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门风华-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氏默算了一下也答应了,随后又看向周婉,“这样吧,彧儿过几天就要生了,你帮着她核计核计,争取把这几件事做好来。还有,明年开春了,婉儿琢磨琢磨庄子里的农作物,那个棉花的纺织机据说是你带人研究出来的,你再好好往这边努努力,看看能否有什么突破,最好也能一举成名,呈报到御前。”
“是,小的知晓。”周婉点点头。
颜彦是两天后才从大舅娘田氏嘴里知晓那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也才知道朱氏因为她被皇上禁足三个月一事。
说实在的,最近颜彦很少和外界联系,而身边的人见她在坐月子也不会拿这些传闻来干扰她,因而她也就不太清楚外界对于她和周禄的传闻又火了起来,而且也愈演愈烈。
不过经过皇上这么一辟谣,这些世家大族之间倒是不怎么谈论她和周禄,改谈她和陆呦了,主要是陆呦能上战场,且还能收复城池,这也颠覆了大家对这个哑巴加傻子的看法,毕竟大多数人对陆呦的印象还停留在他成亲那天。
记忆太深刻了。
谁也想不到,短短的三年时间,这个哑巴加傻子居然让全城的百姓刮目相看了,不得不说,这傻子命也太好了,遇到了颜彦。
颜彦对这些传闻倒是不太过心,她想知道的是,朱氏到底和皇上说了什么,以致于皇上会罚她禁足三个月,且还是当众申诫。
论理,这个女人执掌陆家二十年,手段和心机不是一般的深,否则,陆家也不会只有陆呦一个庶子,且还是养残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轻易把皇上得罪了?
颜彦思索了许久也没有答案,不过她倒是确定了一件事,皇上对她的信任和维护一如从前,或者说,甚于从前。
有这个打底,颜彦还怕什么?
因而,她很快放下了这件事,一心一意地侍弄起孩子来,丈夫不在身边,尽管家里有这么多丫鬟婆子,可带两个孩子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主要是她还得顾忌到陆衿的感受,不能让女儿以为她有了儿子就不疼她了,因而,她每天还得花一部分时间给陆衿讲故事,陪她玩。
颜彦是在冬至的前一天才知道颜彧生了个女儿的,这一年的祭祖因着陆老太太病倒,朱氏被禁足,颜彧产女,镇国公府里没有正经的女主人出面,为此,族长特地上门找到了颜彦。
陆呦虽也是庶出的,可陆呦现在是一名秀才,又是一名前线的将领,且颜彦又是一名郡主,因而族长的意思是让她代表镇国公府出面主祭。
总不能偌大的一个国公府就派周婉一个贵妾出面吧?
颜彦本想推辞,可一听颜彧前些日子挺着个大肚子去看望族里的鳏寡孤独,也给他们送去了一点粮食和衣物,同时还说要把族学扩大。
颜彦一听不对劲了,颜彧这是在收买人心呢,有必要这么急切,挺着个大肚子去探视这些她素日并不曾放在眼里的穷人?
因而,略一犹豫,颜彦答应出面了。
她虽不承认朱氏是她婆母,但陆呦总归还是姓陆的。
因而,冬至这天,颜彦带着青玉青云两个去了陆家的祠堂,祭祖结束后,族里的这些老人们把她围住了,他们大都听闻颜彦现在不进镇国公府了,不管是中秋节还是她生孩子,她都没有回陆家,为此,他们想知道她和朱氏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一个做晚辈的为何连嫡母都不敬也不认。
因着颜彦答应过此事不再提,所以她也就没有说实话,正为难时,黄氏走了过来,颜彦对她还是比较尊重的,主要是没有过任何利益冲突,自然也就没有矛盾。
黄氏看到颜彦倒是很亲热,拉着她的手问她累不累,孩子胖不胖,一天睡多少个时辰,夜里要醒来几次等,也问颜彦最近有没有收到陆呦的来信。
一旁的族人见她们相谈甚欢,倒是没有再追着问她和朱氏的事情,颜彦也趁势和黄氏一起出了祠堂。
随后,黄氏又告诉颜彦,陆家有腊八施粥的打算,还有去给养生堂里的弃婴送钱粮的打算,说完,黄氏抿嘴一笑,也不多解释,转身走了。
上了马车的颜彦开始思索起黄氏的这番话来,陆家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无非就是想留给外界留一个善名,而陆家要这个善名,多半是冲她来的吧?
