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风华-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而,二月二这天一早,颜彦从上房请安回来,便命婆子们往外搬东西,她则带着青禾几个把日常用的东西继续整理打包,同时,还得把不用的家具摆件整理造册,因为这边以后就留陆家的几个婆子看家,青禾几个她全部带走。

    约摸一个时辰后,东西搬差不多了,颜彦和陆呦胡乱吃了顿早饭,去上房告辞后便急匆匆地赶到新居。

    此时,明园的大门和两边的角门都大开着,门外有十来个人在忙乎,有人在挂角灯,有人在贴门神,有人挂桃符,也有人在扫地,还有一个小厮拿着一长串的鞭炮爬到树上挂起来。

    颜彦的马车刚一停下来,石长生和周海生跑了过来,说是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吉时一到就放鞭炮。

    颜彦一听,只得在马车上候着,约摸等了一刻来钟,周海生喊了声“吉时已到”,颜彦让陆呦亲自去把鞭炮点燃了,待鞭炮燃尽后,颜彦的马车从大门进去了,绕过过厅,直接停在了上房的影壁前。

    下车后,青禾带着青苗几个把车里的东西搬下来送去内院,陆呦则负责留在上房看着小厮们挂字画布置厅堂,颜彦自己去了灶房,今日主厨的是颜彦自己,没办法,主要是客人太尊贵,她不得不拿出看家的本事来。

    此外,饮食安全上她也得把关,尽管采买的活是石长生亲自带人完成的,可灶房的人她不敢保证不会出什么纰漏,为此,她安排了奶娘和青玉两个全程盯着,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因为颜彦需要准备几道费时的菜品,比如说佛跳墙,事实上这道菜颜彦上一世没有做过没有吃过,但她从手机上看过大致的流程,知道是用很多名贵的海货、山珍和鸡鸭等一起放坛子里小火煨制而成。

    而颜彦之所以对这道菜念念不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曾经立贴为证,发誓说等自己挣钱了第一件事是去品尝一下传说中的这道名菜,括弧,正宗的。

    上一世的愿望没有完成,这一世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富婆成了贵族,因而这次宴请太后皇上等人,颜彦想到的第一道菜便是佛跳墙。

    于是,她打发石长生去街里转了三天,这才买到了颜彦所需的食材,鱼翅、海参、鱼唇、鱼肚、鲍鱼、瑶柱、海米、香菇、发菜、猴头、笋干等。

    东西虽然买回来了,可颜彦也不会处理啊,于是,她命石长生把东西直接送去了饭庄,然后从饭庄里找一个会处理干货的师傅也一并送过去,随后颜彦把大致的要求和流程告诉了奶娘。

    为此,今儿一大早起来,奶娘就依颜彦的吩咐把处理好的食材放进一个大坛子中,再放进一只鸽子一只鸡,加入一碗切成薄片的肥瘦相间的火腿,加满清水,再倒入半斤左右的黄酒,随后用干荷叶密封,置于炭火包围中,一直煨到了现在。

    除了这道佛跳墙,颜彦还准备了猪肚包鸡、盐水鸭、酱鸭、烧鸡、烤羊排等几道大菜。

    这几道菜颜彦上一世倒是都吃过,其中猪肚包鸡这道菜是上一世奶奶的拿手菜,每到年节时都会端上桌,因而这道菜对颜彦来说不难,早就教会了奶娘。

    烧鸡和酱鸭这两道菜颜彦也摸索过做法,还算成功,如今成了饭庄的两道招牌菜。

    不过盐水鸭这道菜颜彦只吃过,大致做法上一世也听别人提过,只是没有实践过,这一次也想试试,就是不知能否成功。

    剩下的就是几道蒸菜和素菜,这个颜彦倒是不担心。

    “大奶奶,这道坛子菜煨了三个多时辰了,用不用打开来看看?”奶娘见颜彦进来,忙问道。

    主要是这道菜放了太多好东西,好些是她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的,不用问也知道名贵无比,更别说是给皇上和太后等人预备的,她也怕担责啊。

    颜彦犹豫了一下,“先别,我怕走味了。”

    随后颜彦检查了下备用的食材,开始教奶娘做盐水鸭,别的她不清楚,但她记住了一点,要等锅里的水冒小细泡时把腌制好的鸭子放在水里不停地浸泡翻转,这是一项考验耐心和体力的话,颜彦交给了青玉。

    随后,她开始准备几道蒸菜,有米粉蒸排骨,有梅菜扣肉,有珍珠丸子,有孔雀开屏式的蒸鱼,用的是鳜鱼,刚开封的河里打上来的。

    正指点奶娘给鳜鱼切片摆造型时,青雨来了,说是颜家来人了,给颜彦送乔迁贺礼来了。

    颜彦刚要开口问来了些什么人,只见颜彬跑来了,老远颜彦就听见他的喊声,“大姐,大姐,你在哪里?”

