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官妞奋斗史-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皇上一听,怒气全消了,笑着道:“哦,照王爱卿说来,这王氏可真是贤内助!”
“不怕皇上笑话,微臣也是这么想的!微臣其实很不好意思,养家的责任却已经被妻子所取代!”王生说起的时候,是又骄傲又脸红。
皇帝看着有趣,抚掌笑道:“爱卿也不必羞愧,有此贤内助,是爱卿的福气,这也不是谁都能有的,不是吗?所谓男主外,女主内,若是没有爱卿的功名做依靠,王氏也不能做的那么大不是吗?”
“微臣谢圣上宽慰!”王生红着脸道。
皇帝又是一番笑,难得见王生这么淡然的人也能露出这么腼腆的笑容,仔细看一看,还能从那黝黑的皮肤里看出王生的红脸。
皇帝觉得这王家也确实是有趣,想着,心里又乐呵了一下,逗弄王生两句,又道:“那王爱卿一家搬来,那边的店铺岂不是管不了了?是卖了吗?”
“回皇上,那些铺子并没有卖了!皇上,佛家有云:种善因得善果!微臣现在,是真的相信这句话,那年,我华南国发大水,微臣妻子上街却遇上了一对兄妹,因见其没有人照顾,就收养了,后来,唉,还碰见了一些孤儿,那些孩子,据说住在破烂屋里,寒冷的冬季却只有一条又薄又破的棉被可以盖,我妻儿心里怜悯,也就收养了。现在,家里的铺子都是由这些孤儿管理!许是年小受过很多艰辛,这些孤儿,各个聪慧懂事,不管肚子多饿,都不会哄抢食物,到了微臣家里,有活计也抢着干,实在是懂事体贴的让人心酸!”
皇上不想还有这等隐情,不禁问道:“孤儿,有多少个?”这就是涉及到民生的问题了。
王生照实回答了:“五羊城的孤儿有十几个,京城,有四五十个!”
“哦?爱卿收养这么多的孤儿,怎么安置?”皇上又关心的问道。
“不瞒皇上,微臣收养这些孩子,也是有些小私心的,毕竟,就是家业再大,要收养这些孩子,岂不是入不敷出?因为孤儿生活困苦,微臣家里的生意又全部都是秘方,若是收养孤儿,就可以让这些人死心塌地,微臣家里生意的秘密也不会泄露了!现在微臣家里的生意,全部都是由这些孤儿打理,微臣也跟这些孤儿说了,收养他们,也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做事,白纸黑字,每个收养的人都有一份契约,若是能够救助他们,又顺便做大家业,那么,谁都是愿意的!微臣自然也是乐意的。”即使是再皇上面前,王生也不会一味的说自己的好话,自己的私心也会略微说一说,反正圣上自有公断。
当然,王生的应对措施,是容嬷嬷教授的,容嬷嬷知道皇上一定会去翰林院的,只要有去,王生就有碰上的机会,其他的,容嬷嬷没有教给王生,虽然,容嬷嬷对皇上特别的了解,能把王生教的一点都不差,但是,这样做,却会引得皇上的猜忌,且身为一个臣子就是要有缺点才让人放心,只要把握住圣上最重要的弱点,那么就算是出再大的问题,都是虚的。所以,容嬷嬷告诉王生,在皇上的面前,最好是客观说事,即使是说自己的时候,都要这样子,也不用刻意隐瞒什么,皇上是个圣明的人,会自己判断。
果然,王生的话一说完,皇帝就在心里自己给王生加分,这臣子实诚,能这么说,确实是没有虚假,不过,对于这个,皇上还真是要探查一番,毕竟,收养孤儿没有什么。但是,若是收买人心就不行了。
皇上也不过是顺便的事情罢了,皇上倒是相信,王生没有什么大的私心,也不是个王爷,收养人心有什么用?不过,好歹这事是在皇上的面前报备了,若是有人用这个当作是攻击的借口,王生也能安然过关,皇上也不会怀疑。
而关于王生说的,跟那些孤儿说清楚了,又对这些孤儿以后的生活其实也算是做了安排,皇上其实一直都知道有孤儿的,但是,怎么安置都是个问题,现在王生这么一说,倒是给皇上提供了一个不错的主意,而且,皇上想的长远,这种不只是名利双收的事,雇佣孤儿做事,既给了孤儿生存下去的本事,又让自己的生意能够扩大,这样一来,以后才能够收养更多的孤儿,不是吗?