而黄氏告诉她这些,无非就是想让颜彦去和颜彧争一个高低或者是捣捣乱,说白了,黄氏也不希望将来继承镇国公府的是陆鸣。
可尽管如此,颜彦并没有想和颜彧竞争的意思,倒不是她心软,而是她不想拉低自己的身份去和颜彧斗,格局太低,她看重的不是这点小名。
再说了,目前颜彦的重点也不在此,她知道陆呦要去攻打保州,保州这座城池比真定要大,而且离契丹更近一些,因而,难度也就更大,颜彦这些时日一直在翻看各种军事书籍,希望可以帮到他。
………………………………
第五百六十九章、赔罪
冬至过后,天气突然一下转冷,连着下了两天的鹅毛大雪,为此,陆家把施粥的日子提前了,且还连施了三天。
因着颜彧还在月子里,而朱氏又被禁足了,因而陆家的施粥活动便由周婉全权主持了。
施粥期间,周婉挺着个大肚子带着几个管事婆子又进了城里的两家养生堂,以陆府的名义捐了点钱粮和布匹棉花,说是为陆端祈福,也为陆家祈福。
消息传到了宫里,得知陆家打发一个贵妾挺着个大肚子在街里施粥和看望养生堂的弃婴,李琮倒是也猜到了朱氏的意图,不过他什么也没说。
临近年底,李琮的事情特别多,除了关注陆端能否回来,他还惦记着那几座城池能否收回,惦记这一年各地的年景和收成以及各种天灾人祸什么的,因而陆家这点小事在他心里连一点水花都没有溅起。
不过陆家的粥也没有白施,因为陆家过后,马氏很快接上了,她也亲自带着几个管事婆子在城里连着施了三天粥,说是为战场上的颜芃祈福,也为颜家祈福。
颜家过后,赵家、吴家、朱家等也跟上了,因而,从冬至次日开始,一直到腊八,这些天都有世家大族在城里施粥。
为此,李琮这才意识到陆家的这个善举意义不小,至少,这些日子街里没有像往年那样有饿死或冻死的人,因为这些世家大族除了施粥,也把家里一些不用的衣服旧被等御寒之类的东西捐了些出来。
于是,李琮特地在朝堂上褒奖了这些世家的善举,着重提了陆家几句,把这个功劳归结到陆老太太和陆夫人身上,说陆夫人知错就改,倒也不失和善本性。
不过褒奖归褒奖,李琮并没有撤销对她禁足的旨意,因而朱氏惊喜之余仍是有些不满,因着这个主意是颜彧出的,朱氏倒是给了颜彧几天好脸色,冲淡了些颜彧生女带给她的失望。
腊八这天下午,颜彦正歪在炕上听青釉几个讲外面施粥的事情时,有婆子在廊下回话,说是颜彰颜彬几个来了,颜彦忙起身迎了出去。
“怎么啦?谁惹你们了?”颜彦见颜彬不像之前活泛,颜彰的眼睛里也水雾雾的,颜杉则紧抿着嘴,忙先问道。
“大姐,我,我,我替二姐和母亲向你赔礼,我,我。。。”颜彰先跪了下去,颜彬颜杉也跟着跪了下来。
颜彦一听,猜到这三个人准是知晓了颜彧和陆鸣的事情,可这事过去几个月了,好好的又是谁翻出来的?
“快起来,一码是一码,这件事跟你们没关系。”颜彦一边说一边上前扶人。
“大姐,你会不会不喜欢我们了,我们,你,恨不恨我们,我,我。。。”颜彬突然抱着颜彦哭了起来。
“二弟听话,大姐没有不喜欢你们,你们能来看大姐,大姐很开心的,真的,告诉大姐,今儿想吃点什么?”颜彦趁势把颜彬先扶起来了。
颜彬摇摇头,“大姐,我今天来不吃东西,我只想告诉大姐,我,我喜欢大姐,只要大姐不嫌弃我,我可以一直做大姐的二弟,以后长大了我会给大姐撑腰的。”
这话说的颜彦有几分莫名其妙的的,“好好的,谁又跟你们说起这事?”
