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农女:拐个王爷来种田-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当是她来到这个青山村,给村民带来的一些福利吧。
  土地耕完了也不急着就种地,还得上肥,有了肥力,庄稼才能长得壮实,长得快。
  除了平时马房里的一些粪肥运到地里去了,晴娘还叫长工们把屋子后面的沼气罐子给打开了一个小口,从里面掏出一些沼气渣滓,也运到地里,撒上。
  做好这一切后,也快到三月下旬了,河边的小草都争先恐后的,开始冒出头来了。
  晴娘就叫长工们下地播种。这回,晴娘到没出什么新主意。
  三百亩地,也让这些长工们种了好长的时间呢。
  长工们忙着种地,做饭,也有王妈和小东升他们。再忙点,还有木氏。
  晴娘却是闲了起来,就教狗子小丫他们读读书,画画画,时常的,还想想那个美少年,未来的夫君——龙笑天。
  但,因为龙笑天一去就是好几个月,村里的私塾就没人开课了。
  里正就撅着胡子,跑来问过晴娘几次,问龙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啊?什么时候给娃娃们再教书啊?
  对此,晴娘只能摇着头苦笑。

☆、451。第451章 逗比私塾先生

  她哪儿知道龙笑天什么时候回来啊!
  她也想念得很呢。
  村里没了教书先生,一些调皮娃娃们没法安置,没办法,里正只好把这事儿上报给县里。
  结果,县里就说要派了个新的教书先生来,代替龙笑天的工作。
  大家一听,还都挺高兴的。自己的娃娃,总算可以继续免费读书了。
  却不想,临了,县里派来的那个教书先生,竟然是李家贵!
  原来,李家贵自从得罪过学政大人后,就被大人一脚给踢回了青山县。但到底还是自己小妾的内兄,也不好做得太绝。
  周应元就给他在县里,谋了个教书先生的职位,还是吃公粮村塾先生。
  现在青山村没了教书先生,县里自然就把他给派来了。
  得知新来的教书先生竟然是李家贵后,村里人都面面相觑。都觉得他有点不靠谱。
  不过,毕竟是免费的私塾,还能让娃娃读到点书。李家贵也是个有秀才功名的人,也只好把娃娃们又都送了来。
  一开始,木氏也把狗子和小丫也送去了。
  可是才过了两天,狗子和小丫就开始哭着跑回来了,说,他们再也不去三叔的私塾念书了。
  原来,李家贵在私塾里教书根本就不用心。教孩子们读书,不管各种的进度如何,都统一教千字文。
  还懒的,每天自己在前面读一遍,也不讲解什么意思。就算是上完了新课了,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们自己在下面读,或者描字。
  学生们在下面怎么玩,怎么耍,他都不带管一下的,只管自己喝着小酒,啃着猪蹄,吃够了喝够了,就仰在椅子上睡大觉。糊猪头,有时候就睡的,美得连鼻涕泡都一个个的鼓出来了。
  学生们屁都没有学到,还耽误了时间。
  而一旦有学生想学习,去叫醒李家贵,他还发火,拿起手板,不分青红皂白就责打学生。
  狗子就这样被李家贵给打过一回,就哭得哇哇的,红肿着手掌跑回来了。
  听说是这样,晴娘就摇了摇头,李家贵这样,纯粹是误人子弟呢!
  便也不叫狗子和小丫到村塾里去读书了,留着家里,她要花银子给他们找个新私塾先生。
  邻村的孙秀才是肯定不行的了。
  李家贵就是他教出来的。徒弟都教成这个样子,要学问没学问,要德行,没德行。
  可想而知,这个师傅肯定也不咋地。
  想来想去,晴娘就想到了表哥木纹。
  表哥木纹,聪明好学,学问也不错。虽然不能和龙笑天比,但是也比李家贵强多了。若不是去年周应元乱搞一气,非要在冬季开科考,说不定,他就是个新秀才了。
  想到这儿,晴娘就跟木氏商量了一下,说要请表哥木文来教狗子和小丫。
  木氏一听,忙就高兴的拍腿答应了。
  于是这边也不用晴娘亲自去请,木氏就坐着个骡车跑哥哥家去了。把情况一说,金氏也笑得乐呵呵的,巴不得呢。
  木文去年没参加科考,就等于是耽误了一年。
  这一年,他要是关在家里死读书,效果也不好。还不如出去跟他爹做生意呢。可是,又怕这样性子练野了,不好再静下心来科考。
  金氏他们就有些担忧。
  现在小姑子家来请,还说好要一年给二十两银子的束脩,可不正好两不耽误吗,忙就替他答应了。
  木纹知道了去晴娘家叫表弟表妹们读书,开始还有点犹豫呢,毕竟他以前喜欢晴娘,可是晴娘却跟龙笑天定亲了。
  这让他,心里一想起这事儿,就酸酸的不是个滋味。可是禁不住姑姑一个劲的央求,老娘一个劲的给他施加压力。又想到狗子和小丫的可爱,也就答应了。
  至于晴娘那边,他只好把她放在心里,不显露出来就好了,省得彼此尴尬。
  种地的事情安排妥当了,狗子和小丫读书的事情也解决了,按理说晴娘就该正式休息了吧?