皇上不禁问道:“那不知道,王爱卿,对于流民,有什么看法?”这就是关于百姓的生计了,也就是王生提出来,皇上才想起这个事情。
第三十五章 王生再献计与视察农庄
王生沉吟了一下,道:“回皇上,微臣觉得,流民多,光是安置,发放粮食并不是长久之策,这样,也会让那些流民生出了惰性,不少的流民,其实身强力壮,却不思进取。据微臣所知,我华南国,百废待兴,很多行业都是缺人的,不说别的,就说修路、修堤坝,开荒地,全部都是缺人的,还有,一些平民的房子都只差一阵风就要吹跑了,因此,不如让这些流民以工代赈,只要流民上工了,官府给予一定的粮食,或者是钱财,都是可以的,这样一来,流民也不会有不劳而获的想法,还能为华南国的建设减轻一部分的负担!”
皇上一听,对于这个以工代赈,更是拍案叫绝,道:“王爱卿所言甚是!不错,这样一来,官府也不会白白费了粮食!可是,流民中也不光是有年轻力壮之人,还是有老人的!”
“这,皇上,恕微臣愚见,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能成为流民的,一般也多是农家,这些老人们虽然劳力不行,但是不光是生活经验丰富,就是劳作的经验丰富,不少还是种田的能手,圣上大孝,这些老人自然是要赡养起来,且,也可以让这些老人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是给老人们找些事情做,若是有农事上的问题,不防问问老人,岂不是很好?且,也不光是有农事的,就微臣知道的,有些老人还是能工巧匠,擅长打铁的,擅长编篮子的,会做椅子的,只有微臣想不到,没有老人们做不到!”王生沉吟了一下,道。
皇帝不禁喃喃的重复了一句王生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一天。皇帝直到很晚才回宫,回宫以后,也不得闲。没过几天就招了几个大臣来商议,其中还有三皇子、二皇子跟大皇子。没过多久,以工代赈的消息就传了开去,说是圣上英明,要为那些流民,贫民建立安身之所,只要把自己的名字报上来,要修建房子的。流民要以工代赈,贫民则付一半的钱,政府补贴一半,贫民不需要以工代赈。若是家里有多余劳动力的,也可以以工代赈。
这个消息一传出,全部都是喊好的声音,当然,皇帝之所以有这个魄力就是捐资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经过捐资以后,国库一下子就丰盈了起来,因为效果的好,皇上就不但对前三名,而是前六名的商贾都进行了封赏。都授予官职,最后,还允许商贾可以承担一个商贾的商会,承办单位就挂在户部底下,这个消息一传出,众位商贾大喜,捐资的款数又增加了一些。
其实,这个商会的建议也是王生对皇上提的,目的就是可以借由商会控制整个华南国的商贾,也对底下的商人生活水平有所了解,当然,好处也是有的,比如说如果一些商贾有些事情,可以去找商会会长,会长则可以直接跟专门管理商会的一个官员联系,再由他去联络人,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商人找不到人了,再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原来商人没有靠山多是找官员做靠山,孝敬也是孝敬官员,而现在,就可以直接把政府当靠山了,收钱也是官府收,还能给政府创收,还不用担心官员收受贿赂。
而皇上经过探查,发现确实是如王生所说的,所有的孤儿都有一份契约,并且,京城的孤儿确实是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被王生收养在一处院子里,教这些孩子们读书识字打算盘,完全就是做商贾的事情。
经过这一番查探以后,王生收养孤儿的危机就没有了,当然,这附带的价值,王生还真是不知道,而皇帝经过这一次的对话,有趣是觉得有趣,不过,却也觉得王生太罗嗦了些。
王生不知道自己被嫌罗嗦,还每天照样的翻看这些外面难得一见的书籍,也就是在翰林院有这个好处,若是别的地方,自然是没有种类这么多的书籍了。
王生这边就上着规律的伴,习惯了偶尔被皇上叫过去问话,又或者跟皇上同处一室的看书。
再说王丫这边,被容嬷嬷跟苏小妹逮住错误不放,狠狠的被折磨了几天以后,让王氏都心疼了,但是容嬷嬷跟苏小妹却都依旧我素我行,王氏也只能对着王丫摊摊手,意思就是你自求多福吧,我已经尽力了。
好不容易,这一次,因为开春了,农庄要大变样,王丫趁机机会,又获得了外出的批准,尽管也很累,至少不用在室内呆着了。
王丫却没有想过,貌似每次容嬷嬷好说话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好事等着她,此刻的她还沉浸在一片欢喜中,殊不知,容嬷嬷受到王氏的启发,自从王氏看病以后,每天两幅药不断,容嬷嬷又根据王氏的宫寒之症,每天命人给王氏熬些汤汤水水,全部都是药膳类的食物,现在容嬷嬷开始琢磨着也该给王丫补补了,瞧瞧那小身板瘦的,等过几年,身子抽条了,岂不是更瘦了?这可不行,太瘦了可不健康!
