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朱玉在侧-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医院却被告知步散不住这里,正在她们赶往步散家的时候,路上就听到了关洵的声音。
看到他们两人,朱明玉连忙勒马窜下来,道:“步太医,快跟我去救人。”
步散本想拒绝,这种事情找个大夫就能做了,不过关洵却代他应道:“好,人在哪儿?”
“在恒王府,”朱明玉感激道,“多谢!”
这时恒王府出来追朱明玉的人也到了,真是浩浩荡荡的一整队人马。
李元基也跟着来了。对朱明玉道:“你这么出来太危险了,要找人也不用你自己出来啊。”他一听说恒王妃要派人跟着朱明玉出去,便自告奋勇。
恒王妃本不想劳动他,但李元基坚持。言道这样才不枉侠义之名。恒王妃没办法,也只能答应了,不过派出的人却是多了一倍。关洵看到这可观的人数也是明白了恒王府有多看中朱明玉。
朱明玉也知道自己冲动了,沉默不语,但她不能看着木棉死去。步散脾气古怪,这要不是关洵在,恐怕他不会答应,心下对关洵的感激又加深了几分。
关洵看到李元基,想起那个刺客的话,这李元基究竟知道不知道李赫的计划,是无意撞破还是另有所图?他本想送了步散后回关家,见到李元基后便改了主意,道:“救人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回去吧。”
众人这才分别上马。步散不会骑马,由关洵带着。到了恒王府,王妃就把朱明玉叫了过去。步散则由木香带着去看木棉了。
一看木棉这状况,步散没有犹豫,道:“水,刀,四个人按住她。”
准备就绪后,步散上前握住箭,旁边一个大夫不知步散什么来头,见他样子石米分倨傲。心下不服,便道:“这箭靠近脾脏,稍有不慎便会要了这姑娘的命。”
步散没说话,迅速拔出了那只箭。血一下子喷了出来,吓得陆平脸都白了。步散十分镇定的看了下伤口,并没有变色,还好箭上没毒,至少不用切除了,掏出一个瓶子。把药米分倒在伤口上。
木棉在拔箭的时候就晕了过去,步散处理了伤口之后又开了张药方便离开了。走到门口,差点被冲进来的朱明玉撞倒,看到木槿要哭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差点没站住,难道还是晚了……
关洵在旁眼疾手快的扶住了朱明玉,道:“人没事了。”
步散不满意关洵的说法,太过含糊,不够严谨,补充道:“暂且无事。”
听到这话,朱明玉总算是踏实了些,道:“多谢步太医。”然后连忙进去看木棉了。
步散看了眼朱明玉,对关洵道:“两次。”
关洵点头:“师兄放心。”
对于关洵的懂事,步散表示满意,倒也不枉费自己忙活了一宿。
因为木棉的伤势还不容乐观,步散并未离开,留在了恒王府,关洵见没他的事儿了,便准备离开。朱明玉见他要走,连忙过去,道:“最近好像跟你说了太多次谢谢,不过还得再跟你说一次,谢谢。”好像每次遇到他总会逢凶化吉。
关洵笑笑道:“下次给我机会让我谢谢你。”
没见过关洵这个样子,朱明玉楞了下,也笑了,道:“好啊。”
见关洵和朱明玉相谈甚欢的样子,步散暗暗叹气,这小子还真准备下手了啊,看来还得多难为他几次。
木棉的伤处理完了,朱明玉又请他去看看汪诚,汪诚也中了一箭,不过未伤及要害,步散看了看药方,只吩咐照着那来即可。木棉半夜发烧了,步散又去处理了几次,折腾了这一夜,谁也没睡。不过到了早上木棉终于退烧了,虽然还没苏醒,不过步散看过后终于说了句让大家都安心的话。
“死不了了。”
朱明玉见步散虽然一夜没睡,却还是如常的样子,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提神醒脑药。步散虽然不知道朱明玉怎么看他的,不过看出她眼睛下面一圈黑色,有些惋惜自己的好药了。吃着自己的药还这么不爱惜身体,竟然跟着熬了一夜,这药效都要受影响了。
看步散的表情虽然没什么变化,但感觉却是严厉的许多,朱明玉有些莫名其妙,便小心开口道:“步太医,我让人送你回去吧。”
步散点头,道:“最近三日药量增加二分之一。”
“哦,好。”
处理完木棉这边的事情,送走了步散后,朱明玉才有工夫去想昨日恒王妃对自己说过的话。王妃之所以那么着急把朱明玉叫过去,就是为了告诉她当年的事情。
看着在一旁跟着忙忙碌碌同样一夜没睡的李元基,朱明玉有些难以决断,李元基究竟是不是海陵王故意派来的?他救下自己到底是不是安排好的?(未完待续。)
PS: 推荐好友柒月柒力作《悍女为妃:王爷,约法三章》,降服不靠谱的王爷不凶悍点怎么行!
