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话间,他们的马车就到了林家门前。
  对于林家不时有贵客上门的事,村民们从一开始的稀奇不适应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已经见惯不怪了。
  他们此行来了三辆马车,宫大夫人和晋阳县县令夫人柴太太田氏一辆,三位官媒一辆,宫大夫人带来的三管家并小厮坐了一辆。
  其实这桩婚事明面上的媒人只有两位,京城的姜官媒和太原府府城的王官媒。至于晋阳县刘官媒则是柴太太请来帮忙的,算不上这桩婚事的正经媒人,纯粹是因为她是地头蛇,熟罢了。
  这次宫大夫人来提亲,带上了国公府的三管家冯咏,他就是在晋阳县驿道外领着人给南阳侯府那辆解体的马车做检查的老者。
  因是年底,国公府甚是忙碌,她这当家夫人出门来了,不能将得力的人都带走,留下了大总管和二管事。
  这次由宫大夫人领着三管家代表虞国公府前来提亲,已经尽显国公府的重视与诚意。
  如今三辆马车依次排开。
  宫大夫人看了一眼林家的大门,使人上前叩门。
  前些日子林大哥叫人给家里换了一个大门,装上了铜环锁。
  三管家冯咏上前叩门,三长两短。
  晴雪正在打扫院子,只到这样的敲门声愣了一下,忙道一声稍等,然后就小跑过去开门,见到以宫大夫人为首的人时,她一个机灵,知道这怕是虞国公府来人了。
  晴雪不自觉地挺腰收腹,拿出侯府大丫环的姿态来。
  “这里是林家,请问你们找谁?”
  虞国公府要来提亲,自然是对林家有一定的了解的,一看晴雪的模样,便猜到她可能是林蔚然从侯府带回来的大丫环。
  冯咏表明来意。
  晴雪让他们稍等片刻,然后人就飞奔回主屋禀报去了。
  “姑娘,有贵客到了。”
  宫家一行人规矩地站在大门外,登门之前,林蔚然和林父还在厨房里忙碌。
  炸豆腐的香气,站在林家门外的宫家一行人都闻到了。
  晋阳县刘官媒喃喃了一句,“真香啊!”
  她心想,不知道这林家有几位姑娘没出嫁,如果除了林四姑娘之外还有未出阁的姑娘,她倒是可以帮林家做一做媒。这老百姓过日子过的就是烟火气,能做得出这喷香的吃食,这林家的姑娘差不了。
  其余人比较端得住,皆静立不语。


第68章 
  林父一愣,一大早的就有贵客登门?
  “爹,厨房这摊我来弄,你去迎一下客吧。还有晴雪,你去请二哥出来帮忙招待客人。”林蔚然三言两语就将事情安排下去。
  林则然很快被请了出来,然后与林父一道去大门迎客。
  宫大夫人他们就在大门等着,大门晴雪开了之后就是敞开的状态,他们守礼地等着,并未踏进院子来。
  林则然脚步微微一顿,这一看便知是大户人家无疑了,只是他们是何来意?
  “几位贵人请进屋里坐吧。”
  宫大夫人朝林氏父子微微颔首,走在前面率先踏进院子。
  林父与林则然将人引至堂屋,然后分宾主坐下。
  林母和林大嫂勿勿回到前院,然后洗干净手后给客人上了茶水。
  一进门,府城的王官媒就接过了话头,先是介绍了他们这边宫大夫人与县令夫人柴太太田氏等人的身份,然后就向林父林母说明了他们此行的来意,是向他们林家提亲的。此行,虞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宫大夫人以宫藏大伯母的身份,替她的侄儿宫藏求娶他们林家的四姑娘林蔚然。
  林家这边的人全都被吓到了,虞国公府啊,这是多高的门庭。
  这样的门第,或许他们这一辈子只能在戏文中听过的高门大户,竟然来向他们提亲,求娶他们的闺女?他们下意识就不敢相信,不是他们妄自菲薄,而是林家说好听一点是耕读传家,其实说白了就是泥腿子农户的身份。连见个县官都战战兢兢的人,怎敢高攀国公府啊。
  “这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怕是不合适……”林父艰难地说道。
  他是想女儿嫁得好,但这嫁得太高了,要是被欺负,他们林家是完全帮不上忙啊。
  可是这样拒绝,好像又有点不甘心。为首的这位夫人,虽然满身的威仪,却很面善,见微知著,可以想见这极有可能是一门很好的亲事。
  嗳,说来说去还是他们林家根基太浅了,才这样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嗳,林大哥此言差矣。纵然虞国公府是高门大院,那也得娶妻是不是?自古以来,娶妻娶贤,门户之见,有时并不那么重要。”说话的是京城的姜官媒,她媒做得多了,发现这门户之见,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林家人以为她这是宽慰之言,并不如何相信。
  姜官媒也不着急,接着说道,“你家的情况我们也略知一些,一场造化,让你家姑娘在侯府长大,论美貌论才识皆不输那些贵女千金,你忍心让她配农户商户吗?”