王丫对这些一无所知,这会儿坐在马车上,跟知画一起到农庄去,王丫对天地已经进行了规划了,目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子,感谢京城处在偏南部的地方,不然如果像是五羊城,要差不多三月初才能开始建房子,而京城的话,这会儿不过是二月,却已经可以建房子了。
到时候,庄子上的工人全部都要招回来,经过培训的那些孩子,也可以上岗了,虽然个头都是小一点,但是,两个至三个孩子做一个大人的事还是可以的,更何况,只是端端盘子,招呼客人一些,相对于一个大人恨不得伸出三头六臂来,孩子们还能清闲一些,即使是那些客人也不会觉得受到了冷落。
王丫对于庄子有了自己的规划,但是这一切都要等庄民过来,庄民原来的房子根本就不能住人,所以,建立庄子是第一件事,王丫让王氏召集那些庄民,说可以帮他们建房子,若是有钱的,可以自己出,想要建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但若是没有钱的,如果是由他们建房子,那么,这些房子由他们做主,建什么样子的,他们不得有异议,而这个房子,若是由他们出资建的,那么就是隶属王家的房子,若是他们这些庄户要搬走了,那么这些房子还归于王家,也可以由他们出资把房子买下,或者是在庄子里,做满二十年,那么这个庄子就归他们了,若是王家因为别的原因把这个房子卖了,那么,这个房子也会卖给新来的主家,他们不确保以后的生活。
这样一来,庄户的地就要统筹的安排了,其实,说是庄户,也就是一种类似奴才,比奴才高级一些的人,比真正的农民低一等,因为这个庄户的地全部都是庄主的,没有真正的地。
就像是现在,王家要把所有的土地都收起来,做另外的规划,他们也不能有任何的异议。
这么一说以后,让王丫惊奇的是所有的人竟然都愿意王家帮忙建房子,其实,王丫也不想想,王家建立的房子,可是给他们免费住的,即使房子不是他们的,可是也不错啊,而且,等到几年以后,这个房子就可以是他们的了,对于这些庄户来说,若是生活过得去,谁愿意四处漂泊呢,且从去年来看,就知道新来的庄主对他们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丢下他们于不顾,比起前庄主,还有之前的那些庄主,不知道好多少倍,这些朴实的农民都是感恩的。
当然,因为庄子不大,所以,里面也就有十户人家,每家大概都是三口人以上,有的是劳动力多,有的是孩子多。
所以,若是要给这些人安排工作,王丫还要重新规划,并且要制定规则,全部都按照规定行事。
今天,王丫也不是一个人去的,自然是跟着王氏跟小青了,本来王生也是要来的,就是挑了一个王生沐休的日子,谁知道,有一个同僚家里出事,找了王生帮忙,王生就跟那个同僚换。
因为小青是最忙的,这一天还是好不容易空出来的,所以,时间不能改变,只能三个人去了。
庄子隔得有些远,虽然是在近郊,比起远近的那些大庄子,王丫他们买的庄子只是夹在中间的位置,有些尴尬啊,而且从大小来说,人家的庄子就是老大哥级别的,王家的庄子却是小幺级别的。
到了地方,王氏他们下了车,走进庄子里,看着一大片光秃秃的土地,那感觉真的不好受。
王氏就问王丫道:“小丫,你不是说对庄子有规划了吗?唉,这地的质量也太差了些,你看看,都是盐碱地,难怪以前的庄户过的那么难,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王丫笑道:“娘,这可不打紧,若不是因着这个,咱们这个庄子也不能买的便宜啊,你看看附近的那些庄子,每一个的价钱,那都是四五千起头的,咱们这个,虽然只有别的庄子的一半大小,价钱便宜的,也不止一半啊!”
