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穿成男主小姨子-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是出了阁的人了,怎么还像小姑娘似的掉眼泪。”李氏笑着,眼角还挂着两滴浊泪。
  时锦一把抱住李氏。
  “对不起,母亲。。。”
  李氏知道她说的是什么。
  “什么对不起,是娘对不起你才是,你受委屈了。”
  时锦摇摇头,“女儿不委屈。”
  李尤见状,知道自己该上前缓解气氛了,便上前两步,对着李氏一揖到底,“小婿见到岳母大人。”
  李氏这才转向李尤,见李尤身姿挺拔,礼节周到,比当初又满意了几分。
  “快,快,进去说话。”
  依时锦想,他们回门,必然要先去老夫人院中拜见的。但李氏却直接将他们往次院引。
  李氏解释道:“老夫人近来病重,请了好些大夫也不见好,你们远道而来,先沐浴休息一会儿,这会儿老夫人还在休息呢。”
  时锦当初还在家的时候,老夫人身子似乎变开始不大好了的。想来是病不见好,越发重了。
  “要紧吗?”时锦问道。
  李氏看了左右一眼,才轻声道:“前面请了几个大夫来瞧,都不肯说实话,只开了温和的方子将养着,也不见效。你爹着急上火的,又从外地请了名医来瞧,说了实话,老夫人本来是老毛病犯了,一开春总会体寒,出盗汗,但不知是吃坏了什么,那阵子见天的只是打摆子,也不再出汗,憋坏了身子,她年纪又大了,不能猛补,只能开些温养的方子,将养着。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你父亲担心得食不下咽,寝难安眠。”
  “老夫人院中伺候的都是用了多年的老人了,怎么会不知老夫人的老毛病呢,俗话说久病成医,什么饮食相克,肯定也都是知晓的,怎么还会吃坏了东西?”时锦疑惑问道。
  李氏只是不说话。
  到了房内,李氏屏退了下人。才道:“我也奇怪来着,便着人暗查。才知道那阵子,时鸢是常常去伺疾的。她每每过去,都带一碗药膳。药膳方子也是给老夫人房里的丫鬟过了目,没问题,才敢让老夫人用的。”
  时锦静静地听着,“既是如此,母亲为何特意提起?”
  李氏道:“时鸢这丫头主意大得很,可若说她有这个胆子要谋人性命,我还是不大相信,况且还是嫡亲祖母,她不该有那个心才是。”
  时锦已经来信说,在途中没见到时鸢。所以李氏他们都是知道时鸢不见的真相的。时复虽然震怒,可是也不敢戳穿。试想,女儿死了,自己虽然谋划一场空,但是至少无罪,还得到了朝廷的补偿。若是逃跑了,整个时家只怕就是大难临头了。
  时锦心里却有了计较。时鸢这么聪明的人,自然知道逃跑是下下策。如果老夫人没有支撑到现在,而是当时就殴了,现在是什么情形,还说不定呢。
  “您把方子说一说呢,宫里太医资历深厚,也许能看出问题来也说不定呢。”时锦问道。
  李氏起身在一个漆木盒里找了找,翻出一张纸来。
  她递给时锦,“这是老夫人房里的荷香送来的。”
  时锦接过来一看,上面写了党参等药材。时锦自然是不懂的,便顺手递给了李尤。
  李尤低头看了看,就见上面写着,党参、当归、铁斛等药材。再往后瞧,便看到了一味药材,麻黄。
  时锦正和李氏说着话,就听李尤有些犹豫道:“这麻黄。。。”
  李氏闻言转过头,见李氏脸上若有所思,便问道:“怎么,这麻黄有什么不妥吗?”
  李尤抬起头来,看了看时锦,见时锦没有什么特别的神色,才道:“这麻黄入药分两截,发汗用茎,止汗用叶。”
  时锦和李氏对视了一眼。
  李尤奇怪地问道:“这个问题没人发现吗?”
  李氏道:“这方子,我悄悄派人拿出去找大夫看过,说是没有问题。”
  看来那个大夫也不知道这麻黄还分两种功效,麻黄通便认为是发汗之药。只是不知道,时鸢当时用的是茎还是叶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中秋佳节,祝大家中秋快乐!
