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菲美人-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方面就不得不提蒙利国新近几年新出的一个战略奇才:完颜阿卓了。

  我们寻常提到蒙利国的时候,印象里的他们总是有几个关键词:野蛮、嗜血、残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这种印象也是对的,蒙利国因为位处草原,国民都是以游牧为生,这些游牧民族都是逐草原而居的,哪个地方的草地肥沃一些,就迁徙到哪里,常常搬家自然便也很难聚居起来,也就没办法形成村落或者是城镇。

  既然没有城镇,那么教育肯定落后。

  蒙利国不追求知识,只追求力量。

  草原上哪个男子的力量大,那个男子勇猛,那么他就会受到人的尊敬,受到漂亮姑娘的青睐。

  就像是一群野兽,嗜血又凶悍,胜者为王。

  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缺偏偏出了一个奇人,也就是蒙利国皇族的二皇子完颜阿卓。

  这个完颜阿卓骨子里流的的草原的血,脑子里却不是草原上的荒草。

  他长得人高马大,体格强悍,力气也大,可是偏偏性格又偏向咱们大云国的人,没事儿就喜欢看书、写字、研究兵法。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不怕野兽凶猛,就怕野兽有文化。

  现在卫无疾大军面对的就是这么个情况。

  咱们大云国富庶,装备好、物资好、战略好,对付一帮凶猛却没有战术的野兽,自然是无往不利。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啊,蒙利国国王任命完颜阿卓为兵马大将军了,蒙利国的野兽们也变得有脑子了,这可不就不好对付了吗?

  又加上他们从小在草原上长大,对于地理环境本来就比咱们了解精通很多,纵使皇上无比信任卫无疾的能力,也不免担心。

  这次战争真的是太重要了啊!

  他不但关系到能否扫平蒙利国,能否去除这个粘连大云国数十年的毒瘤,更是关系到皇上的地位,皇上的话语权。

  毕竟这场战争,可是在皇上的大力支持下展开的。

  若是失利,难免不会让百姓对皇上失去信心,让权贵列侯们有了可趁之机,妄想自己可以干预朝政。

  皇上有些心焦。

  但是他却不能将这份心焦表现出来,因为他知道,事情发展到了这阶段,早已没有了什么回头路。

  一场战争,从开始提出,到筹备,到真的出征,就像是一个巨人在行走,一步一个坑。这需要无数人的努力,无数人的奉献,是很难退缩或者放弃的。

  在做这个决定之前,皇上就已经想好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如今自然也不会惊慌无措。

  为今之计,也只有相信卫无疾,相信他的能力和经验,并且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并且妥善的安排哪些战死、受伤士兵的家属。

  气急败坏的瞎指挥和埋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皇上一派镇定,卫无疾却并没有觉得轻松。

  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为他知道,他遇上了一个了不得的对手。

  这个完颜阿卓还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啊!

  他冷酷又冷静,好学却并不古板,就像是一个天生的王者,像一只狼王,睿智的排兵布阵,巧妙的设下一个个的陷阱。

  这样的一个对手,若是在和平年代遇上,那就是一个难得的知己。

  可是在这样战场上,那就成了最难缠也是最致命的威胁。

  草原的六月,是整个草原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虚幻的晨霭,飘渺的白云,神秘的雪山,成片不见边际的牧草,所有的一切都美得不像凡间。

  初夏的微风和煦,不像冬日那么刺骨,不像秋天那样干燥,她美丽,她吹绿了万物,吹开了野花;深深的草从在微风中摇曳,是那么的婀娜,充满了神韵,她轻柔,她拂过深深的湖水,掀起了阵阵微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碧水印着蓝天,蓝天衬着碧水……

