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菲美人-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忙于战争,一个忙于杀人。
  两个人的相处到底是越来越少。
  完颜阿卓知道三皇子向来不喜欢约束,又对他的武力值放心,想着要让他自由自在的泄去平复心情,所以平日便也只纵容着他,让他来去自如。
  三皇子却是越的厌恶生命。
  他一面带着对于天下第一美女的好奇,一面抱着追求刺激的心态,忽悠了一对蒙利国勇士,居然当真就这样单枪匹马的闯到了盛京城。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埋伏、策划,他终于成功在重兵把守、密不透风的盛京城里偷走了大云国皇上最心爱的德妃娘娘。
  可怜这德妃娘娘竟也是个痴情人,大云国皇帝罔顾她的死活,她却也甘愿为大云国皇帝牺牲,口称自己是什么柳婕妤。
  不过这样拙劣的谎言又如何瞒得过三皇子呢?
  只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就将唐菲的身份出卖无疑。
  若大云国的柳婕妤也有如此天姿国色,那却不知道真的德妃娘娘应该是什么样的神仙人物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三皇子也慢慢的见识到了这位传说中德妃娘娘的聪明、果敢、冷血以及她时而拙劣时而精湛的演技。
  三皇子慢慢的被她吸引。
  再之后的事情大家也便都知道了。
  三皇子既幸福又不甘的,死在了唐菲的手中。
  对于他来说,倒也是一种得偿所愿的解脱。
  可是对于完颜阿卓来说,这却是不亚于晴天霹雳的噩耗了。
  完颜阿卓本来因为战事的顺利而满心欢喜,他以为自己等来的会是一个解开了心结归来的爱人,一个幸福美好的明天,谁知等到的却是三皇子坠崖而死的噩耗。
  根据巴特所说,自己的三弟分明就是被那个德妃亲手杀死的!
  那个德妃先用刀刺,后用脚踢,最后竟是拖着自己的三弟一起坠入了悬崖!
  三弟死了,这个世界上自己最爱的人死了,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我得了天下,却失去了你!
  若是不能与你一起共赏天下,那么这天下又有什么意思?
  等到失去了,完颜阿卓方更觉三皇子的可贵。
  他恨恨的握紧了拳头,自己一定要大云国付出代价,一定要德妃付出代价。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第六百四十九章 人间地狱
  
  视线再从广阔的大草原深处转移回热闹繁华的盛京城里。
  有了顾俊舅舅在盛京城里,唐菲母亲顾氏脸上的笑容似乎也多了不少。
  而埋藏了二十多年的顾太光一案也终于在皇上的监督下,在虎贲卫的努力调查下,在顾俊舅舅和兰墨的努力配合下,真相大白。
  真相让人大惊失色却也在预料之中。
  顾太光与蓝如海果然是被冤枉的。
  案件的内情也并不复杂,甚至可以称得上简单,只可恨当年长公主从中周旋一手遮天,加之形势危急、民情激愤,所以顾太光与蓝如海不得已成为了朝廷的替罪羊,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当年案发的时候蓝如海才刚刚从湖南郡苦寒之地升迁入盛京城。
  外来和尚好念经,外来的官员却不好做人。
  凭良心讲,盛京城官场的排外现象还是挺严重的,蓝如海没有什么背景,又是从地方上升上来的,虽有真才实学,可是为人刚正不阿,难免叫这些早已经腐朽了的贵族阶级视为异类,很是有些瞧不上眼。
  蓝如海空有满腔抱负,可是方一入盛京城便先被人排挤,受了挫折,心中也是产生了些许抑郁不得志之感。
  而就在此时,他结实了一个知己好友,也就是戚府的大当家,戚老爷,戚震天。
  咱们且不论戚老爷政治立场如何,单论他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
  戚老爷为人实在,待人真诚,平时说话办事也总是心平气和,很有几分度量。
  这要不是身为戚府的大老爷、当家人,是天生的敌对立场,戚老爷还是个很棒、很重情义的人的。
  蓝如海为人很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这样的人咱们现在这么说起来满满的都是赞美之词,可是若是真的搁在现实生活中,又难免让人觉得他太一板一眼,方方正正的不好相处。
  不说别的,别的同僚下了班都出去喝花酒,叫上几个妹子左拥右抱、弹琴唱歌好不快活,可是这样**奢靡的场合,蓝如海是从来不肯去的。
  他就像是一把铜质的利剑,从来不肯沾染到一丁点儿的酸水,不肯承受半分腐蚀。
  就这样,蓝如海成了腐朽官场中的异类,也成了这些自身堕落却看不得旁人清白的官员的眼中钉。
  但是这样的异类却不止有蓝如海一个,戚老爷戚震天也从来都不去花楼那样的场所。
