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官妞奋斗史-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贵了,但是南瓜也比较稀奇,一斤南瓜就算是卖五文钱一斤,比之其他的菜价格多一点,看着便宜,但是架不住量多,五文钱一斤的南瓜还是批发价,若是零售卖的,基本上要十文钱。
这一回,小青改变了策略了,这南瓜不能卖零售了,只能卖批发,一斤五文钱,然后随便这些人卖到哪里去,一斤五文钱的话,一亩地就能挣十五两,总共是两百五十亩地,总共是挣三千七百五十两。
别看着这些南瓜种的多,按道理来说,应该根本就卖不上价钱,但是,南瓜却不一样,第一,是新鲜物,第二,南瓜易保存,就算是运到再远的地方去,也可以,也不会担心路上的破损,且南瓜的价格不贵,不管是用来做菜,还是直接蒸了来吃,花样还是很多的,又因为味道甜甜的,即使是孩子也很喜欢吃,颜色又漂亮。
这样一来,别看两百五十亩地的南瓜,却全部都给卖光了,尽管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但是王氏还是傻了眼,这,这,庄子上两次的收益竟然就把本给收回来了不说,还盈余了很多,王氏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家里有谁是招财神的,不然,怎么能这么火呢?
小青笑着解释道:“婶子,这个,其实就是占个先机,今年看着咱们南瓜大卖的人可不少,所以,若是等明年就卖不起这个价钱了,婶子不要看着多,若是等明年种的话,都不知道有现在的一半没有,有都要偷笑了,我们的地,主要是别的菜不能种,恰好西域的种子又特别适合种这些,才值这么多的。”
王氏道:“就算是这样,我们也是挣了,至少把庄子的钱,都挣回来了,翻倍的挣!”
能挣这么多,王氏高兴,王家高兴,小青他们一干人都高兴,庄子里的人自然是更高兴了,再次印证了跟着新东家是明智的选择。
即使是王生跟王丫都没有想到,王丫只觉得一阵骄傲,这小青果然是个人才,不愧是自己看中的,容嬷嬷诧异了一下,然后就是跟王氏一样的想法了,心想:这王家果然是受到财神爷眷顾的,不然,怎么人家的庄子,再大的,王容嬷嬷也不是没有见过,可是,就是没有见过哪个庄子能挣得这么多的,这一个庄子能抵得上多少个大庄子呢,那些大庄子都还不一定有这样的收益呢!
所以,容嬷嬷这才会觉得王家是受到财神爷的眷顾,不然,就不说别人了,就说之前的庄子主人,怎么就没有挣这么多,别说挣了,全都是赔钱的,现在倒好,一到王家的手里,硬是专利为盈,而且这才过了多久啊,竟然就全部收回来了不说,挣的钱也够再买一个庄子了吧?
三千七百五十两银子,扣掉成本,光是净收益就有三千五百两,再扣掉税收,以二十税一的比率,只要交一百七十五两税收就可以了,扣掉了这些,还有三千三百二十五两银子,然后,再以众人的贡献力和人头来分,差不多不到四成的比率算下去,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得二十五两银子,这一次分得的钱数可比上一次多了,这一次的收益再一次的让整个庄子上的人都震荡了起来,没有想到庄子上竟然挣了这么多。
当然,分银子的时候,小青跟庄头都说清楚了,在现场对于王家庄的纪律再次强调了一遍,那就是庄子上的所有人不得把自己的收益说给外面的庄子的人听,若是有人泄露了出去,那么就将这人赶出王家庄,并且没收他所有的收益。
又把各种情况,包括若是犯事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都说了一遍,都按照最严重的说了以后,看着众人眼里的惊惧,小青和庄头这才满意,不是他们想要吓唬这些庄户人家,而是担心有人不懂事把这个事情泄露出去,到时候给王家庄招来麻烦。
然后,小青又道:“别看着这两次收益不错,可第一这是东家仁慈,第二,这些事情都是占了一个先机,等到明年,别的庄子也会种,那么我们这些就卖不起价钱了,每个人能分多少,我们也不清楚,不过,就我预测,若是有二两银子,当然,是两次加起来的,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只要大家不说的话,有没有人知道,我们到底收益了多少,不是吗?到时候,我们能挣的,自然更多一些了,也不要想着自己娘家,自己的什么姐姐妹妹的嫁到哪里去了,生活不好,所以想要给他们支招,要知道,这些都是我们王家庄能兴旺的根本,若是你们的收益传得更远,你们能挣的就更少了,若是你们一个都不说,说不定明年我们还能挣的多一些,所以,为了让大家生活好起来,大家互相监督吧,而在这之前,只有把这份契约签了,你们的收益才能拿!”
