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乱时空[快穿]-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姥姥!三妗子”雨桐过来时朱海蓝和三媳妇正忙着腌芥菜和雪里蕻。两个小的在一边玩。
“桐桐今天怎么来了?”
“妈,三嫂”后面跟进来的诸葛翠凤忙打招呼。
“你们娘俩这是背一口袋什么来了?”朱海蓝看闺女背了一个口袋来问道。
“姥姥,我跟表姐他们说好了,这个星期去卖瓜子,我让我妈过来做做看,是我和表姐在一本书上看到的,等下我去叫大妗子和二妗子,咱们研究研究”
“呦!你还研究研究!知道什么叫研究不?”一旁的周桂荣笑道。
“三妗子不能笑我们,瓜子好吃了人人有份!”
“呵呵,好,涛儿,跟你表姐去喊大妈、二妈去!”周桂荣打发儿子跟雨桐去喊人。五香瓜子的方法网上就有,再说她还有一本《全国地方小吃大全》和《传统美食做法大全》,翻看过后做法差不多,只在调味料上相差一点。
等人到齐,瓜子先冲洗后用调味包煮熟,再炒制,炒好的瓜子凉到外面,等凉透了一人抓一把,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么个奇怪做法能做出什么味儿?
“姥姥好吃不?”雨桐磕了两个,吧嗒一下嘴,味道跟超市卖的差不多。
“嗯,没家里干炒的上头,味道有甜有香,还有那几种调料的味道,混在一起还真不错呢!”朱海蓝满意笑道。
“我觉得也很好吃,干脆家里的瓜子都这样做了!”周桂荣道,高秀梅和李文英也点头赞同。
“先吃这些,都炒了我们过年可没吃得了!”诸葛翠凤道。
“这可是我们想去卖的,三位妗子,先把家里的瓜子全给我们,等过年了我们解决家里吃的”
“你们小孩子想卖瓜子?你们去哪儿卖?”高秀梅只听儿子闺女念叨过,不过没往心里去!这是来真的了?
“我们和姥爷商量好了,去镇上卖,还有糖葫芦,明天周六,我们串糖葫芦,这个也能卖钱,都拿去试试!”雨桐道。
“我说小妹儿,你家桐桐哪像个五岁娃,可比我家远儿有头脑!”李文英笑道。
“就让他们试试吧!就当小孩子练练手,玩够了就会歇了心思!明天你们还过来帮忙,这个糖葫芦怎么做谁会?”朱海蓝看闺女和媳妇。
四人摇头,雨桐只好不好意思道:“那个书上也有,我们试试”她做过,那还是为了哄徒孙们开心才学着做的。
“桐桐,你们这是找了一本啥书?怎么什么都有?”高秀梅问,其余几人也想问。
“就是一本在废品站找到的旧书,都是做吃的,三位妗子要是想开饭店都成!”雨桐倒是没夸张,现在还都是国营饭店呢,做的饭菜一般般,没一点特色。
“等抽空了我们看看,不用开饭店,家里做不一样吗,过年时咱们也加几道新菜,别老是那几样了!”周桂荣道。“就是!桐桐帮我们找几道菜,别费事的,但一定要好吃”朱海蓝很是赞同。
晚上诸葛家的人回来后都品尝了新式瓜子,一致认为大有“钱”力!周六的试验糖葫芦,在雨桐指挥下,三次后成功,家里人多,分工合作,晚上出来一批糖葫芦,诸葛德先扎了五个稻草捆,一个个喜人的糖葫芦插在上面。
清早老爷子赶车,去了六个孩子,这里只有雨桐和一定要跟去的诸葛涛最小,十来里地一个小时就到,昨晚诸葛家的人包了一晚上瓜子,瓜子都用茅草纸包成一包包的,雨桐问过,像这么一包普通瓜子卖八分,他们可以卖一毛,但是他们的好吃啊!相信一定会有市场。
电影从早上八点半开演,八点他们就到了电影院门口,来看电影的大多是年轻情侣,谈对象看电影,给对象买上一包瓜子或一串糖葫芦,对象高兴,自己开心。
孩子们都帮忙,瓜子有打开的可以试吃,糖葫芦一毛五一串,八个果,各个大。这一卖就卖了个差不多,等人都进去了,他们就去市场上卖,这个时间有的家长会带孩子出来买菜逛街。红红的果子很是招摇,老太太们买了菜再给孙子买上一串糖葫芦。逛街的孩子举着一串糖葫芦很是得意,边走边吃,也是向旁人炫耀。
剩下一些瓜子掐着电影散场的时间回去,尝到甜头的人,散场了很多人围上来,一人有的就买上几包,瓜子好吃不贵。
“走,咱们爷几个去吃肉饼去!”诸葛德先看东西卖完了高兴道。
“爷爷,肉饼好吃不?”最小的诸葛涛问道。
老爷子摸了一把孙子头,“肉饼啊,又香又好吃,保管你吃一次永远也忘不了!”