☆、106 孽缘
那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孟君仪嫁给恒王已经有几年了,而小妹孟幼仪刚满十六岁。因为孟氏两姐妹的生母早逝,孟老爷平日很忙又没有续弦,所以为孟幼仪挑选未来夫婿的事情自然由从小就能干独立的孟君仪张罗。
孟君仪也让恒王帮忙物色了几人,在她看来却是全不满意。这个新科状元虽然品貌相当,家境却太过贫寒,那个少年将军虽是名门之后,却已经有了几个姬妾……
看着懵懂天真的妹妹,孟君仪更是下决心要好好挑选,不能马虎。孟幼仪不同孟君仪的性子,很是温婉好说话,容貌又生的极为漂亮,见过的人都说孟家二小姐是个好姑娘。
但就是这么巧,一次孟幼仪出门上香,车子在路上与人发生了碰撞,索性并不严重,不过车子坏了却是不能坐了,只能下了车。
这一下车不要紧,却牵扯出了一道孽缘。
与孟家马车碰上的正是李赫,当时老海陵王刚去世不久,他作为海陵王世子进京面圣请封。孟幼仪一下车,李赫就眼前一亮,他的车没什么损伤,便让出了自己的车给孟幼仪,亲自送了她回孟家,后来借着赔罪的名义还特意来过孟家两次。
李赫英俊儒雅,孟幼仪情窦初开,两人渐渐便都有了好感。孟君仪得知此事后孟君仪更是坐不住了,提醒孟幼仪不要与他走的太近。李赫这人她向恒王打听过,什么都好,却是已经成亲了,孩子都好几岁了,妻子尚在,他又怎么能娶孟幼仪。
孟幼仪从小很听姐姐的话,但这次却是第一次起了反抗的心,虽然表面应下了,却依然和李赫有来往。孟君仪自然不会轻易被瞒过,借着自己生病便把孟幼仪叫来了王府小住。李赫也是个胆大的。在册封之后并未离京,而是去了恒王府,要见恒王妃。孟君仪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把孟幼仪迷得都不听自己的劝了。
见面之后,孟君仪也没拐弯抹角。直言自己已经为孟幼仪选了门亲事。李赫闻言后却是表明自己与孟幼仪只是性格投契,并无其他越矩,之后便离开了。
孟君仪把他的话说给了孟幼仪听,希望她死了这条心,没想到孟幼仪因此大病一场。缠绵病榻一年多才痊愈。在这期间,李赫的妻子,海陵王妃却是因病去世了。而孟君仪发觉孟幼仪和李赫又暗中有了往来,孟幼仪更是声称非他不嫁,把孟君仪气得够呛。
恒王与李赫年纪相当,与他有过几次接触,见恒王妃这么忧心,便派人去福州打探了一番。这一打听不要紧,却是发现李赫的妻子死的蹊跷。孟君仪一听这个了得,不管李赫对孟幼仪有多少真心。这个人都不能嫁!他为了娶孟幼仪不惜害死自己的发妻,这样的男人,太让人心生寒意了。
可是不管孟君仪如何苦口婆心劝说或是言辞锋利的威胁,都不能让孟幼仪死心,她依然非李赫不嫁。这边行不通,孟君仪便让恒王去找李赫,让他离孟幼仪远点。恒王的脾气一向暴躁,对李赫的行为更是看不上,自然说话不会好听,这两人没谈成却是打了起来。最后还闹到了建武帝那里,都被教训了一顿。
这么拖到了孟幼仪十八岁,亲事却还没定下来,孟老爷这才发觉到不对劲。孟君仪看瞒不住,与孟老爷说了实话。孟老爷一听,这还了得,便把孟幼仪严加看管了起来,要断了她和李赫的来往。
也是两人无缘,正巧这时。李赫的母亲,老海陵王妃生病把他急召了回去,李赫是个孝子,只能放下这边的事情赶回了福州。回了福州才发现,他母亲生病是假,骗他回去成亲是真。原来老海陵王妃也知道了李赫与孟幼仪的事情,但她觉得孟幼仪不适合做海陵王妃,便给李赫定下了一门亲事。
孟幼仪得知李赫在福州成亲后痛不欲生,还曾经自杀过,幸好救了回来,不过从此却心如死灰。毕竟纸包不住火,京城也有了一些风言风语。孟氏年纪也不小了,而在京城也很难找到门当户对的亲事了,孟老爷这才把她远嫁到了繁城。