小青说的这份契约就是保密协议,在钱的面前,还是二十几两的巨款面前,谁能不签了这份协议?
本来听说平均下来,一个人有二十五两银子,大家都兴奋的要死,接着就听到小青说的那些情况,接着又是关于明年收益的估测,大家的兴奋劲就都没有了。
本来,一些庄户,特别是一些婆娘确实是动了心思了,现在被小青一说,庄头也附和了,这些婆娘不禁熄了心思,也有的觉得自己说了,也没有人知道的,好在,能在王家庄以前这么穷的庄子里生活这么久的,都是比较朴素的,若是签了协议,基本上都不会有人动心思。
小青是扮黑脸,庄头是扮红脸,私底下呢,给大家分析利弊,虽然小青说了,但是毕竟不如庄头跟他们亲近,更得他们信任。
这样一硬一软,大家也知道主家的态度了,小青说完这些,然后就让人上前领钱,一人一份钱,在这之前,会念出这个人有什么贡献,做了什么事,工作了多少事情,再念出数量,所谓二十五两,不过是平均值,事实上,一个青壮年的多的能挣四十两,一个老婆子也有十五两银子左右,小孩子多是在二两到十五两之间,让这些孩子们也很兴奋。
ps:
顶锅盖默默的爬走~! ̄□ ̄||
第四十章 收获的喜悦 又是丰收的季节
等到小青拿着协议回去了以后,庄头这才对大家道:“其实,青爷说的没有错,这些东西,是我们能挣钱,特别是能挣大钱的秘诀,若是你拿着一样配方,你愿意告诉别人吗?要是告诉了别人,那么别人岂不是也会做了?所以,对于这个事情,你们不能掉以轻心,觉得只是顺口一说都没有什么?你们要知道,我们的东西,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我们会种,别人就不会吗?那些种子才花了多少钱啊,种出来的就全部都是收益了,卖这些东西的人多了,我们的东西还能卖得起价吗?还记得以前吗?风调雨顺的时候,我们大丰收了,可是,粮食降价了,灾害来了吧,我们又吃不饱饭,为什么?粮食不足!粮食是贵了,可是,我们自己的粮食自己吃都不够,哪里够卖?也就是因为粮食少了,所以灾年的时候,它卖的贵,丰收年的时候,粮食多了,自然是不值钱了!”
庄头这么一说,那些原本不以为意的婆娘都是心里一激灵,对啊,是这个道理。
接着,庄头又道:“你们要帮助亲戚,我也不反对,可是我们是不是有别的方式呢?不过,若是我的话,我是不是帮助亲戚的,这几年,我们王家庄最贫困的时候,也没有见哪个亲戚资助过我们,都嫌弃我们穷,但凡有一点亲情,都不会这么做,我跟我婆娘大年初二回一趟家,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不说,还要被岳家一阵责骂,当作是丢脸的东西,所以,若是我,我不会资助他们。又不是真正都要饿死了,以前既然没有钱了,不愿意来往。那么现在咱们有钱了,也不用来往了。能来往的那些情义都是假的!所以,那些人,你们也别惦记了,就逢年过节,按照礼数送东西过去的就可以了,当年我们衣不蔽体,快要饿死的时候。也没有谁说来看看我们,给我们送件衣裳,送点吃食!”