  “你们惧怕高门大院,难道将这么好的女儿配给普通人家就一定是好的吗?你们的担心,我也略知一二,无非是怕她高嫁,娘家人无力替她撑腰。说到撑腰,如果她嫁人后过得美满,事事顺心,无须你们撑腰,岂不是更好?”
  “我们观令公子一表人才文质彬彬的模样,想必令嫒也是知书达礼蕙质兰心的女子,这样的好姑娘又有什么人是她配不上的呢。”
  姜官媒这一句接一句的,真是说到了林父的心坎里了,在他心里,他的蔚姐儿自是没有她配不上的郎君。
  ……
  堂屋成了姜官媒的主场,她鼓动着三寸不烂之舌在极力促成这段姻缘。
  厨房里,林蔚然兄妹二人炸着豆腐,不亦乐呼。
  炸豆腐成了之后,林蔚然尝了一块,老实说味道很一般,豆腐胚子的水控得过干了,没她以前吃过的那么嫩。
  看来林家要做出外酥里嫩的炸豆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林小弟倒是吃得津津有味。
  晴雪在烧火,整个心不在焉的,不时侧耳听一下堂屋的动静。没办法,她家姑娘对里面提亲之事太过淡定了,简直可以说是漠不关心,她这做丫环的只能多上心一些了。
  林蔚然淡定,是因为她心里有数。
  首先,这个年代,男方派媒人来说亲,女方是不兴往前凑的。而且这才是他们第一次上门呢,不会立即就有结果的。对此,双方心知肚明,她也不必巴巴地往上赶。
  “姑娘,我方才见到那一行人中有一位夫人,那通身的气派,就像官家人,比侯府的老夫人气势更甚。”
  林蔚然心里有数,怕是宫令箴的女性长辈也来了。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但林父林母对高门大户天然的畏惧和担忧却不是姜官媒三言两语能消除的。
  “我承认大妹子你说得很有道理,可是——”
  “爹!”
  林则然打断他父亲即将出口的拒绝。
  从一开始,林则然就在静静地听静静地思索。
  宫这一姓近来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这个姓是很少见的,可他最近怎么老是遇到姓宫的人家呢?昨日在长淄镇救了他们的宫大人是其一,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吗?
  而且他妹妹今儿的态度有些奇怪啊,像是知晓来人的身份一般,先是让晴雪来请他迎客。再者就是自客人进屋之后,她一点都没露面,这太不同寻常了。
  还有晴雪去请他时的状态,双眼明亮,双颊还出现了红晕,情绪太兴奋了些。
  他之前就一直在想,那鹿渭镇的灌木砍伐资格证是谁帮她弄到的,一定有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帮了她。
  那鹿渭镇的灌木砍伐资格证是由太原府府衙签发的,王太守不可能不知道,极有可能是经了他的手。而从昨天看来,那王太守显然和那宫大人关系很好的样子。
  再有就是,昨日那宫大人看他的眼神和态度是有些奇怪的,含了一种怒其不争的意味。
  这便透露出一个信号,他认识自己!那他究竟是怎么知道他这个的?因为他才名远播?林则然自己都摇头,京城人才济济,他在太原府都不算太出众,光靠那点才学,自己怎么可能入得了那位宫大人的眼?排除这一点之后,就只能是他从别的途径知道自己这个人,或许是从某人那里知道的吧?
  这些个蛛丝马迹汇聚成一个点,一个猜测,那就是宫令箴和蔚姐儿是认识的,甚至他们很可能已经情投意合。
  这个猜测出现在他脑中的时候,吓了他一跳,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不可能。
  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呢?林则然心里悄悄地自问。
  尽管这个猜测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却并非不可能存在,这也是唯一一个能解释这一切的答案了不是吗?
