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风华-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嫂要有兴致,我们就去转转,成日里窝在宫里,也该出去透透气。”太后也动心了。

    她有很多年没有见过真正的土地真正的田野真正的丰收了。

    “母后想去,做儿子的也陪着吧,我听说彦儿的庄子都有上万亩土地和山林了,村民住的地方比一个小镇还热闹呢。”李琮也想出去散散心了。

    当然了,他感兴趣的是今年的收成如何,能不能支撑起前线的战事,百姓们能不能有个温饱。


………………………………

第六百章、农庄行

    太后和皇上都要去,太子肯定也跟着,为了不惊动外人,他们接受了颜彦的提议,换了身寻常百姓的打扮,且太后和容姑姑坐的是颜彦的马车,皇上和太子上了云家的马车,其他的宫女太监一个没带,但带了八个侍卫,四个明的四个暗的,加起来一共也才两辆马车几个随车侍卫,就像往常颜彦出门一样,一点也不惹眼。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同时也为了这顿农家饭,颜彦打发青玉青云两个先一步过去了,陪同的是大河。

    一个多时辰后,颜彦一行来到了明庄的大门口,大门没什么变化,依旧是一个简朴的篱笆院门上面挂了一块原木牌匾,只是进大门前的这一段路设置了一点障碍,是一道长约十米的迷宫墙。

    考虑到要往外运粮食和颜彦的进出,迷宫旁边还有一条路径通往大门旁边的另一个侧门,只是那个侧门正常情形下是关着的,有需要时才会临时打开。

    这不,大河正站在侧门处等着呢。

    谁知李琮和李稷都对这迷宫墙有兴趣,非要自己去走一走,颜彦本想告诉他们规则,偏这两人还不用,非要试试自己的能力。

    颜彦见此笑着摇摇头,和太后一起看着这两人在迷宫里打转。

    一刻钟多钟后,李琮总算绕进去了,因为他看明白了,这个迷宫是根据一个简易的八卦阵图做的。

    “到底是皇,到底是叔叔,就是比别人聪明。”颜彦夸了一句,不过差点说错话,因为门口还有两个小子呢。

    颜彦几个是坐马车从侧门进的,进门后,入眼是一片苹果树,上面正挂着一个个的苹果,绝大部分已经半红了,树下则是三三两两的鸡群在刨土或闲逛,太后从车里看见这一幕,顿时就想下车。

    “太后,里面地方大着呢。”颜彦笑道。

    “那也先下来松散松散筋骨。”太后坚持道。

    颜彦见此忙先下去了,随后扶着容姑姑下了马车,继而又扶着太后下了马车,这时,后面的云老爷子和云老夫人也下来了,一个个的都抬头看着树上的苹果。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红萘。怎么有的还用布袋兜着呢?”云老夫人问。

    “这是为了防止虫子咬,可这片果园太大,他们忙不过来,只能选择性地套上袋子,这些套上袋子的红萘一般不卖,都是用来自己吃和送人。”颜彦解释说。

    话音刚落,里面走出来两人,手里拎着个篮子,原来,他们正在采摘,看到这边的动静,挑了几个大的用篮子装过来送给颜彦尝尝鲜。

    颜彦接了过来交给大河,随后,领着大家拐出了果园,走了十来米,上了进庄的大道,大道的东边就是这片果园,西边是一片庄稼地,是一大片的高粱地,此时也正是高粱成熟的季节,不过还没有开始收割。

    过了高粱地,又是一小片果树地,这个果树地是之前的农庄带的,大概一百亩左右,是一片梨树和桃树,桃叶基本黄了,开始往下落,梨树上倒还有挂果,不多,应该是采摘后剩下的。

    因着颜彦想带大家去的坡地还比较远,众人又上了马车,马车在山脚停了下来,山脚处是一片房屋,有点类似一条十字街,不过街上这会只有十来个三四岁至五六岁的小孩在嬉闹。

    见到颜彦的马车停下来,这些小孩一窝蜂地拥了过来,领头的孩子带着大家像模像样地向颜彦几个躬身问好,颜彦从车上取下早就备好的糖果和一些比较劣等的笔墨纸砚送给了他们。

    “送糖果我懂,笔墨纸砚又是为何?”李琮饶有兴致地问了一句,因为他从这些孩子们的脸上看到了开心的笑容,说明大家的日子还不错。

    “纸张是给他们练字用的,农闲时分,庄里的孩子会聚在一起学着认字写字,我跟他们说了,会认字,会记账,以后才有可能做管事做师傅甚至于去城里做小二做掌柜。我觉得人还是有点追求比较好。”颜彦笑了笑。

    云老爷子做了一辈子的教书匠,听了这话很是认同,点点头,“这话很是。对了,彦儿,听说你旧年捡了好几百个乞丐,他们也住这里?”