原来,因着上次颜彧挑刺,这次颜彰几个回来先去看的颜彧,且正好颜彧也生了孩子,在坐月子,他们几个凑了点钱给孩子买了点礼物。
颜彧这次倒没有说颜彦什么,而是说起周婉来,周婉这些日子可风光了,一个小妾代表陆家去施粥去养生堂送东西,这下几乎全城的百姓认识了这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是陆鸣新娶的贵妾,不由得对她顿生好感,说她比颜彧善良,可惜不是正室云云。
偏偏这个主意还是颜彧出的,颜彧心里这个呕。
谁知没几天,周婉也分娩了,偏偏还生了个儿子,这下颜彧心里更觉得堵得慌了。
这老天爷也太不公平了,她出的主意是想保佑她生个儿子,谁知这好事却都落到了周婉头上,早知如此,她还不如什么都说呢!
颜彰对颜彧说的这些是非不感兴趣,倒是对周婉能代表陆家出面这件事有几分不解,主要是他们几个刚从书院回来,马氏自然不会主动给儿子们提起朱氏被禁足一事,因而颜彰也就不清楚这段时日又发生了什么。
谁知颜彰刚要问问颜彧,颜彧的女儿忽然哇哇哭了起来,颜彰只得作罢。
不过从颜彧那出来,颜彰多了个心眼,拉住采衣问了起来。
采衣只得把朱氏被皇上禁足一事说了出来,也说了朱氏是缘何被禁足的。
得知朱氏被禁足是因为说了颜彦的坏话,颜彰意识到另一个问题了,腊八这么重要的一个节日,颜彦却没有回陆家,这似乎不太对劲啊,难道跟朱氏被禁足有关系?
可惜,这个问题采衣就不敢回答了,含含糊糊的,且目光也闪躲,最后找了个颜彧在找她的理由急急忙忙回去了,连基本的送客礼节也忘了。
颜彰见此疑心更重了,略思索片刻,他忽地想起一件事来,上次来陆家看望二姐,好像也是采衣送他们出来的,刚一出来就碰上了周婉,他们三个和周婉说话时,采衣进去把二姐喊了出来,最后是二姐把他们三个送出陆家的,没让他们再跟周婉单独说话。
显然,周婉是知情的,二姐在防着她。
也就是说,在这之前肯定就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件事准是和二姐有关,且还不是什么好事。
想到这,颜彰有了主意,让颜彬和颜杉两个去探视一下周婉,左右他们两个才刚十岁,也以送一份贺礼的名义,应该不会引起什么不好的传闻来。
颜彬本就对周婉有几分好感,因而一听让他去看望周婉,倒是也痛快地答应了,拉着颜杉蹦蹦跳跳的就要走,颜彰把他们两个拉住了,嘱咐了他们几句,随后命一个婆子送他们去了周婉的院子。
………………………………
第五百七十章、懂了
从周婉屋里出来,颜彬和颜杉两个都气笃笃的,且颜彬眼里还转着泪,“大哥,周姐姐说大姐和陆家还有咱们家都断了来往,说大姐从此后没有娘家没有婆家,大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周姐姐说是二姐做了对不住大姐的事情,大哥,二姐到底做错了什么?大姐真的和咱家断了来往?”
颜彰毕竟大几岁,细思了一下,二姐这几年都没有和大姐来往,因而这件事显然不是现下做下的,而能让大姐说出没有娘家也没有婆家这样绝情的话来,显然不是什么小事。
电光闪念间,颜彰想到了颜彧和陆鸣的亲事。
事实上,颜彧当年拿着颜彦的画稿冒充她的去找陆鸣讨教一事颜彰是清楚的,彼时颜彧只说是好玩,而颜彰也还小,虽觉不妥,但也没深思。
而且那些时日颜彧没少带着他和颜彬去找陆鸣探讨学问和字画什么的,颜彰也没少见陆鸣上当之后颜彧得意的神情,因而,他以为颜彧就是喜欢闹着玩。
甚至于颜彧和陆鸣订亲时,颜彰也没察觉出问题来,但他一开始也反对这门亲事,倒不是为别的,而是因为陆鸣害颜彦自尽害颜彦嫁给一个哑巴,他心疼颜彦,还想着长大了找陆鸣报仇算账呢,可颜彧嫁过去这账还怎么算?