  不过戚老爷倒不是因为怕腐蚀自己的灵魂之类的,他身为戚府的大老爷,身为长公主在朝廷里的代言人,灵魂早已经被腐蚀得千疮百孔了。
  戚老爷不去,主要就是怕他的夫人王氏伤心。
  咱们老早就说过不止一次了,戚老爷这个人最大的优点不是他中庸,而是他对家人非常非常的好。
  这份好,别说是在盛京城里,就算是搁到整个大云国来说,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他不但是个顶顶好、顶顶专一的丈夫,也是个顶顶慈祥的父亲,同时是父母的好儿子,更是妹妹小戚氏的好兄长。
  这本来是一个男人最难能可贵的优点,但是凡事都有度,若是超过了那个度,便也只能适得其反。
  就比如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吧。
  戚老爷所出一双儿女:戚原、戚月。
  戚老爷对这双唯一的儿女那正是极好,可以称得上是慈爱满满,有求必应。就算是他们兄妹想要天上的星星,戚老爷都得拼着老命不要爬到天上去将这星星摘取下来。
  但是这就是真的好吗?
  这是溺爱!是在害了他们!
  想对孩子好是好事,可是既然生养了孩子,那就得教育他们,告诉他们什么好什么是坏,若是连明辨是非都做不到,那就不是在养孩子了,那养出来的只能是是非不分的大魔王!
  戚老爷宠爱有余,教育却不足,每每总是迁就让步,所以一双儿女也俱是嚣张跋扈,不成大器。
  戚老爷对待孩子毫无原则,对于那个从小与自己一起长大的妹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不管戚老爷这样的溺爱是对还是错,总之同样都不喜欢去烟花之地寻欢作乐的蓝如海和戚老爷慢慢的走到了一起,成为了至交好友。
  蓝如海在盛京城里本就孤立无援,就像是一朵没有根的浮萍。
  好容易结实了戚老爷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知己自是珍惜不已,两个人时常互相过府来往,喝酒谈天,岂是一个投缘了得。
  而因为有了戚老爷这样一个可以谈天说地的好友,蓝如海的脸上也终于多了些笑容。
  兰墨在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脑子里还能想起自己父亲脸上那快活肆意的笑容。
  只是那个时候的蓝如海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视若真宝的好友,在以后的日子里竟然会将自己一家拖去那样的深渊。
  蓝如海本是个很有真才实学的能吏,奈何从湖南郡到了盛京城后,却始终不得皇上的重用。
  这份落差,往往让他产生些郁郁不得志之感。
  而随着先帝5年湖南郡那场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蝗虫灾害爆发,蓝如海的机会也来了。
  因为蓝如海出身湖南郡,为人又正直,先皇任命他为治蝗钦差,专门治理湖南郡的蝗虫灾害。
  这样的差事并不是一件好办的差事,责任极其重大,但是若是办德好了,功劳也大。
  可以预见,若是蓝如海能够好好的把握这次机会,将灾害治理好、灾民安顿好,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位极人臣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难事。
  蓝如海信心满满,就连他的至交好友戚震天戚老爷都对他信心十足。
  可是却没有想到,这次难得的机会竟是将他推入鬼门关的侩子手。
  本来一切进展得都挺顺利的,在蓝如海和众多大臣的一起努力下,灾情都已经控制住了。
  只是粮食却也俱都折损了。
  百姓们没有了粮食过活,每个都面黄肌瘦的啃树皮,吃观音土,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整个湖南郡变成了一片人间地狱,灾民们一个个饿得皮包骨头,群情激奋,就像是地狱中的恶鬼,为了吃食,甚至连道德观都变得无比淡薄。
  眼瞅着天气越发的寒冷,又要到了冬天,食不果腹,也就只能眼睁睁的被冻死、饿死。
  那个时候其实国库并不算充盈,但是先皇虽不如咱们的皇上一般爱民如子,却也不是个能坐视百姓被饿死的冷血君王。

第六百五十章 爱民好官
  
  加之那个时候全国各地都因为湖南郡的那场灾害群情激奋,人心动荡,成千上万双眼睛都眨也不眨的盯着先皇。
  这种情况下,先皇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于是先皇便精打细算的从国库中拨了十万两白银给蓝如海,让他用这些银子去赈济灾民。
  十万两银子啊,十万两雪花纹银,这么多银子若是堆在一起,那就是一座小山。
  多是真多啊,蓝如海就是可劲儿的造,他一辈子也花不了这么多的银子。
  可是这些银子若是放到基数庞大的灾民面前,那犹如泥沉大海,不值一提了。
  怎么才能叫更多的灾民活命呢?怎么才能用有限的银子买到更多可以让人活命的粮食呢?