    颜彦出了厨房,见颜彬还要往厨房钻,忙拦住了他,“君子远庖厨?着什么急,一会保准能让你吃个够。”

    “知道了,大姐,不过大姐,你能不能告诉我,都做了什么好菜,好香啊?”颜彬蹭到了颜彦身上扭起来。

    “说了你也不懂,反正是你没吃过的居多。”颜彦捏了捏颜彬胖胖的脸颊,“说,这个正月是不是又光忙着吃了?字练了没,文章写了没?”

    “还是大姐了解二弟。”颜彰也进来了,后面跟着颜彧、颜彤两个。

    见此,颜彦的眼睛暗了一下,事实上,她虽然告诉了叔叔婶婶她今日搬家,可也告诉了他们今日会请太后皇上他们来吃暖房酒。

    包括陆家这边也是,颜彦只是象征性地请了老太太、陆端和朱氏,为此还特别向二房和陆合几个解释了一下,说是这天有皇室成员,改天专程再邀请他们一次。

    老太太和朱氏他们都表示了理解,可颜彦没想到颜家居然全家出动了。

    。顶点
………………………………

第二百二十四章、塑料姐妹情

    只是人既然来了,颜彦也没有撵出去的道理,因而,她含含糊糊地向大家打了个招呼,略过了颜彧。

    “你们一个个不在上房陪着二婶,都跑灶房来做什么?”颜彦打趣了一句。

    “还不是二弟,没等丫鬟上茶,他就拉着人家带来找你。”颜彤笑着回道。

    颜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进厨房交代奶娘几句,带着众人回了上房,陆呦正陪着颜芃说话,马氏则在打量屋子里的壁炉,堂屋的中间堆了不少东西,想必是他们送来的贺礼。

    “二叔,二婶,不好意思,我在灶房盯着菜式,丫鬟们在后面收拾屋子,招呼不周还请担待些。”颜彦说完忙命青雨上茶上点心。

    “这孩子,跟我们还客套起来?来,跟二婶说说,用二婶帮你做点啥?”马氏热情地上前拉住颜彦的手问道。

    “不用了,有丫鬟有婆子,二婶要不去屋里炕上坐坐,要不去后面的花园转转?”颜彦提议说,她可没工夫陪客。

    “彦儿,这个炉子是怎么回事,这是不是北边的火墙?”颜芃指着壁炉问道。

    “是啊,这东西好,比烧炕好,整个屋子都暖和了。”马氏也跟着夸道。

    颜彦刚要解释,只见门外有婆子说孟家来人了。

    颜彦一听,还以为是自己外祖母他们来了,忙迎了出去,出了上房,颜彦才知道孟家这次来的只是一位管事妈妈,姓吴,带着几个婆子小厮来送乔迁礼,大概是知道颜家来女眷了,吴妈妈一行并没有进上房,只在过厅那候着。

    见到颜彦,吴妈妈先是转述了一番孟老太太的话,说是知道今天颜彦要忙着招待贵客,因而长辈们特地没过来打扰,等颜彦忙过这几天再来看她。

    “还请吴妈妈替我回去好生谢过外祖母和两位舅舅舅娘,就说等颜彦忙过这两天再亲自登门道谢。”颜彦向南屈膝行了个礼,回道。

    “小的记住了,这是礼单,还请小姐过目。”说完,吴妈妈双手向颜彦奉上了一份礼单。

    待颜彦接过礼单,吴妈妈跪下去向颜彦磕了个头,“小的就不打扰小姐了,老太太还等着小的回去复命。”