    “一小部分住这,我这个庄子太大,没法把人都集中在一处住着,便按照他们各自的分工建了几处住地,种地的有两处,打理果树和养鸡鸭鱼的一处,那边还有养马牛羊的,此外还有专门给游客提供住宿的地方,那些人兼管着桃林,舅公和舅婆若是有兴致,明年春天我可以带你们来看桃花,可漂亮了。”颜彦一边说一边扶着云老夫人往半山腰走去,容姑姑扶着太后。

    山上的杂草和灌木全部被清理过了,统一种上了草坪,偶尔会有几棵花椒树,这个季节,草基本黄了,不过仍是有不少牛羊在山间徜徉,间或也能看到几匹马和几只小鹿,还有一闪而过的兔子和扑棱着的野鸡。

    “彦儿,你这养了多少马牛羊?”李稷问道。

    “羊最多,有二千多,因为那边还有一大片山林,全是草坪,牛有五六百头,马最少,应该也有上百匹吧,太子哥哥若是喜欢的话可以去挑一匹,有从女真和契丹那边过来的好马,应该还算比较纯正。”颜彦说道。

    这些所谓的比较纯正的女真或契丹马是陆呦从前线俘获的,因为受伤或是别的缘故不适合留在部队服役了,他找个机会命人送回来,说是可以留着做种马,毕竟他们的血统还是好的。

    “这孩子,张嘴就来,啧啧,没想到连这些你都清楚。”云老夫人叹道。

    “这才哪到哪,这孩子能干着呢,要不,陆家也不会后悔,彧儿跟她一比,提鞋都不配。”太后又想到了那些闹心事。

    “那是,没看我是谁带大的,我祖母说了,我这份聪明能干随她,而她又是姨祖母和舅公一手调教出来的,所以啊,我是借了云家的光了。”颜彦故作傲娇地扬起了下巴。

    没办法,在场的只有她最小,只能她扮笑来愉悦大家了。


………………………………

第六百零一章、出难题

    李琮见太后好端端的又提起颜彧,正要把话题岔过去时没想到颜彦先来了这一出,笑着摇摇头,随后拿着扇子在颜彦头上敲了一下,“嘿,合着没我什么事?”

    “哪能呢?您是我叔叔,和父亲一样的存在。”颜彦忙恭维了一句。

    “真真这孩子的一张嘴跟小妹一样,能说会道的,还会哄人。”云老夫人又忍不住夸了一句。

    可巧这时他们走到了一个小凉亭处,这是专门给大家临时歇脚用的,颜彦见此忙领着大家进去坐坐,这时,大河拎着那篮子洗好的红萘过来了,颜彦仔细看了一下,里面还有几个苹果梨,就是红萘和梨嫁接之后的果子,颜彦上一世特别喜欢吃,又甜又脆的。

    太后见了颜彦手中的东西也问了一句,说这个麻不溜丢的东西是什么。

    “回太后,这是我研究出来的新品种,保证您没有吃过。”颜彦先卖了一个关子。

    很快,她拿小刀片了皮,切成四瓣,分送给三位老人和皇上。

    得知这真是颜彦用梨树和苹果树嫁接的新品种,李琮盯着颜彦打量起来。

    “皇上叔叔,您这么看着我,我怎么有种不太妙的感觉?您该不会是又想算计我什么吧?”颜彦直接问了出来。

    “这孩子,刚夸你会说话,这会就打脸了,你皇上叔叔能用你,那是你的福气。”云老夫人说道。

    她是怕颜彦恃宠而骄而惹恼了皇上,虽说是亲戚,可自古帝王之家哪有多少真正的亲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王多了去,因而这些时日别看太后和皇上对他们很照顾也很恭敬,但他们一直恪守自己为人臣子的本分。

    “舅娘,你不知道,这孩子胆子大着呢,才不怕我们,哪天人家一个不高兴撂挑子了,我还得求着她呢。”李琮看出了云老太太的小心思,解释了一句。

    “哦,没想到我们彦儿这么本事?”云老爷子把话接了过去。

    “可不是,这孩子脑子里正经装了不少东西,衣食住行、战争、水利、农事、疾病,似乎没有她不会的,说到这,彦儿,我给你一个官当当吧,来帮帮我,如何?”