“真的!那我能吃几块?”
“一人吃一块,回头咱们买二斤肉让你奶奶做去!”别看孩子们不大,都是能吃的主,让吃饱了还一时舍不得,不如买肉回家做去。
回程孩子们是在回味肉饼的美味数着钱回来的,第一次的收入糖葫芦卖了三十多,瓜子卖了十三元。除了买肉、买糖和吃饭,还剩下四十块,孩子们除了不干活的艳艳和艳芬按人头分,每人五块,剩下五块给了朱海蓝。
老爷子发了话,这钱谁也不许没收,都给孩子自己管着。有了老爷子的话,雨桐很大方地收了起来,周一孩子们上学,再卖只能等下次。
看到甜头的诸葛家人,心里痒痒的,都很不平静起来,自己家是不是也做点什么?有这个想法的都来找老爷子,老爷子发了话,现在先小打小闹的看看,如果明年形势明朗了就可以干,想干什么再一起商量一下。冬天没事了看看报纸,去外面转转,找合适自己的营生,老爷子对政治很敏感,以前在外面也不是白待的。
雨桐看舅舅们不忙了,赶紧提出改造自己小窝计划,开一道门封一道门,都不是费事的活,一天下来就弄完,只是等新门等了两天,自己闺女想单独住,诸葛翠凤没啥意见,只是看到雨桐欢天喜地收拾自己房间的时候,她感到有些失落。
雨桐为了自己方便不得不如此,柴火家家外面堆得满满,也不怕烧,单独住真没啥理由反对,每次诸葛翠芳不放心过来闺女的时候,孩子不是在看书写字就是睡着了,看了几次慢慢习惯了也就不再纠结此事。
诸葛家的瓜子被用完后,诸葛家的老二和老三为了支持儿子开始在村里和村外买瓜子,瓜子种的有限,在收购越来越难后开始转向花生。孩子们每星期去一趟县城,家里的鸡蛋也定为这天卖,天一冷雨桐和诸葛涛就留在家里,雨桐看着闲的无聊的舅舅们,就给他们找了点事做。
她以试验新菜的方式让诸葛家学酱肉,做腊肠,这些都是雨桐做熟了的,没个失败!做好的成品得到诸葛家一致好评后,酱肉、腊肠被卖到镇上。利润的诱惑致使诸葛家开始收猪做熟食,猪从里到外都卖上好价钱!就连外面一毛钱一个的猪蹄都让他们翻了一番。
有钱的人总是大有人在,诸葛家的熟食由每周一趟改为一周两趟,到了年底,一天一趟。大人都忙着做他们的事了,孩子们的赚钱大业暂时停下。雨桐时刻关注今年的猴票,每次诸葛家送熟食必到邮局问问新邮票来了没,邮票到邮局的第一天,诸葛家几乎买断了所有,搞得邮局的人一头雾水,没办法又从市里调了一批过来。
邮票到手,老爷子还是按人头分,小孩子有,大人没份,就是给大人也没兴趣!都以为是小孩子一时兴起,对他们来说除了写信真没啥用,诸葛家没远处亲戚,连信都不用写!
诸葛家分钱都是按人头,熟食也是一样,到了腊月二十八,买卖正式停下,准备过年,一大家子坐在老爷子炕上分钱。
经过统计核算,最后每人分得四百元,这还只是忙了一阵子,明年一定早做,估计比这个赚的要多。众人一致决定年后每周做一次,夏季停做。
老爷子老太太高兴,二十九一大家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诸葛翠凤把欠老爷子的钱还上,以后娘俩身上再无债务!闺女心意当然领,给是给的,该要还是要要。到手的钱全部没了,诸葛翠凤一阵心疼,雨桐觉得姥爷做的非常对,因为姥爷不是他妈一个孩子,如果太偏颇了就要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还有就是养成吃拿老人的习惯后小辈就会越来越贪心这一点不可惯。
这一点在她们离开后朱海蓝也有些气恼老头子做的绝情,铺被的动作就大了起来,老爷子哪里看不出,坐在炕头看着老太婆道:“你在生我要了翠凤的钱?”
第37章 37。被遗忘的角落
朱海蓝看了老头子一眼,停下手上的动作沉着脸道:“你也狠得下心来接那钱!闺女好不容易赚了点钱; 你就都拿来了?你还是当爸的吗?咱们真缺那点钱?”
