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乱时空[快穿]-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雨桐是要好好看看这里; 这样的旅程不是说来就来。大唐在这片土地上声望很高; 撒马尔罕的一位大臣亲自带着雨桐游览参观。美丽的撒马尔罕这些宏伟建筑不知道还能不能延续到后世的若干年。
辽阔的草原和田野衬托着远处巍峨的群山,这里就如世外桃源。半个月后,众人依依不舍地离开这里。胡人和几个大唐的商队有的转向欧洲各国; 而大部分大唐商队转头沿着葱岭到了南路返回。
南路是各商家比较熟悉的,以前闭关的时候,有些商队从青海穿过沙漠和昆仑山来南路做生意。只是那条路很难走,季节性要求很强。不然你根本爬不过白雪皑皑的昆仑山脉。而且中间城镇很少,补给都是问题。青海被吐谷浑占据着,遇到劫匪是常有的事。
分流了部分人,北路使团的都回到各自国家。因为各家一路都换购了骆驼和马匹,尽管队伍少了人,但是队形却没减少多少。
雨桐问过几个商人他们收益如何?索琰告诉雨桐,没有巨大的利益谁也不会冒着生死来。他们用所带的东西换了大批占地方小的宝石朱玉; 另外就是香料和手工。
从伊吾高昌换来的骆驼; 到了这里也是一笔收入。其实大家不断卖也不断买。只要有利润; 他们不在乎中间倒一八差价。
莎车聚集了亚洲和欧洲的商人; 索家和张家换购了大批是玉石宝石等。上次雨桐没来很是遗憾。这回倒是好好欣赏了一下这个地区。雨桐买了两筐果子边走边吃。看商队与当地人做交易。
这边玉石产量很高,索琰与商人讨价还价。雨桐过来看了一下他买的石料; 有裸料,也有带皮料。摇摇头; 这位的眼光不咋地; 价钱比她买的还贵。
等晚上休息的时候雨桐对相熟的几位商人道:“你们要买玉石原料可以去于阗; 我给你们介绍几个矿主。他们手里的东西质地很好”
“倒是忘了你曾经来过”索琰道。
“陈大人不如帮我们选选”众人纷纷过来凑热闹; 在莎车停留不久,大家路过皮山,转道于阗。重新回来,时隔两年,国主没变,还在念念不忘和尚,据说大师在天竺身受佛教弟子和百姓景仰。名声已经远播到各个国家。
雨桐一样很想知道和尚现在怎么样了?但是还不能离开商队,她要回去复命。再次找到萨比尔大叔,他家已经堆了半屋子原料。
“你们来的正好,河床刚刚干枯,会有一些新的籽料上来”萨米尔道。
“大叔有没有无主的地方,我想带大家去实地找籽料,主要是让大家玩玩”
“哦,有的,我们这里很多人到了这个季节回去河床找籽料,有一片就是没主的”
“大家有没有兴趣去亲自体验一下找籽料?”雨桐问道。
“我愿意”
“我们也想体验,哈哈”
众人一起跟上萨米尔去了一处无主河床,那里已经有人再挖了。雨桐唤出小貂:“找一处好一点的地方,让大家别白来一趟”
小貂飞跑了,雨桐跟着众人拿铁锹挖砂石。靠近山体的地方偶尔有人喊上一句找到了一块!众人呼啦一声为过去看看,然后再去奋斗。
小貂回来,带着雨桐来到了一处河沟,地方偏僻,但是却有料。一声招呼,众人全过来。“呀!还真有,我找到一块!”不久就有人惊呼!索琰看雨桐只是偶尔挖挖看看,大部分时间看风景。
“你怎么不跟他们找?”
“简单,我有很多了,上次就找了很多!”
“呵呵,没听说谁嫌自己东西多的!你知道这么一块籽料拿回去会卖多少吗?”
雨桐摇头,索琰笑道:“够百姓一年的生活了!”