  林则然打断了他爹接下来拒绝的话之后,问宫大夫人,“宫大夫人,我有一疑问,不知您可否告知?”
  “请说。”
  “不知令侄子的字是?”
  “令箴,他的字是令箴。”
  令箴!猜测成真!他昨天确实听到了王太守唤那个宫大人这两个字的。他方才的猜测都是真的,他家蔚姐儿和那宫令箴确实认识,并且极有可能情投意合了。
  这真相有点吓人。
  一时间,林则然神情怔怔的。
  宫大夫人问,“林二公子认识他?”
  这让他怎么说?说他救过自己?最终林则然点了点头,“有过一面之缘。”
  “那还真是巧。”
  林则然道,“爹,关于这门亲事,我们再考虑考虑吧。”别急着拒绝。
  “婚姻大事,慎重一点是应该的。”对这样的结果,宫大夫人早有预料,并非不能接受,这已经算是第一次上门的结果中最好的一种了。
  第一次会晤到此已经差不多尾生了。
  临走前,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宫大夫人开口了,“我们宫家是诚心诚意求娶的,希望你们能慎重考虑一下,别轻易拒绝好吗?”
  此时冯咏笑道,“不知林老爹家在做什么吃食?这香味从我们一入门就在了,实在是馋人得紧。”
  这话题转得,林父愣了一下,“是炸豆腐。”
  “什么是炸豆腐?”
  “就是用黄豆做出来的一种新吃食,乡下人家的玩意儿,不值一提。”
  “话不能这么说,美味在民间,想来这炸豆腐便是这样的。只不知你们做的这个豆腐可有多的?若有的话,卖我们一些尝尝吧。”
  冯咏提出这个要求时,宫大夫人没有作声,其他三个媒人也没有说话,王官媒甚至偷偷咽了咽口水。
  “诸位贵人若是不嫌弃,我们送你们一些就是了,别说那卖不卖的。”
  于是宫大夫人他们离开的时候,顺势还带走了几只竹编的篮子,每一只篮子里都装着一碟新鲜出炉的炸豆腐。
  将豆腐分下去之后,宫大夫人看着多出来的两只篮子笑了。
  冯咏也笑,“那林老爹说,如果这豆腐有多的话,我们可以送人。”只不知道这是谁的主意了。
  宫家领着媒人第一次上门,说媒期间,林四姑娘就呆在厨房,一直不曾露过脸。
  出了门来,坐在马车上时,连京城的官媒都不由得感叹这林家四姑娘真是端得住。
  对于第一次上门求亲的结果,宫大夫人是基本满意的。
  林蔚然本人很沉得住气,甭管她是真是假,至少这个架式是出来了。
  还有啊,她了解林蔚然的经历,也知道她是近来才回到枣林林家的,但林家众人对她的维护她都看在眼里。
  还有林大嫂,宫大夫人一眼就看出此人必是棉里藏针之人,心中有计较。连林大嫂这样的人都站在林蔚然的立场为她着想,可以想见林蔚然的性子必定极好,有刚有柔,极具人格魅力。
  这样的姑娘娶回去做侄媳妇,很好。
  家和万事兴,真不是随便说说的一句话。
  家和了,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这才是兴家之道。
  宫大夫人最看重的两点都有了,加上侄子又喜欢,这会是打心底里认可了这门亲事。
  宫家一行人走后,林家尚且余波荡漾。
  宫家这趟领着媒人上门求娶林蔚然,弄得林父林母又是喜又是愁的。
  “门不当户不对的。”林母一心忧愁。
  “今天虞国公府来求亲的话,你也听到了吧?你是怎么想的?”
  “虞国公府这次来提亲诚意十足。”林父很肯定这一点,虞国公府从头到尾都很照顾着他们的心情和感受,不以权势压人,婉言相劝也是完全从他们的立场与角度出发,实在是贴心。
  林蔚然福了福身,“一切但凭父母做主。”
  这是愿意了?林家人面面相觑。
  林则然则是满目了然,但他没有多说什么。有些事,心知肚明就好,不必都拿到台面上来说。
  “蔚姐儿,你可想清楚了——”林母忍不住道。
  林蔚然淡笑,她知道林母的心结,不就是虞国公府门第太高了嘛。可是,难道门当户对就一定能保证她嫁过去一辈子幸福吗?