庄头这么一说,大家也都想起来了。基本上,能嫁到王家庄的,基本上都是嫁不出去了,人也很朴实的,不然。就算是宁愿当个老姑婆,他们也不愿意嫁到这个最穷的村子来,有嫁了女儿过来的,直接跟那闺女说,以后不用再回娘家了。他们也就相当于不要这个女儿了,就担心王家庄太穷了,会找他们要各种东西。
事情就这样被定了下来,王家庄的人彻底的安心了,每天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明天的事情做好,怎么样能给庄子创造更多的利益。
事实上,现在王家庄的人事情实在是不少,王丫说的那些鸡鸭鹅全部都送过来了,又买了几只山羊,山上还放着几窝兔子跟野鸡,就等着他们在山上一直繁殖下去,甚至等到冬天的时候,还要用一些保暖的手段,让这些野鸡过了冬,等到了一定的阶段,这些野鸡充足了,再进行贩卖。
所以,王家庄现在每天做的事情特别多,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鸡从鸡舍里放出来,赶到田里去,这样一来,鸡就可以给那些苗捉虫子,然后把鸭子赶到池塘里,把鹅放开,让他们随意走动,然后呢,要拉着牛羊去放牧,让他们又充足的野草吃,又要割野草,每天还要去捡柴,这样才有柴火烧,而且每天能捡多少就捡多少,多了的话,冬天就可以少买些柴火了,现在他们家里都是用的炕,从庄头那里知道,这个东西是费柴火的,所以,若是不想要花钱买柴火就要自己多捡些柴火。
而且,猪圈里还有十二只小猪,每天都在等着吃食,猪吃的可多了,还有这么多的猪,更是要多吃,有些小孩子就会依言去挖野菜,回来给小猪吃,即使是小猪,那也是猪,食量比什么都大,每天野猪光有野菜自然是不行的,还买了些酒楼里剩下的饭菜回来,给这些小猪吃,这才够,等到以后这些猪长大了,估计就要再买些米来,陈米就可以,只要没有发霉,猪也一样能吃,然后,每天没事就让孩子们拿着根棍子捅着小猪在猪圈里跑,小孩子都把这个事情当作是玩闹,倒是很乐意干的,虽然庄子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却觉得庄主这样做,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然后,每天还要打扫猪圈,不然那猪圈要有多脏,多臭啊,晚上呢,也要打扫地板,清洗地板,不然,鸡鸭鹅走过的地方,总是会留下一点印记的。
接着,每天还要给这些鱼儿投食,好在这些鱼吃的东西不是什么名贵的,什么野草野菜的扔进去,还有鸡鸭鹅的粪便,也不用扔别的,池塘里的小鱼就吃的很好。
上面说的这些事情还只是他们的副业,目前的正业,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养蚕跟种棉花。
南瓜收获了,地自然是空出来了,这样一来,大家就又要抓紧时间开始种棉花了,这会儿种棉花的时间虽然晚了一些,但是也给庄民们空了点时间,歇歇气,因为之前有了经验,这一次种棉花的速度倒是比之前快了很多,等到棉花种完了,自然是没有完事了,是不是的还要除草施肥,精心伺候这些棉花苗。
而养蚕更是同样的道理,好在养蚕的手续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能保证送来的桑叶是新鲜的并且还是干的就可以了,把桑叶投下去,那些白白胖胖的蚕自然是懂得吃桑叶。
原来的黑色的蚕经过这段时间的生长已经变成了白白胖胖的了,十分的可爱,一摸他们的身体,绵软绵软的,可舒服了。
当然,若是在一些女孩子看来,是挺可怕的。
养蚕的任务主要是在女人身上,男人更多的是在田间劳作,因为田地有些多,自然是不可能一天就做完了,所以,大家也有序,每天固定完成多少的量,多少天来一次施肥等等的活计,在庄头的安排下,一切都井然有序的完成着。
在以往的日子里,若是这会儿的功夫,估计这些人还在汲汲营取,却还根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整天悠闲的在田间闲逛,去做点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就日复一日的清闲,过着愁苦的日子,现在呢,这些庄稼汉天天忙碌着,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心里又抱怨的,也没有任何的不适应,因为就是在往年的时候,他们就算是整天劳作一天,因为贫穷,因为没有好的生计,就这么一直劳作下去,这对他们而言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劳作完以后,什么都没有。