  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自在奔放。

  除了那遍地残肢的尸骨。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恐怕永远也不会理解战争的可怕。

  便是最美丽的草原风光,也没有办法冲散那弥漫天空的血气。

  卫无疾看着军医治疗一个失去了右胳膊的伤兵。

  这个伤兵整条右臂的骨头被蒙利国的人连根砍断,只留了一层皮连着筋肉。

  军医们不得已要将这层皮也切断,如此才好包扎。

  古代大云国的医术远远没有现代社会这样发达,更没有什么接断肢,开肠破肚的神奇技术。

  卫无疾一直看着这个断了胳膊的伤兵。

  这伤兵是条汉子,虽然断了胳膊,没有麻药,可是他却仍旧一声不吭,只是咬着牙看着军医治疗。

  这样的情形卫无疾见过很多次了。

  战争,总是要用无数人的骸骨分出个胜负。

  这个伤兵还算是运气比较好的,至少留住了性命,可是地上躺着的这些肢体崩裂着,躯干支离破碎的人,他们却是再也难睁开眼睛。

  卫无疾理解皇上的决定。

  有的时候,和平也是要用战争来换的。

  可是他的心里,却突然便有些厌倦。

  望着万里无云、清亮透彻的天空,卫无疾突然便觉得有些想念。

  他想念自己的妹妹了。

  说到底,他还是始终都没有办法变得冷血,变得残酷,变成一尊无血无肉的杀戮机器,这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他的缺点。


第四百二十三章 册封大典 1

  草原上一片血染的苍凉,遥远的盛京城里却是一片欢天喜地。

  因为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

  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了万家灯火负重前行。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那些每日每夜默默为我们守护者这片大地,守护祖国安全的人,总是最值得尊敬的。

  没有理由,没有借口,尊敬他们是我们的义务。

  端午节到了,唐菲的册封大典便也到了。

  因为边境前线发生的事情,让唐菲已经几天都心情沉重了。

  不要说什么咸吃萝卜淡操心,也不要说什么爱国婊,唐菲觉得爱国是一件最基本的事情,也是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应该知道的事儿。

  从你出生在这片土地起,你就已经自动和你的祖国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你的宿命也是你的使命。

  先有国,才有家。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可是如今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

  当一些最简单的真理都开始被一些人以所谓的理智质疑,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是我觉得所有称呼别人为爱国婊的人,都是垃圾。

  因为在我看来,或许有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经历,各种各样的理由眼界不够,知识水平不足,甚至有些狭隘亦或偏激。

  但是至少他们的心是热忱的,他们的血是沸腾的。

  你可以举得他们太偏激,可以觉得他们不对,你可以鄙视他们的眼界,可是看不起他们的知识水平,但是你不能在爱国的后面加上一个婊字,你不能否认他们的初心。

  咦,好像有点儿扯远了。

  总归唐菲就是因为战争的事情,一直心情有些沉重,就连端午节的册封大典都没法让她高兴起来。

  按着唐菲的想法,什么册封大典的随便办办也就是了,总归自己不是个形式主义的人,花那些钱也是浪费,还不如省下来拿去安抚那些死去士兵的家属。

  皇上却对这次册封大典很是重视。

  一码归一码,死去战士的抚恤要给,家属也该好好的安置,可是这册封大典也不能马虎。

  两个人难得的又起了一点儿争执。

  若论身份,唐菲敢和皇上对着干那就是不要命,可是论感情,怎么说都是皇上的感情更深沉一些。

  最后争来争去也是没有意义,还是两个人各退两步,皇上缩减了册封大典的规格,唐菲也要开开心心的穿皇上特意为了她定制的礼服。

  这个德妃册封礼服可厉害了!