孟幼仪嫁给朱承业后岁说不上琴瑟和鸣,倒也相安无事,本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了,却没想李赫找上了门。具体两人是如何冰释前嫌的孟君仪不知道,但竟然要私奔,孟君仪知道后让恒王带上自己,连夜敢去繁城,终于拦住了李赫和孟幼仪。
不过这件事终究还是没瞒住朱家,恰巧此时孟幼仪查出有了身孕,朱承业怀疑孟幼仪与李赫有染,坚决要休了孟氏,当然最后没有成功,李赫也被绑回了福州。
孟幼仪在得知自己怀孕之后,倒是息了要与李赫私奔的心,她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身份不明,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但是朱承业那边却是因为孟幼仪之前的行为对她不再信任,连孩子生下来之后也不愿去看一眼。偏偏那孩子也是福薄的,没多久就夭折了。这件事对孟幼仪的打击很大,她觉得是自己害死了他,所以后来李赫来找她的时候,她便不再见他,更不愿意与他走了。
听过恒王妃讲的,朱明玉想起了朱承业说过的话,怪不得他提起孟氏就是那种态度,想必他觉得在给别人养女儿。李赫对孟幼仪用情至深,不惜杀了自己的发妻,这个男人爱得太过决绝,想必自己这毒还有几次遇险和他脱不了关系。
朱明玉想的入神,李元基也发觉了她在看自己,有些奇怪,于是上前道:“朱姑娘,你怎么了?姑娘家熬夜受不住,你去休息吧。”
朱明玉接触李元基越久越觉得他是个心地赤诚之人,道:“你也辛苦了一宿,就不累吗?”
“这点算不了什么,想当年我跟着师傅学武功的时候,比这个苦多了……”
听着李元基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经历,朱明玉觉得不管上一代有什么恩怨,就在那一代结束吧。(未完待续。)
PS: 推荐好友风知华佳作《天下男配皆外挂》,抢戏开挂哪家强,各色男配帮你忙!
☆、107 父子
关洵从恒王府回到关家的时候天已经微亮了,回去倒头就睡着了。不过一大早就被人吵醒了,关瑞德这次没让人叫他过来,而是亲自把他从床上拖了下来。
“你这个忤逆子!竟敢带你弟弟去喝花酒,把他灌成这个样子!”
关瑞德拿着家法就朝关洵身上打去,没打几下就被随后赶来的陈氏拦住了,道:“老爷,您别生这么大的气。”
关洵睡眼惺忪,被打到的地方有些疼,抓抓头发,他从地上站起来,旁边的丫鬟连忙上前帮他披上衣服。
“还有什么好说的!有他这样当人家长兄的吗?不能做个好榜样就罢了,竟然带然儿去那种地方!”关瑞德一副恨不得打死关洵的样子。
关柬从外面进来,也帮忙拦着关瑞德,道:“爹,这事儿不怪二哥。”他自然知道昨日是陈家表哥带关然出去的,却不好说出实情,毕竟陈家是他们的舅家。
“不怪他还能怪谁!”
关瑞德一口咬定就是关洵带坏了关然,却从来没想过,关然和关洵一向不亲近,又怎么会和他出去呢?关洵坐在床边看着这一家子人在自己面前的表情,忽然觉得很厌烦,道:“滚。”
闻言,众人都是一愣,关瑞德反应过来后,挣脱开陈氏和关柬的手,上前要继续教训关洵:“我今天打死你这个畜生!”
陈氏一个不小心被关瑞德推到了一边,关柬连忙上前查看。关洵伸出一只手夺下关瑞德手里的家法,甩到一边。关瑞德看到陈氏倒在一边,连忙过去看她。
“夫人,你有没有事?”
陈氏摇摇头,不过面上看着却是有些痛苦的样子,似乎是磕到了腰。
关柬连忙道:“快去请大夫来!”