“哦,那我就找几块?”两人大笑。这条沟没让大家失望,各自都有收获。不在多少,在于心情。就如同前世大家自驾游一样,图一个心情愉快。
玩一天回来干正事,雨桐在市场上和萨米尔家为众人挑选了一些原料石,剩余的就靠他们自己选了。很多商家都是这里的熟人,根本不需要她,是她想给大家一些福利罢了!依然买了很多水果和干果、手工艺品。骆驼又是满满的。
张然、冯永年好像更信服他们的陈大人,玉料基本上都是让雨桐买的。张家的商队这些年一直没停过。雨桐问了一下这条南路情况,带着这么多人,不得不小心。
同来的还有几家商队代表,雨桐打开一份地图。“现在我们处在这个位置于阗,如果沿着南路返回,明天我们就出发。大家都是上路上的老人,这边路上如果有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不妨提出来。到时候也有个应对措施”
张家代表道:“很多时候我们商队都是靠运气的,西突厥今天可能跟□□关系好了,就会对大唐商队抢劫。明天跟大唐好了,就会放我们一马。这次各国向我大唐纳贡,我觉得此次形成应该很顺利”
“张管事说得对,河西一片最大的强盗就是突厥人和吐谷浑人。我们只希望国家强大,统一河西,到那时候商队才能真正安全”
“按当前看,我们到鄯善都是安全的”这也是大家共同的看法。队伍继续前进。正如大家预料的,商队安全抵达鄯善,这是回程最后一个国家。出了鄯善大约十几天路可以进关,一条就是直接走,进阳关,经敦煌回去。另一条就是去楼兰转道进玉门关到敦煌。
在这里停留了数日,雨桐向当地人打听楼兰情况。那人告诉雨桐,楼兰已经没人居住了。
“为什么没人了?”
“住不了,前年夏季沙龙经过,几乎把那里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都说那里有魔鬼,天神不让大家在那里住了。开始大家不相信,可是紧接着一个雷雨天,那里被天雷袭击了,没被沙龙毁掉的房屋却毁在了天雷中。大火烧了一整夜,逃出来的人们再也不想回去了”
原来这样,有魔鬼的说法估计是当时城主说的时候被人传出去了。但是那两种自然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巧合吗?沙龙也就是沙漠龙卷风,按理来说应该出现在沙漠,很少光顾像楼兰那么大范围的绿洲。
雷电天气有,但也不会像这位说的那么厉害。是不是跟自己毁了地下城堡有关?外星人布置的阵法应该还在,但是自己把中心坏坏了,那地下强大磁场会怎样?不管如何,她都想去看看。
启程的时候雨桐告诉大家可以自行回去了,让张然、冯永年跟着。据说靠近阳关已经有了驿所。
“大人您不回去?”
“想去看看楼兰,你们先走,我可能走玉门关回去”
众人相互商议后,索家和张家的人站出来道:“不管走哪条路,咱们还是有一段共同的路要走。不如先随大人走一段”众人无异议,那段路是必须要走的。
眼看就到岔路口,一边是楼兰,一边是去阳关。众人犹豫后选择了随雨桐去楼兰。等过了罗布泊已经接近玉门关了。
到底楼兰怎么消失的?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雨桐。远远的还是那座城,已经没了人烟。沙土已经将它掩埋了一半。残檐断壁说明了这里发生了什么。
队伍里的老人感叹昔日的楼兰王国如今如此萧条。众人在水源附近驻扎下来,周围除了荒凉还是荒凉。雨桐进城赚了一圈,房屋没有一座完整,城主府被建筑废墟淹没,依稀还能辨认出街道。
她相信用不了多久,经过风沙的侵蚀,这里会慢慢沉积下去,时间可以淹没一切。索琰远远看着那个女人,不知道这里到底有什么值得她去留恋垂吊。那女人站在那里很久都没动。
商队停留一晚,早上雨桐回来跟着大家一起出发。她昨晚测了一下这里的磁场,不管用什么,指南针都是乱转,方向不定。她怀疑下面就是一个巨大的磁铁矿。如果这里成了沙漠,路过的人靠指南针很难找到正确方向。
半月后,众人踏上关内土地。众人兴奋激动的同时,雨桐却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裴矩死了。