  可是晴娘就是天生的劳碌命,才休闲下来两天,那边又有事情找上门来。
  春天到了,天气转暖,州里周园那边也该动工重现修建了。
  虽说周园那里有黄家父子俩负责张罗,可是有些事情晴娘也不可能,不管不问啊。
  就比如说,要重修哪些建筑,要不要整个周园全部都重修?还是只修几栋主要的建筑?
  还有,请哪些有经验的施工队,还有要哪些要买的东西,要用多少银两。可都是事情啊。
  这么多问题,折待解决,晴娘嫌黄大奎一趟趟的跑来跑去的请示麻烦,干脆。带着俩侍卫,就坐船住进州里去了。
  就住进了龙笑天的别院里,每天往返周园一次,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
  又在黄氏父子俩的带领下把整个周园给勘察了一便,就发现原来的周园气势宏伟,面积广阔,如果要是把周园全部建造起来,没有个十万、八万两的银子是别想弄起来!
  而晴娘他们准备的银两,总共也才有三万两而已。这些银子,可就连周园内一半的重修工作都建不起来。
  没招,晴娘也不打算彻底重建周园了。
  只是让黄家父子,把必须修建的大厅,主屋,和偏院给修建起来就好了。再把那条院里的小河,淤泥给疏通整理一下,外面的围墙给修建一下。就算完事了。
  至于周园其他的地方,就当是花田或者良田好了。种上鲜花,树木,整理一下,看着也挺美,挺赏心悦目的,风景独好。
  至于施工队,晴娘想了想,就还是推荐了经验丰富的苏师傅。
  以前晴娘聘请过苏师傅干过好几次工程。青山村的老家屋子也是苏师傅给建造的。
  就知道苏师傅这人干活仔细,为人忠厚老实,从来都不偷工减料,经过他手修的建筑,从来都能保证质量。
  还有,晴娘家里修建大屋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他的高超手艺。也对他放心。
  于是,黄大奎忙就按照晴娘的吩咐去上山村去请苏师傅。
  也是把人请来后,苏师傅才知道,原来周园的新主人,周大财主,竟然是晴娘!

☆、452。第452章 节 修复周园

  当场,就惊讶得够呛!
  他可没想到,才仅仅一年没见,晴娘竟然变得这么富有了,连州里花园都买得起了!
  不过,既然是老主顾,信誉也就放心。二话没说,连工钱也没有讲,忙就应承下来了。
  就根据晴娘的要求,查看过周园的环境后,和倾听了晴娘的具体要求后,苏师傅就交代黄大奎,要采办些什么东西,怎么去买。
  为了给老主顾晴娘省些银子,苏苏师傅还好心的建议,石头就不用买了,就用周园里面剩下的吧,挖出来翻新一下还能用。
  这边定了下来。
  黄大奎又是一通忙碌,按苏师傅的要求,买木料,弄石头,弄沙土,做准备。
  然后周园里面也同时做着清理工作,又招了几十个力工,把周园里面的的建筑垃圾和野草,给搬的搬,抬的抬,铲的铲,尽快清理出施工地点。
  待一切都准备好了,苏苏师傅也招募好了工人,就带着大批施工队伍进驻了周园。开始工作干活。
  弄好了以上这些最繁琐的工作,晴娘可就真的闲下来了。
  每天,只需看看黄大奎送上来的用银子项目报表。某画个红圈就好。
  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至于银子的支出,她也完全放权,交给了忠仆黄伯去掌管。
  晴娘就在龙笑天的珠宝别院里,倒也过得优哉悠哉。
  只是最近,黄大奎常常来报,说周园的施工进度不错,苏师傅他们干得很起劲。只是,总有些奇怪的人在周园附近探头探脑。像是来打探什么的。
  就问晴娘,要不要把这些人给撵走,或者交给官府控制起来?