  蓝如海陷入了沉思。
  他是一个从底层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实干家,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公主,这个人务实,并没有那么多不切合实际的浪漫主义思想,他虽然公正严谨,却并不刻板。
  可是说若不是没有当年的顾太光案件,蓝如海定然会成为一个造福全大云国百姓的大好官!
  若是蓝如海没有出事,想来如今朝廷中便也没有左相什么事了。
  我现在讲到这里,都不得不感慨一句:蓝如海被怨惨死,这不仅仅是先帝的损失,更是大云国数万百姓的损失!噫乎哀哉!
  有限的银子却想要救助更多的人,蓝如海想了个主意,就是赈灾用的粮米不买精米,而买糠米。也就是最后给蓝如海定罪的劣质粮米。
  不过这可不是以次充好,这当真是蓝如海费劲了心思想出来的权宜之计啊!
  简单一点的讲吧,当时市面上的粮食是一两银子一担,那么十万两银子就能买十万担粮食。
  但是糠米便宜啊,那东西是劣等粮食啊!
  如此一来,十万两银子就可以买上一百万担的糠米!
  一百万担糠米啊!那能救多少人!能让多少灾民活命!
  我知道,那肯定又有人要说了啊:‘糠米那玩意是给猪吃的,怎么给人吃?糠米怎么吃?那玩意多难吃啊。’
  难吃?呵呵,人都要饿死了,还在挑剔口感!
  能活命就是老天保佑了!
  在这种情况下,是个填满肚子的东西就是好的,管他是什么精米,是什么糠米,就是屎也得咽下去。
  你要是在沙漠里迷了路,你若是想要保命,你连尿都得喝下去!
  一些高高在上从小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公子少爷,可能会义愤填膺的觉得蓝如海以次充好,这是在丧尽天良。
  但是蓝如海是见过苦日子的人,他亲身亲地的和那些食不果腹的老百姓们同吃同住过,他知道,自己这不是在害人,自己这就是在救人!
  自己做的不是一件丧良心的亏心事,自己这是在行善积德!
  若不是一个真正心系百姓的好官、实在官,他还真想不出来这个法子!
  好了,如今法子有了,那就该开始买粮食了。
  可是这不,又遇上麻烦了。
  寻常丰收的年头儿,那粮食的价钱不高,并且还很容易就可以买到。
  可是今年可是饥荒年!
  饥荒年你上哪儿去买粮食去?
  灾民那么多,饿死骨一具接着一具,百姓们经常可以看到逃荒人流浪乞讨到的惨状,又总是听到湖南郡现如今惨绝人寰的情形。
  大家恐慌啊!
  百姓本来就是最容易恐慌的,遇到一点儿事就恐慌,听到一点谣言也恐慌,更何况湖南郡遇到的蝗虫灾害那还不是谣言,而是切切实实发生的真事!
  百姓恐慌了怎么办呢?
  他就屯粮啊!抢购啊!
  这可不是说大云国的百姓们愚昧、蠢,你搁到现代社会一有点儿风吹草动那老百姓不也动不动就存粮、抢盐的吗…
  天下百姓都一样儿,大家谁也别笑话谁。
  百姓们因为恐慌都去哄抢粮食,而粮食本来就那么些,这粮价可不就变贵了嘛。
  加上有一些无良的商家,充分发挥了‘无奸不商’的特质,他压根儿不管那些灾民的死活啊,囤着粮食不卖,搁在手里就开始坐地起价。
  这给蓝如海气得,真恨不得直接全给他们抄家,让这些粮食全部充公。
  可是等蓝如海这么一打听,哎呀天啊,这些奸商都和那些勋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不说人家怎么那么有恃无恐呢,人家上面有人啊!