    颜彦一听这话吓坏了,貌似玩大了,忙瞪大了眼睛,摸了摸自己的胸口,“皇上叔叔,这玩话一点都不好笑,人吓人是会吓死人的。”

    “这不是玩话,前朝不是有过先例么,上官婉儿不就是做了武则天的左膀右臂。”李稷笑着附和了。

    “正是这个意思。”李琮点点头。

    事实上,自从知道陆呦在前线打了几次漂亮的战事且收回了几座城池后,李琮真动了心思想把颜彦弄到身边做一个女官。

    当然了,外朝官是不可能的,毕竟还没有过先例,就算是唐朝的上官婉儿,做的也是武则天身边的内廷官,因而,李琮的确可以考虑给颜彦封一个内廷官,替他先过滤一遍各地奏折,总理内廷事务。

    这个一点也不出格,因为宫里本来就有不少女官的,只不过没有像颜彦这么出类拔萃的。

    “你们不是来真的吧?我哪有这工夫,我现在要带两个孩子,要打理家里的事务,还有各处的生意和这几个大庄子,我要进宫了,这些事情哪有人能接手?再说了,我只是一个闺阁女子,能有多少见识?万一因为我耽误了皇上叔叔的大事,这个后果我可兜不住。”颜彦忙不迭地拒绝。

    “这事也好办,你手下这么些管事难道是吃干饭的?”李琮忍着笑意说道。

    “哦,对了,说到吃饭,各位可能有些饿了吧,我领你们去尝尝地道的农家菜,保证又是一种体验。”颜彦忙把话岔过去。

    “别打岔,先把这事定下来。”李琮换了个稍微正式些的口吻。

    “皇上叔叔,这个真不行,我真做不了,也没这个本事,我不过是喜欢看点杂书,脑子比较好使些,能记住书上的内容,偶尔也能有个突发奇想什么的,可不管我想什么,若觉得有用,我也会主动告诉您呀,所以您把我弄去做什么劳什子的女官真的一点用也没有。”颜彦也正式拒绝道。

    “不来也行,我现在交给你一个问题,你若是把这个难题帮我解决了,我可以不让你进宫。”李琮也退了一步。

    颜彦这才明白自己是上了当,转身拉住太后撒娇,“太后,您老人家也不替我说说话,我又被皇上叔叔算计了。”

    太后见此笑眯眯地拉着颜彦的手,“好孩子,你就先帮帮他,回头你想要什么,我也替你算计算计他。”

    颜彦噘了噘嘴,眼珠子转了一圈,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真的?那我想去前线。”

    她是想陆呦了,她知道他也想她了。

    “不行。”好几个声音同时说道,有太后、皇上和太子。

    “这会你怎么不说这个家离不开你呢?”李稷瞪了颜彦一眼。

    他经历过被抓,清楚那是什么滋味,因而他是万分不愿意看着颜彦去冒险的。

    “就是,我看你还是很闲,这样吧,朕定了,朕回去后就拟旨,封你一个正三品的宫令,先做三年,三年后若是调教出别人了,你就可以出宫,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你接着做。”李琮快言快语地说道。

    “皇上叔叔,您先别朕了,您先还是说说那个难题吧。”颜彦苦着一张脸说道。

    “火炮的研究又停滞不前了,炮弹能发射出来,也能爆炸,可就是打不准目标,差太多,此外,火药爆炸节点不好控制,发射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李琮说道。

    前些日子因为试验火炮的发射又死了五个人,且距离目标的偏差太大,因而这些日子他们又开始攻克这两个难题了。

    颜彦一听也为难了,火药爆炸的节点她可真是一窍不通,目标瞄准倒知道是根据三点一线,可这三点分设什么位置她也是一点不懂。

    退一步说,即便她懂,她也没法说出来,这个东西可不比嫁接个苹果梨好解释,解释不通的话她的身份就很难保住了。


………………………………

第六百零二章、帮一把

    颜彦是真的被李琮难住了。

    这两个选项她哪个都不想选,前者是不想把自己困住在宫里,谁知道三年的时间会发生什么,她毕竟是一个已经成亲的女人,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自己的小家是丈夫的感受;后者的两个问题她只知其一,即便如此,她也没法说出来。