    颜彦一听,猜到准是外祖母怕给她添麻烦,心意送到了就命人即刻离开。

    见此,颜彦领了这份情,命青禾用上等封赏了孟家来人,随即亲自送吴妈妈出了过厅。

    再次回到上房,马氏已经把上房的几间屋子都看过一遍了,正坐在堂屋西边的高几上一边喝茶一边和颜彧颜彤两个说着这房子的大小布局,地上的东西仍在。

    “二叔和弟弟们呢?”颜彦没看到颜芃和陆呦,随口问了一句。

    “你二叔性子急,非要姑爷领着去后面看看,还说要去后花园转转,彦儿,来,跟婶子说说,你搬出来,陆家长辈们高兴吗?有没有说什么?”马氏笑着向颜彦招手。

    丈夫不在身边,她可以好好和颜彦说说话了。

    可颜彦却不想和她好好说话,一来事确实忙,二来是不想相看两相厌,于是,她笑了笑,“还好,早就说好的事情,也没什么高兴不高兴的。这样吧,二婶,我灶房那边还有几道菜需要我亲自去盯着,你们几个先随意用点茶,一会太后和我婆母他们来了,还劳烦二婶帮我招呼一下。”

    这话颜彦是故意说的,她想看看,知道陆家会来人,颜彧还能否坐得住?

    因为颜彦知道,京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定过亲但没成亲的女子是不可以随意见婆家人的,碰上这种场合一般得回避。

    以前原主和陆鸣定亲之后,尽管她也去参加一些花会聚会,可一般都会主动避开朱氏,只是和陆含还是略有来往,毕竟女孩子们的活动范围都是在一起的,想避也避不开,除非原主不去参加聚会。

    可有的聚会,原主能推,有的则没法推,因而免不了还是会和陆含见面,好在订亲之前她就认识陆含,倒也不算太尴尬,一来二去的,原主和她还成了手帕交。

    可惜,套用后世一句话,也只是塑料姐妹情。

    这不,原主一出事,嫁不成陆鸣了,陆含也很快和她撇清了关系。

    好在这个正月陆含肚子月份太大,回娘家只待了半天,偏这半天颜彦也回娘家了,因而两人没有再撞上,倒省了颜彦去看她的脸色。

    “什么?陆家也会来人,来的是谁?”马氏打断了颜彦的神思。

    得知陆家三位长辈过来,马氏看向了颜彧,颜彧显然也是清楚这个规矩的,当即就要回避,说是让人送她回家。

    可话虽说出来了,颜彧却巴巴地看向了颜彦。

    颜彦知道她是想留下来,想让颜彦送她去后院内室或别的偏僻些的屋子,如此一来,说不定陆家走后,颜彧还能出来见见太后皇上什么的。

    原来,马氏的本意就是带颜彧来太后皇上面前露个脸,提醒提醒对方颜彧也快嫁人了,太后和皇上也别太偏向了颜彦,又是郡主府又是添妆又是各种赏赐,可怜颜彧大过年的也只收到太后赏的两块衣料,皇上和皇后那边是什么表示也没有,因此,马氏心里不是没有想法。

    她倒不是在意这点赏赐,她是担心颜彧进门后,陆家发现颜彧在太后和皇上心里压根就没什么分量而看轻了颜彧甚至后悔娶了颜彧。

    但马氏也清楚,今日这顿饭非同小可,若是让太后误以为她和颜彧不懂规矩不守本分反倒麻烦,因而她没敢说要留下颜彧。

    她不说留人,颜彦更不会说留了。

    见马氏吩咐三七去安排婆子送颜彧回府,颜彦转身就往外走,谁知刚到门边,马氏又喊住了她,“瞧我这个糊涂,礼单还没给你呢,还有,这些东西是不是也该找人清点一下收进去?”

    最后一句话是指着地上的这堆东西说的。

    她倒是有心想让太后看看她给颜彦送了些什么贺礼,可同样也怕太过刻意了引起太后的不满。

   


………………………………

第二百二十五章、该丢的脸都丢了

    颜彦早就有心把这些东西收进去,可马氏不开口,她也没法张嘴。

    因而这会见马氏发话了,她上前两手接过礼单,“婶子破费了,有劳婶子惦记,彦儿感激不尽,只是以后万不可如此了,婶子也说了是家人,家人之间无需如此客套。”

    无论如何,场面上的客套话还是得有。

    毕竟马氏这份贺礼貌似不薄,一对三尺来长的大铜镜,一对半人高的梅瓶,一对一尺来高的羊脂玉葫芦,还有一对足金的金蟾,大若一只成年人的手掌,这几样东西倒是和孟家差不多,只不过孟家的金蟾是青铜做的。