  买也买不到,动又动不了,蓝如海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儿。
  就在这个时候,蓝如海的好朋友好兼知己,戚震天戚老爷开始来给蓝如海出招了。
  戚震天给蓝如海介绍了盛京城有名的大商人顾太光。也就是唐菲的外祖父,顾氏的父亲。
  这个时候虽然唐庭已经在母亲大戚氏的压力下娶了小戚氏做平妻,但是这时候唐庭还是深爱着顾氏的。
  这时候顾氏正在怀孕,肚子里面带着的那个球儿就是咱们的大美女唐菲,而唐庭因为老婆怀孕寂寞难耐饮酒作乐,结果一个不小心就把小戚氏给睡了。
  唐庭觉得自己做了对不起顾氏的事情,觉得自己背叛了爱情,所以对顾氏很是愧疚,又恼恨于小戚氏的勾引,对小戚氏很是没有好脸色,对顾氏则是柔情蜜意,体贴备至。
  这时候还没有发生以后的那些恶心事儿,所以唐庭、顾氏这两口子还没有撕破脸皮呢。
  既然没有撕破脸皮,侯府与顾家就还是和和气气的亲家关系。
  而戚府作为唐庭母亲的娘家,借着与侯府的关系,倒是也可以同顾太光搭上几句话儿。
  就借着唐庭与顾氏这边儿的关系,戚老爷先搭上了顾太光,继而将蓝如海引荐给了顾太光。
  与那些无奸不商的商人不同,顾太光是个良心商人啊。
  他自己做生意很将诚信,从不欺诈顾客不说,他还很热衷于做善事。搁到现在来说,顾太光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慈善家。
  这次湖南郡的蝗虫灾害顾太光自然也有所耳闻,他也一直在为了这次蝗灾忧心忡忡。
  不过与一般人担心自己会不会受到影响不同,这位忧国忧民的良心企业家满心担忧的都是这些灾民的生计了。
  顾太光自然不可能抛家舍业的跑到湖南郡去抗灾,但是他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干。
  他每日雇佣了伙计去盛京城外开粥铺子,免费施粥,赈济那些从湖南郡逃荒而来的灾民。



第六百五十一章 暗度陈仓
  
  顾太光是个好人,蓝如海是个好官,这两个人凑在一起,自然是一拍即合,相见如故。
  顾太光是盛京城有名的大商人,手里面自然也存着很多的粮食。
  他一直也想着要利用自己的能力为朝廷做一些贡献,为这次蝗虫再好做一些贡献,如今蓝如海要买他的粮食,他自然欣然应许,不但不抬价,甚至还特意降低了价钱出售。
  而对于蓝如海这种以糠米代替粮米的法子,顾太光也是赞同不已,只觉得这当真是个顶顶好用的法子。
  顾太光原本也是贫苦出身,他能拥有如今的家财万贯靠得可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他老实本分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来的诚信口碑。
  既然出身底层,顾太光了解得也多。
  而今这个社会啊,说是赈灾,说是救济灾民,可是仍旧总有些丧尽天良的人想着从灾民的口里扣粮食,发死人财。
  灾民自是因为没有东西吃,不得已才只能接受朝廷的帮助、领救命粮草。
  可是一些本就家中有余富,甚至活得很富足的乡绅,他们明明不缺这点子救命粮米,却因为他们的贪欲,非要去与灾民挣命。
  听我这么说大家肯定都觉得特别不可思议,觉得这样的人真是恶到了极致,也丧良心到了极致。
  可是这样的人很少吗?
  不!这样的人太多了!
  咱们不说古代社会,省的老显得我像是在危言耸听,咱们就说现代社会,就说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我们总说国家福利不好,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其实咱们国家的福利还算是比较良心的,毕竟咱们人口基数太大了,有时候就算有心想要面面俱到,却也难免有些疏漏。
  国家的许多政策其实都是好心,但是国家每年下放的那些低保,有多少是真的到了需要人的手里?