“裴大人就在敦煌故去的,他让我们将他埋在张掖。”对于一个把一生心血都放在这里的老人,雨桐理解,那里承载着他的梦想,那里有他最美的回忆,那里有他一生的追球。
每次来去匆匆,这次她是一定要看看这里石窟再走。即使不全面,但是都是没经破坏的。可以亲自看工匠雕琢佛像,勾画壁画是何等幸事!那些佛像壁画是匠人艺术杰作,是他们的心血,又何尝不是每个商人全部的精神寄托。
没人理解她的心情,就如和尚不理解她为什么一定要去看看楼兰。五天后,雨桐才回到驿站。那两随从已经等的就地转圈。回程她依然不着急,张掖祭拜了裴老头,到长安距离出发已经过了两年。
对外商贸司已经没了,雨桐只得向中书省递交此行的公文和自己随行笔记。随同这些递交的还有一份辞职折子。
该看的看了,该走的走,来一趟大唐没什么遗憾。回家以后过过小日子,给家人找一个劈开战乱的地方。这就是她的理想。
两年的时间,她多了一个小侄女,多了一个妹夫。原来腊梅都嫁了人!婆家姓苏,在东市开一个布庄。只是家里人口多,日子过得一般般。
雨桐回来,陈志满过去把那夫妻俩叫来。妹夫苏连信,看着倒是有些精明。雨桐送了两人一对玉佩和两匹细绵绸。加上补给腊梅一对玉镯,一对银镯做添箱。问起两人的打算时,腊梅叹口气:“婆家人口多了事情就多。相公跟着哥哥们去办货看铺子,我们在家做针线、收拾家做饭洗衣,就是一个老妈子。”
第475章 475。初唐记 25
雨桐想; 如果自己在家绝不会让妹妹嫁入这样的人家。不是老大; 掌管不了家业,等老人没了分不到多少就要离开。上半辈子基本上白忙。
雨桐问起王氏给了什么陪嫁,王氏道:“就按寻常陪嫁的那些; 腊梅算是不少的,比别人多了不少首饰呢,就是你给的那些。我给了她二十贯压箱底,别人家可就是表面上那些东西的”王氏这是对嫁闺女很满意。
也就是大多中看不中用。“你们能不能分出来单独过?”雨桐刚一问出来,王氏脸色就变了:“胡说什么!只有被家里不容不孝的才能分出来,长辈活着没有分家的道理”
“如果你们有自己的铺子能不能去经营?”雨桐问腊梅。
“除非是我的嫁妆,但是一般不会自己管,是要雇人的”腊梅道。雨桐头疼。“我出去赚了一些钱,你是咱们家的女儿,我想在外面给你买一个铺子; 再交给你一些吃食的做法; 就如咱们家的面馆。但是不卖面; 卖其他可不可以?”
腊梅有些激动; 她早就像这样,只是那个家不会让他们出来。抓住雨桐的手道:“大姐; 真的让我开铺子?”
“只要你们能出来,但是现在出不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打算是让你和妹夫去外地开一个铺子。离开婆家远一些; 如果我在就会给你找一个人口简单的家; 人多麻烦自然就多”
腊梅瞟王氏; 王氏道:“不都说家宅兴旺子孙满堂吗?家里没几个人怎么兴旺?”
理念不同; 说不通,“那就没啥好办法了,其实腊梅他们要是去别的地方就是卖咱们家的面也不是不行”
“面是咱们陈家的,女儿是不能带走的”王氏道,“你这孩子想法怎么就跟被人不同?谁家还不都这样过过来的?腊梅在家虽然做不了主,有吃有喝的也不错了”
雨桐彻底无语,只好应付过去,不能自己一回来就让家人不高兴不是?再说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只是觉得腊梅是自己妹妹,委屈了心里不舒服。长安还能有多久的安生日子?
想着去李家拜访一下,没想到却听说李绩回乡为老父守孝去了。雨桐回到自己的宅子,白天看看书,谢谢字。晚上进空间打磨玉石,就是小貂霸占的那块玉,她打算好好修理一下,上面给小貂弄一个椭圆形的浅窝,周围雕刻荷花和叶图案。
模样渐渐浮出,黑白色调相互渲染,白色荷花温润洁白,黑白相间的荷叶露珠滚动。打磨抛光后,就是雨桐也想抚摸上去。小貂让雨桐把它的窝里铺上雷兔的皮毛。自己躺进去再也不去理睬黄大仙一家唧唧歪歪。
“主人,啥时候给我们一家也弄一块?”
“这东西可遇不可求,等机会吧”
“主人,啥时候你还去挖玉石?”
“等没事了”
“主人,你现在有事?”