而现在不一样了,虽然日子过着比以前辛苦一些,但是却是有回报的,这些庄稼汉心里踏实的很,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就这样清闲没有几天,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了,盛夏的到来,不但意味着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个季节吧,那就是桑果,也就是桑葚成熟了,孩子们不但多了一样免费的零嘴,大人也可以采摘这些来卖钱,对于大人来说,每一次的丰收都是那么的振奋人心,所以,即使是零嘴,大人也限制着自己家的孩子吃。
王家对于这一方面,倒是没有限制过,不过,这一天,王丫刚刚睡醒,就听说庄子来人了,就是桑葚熟了,所以庄子先送一些过来给主家尝尝,再看看这些桑葚打算怎么处理。
山上的桑树有些多,若是单纯的卖新鲜的水果,也卖不了多少钱,若是一不小心卖不出去,还容易坏了。
王丫早就想好了,让庄子每天先把桑果拿出来卖,若是到下午还没有卖完,那就早早的收摊,把那些桑果全部都制成果脯或者是果酱,方子会由小青教给他们的,到时候也会派几个孩子去庄子上帮忙,不会忙不过来的。
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这些桑果浪费了,但是,果子要成熟,虽然有先后顺序,却也很快,刚开始,桑葚每天去卖,十文钱一斤,不管是谁来买,都是这样价钱,若是卖不出去,那就做成了果酱,或者是做成果脯,也是因为小青拿了王丫说的那两个做果脯果酱的方子,这小青才会这样吩咐庄子上的人行事,这样一来,就不担心这些桑葚卖不出去坏掉了,浪费,所以,价钱五文钱不二价,即使是你买的再多也是这样。
卖桑葚的其实不光是他们家,还有别人家的,人家都是三文钱两文钱一斤,只有小青他们卖的是十文钱一斤,若是要问为什么小青他们会卖的这么贵,主要是定位的人群不一样。
那些卖两三文钱的桑葚的人,定位的都是那些孩子们,其实,在小青看来,光是摘这些东西,就要花多少功夫啊,两三文钱一斤,还能挣什么?
当然,人家这样卖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些人都没有怎么打理桑树,所以这些桑葚甜酸参半,又不能怎么挑拣,这样一来,自然是便宜卖了。
第四十一章 除虫
而小青他们卖的桑葚呢,首先,是质量有保证,因为他们要养蚕,又要桑果,这桑树自然是不能随便对待了,摘桑叶,也是合理的安排,而不是一味的随便乱摘,而是要符合这些桑树的生长,还要驱虫,养些鸟儿来捉虫子,减少那些不该流失的营养成分,这样一来,就能保证这些桑树结的果子能够甜了。这样一来,他们的桑果就比别人的好,大部分都是极甜的,只有少数个别的不够甜。
接着,包装。凡是来买的,只要一买,都是要五斤以上,他们才卖,因为他们会配上一个漂亮精致的花篮,然后把桑葚一一的摆放好,把整个花篮弄的跟要送礼似的,让人看着就觉得精致,也会觉得这个价钱买的值,他们的桑葚都是挑个大青紫发黑又甜的桑葚出来卖,随便任何一颗都非常的甜,又新鲜,甚至这些桑葚都是清洗过的,只要他们掀开篮子就可以吃了,这样一来,有钱人就是买,也不会有当冤大头的想法,还让人觉得很便利。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桑果都是那么的个大又甜,那些个小的比较不甜的都直接给做成了果酱跟果脯了,一点都不会浪费了。
事实上,王家现在做任何的生意,都是做中上等的生意,这一块注意的人相对较少,卖的东西也会偏高档一些,也不会得罪人,还能挣的多一些,让自己的劳动力更加物有所值。
所以,虽然王家定的价格比较高,但是来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为了保证这个桑果能新鲜了,所以,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先吃饭。然后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边,全家上下,老少都要去山上帮忙采桑葚。每天采摘下来的桑葚要进行清洗,在清洗的时候进行挑选。然后再由庄头领着那些男人送到城里去卖。
