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年代金满仓-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婶,你们真的不打算装修一下店面吗?”杨宁馨看了看微微发黄的墙壁,心里琢磨着,要是把衣裳挂上去,只怕是会弄装了衣服呢。
  这个铺面原来是民宅,主人家为了能提高点租金,特地把大门改成商铺的那种门,只是墙壁粉刷已经有几年了,看上去有点旧。
  “不用不用,装修店面不还得花钱?”刘玲玲摇了摇头:“我都恨不得一分钱当两分钱花,哪能禁得起这样瞎折腾。”
  向春生看了看这间屋子,摇了摇头:“我觉得还是得重新弄一下,不说别的,墙壁至少重新刮一次大白,看上去新一点。”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也不用装很多地方,墙壁弄白一点,不能只有一个灯泡,屋子里多装几个灯泡,照着衣裳显得颜色好看。”
  向春生和唐美丽都在建筑公司上班,平价弄点材料没问题,杨土生是工地上的大工,他停了一天活,请了个同伴过来,把服装店彻底的翻了新,顺带把他们卧室也给整白了许多。
  杨树生喊了木材公司的电工师傅过来帮忙整了下电路,在杨宁馨的设计下,四个墙角都装上了两个十五瓦的灯泡,凑到一起晕染出两轮浅黄色的光芒,照着屋子暖暖的,屋子正中央挂了一盏亮度比较大的灯,还弄了个黑铁灯罩,看着有些复古的意味。
  在这个年代,装修不能要求太高,有这个样子就够了。
  杨宁馨背着手站在街道上看了看,灯光全部亮着,这间小店铺显得温馨又浪漫,和一般的铺面截然不同。
  以后有时间再零零碎碎的把这铺面给收拾起来,杨宁馨满意的笑了,这家服装店,现在在X县,那可是前沿先锋。
  第二百六十一章
  正月十四日是黄道吉日,宜祭祀、洒扫、开市、求财。
  刘玲玲和唐美丽翻了黄历以后,把正月十四定做了开业的好日子。
  上午九点八分,一阵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主街那边涌过不少人,大家都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一家新开业的店铺。
  “玲丽服装店?卖衣裳的?”
  “啊呀呀,竟然是卖衣裳的?想买衣裳不是都会去东风商场吗?要不是就请裁缝师傅去做衣裳,谁会来买衣裳?”
  围观的人站在门口窃窃私语,刘玲玲听了这些议论,有些心上心下。
  他们说得没错,一般的人都会去找裁缝做衣裳,怎么会来买衣裳呢?她环视四顾看了看墙壁上挂着的衣裳,有些担心。
  会不会没有人来问价钱?
  “娘,别担心,小六看准了的,肯定没问题。”大柱站在刘玲玲身边给她鼓劲:“小六做生意什么时候亏过本?她的字典上只有赚,没有亏字。”
  唐美丽站在柜台后边,打量着站在门口的那群七大姨八大娘,微微笑了笑,并不觉得有什么担心。她已经跟着杨宁馨卖过好些□□裳了,生意再不好,一天也卖了几十件衣裳。虽然X县人比不上一零一厂的小年轻们有钱,可X县的人口要比一零一厂多,总会有人对新潮服装感兴趣的。
  为了新店开业,她今天特地请了半天假——反正顶头上司是向春生,他一点头,一切顺利——现在建筑公司也没到忙活的时候,上头也没领导来检查,万一忽然有突击来的,向春生从建筑公司跑出来喊她回去,骑自行车用不了五分钟就能到。
  为了给琳丽服装店撑场面,杨宁馨和二柱他们准备化身群众演员,假装到里边买衣裳,带动气氛,促进销售热潮。
  看着门口围了一群人,而大家都只是在张望,不肯走进去,群演自然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了。杨宁馨的胳膊肘轻轻推了推二柱,两个人迈步走了进去。
  虽然已经和刘玲玲商量过了,可是当看到儿子和侄女出现的时候,刘玲玲还是有些不自在,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们,差点把“二柱”、“小六”都喊了出来。
  大柱赶紧走到刘玲玲前边,笑嘻嘻的对着杨宁馨说:“同学,你要买衣裳吗?”