如今又三年过去了,颜彰也到了懵懂的年纪,联系起颜彬的那些话,他猜到了什么。
只是他想不通的是,如今都三年过去了,到底是谁把这些旧事翻了出来,而且能让大姐说出这么绝情的话来,想必这件事还牵扯到了两家的长辈。
也就是说,当年的冲撞一事是颜陆两家共同谋划的,目的就是为了逼大姐退亲,成全二姐。
为此,颜彰带着颜彬颜杉又回去找颜彧求证了,颜彧一开始本不想说这些,无奈颜彰搬出了颜彦不认婆家不认娘家那句话,说是要去找颜彦亲自求证并赔礼认错,颜彧这才忿忿说出颜彦之前找到奶娘和那两个婆子并把她们送去京兆尹公审一事说了出来,当然也说了最后的判决,不过却没有说具体的细节,也没有说出真正的缘由。
“大姐心眼太多了,她就是故意算计我们的,当初听到她要把那几个人送去京兆尹,咱娘还去求她,她压根就不承认自己知情,只说是为了给她辟谣,哪知最后弄出这么一个结果来?好了,这件事你们也别追问了,大人的事情,你们小孩子不懂。”
“我懂了。”颜彰苦笑着跑了出来。
他是真的懂了,多半是那几个下人说出实情后,皇上为了颜陆两家的颜面,命人把那几个人乱棍打死,算是给外界的一个交代,可大姐知道事实真相后却不肯再原谅颜陆两家了。
不用问也知道,当年的冲撞事件肯定是颜陆两家合伙参与了。
他就说嘛,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巧合?
原来,都是人心算计出来的。
颜彰年纪也不小了,自然也能看出这门亲事的好处来,只是他不明白的是,颜彦也不是外人,是他们的大姐啊,母亲怎么忍心去算计她?
要知道,这门亲事还是病榻上的祖母求了太后为大姐谋算的最后一件事,母亲这么做,将来有何颜面去见祖母,见大伯和大伯母?
因而,万分愤懑的颜彰从陆家出来后一直不知该如何去平复自己的心情,想来想去还是把他猜到的事情真相告诉了颜彬颜杉,他要带着他们两个来给颜彦赔罪,也要为他们母亲赎罪。
因着颜彬颜杉还小,颜彰也没法详细解释那两人私定终身一事,他只是说当年母亲和二姐做错了事,害大姐被逼退亲也被逼自尽,现在大姐知道了当年的实情,不肯原谅母亲和二姐,因而,他们需要去向大姐赔罪,看看大姐还认不认他们。
颜彬和颜杉两个说小也不小了,虽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男女之情,但对私相授受和私定终身两个词的大致意思还是明白的,因而直接问了出来,“是不是二姐和二姐夫私定终身,抢了大姐没过门的夫君?”
这番话他们几年前就从外人嘴里听过,只不过那会他们还小,不太明白这些,只是坚定地相信二姐不会这么坏,为此还和别人打了一架。
如今三年过去了,他们也有一定的判断力了,因而方才一听周婉的话,他们主动联想到这了。
颜彰没想到颜彬颜杉直接戳破了这件事的真相,羞愧万分的他忍不住哭了起来,“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才能求得大姐的谅解?”
“大姐好可怜,亏大姐之前一直对二姐这么好。”颜杉一向对颜彧没什么好感,因而他选择站颜彦这边。
“我,我也喜欢大姐,我们去找大姐认错吧,大姐要是没有娘家了,是不是就没有人给她撑腰了?”颜彬之所以问出这句话是因为素日在家母亲没少说要他们几个给几位姐姐撑腰。
这么着,颜彰才带着颜彬颜杉来给颜彦赔礼认错。
颜彦听完这三个人的叙述,忍不住唏嘘起来,不管怎么说,这三个弟弟没有让她失望,也没有白费原主这么多年的付出。
“好了,大姐说了,这件事和你们没关系,你们想大姐可以随时来看大姐,来,进屋去吧,你们还没有看看你们的小外甥呢。”颜彦一个个摸了摸他们三个头,领着大家进了东边的屋子。
陆衿本来正坐在炕上玩七巧板,见到颜彰几个,先是愣了一下,继而想起他们来,忙站起来伸出了两手,“大舅抱抱。”
颜彰先伸手去抱了陆衿,颜彬颜杉则拿出他们给陆初和陆衿带来的礼物,见陆初只会睡觉,颜彬颜杉很快也凑到了陆衿跟前。
颜彰把陆衿交给了颜彬颜杉,扯了扯颜彦的衣裳,拉着颜彦去了旁边的屋子,低着头,咬着嘴唇,就在颜彦以为他是要找自己求情时,颜彰抬起头来了。
………………………………
第五百七十一章、叫阵
颜彰抬起头来,颇有几分艰涩地问了出来,“大姐,你能不能告诉我个中详情?”