而那些忙过以后的妇女们这才开始吃东西,那些男人们是在他们清洗的时候吃的早饭,等到早饭吃完了,又要马不停蹄的做以往要做的事情,很累。
好在每天从到山上开始,只有半个时辰的采摘时间,然后剩下的就是清洗的时间。等等,花事不是很长。
即使是每天这样劳作,还是有不少的桑葚掉到了地上,眼看着这些掉在地上的。大人们都觉得很可惜,就让那些小孩子们,还有大人们若是没有事的时候上山捡了,捡来了就做成了果酱,也有村民比较巧的。就懂得用编好的篱笆放在树底下,这样若是上面掉下了桑葚到时候往下一倒,又省事又方便。
不过,这桑树的面积太大了,并不是每一棵桑树都可以这样做的。只能做一部分,给他们自己省点功夫,剩下的还是要大家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捡。
桑树掉桑果,倒是便宜了那些山上的野鸡野兔,吃了个肚子滚圆的。
等到桑果采完,棉花苗长成,又要开始摘顶,这是为了让棉花能多多展开枝条,长得更好,结的棉花更多。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刚开始发现的时候,庄头跟庄户很是紧张头疼,只因在田间发现了害虫,庄头也不知道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这些都是害虫,还有两种,本来只有一种的,可是,等到棉花苗开出了棉铃时,又出现了另外的一种的害虫。
若是王丫在这里,就能知道这肯定是棉蚜跟棉铃虫了,对于这两种的防治办法,王丫还真是知道,在高中的课本有学过。
庄头想了几个办法都没有主意,最后只能把这个事情报告上去,小青一听,跟那种子店的老板询问了一番,只知道那棉蚜可以用一些虫子之类比如什么蜘蛛之类的东西来控制,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末了,那老板倒是想到了一样,不过对小青摇摇头:“现在也没有用了,这东西可是要在棉种的时候,跟棉种一起绊了才行,现在再弄,已经是来不及了。”
小青道:“这没有关系,既然那东西能够在棉种的时候杀死这些害虫,那么想来即使是现在还会有一定的效果的。”
那种子店的老板点点头,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就跟小青说了办法,小青依言调配了,然后让人喷洒在棉花间,别说,还真是有效果,而且因为之前他们实行在田间放养鸡的关系,其实,早在棉花幼苗的时候,那些鸡就开始啄那些虫子了,不然,这么大的一片田地,那得了虫子的能这么少么?
但是,面对棉铃虫,那种子老板就摇头了,只说,若是这个法子也没有用的话,他也不知道了,毕竟不是他来种棉花,能知道用什么东西杀死长在叶子上的害虫已经很不错了。
见老板没有办法,小青也无可奈何,几经打听,也没有什么消息,最后,小青还想到了王丫,主要是因为当时这个主意就是王丫提的,也许王丫会有什么消息也说不定。
小青还真没有想到,自己一说,王丫就知道这是什么害虫,王丫自然是知道了,之前王丫没有想到,现在一小青说的时候,就想起了以前说的棉花经常得的就是两种害虫,一种是棉蚜,一种是棉铃虫,若是对棉蚜,王丫能知道的就是用昆虫来对付他们,至于那些什么配方类的,王丫还真是不记得了。
至于对付棉铃虫,王丫还真是有一个不错的办法,当即就告诉小青,道:“你去让人摘些杨枝,就是杨柳枝,然后每一亩地,放上六至七把杨枝,等到白天的时候,还没有天亮之前,再把那些成虫捏死。至于那些幼虫,只能让那些鸡跟鸟儿来捉了,我也没有办法。”
小青没有想到王丫说的方法这么简单,不由得有些半信半疑,但是想到也没有其他的法子了,小青就尝试着让人在每亩棉花田间放上八把杨枝,再让人在天没有亮的时候,去田里把那些成虫给杀死。
接着,小青还受到王丫的启发,觉得对啊,自己真是笨死了,既然没有别的方法,那难道还不能养一些鸟儿么?
想到这里,小青就要高价收购野鸟,特别是一些喜欢吃虫子的野鸟,不拘什么都好,不过,若是要这么做的话,手笔不小,需要的银钱不会少了,还要知会王氏一声,恰好那会儿王丫正好也在。
王氏听了,只觉得小青有些异想天开了,喃喃的道:“这样可以吗?若是可以的话,倒是不错的主意,可是,那鸟儿就是在野外长着的,怎么可能呢?”
王丫倒是眼睛一亮,支持的道:“没关系,小青哥,你尽管去做,我支持你,不过,若是你要购买那些鸟,最好打探清楚了,什么鸟最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