调动颜家在京城的物资来填补。本次颜神佑填补的事情做得很好,花费她给补上。
  颜肃之与姜氏则大力表扬了女儿,又说,开始担心坏了,等到颜神佑的信件到了,才放下心来。一个说,撑不住了去找唐中二,一个说,撑不住了找外婆。颜神佑无语地将这两封信收起,揣到怀里。
  又去库房,粗略地看了一回了。吩咐道:“将阿爹阿娘送来的,收进去。阿婆与伯父这里补的,都另封了,明年回来,再还回去。”就算现在手头紧,垫了就垫了,也不好斤斤计较。有这些东西,也差不多能支撑到她回去了。等到回去了,京城的事情就不归她管了。
  阿金走的时候,是带着颜神佑发的赏走的,心道,这小娘子还真是有一手。说不得,他还得往太尉府去当一回信差。
  ————————————————————————————————
  颜神佑吐出一口气来,她觉得这情况,有些棘手了。
  阿圆却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甭管怎么样,只当练练手了,多好的机会呢。”
  颜神佑苦笑一声:“再看罢。”她还真不需要这个样子,想对她好,把她爹往上捧一捧就可以了嘛。虽然阿圆是这么说的,不过颜神佑依旧打定主意,除非必要,她是不肯去接触什么家族产业的,那些事儿,还真跟她没啥大关系。
  可是阿金却不肯放过他,此人次日就列好了颜家的部分可以调动的产业的名单,给了她一个大致的数目。譬如可以动的资金有多少,贵重物品有多少。颜神佑捧着个单子,只想哭。她宁愿自己想办法东挪西凑,也不想插手家族产业这等事情。如果说练手的话,有阿李在,姜氏的产业也够她练习的了。
  对此,她只好含糊地道:“事情都过去了呢,你且收着罢,免得日后交割麻烦。有用得到的时候,我自然会寻你。”
  阿金既得楚氏青眼,便不是个蠢人,见颜神佑不肯接手,还真又高看她一分。心道,果然不是见利就上的。给颜神佑贴了个有前途的标签。如果说世家和暴发户有什么区别的话,最根本的,大概就在于吃相了。
  被发了个卡的颜神佑见阿金不再坚持,却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让阿金照旧管着事,自己却麻利地跑回姜家去了。
  到了姜家,蒋氏面前正摆着一张帖子,见她回来了,笑道:“累不累?热不热?”
  颜神佑看到蒋氏就像看到了靠山,心情也好了,脸上也笑了:“不累。”
  蒋氏道:“外头热,过来坐罢。”这会儿已经是六月了,正夏天自然是热的。蒋氏这里有冰盆,还有打扇儿的侍女,十分凉快。颜神佑接过了湿手巾,拒绝别人帮忙,自己擦了擦脸,还擦了擦脖子。
  蒋氏满眼慈爱地看着她,越看越觉得满意。先前尤氏提议的时候,蒋氏就有点动心了。只不过知道儿媳妇也是咬牙提出的,并不是十分情愿。蒋氏心里很明白,这婚姻之事,如果不是双方都乐意,将会有无穷的麻烦,最后吃亏的还是颜神佑。是以她给压下去了,尤氏能有这个想法,已经很给面子了。
  现在周氏提出的时候,却是情真意切的。蒋氏自然是看得出来的,周氏是真的想这样做,而不是照顾谁的颜面。姜云的性格呢,确如周氏所说,是有些腼腆的,这么大的家族,虽是互相照应,却也不能单指望旁人照应。便是姜家,又有多少子弟一辈子都在六、七品的位置上打转的?这个时候,有个好娘子,还能督促着上进,下又能教导子女。
  对于颜神佑来说,嫁入世家,也是一件好事。蒋氏最大的遗憾,就是小女儿的婚事了。如今外孙子被唐仪这个脑筋不清楚的家伙给订去了,要是外孙女儿再能回到姜家。这跟小女儿嫁入世家,也没多大区别了嘛。
  孙子与外孙妇儿两下里都方便,蒋氏越想这门亲事是越满意。看着颜神佑的眼神儿,比以前还要慈祥。
  颜神佑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出来了,四下一看,没什么异常,只道是外面热,里面凉,是温差给激出来的。
  蒋氏看了她一回,慈祥地对她道:“你舅公家过两日在别业开宴消夏,你跟我一道去罢。”
  颜神佑乖乖点头:“好。”
  ————————————————————————————————
  蒋家别业在城郊,青山碧水之间,古木参天之处。圈一处活水,种半池芙蓉,在这炎炎夏日,望之便觉心肺清凉。
  跟着的侍女们大包小包,挟着主人家要更换的衣物。似这等人出行,便是出门做客,也会自带些衣衫,有再装逼一点的,还会带点其他用惯了的物品。夏天的扇子、冬天的手炉子之类的。主人家不是没有这些东西,但是客人一般都会自己带。
  颜神佑自然也带了一群侍女去。客女们也装束得精神,整齐划一地跟着,看着特别有范儿。
  到得别业,颜神佑是跟着蒋氏一处的,客女们紧随其后。蒋家来人要引她们往一旁歇息,以六妞为首,小女孩子们没一个动的。这些客女自从入了颜神佑麾下,吃穿用度一应比在家中好,又经常锻炼,十分健康。一个个虎着小脸儿,外人叫不动的样子,看起来很像那么一回事。
  蒋家仆人面面相觑。还是颜神佑对六妞点了个头,六妞等人才跟着蒋家仆人往一旁去了。看的人不免窃窃私语了起来,声音很小,但是说话的人颇多,颜神佑听不到具体说什么,只觉得一阵嗡嗡。心道,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反正老子家就是侍女听话,老子拳头大!