“呵呵; 就知道你会这么想; 咱们是不缺那点钱; 现在不是钱不钱的事,咱们给翠凤买房子三个儿子可都看着呢!翠凤在那种份上他们不说啥; 现在翠凤好了,能吃能挣; 咱们太偏颇了你不是在媳妇面前有了短处?再说咱们还有翠花呢; 你给老闺女这么多; 那翠花怎么想?她日子过得可不富裕!
你要是也这么搭帮翠花,那三个儿子那里你怎么说?咱们还有脸让三个儿子养老?小事上人家糊涂些没啥; 但真涉及到钱财了谁心里都会有一本账; 咱们可不能让人背后指指点点的,明白了吗?老婆子!”
朱海蓝还真没想这么多; 她就想心疼自己的孩子; 哪个过得不好她都惦记着; “行啦!我知道怎么做了!今年咱俩赚了可不少,你还都想带到棺材里去?”
诸葛德先看老婆子明白过来便道:“过年了图个高兴!今年你就把压岁钱包大点; 闺女媳妇每人给一个我也没意见”
朱海蓝今年是高兴; 自己闺女好了,家里还赚了钱; 粮食除了交公粮剩下的还卖了钱; 所以初一给孙子孙女和媳妇给人一个红包; 初二没等大闺女说话,外孙和外孙女、闺女每人一个。诸葛翠花大感意外:“妈,你这是发财了?怎么这么大方?”
朱海蓝嗔道:“你妈什么时候没大方过?”
诸葛翠花看着手里的五十块钱还是不敢相信:“妈,咱家有啥好事?有好事您可不能忘了你闺女!就是你老闺女好了,也不至于这么大出血吧!”
“妈,快告诉大姐,不然咱们休想安静吃顿饭”一旁干活的诸葛翠凤笑道。
朱海蓝无语,还真是个性急的便道:“进腊月你哥他们收了几十头猪,做了点小生意,我和你爸爸帮着忙活着,分了几百块钱,就这点事,快去烧火!今儿的肉多,等走了多给你拿几碗!还有你哥他们做的酱肉,我给你留了俩肘子”
“真的啊妈?我真是太想吃肘子了,有猪蹄没?”
“有,蒸着呢,中午让你吃个够!”诸葛翠花心情大好,里屋的诸葛老爷子跟女婿说了一下当前形势,大闺女有些小精明,女婿却是个老实人,自己老婆子和媳妇闺女养鸡卖鸡蛋一年下来可没少赚,市场上一开放,鸡蛋需求量增大,而且价格比猪肉还贵,外孙女那套养殖方法的确可取,过完年大闺女家试试无妨,怎么也比地里产出多。
雨桐则是把爱国、爱民俩个娃哄得找不着北,好吃的一样接着一样。两个孩子除了得到姥姥的压岁钱,还有姥爷的一套猴票,表妹可说了,将来这么一张邮票可以买一套房子,还是市里那种楼房,比那还好。
诸葛翠花直接给没收,“你们俩个小泥猴,别弄脏了!脏了就不值钱了!妈给收着,将来你们娶媳妇了再给你们!”两孩子那个叫郁闷,老妈一推就推到二十年后了!
饭桌上大人重新提起了年后计划,老爷子发了话,“你们俩可是有俩个儿子!将来都是不小的开支,种地终究出不来多少钱,今年你妈她们在家里养了鸡,每家下来都能卖几百块,还有孩子们孩子们炒瓜子、串糖葫芦,看着不起眼,来钱也不少,你们那边地沙,出花生,冬天了也别闲着,让你妹妹嫂子教一下,一冬也不少来钱,要是地里活儿不多过完年就可以做做试试。
赶集卖也好,卖给镇上小贩也好,总是比闲着强,能赚钱的都告诉你们了,怎么做就看你们,瓜子和花生的做法算是秘方,外人不能知道,都做了你们去赚啥?明白吗?”
“爸,我们明白,明年我们一定好好干!”姑爷先表了态,诸葛翠花嘴上啃着猪蹄道:“爸,不是还有熟食嘛这个不教我们?”