    此外,马氏还给颜彦准备了一对古董花瓶,两幅字画,一套官窑的餐具、茶具和酒具。

    颜彦默算了一下,这份贺礼没有一千两银子肯定拿不下来,看来,马氏是存了心想要买好她。

    把礼单交给青釉,颜彦正要去后厨再瞧瞧时,只见青禾又跑了来,说是皇家来人了,正好和陆家人在大门口碰上了,也正好碰上了要出门的颜彧。

    颜彦一听这话忙不迭地往大门跑去,刚拐过石壁,只见空地前停了两顶八抬轿子和四五辆马车,颜彧正上前帮着皇后扶太后下轿子呢,而另一边,陆老太太也在朱氏的搀扶下马车呢。

    颜彦见此忙跪了下去,“民妇给太后、皇上、皇后磕头请罪了,民妇乃无功无德之小辈,有幸得太后皇上皇后垂怜,实乃祖宗阴德惠及民妇,民妇本就深感惭愧,不意今因乔迁一事又惊动圣驾凤驾,实乃民妇之过,还请太后皇上皇后。。。”

    “行了,丫头,平身吧,这些客套话就不用说了,不知你今日预备了什么好东西,我先声明,没有惊喜我可不留下来。”李琮打断了颜彦。

    “皇上放心吧,不敢说一定能得圣心,但保证是皇上没有吃过没有见过的。”颜彦也抛去了那些客套,起身笑道。

    事实上,皇上今日肯赏脸来吃这顿饭,的确是天大的福分,这是当朝的公主和长公主都没有过的先例。

    因而颜彦激动了,也感动了。

    “这孩子,口气还不小,回头我看你拿不出好东西怎么办?”太后走到颜彦身边,松开了颜彧,伸手戳了下颜彦的脑袋。

    话音刚落,陆家人也跪了下去请安,太后命颜彦去把老太太扶起来,“亲家老夫人,今日我们不论国礼,我呢,是彦儿的姨祖母,你呢,是彦儿的婆祖母,我们都是孩子们的长辈,大家难得在一起聚聚,就别讲那些虚礼客套了。说实在的,我是被这孩子诳来的,非说要请我吃一顿她亲自做的膳食,让我全了她的这份孝心,这不,我一想到我那可怜的妹子和外甥外甥媳妇,便答应了这孩子。”

    “那是太后宅心仁厚体恤亲人,也是我们彦儿的福分,同时也是我们陆家的福分,还请太后再受臣妇一拜。”陆老夫人说完再次跪下去磕了个头。

    “亲家老太太,都说了今日不用多礼。咱们呀,都是为了孩子好,我家彦儿嫁进你们陆家,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幸好你们通达,准许他们搬出来单住,说到这,我还得替我们彦儿谢你们一声呢,彦儿,还不赶紧去把你祖母扶起来?”太后不紧不慢地说道,最后一句话说完,对方的头也磕过了。

    颜彦见此抿嘴一笑,她知道太后是不爱听陆老太太那句“同时也是我们陆家的福分”,颜彦嫁的是庶子,能代表陆家吗?

    这不自己往枪口上撞么?

    颜彦嫁进陆家三个多月了,太后什么时候进过陆家的大门?就连皇上送颜彦回家也只是在陆军大门口停的马车,并没有进陆家的门,可今日颜彦搬家,太后、皇上、皇后太子和几位成年皇子全都上门了,这说明什么陆老太太还会不清楚?

    这怎么能是陆家的福分呢?

    这明明就是给颜彦撑腰长脸来了啊,关陆家什么事?

    朱氏似乎也听懂了太后的意思,忙跪了下去,“回禀太后,大郎媳妇非但没有给陆家添麻烦,相反还给陆家带来不少福气和喜气,这孩子是真正的尊老敬老,对底下的弟弟妹妹也一向关照,因而,我们陆家上上下下没有喜欢她的。”

    “这就好,这就好,我们彦儿呀,从小没有父母疼爱,偏又是在那种情形下被逼的嫁进你们陆家,我知道,孩子心里委屈着呢,我还真怕有那不开眼的势利小人看轻了她。”太后毫不客气地敲打了下这对婆媳。

    她才不信颜彦在陆家能过舒心了,真过舒心了她会冒着被人诟病的风险也要搬出来?

    这也是太后非要高调上门来给颜彦暖房的重要理由,她是想借皇家的威名堵住外面那些世人的嘴,颜彦搬家是皇家的旨意,不是这小两口不孝。

    说话间,马氏领着颜彤也赶到了,还有颜芃颜彰几个也随后跑来了,太后看到他们,再看看颜彧,这才品出不对劲来。

    马氏见太后眯着眼睛看向了颜彧,忙解释说:“回禀太后,彧儿这孩子性急,非要来看看她大姐的新居,这不,看过之后就要走,可巧碰上了你们。”

    “既这样,来都来了,还走什么,还请亲家老夫人别笑话咱们不懂礼数就行。”太后心明镜似的猜到了马氏和颜彧的心思,可人都被陆家碰上了,再说走有什么意义?

