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风华-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屋子里只剩下他们夫妻两个时,陆呦把颜彦揽进了怀里,“在朝会上被人聒噪了好半日,下朝又被他训斥了一顿,回家我只想跟你亲近亲近,哪知她这么没眼力见?”

    “他?”颜彦刚要问“那个他”,话没出口便反应过来了,这个“他”指的是陆端,也就明白陆端为何会训他了。

    “我也想你,就知道你也不愿意回去吃这顿饭,我们的心意还是相通的。”颜彦转身抱住了陆呦。

    她是心疼自己丈夫,不管他有多努力,也不管他有多出色,有一点他是改变不了的,出身。

    “是吗?那你还当着孩子们的面训我?”陆呦的大手在颜彦的臀部轻轻拍了一下,随即又低头在她脸上咬了一口,同样也没怎么用力。

    “那不叫训,我是,我是。。。”

    颜彦正琢磨怎么解释时,陆呦抱着她进了隔壁的卧室,颜彦一开始还想推开他,可一想到丈夫进门时的郁郁之色,她主动替丈夫宽衣了。

    小半个时辰后,两人穿戴一新正要去后花园陪孩子们放风筝时,周海生来了,送来了一堆厚厚的账簿以及两箱子东西,说是他们的船队从辽东那边回来了,如今正停靠在海州,不日将往南越、吕宋、天竺等地。

    颜彦一听,这一趟算是试水成功了,去年五月份下海,从大周带了不少瓷器和茶叶以及丝绸南下,从南越那边换成粮食、药材、香料和木材北上,途经琉球、高丽诸岛,年底才到辽东,一路上不停地更换货物,不过这些粮食倒是都卖给了辽国。

    随后又从辽东诸岛购置了不少药材和动物皮毛以及木材南下,因着这一路算是近海航行,没有遭遇什么大风险,且这一来一回都没有空船,所以这一趟收益有十二三万贯。

    送走周海生,陆呦抱住了颜彦,“娘子,不若我们跟着你的船队出门转悠转悠去?左右现在也没什么大事?”

    他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喜欢受官场束缚的人,年少时虽口不能言,可他也读过不少李白的诗文,最羡慕的就是李白仗剑走天涯的自由和豪迈,如今虽成亲了,可年少时的梦仍在,只不过如今他梦里多了一个人,确切地说,多了四个人。

    他想带着一家子出去转转,那几年光在北地转悠,南边还一次没有去过呢,听说江南的繁华和富庶比北地不知强了多少倍,不说别的,单看人家绣出来的花织出来的锦就能看出这些人手有多巧了。

    “夫君,你若是能说服皇上,我肯定愿意奉陪。”颜彦一边说一边拍开了丈夫的手,她想看看他们给她带来两箱什么好东西。

    陆呦替颜彦打开了箱子,其中一个箱子是颜彦命人收集的各种高丽绸子和倭缎,颜彦想比较一下这个时期他们的针织技艺和大周有什么不同,看看能不能取长补短。

    另外一个箱子则是他们收集的各地手工制品,其中最重要的是倭国的描金漆器和高丽纸以及辽国的金银器皿等。


………………………………

第七百三十四章、这口气不好出

    颜彦之所以让自己的船队每到一处都收集当地的手工制品,一方面是想看看对方的技艺是否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另一方面是为了做生意时扬长避短,人家有的东西就别运过去了,要卖就卖人家没有的。

    同理,颜彦也在京城开了一家铺子,专门卖这些大周没有的舶来品,这个时空物流业不发达,舶来品就显得尤为珍贵,再加上颜彦之前挑了几样精品送进宫里了,有太后、皇上和皇后帮着宣传,又是独一家的生意,自然火爆。

    有了这次试航打底,颜彦把京城的纺织厂扩充了一倍,可惜印花棉布的技艺还没有研究出来,她着重生产毛巾和袜子这两样,打算出口挣银子。

    此外,颜彦还打算开一家香皂厂,上学时她和室友一起迷过一阵子的DIY,也做过手工香皂,只不过那会是有现成的皂基。

    这个时空已经会使用皂角和胰腺或动物油脂制作皂豆来洗头洗澡洗衣服,颜彦可以把动物油脂换成植物油,再加上点火碱,这个皂化反应的实验她高中时做过,应该不难,有了这个基础皂基,香皂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流程还算简单,没有太大的改动,只需加几样东西就好,因此,颜彦想开一家这样的厂子。