  你曾经有没有看到过家里一贫如洗、生活极其艰难的领不到低保,又有没有看到过明明有工作、有房,生活富足的人却在月月领着低保?
  好吧,低保什么的可能离咱们的生活有些遥远。
  但是助学金咱们都听说过吧?
  这是国家设置的,用来帮助那些上不起大学的大学生的,用来培养人才的。
  你在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玩游戏,衣服多得堆成山,苹果手机一部换一部,每天出去大吃大喝,却年年领着助学金。
  这样的人是真的需要助学金的贫困学生吗?
  很显然他们并不是。
  可是为什么助学金都到了他们的手上?成为了他们的一部苹果手机,成为了他们餐馆里的一顿饭,或者是游戏里的一套绝版衣服?
  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但是社会就是这样。或许这就是社会的残酷?亦或是人类的残酷?
  还有国家下了大力气建造的廉租房、公租房,里面住的有多少是真的住不起房子,有需要的人?
  要我说,廉租房和公租房不需要建设的那么好,设施那么齐全,直接设立公共澡堂、公共厕所。
  不是我心狠,而是我真心觉得,真正需要这些的人是不会在意有没有独立卫生间、独立浴室的。
  就像是那些就要被饿死的灾民根本不会在意自己吃的是精米还是糠米一样。
  为了帮助蓝如海实现计划,顾太光更是花了大力气雇佣了一大批的工人连夜赶工,就是为了将这些精米与糠米混合,为了救助更多的灾民。
  本意是好意,事情也是好事,但是当这件事情被戚震天戚老爷密报到朝廷之上的时候,一切就又都变了味道。
  据戚震天戚老爷所说,蓝如海身为先皇亲自任命的治蝗钦差,拿着朝廷下发的十万两银子,却不想着如何赈灾救民,反而只想着如何贪赃枉法。
  蓝如海收受盛京商人顾太光的银两贿赂,以高价收取劣质糠米充当赈灾用的粮米,弃百姓利益、百姓生死于不顾,实属罪大恶极。
  而自己身为蓝如海的朋友,虽看重朋友之情谊,却也着实没办法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朋友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却仍旧保持沉默,于是只能勇敢的站出来,向先皇揭发此事。
  戚老爷随即又呈上了一份账本,上面所记载的果然便是蓝如海收受顾太光贿赂一事的具体账目明细。
  先前就说了,当时湖南郡的蝗虫灾害真是危害极大,整个湖南郡,不,应该说是整个大云国都是一片风声鹤唳。
  老百姓嘛,遇到一些灾害之类的事情肯定都要怨政府啊。
  反正不管是啥事,出了什么事情先怨政府就是没毛病的,这个惯例从古至今都适用。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皇上可是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的。
  偏偏当时国库并不算充盈,朝廷虽然拿出了不少的银两粮米,可是人力哪里比得上天意啊,蝗虫灾害虽然终于控制住了,可是老百姓的粮食、房屋也都被蝗虫造的差不多了。
  如此一来老百姓们更是怨气冲天,只说朝廷不作为,说皇上昏庸之类。
  皇上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中,威信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自然每日心情暴躁。
  加上后宫也不省心,后院儿起火了,自己家的皇后心悦的人居然是自己的亲生哥哥隆庆王!这更是让皇上到了崩溃的边缘。
  此时听了戚震天戚老爷的密报,又看了他呈上来的账本,皇上自是勃然大怒。
  不过蓝如海一向风评很好,所以皇上倒是也没有马上就给他定罪,反倒是派了人去暗中调查。
  这一调查可倒好,顾太光果然在每日每夜的将粮米中兑入糠米,这可不就是以次充好吗!
  戚老爷说的话算是成真了一半,皇上心里面也已经信了三分之二。
  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在看到了暗卫在蓝如海家中发现的,由顾太光行贿给蓝如海的一尊羊脂白玉观音时,完全被填满。
  这羊脂白玉观音可是件无价之宝。
  做工材料还是其次,主要是这白玉观音的神奇功效。
  古代的时候人们都特别的迷信,碰到什么事就喜欢求神拜佛,好像只要诚心的乞求了神灵,神灵就会将自己的愿望都实现了。
  而若是一直没有实现,那也不是自己努力不够的缘故,而是自己的心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