  闻言,晴娘却是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她晓得这些人是哪里来的。
  除了她那位非常惦记周园的大伯,还能,是谁派来的啊?
  不过,这位大伯,似乎也只能派人在院子外面看两眼,惦记一下了而已。
  至于周园,他是想都别想得到的!
  在州里呆着无聊,周园的事情也进展得很顺利,晴娘闲得无聊,又激发起她的购物狂心性了。
  于是,嚣张的带着侍卫,满大街的出击购物。
  什么女孩子最漂亮衣服啊,首饰啊,还有新鲜的包包啊,鞋子啊,她都愿意花高价购却血拼,去购买回来。
  当然这钱吗,如果不够花了,她就从龙笑天别院的墙壁上,取下一颗玛瑙宝石,就去卖掉。
  银子,立马就有了。
  但,可千万别说晴娘乱挥霍龙笑天的财产哦!
  因为,龙笑天好久不会来看她,晴娘,心里是又担心,又生他的气啊。
  购物,狂消费,纯粹是解压了。也能让晴娘对龙笑天的怀念之情稍稍减弱一些。
  不过,在州里玩着玩着,晴娘却听说了一个顶不好的消息。
  北方大草原上的狼王,开始兴兵南下。
  就带领了好几万的大兵,骑着铁马,拎着金戈,到大周国边陲重镇,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还拿着鞭子,给撸走了好些的人口,回去当奴隶,或者直接虐杀了。
  可就把大周国的各层官员和百姓,都给吓得不轻。
  有钱人忙不迭的往内地逃跑,拿着大量的金银细软到内地置田买地,买房子去了。没钱人,为躲避战乱,也一窝蜂的跟着跑。拖儿带女的,涌入内地。
  于是乎,内地的房价铺子和土地,普遍都在涨价。
  大山州,正是地处内地。又离得京城不算太远的好地方。
  这时候也跑来好些的外地有钱人,又是来买田地,又是来买房屋居住的。
  来到州里,见到周园有这么大片面积,里面还有工人在大兴土木。就有人动心了,跑来问价,想买下周园。
  还出了很高的价钱,什么两千两啊,三千两啊。连出价五千两的都有!
  可就把晴娘给惊的,一惊一乍的,也后怕不已。觉得幸亏她去年就把周园给买下来了。不然,今年,周园准得落在别人手里。
  但周园是周家的根基,祖先的祠堂都在这里,她那里肯卖啊,就回绝了一批又一批前来问价的人。
  这些人都还好说,打发走就是了。但随着这些有钱人的迁徙,一些边镇的老百姓又被草原的狼们经常洗劫,过不下日子去,也开始跟着迁徙了。
  就有一股像是难民又像是流民潮似的,几百几百的难民,一拨一拨的,开始从边镇各处慢慢往内地涌来。
  人多,粮食需求就大。
  晴娘敏锐的发现,今年恐怕粮食就不够吃了。
  商机,来了——
  于是乎,也不在州里玩了,忙就坐着船回到了青山村。
  还一回到青山村就往地里跑,去查看长工们的地种得怎么样,苗都长出来了没?
  在发现几百亩良田,都已经种下去了后。晴娘就在半夜里,夜深人静,众人都睡熟了以后,就把异能金色光点,全部给放了出来。
  金色异能光点,就欢快的跳跃飞舞着,朝广袤的田地飞去。
  它们,可是在晴娘体内待的太久了,好久没有出来转悠转悠了。
  光点们只是转了一圈回巢,晴娘就发现,原本那些只是伸出了个头的柔弱小嫩苗们,迎风就涨,眨眼间,就长得有筷子那么高了。
  再看异能小虫,也像是被气给吹着了似的,因为吸收了太多的生命力,而被金色光点带回来的能量给撑的,变得圆圆滚滚的了。
  不自觉间,像是又长大了一圈。
  待得晴娘她们第二日早上都起来的时候,木氏就发现,院子外面的几百亩地上的麦苗,好像忽然之间,就长高了好些。
  不是好像,是真的啊!