  这次来消夏的,其实也只有蒋家的近亲们。大家对于颜神佑的评价,却是分成两个极端的。一部分人认为,颜神佑这样属于治家颇严,整齐有度的。另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失于严苛。
  颜神佑跟着蒋氏,先去见蒋廷尉。蒋廷尉比上回见的时候又老了一些,头发胡子眉毛,已经是白的多,黑的少了。精神却还很好,见颜神佑来给他见礼,也笑吟吟地问:“离开父母可还住得惯?”
  颜神佑道:“原是母亲命来侍奉外祖母的,外祖母开心了,自然一切都好的。”
  蒋廷尉捋须而笑,复问道:“君家于今如何?”
  颜神佑一怔,旋即醒悟,她跟蒋廷尉接触有限。自从在蒋家遇到恶客之后,姜氏就极少带她去蒋氏家了,如今问的,大约还是上回那次对话的续集。于是,颜神佑也很装逼地对蒋廷尉道:“如倒吃甘蔗,渐入佳境耳。”
  蒋廷尉拍案而笑,一点也没问“你爷爷都死了,你还说你家越过越好了,是什么意思”。只是对她道:“有趣有趣,夏日荫凉,你与她们姐妹玩去罢。”姜安便过来牵过颜神佑的手:“来,我们一起去。”这种保护的姿态让蒋廷尉不觉莞尔。
  颜神佑与姜安转了个弯儿,正要往池边一个亭子里去,一抬头,又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姜安见她看了过去,对她道:“那是蒋家五郎,好风仪。唉,咱家五郎生得也是眉眼如画,可惜太过腼腆了。”
  颜神佑眼前就浮现出一只狮子王,不禁满头黑线,心说,你是没见着他疯魔时的样子啊!
  表姐妹俩往亭子那边去,蒋廷尉与妹妹寒暄两句,便让查氏接待蒋氏,自己却一手扶杖,缓步往后面走去。蒋五快走几步,追了上来。蒋廷尉问道:“方才你也听见了?”
  蒋五微一点头,蒋氏廷尉又问:“如何?”
  蒋五沉默片刻,方道:“惜乎姓颜。”


☆、67·准备回家咯

  蒋廷尉听完了孙子的话;也沉默了。
  他曾经有过的那么一点小打算;一直埋在心里;不止是因为孩子还小,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蒋五所言。士庶之别;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却也绝非儿戏。不是赶上了好时候如颜启等人;想打破这个界线,不说难如登天,也是惊世骇俗的。
  蒋廷尉是个有眼光的人,自然也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他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历过丙寅之乱,也见证过皇室手足相残。更是知道;如今的世家,对于皇室、对于草根,是有着诸多的仇恨与不满的。最明显的是尤家,明明与赵忠算是有亲戚,却已是老死不相往来!赵忠家办丧事,尤家连一文钱的祭仪都没出,更不要说登门吊唁了。
  他是觉得颜家有潜力,想提前订下潜力股。潜力股也不是乱定的,如今是蒋强而颜弱(家世上),如果给家中晚辈订个颜家平庸的人,那是相当掉身价的。平庸之人,何处不可寻呢?如果不能订一个比同辈人显得各方面都优秀的,这件事情本身就说不过去。
  看来看去,颜神佑算是优秀的了,可蒋五依旧认为这姓氏是个大问题。
  蒋廷尉哀声叹气了好一阵儿,蒋五只稳稳地托起他没有扶杖的那只手,慢慢地往前走。
  蒋五是蒋家小一辈里的英才,样样出色。比起同辈的长房长孙,倒是他更能承袭衣钵的样子,实是蒋廷尉最钟爱的孙子。饶是如此,他也不曾想到,祖父这是动了与他说一房好妻的念头了。更是完全想不到,蒋廷尉这是想为他聘娶颜神佑。
  他只道蒋廷尉是在让他点评一下颜神佑,是以他说得十分中肯。哪怕样样都好,姓氏上不出彩,也是不行的。正因旁的没什么可挑剔的了,他才说到了姓氏。
  蒋五非长房长孙,从继承上来说,能分到他头上的便要少许多。不止是钱财物质,还有种种机会。虽然比起普通人,一个姓氏已经让他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蒋廷尉还是有些遗憾的。作为家族的掌舵人,他不得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大力地捧某一个弟子,反将礼法放到后面。他最该支持的,还是长房长孙。
