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零年代金满仓-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三十四章
“宁馨,这开店的预备资金……太多了吧?”
钱文文的声音里有一丝犹豫,她万万没想到杨宁馨到七浦路转一圈回来竟然有这样的大动作,听说光店铺租金和押金就要一千八百多,还不包括进货的钱,进货至少需要三千多块,她张大了嘴巴望着杨宁馨:“真要这么多吗?”
“真的要,而且是至少。”
杨宁馨给她来了个大数据分析。
现在她们俩在七浦路上小打小闹的摆摊,一天能卖三四十件,有时候能卖出五十来件,放到走量的店铺来说,这个数目至少要翻两倍以上,两家店一天至少就能卖出三百件衣裳,按着唐美丽一周去广东那边一回,一次要进货两千左右,这还是她按着一块五一件的价格来计算,现在广东那边人工开始涨价,衣裳进货的价格也渐渐的贵了,两块甚至两块以上的衣裳也会越来越多,所以说三千块是最低的投资款。
“这么多……”钱文文垮了一张脸,如果她想和杨宁馨合作,就算是她出三分之一的股份,至少也要出一千七八,可她真没这么多钱。
“宁馨,我去问问我爸爸妈妈,看看她们愿不愿意拿钱给我。”
“行,不着急的,你去问吧。”
她还得打电话回去问问廖小梅呢。
“小梅,宁馨打电话过来了。”杨树生奔到了梅梅饭店,喜气洋洋的告诉廖小梅:“她说过一小时再打电话,让你去我们单位办公室等着。”
在这个手机还没流行的时代,打电话也是很稀奇的一件事情,杨宁馨打电话回家,只能打到杨树生的单位办公室里,让办公室的小姐姐去找她爹。
和家里人约定好,每个周五下午打电话回家,每次到了周五,杨树生一家就在木材公司的办公室外边等电话,听到“叮铃铃”的电话铃声,一家人都把耳朵支了起来,听着里边的小姑娘接电话:“你好,啊,要找XXX?好的,我给您去找……”
小姑娘走出来看到走廊外边站着的杨树生一家,笑嘻嘻的喊:“杨主任,您女儿打电话回来了。”
每次听到她这句话,一家人就像是听到了世间最美妙的声音,脸上全都乐开了花。
王月芽推着杨国平的轮椅,杨树生和廖小梅跟在轮椅后边朝办公室里走,心里充满了一种幸福感。
杨宁馨打电话回家,杨国平必然是第一个接电话的,和杨宁馨唠唠叨叨的说上一阵,不外乎是看看饭菜好不好吃,胖了没有,王月芽在旁边催她:“帮小六节约点电话费啦,快些把话筒给别人!”
然而,当王月芽接过电话时,也免不了唠叨,而且是把杨国平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问东问西,生怕杨宁馨在上海过得不习惯:“小六你别怕花钱,要吃好一点,长胖一点,知道不?千万别饿着自己。”
杨国平在一边不满意的嘟囔:“还说我啰嗦,你也不是一样……”
杨树生和杨宁馨说的大部分是关于她的学习:“要好好学习,不能落后啊,不能给咱们县城丢脸。”
杨宁馨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杨树生把她看做了X县的代表,如果她考试成绩不好就是给X县丢脸了——她有这么大的面子吗,竟然能代表整个X县。
而廖小梅和杨宁馨的通话则主要是谈关于饭店经营的问题。
杨宁馨就是梅梅饭店的市场顾问和营销经理。
廖小梅的两家饭店生意都挺红火,杨宁馨经常鼓励她要她扩大经营:“咱们X县以后肯定会出现很多的大饭店,生日喜庆什么的,总得要有个撑得起大场面的地方,您看着什么地方合适就赶紧租下来,改改铺面,扩大经营,另外还要招聘好的厨师,要有拿手菜。”
饭店开大了就不能小打小闹,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光是那些什么饺子包子拌面炒饭的已经不能适应打饭店的格局——大饭店和小小的饮食店不同,要有自己的招牌菜,要能吸引顾客在饭店里一口气订下几十桌的酒席。
廖小梅听着女儿给她提的建议,心里也觉得不错,正好上次回去听着说娘家两个弟弟想从广东那边回来,到家里找点事情做,于是寻思着能不能也让他们跟着来发点财。
廖小梅两个弟弟,一个叫廖小军,一个叫廖小强,两个人都很实在,做事情肯出力,不是偷懒的主儿,上次过年回去的时候,廖小梅她爹娘就在提这事儿,要廖小梅帮忙给看看,城里有什么稳当事情好做。
“我们也不想着让树生去跑关系,你给看看有什么厂里招人的,或者是铺子里要端盘子洗碗的,给弄着去做做。”
廖小梅心里头知道,爹娘可能是埋怨她开了分店没喊上自己两个弟弟弟媳,可她那店子小,开分店的时候弟弟弟媳都还在广东,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的联系方式,这才就近回胡湾村那边找的人。
要是那阵子弟弟弟媳在家,她还用得着喊外人吗?