  杨宁馨“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大柱怎么用“同学”来称呼她?好在这时候外边看热闹的人说话就跟一群麻雀儿在叫唤,没人听到她的笑声。
  “我想买一件比较拉风的衣裳。”杨宁馨指了指挂在墙上的一件掐腰夹克衫:“给我取下那件看看。”
  唐美丽赶紧拿着衣叉把那件短短的牛仔蓝夹克取了下来,从柜台后边走出来,笑着把夹克衫递给了杨宁馨:“小妹妹,你试试看。”
  “哇,这个女老板穿的衣裳可真好看。”
  看热闹的人注意到了唐美丽,忍不住惊叹起来。
  卡住腰肢的夹克衫,长长的牛仔裤,勾勒出了唐美丽姣好的身姿,让人瞧着移不开眼睛。
  “衣裳是奇怪了一点点,可穿在她身上真好看!”大家都纷纷对唐美丽做出了肯定:“这女老板真的是长得漂亮!”
  杨宁馨拿着夹克衫跑到里边房间换上,走了出来:“镜子在哪里?”
  唐美丽指了指角落:“小妹妹,你过去瞧瞧,你穿上可真好看。”
  靠墙放着一面一个人高的穿衣镜,杨宁馨跑到镜子前边,侧着身子左看看右看看,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咦,你看你看,这服装店有一面这么高的镜子!”
  东风商场的服装部根本就没有穿衣镜,想要看自己穿衣裳是啥样,得从同伴的眼珠子里去找影子,现在见着玲丽服装店的一角竟然放了一面和一个人差不多高的穿衣镜,外边的人都忍不住想要进来瞧瞧,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可是,不买衣裳怎么好意思进去看镜子呢?一些人在店铺门口徘徊踌躇,过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去:“我想看看那件衣裳!”
  有了一个人进去,就会有第二个进去,接二连三的有人走了进来,围着四面墙壁欣赏着上边挂着的衣裳,看中了哪一件,就跟唐美丽他们说,请他们取下来让自己试试。
  杨宁馨看着铺子里多了几个看衣裳的人,决定趁热打铁,她开始和唐美丽讨价还价想“买”下这件衣裳:“五块钱啊,能不能还便宜一点?”
  唐美丽一副无奈的表情:“东风商场都没这衣裳卖的呀,小妹妹,你穿上效果这么好,怎么还要为了几毛钱和我讲价呢?”
  “当然要砍价啊,我还是学生呐,我买衣裳的钱是我的压岁钱,能少几毛是几毛啊!”
  唐美丽叹了一口气:“小妹妹,真的不能再少了,我这来回车费都不容易哪。”
  “美丽的大姐姐,你多多少少给我优惠点啊,要不是这砍价就没乐趣啦。”杨宁馨拿着那件衣裳软磨硬磨:“少一点点吧,一毛两毛都可以。”
  “那……”唐美丽看了杨宁馨一眼:“这是我们服装店第一天开业,我就给你一个优惠价,四块五,再也不能少,你也别再和我说了。”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说着说着真进入了角色,好像就是顾客和卖家一样,完完全全看不出表演痕迹。
  杨宁馨拿出五块钱递了过去:“美丽的老板姐姐,给你钱,记得找我五毛啊。”
  唐美丽笑着走到柜台那边,打开柜子的锁,拿出里边装钱的盒子,从里边拿出五毛钱:“给你找零。”
  杨宁馨笑着接过钱,和她挥挥手:“谢谢老板姐姐!”
  她转身找到二柱:“三哥,咱们走吧,回家去。”
  二柱瞅着她直乐:“这衣裳好看。”
  “当然好看了,我在镜子里瞧着我特别漂亮。”杨宁馨拉住二柱的胳膊:“咱们回家去。”
  杨宁馨穿着这衣裳确实不错,因为她起了个“模范带头”作用,围观的群众又有几个走了进来,铺子里进了十来个顾客,眼见着马上就拥挤起来。
  第一批进来的这群人,都是一大早在外边买菜路过的人,也就是看看,其实没有谁真正打算买,就是杨宁馨演了一场戏,也只是吸引了进店看衣裳的人,并没有成功的让他们跟着掏钱买衣裳,刘玲玲看着人来人往,可却没有人最后出钱,心里头有些着急。
  “唉,怎么就没人买呢?”