  这是皇上提前了几个月就命尚衣局开始准备的。

  大云国对于红色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却是以紫为尊。

  平常时分,除了贵族阶级,寻常百姓家是不可以穿紫色的。

  这可不是一种风俗,这是一项法律。

  就像是不得私下宰牛一样,若是有人偷偷穿了紫色的衣裳被人举报,那可是要坐牢的。

  而黄色,明黄色,则是代表了皇权,那是只有皇上才可以穿着享用的颜色。

  皇上特意为了唐菲定制的这个礼服,就是紫色锥金线的。

  一身紫裙,长长的曳地裙摆,内穿妃色内衫,外罩深紫色牡丹古香绸袍,金丝银线在袍下缕上如易流云图案。

  这一身礼服一拿出来,就镇住了一大票人。

  其实说起来,整个皇宫里满打满算,还是要属唐菲的白芷苑好东西最多。

  可是唐菲素日穿着一向以舒适为主,像是这样大张旗鼓金碧辉煌的礼服,还真是少见。

  这礼服虽然是在夏天的时候穿,可是为了突显其气势,做的还真是挺繁重的。

  不光是裙摆长,就是内里,都用铁圈围了衬子,这样人在穿起来的时候不用人特意摆造型,就自然的蓬松鼓胀起来,端庄又气势逼人。

  尚衣局的人小心翼翼的将礼服送来了白芷苑,里里外外的宫女太监们都好奇的围着端详。

  就连唐菲都有些啧啧称赞。

  要说这现代确实有很多的东西要比古代发达,比古代好,但是唯有这手工制品,还是古代的更加精巧细腻、原汁原味。

  这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就是非工厂里批量生产的能比。

  说不清是哪里产生的差距,总之就是不一样。

  其实咱们中国古代的传统服装还真是很漂亮的,无论是秦汉的褒衣大裙,还是唐朝的热烈奔放,甚至宋代的恬淡清丽,各有特点却俱是美轮美奂。

  咱们国家明明是拥有传统服饰种类最多的国家,甚至每个朝代的衣裳种类、风格也都不尽相同。

  却又偏偏是将民族服饰抛弃的最彻底的国家。

  这何止是让人遗憾惋惜,简直是让痛心疾首了。

  因为这礼服外表大量的采用了金丝银线,又缀满了各色珠宝,里面甚至还固定了铁圈,穿着漂亮倒是真的漂亮,可是也着实太沉了。

  咋形容呢,就是穿上了这个礼服,整个人就没法子随意移动了,直接就变成了一个笨重硕大的炮台。

  但是这还不是最重的。

  最重的还是和礼服配套的头冠。

  大云国册封皇后的头冠叫做九龙四凤冠,唐菲只是一个妃子,自然不能这样隆重。

  可是皇上许是为了显示自己对于唐菲与众不同的珍视,还是仿造这九龙四凤冠打造了一顶双龙戏珠冠。

  虽然龙呀、凤呀的一下子减去了不少,可是这分量却是着实没有减。

  双龙戏珠冠,漆竹丝为圆框,冒以翡翠。上饰翠龙二、双龙之间嵌一大宝珠,上有翠盖,下垂珠结,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大珠花十二树。小珠花如大珠花之数三博鬓,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饰珠宝钿花十二,翠钿如其数托里金口圈一副。

  这个头冠做的着实漂亮,宝石林立,华丽闪耀,就是唐菲都有些移不开眼睛,爱不释手。

  这个皇上,也真是有心。

  一个册封德妃的典礼就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若是唐菲有朝一日真的能成为皇后,那又会是怎么样的母仪天下呢?

  唐菲心中充满了期待,却也深知自己越是期待便越要镇定、不动声色。

  皇妃和皇后虽然只差了一个字,其代表的意义却是千差万别。

  一个是皇上的家事,一个却是天下的国事。

  唐菲如今虽然对皇上的感情愈发深沉,可是她却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如果说一开始还只是想要和命运抗争,想要做主宰命运的人,那么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唐菲想要的也越来越多。

  这不是贪婪,而是责任。

第四百二十四章 木兰效应

  开始的时候,她只想要自己的生活过的自在美好,可是现在,她却想让更多的女性,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之前忘记说了,唐菲的花木兰已经写好了。

  母亲顾氏确实素有才情,不但将唐菲的故事改编的更加有才气,同时也结合大云的实际情况,把这个故事改编的更让人容易接受。

  大云国虽然经济发展的不错,可是和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还是没法比的。

  虽然自从皇上登基以后,兴资举办了很多的私塾学堂,可是老百姓们还是不识字的居多。

  所以想要扩大花木兰的影响力,想要让这个故事火起来,只是出书肯定是不成的。

  毕竟不识字儿的大老粗,每天为了生计风里来雨里去的,哪有机会安安静静的看本书呢?