“我试试看呗。”
尽管明白爹娘的意思,可廖小梅也不好把店里头帮忙的几个人给弄走,然后喊了弟弟弟媳过来,人家杨二妮秋花嫂子她们做得好好的,自己怎么好意思开口让她们走?
回到县城左看右看,只能找了杨土生帮忙,让廖小军和廖小强到了他的工程队里做点小工,一边做事一边学,刘玲玲和唐美丽拆了伙,服装店少个人手——唐美丽不合伙了,没人进货,刘玲玲只能自己去,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只能请人干活。
本来刘玲玲打算让自己娘家嫂子过来帮忙,只是她娘家事情多,哥哥出门打工了,家里全靠着嫂子一个人,田里地里的事情,还得要供养公婆,刘玲玲好说歹说她就是不肯出门:“你晓得我哩,又不会说话,店子里头来几个人都扯不清。”
没法子,刘玲玲只能怏怏不乐回了X县,和廖小梅一诉苦,廖小梅觉得是个好几回,赶紧推荐了自家嫂子。
“我弟媳妇可是一把好手,伶牙俐齿的,最好给你看店。”
廖小梅寻思着廖小军家里三个男娃娃,要用钱的地方多,弟媳柳翠要是能来城里寻点事情做,贴补家用,这也挺不错,至于家里头,还有廖小强的媳妇左芬芳在,事事能有个照应。
没想到柳翠进了县城帮着刘玲玲站柜台,却把廖小强一家得罪了,听廖小梅老娘说,左芬芳在家里一直唠唠叨叨的在说着廖小梅的不是:“总说你和柳翠关系好,不管他们家的事情!小梅哇,要是还有啥事也给他寻一个,家里这几亩地,我和你爹还能扒拉动哩。”
廖小梅听了生气,自己不过是想带活一下两个弟弟家,看着廖小军负担比廖小强重,而且柳翠做事比左芬芳强,这才举荐了廖小军媳妇,怎么廖小强媳妇又闹腾上了呢?也不想想她男人的事情也是自己帮忙给找的。
正在头疼,后来听着杨宁馨说让她留意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面,她可以扩大经营,廖小梅长了个心眼,经常在X县的街头到处溜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早些日子还刚刚寻到了一处地方,新建的大楼,有七层高,外边是临街的一排门面,其中有四间是相通的,里边还有一个像仓库一样的房间,完全可以像杨宁馨说的那样,弄出一个啥大厅来。
廖小梅心里头合计着,要是自己把这地方弄到手了,只要做对了路子,一定生意会好,而且弄个这么大场面的铺子也要请不少人,到时候把弟弟弟媳妇进来,家里人比外人要放心一些,廖小强和左芬芳也不会埋怨自己只会顾着廖小军一家了。
看中了场面以后,一直在想着要和杨宁馨说说这事情,可她没有上海的电话号码,只能等着她打电话过来,一直在扳着手指头算周五快些到,没想到周四的时候杨宁馨竟然提前打电话回家了。
一拿起电话,廖小梅就喜气洋洋的向杨宁馨报喜:“小六,我总算在县城找到一家合适的地方了!”
杨宁馨愣了愣:“妈妈,你找到什么地方啦?”
“你不是一直在让我扩大经营吗?我这几个月一直在转地方呢,总算在早几天寻到了!”廖小梅做了这么些年生意,现在对挣钱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一说到做生意就高兴得很,侃侃而谈:“这地方在人民路上头,听说是要做啥宾馆哩,好像是比招待所要高级一点点的地方,起了七层楼,你三叔说站到最上边一层,X县啥角落都能看得到!”