  昨天还只有个懒趴趴的刚长出了头,今天,居然就有筷子般高了。
  “大郎,俺就知道你没走,一直就在这里保佑着俺们。”
  激动之下,木氏一下子就跪倒在麦田里,痛哭流涕上了。
  王妈小东升他们,也都瞅着这些茂密的,蹭蹭长的碧绿麦苗,都惊呆了。
  他们以前在赵家的时候,也曾经听说过晴娘家发生过奇迹,当时他们只当是听八卦一样,乡下人没见过世面,瞎说的呢。

☆、453。第453章 要买商铺

  可如今,是亲眼看见的啊,就不得不信了。
  这,这根本就是神迹好伐?
  吞咽了两下口水,王妈他们也跟着木氏跪倒在地里,朝天一个劲的磕头谢恩,感谢天神保佑木家。
  他们已经对木家有了太多的归属感了,木家兴盛,他们也会跟着风光啊!
  至于那些新长工,早上来上工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一“神迹”,当时也惊得目瞪口呆的。
  见王妈等人都跪在地上,口口声声说是天神保佑,天神赐福,也都吓得跟着叩拜,感谢上苍。
  “都起来吧,都不起来干活去。”
  倒是赵二等人淡定,他们早就看惯了晴娘家里的神迹,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了。也就惊愕一下,马上就开始履行他们工头的责任,催促工人们干活了。
  只是,去年的时候只有七亩地长得这样迅速,而今,是三百亩地,一齐都长得这么快。赵二他们就知道,今年的任务可就繁重多了,有的是活儿让他们干了。
  就这样,貌似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神迹,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落下了帷幕。
  为了今年多种两茬粮食,晴娘这次,把三百亩地种的全是小麦。
  有了异能的助阵,原本长势旺盛的小麦,就更加长得疯狂,长啊长的,一个劲的拔高,抽穗,开花,长谷粒。
  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至少得三个月生长期,才能成熟的小麦,差不多全都成熟了。
  自然也都是高产。
  于是,晴娘忙就让众长工收麦子,打麦子,又叫人赶紧把谷仓给打扫出来。
  这边,就准备开镰丰收了。
  那几个长工就进入繁忙期,天天一早就下地割麦子,起早贪黑,累得个半死。
  也就有人知道,晴娘家的长工不是那么好做的。不是让他们天天混吃等死的。
  不过,好在晴娘家的工钱高,伙食也足够好,一旦开镰割麦,天天都有白面馒头和肉,管够吃。隔三差五的,还会给顿小酒喝喝。
  这生活,可就比村里一些有钱人家的伙食还好些呢,美着呢!
  这些长工们也都乐得这么做活。再苦再累,也愿意干。
  麦子差不多收割完了,也正在打穗,装仓库。
  看看,三百多亩地的小麦,因有异能助阵,起码也是一亩地八百斤的收成,高的都达到上千斤呢。
  三百多亩地,可就是二、三十万斤的粮食产量!
  二三十万斤啊,装在草袋子里,得堆成一座小山嘞!
  这么些粮食,就是几百个人同时吃,吃上个一年半载都吃不完,总不能多放在家里存着吧?
  况且后续,家里还会源源不断的有粮食产出——
  晴娘就打算在镇上开个粮食铺,把这些粮食都换了银子回来!
  “东家,俺上次去州里,发现州里的粮食价格,每升比镇上的都高出五文钱嘞!”
  工头赵二吃饱饭,听说晴娘有这个的想法后就笑嘻嘻的跑过来帮忙出主意。
  他是庄稼人,肯定最关心粮食的价格,去年去州里的时候,空闲的时候他可是天天跑粮店去看的。可就知道这里的价钱有多少。
  哦,整整高出五文钱呢!
  闻言,晴娘的眼珠就急速转动了几圈。
  一升小麦就是五文钱,那三十万斤粮食,可就是十万个五文钱。
  按照大周国一两银子一百五十文钱的兑换率,五十万文钱,可就是差不多二三钱两银子的差价。
  乖乖,这么多钱嘞!