在他们手忙脚乱的时候,关洵则抓起衣服往外走去,到了门口,看到了站在那里没进去的关然。关洵眼角都没扫他一眼就扬长而去。
关然恨恨的瞪着关洵的背影,没进屋也走了,关柬看到后只能叹了口气。
陈氏这一下正好磕到了腰,青了一大片。关瑞德见了更是怪自己一时不查,恨不得打自己两下,倒是陈氏安慰他说无碍。
看这里没自己的事儿了,关柬便退了出去。
“我等下就去找大哥,被他从族谱上除去!”关瑞德依然气愤难平。
陈氏拉拉关瑞德的手。劝道:“老爷不要生气,昨日然儿是喝醉了,但妾身听说他并不是和阿洵一起出去的,您若是要怪,就怪妾身没有教育好然儿吧。”
“怎么能怪你,肯定是那畜生把然儿带坏的!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爹!”
陈氏叹了口气,道:“原来就有传言说是妾身容不下阿洵,才让他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去从军,您若是再为了阿然把阿洵逐出家门,那也把我们母子三人一并逐出去吧。”
关瑞德一愣。反驳道:“他从军还不是受了顾家的挑唆,与你何干,你不要把他的错误往自己身上揽,这么多年你对他如何我都看在眼里,还有什么人敢说三道四。”
陈氏欣慰的笑了,道:“别人怎么说,妾身不在乎,这一生得老爷如此眷顾,妾身值得了。”
关瑞德也笑笑,握住陈氏的手。道:“娶妻如此,夫复何求。”其实他也不过说说吓唬下关洵,大哥才不会同意呢。
关洵刚牵着马走到大门就被人拦住了,一个身材矮胖笑眯眯的老头道:“二少爷。侯爷请您过去用早膳。”
关洵扭过头去道:“东叔,我吃过了。”
被关洵称为东叔的人是安定侯身边的总管福东,闻言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道:“二少爷从小说谎的时候就会眨两下眼睛,您分明还没吃。”
关洵无奈,只能把马交给下人。自己跟着福东走了。
安定侯关厚德在发妻去世后深居简出在家做了居士,住的地方也是在安定侯府偏后的一出僻静院落。关厚德年近六十,容貌看和关瑞德有几分像,不过更高更瘦削一些,长须长眉俱是白色,穿着一身浅灰色道袍,显得尤为仙风道骨。
“伯父。”关洵对关厚德倒是很尊敬。
阿默也在这里,他跟着关洵回关家一般都被送来这里。他看到关洵来了,恭恭敬敬叫了一声父亲,虽然并未表现得多么亲近,不过能看出他的眼睛亮了。
关洵点点头,摸了摸阿默的头,问了他几句这几天怎么样。阿默年纪不大,不过说起话来倒也条理清楚,说自己和伯爷爷一起打拳练字。
关厚德身边的人也不多,除了福东在一旁,并无其他人伺候。桌子上不过是花卷、小米粥和几碟小菜,十分简单。
关厚德示意关洵坐下,道:“早饭一定要吃。”说着盛了一碗小米粥给阿默,随后又给关洵盛了一碗。
阿默接过粥道:“谢谢伯爷爷。”
关洵站起来接过粥,点点头,然后就开始闷头吃饭。关厚德也没说什么,跟着他一起吃起来。关洵吃的很快,没一会儿就站起来道:“伯父,我吃好了。”
关厚德没抬头,示意他坐下不许走。关洵只能乖乖坐下,在一旁伺候着关厚德慢条斯理吃完早饭。
看到关厚德撂下筷子,阿默才放下筷子,道:“伯爷爷,父亲,我吃好了。”
关厚德点点头,福东便对阿默道:“小少爷,我们改出去走走消食了。”
阿默乖巧的点点头,又对关厚德和关洵告知了一声这才跟着福东出去。
“阿默这孩子你教的很好。”
“是他秉性纯良,我并未教他什么。”
“嗯,小小年纪就懂礼数,知进退。”关厚德看了关洵一眼,道,“嗯,确实不像你教出来的。”
关洵沉默,就知道这么早请他过来,肯定是为了这两次他们父子起冲突的事情。虽然他这个伯父看起来不问世事,但安定侯府里没有一件事他不知道的。不过让他去向关瑞德道歉,那是绝无可能的。
关厚德也知道关洵的脾气,道:“你父亲那边我会与他说,不过你也要给他留几分面子。”
“侄儿知道了。”
关洵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刚要走,却听关厚德继续道:“听说你最近和恒王府走的很近?”(未完待续。)
☆、108 训弟
关洵一点都没打愣,道:“并没有。”
“听阿柬说那次打球你还救了一个姑娘,”关厚德顿了下,似乎在思考一样,过了一会儿才继续道,“哦,对,就是那个朱家的姑娘,叫明玉的是不是?”