  所以为了花木兰可以更容易被人接受,顾氏不但帮助唐菲将书补完成,更是集结雨香诗社的才女们将花木兰这个女将军的故事改编成了评书段子,让各个茶楼的说书先生们变着法子的讲。

  其实按着唐菲本来的想法,还想将这个故事改编成戏曲来演奏。

  只是雨香社的才女们俱是大家闺秀,名门夫人,这些女子若是让谁演奏什么乐器那是一等一的精湛,可是要让谁谱点儿什么曲子,那又是有难度了。

  毕竟大家闺秀们学习这些才艺,多是为了培养气质,或是为了以后自己的出嫁增加筹码。

  一个出嫁前再怎么高洁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出嫁了以后大抵便也多是争风吃醋、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了。

  还是那句话,中国女人整体上来说,放弃自己有些太早了。

  闺阁的时候潜心学习了一些才艺,学习知识,却好像只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嫁一个更好的人,等到真的出了嫁,便好似万事大吉。

  出了嫁以后就算还要学习,学得也多是一些管家或是所谓经营婚姻的知识了。

  有人管这叫做成熟,我却觉得不过是在不自觉的将自己变成一种附庸罢了。

  因为学习的目的性在那,所以这些闺秀们就算有勤学苦练的,但是却很少有真正打心眼儿里热爱的,能够忍受寂寞细心专研的。

  平时表演下才艺还可以,若是要原创些什么,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更不用提那些夫人们了,嫁了人以后,什么乐器、什么才情,早就抛到脑后,几百年不会再想起了。

  所以这改编成戏曲的事情还是稍稍耽搁了一些辰光,不过幸好顾氏认识一个神人,所以还是成功的改编成了戏曲。

  这个神人就是官乐坊的兰昭姑娘了。

  兰昭姑娘在这古代的大云国,简直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人。

  她出身低微,从小便饱受生活的折磨,可是却不卑不亢她生的貌美,风姿动人、亭亭玉立,却又一直独立,从不借着美色行事她如今功成名就,受人尊敬,可是却还孑然一身,不愿出嫁。

  唐菲向来很少打心眼儿里尊敬一个人,但是唐菲是真的很尊敬兰昭。

  因为她也确实值得人尊敬。

  我们很多的人都觉得自己非常努力和幸运,因为我们的生活一帆风顺,无论是学业、事业、婚姻、家庭都顺风顺水,没有什么波折。

  这个时候我们便会觉得,这都是我们平时的努力加上自己能力的结果。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婚前,我们享受着父母的庇荫,从衣食住行到教育、上学,我们都不需要去考虑生活的艰辛。

  工作我们有父母帮忙出谋划策,结婚,我们要父母出钱帮忙买房买车。

  婚后,我们依赖先生的照顾,不懂人情世故,计较家长里短,就算生下孩子也要双方的父母帮着看护,因为这些都是应该的。

  这就是一个人所谓的一帆风顺。

  都是因为我们将责任都交给了别人去承担,而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一切安逸美好,还以为这全是自己努力得来的结果!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真是精辟!