“人民路那里啊?可是个好地方!”
人民路是县政府那边,如果在那边开酒店,不说生日喜庆这些,只要弄到县里的招待任务就能赚得盆满钵满,那可真是个黄金宝地!
只不过……想要到那边开店,应该要大本钱投资吧?杨宁馨心里头合计了一下,X县虽然说租金什么的比不上上海这边,可是廖小梅想要投资开大酒店,那至少也得好几千以上。
不知道家里的家底到底有多少,能不能还有些余钱凑出来呢?杨宁馨觉得有些烦恼,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开口问启动资金的事情。
☆、第 131 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就知道你会赞成我的想法,你爸可真是观念老化; 我说过想要去租那边的门面; 他总是说不稳当; 让我好好的把那两个小饭店弄顺当就不错了。”
廖小梅气嘟嘟的向杨宁馨告状,杨树生在一边憨憨的笑:“还不是怕你太忙了,咱们都快要五十岁了,还挣那么多的钱干嘛; 日子过程这样也不错了。”
“小六,你听听他在说啥!”廖小梅瞅了杨树生一眼:“快五十就不能干活啦; 五十正是好年纪!”
杨宁馨在电话那头只是笑,杨树生和廖小梅真是越活越年轻,感觉他们俩说话就跟小年轻一样,虽然都是些再普通不过的言语; 可听着心里却是觉得甜。
“我也在寻思着,要把你两个舅舅给弄过来帮忙; 上回不是和你说了吗; 你二舅妈还在埋怨我哩; 要是我弄这个大饭店; 肯定也有她能干的活; 那咱们一家不是都好了?”
“妈妈……”
杨宁馨叹了一口气; 她想告诉廖小梅; 并不是用自家人就能信得过,被自家人坑的事情多得很呢。只不过她与大舅二舅并不熟悉,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也不能轻易的就下结论,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小六啊,你怎么提前打电话过来了?”
廖小梅把事情全说了出来以后觉得心里头舒畅极了,她这才想起杨宁馨忽然提起打电话回来这档子事,平常不是周五吗?怎么今天周四就打过来了?
“没事,妈妈,我只是想你们了,顺便也想问问你找地方的事情。”
杨宁馨挂了电话,有些郁闷。
想开一家大饭店是廖小梅的执念,她也不想去打破妈妈的美梦,应该要支持她,可是自己这边的投资款就没了着落,她只能看看另外想办法了。
其实,她只要有钱支撑过第一个月,一切就会好转了。
在七浦路也摆了几个月的摊位,她这小摊位还只是单件卖,不是走批发,一件能挣将近两块钱,每一天里卖四十是个稳当数,生意好的时候五六十件一天都是有的。一个小小摊位都能有这么大的销量,更别说是批发走货了,租赁蒋婆婆门面走人的那两家店主,她实在想不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竟然挣不到什么钱萌生退意。
是因为合伙生意不好,还是进货的渠道不行,衣裳款式不好卖不出去,积压太多以致于资金囤积?
做批发生意最忌的是压货,只要压了两三批货,周转不开,资金链断裂,就很难翻身了。
杨宁馨相信唐美丽的眼光,她每次进的货都不错,基本卖空,没有什么囤积下来的,她们俩合作有一个学期了,杨宁馨对唐美丽进的货很有信心。
现在她最缺的是资金,只要有启动资金,她就能在上海滩立足。
“宁馨,你别着急,我打电话回家去问问看,我们家如果支持我在七浦路开商店,那就能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了。”钱文文一边收摊一边安慰她:“如果她们不给我钱,我把这个学期挣的钱都借给你。”
杨宁馨的心里立即暖洋洋的一片。
钱文文可真是一个淳朴的姑娘,这个学期她应该挣了大概七百块左右,这放在一般家庭都是一笔不菲的存款了,她竟然能主动开口借出来,实在让人感动。
“好,我先谢谢你。”
钱文文扮了个鬼脸:“我不能跟你一块儿做大生意,可是我还打算继续在学校小打小闹的做下去呢。”
杨宁馨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钱文文想继续摆摊挣点零花钱。
“行,我会让我朋友继续供货的。”杨宁馨点了点头:“你要是借钱给我,我会算利息给你的,绝不会让你吃亏。”
“好,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虽然钱文文答应下来借钱给她,可杨宁馨这边还差一笔货款,她想了好几种方式,可都被她一一否定了。
向家里要钱——廖小梅要开大饭店,问二叔二婶家借钱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子,就算铁蛋愿意借,可钱都在二婶熊芬手里捏着呢。三叔三婶倒是有可能,但要杨土生和刘玲玲一次拿出一笔这么大的数目,想来也有些困难,而且他们也不一定会肯借给自己。
目前杨宁馨面前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向唐美丽开口。
唐美丽是个心软的,如果她把借钱的事情提出来,如果她手里有钱,估计她也不会不答应。
可是杨宁馨不愿意这样做。
总觉得问唐美丽借钱实在有些过分,如果开了口,她和唐家那些人就没了两样。
“小六,你这是怎么了?”