  “刘姨,没事的,你得有耐心,这才多长时间啊,怎么就说没人买呢?”唐美丽倒是沉得住气:“您放心吧,肯定会有人来买衣裳的。”
  这话说了没多久,从外边来了几个男青年,几个人绕着挂裤子的衣架看了几分钟,每人挑了一条大裤脚的牛仔裤:“我们早些天看到有人穿这种裤子,到东风商场没见有卖,还在想着不知道他们从哪里买回来的,今天总算是找到了。”
  男人买东西比女人要爽快,唐美丽开口三块钱一条,本来以为他们会砍价,谁知道几个人爽爽快快掏了钱:“便宜啊,我还以为要四五块一件呐。”
  “要不要顺便捎一副太阳镜?”
  唐美丽把柜台上放着的盒子端了过来,打开给他们看:“这可都是最时兴的款式,冬天出太阳的时候戴上,穿着夹克衫配着牛仔裤,拎个双喇叭收录机到街上走,可真是拉风。”
  “哇,你这铺子的东西挺齐全嘛!”几个人惊喜的围了过来,开始挑挑拣拣选起了眼镜。
  说来奇怪,他们挑裤子的时间很短,可挑眼镜的时间很长,拿着眼镜站在镜子面前,一副一副的试着戴上去,一直戴到他们遇着喜欢的为止。
  蛤ma镜也是三块钱一副,这几个人每人买了一条牛仔裤一副蛤ma镜消费了六块,瞬间,柜台装钱的盒子里就多了二十四块钱。
  刘玲玲惊喜得很,打开钱盒子数了一遍又一遍:“真是二十四块呐!”
  成本不过十来块,这一会儿工夫就挣了十多块,就算按照小六说的,把什么车费租金人工水电工商税务都刨去,应该七八块总是挣了的吧?
  土生在工地上做事情,现在也才两块钱一天呐,这一会儿她就挣了他几天的钱?难怪小六一直主张她开店,原来这么容易挣钱!
  有了这第一笔生意打底子,刘玲玲开始心思沉稳了许多,接下来半小时没有动静她也不埋怨了——好歹今天挣了几块钱,够了。
  过了半个小时,又来了几个年轻姑娘,是结伴上街溜达的,走到这里看到新开了一家服装店,见着窗明几净,服装看上去时髦新潮,几个人走了进来到处瞅。
  看到唐美丽的穿着打扮,几个年轻姑娘都觉得好看,纷纷找着唐美丽问,她身上穿的夹克衫是哪一种,裤子又是哪一件。刘玲玲在旁边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赶紧拿了衣叉把夹克衫取了下来:“她穿的是这种,穿着挺好看是不是?”
  刚刚开张的时候,刘玲玲有些紧张,别人问衣裳价格的时候,还期期艾艾的说话不利索,后来渐渐的适应了,也没那么害怕了,一心一意的想把生意做好,应对顾客的时候,说话顺溜了许多。
  年轻姑娘们看了看她手里拿着的衣裳,笑着点头:“是很好看。”
  “你们穿上试试,试试没事的,又不会弄坏衣裳。”刘玲玲把衣裳举了起来,脸上笑开了一朵花。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婶,今天的生意咋样哩?”
  黄昏时候,杨宁馨笑着跨进了玲丽服装店,看了看墙上挂着的衣裳,似乎有几件已经换了款式,衣架上挂着的裤子也少了些,应该是卖了一些。
  刘玲玲满脸春风的捉住了杨宁馨的手,抓得紧紧:“小六啊,你真是给三婶指了条明路哇!三婶可真是要好好谢谢你!”
  今天玲丽服装店总共卖了三十多样东西,唐美丽大致估算了下,差不多挣了四五十块钱。
  相对于风气保守的县城来说,能卖出这么多,已经算不错了,超出了杨宁馨的想象。她笑着朝刘玲玲点了点头:“三婶,以后生意会更好的。”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改变人民的经济状况,也会让人的思想随之改变,西方的一些思想会随着开放渐渐涌入国内,就如在广州遇到的那个小年轻一样,他们向往自由,在忽然打开的大门面前,追求着标新立异,通过各种奇装异服来体现他们自己的价值观。
  X县相对来说还没有如沿海城市那样动荡不安,可是已经渐渐的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是来自于一零一厂那边的年轻人,每逢周末放假,一零一厂的那些年轻人就拎着两喇叭的收录机,戴着蛤ma镜到X县这边来闲逛,两条阔脚裤在地上擦来擦去,把县城街道上的灰都扫得干干净净。
  这种装扮成了八十年代初的一种标配,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能看到穿着这种衣裳的年轻人。现在X县街头还没有看到几个,杨宁馨觉得,阔脚裤,蛤ma镜,夹克衫和蝙蝠袖还有很好的前景。
  “生意会更好的?”刘玲玲高兴得合不拢嘴,要是一天能挣四五十块,她和唐美丽平均分,那也有二三十块一天了,够了,足够了。
  刘玲玲的脸渐渐的泛起了红光,一想到挣钱这么容易,不由得叹息自己在家里多浪费了好些时间,早知道这么挣钱,她干嘛不早点来X县开服装店呢?