    这天,颜彦正带着青玉青麦几个在偏院试验皂基时,陆呦回来了,带给颜彦一个不好的消息,说是陆袆没了。

    颜彦这才知道,这次陆鸣回幽州并没有带上陆袆,说是行程紧,另一方面也是孩子体质差,一场伤寒就要了孩子半条命,这种情形下,大夫说最好不要让孩子远行。

    于是,陆鸣就把三个孩子一并留下来了,一方面是有伴陪陆袆,另一方面也是马氏的意思,马氏怕奶娘和丫鬟们虐待陆袆,有陆袓和陆袂看着能好一些。

    原本三个孩子都是留在陆家的,前些天朱氏忽然提出要看看这三个孩子,说是她的身子复原了,也该再回监牢里,还说这次进去,只怕别想活着出来了,因而想看看这几个孙子孙女。

    于是,陆端便命孩子的奶娘和管事妈妈以及贴身伺候的丫鬟带着几个小辈去庄子里了。

    从庄子里回来,陆袆当天晚上便发热了,随后便是高热不止,同时还伴随腹泻,请大夫看过了,说是受了风寒再加上受了惊悸,熬了五天没熬过去。

    “这么巧?”颜彦微微有点诧异。

    事实上,她早有预感这个孩子肯定留不住,她也说不好为什么,就是有一种感觉,只是她没想到会这么快,更没想到会死在朱氏手里。

    她才不相信是单纯的风寒和惊悸,孩子之前连伤寒都挺过来了,却偏偏挺不过一场小小的风寒?

    至于那惊悸,更不用说,肯定是人为的,否则才两岁多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受到惊悸?

    要知道陆袆本就不是正常的孩子,一般情形下很难激起他对外界的反应,这种人说是受了惊悸,那得是多大的刺激?

    “你也觉得巧?”陆呦冷笑一下。

    他是想起了自己的经历,他一个正常人,会看书会写字会画画的正常人,就因为不能开口说话,陆家的长辈没有一个正眼看过他,基本是由着他一个人自生自灭,连带出去见客的资格都没有。

    说实在的,陆呦心里也清楚,若不是彼时陆端只有陆鸣一个嫡子和他一个庶子,他是决计长不大的。

    因而,他也能想象得到,陆袆这样的傻子怎么可能由着他长大由着他拖累陆家?

    所以,陆袆的死绝不是什么感染风寒,肯定是朱氏做了什么手脚,而这个结果正好也是陆老太太和陆端希冀的,因而,这对母子选择了沉默。

    “我二叔说什么了?”颜彦问。

    陆呦摇摇头,颜芃今天没有上朝,请的是病假。

    “病假?”颜彦吓了一跳,对颜芃她还是有几分孺慕之情的,尽管她不是原主,可她有原主的记忆。

    “你若是想去我陪你去一趟。”陆呦也清楚颜彦对颜芃的感情,主动说道。

    谁知两人刚收拾好要出门时,颜彰来了。

    据颜彰说,颜芃并不是病倒了,而是得知陆袆没了之后,马氏猜到是朱氏做的手脚,因而带了几个婆子要去找庄子里找朱氏算账,颜芃知道后追了过去。

    哪知朱氏似乎预料到马氏会上门,特地在进村的路口挖了一个陷阱,陷阱没有害到马氏却把颜芃害到了,颜芃的马踩到了陷阱掉进了陷阱里,颜芃也从马上摔下来被马踩了几下,脖子扭了不说腰身也被马蹄踩到了。

    而待马氏气冲冲地进村后,朱氏却从另一个出口主动回监牢了。

    真要说起来,这官司还没法打,因为朱氏是在自己庄子的进口处挖陷阱,她可以说是自我保护,怕盗贼怕猛兽什么的,而且她也未曾邀请过颜芃夫妻上门,是颜芃自己撞进去的,要赖,只能赖他没有事先告知庄子的主人他要进庄。

    “大姐,这也太欺负人了,你能不能想个法子帮我爹出了这口气?”颜彰问道。

    颜彦摇头,这口气还真不好出,朱氏进牢房了,总不能追到牢房去把她的腿打折了吧?