第三十六章 兴建庄子
然后,王丫又道:“而且,娘,你放心吧,这地虽然种别的不行,但是,我们却是可以种棉花的,我查过了,棉花种在盐碱地,不影响生长呢!所以,这一大片的盐碱地,我们就种棉花,至于这一片,下等田,我们就种黄豆、绿豆,这东西,可能肥田的,等到那黄豆成熟了以后,把那根部切了,再跟地里拌拌,又是肥田的好东西,头几年,我们就先种这些,然后,又用一些农家肥,就可以了。这边呢,不是有个小溪吗?娘,小青哥,这里我们可以挖个大点的池塘,这里有活水,里面可以养些鱼虾蟹不错,到时,再养些鸡鸭鹅,白天的时候,把那鸭子跟鹅赶到这里面去,晚上的时候,再送回鸭舍、鹅舍里,多好啊,就算是不卖,咱们自家吃,都是够的,鸡鸭鹅生出来的蛋,我们可以自己吃,自己吃不完,还可以卖。”
王氏这么一听,惊讶道:“小丫,照你这么一说,好似这些地方都是有用的啊,若真是这样,就都赚了。那别人怎么想不出这些的法子啊?”
王丫臭屁的笑着:“那是,娘,你以为谁都像你女儿这般,博学多才啊!”
小青刚刚要说:“是啊,婶子,小丫妹妹这些法子都不错,都是挣钱的营生,就算是不挣钱,自己吃也是可以的,庄子亏不了钱。”谁知道,就听见王丫这么臭屁了一句,不禁抽了抽嘴角,心想:多才不多才的,还没有看出来,不过,小丫妹妹,要是再文艺点就好了,不要这么臭屁,让人有无语的感觉啊。
王丫自然是不知道小青想的。还问小青,道:“是吧,小青哥!”
“是啊,是啊!”小青违心的道。
王氏不禁好气又好笑:“有你这么夸自己的吗?我看你啊,那礼仪都是白学了。难怪这段时间。嬷嬷紧抓你不放!”
王丫毫不在意的辩解道:“娘,你懂什么,这是为了能够让我更加优秀!我们是要精益求精的!”
王氏也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不说话了,心想:看来女儿这个毛病是改不过来了。
随着一路走来,王氏他们就到了山脚,王丫指着山上那一片竹林,对王氏道:“娘,你看着这些竹子,应该知道,可以做什么了吧?”
王氏点头:“嗯,可以做些竹笋。特别是酸笋,那真是好吃!可惜这一片竹林不大,不然,还可以做的多一些来卖!”
王丫摇头,道:“娘,这个完全没有关系。我们还可以让庄民收购别的庄子的竹笋啊,收购来了,剥好洗好了,再送去城里加工,岂不是不错。又或者,直接给这些庄民当福利,也很好,特别是我看庄子上有一些也是老幼妇孺,做些别的不行,做酸笋还是可以的。”
王氏点头,道:“那还是给这些老幼妇孺找些营生吧,只有跟着咱们过了好日子,这些人才能更忠心不是吗?”
王丫点头,是这个道理,小青对于这一点也很赞同,这时,王丫指着那一大片的桑树,对王氏道:“娘,这片树,全部都是桑树,这些桑树可以用来养蚕,对于庄户来说,又是一项营生。”
“养蚕?对,小丫妹妹,你想的太好了,这么一大片的桑树,肯定能养不少的蚕!到时候,把蚕丝一卖,果然又是一项生意。”小青赞道。
王丫笑道:“不光是这样呢,等到夏天的时候,还有桑果呢,到时候,桑果就可以做成果酱,还可以直接当作是鲜果来卖,营养着呢,又好吃,唯一不好的就是吃了以后,嘴巴会变成紫色的。”
沿着山脚,王氏他们正站着的地方,王丫道:“娘,这里就用来建房子,你发现没有,这里的土地比较硬实,用来建房子是最好的选择,还有,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打个井,省的庄户要喝水还要去小溪边提,然后,要在这里弄个排水沟,把水排出去,不能让这些水,污染了小溪的水,不然,养鱼虾不好不说,就是下游的人,也是要吃小溪的水吧。这里呢,一大片空旷的地方,就用来建猪圈、鸡舍鸭舍鹅舍,还有羊舍牛棚的,这么多地没有几只羊,是不行的,庄子里还要养几只狗,要建一个狗舍,这里离那两个温泉比较近,自然是比较温暖的,即使是冬天,这些动物,也不会太冷,只要注意保温就可以了。还有,关于这里!”