  “三婶,你可别激动得太早,今天挣了四五十,不代表真的挣了这么多……”
  “我知道我知道,要减去你说的房租什么的,我就算十块一天吧,也得有三四十啊。”刘玲玲依旧开心,有得挣就好。
  “三婶,可不能这样算,你要把这一批衣裳全部卖出去才能算最后的利润,否则的话,积压了一批货在手里,那也是钱啊,衣裳卖不出去就是亏,怎么能就算挣了钱呢?”杨宁馨笑吟吟的给刘玲玲打预防针:“今天天气好,出来玩耍的人多,买衣裳的也多,要是遇着下雨天,那可不一定有生意,有时候一个人都会看不到。”
  杨宁馨这么一说,刘玲玲的笑容渐渐收敛,她嘴角扯了扯:“那……到底今天我们有没有挣到钱啊?”
  唐美丽从柜台后边探出头来:“刘姨,别担心这些,衣裳卖完了,咱们就挣到钱了。”
  “唉……”刘玲玲环视四顾:“能卖完吗?”
  “能卖完,肯定能卖完,今天不都卖了三十多件吗?”唐美丽笑着看了看刘玲玲:“这事情着急不来的。”
  几个人正在说话,外边走进了好几个人。
  “美丽!”
  原来是向春生带着建筑公司几个小青年进来了。
  “哟,这店子真是有不少好东西呀!”几个人东张西望一阵,连声赞叹:“没想到咱们县城也有这么时髦的服装店了!”
  “你们看看有没有想买的?让美丽给你们优惠价!”向春生笑着走到了柜台身边,从盒子里拿出一副蛤ma镜戴上:“瞧瞧,我帅不?”
  “帅,向大哥可帅了!”杨宁馨哈哈一笑:“丽姐姐,你这些蛤ma镜卖给向大哥,准备优惠多少钱啊?”
  唐美丽哼了一声:“一分钱都不能少。”
  “美丽,你不要这样狠心吧,总得帮我省点钱啊!”向春生把蛤ma镜朝头顶一推,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你看我都帮你带这么多顾客来了,你还不帮我减免一点?”
  “少五毛!”
  唐美丽刚刚开口,有个小青年就走了过来:“我也要买一副蛤ma镜,也给我向主任这个优惠价,行不?”
  “行,行!”刘玲玲赶紧答应了,八毛钱一副的□□镜,卖三块,优惠五毛也挣不少哩。
  “还是刘姨好说话!”向春生从裤兜里摸出了两块五毛钱:“我拿一副!”
  那个小青年也跟着掏钱:“我也要买一副!”
  其余几个跟着进来的,看到两人都戴了一副蛤ma镜靠在柜台站着,看上去潇洒得很,都有些眼红,跑过来瞅了瞅,也从兜里掏钱每人买了一副。
  “哎呀呀,三婶,你每一副都少了五毛,一次就少了三块!”杨宁馨在旁边加强故事真实性:“你心疼不?”
  “心疼啥?向主任带过来的,我可还不得卖个面子?就算我不卖面子,美丽总得要给她同事一点优惠吧?”
  “可不是?”向春生笑嘻嘻的把蛤ma镜捋到了头顶:“不过还是刘姨好说话。”
  杨宁馨笑了笑,向春生还真是聪明,他分明都已经在广州买了一副蛤ma镜了,现在跑到店里来做购物的托儿,还装得像模像样的。她朝前边走了两步,看到通向里边那间房的门开着,一步跨了进去。
  这间房里放着一张床,床前还垂挂着一块棉布当帘子,平常试衣裳啥的就在这里,晚上这间房的功效就从试衣间变成了卧室。
  杨宁馨从试衣间里走过去,里边还有一间小房,也摆着一张床铺,看起来房东还想得挺周到细致的,考虑到租客会一家子搬过来的可能性。
  这间房里除了床,还有一张四方桌,旁边有几条凳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炉锅,底部黑黑的,炉锅旁边放着几只饭碗。
  踢踢踏踏的声响传了过来,杨土生出现在房间的门口。
  “三叔,回家了呢?”