    可若说对她的庄子动点手脚吧,只怕受牵连的是那些佃户,朱氏本人有没有这个庄子肯定无所谓,她又不止这一处产业。

    “除非你能伤到陆鸣或陆含,别的她没有什么可在意的了。”颜彦说道。

    “陆鸣远在幽州,陆含一个女流之辈,对付她是不是有点不太地道?”颜彰为难了。

    主要是陆含和他并无任何冲突,把对朱氏的怀恨转嫁到陆含身上有违他的良知。

    “这样吧,你可以让你爹去找太后和皇上,争取让陆鸣在幽州多待几年,只要那个女人再做坏事,陆鸣就别回京城,这个要求皇上应该可以满足你的。”颜彦给出了个主意。

    毕竟这次朱氏伤到的是颜芃,以颜芃在太后心里的分量,太后应该会替颜芃出了这口气。


………………………………

第七百三十五章、反省

    太后的确替颜芃出了这口气。

    不过不是延长陆鸣在幽州的驻守时间,而是给陆鸣派了件差事,命他负责押送一批火炮和火药前往辽国。

    同时,朱家也接到了一个任务,前往川西视察一年,那边和吐蕃、大理交界,这几年也时有冲突发生,李琮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选过去看看,这次倒是如愿了。

    因着李琮是在朝堂上颁布这两道旨意的,因此,尽管朱韬和陆端两个心明镜似的,知道皇上这是在替颜芃出这口气,也是在为那个死去的陆袆出口气,可这两人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因为拒绝则意味着抗旨。

    为此,朱韬特地去了一趟监牢探视朱氏,据悉,兄妹两个是大吵了一架,朱韬是拂袖离开的,朱氏则瘫倒在地上,随后,朱氏提出要见陆端,陆端拒绝了。

    颜彦这段时间很忙,皂基的生产流程基本弄明白之后,她开始在城外选址建厂,同时还需定制些设备,为此,她有一段时日没有去陆家也没有进宫了。

    端午节前两天,颜彦选了几块香皂,再加上几条毛巾和两套倭国来的花果纹海棠式描金攒盒,打算进宫去看看太后和皇后。

    依照惯例,颜彦仍是先去的慈宁宫,见到颜彦,太后似有些意外,倒是也问她最近忙什么。

    “回太后,这是我近期研制出来的香胰子,您闻闻喜欢吗?”颜彦拿出两块不同香味的香皂递了过去,一块是桂花香,一块是茉莉香。

    太后接过来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这是桂花的味道,这个是茉莉的味道,不错,不错,比我素日用的好多了。”

    “有太后这句话就好多了,我准备开一家这样的铺子,太后若说好,这东西肯定好卖。对了,说到好卖,我给太后送钱票来了。”颜彦说完从荷包里抽出了几张钱票,这是蛋糕店的分红。

    “罢了,我一个老人,哪有用钱的地方?”太后把钱票推了回来。

    她心里也有一本账,这些年颜彦以分红的名义送了她二万多贯钱票了,更别说那些新式东西,吃的用的都有,凡是颜彦试验出来的新产品,几乎都是先往慈宁宫送来。

    因而,那天被云老爷子训了一顿之后她也开始反省自己,所以见颜彦这些日子没怎么进宫来看望她,她以为颜彦是生她气了。

    “怎么会没有花钱的地方?您老人家这么多儿孙,还有这些堂的表的侄子外甥外孙什么的,看到谁顺眼,不拘赏他点什么,对方高兴,您也高兴,何乐不为?”颜彦把钱票随手给了容姑姑,接着打开那个描金攒盒。

    “这个是倭国来的,这些日子我找了不少书,据说这门手艺是唐朝时期传到他们那边去的,可这些年他们在这方面花了不少心思,貌似超过我们了,太后您瞧瞧,觉得这画工和雕工如何,还有这漆艺?”颜彦把盒子送到了太后面前。

    太后一听是倭国的,又是从唐朝传过去的技艺,倒是也拿起盒子细细研究起来。

    “确实不错,可为何大周没有这样的手艺,宫里也拿不出一件这样的东西来?”太后转着圈细细看了一遍,不无遗憾地问道。

    “民间应该还有这样的手艺人吧?只是我们这些年忙于战事,对这门技艺没有重视起来,我问过杨师傅了,他说曾经在他师傅家里见过这种描金填漆的物件,就是特别老旧了。”颜彦想把这技艺捡起来,所以特地做了点功课。

    “你这孩子,我听说你挣的钱躺着花都花不了,还这么操心劳力做什么?”太后对这个问题一直不太理解,问道。

    不说别的,陆呦封侯前,皇上特地奖了他一万亩田地,封侯后又给了七千亩永业田,加上颜彦之前的几个庄子,光土地她就有十万亩不止,还没算她的这几个铺子,蛋糕店、饭庄、绣庄、绸缎庄,对了,还有那个纺织厂和船队,随随便便一估算,颜彦每年的进账至少在十万贯以上,她一个小家,能有多大花销?