“等着我请辞的折子批下来”
李世民翻看着中书省呈上来的奏折,附带了雨桐那份随笔。跟上次写的差不多,只是上次写过的这次一带而过。上次的那份已经看过,写的很白话,虽然没什么文笔功底,胜在内容吸引人。地图画得不错,把一路是城池国家标记的很清晰。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能有这水平已经不错了。
怎么还有一道折子?打开一看,陈雨桐请辞?原因:潜心研究算学!李世民疑惑,怎么跑了两趟西域就长本事了?潜心研究算学?
那丫头应该不小了吧!短短几年中已经去河西两次,是辛苦了。河西事太多,他不得不储备各种人才。何况还是去了两次的人,会三种语言。
“高全,去查查那个陈雨桐,她是不是要嫁人了?”
一天后,李世民得到一份报告:陈氏女雨桐,年二十,未曾许配。独居东市一宅,偶回家,少外出。
还真是很特别的女子,“宣陈氏女雨桐晋见”
雨桐被传旨的公共从家里带出来,自己的折子没批下来?也不知道李世民找自己啥事?
还是那座宫殿,“臣参见圣上”
“起来吧,看到你请辞的折子,研究算学?怎么已经有些苗头了?那些老学究可是整年累月的都在钻研,一辈子能有一点精进就是很大成就了”
“臣偶遇一异域人,他教了微臣一种更简单的计算方式。臣以为能把冗长复杂的算学简单化也是成就,边想好好研究,加以推广”
“说说怎么简单方法”
“数字符号代替文字,算式算筹公用,臣可以给圣上演示一下”
“去拿纸笔算筹来,再把国子监的算学博士叫来两个”
皇帝发话,宣旨的人走了,雨桐简单说了一下现在数学基本的数字及计算模式。等李世民明白了,那两位博士也就来了。雨桐再次重复,等那两位明白后,李世民询问如何?
“回圣上,可以试试,不知道陈大人想怎么教?”
“微臣想先好好研究一下,有很多地方还是不甚明白。等缕清思路便写一份教案,也可以说一本教科书,再请两位大人审核”
“老臣觉得可行,希望陈大人尽快成书”李博士道。
“臣同议”
“希望陈爱卿用心钻研,早见成果”李世民驳回了雨桐的请辞,雨桐仍就属于国子监直教。雨桐以家中安静为借口,成书前不去上班。
“还真是一个——!”一个什么?李世民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天才?怪才?总之大唐需要各种人才!再说陈家怎么回事?女儿快二十了怎么还不找婆家?
雨桐回来还郁闷呢,本以为给辞职找个借口,没想到自己又上了一个套。留下就要面对王氏的唠叨。重回长安,仿佛再次落入尘世。
“娘若再劝我嫁人,女儿便要出家做姑子”
“你有主意,娘以后不说了”王氏一听闺女要做姑子,只好妥协,背地里没少抹眼泪。这一年雨桐基本上都是呆在家里。慢慢除了家里人,人们都快把她忘记了。
而这一年她拿出一份算学基础概要呈给了国子监和朝廷。她把中华传承下来的复杂算徐简单化了。让人更加易学易懂。
祭酒大人要雨桐开设一个实验班,她用两年时间送出两批学生和一批算学先生。随后上折子请求允许她去天竺、欧洲游历,更深入学习算学。因为现在她写出来的只是一些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和对老祖宗精华的归纳。
李世民再次接见了陈氏雨桐。女子依然男装打扮,已经过了豆蔻年华的她越显稳重。“爱卿此去大约多久?”
“少则一两年,多则无法预料,听闻天竺有一位大师婆萝藦笈多是一位智者,臣想去跟大师学习”
“真会为你组建一支队伍,陪你一同前往。如遇到三藏大师,请替朕问候。并问问大师何时回来,就说大唐需要大师,欢迎大师早日得成大道回故里”
李世民这样一说,雨桐真不好拒绝,只得谢恩。
这次李世民下了本,封雨桐为五品算学博士,兼大唐使节。随行人员二十人,这还是雨桐强烈要求减少的人数。车马物品满满当当,并送黄金三百两,银五万两。雨桐是很无奈,没想到还有一个更让她无奈的,国子监挑选了几名师生要跟随。
语言都不会,再说就那几人的身板能经得起长途考验?雨桐拒绝,并把随行物资减少了又减少。就这群人什么时候到达天竺?