“你有几双手?这么多还不够你忙活的?”朱海蓝点着闺女道。
“大姨,你要是不想闲着就去镇上租个房子开个小饭店,早上卖早点,中午炒菜或做包子饺子”雨桐道。
“还是我们桐桐好,大姨知道了!等你小表弟上学了我们就开个饭馆,你大姨不会做饭,但是你大姨夫手艺可好了!村上红白喜事都来请”
“这个你大姨说的没错,进喜手艺不赖,等要开饭馆了就过来一下,我们帮着参谋一二,开饭馆要有拿手的,一两样就行”老爷子道。
一顿饭吃的前所未有的高兴,翠花一家满怀憧憬回去了,诸葛翠凤回来后一直想心事,雨桐问她东西时经常不知所问。
“妈,你想什么事呢?”晚上雨桐觉得有必要问问这个妈了,真有事还是尽早解决好。
“桐桐,你说咱们娘俩适合做啥买卖?”
敢情是这事!雨桐无语:“妈,咱们就娘俩,我小你是女的,抛头露面的事不适合,在家坐着掉不下来馅饼,你也没啥特长,咱们这样不是很好吗?”
“但是我想让咱们的日子过好一点,城里人看不起咱们还不是因为穷!我要活出个样来!再也不允许别人看不起咱们”诸葛翠凤眼里有恨也有不甘。
雨桐无语,这还是因为那个男人啊!看来她妈一时半刻的还是忘不了那个人。“妈,干啥都不容易,秋天我就上学,咱家连本钱都没有,能干什么?”雨桐只能在旁浇冷水。
诸葛翠凤泄气,自己连家门都不敢出,能干什么!想来想去还是在家养养鸡,喂喂猪实际,今年把外面都种上向日葵,给桐桐炒瓜子用,公鸡只留了两只,过几天就补上一批,老鸡要慢慢替换下来,鸡只能养两三年,鸡老了光吃不下蛋。
猪也两头,这么多活物还真够忙的!哥哥们以后会每星期卖一回熟食,若是地里没活儿还可以赶集,这么一想一年的收入也不少。
八零年的重大变革使生产队走到终点,土地承包到户,孙家营只留下大队部,外面的形式让人热血沸腾,失业的大舅舅与两个兄弟打算办厂,想从砖窑厂、陶瓷厂、肉食加工厂、养殖场里选择,不管干哪一个都需要本钱,这也是他们最缺少的。
老爷子看儿子们犯难便道:“国家不是鼓励私有经济吗?银行还可以贷款,钱的问题你们就不要再发愁,需要的资金我们让村上出面去银行贷,你们自己商量办什么厂!”
“大哥你做主”兄弟俩都看向宗宝,这几个都是赚钱的行当,干哪个都行,要论哪个最在行,还是砖窑厂,因为老爷子以前就在那里做过苦工,陶瓷厂是他们这里特产,离这里不远的土质是上好瓷器的原料,乡里就有一个瓷厂,只是产品档次低,生产的都是家里用的盆、碗、盘子什么的,又厚又重,花色单一,没新意。
“想做肉食加工先有原料,就要先办养殖场,不然上不了规模,我对陶瓷厂很感兴趣,咱们老祖宗的瓷器都卖到了外国,怎么到了咱们手里越来越不行了呢!乡里的瓷厂最近准备招标,我想把它拿下,你们兄弟俩要是愿意冒冒险就跟我去,要是想做别的就选别的,毕竟要做一行我们不熟悉的风险大。”诸葛宗宝道。
兄弟俩在一旁琢磨,老爷子磕磕烟袋道:“你们三兄弟不一定要同时干一样事情,万一哪个不行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想做肉食加工的我那里还有其他方子,谁做了给谁”老爷子那里的方子不过是雨桐亲自用小楷写的一个册子,做旧了交给他的,里面都是雨桐总结摘抄出来可行性高的方子。
“二哥你做不?”诸葛宗胜问他二哥。
“恩,我做,你要是也想做咱们俩一起”诸葛宗生道。
“回头我想想,要是做了我明天给你一个信”诸葛宗胜道。
三个儿子商量好了,做老子的也没话说,事情就定了下来,第二天诸葛宗胜给了大哥二哥信儿,自己家决定跟大哥闯一闯,养殖场的事就只有诸葛宗生一人做了。老大老二开始准备去瓷厂招标的事,诸葛综生全力投入办厂。
诸葛家老二租地盖厂,顺便连肉食加工厂也建了起来,因为有村上出面,钱很快贷回来,有钱就好办事,春播结束后,诸葛家干的如火如荼,为了方便做事家里又增加了一头骡子,老爷子的任务又重了一份,儿子们忙,地里的活只能请人干,好在村上真正忙的还是少数,大多还是愿意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过小日子。