    “太后,这不是银子的问题,是一种传承,这门手艺本来就是我们汉人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在我们手里弄没了。还有,我若是把这门手艺找回来了,我也可以用这些东西去挣西洋人的银子,有了银子,我们才可以造出更多的火炮和火药,才能养得起更多的军队,这样才不会被外族欺负。”颜彦解释说。

    太后这才得知颜彦做这些事情并不仅仅是为自己,也为大周,确切地说,是为她儿子,想到之前她对颜彦的诸多不平,太后的眼圈红了,主动拉住了颜彦的手,“你是个好孩子,我之前委屈你了,难得你不计前嫌,还肯来看我。。。”

    “回太后,这段时期我的确有点忙,是我的错,以后不会了,这家铺子马上就要开张了,开张后就没我什么事了,我还跟以前那样没事就进宫来叨扰您,还有,听说我庄子里的水蜜桃快熟了,改天我请太后和舅公舅婆一起去庄子里逛逛,听说他们还养了不少野兔、野鸡和小鹿什么的,太后想吃什么,我让他们提前预备上。”颜彦打断了对方的话,换了个话题。

    她可没敢让太后向她赔礼认错,指不定什么时候哪根筋没搭对又后悔了,反过来再挑她的错就麻烦了。

    再有,老人家毕竟年龄和身份在这摆着,颜彦也不想太过计较从前那些事,说到底,这老太太也是因为太过信守承诺,所以有点拎不清,并不是真的什么坏人。

    “好啊,我也有些时日没有出门散散心了。”太后一听是和自己兄嫂出门,痛快地答应了。

    接下来,两人的话题就轻松多了,太后先是问起陆衿和陆初的学业,问陆衿好好的为何不进宫做陪读,颜彦找的理由是陪陆初念书,说陆初也启蒙了,请了一位先生在家。

    接着,太后又说起宫里的新鲜事,颜彦也才知道李穑的妻子怀孕了,从李穑妻子怀孕,太后又问起颜彦可否知晓那个新婆婆王婕怀孕一事。


………………………………

第七百三十六章、放开手脚

    颜彦确实不知晓这位新婆婆怀有身孕了。

    不对啊,颜彦仿佛记得,貌似朱氏为了永绝后患给陆端吃了什么药,从此后陆端便没有生育能力了。

    可这位新婆婆怀孕究竟是怎么回事?

    颜彦问出了自己的疑问,太后听了略作神秘地笑了笑,“这个呀,说起来还是你的功劳。”

    “我?”颜彦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自己什么也没有做啊。

    见颜彦一脸的疑惑不解,太后又笑了笑,却没再开口。

    “太后,您老人家不带这样卖关子的,您快说说吧,我真的好奇,要不我回去肯定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的。”颜彦移到太后身边扯着太后的手摇晃起来。

    “阿容,你告诉她吧,别让她把我这把老骨头摇散了。”太后见颜彦如此逾矩,倒也没有不高兴,知道颜彦是真拿她当亲人看待,所以才会有这种下意识的撒娇行为。

    容姑姑见了这二人的互动,心下也松了一口气,脸上也有了笑意,说实在的,颜彦也是她看着长大的,看着颜彦受委屈她不是不心疼,可她也清楚,太后不是不疼颜彦,只是太顾及颜家的声誉。

    因此,她也生怕颜彦有一天真跟太后生分了,太后肯定会失落的,不说别的,这段时日颜彦没有进宫,太后就没少念叨这孩子忙什么,是不是生她气了是不是跟她赌气什么的,说句不夸张的话,太后这些年在颜彦身上花的心血和精力不比那些公主少多少,要知道,那些可是她的亲孙女呢。