  蒋廷尉比划来比划去,世家女里教养好的不是没有,但是能陪着蒋五上进的,颇少。他这与周氏又有了些许微妙的共同语言,实则是抛却了虚荣,只看干货。哪知蒋五不这样想。
  蒋廷尉想而又想,还是将话头压了下去。心道,反正丫头年纪还小,等她父亲出了孝,看看她父亲的前程再说。颜肃之颇有急智,名声也被洗白得差不多了,若是出仕再能有些作为,也算是个出色的人物了。蒋廷尉知道,凡是这等浪子回头的,因为知道错了,将错的都做过了,上岸之后往往比那等没犯过错的还要强许多。
  颜肃之若能起来,名声再一好,蒋廷尉便有更多的理由来让蒋五同意这门亲事了。蒋廷尉想,等明天颜家回京,看一看风向,就可以透过姜家,试探这门亲事了。如果不是蒋五,蒋廷尉就不打算将颜神佑聘到家里来了。
  人老成精,蒋老先生看人很准,以为对一个能干的老婆来说,丈夫如果不能让她有发挥的余地,最后只好是家宅不宁。换一个不那么出色的丈夫,设若再以姓氏骄人,遇上这么个能干的老婆,拼起智商来,那是找死的节奏。
  如果蒋五实在不愿意,蒋廷尉也打算与颜家搞好关系,比如,让颜神佑在蒋家感受到亲戚般的温暖,决不会再次出现在蒋家被人嘲讽的事情!姜家对于颜神佑的母亲,一直是心怀愧疚的,就冲这一条,那也要保持良好的关系。
  蒋廷尉一道走,一道慢慢地想:要不要为颜肃之出孝后的起复,多出一点力呢?
  蒋五想的却是,自己蒙祖父青眼,总要多多争气,为家族争光添彩才是。
  ————————————————————————————————
  被蒋廷尉琢磨着要善意对待的颜神佑如今心里正百无聊赖,她被姜安带着,跟蒋家的女孩子们一处玩耍。
  凉亭临池,清风送爽,吹起女孩子们的衣角发梢。颜神佑与姜安坐在一处,表姐妹俩跟亲姐妹似的。蒋家的女孩子教养还算不错,且又得到长辈嘱咐,对颜神佑也是客客气气的。
  只是或许是又长大了几岁,更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给颜神佑的感觉就有一点怪怪的。并不是说有什么阴阳怪气的话,也不是有什么当她是瘟疫的举动。只是她们说话之前,都会特意看一下她的脸,这个过程很短,短到小朋友们几乎察觉不到。
  可惜颜神佑不是个普通小朋友,这个小变态很快就发现了这其中的奥妙。她和她们之间就像隔着一个透明的罩子,圈子不同的人,自己都能感觉得出来。这个认知让颜神佑微哂,士庶之别,比她想象得还要重呢。
  耳听得姜安很是夸赞颜神佑,说她细致周到一类,且笑言:“她可会收拾了。”
  蒋家七娘子年方六岁,好奇看颜神佑一眼,问道:“我听说宝石的盆景是阿颜命人攒造出来的?可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这种感觉又来了!
  颜神佑自认不是一个小心眼儿的敏感家伙,可也有些对这种“小心翼翼怕伤到她自尊”的态度有些黑线了。这已经算是除姜家亲友之外,比较友善的态度了——唐仪家除外。
  颜神佑虽然心里有点膈应,还是微笑答道:“凡喜庆的图样,不过就是这么些,万变不离其宗。意思有了,做成什么样的不是做呢?”
  蒋家小七娘子觉得她这话有点怪,像是回答了,又像是什么都没答一样。这,好像没说是怎么想到的,又好像告诉了个总纲?
  颜神佑心说,难道要告诉你,我参观过故宫博物院?里面好多这样的文物哒~
  小七娘子的姐姐五娘见颜神佑丝毫不提什么下了雨,礼物不曾到之类,心中暗暗点头,以其不轻狂浮躁。以研判的目光,将对颜神佑的评价又提高了一些。小女孩子在一起,连衣裳首饰也不曾多谈什么,胡乱说几句你今天穿得漂亮之类,却又将话题说到了游戏上面。
  姜安是立意要为表妹挣好名声的,她知道颜神佑的本事,便说:“咱们今日也投壶,如何?” 颜神佑作为一个粗暴的暴发户家的孙女儿,天然有暴力的基因优势。整个姜家玩投壶,就没有什么人能赢得了她。
  待长颈壶摆了上来,姜安道:“我们依着齿序来罢。”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