颜彦一听这话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傻不傻,大姐都说了,这不关你的事情,人难免有私心,难免会做错事,大姐不希望由你来背负这些,听话,有这时间不如多念点书。对了,你还不知道吧,你大姐夫也去了前线,他小的时候没有人陪他玩,为了打发时间看了不少书,其中包括不少兵书和军事典籍,因而,纸上谈兵偶尔也会有用武之地的。”
颜彰一听这个倒是有兴趣了,“是吗?大姐夫都读了些什么书?大姐夫这会在哪里?”
颜彦向颜彰推荐了几本书,也把陆呦参与的这两场战事简单说了一遍,而颜彰又问了好些细节,似乎忘了他把颜彦拉过来的初衷了。
而另一间屋子里,颜彬颜杉两个本来正哄着陆衿玩,忽听得颜彦好像提到了李穑的名字,颜彬忙窜了过来,得知李穑也和陆呦一起上前线了,颜彬跌足长叹,恨不得自己立刻长大,也好跟着去战场建一番功业。
“你以为打仗这么容易,才刚大姐说了,大姐夫小的时候读了很多军事典籍,人家还会做各种机括机关,要不,他怎么会把真定收回来?”颜彰趁机教育颜彬几句。
颜彬撇了撇嘴,“二姐夫据说还是誉满京城的大才子呢,也不过尔尔,还是大姐夫好。”
“这还用你说,没看大姐夫到现在仍只有大姐一个人,你看二姐夫那边,庶子庶女一大堆了。”颜杉也跟着撇嘴。
他虽不懂男女之情,但他明白庶子庶女是怎么回事,也明白庶子庶女的地位,因而,这一点他格外佩服陆呦。
“行了,你这个小屁孩,你才多大,乱说什么?”颜彦伸手拍了颜杉一下。
颜杉刚要为自己辩解几句,外面又突然有了动静,原来是太子和太子妃带着李熙上门来看望颜彦了,他们也知道颜彦一个人带着孩子在明园过腊八节,因而,在宫里参加完祭祀活动,也在慈宁宫里喝了腊八粥后,他们向皇上报备一下便出宫了。
这天下午,颜彦留太子一家三口和颜彰几个一块吃了顿热闹的晚饭,饭后,见外面天黑了,颜彦又专程打发几个人送他们回去。
腊八之后,颜彦见外面的施粥活动仍在继续,略一思索,她做了一个决定,捐赠三千石粮食和一千只羊给前线的士兵送去,让他们也过个好年。
事实上,秋收后,颜彦已经捐赠了近十万斤的山薯和上万斤的棉花,这些占了她收成的十之八九,所以她原本不想跟着去凑这个热闹。
可昨日她听说朱氏是因为带头施粥一事被皇上褒奖了,且颜彧还因为这事被朱氏高看一眼,她改主意了。
凭什么这些人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背后算计她污蔑她,她就不能也做点什么回击回击?
要知道,上次她明明已经警告了这些人,可这些人还是依然故我,既如此,她还客气什么?
于是,她命庄里人把一千只羊宰杀好了,左右这些日子冰天雪地的,在外面放一个月也不会坏,三日后,一千只羊连同三千石粮食,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宫门外,颜彦命周海生带人向兵部的人当场交割。
这个举动可比施粥来的震撼,实打实的三千石粮食和一千只羊,而且颜彦言明是捐赠给前线士兵的,为此,皇上在朝堂上也高度褒奖了颜彦的义举,期间还特地提到她之前捐赠的那些山薯和棉花。
此外,腊八之后,颜彦命周海生带人把街上的乞丐收留了,把这些人先统一送到庄子里去学点规矩,然后再登记造册,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分派工种。
因为颜彦把朱氏送她的庄子附近两座大荒山也买了下来了,打算扩大棉花和山薯的种植,同时,她还想扩大鸡鸭鹅和马牛羊的养殖,这些都是需要用人的。
颜彦相信,这些乞丐即便做不了重体力的种植,做点简单的养殖总该可以的,年龄小活泛些的还可以跟着师傅们学做点手艺什么的,真有岁数大的什么也做不了的,颜彦就当赡养一位老人了。
城里的乞丐一日之间几乎被颜彦全收留了,这个动静可不小,再加上颜彦捐赠的那些东西,因而,很快颜彦的风头就盖过了陆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