邱成才很敏感的注意到了杨宁馨的心事,和她在一起这么久,她的任何一个表情,他都能看得出来她有某种情绪。
“没什么。”
杨宁馨很干脆的回了一句,告诉邱成才又有什么用呢?他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最多也就几百块,对于三千来说是杯水车薪。
“不,肯定有什么。”
她越是回答简洁,他就越觉得有问题。
邱成才停住了脚步,神色郑重:“小六,你有心事不必瞒着我,再大的困难,咱们想办法一起度过。”
杨宁馨默然,低头不语。
她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增加别人的负担,更何况邱成才根本没有能力帮她解决这件事情,她又何必说出口?
“小六!”
邱成才着急了,一把抓住了她的肩膀:“小六,你看着我,把你现在遇到的困难告诉我!不管是什么事情,你告诉了我,咱们一起想法子,总比你一个人闷在心里要强,不是吗?”
“我……”杨宁馨叹了一口气:“告诉你也没用啊,我今天在七浦路租了两间铺面。”
“租铺面?这是好事情啊!”邱成才的心略略放下,他还以为杨宁馨是身体上的问题呢,只是挣钱上的事情就好说了:“你不是一直想要租铺面挣大钱的吗?”
“可是我缺少启动资金。”
杨宁馨简单的把现在遇到的难题告诉了邱成才,她目前是五行缺钱,急需三千块资金,否则租了铺面也没法运作。
“我有五百块。”
邱成才斩钉截铁:“我明天就去取出来。”
“五百……太少了。”
果然只有几百块呢,杨宁馨苦笑一声:“五百也就最多能进三百件衣裳,一天就卖完了。”
“卖一天是一天啊!”邱成才跟着杨宁馨做过生意,知道这里边的水路:“三百件,全卖掉能挣四五百块呐,也不少了,再拿着这一千去投入,慢慢来。”
“可是你想过没有,丽姐姐要上班,她只能一个星期去一趟广东,而我们要上课,更没有时间,货源供应不上,一星期挣四五百,还要人工费用,各种投入,只怕是挣不到什么钱。”
不是嫌挣得少,是确实挣钱的速度太慢,如果一个星期就卖掉三百件,不批发走量,单纯就是一件件的卖货拿差价,一个星期四五百块,收益其实也是有的,可是去掉房租水电人工,这么算下来一个月两个门面最多能挣一千来快,一年也就一万,与她设想里的几年迅速挣够买房的钱差太多。
而且,这里头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压货,压得太多的话,生意就会出现断层,资金跟不上,就连租金都付不出,只好盘了店面甩货。
邱成才听着杨宁馨这一分析,也觉得五百块是有些少,怎么着还得弄些钱出来。
“邱成才,没事的,你别把我这事情挂在心上,我再想想办法。”
“你放心,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按着小六的性格,一般不会轻易说出为难两个字,现在她应该是被逼到山穷水尽,否则如何会把这事情告诉他?邱成才低头看了看走在身边的杨宁馨,心里拿定了主意。
自己一定要尽全力来帮助她。
第二天,邱成才去了一趟华山路。
董熹瑜看到他过来,有些惊奇:“成才,是实验室出了什么事情吗?你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让我去学校看看的。”
对于这个外孙,董熹瑜真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他聪明听话,这一个月里,实验室对他的风评都很好,大家全夸他认真踏实,是个做科研的料子。
不仅仅是这个原因,董熹瑜更觉得开心的是,外孙的眉眼长得和林复开特别像,一看到他就让她想起往日愉快的时光。
“外婆,不是实验室的事情,是我有一些私事要找您。”
“私事?”董熹瑜皱了皱眉:“成才,难道大学的生活有什么不愉快的吗?跟同学相处不好还是……”
邱成才笑了笑:“外婆,不是您想象的那样,我是想来跟您借钱的。”
“借钱?”董熹瑜大吃一惊:“成才,你的生活费少了?是不是你现在长身体吃得多,学校发的饭菜票不够吃的?”