  中秋红包发放,本章之下评论皆有。
  明天和朋友出去吃饭唱k,所以明天不更新,也祝小天使们玩得开心~


第81章 
  “大夫说她是撑着一口气; 若是撑过去了; 就可保平安; 若是撑不过去。。。”虽然是在说着老夫人的病情; 但是李氏脸上没有一丝悲戚; 反而唇角似乎带着几分讥诮。她继续道:“想来你也知道了; 临川时家当年是京城时家的一个分支,你祖父当年不知道是做了什么事,被家族除名,赶出了京城。老夫人心里憋着一口气呢; 想着鸢丫头进京了,念着她进宫会争得圣宠,时家就能翻身了。所以鸢丫头失踪的事; 你爹谁也没告诉,知情的丫鬟也都放到庄子里去了; 就怕有人在老夫人面前说漏了嘴。”
  毕竟李尤还在一旁; 李氏就这样将家丑扬了出来,虽说现在李尤是女婿了; 但是这种后家的丑事; 还是不要让李尤知道的好。但是李氏毫无顾忌地就说出来了; 可见她对时家对时复实在是失望之极了。
  “你爹食不离房,寝不安卧地照顾了老夫人好些天,这两天总算松劲一些了,他今儿才回房休息呢,好些天没去点卯了。”
  李氏有心想说时复这样做可不是真心孝顺; 到了这个地步,李氏早已看清时复的本性。自私自利之极,就算是生身母亲,只怕担忧老夫人过世会影响他的仕途胜于担忧老娘的身体。
  说了一下午话,到了傍晚,李氏才道:“这会儿,老夫人怕清醒一些了,你们作为孙辈,理应去探探疾。”
  两口子遂站起来,虽说时锦对老夫人实在无感,但是对着一个垂垂亡矣的老人,又如何能硬下心肠呢。
  老夫人的院门还是那个熟悉的样子。
  未进门就已经闻到了一股子草药味,既涩又苦。
  走进院中,原先门帘处定会站着一个丫鬟伺候的,如今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见不着。只怕是为了老夫人静养。
  庭下种着一排低矮的冬青树,是老夫人的最爱。老夫人无事时,时常自己亲自修剪枝条的。如今已开春,冬青树底下竟然落了一层黄色的枯叶。
  到了门外,丫鬟冬青上前打了帘,帘缝小,怕冷风钻进房里去。几人快速地进去了。
  房里混杂的草药味更重,十分刺鼻。又闷气。
  “这房里这么闷,怎么不打开窗,透透气?”时锦问道。
  李氏低声道:“风还带着寒气呢,别叫老夫人加病了。”
  时锦便不语了,确实老人也吹不得寒风。
  进了内室,碧莲正守在一旁,正打着瞌睡,没注意到几人进来。
  李氏上前瞧了瞧老夫人,见她双眼半阖半开的,便轻声道:“老夫人,锦儿带着夫婿回来看你了。”
  李氏这一出声,惊动了碧莲。见几个主子进来了,自己全然不知,慌忙行了礼,退至一旁。
  时锦上前,看向老夫人。心里一惊,不到一月不见,老夫人就已经衰老成这样了。
  眼窝深陷,头发已花白,脸色蜡黄。全然不见当日强势的模样,只是一个被疾病摧垮的老人。
  说起来,老夫人也不过五十几岁,看起来却像是古稀老者了。
  “锦儿。。。”
  老夫人叫了她一声,时锦连忙凑过去。
  “你回来了。”老夫人浑浊的眼里,闪起了光亮。
  李尤也上前见了礼。
  “在婆家还适应吗?你们三姐妹,就属你最有福气了。”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唬得李氏以为她已经知道时鸢失踪了。正打算安慰,就又听老夫人说道:“以前我算是没亏待过你,咱们时家也没亏待过你。你兄弟几个,没什么出息,指望不上,就靠你们姐妹,互相扶持了。”
  听了这话,李氏松了口气,老夫人还不知道时鸢失踪的事,这会儿还想让时锦念着姐妹之情,又有李家这样的婆家,照应照应时鸢呢。
  时锦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得含糊应付了几句。
  老夫人没得她的实话,有些失望。但是现在也只好徐徐图之,毕竟时锦都已经不算是时家的人了,只能哄着,被惹恼了。
  毕竟老夫人身体不好,略说了几句话,众人也就退出来了。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回京?”
  路上,李氏问道。
  时锦看了一眼身边的李尤,这个问题,两人还真是没说话,按理说,远道而来,怎么样,都要多住几天了。何况,她也想多陪李氏几天。以后再想见面,不知何时了。
  李尤见时锦望向自己,知道是叫自己拿主意,便笑道:“这个依锦儿。”
  时锦听了便接口道:“那多住几天,我也好多陪陪母亲。”
  李尤听了,点点头,表示同意。
  李氏道:“前两天不是春闱的日子吗?李尤没有去参考吗?”