    因而,思索再三她摇头说道:“回皇上叔叔,能不能换个问题,我一个闺阁女子,哪里有机会去接触什么火药?而这东西又不像农事什么的,书上都有记载,这样吧,皇上叔叔,我给您出个主意,这种事情您去找长年做这一行的人多练练,他们肯定有经验的。”

    “不成,就这两个选项。”李琮摆明了没得商量。

    颜彦努了努嘴,腹诽了几句,见对方确实没有回转的余地,只得开口说道:“好吧,不过您得给我时间,我需要找几个这方面的师傅讨教讨教。”

    一旁的云老爷子和云老太太见颜彦选了火炮,都瞪大了眼睛,两人几乎同时开口问道:“孩子,你怎么懂这些东西?”

    “回舅公舅婆,我哪里懂这些,这不被皇上叔叔逼的,只能回去找几个明白人问问,然后再自己琢磨琢磨,我可不想去做什么宫令女官,成天被这些冗杂的事情拖累,我只想过自在清闲的日子。”颜彦说的是真心话。

    太后多少还是了解些颜彦的本事的,见颜彦接下这活,忙拉着她的手摩梭道:“好孩子,谁不想过自在清闲的日子,只是你皇上叔叔现今遇到了难处,你好好帮帮他,等战事停歇了,自会有你的好处。”

    “回太后,这就不错了,有几个女人能像我这样,刚成亲没多久就搬出来单住,如今又彻底分家了,再也不必受陆家辖制,我心里明白着呢,要没有你们,哪有我的今天?所以呀,那些外道的话我们不说了,来,看看我今日给大家预备了什么好吃的。”颜彦把这个话题收住了。

    她可不敢一味撒娇弄性,虽说是亲戚,可更是君臣。

    “好好好,走了这半日,我还真有些饿了。”太后给了颜彦这个面子。

    见此,大河命人把马车赶了来,众人上了马车,约摸一刻多钟后,马车停在了一处半山腰,这是一片杏树林,只不过此时的杏叶开始泛黄了,地上也堆积了不少落叶,人踩在上面,偶尔还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间或也有一两只兔子从叶子中间冒出来,倏忽一下就不见了,倒是也有几只胆大的锦鸡,看到他们几个既不跑也不躲,仍旧悠哉悠哉地溜达着,时而往地里啄几下。

    站在山腰往远处眺望,随处可见劳作的人,摘果子的、割高粱、割谷子的、挖山薯的、摘棉花的、放牛羊的,就连远处那片波光粼粼的水域里也有一艘乌篷船在撒网打鱼。

    总之,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这地方真不错。”李琮赞许地点点头。

    “可不,很容易就令人生起归隐之心。”云老爷子附和了一句。

    “是啊,难怪彦儿说想过自在清闲的日子,说起来我似乎也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自在过了。”李琮感慨道。

    “别啊,皇上叔叔可千万不能这么想,您肩负着大周的命运,只能负重前行。”颜彦忙陪笑道。

    “负重前行?”李琮咀嚼了一遍这四个字,“彦儿说的没错,可不就是‘负重前行’,坐到这位置上后,我才明白这位置有多难。”李琮苦笑着摇摇头。

    “要不怎么说九五之尊呢,能坐上这位置的自然不是凡人。不过难有难的好处,难,说明皇上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时刻把百姓和大周的安危放在心上,从而也说明皇上是一位明君,假以时日,皇上必能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颜彦由衷地捧了几句。

    不说别的,单就李琮能听进颜彦的建议,大力开垦荒地种植棉花和山薯这两样,颜彦觉得他不失一位好皇帝,至少他时刻把百姓的温饱放在心上。

    还有一点,若是大周真能把火炮研究出来并应用到战场上,燕云十六州的回归应该不会太久远了,凭这一点,李琮也足以青史留名了。

    果然,颜彦的话激起了李琮的几分斗志,他伸手拍了拍颜彦的头,“好,就听我们彦儿的,做一个明君,不畏艰难,不念过往,砥砺前行,争取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好明君,所以,你还是进宫来做三年女官吧。”