“啊,外婆,不是不是,不是这样的……”邱成才赶紧否认,他都快十八岁了,可在外婆眼里还是个正在长身体的小孩。
“那你为什么要借钱?要借多少?”
董熹瑜有些迷惑,外孙不像是个乱花钱的孩子啊。
第三百三十六章
邱成才一开口,把董熹瑜吓了一跳:“三千?”
“是的,外婆,我想借三千块,大概一两个月的样子就能还给您。”
董熹瑜的眼睛眯了起来,她疑惑的打量着眼前的外孙,想不出来他目前有什么事情要花这么大一笔钱。
她的工资,放在全中国都应该算高的了,每个月有将近两百块的固定工资,学校还有一笔可观的返聘工资发放,另外每年还有科研成果奖这些杂七杂八的补助,平均算下来她一个月有五百多块钱。
在八十年代初期,这已经是全国人均收入的金字塔塔顶了,中国的平均工资可能也就四五十左右吧,可是董熹瑜听到邱成才提出要借三千块钱,这依旧让她觉得震惊。
三千块,这是一个人不吃不喝,拿七八年的工资才凑得上这一笔钱,外孙口也开得太大了吧?
可是,董熹瑜却不忍心拒绝他。
因为他眼中流露的那乞求的神色让她心软,看着他的眼睛,她仿佛就看到当年林复开挣扎着离世时那愁苦的眼神。
她的丈夫,和她琴瑟共御心灵相通的丈夫,因为疾病永远的离开了她和孩子们,即使他有那么多不舍,饥饿和疾病还是把他带走了。她永远记得他恋恋不舍的目光,他就这样看着她,眼神慢慢涣散,最后松了手。
她多么希望林复开能一直陪伴着她,然而老天不开眼,把他从她和孩子们身边带离,想要见到他,除非只在梦里。
邱成才的出现,让董熹瑜似乎看到了林复开的影子,对于这个长得很像外公的外孙,她更多了几分喜爱,对于他提出的要求,她似乎没有法子拒绝,只能软弱的问一下原因。
“你要三千块做什么?如果有正当理由,外婆可以借给你。”
“我是想帮小六借钱。”邱成才直接把理由说了出来:“她在七浦路上租了两个铺面,可是现在缺进货的资金。”
“什么?”董熹瑜吃惊得瞪大了眼睛,那个小姑娘要开店?她难道不念书了吗?
“没错,小六准备要开一家服装店。”邱成才点了点头:“她念的是经济学专业嘛,肯定是要亲身实践的。”
董熹瑜看了看邱成才,笑了起来:“成才,你倒学会了用大道理骗人了?”
什么经济学专业,要实践证明理论,都是幌子吧,最终目的就是想挣钱而已。
“她不用上课的吗?店铺谁给她打理啊?”
“店铺有靠得住的人,她已经租好了铺面,就等着启动资金了。”邱成才从董熹瑜的表情看得出来,可能借钱这事情有点希望,心里轻松了不少:“她家里现在也资金紧张,要支出一大笔钱,没办法帮她,要是我不帮她,她两千块钱租金就打水漂了。”
“这小姑娘怎么胆子这么大?”董熹瑜感叹了一句,竟然敢随随便便就拿两千块钱出来租店铺,而手里却再没有启动资金:“万一弄不到本钱怎么办?再说,她就这样确定能挣钱?”
当然,邱成才是不可能告诉董熹瑜,他能凑一点钱给杨宁馨,让她先细水长流的做生意,他只能帮着杨宁馨卖惨,尽量多的把启动资金增加得多一点点。
“外婆,她已经做了一个学期的生意了,周末在七浦路上摆摊卖衣裳,平常在宿舍楼那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