雨桐家的新鸡和猪仔也到了家,她家西侧没人家,雨桐挖了一个坑作为蚯蚓养殖地,菜叶粪土填进后外面的蚯蚓一批批被丢进去,开始诸葛翠凤还不相信,过了一星期后,看着坑里翻上倒下的一群群蚯蚓彻底无语。
有了小猪仔,雨桐每天出去挖野菜,现在野菜也不好挖了,家家看到养鸡和猪利润大,都在养,挖野菜的人自然多起来,这些对雨桐没影响,她每天两篮子野菜,诸葛翠凤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挖来的各个水灵灵的。
因为今年养的鸡多,大舅舅自己事忙,雨桐家的地还给了雨桐家,鸡和猪都需要饲料喂养,诸葛翠凤只得接受,并接受雨桐建议,田间地头券种上了黄豆,黄豆养地,一般壕沟边上,地头都长得很好,孙家营没每片土地边上都有通水沟,百姓都会利用起来种点什么。
第38章 38。被遗忘的角落
娘家人都有事做后,诸葛翠花过来跟雨桐学养蚯蚓; 自己开春抓了五十只鸡; 两头猪崽; 天天喂它们都够忙活的。
雨桐教给了她两个喂鸡省钱的方法; 一个是蚯蚓养殖,一个是蝇蛆养殖; 那些蛆虫鸡更爱吃。也很好养,因为她这些天正试着养; 效果还不错。
三个舅舅干事业; 雨桐真心想帮一把; 在她软磨硬泡加利诱骗的大表哥和二表姐带她去了一趟市里,书店书虽然少; 有些书还是有的; 陶瓷基本工艺,工艺陶瓷等等养殖的就没见到; 书摊上旧书很多; 不少都是值得保存的; 雨桐挑选了一批有价值的让大表哥帮着拎回家,书多; 回来混合进两三本被撕掉表皮的旧书。
《家禽牲畜饲养方法》、《家禽牲畜疾病预防与治疗》《近代陶瓷工艺发展》; 还有就是关于制作陶瓷洁具和建筑瓷砖的一些书籍,她觉得大舅舅他们再想改进工艺怕也是还是走老套路; 这些书籍足够给他们指明方向。
“大表哥; 我看这几本书很适合大舅舅; 你也看看吧,里面的东西很漂亮,要是大舅舅能做出来厂子一定火!”雨桐把那几本书择出来给了超表哥。
“你这是在哪里找到的?我怎么就一本都没找到?”诸葛超还很纳闷,不过看里面的内容都是爸爸需要的。
“大表哥竟顾着看画册了,哪里看得到这些书,是吧二表姐?”
“就是,哥那本《大众电影》先让我看一天,不然我就告诉妈你乱花钱!”艳芳威胁道,《大众电影》是众人争先购买的大众杂志,尤其封面人物都是人人喜爱的明星,这本是斯琴高娃,因为都看过《归心似箭》斯琴高娃也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
“别吓唬我,这次有桐桐的这些书,爸妈一定会夸咱们!”诸葛超给了妹妹一个暴栗,这丫头就喜欢告状。
“表哥表姐快挑书,杂志大伙看,你们先把你们自己的拿出去,我的还有给二舅舅的分出来”这次书买的多,雨桐看摊在炕上一堆书就头大,要是她妈回来,一定说她乱花钱,要趁她妈回来前先收起来。
兄妹俩知道雨桐这次买的书多了,回头怕是要挨姑姑说,忙住嘴干活,兄妹俩抱着一堆书回去,雨桐收起大部分,只留了一本字帖好一本《中国民间故事传说》,她妈是不是也很无聊?故事书应该喜欢吧!
当诸葛翠凤回来的时候雨桐正喂鸡,现在她家鸡已经达到了四十只,她妈想多养,可惜没地方,两头猪已经占了东南角。现在诸葛家的男人都忙,家里家外只能靠女人,地里转一圈,诸葛翠凤累得不行,好在家里桐桐照应着。
小小的人撅着屁股在那里给鸡添食,一个个从鸡窝里把蛋拿出来,长长叹口气。“妈,是不是累了?”雨桐看她很疲惫便问道。
“没事,就是刚收拾棉花腰疼”诸葛翠凤捶捶腰,找板凳坐在院子里歇歇。
“咱们家也不缺棉花,那东西太费工,以后别种了”
“我也这么想的,今年收上来再做两床被就不种了,该种豆子,种上不大用管。”
“妈要是累了咱们以后就请人收庄稼,他出力咱们出钱,两清!”
“那咱们不被人笑话死,再说就咱们一年赚的这几个钱好不够这么嘚瑟呢!马上收麦子了,家里鸡和猪就要靠你了,能成不?”
“妈。没事!我还能把饭做出来,要是有小镰刀我还能帮你收麦子”
诸葛翠凤无奈笑了笑,真是个孩子!手连镰刀把都攥不过来就想割麦子!还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