    “啊?皇上叔叔,不带这么玩的?”颜彦的小脸又扭成一团了。

    “彦儿妹妹,父皇是真的看重你,宫令女官这个位置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坐的。”李稷在一旁笑道。

    “好了,这个话题以后再说吧。”太后把话收住了。

    她也不太赞成颜彦进宫做什么女官,宫里是有不少女官,可这些女官都是未婚的,大多出自普通的官宦人家,十五岁进宫,从最低等的女史做起,还有一小部分是从公主郡主的陪读中选出来的,因而,若有少数人因为才华或品貌被皇上相中的,皇上可以直接收了她封她一个妃嫔。

    可颜彦是一个成过亲的女子,且还是一位母亲,真让她在宫里常年待着,只怕没事也会被有心人利用传出什么事情来,这个后果决计不是她想看到的。

    好在颜彦自己也不想进宫,因而太后必须帮她一把。

    颜彦收到太后的示意,忙领着大家上了台阶,进了一处院子,这个院子是颜彦准备接待游客的,因而里面的装修还算雅致,一进院子,先入眼的是各种各样的菊花,接着是上房廊下两边柱子上的一副楹联,“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桃声杏色共忘机。”

    “不错,应景。”云老爷子念了一遍这副楹联,夸道。

    “舅公,这里面还有呢。”颜彦引着客人进了屋子,堂屋的墙上挂了几幅字画,大都是山水系列的,上面也有题诗作赋的,大多是陆呦前几年的作品。


………………………………

第六百零三章、进展

    知道这是陆呦的作品,云老爷子和李琮两个细细鉴赏了一番了,云老爷子给出了一个不低的评价,说是不管是陆呦的字还是画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若是坚持练习,假以时日,准能成名成家。

    可惜,这番话遭到了李琮的反对,“这可不成,他若是把心思都花这上了,谁来帮我守这江山?还别说,这小子也算是一个奇才,总能不断地给我惊喜。”

    李琮又收到了最新的八百里加急捷报,陆呦又帮他收复了一座城池,幽州,幽州距离辽国的南京比较近,是当年的太祖皇帝和契丹人决战折戟之处,也是后来几任大周皇帝提及此处无不咬牙切齿之处,没想到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陆呦攻下了。

    拿下幽州后,接下来若是能一鼓作气把顺州、檀州几个周边城池解决了,那么收复南京便指日可待了,如此一来,大周也就有望把契丹人赶回他们的草原了。

    因而,这种关键时候,李琮是决计不希望陆呦出什么状况的。

    不过李琮打的可不仅是陆呦的主意,他还打着颜彦的主意呢,颜彦不肯进宫做女官,他只能可着陆呦来压榨,他相信,有颜彦在,不管是为官还是为将,陆呦都不会让他失望的。

    不说别的,单凭颜彦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把一片荒山变成现在的富庶之地,这份能力便足以令那些终日不事稼穑之苦的文官们汗颜了。

    颜彦倒是不清楚陆呦把幽州收回来了,刚要问问是不是又有什么好消息时,青云青玉两个端着托盘进来了,开始上菜了,这个话题自然就打住了。

    这道饭虽说是农家风味的,可也丰盛,汤是鸡汤,菜有口水鸭、叫花鸡、清蒸桂鱼、萝卜炖羊肉、鱼头豆腐煲、清炒虾仁,此外还有四道素菜,都是地里现拔的现摘的,当然了,那些鸡鸭鱼羊肉什么的也是现杀的,主食是加了山薯片熬的小米粥或红稻米饭。

    因着菜和主食都是庄子里最新鲜的食材,且也比较清淡,因而这顿饭还算可口。

    一时饭毕,颜彦又领着众人在房前屋后看了看,随后又坐着马车绕着整个庄子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在夕阳西下时,各回了各家。

    次日开始,颜彦先是命周海生在后花园给自己弄了几排靶子,远近高低都不同,再请师傅给她做了一把专门适合女人用的弓箭,随后颜彦自己拉弓练习射箭,根据自己的瞄准经验,她理解了所谓的三点一线是眼睛、箭头的方向以及目标物。

    再之后,她又请人做了一个活塞式小箭筒,练习了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