  京城到临川,慢走三四天,快走也要两天。怎么算,李尤都不像是考完了才来的。
  李尤没有去参考,理由却是不好说给李氏听的。时锦便道:“没有去,匆匆忙忙,什么也没来得及准备,哪里能和那些准备了十几年的比,进去也是受罪,便没有去。”
  李氏点头,面上慢慢凝重起来,倒不知是在想什么。
  当夜,李尤两口子便在时锦原先的梨兰院。
  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原先的丫鬟们也都在,只除了绿晚。
  因为时锦回来了,青禾便暂时从李氏那边过来,服侍时锦。
  时锦他们也带了两个婢女回来,分别是紫苏和忍冬。
  多日不见,时锦和青禾两主仆便难免亲近地说话。
  紫苏和忍冬是出自李家那种大家族的,主仆之别最是清楚不过了。京中往来的也都是有头有脸的勋贵之家,没见过哪家主子和奴婢这般好的。知道的,知道是他们家夫人念旧情,不知道的,只怕会觉得果然小门小户出身的,一点规矩都没有!
  但是玉兰的例子在前,就是心里再看不上眼,两人也没露出半分。
  “小姐,您将我带去,总归我是要出阁的姑娘,总不会待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的。”青禾神色哀求地道。
  时锦正要自己提壶倒茶,就被眼尖的忍冬抢先了。哪里有主子自己倒茶的道理?
  时锦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只对青禾笑道:“我自己也是做人子女的,焉能不知骨肉离别的苦楚?你也说了,你年纪也到了该出阁的时候了,就是我带你进京去,也不能留你一辈子。我会托付母亲,让她给你寻个好亲事的。或者你自己有心仪的也可以说出来,趁着我还在,给你做主了。”
  青禾羞红了脸,嗔道:“小姐可别打趣我,我整日待在内宅,哪里就有什么心仪的。”
  见青禾害羞,时锦便也不多说这个。
  “或者,我将卖身契给你,你从此便做良民去,也消得下辈人还做着伺候人的事。”时锦问道。
  青禾却是愣住了。
  她一辈子都是在伺候人,父母也是伺候人的,从来没想过下辈人还可以做回良民。她有些迷茫,不伺候人,做什么呢?
  时锦见她这般,便道:“你好好想想,趁着我还没走,赶紧想好来告诉我。”
  次日清晨。
  时锦打发了人去冯家下帖子,请冯淑离出来一叙。
  没多久,去信的人就带着回信来了。
  也只是口信。
  冯淑离只道,她过得很好,让时锦不必记挂她。且知道她成亲的事了,很为她高兴。
  时锦沉默半晌。
  若是真过得好,又怎会不愿出来相见呢。
  可是冯淑离不愿见她,时锦也不想勉强她。她要遮掩起来的,一定是自己都不愿面对的事,时锦又如何忍心硬生生地去揭开来呢。
  时锦的沉郁,李尤看在眼里。
  这日,时锦和李尤正陪着李氏用早点。却忽听外面似乎一阵喧哗声传来。
  李氏面色一沉,现在府里最是禁止喧哗,免得人心生乱。
  正吩咐雪迎出门去看看,一个小丫鬟就踉跄着跑了进来,还气喘吁吁的,半晌说不整齐话。
  “怎么回事?”李氏沉脸喝问道。
  小丫鬟跪在地上,抬起脸,时锦认出是老夫人院中的小丫鬟。
  李氏自然也认出来了,心里就是一凛。
  “夫人,宋姨娘去老夫人院里,闹将起来了,您快去看看!”
  几人一听,连忙放了筷子,匆匆就往老夫人院子赶。
  “怎么回事?”路上,李氏问那小丫鬟道。
  “奴婢也不知道,只是刚刚,宋姨娘突然就冲进了老夫人房里去,哭闹着要老夫人还。。。”说到这,小丫鬟闭口不敢言了。
  李氏也不再问,心里明白了。怕是宋姨娘知道时鸢不见了的消息,这才去了老夫人房里闹。
  脚下步履更加迅疾,小半会儿,就到了老夫人院外,果然听到里面传来宋氏的尖骂和哭闹。
  “你们黑了心肝,要我女儿去送死?我儿子已经被你们害死了,女儿也被你们害死不成?”