  在现代这样的例子她看得多了,陪他受穷陪他奋斗,最终功成名就之时,站在他身边的却未必是那个一路陪他走过来的女人了。
  不管选择谁,获得幸福与否都取决于她自己的能力。
  她既敢应下这门亲事,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有爱情的婚姻有它的活法,没有爱情的婚姻也自有其活法。
  若她能与宫令箴一直夫妻和谐琴瑟合鸣,那她就努力经营好他们的家。
  如果感情不在了,世家贵族要脸面,再怎么样都会留有最低的底线,守着钱财她也能过。
  到时她好好教导儿子,等儿子长大了,她也才三十多,届时让儿子带她游山玩水,岂不乐哉。
  不过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她还是不要说出来好了,会吓着她娘的。


第69章 
  宫家一行人的到来,就如同一粒份量很重的石子投入枣林村平静这片平静的湖中,引起阵阵涟漪。
  三辆马车刚刚驶离林家,村口大榕树下成群的妇人就在议论纷纷。
  有人说,“我好像看到咱们县的官媒王媒婆了。”
  “咋,你还能认识县上的官媒?”这是不信的。
  “别小瞧人了,我娘家的一个亲戚就是她说的媒,我咋就不能认识了?”
  “你看到了王官媒?我也看到了咱们晋阳县县尊的太太,就是那位穿团牡丹花褙子配六幅裙的妇人。”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人说看到县里的官媒还有可能是看走眼了,但晓生媳妇说她看到了县尊太太,怕是没错了。
  “晓生媳妇,那位就是县尊太太么?可我刚才瞧得真真的,从林家大门出来时,她对另一位身着妆花宝缎的妇人好恭敬啊。”
  如此看来,恐怕这县尊太太只是个配角儿,主角是那位身着妆花宝缎的妇人。
  “这样身份尊贵的人登林家的门做什么?”
  有人猜测,“县尊太太怕不是要给林家保媒吧?”要不然怎么还会带着官媒啊。
  “这林家的林举人和小闺女都到了说亲的年纪,只不知是说给谁的?”
  “说媒是好事啊,去林家打听打听不就更清楚了?”
  于是这群妇女说着说着就一窝蜂地去了林家和林母打听。
  现在的情况,林母是不会露半点口风的。
  但这些村妇缠人得紧,又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林母招架起来费劲得很。
  林大嫂喂鸡回来,见了,上前来,没多久便将人给好好打发走了。
  这一幕恰好被林蔚然看到了,冲她笑了笑。
  林大嫂都有些手足无措了,她刚才说的话可粗鄙了,小姑子以后是要成为贵人太太的,不会嫌弃她吧?她对自己笑了,应该没有嫌弃。
  这群村妇被打发走了,但林母露的一丁点口风就足够这些娘们臆测的了。
  一出林家的门就有人感叹,“茅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这京城的贵人咋就看上了老林家的闺女了呢,他家几间泥房啊,我家三间大瓦房呢。”
  “人家贵人哪看这个。你以为你三间大瓦房很了不起啊,别说京城的贵人动动手指就能盖出十间八间的,就是人林家,如今想重新盖房也是易如反掌吧。”
  “都说了,那林家二闺女通身的气度,就不是一般人能肖想的,如今果然嫁给了京城的贵人。”
  也有人说酸话,说什么齐大非偶之类的。
  但话一出口就被旁人给怼了回去,好过你连拒绝齐大非偶的机会都没有。
  有人疑惑,“你看林三婶吱吱唔唔的不肯给个准话,怕是不成吧?”
  有老于世故的人就回她,“人家城里办事讲究,哪有一次就成的,指定还要多来两次,你就看着吧,这婚事指定成!”
  现在是人家眼巴巴地来求娶,不是林家上赶着嫁女,男方那边多来两趟,将诚意表现出来,准成。
  枣林村因这事沸反盈天,质疑的相信的不一而足。
  这些议论,罗氏这一处的人家也都听到了。
  “以后见到林家的人躲着点走吧。”罗永福对家里的人说。
  他此刻真是懊悔极了,他觉得自己真傻,真的。
  之前只一门心思地想着他林家得罪了贵人,还隐约猜到应该与林家新回来的女儿林蔚然有关,却没想过,她能得罪人,也能交好人。
  “老头子,你也相信那林家闺女能高嫁给贵人吗?”