  这么一算,晴娘觉得,还是直接在州里开粮铺,比较划算。
  当然,这里面也得去掉运费什么的。不过到底是水路,一艘船就能装个几万斤,运费还是很便宜的。
  巨额银子的利润火苗,烧得晴娘心都极度干渴起来了,说干就干,晴娘马上就派人去州里告诉黄大奎,在州里繁华街道上面,寻找一间又便宜又宽敞的合适铺面买下来,她好用来做商铺,卖粮食。
  可是,黄大奎接到晴娘的命令后,却是好几天都没有决定下来买哪里的铺面。
  因为,他遇到难题了。
  这几个月,因为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商铺住宅可都很紧张的。价格也一路看涨。
  以前繁华地界的商铺,能卖个五六百两银子就算不错了,可是现在,就是想两千两银子买下来,都不可能了。
  而便宜点的铺面,地理位置却不好,也不宽敞。不符合晴娘的大部分要求。
  几天以后,黄大奎不得不哭丧脸,前来负荆请罪了。说暂时找不到合适的铺面,让晴娘主子再给他点时间。
  “嗯,周园的进度如何了?”
  见黄大奎这么伤心,晴娘也不好再埋怨他什么,就岔开话题,问了问其他的事情。
  “回主子话,园内的工程已经差不多了,就差周家的祠堂和外面的围墙没有淘了。”黄大奎就老老实实的回答。
  “是啊,还得有围墙,围墙也得——”
  哎呦,晴娘忽然就停了下来,然后睁大了双眼,忙的一拍手。
  她怎么忘了呢,周园,本身就处在市中心的——繁华地界!
  如果在周园的外面,就是在那原本该是盖围墙的地方,盖上那么一溜商铺。
  那你说,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啊?
  在周园外面,面朝繁华地界,盖上一溜商铺,不用说,就是个极好的创意。
  到时候,晴娘要找的商铺,可就有了,也省得了那一两千两银子,还找不到好的不是?
  不但晴娘要找的卖粮食的商铺有了,就是其他的商铺,晴娘暂时用不上,也可以出租出去啊。
  周园,方圆十多亩地呢。那周边四面,岂不是就有好几十里地长?
  就算最后面为了进出方便,给闪出来,也有好长的地界可以盖商铺的。
  至少,能盖个四五十间商铺吧?
  到时候,一间商铺,晴娘就是按一年一百两银子的租金给租出去,那就是四、五千两银子的收入啊!
  当然繁华地界,自有繁华地界的租金,现在买房子,租房子的人也多,一年一百两银子恐怕也打不住的。
  晴娘就满眼冒金光的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黄大奎。

☆、454。第454章 不用买了

  可是,却没想到,晴娘明明说出了个好主意,黄大奎却有点听得目瞪口呆的傻眼了。
  过后,还一个劲的吭哧吭哧,脑筋转不过弯来似的,表示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妥当?
  因为,他认为周园是周家的祖宅啊,是个环境清幽的园子啊。老太爷在世的时候——
  哎呦,怎么能让铜臭气沾染上周家的祖宅呢?
  “什么铜臭气不铜臭气的?周家的祖宅不许要银子修建啊?”晴娘就拉下脸,训斥他。
  这些古人什么思想啊?这么保守!
  这种前面是商铺,后面是生活场所的地界,在现代可就是太普遍了。放着大好的繁华地界不去赚银子,却死守着什么清净,什么祖宅的清高,真是迂腐!
  祖宅,祖宅能当饭吃啊!
  祖宅能让周家后人生活无忧啊?
  多赚银子,吃得好,穿得暖,才是王道!
  “是,是,小人迂腐,主子英明!”
  一见晴娘发火了,黄大奎早吓出了一身冷汗来了,哪里还敢顶嘴。忙就躬身应承着。答应着。
  还忙就谄笑着讨教晴娘,这个商铺该怎么修,修成什么样子。
  “你这么做——”见黄大奎又答应了,晴娘就笑了。这才把怎么盖商铺的事情交代给他,叫他一一去办理。
  晴娘的打算,是在周园外面盖上一圈的商铺,就闪出后面,那不太繁华的地段当后门。
  至于前门,照样开在繁华地界,跟她要求的粮店商铺,紧挨着。
  当然,她也不会让那些来租房子的客人偷窥周府的秘密的。那些往外出租的商铺,一律都是平房,还不准在后面那里开窗户和大门。
  只剩下她自己的那个商铺是唯一的二层小高楼,还可以后面有窗户有门,随时跟周府相通连。
  这样,她进出方便,货物也进出方便。
  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