  进了院子,就见蓬头乱发的宋姨娘,已经被几个丫鬟婆子夹着抬着,弄到了庭院里来。手脚乱弹着,朝丫鬟婆子们照脸吐着口水。
  几个丫鬟连忙避开,剩下两个婆子压制着宋姨娘。
  发癔症的人,力气是很惊人的,很快宋姨娘就弹开了两个婆子,准备朝正房冲去。
  “赶紧拦住她!你们都是死人吗?”李氏连忙喝道。
  见主母来了,几个丫鬟顾不得恶心,一拥而上,总算是将宋姨娘压制住了。
  “将她抬回院子去,绑起来先,免得伤了人。”
  见以前风光无限的宋姨娘,如今变成这个样子,李氏脸上丝毫不见怜悯,硬声吩咐道。
  宋姨娘口中还在不清不白地骂着人,一个婆子掏出一张旧绢子,塞宋姨娘嘴里去了。
  看着被人押出去的宋姨娘,身上穿的是普通的棉麻旧棉袄,头上也不像以前那样插金戴银,只用一根成色不很好的簪子固定着头发,这会子,头发也全都散乱下来了。
  银子全部都被宋洵要走后的宋姨娘,显然日子并不好过。时家不会念着她这些年的好,只会想着她给时家带来了怎样的耻辱。
  宋姨娘才刚刚被押出去,房里就传来了哭声。
  时锦心里一凛,跟着李氏匆匆走进房去。
  只见碧莲跪在床下哭着。老夫人歪在床上,双眼大睁着,已没了声息。
  老夫人撑着的最后一口气,被宋姨娘抽走了。


第82章 
  老夫人一死; 时家子弟全部都要回家守孝。
  时祯也只得带着余如音回来了; 因为余如音不足一月便要生产了。
  但是时祯还带着一个貌美的丫鬟回来,余如音被安置在外院。
  时锦碰到了那个丫鬟; 感觉她心气极高; 不大像是丫鬟。后来才知道; 是落魄的官家小姐; 因为时祯所救,自愿卖身做丫鬟报恩的。
  时家出嫁的两姐妹带走了时家的大半家产,原本指望着靠时鸢翻身; 接过时鸢已经不知去向。
  老夫人的葬礼并没有大办; 但是也要在家中停灵七日。
  时锦两口子本来打算略住几天,便启程回京的; 这样一来; 也不得不留下来,直到老夫人的丧事毕。
  时复一直做着自己,也代替父亲风光回京的美梦,一月以前的他,万不会想到; 这一天不仅不会如期而至,反而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风光回京是时复大半生的信念; 这信念一垮; 人也跟着垮了。
  老夫人刚过世没两天,时复便颓废得全然没了精气神,甩手不干; 丧事都是李氏主持下办的。
  三年丁忧。别说三年了,就是一年,朝堂变化莫测,一年后都不知是什么样子了,但是有一点可以想象了,就是三年后,错过了官途上最好上升期的时复,已经永远够不上权力的中心地带了。
  作为老夫人的孙儿,即使是庶出,年尾才去做了县令,一片前程大好的时祯也不得不回来奔丧,且要为祖母守孝一年。
  毫无疑问,一年后,时祯那好不容易才等来的县令一职,花落谁家尚且不知,但是一定不会还空着等他回去了。
  时家上下,一片阴霾。
  “不然你们就先回去,这丧也算奔过了,也没人能挑得出错来。”
  李氏考虑到二人新婚,可别沾到了晦气。
  现在府中就靠着李氏一人支撑着,见天忙得连轴转,府中已经抽不出多少现银,只得卖了两间铺子。
  这铺子原本是要给时锦作为嫁妆的,但是时锦远嫁京城,铺子也不好作为陪嫁,便留了下来,如今却不得不卖出去了。
  时锦夫妻回来只是探亲,也没带多少银子,帮不上什么忙。再者说,就是带了银子,李氏也不会要他们的。
  “哪有那么多讲究,您就我这一个女儿在身边了,我不帮您,还让外人来帮您不成?”