  “嗯,回来有一会儿了。”杨土生走过来把桌子上的炉锅拿起:“小六,你要不要到这里吃晚饭?”
  杨宁馨摇了摇头:“不用不用,我就是过来看看三婶这边生意怎么样。”
  杨土生看了她一眼,叹了一口气。
  “三叔,咋的了?你叹气干啥呢?”
  杨宁馨有些奇怪,服装店的生意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杨土生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我觉得她这铺子生意还行,到时候挣钱比我多,我这大男人不是比不上她了?”杨土生有些垂头丧气:“刚刚听她说今天挣了几十块哩。”
  他辛辛苦苦在工地上干一天活不过两块,媳妇坐在店子里守一天店,就能当他十天的功夫,这让杨土生有几分莫名的惊慌。经济基础决定话语权,以前他挣钱养家,他说了算,现在刘玲玲挣的钱多了,他挺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本来是一家之主,现在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跟媳妇商量了——谁叫媳妇兜里有钱,而且钱比他的还要多呢。
  “三叔,你可快别这么想,三婶这人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不管她能不能挣到钱,她都绝不会像二婶那样的,你只管放心好啦。”杨宁馨赶紧安慰杨土生:“三婶不是想准备娶媳妇的钱,这才开铺子的嘛,要不是,靠着三叔你挣的钱就足够了。”
  没想到杨土生的自尊心还真强,这才开了一天铺子,他就在担忧自己的家主位置了。
  这个年代还是大男子主义严重,家里都是男人做主,随着时间的流逝,女性开始走出家门到外边挣钱,家庭的关系也会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
  女人手里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钱,不用靠男人吃饭,那也就不用仰仗男人,看男人的脸色行事了。而男人们会因为自己的地位受到动摇而觉得惴惴不安,就如杨土生现在的想法。
  “你说得也是,你三婶不是这样的人。”
  杨土生勉强的笑了笑,拿起了桌子上的炉锅。
  刘玲玲还在前边忙着,他当然先把米淘好,放到煤炉上煮着,把菜择了洗了,等她有空了再进来炒菜。
  杨土生算得上是个好男人,从工地上回来以后还帮着弄饭菜,这个时代的男人,大部分都是回家以后就坐着在那里等吃饭,就算油壶倒了也不会伸手帮忙去扶。
  “三叔啊,你也可以挣更多的钱。”
  杨宁馨觉得,像杨土生这样的好男人值得她帮忙。
  “挣更多的钱?怎么挣?”杨土生来了兴趣:“你有啥法子?”
  “三叔,我跟你说啊,现在你肯定认识不少盖房子的大工师傅吧?”
  “对啊,我现在有不少这方面的朋友,大家经常在一块做事,差不多都认识。”杨土生点了点头:“认识又怎么样呢?”
  “认识,就能挣大钱了。”杨宁馨笑眯眯的看着杨土生。
  杨土生摸了摸脑袋:“认识就能挣大钱?”

  ☆、第 107 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包工头; 这个名词意味着钱; 很多的钱。
  解放以前有个包身工; 改革开放以后有个包工头,虽然两者都是包字开头; 可却有天壤之别的待遇。
  包身工; 那是被包,而包工头那是主动的去包别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各种建设越来越多,国营的建筑公司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进步,这从大量民工可以在工地上找到事情做就能看得出来。
  现在每一天都有人在工地上举着招工的牌子,可是当建筑公司铺开的面广了,可能招工都招不到人; 这时候包工头就应运而生了。
  包工头; 可以联系熟人,拉上一支自己的队伍,然后到建筑公司承接一些外包业务。通过这样的方式; 建筑公司不用担心招不到人工; 农民工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而其中承接外包业务的包工头; 也能挣到更高额的利润。
  当杨宁馨和杨土生解释包工头的意思时; 他倒是一听就会了,可却对于如何承接业务有疑问:“我怎么才能接到活干呢?”
  “三叔,这就要看你和领导的关系了。”杨宁馨点拨着他:“你平常在工地上多和那些小领导套套近乎,增强点印象; 然后这边……”
  杨宁馨朝外边指了指:“丽姐姐和她对象都在建筑公司上班,她对象还是办公室主任,以后可以通过他们请公司的大领导一起吃吃饭,过年过节的时候送点腊肉什么的土特产,大家一来二去的成了朋友,等到公司有活干的时候,他少不得要跟你透点风声,或者是干脆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