    左右该丢的脸都丢了,还不如大大方方留下来。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陆鸣没来的缘故,若是陆鸣来了,太后是决计不会让颜彧留下来的。

    为此,太后把往日对颜彧的喜欢减了两分。

    太后发话了,颜彧只得留下来,只是留下来也尴尬,因为傻子也能看出太后的不喜来,因而,今日这事着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可是话又说回了,也怪当初颜彦没说清楚,为何不直接说陆家人会上门。

    可颜彦也冤啊,当初她征求过陆老太太的意思,陆老太太是说不来,怕冲撞了太后,可谁知后来陆端又改了主意。

   


………………………………

第二百二十六章、舌灿莲花

    颜彦自然也看出了太后的不喜,于是,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她上前扶住了太后,“回禀太后,这事说来也怪我,是我找二妹妹来说几句话,这不,说完了就想送她走,哪知可巧赶上了你们?太后要罚就罚我吧,罚我再做一个东道,专门给太后赔罪,而且保证是我新琢磨出来的菜式,如何?”

    一旁的李琮听了这话扑哧一声笑了,“母后不妨就依了她,儿子倒是想瞧瞧,这丫头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居然敢这么夸海口!”

    “皇祖母,您就答应彦儿姐姐吧,正好孙儿也想尝尝。”李穑也蹭到太后身边撒娇了。

    “少跟我贫嘴,吃了今儿这顿再说。”太后不置可否地回道。

    她当然清楚颜彦这么做是在为颜彧开脱,只是这么一比较,她越发替这个孩子不值,她倒是一门心思为娘家,可马氏和颜彧又为她做了什么?

    原来,年前颜彦给太后送了一幅锦鲤图的小炕屏,还有各种锦鲤锦鸡图案的荷包香囊拖鞋等小物件,太后看着这些锦鲤眼熟,命人找出颜彧送她的那柄团扇,两相一比,很容易得出结论,这团扇的花样应该就是出自颜彦之手。

    此外,太后手里还有颜彧一件绣品,也是前年颜彧夺花魁的作品,太后也命人找出来比较了一下,那件绣品连绣工都不是颜彧的,从针脚、运针手法和线头的处理来看,也是出自颜彦。

    这下太后就不喜了。

    她当然清楚一个花魁对女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颜彧想做花魁想嫁户好人家没有错,可她不该作假,不该算计自己的堂姐。

    当然了,太后也不傻,她也猜到颜彦送她的小炕屏目的也不单纯,但不管怎么说,颜彦至少还算良善。

    试想一下,这么长时间颜彦一直没有揭露这件事,偏偏在颜彧和陆鸣定亲后通过这种方式来暗示她,颜彧那个花魁是有问题的,太后能不多想吗?

    再说了,颜彦因为颜彧的亲事都已经和颜彧闹翻了,这说明她是极力反对颜彧嫁进陆家的。

    因此,太后猜想颜彦的目的无非就是暗示颜彧和陆鸣两个有私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两人在暗中较劲,都想得到皇家的青睐和看重。

    后者从颜彦嫁进陆家之后的一系列动作就可见一二,只是那会颜彦针对的是陆家和陆鸣,颜彧和陆鸣订亲后,颜彦这才放出话来说颜彧进陆家之日就是她们姐妹情断之日。

    这说明颜彦一开始是真心拿颜彧当姐妹看待的,所以才会帮她作弊帮她夺取花魁,可后来颜彧的作为伤了颜彦的心,颜彦才有了这番小动作。

    饶是如此,颜彦仍是见不得颜彧为难,这不,又主动站出来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了。

    为此,太后想不心疼颜彦也难,聪明能干大气不说,难得的是善良识大体,这样的人才值得疼爱。

    说话间,颜彦扶着太后进了上房,门帘一掀,一股热气迎面扑来,且还夹杂着一点花香,再一看高几上摆放的几盆水仙花袅袅婷婷地开着,堂屋供桌上方的墙上挂的是一幅太后年轻时画的莲花图,两边再贴了一张皇上御笔的福字,太后的脸上顿时有了几分笑意。

    说起来这莲花图还有典故呢,是当年颜老夫人生下颜彦父亲颜芮时太后送的一份贺礼,太后亲手画的,上面还有题字呢,贺小妹喜得贵子什么的。

    没想到快四十年过去了,这幅画居然还在,且颜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