    幸好,颜彦没有让她失望,更没有让太后失望。

    “容姑姑,您也别光笑不说啊。”颜彦见容姑姑看着自己也是但笑不语的,转身又拉着她催促上了。

    这一次,容姑姑倒是没有卖关子。

    原来,上次颜彰进宫去求见太后时,太后拉着颜彰套了几句话便知道这个主意是颜彦出的,她倒是也找了皇上。

    可事后一琢磨,她觉得这个法子未必能伤得了朱氏,因为陆鸣只是押送火炮去辽国,又不是去辽国参战,危险性不大。

    思索了半天,她忽然想起颜彦和她提过一件事,说是陆呦当年之所以能平安长大,是因为朱氏没有了生育能力,也就是说,陆家只有陆鸣和陆呦两个儿子,没办法,朱氏不得已才留下这个庶子。

    太后分析了一下,陆含之后,陆端又有了两个庶女,可再之后,却没有一男半女出生了,因此,问题肯定是出在陆端身上,多半是陆端的身子被朱氏做了手脚。

    不说别人,辅国公王硕都年近七十了,人家不照样还有王婕这么大的女儿,据说家里还有比王婕更小的呢。

    还有她自己儿子,李琮也年过四十了,不照样有嫔妃怀孕生子。

    可陆端呢,从三十岁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子女,这正常吗?

    于是,太后特地命一位御医去帮陆端检查身体,也就知道陆端是吃了绝育药。

    好在这种药不是不能治,只是需要费点工夫,因此,太后命御医给陆端调理了近一个月,这不,很快就见效了,王婕怀孕了。

    “那个女人知道这个消息吗?”颜彦灿然一笑,眼睛里开出了喜悦的小花。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

    因为朱氏这些年汲汲营营的就是想为自己的儿子攒下一份厚实的家底好免除儿子的后顾之忧,颜彦成亲时陆家以嫡子的规格迎娶的她就让朱氏心疼不已,后来陆鸣和颜彧的事情翻出来后,太后又命她送了一庄子和一铺子给颜彦作为补偿,为此,分家时说什么也不肯答应再以嫡子的规格给颜彦家产了。

    还有,再后来,陆老太太那一箱子的玉佩玉珏到了颜彦手里也刺激到了朱氏,所以朱氏才会对老太太下黑手。

    由此可见,朱氏对这份家私有多看重。

    可如今不一样了,王婕若是生了孩子,她的孩子不管男女都是嫡出的,将来这份家私肯定是要再分出去一部分,更别说,王婕如今是镇国公府的女主人,她会亏待自己的孩子吗?

    还有,颜彧和陆鸣合离后,她的嫁妆悉数被颜家收回了,原本是说当做补偿送给颜彦的,颜彦没有要,这些嫁妆便全部捐给颜氏一族的公账了,因此,陆鸣名下几乎没有什么产业,全在陆端名下。

    再有,万一这次陆鸣出使辽国出点什么意外,或是王婕在背后搞出点什么动静来让皇上褫夺了陆鸣的爵位,这个世子之位只怕还得落在王婕的儿子头上。

    所以,这些时日只怕朱氏也是寝食难安。

    不过有一点,不看到自己儿子袭爵,只怕她是不舍得死也不甘心死了。

    “知道,太后打发一个太监特地去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的,听说她当即瘫倒在地上了。”容姑姑笑着在颜彦头上戳了一下。

    “活该,这呀,就叫一报还一报,别以为这世上就她一个聪明的。”颜彦说完特地向太后讨好一笑。

    论整治人的手段和心机,她的确比太后差远了。

    “真这么开心?”太后斜睨了颜彦一眼。

    “当然。”

    “还有更开心的呢,你皇上叔叔说是要把你三叔调回来,你猜是谁去接替你三叔?”太后又卖了个关子。

    颜彦琢磨了一下,“陆家二叔?”

    “还行,孺子可教。”太后满意地点点头。

    说起来她也是憋屈,之前因为考虑到颜彧的感受所以才被陆家拿捏这些年,如今颜彧没了,陆袆也死了,偏偏朱氏还不知悔改算计到颜芃头上,太后还能轻饶她?

    这不,朱韬去了川西,陆伫去了庆州,还有周婉的父亲也从江南调去了云州,说是燕云十六州十年有六七年干旱,因而水利工程更为重要,皇上给了周父十年的时间,务必把燕云十六州的水利问题解决,第一站便是云州。

    不仅如此,这次陪同陆鸣一起出使辽国的还有户部的钱谦,理由也是现成的,这批火炮火药送过去是要换回一大笔金银的,这笔账自然应该由户部接收,所以钱谦这位户部侍郎跟着前往没有毛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