“大概吧,我不记得名字。”关洵才不信他是真的想不起来朱明玉的名字,不过是想等自己说。
“其实你也不小了,也该安定下来了,那日你父亲来也与我说起了这件事,准备为你再寻一门亲事。”关厚德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关洵的神色,真是长大了,一转眼都跟自己用上心计了。
关洵继续不动声色,道:“一切凭伯父做主。”
“你有父亲哪里用得着我做主,不过呢,”关厚德话锋一转,却道:“这朱家姑娘是恒王妃的外甥女,有些不妥。”
就知道他会反对,所以自己才会没找他出面,用阿默喜欢她这个理由在这里显然行不通,不过这件事他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会回头。
虽然心里有着种种想法,但关洵看起来依旧面瘫,道:“嗯。”
关厚德知道这两句话绝对不足以让他打消念头,这小子肯定再打别的主意,便道:“记得我教过你什么吧。”
“要做纯臣。”关洵知道他要说什么,无非是现在与恒王府走太近不够稳妥。
“你知道就好,阿存去的早,关家的未来就在你手上了,你不要让我失望。”想起早逝的独子,关厚德也是一阵惋惜。
关洵的表情肃穆了许多,缓了一会儿才沉声道:“我不会的。”
“我言尽于此,你回去好好想想再说。”关厚德也不再多说,放了关洵走。
等他们走后,福东进来就看到关厚德一脸疲惫坐在那里,上前道:“二少爷走的时候把小少爷也带上了,说是要出城玩玩。”
对着这个跟了自己几十年的心腹。关厚德没什么可瞒的,问道:“我是把他逼得太紧了吗?”
福东如实回答:“二少爷对大少爷的死一直没办法释怀,提起大少爷确实有些……”
关厚德叹了口气道:“他怎么想的我还能不知道,不这么说他又怎么会把我的话当一回事儿。”
“也是。”福东考虑了下。道,“不过这说多了,恐怕就没那么管用了。”
这回,两人都不再说话了。
关瑞德那边听了陈氏的劝,下午的时候又来找关厚德了。提起上次给关洵选一门亲事的茬儿,绕来绕去还是提的朱家明玉。这些自然是陈氏的建议,既然关洵对那姑娘有意,何不顺了他的心。
其实关瑞德也觉得这件事可行,他们关家虽然有个安定侯的名头,不过他们在蜀中盘踞多年,京城根基尚浅。尤其他们的妹妹,静安皇后故去后,关家显然有些被排在勋贵圈子外了,虽然太子地位看起来稳固。不过皇上正值壮年,变数还很多,能与恒王府拉上关系也是件好事。况且他也打听过,这朱家财力雄厚,怎么看,自己都是为关洵找了门好亲,没理由大哥不答应的。
关厚德听弟弟说了半天都没搭腔,只是在一旁悠闲的喝着茶。关瑞德说的有些口干舌燥,也停下来喝了一杯茶,终于忍不住问道:“大哥觉得这样如何?”
“你不是想的挺好嘛。还问我做什么?”
一听这话,关瑞德心里咯噔一下,虽然他一直不明白哥哥的想法,不过没人比他更了哥哥的脾气了。他显然是不同意这门亲事。从小到大,不管他觉得多好的主意,一旦被关厚德反对后,关瑞德就拿不准了。
关厚德把杯子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吓了关瑞德一跳。
关瑞德有些忐忑道:“那大哥的意思是这门亲事不妥了?”主要多次经验证明。每次他没按照大哥说的去做就肯定会倒霉。
关厚德语重心长道:“你是阿洵的父亲,照理说这件事不应该由我这个做伯父的做主,但阿洵以后是要继承整个安定侯府的人,他的亲事不能马虎。”
他知道大哥一向对关洵看重,但还是第一次说这样的话,想让关洵继承爵位,这要是真成了,自己在那小子面前岂不是更抬不起头了?关瑞德忽然觉得很热,抹了抹额头上的汗,道:“是,大哥说的是。”
关厚德见他这样,更是不喜,道:“阿洵的亲事我自有打算,阿柬也不小了,可以考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