王氏没办法改变什么,闺女不是一般人,那就随她吧!家里生意兴隆,阿福居然中了秀才!腊梅也生了孩子。她没什么惦记留恋的了。
送行的人不少,程怀亮等学生全跑来。三年时间他们毕业了,雨桐把功法教到了三层。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挥手告别亲人朋友,这一次她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如果没有累赘,这次路线雨桐想走以前被吐谷浑占据的青海。那样出了蘭州就可以直奔鄯善。路程会缩短很多。只是中途补给跟不上,人们居住的比较散乱。
还是按部就班的走吧。队伍到了张掖开始与西去的商队搭伴。很巧,到了敦煌(沙洲)又与索家商队聚在了一起。
雨桐是想把所有马匹全换成骆驼,不然影响速度。“陈大人”没想到刚到了驼马市场就遇到了索琰。
“索大哥,好巧”
“陈大人这是还要出关?”
“带一批去天竺”
“正好,我们商队也走,不如一起?”
“那就太好了,我们已经跟几个商队搭上了,人不怕多”
“啊是,路上偶尔会遇到流匪,我们现在也很小心了”
索琰帮雨桐换好了骆驼,马匹没骆驼值钱,补上差价,整装出发。中途的驿所的已经修建了部分。虽然不是一天一个,了两三天总是会遇到一个。
商队走的是北路,雨桐只得跟着走,现在走南路的反而不多了。“北路我们走着也是十分小心的”索琰道。
“怎么?难道劫匪很多?”
“不是劫匪,也算劫匪吧,有些小国的军队就做抢劫勾当”
“难道他们想断了商路不成?这样对谁都没好处。”
“我倒觉得有些就是针对咱们大唐的。那些胡人商队不会受到骚扰”
这个消息倒是令人意外,按理来说西域各国都向大唐表示友好依附,怎么会对大唐商人骚扰?除非有了异心依仗,不怕大唐了!
“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高昌和焉耆,他们偶尔出来骚扰,抢劫对象主要是我们的商队”
雨桐沉默,这两个国家一直与突厥人走得近。东突厥虽然灭了,但是只要不根除,他们还会慢慢壮大。现在她理解有时候为什么有的将军会下令屠城,虽然残忍,但是他们想不到更好的办法绝了后患。
只要留下种子就有发芽的机会长大的机会。理解归理解,如果让她选,她不会那样做。因为百姓总是那无辜被牺牲的。
第476章 476。初唐记 26
雨桐正式打量眼前出现的一队强盗; 他们穿的混杂; 看不出到底是哪国人。
“留下部分财务走人; 不然就把命留下”为首一人道。
“以前你们怎么做?”雨桐问索琰。
“按他们说的,给钱了事”
“你们不都带了护卫吗?”
“因为他们手里的弓箭和刀都是军队上配置,看看山上; 那里都埋伏着弓箭手,我们不给; 付出的代价更大”
雨桐向四下扫视,果然如所言说的,山头都有弓箭手。每把弓箭都是黑亮的; 看那服饰都没换。还真是兵匪勾结。
各家商队开始拿钱财过去; 雨桐让商队前行走,与宁流年低语。
“你们呢?”带头的一看这队人不像商人。
“我们是大唐使臣; 我要去拜见你们的王”雨桐道。
小头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但还是喊道:“我管你见谁!留下钱走人,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
“让他们过去; 我给你钱”雨桐朝着众人使眼色; 宁流年尽管不愿意; 但是还是带着人走了。
“拿出来”
“可以”雨桐朝着他过去,眨眼间,雨桐的剑已经横到了小头头的脖子上。“让他们放下武器,还有山上的”雨桐挥手放出小貂。
“放; 放下”小头头没想到会产生变故。
抢匪相互看看; 都在犹豫; 对面山上射来一直箭直插盗匪胸口。上面一人喊道:“一起上,杀了她!”
众匪蜂拥而上,雨桐暗骂一句只好应对。对付这些人,她不放在眼里。山道并不宽,又不能一起上。山上突然传来一声惨叫,紧接着大乱。宁流年带的人已经上去了。加上小貂,弓箭手忙应付山上的人,没人再管山下。
商队的护卫跟着杀进来。全歼这群匪徒只在很短时间。山上扔下一具具尸体,宁流年问怎么办?
“杀就杀了,能怎么办?扔山沟!”
“可出了一口恶气!”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