  “这事怕是八九不离十了。”
  罗永福是知道一些大户人家的规矩的,提亲都不是一次就成的,总得来个三辞三请的,才能显得女方的矜贵以及男方的诚意。
  罗家人不做声了,形势比人强。如果林蔚然真的高嫁了,他们还拿什么和林家斗啊,夹着尾巴做人就对了,没听说吗?人家县尊太太在那贵人面前都要做小伏低。他们罗家算啥?
  两日后,虞国公府一行人再次登林家的门时,佐证了村里对这门亲事持肯定态度的看法,所有的质疑声都沉寂了。
  而此时,宫大夫人一行人的马车正往县上驶去。
  林家送的这些豆腐他们分一分,宫家这边分到三篮子,其余的四篮她们每人得了一篮。
  因每篮里面就装着一小碟豆腐,六块摆盘,还散发着一股清甜的香味。几位媒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忍不住拿起筷子吃了起来。一小碟豆腐吃完,混了个半饱,三人都觉得意犹未尽。这东西软乎滑嫩,正适合她们这种有些上了年纪牙口不好的人。
  刘官媒不自觉就说道,“这豆腐好吃,特别适合牙口不好的人,不知道林家以后会不会做这个买卖,指定好卖!”
  王官媒磕着眼,“谁知道呢。”林家明显是要飞出一只金凤凰了,以后怎么样还不知道呢,这买卖通商贾,可不一定会做。
  刘官媒打定了主意,如果林家不做这买卖,她就去林家商量着将方子给买下来。
  这些官媒的话宫大夫人并不知,回到县城,谢过她们之后,她直接回了暂时落脚的宅院。
  宫大夫人刚回到,就被管家告知大少爷尚未用膳,在等她回来后一道用。
  宫大夫人听到这话不由得想笑,知道他是着急知道结果。可是自打他进入官场之后,真的越来越难见到他如此毛躁和情绪外露的一面了,宫大夫人觉得这不是坏事。
  那三篮豆腐,其中两篮子已经在回来的第一时间就送去了厨房。
  剩下一篮子,宫大夫人对冯咏说,“这一篮子你拿去加个菜吧。”
  冯咏笑眯眯地道谢,“谢大夫人赏。”
  正巧,厨房那边派了个小厮过来请示他们刚才送过去的豆腐怎么做。因这豆腐是个新吃食,还是方了特意派人送过来的,厨房那边不得不慎重对待,就怕做坏了。
  冯咏想起林父送他们出来时顺便交待过的吃法。告诉那小厮让厨房那边准备一些肥瘦相间的羊肉,切丁剁碎后放调料下去炒一些浇头出来。这些豆腐放进油锅里略炸一炸,对半切开摆盘,然后将浇头浇上就行。
  厨房的人手脚很麻利,宫大夫人刚换了一身衣服出来花厅,就上菜了。
  宫令箴拿了一本闲书在临窗大炕上看着。
  宫大夫人招呼他过来吃饭。
  “来,试试这道新菜。”厨房的人按照冯管家交待的做法来处理这道豆腐,卖相不错,香味四溢。
  宫令箴吃了一块,点头赞道,“这道菜很不错,羊肉选得好,肥瘦相间,脂香醇厚,汁儿沁了进去,里面的膏状物还带了股豆子的清香。大伯母,这道菜适合老太君吃,方子有吗?没有的话就买,届时带回去,让老太君尝尝鲜。”
  宫大夫人笑,“知道你素来孝顺,有啥好东西都惦记着老太君,那你知道这豆腐是谁家做的吗?”
  宫令箴回过味儿来了,“这豆腐是林家做的?”
  宫大夫人也挟了一块来吃,果然滋味很美,“嗯,咱们提亲,人家父母一开始觉得门不当户不对拒绝了,幸亏我们带的官媒得力,后来人家说考虑考虑。走的时候,人家送了七八篮豆腐给咱们一行人。按人头分完,还多出两篮子。林父说了,这多出来的我们可以拿着送人。”
  多出的两篮要送给谁,这不是不言而喻嘛。
  “所以,咱们家分到了三篮。我这大伯母沾光了啊。”
  这个结果他也早有预料,他要看的是他大伯母的态度,能过他大伯母这关,基本他祖母也能满意。
  现在看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