  唐菲敬重兰昭,就因为她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

  她所拥有的一切或许不多,但确实实打实都是她自己努力得来的。

  唐菲觉得自己没有这样骨气,所以她对这样的人更是格外佩服。

  兰昭被称为兰君。

  君又被叫做大家、大师,这个词足可以称得上对一个人在特定领域里成就的极高肯定了。

  一个人想要被称为君,那么她便绝不可能只是为了某种目地而去学习研究,那必然是全身心的热爱。

  兰昭不光是她的琵琶,她的乐器水平在大云国都是极高的。

  也只有她,才能谱写出最美的乐曲,让花木兰这个故事在整个大云国发扬光大、流传千古。

  您还真别说,改编成戏曲真的是个挺重要的事儿呢。

  因为大云国的古代,再怎么发展的不错,那也是男权社会。

  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限制是很多的,以前就曾经说过,除了一些特殊的节日和特殊的活动,女生是不可以随便上街的。

  像是饭庄、酒馆儿、茶楼这样的场所,女生更是不能随便进的。

  进都进不去,那你还怎么听评书呀!所以这评书啊,主要的受众群体还是男人,女人听不着。

  但是戏曲就好办了啊!

  女人虽然不能进戏园子,但是逢年过节、办喜事、做寿那可都是要请戏园子来家表演的呀!

  这古代没有电视电影,所以这看戏就成了百姓们很普遍的一种消遣。

  当然了,戏园子也分好坏,一些大的戏园子还真不是普通人家能请得起的,但是看不起好的,不还有一些比较简陋的吗?

  改编成戏曲,这还真是一种可以让男女老少都普遍能接受的文娱形式。

  古代文化生活本来就挺落后的,一些好的戏曲、评书更是少之又少。

  你看咱们现在一天挺自在的,平民老百姓没事儿上个网就可以点评一下国家大事儿,指挥指挥美国大选。

  但是在大云国,这些都不可以。

  虽然不能说是像焚书坑儒,或者是文字狱那样的血腥严苛,但是也不能乱说话,。

  出书啊、戏曲的审核,那也远比现在要严格几百倍。

  唐菲的花木兰可以发表,那一方面是因为内容比较积极向上,而最重要的原因还真是因为唐菲皇上最喜欢的德妃。

  没办法啊,现实就是这样啊!

  你要是没有一点儿的背景,没有一点儿势力,便是你有真才实学,也总是要多走很多的弯路。


第四百二十五章 任重道远

  甭管是因为什么,总之这《花木兰》一经推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别说是一些有些知识水平的中产阶级了,便是一些天天在地里忙活的泥腿子,下地干活的时候儿,也总能哼上几句。

  或许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重度直男癌觉得这个花木兰实在的不知廉耻,居然以一个女子之身抛头露面,甚至上战场打仗,简直是丢尽了女人的脸!

  但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国家想推行一种思想,难不成还能让你几个直男癌反了天了?

  其实说实在的,无论是古代社会的封建统治,亦或是我们现在的民主,说的算的,都是统治阶级。

  区别就是封建社会的时候,统治阶级要发布一点儿什么政策,那就直接发布就好了,而你想搞民主的话,你得先花上点儿时间给老百姓洗脑。

  哪个国家都一样,世界上哪有什么绝对的道理,统治阶级要你接受的,那就是道理。

  皇上想让百姓们认识到女性的力量,宣传宣传大家便也认识到了。

  就好像**说‘妇女能顶半边天’,那就是顶半边天。

  别说是这样的正确的真理了,就算是错误的谬论,只要所有人都认为是对的,那么你便也会觉得是对的了,这是人的本能从众心理。

  不过让人们意识到女子的能力,认识到的女人的付出,这还远远不够。

  这只是第一步。

  当《花木兰》火起来之后,那自然就要开始推行一些‘周边’了。

  不过这周边可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抱枕、手办之类,而是女性工厂。

  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再家庭生活中,经济自主永远是一个人,一个女人想要拥有自由,拥有话语权最基本的东西。

  讲道理讲一百遍,那也不如让女人们有可以独立生活的依靠。

  所以在唐菲的倡议下,皇上的支持下,大云国终于划时代的开办了女性工厂。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新鲜事物想要出现那也是要经过层层阻碍,经过很长的适应过程的。

  但是咱们开这个工厂是为了军队呀!

  《花木兰》里不是说了吗:‘女子纺纱在家园’,咱们开办的就是女子纺织工厂!

  这可是纯粹的国有企业了哈,还是军区专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