  前面时聿死的时候,时锦也帮着管了家,这回也算熟悉了些。现在她身份不同了,虽然回家是客,但是下人们也没人敢不听。
  李氏闻言,心里一暖,果然女儿就是贴心啊。
  时湛虽然在军中任了小职,但毕竟不是正式的编制,走的是冯家的路子。当时冯家和时家还算交好,但是时复丁忧之后,冯家态度会如何,就不好说了。
  可以说,老夫人这一过世,彻底将时家打回了原形。
  四天后,外任县官的时祯也回来了,带着比出去时更多的行李和仆人。
  时锦看着那些一一搬进府的行李,心想时祯是真的打算在外面过一辈子了。只怕最不想回来的人就是他了。时家再无任何留念的人事了。
  看到时祯,时锦就不自觉会想到余如音。
  算算日子,余如音当要临盆了才是。时祯既然不能继续在那边任官了,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回来了。
  但是没有看到余如音的身影,想来时祯将她安排到了别处。
  “三妹妹。”
  时祯自院门处进来,着一身梧桐色绣暗竹纹春装,芝兰玉树般,脸面带着以前没有的沉稳之色。
  “大哥,回来了。”
  时祯笑着点头,又道:“三妹妹大婚,没及赶回来,三妹莫怪。”
  “怎会。”
  时锦不知该说些什么了。时祯也没有恭喜她,这个时期也不适合说喜庆的话。
  “那我就先去祭拜老夫人了。”
  “大哥请便。”
  李氏在灵堂招呼客人,时祯又去了灵堂祭拜,搬整东西的下人不停地搬着行礼进来,眼看就要将路堵上了。
  这一会儿说不定要来吊唁的客人,现在又没有分家,时祯名义上还是鳏夫,事情自然要身为嫡母的李氏帮着打理的。但是李氏现在抽不开身,时锦又正好在这,便指挥着下人,将行李搬到时祯原先住的院子去,至于要怎么归整,就得时祯自己来了。
  随着行李搬进来,几个面生的丫鬟婆子也跟着进来了,却没人上前去招呼她们该往哪去。
  见时锦站在一旁指挥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上前来问时锦:
  “这位夫人,我等是老爷在苍南县买的下人,我姓张。请问夫人,我等应该往哪处安置?”
  时锦抬眼看了看眼前的妇人,她穿着普通的青布衫,面相还算和善,便道:“你们应该称呼我三姑奶奶。你们先去修文院候着,等着管家来安置,修文院的下人只怕已经够了,但是。。。”
  不等时锦说完,妇人身后一个丹凤眼的女子便挤上来插嘴道:“我们是老爷从苍南买的,自然要伺候老爷才是。”
  猛地被人打岔,时锦颇有些不悦。就是规矩不甚重的时府,也没哪个丫鬟敢在主子说话的时候插嘴的。
  她打量了一眼那个女子。
  只见那女子瓜子脸,丹凤眼,薄唇,双眉细长,皮肤莹白。
  虽然她同样穿着一身青布衣裳,可看她纤细双手交于小腹前的姿势,不像是奴婢的样子。
  那妇人连忙拉了一下身后的女子,示意她不要多说。
  “你们既是大哥买的,自然也就是时府的奴婢,哪里有应当伺候谁,不应当伺候谁的道理?难不成让你们去伺候夫人,就不愿意了吗?”
  女子咬唇不说话,妇人连忙赔笑道:“三姑奶奶别生气,这锦绣初进大户人家,不懂规矩。”
  时锦看着这心高气傲的女子,心里慢慢有了个想法。
  “既是还不懂规矩,便先去二院管事曹嬷嬷手底下,先学学规矩。不懂规矩,怎么伺候主子?”时锦道。
  女子只怕也没有想到,自己无意识地插了一句嘴,竟然就让这三姑奶奶盯上了。她眼神着急,也不敢再乱开口,只急急地拉了拉那妇人。
  只是两人虽同样为奴,但是并没有太深的交情,张妈子也是个有眼色的,见眼前女子虽然年轻,但是说话一套一套的,看着情况是府上出阁的小姐,但是还能在府中如此指手画脚安排事务的,只怕定是嫡出的没错了。张妈子也不会为了她,去得罪主子。便不出声。
  女子见张妈子不出声,自己又想不出应对之策,便只得戚戚然应了下来。
  时锦安排好了事情,便拍拍手回二院了。
  恰逢时祯正好在房中拜见李氏。
  时锦进来,便见时祯正端坐着和李氏说着话。
  时锦便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两嫡母庶子,意诚心不诚的说话。
  等两人话头告一段落,时锦便轻飘飘地道:“大哥,你从苍南带回来的那些个丫鬟妈子们,我不知大哥要做何安排,便先将她们送去修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