王丫这会儿指着那片温泉地,王氏道:“这里?小丫,你是想说,这里用来种地吗?”
“是也不是!娘,小青哥,这里,我要让庄户空出来,仅仅是在冬天的时候种,比如说种些春季的菜,你们注意了没有,站在这里明显比其他的地方热,冬天的时候,用来种反季节蔬菜,那是最好的,到时,我们不光是自己家吃,还能给别人家吃,还有就是这两个温泉,要在这温泉上面建所房子,以后,娘,我们要是过来的话,就可以来这里泡澡了,这样,大的呢,就给村民们用,分成男女两部分,这么大,建好几间都够了,小的呢,就我们自己用,反正家里人比较少。”
小青有些疑问的看着王丫,低身摸摸温泉的水,对王丫道:“小丫,这些水,可是有些烫手啊!这样的水,怎么洗澡?”
“小青哥,这些水,用来泡澡是最好的了,这个温度刚刚好呢!”王丫道。
然后,他们又走到山上,其实,若不是闲不方便,王丫是真的想让这些山泉水每天都运些回家好喝,这些可都是纯天然矿物质水啊,多好啊!
王丫说的时候,有些惋惜,小青笑道:“小丫妹妹,这有什么,到时候有牛的话,也有牛车啊,让人每天用牛车拉几桶进城不就行么?也不会费什么功夫,再说,你不是还要喝牛奶么,到时候。正好每天让人送进城里去。”
王丫一想也对,又想到一样东西了,道:“对,对,我们到时候就去看看有没有专门的奶牛卖。买一只回来。天天产奶,让所有的庄户都喝,除非那种真的喝不下去的。小孩子都要喝,这可是强身健体的好东西。对于这些孩子,其实,若是可以找个秀才回来教孩子们读书,多好啊,还有大夫!”
“这不难,我们可以找个老秀才,让他隔几天来教一次课,剩下的时间。让这些人学习,又或者是送这些孩子去学堂,不过,这个就比较贵了,而大夫就不好办,倒不如找个庄户的孩子去学医。然后,让那孩子在庄子里开个医馆,若是大病,咱们这里也没有条件不是!”
王丫想想,还是挺有道理的。就道:“还是送个孩子去学医好了。”
这么一张罗,整个庄子的地都被利用起来了,没有一点浪费,甚至,王丫还说了:“房子后面,沿着山脚这些地,全部都可以种菜,庄户人家自己吃都够了,若是有多余的,想要拿去卖也可以。还有山上,到时候让人抓些野鸡野鸭,还有野兔,把老的连带着小的,全部都弄上山去,庄户不许随意猎取这些野鸡野鸭野兔,等到我们说可以的时候再猎取,剩下的时候,想要吃,就自己出去买。”
王丫唯一没有想到法子的就是那片温泉的地,若是要像现代一样,盖成房子式的,该怎么办,若是盖成房子,却没有阳光,这植物也不会生长啊,主要是现代没有那种透明的玻璃,就算是有,也很贵的吧。若是不圈起来,这样,冬天的时候,受到周围温度的影响,也高不了多少啊,所以,必须把这片地圈起来,就是那屋顶,王丫比较烦恼,总不能弄个露天式的吧,若是没有别的法子,也只能暂且这样了,塑料什么的,全部都用不想,要是有玻璃,倒是可以思考思考。
王丫不知道,等过段时间,玻璃还真是被林田悦弄出来了,但是,王丫就会发现,比那珍珠还要贵,弄了非常不划算,最后就弄了个露天式的放着,事实上,这样的效果也不错,除了下雪的时候,不大好以外,不过,也可以做些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