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年代金满仓-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打量了赵金宝几眼,这是一个敦实的男人,长着一张圆胖的脸,看上去应该性子不错,显得很随和。可是那双眼睛看起来又让她觉得有些不舒服,总感觉有哪些地方不对劲。
  廖小桃之前说的那些话,分明是话里有话,而且赵金宝一副蔫头蔫脑不敢反驳的模样,应该是发生过一些什么事情,得让妈妈好好了解一下,可不能随便就雇一个人。
  出去大半年没挣到钱,反而让家里贴了伙食费?这是在打什么工啊,还不如到家里种地呢。
  第三百六十章
  厨房里头,三个女人在忙忙碌碌,锅子里热气腾腾,白色的雾气蒸蒸,一直朝烟囱那边飘了过去,成了一条白色的飘带一般。
  “桃子,你和赵金宝到底是咋的了?”
  廖小梅低头择菜,可没忘记关心一下妹妹,毕竟刚刚廖小桃的话实在太明显了。
  “姐,我……”廖小桃咬着牙齿,眼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话全搁在喉咙口说不出来。
  廖小梅听着她声音有些哽咽,抬头看了一眼,吃了一惊,赶紧从口袋里摸出了手帕来给她擦眼泪:“大过年的,哭啥哩,到底咋一回事,说出来听听,有什么为难的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姐,赵金宝他……”廖小桃的眼泪一个劲朝下掉:“赵金宝他外头有人了!”
  “你说啥呢?可别瞎说!”廖小梅唬了一跳:“赵金宝人挺老实的,怎么可能去找别的女人哇?”
  “是真的,姐,说出来你们都不相信,我本来也不相信的,可是……”廖小桃气得满脸通红:“我可真没想到他是这样子的,现在他在外头跟那女的两人住到一块,过年的时候就回来了。”
  “住到一块儿去了?”
  “嗯!”廖小桃点了点头,声音里透着一丝悲伤:“他出去打工,开始还每个月能拿上十来块钱回家,后来渐渐的没见着钱了,一问他就说生病吃了药,我也就相信了。可他一直没钱回来,人看上去也没啥不对,我觉得有些问题,就偷摸去了一趟他的工地,结果……”
  赵金宝在工地上和一个女的好上了,那个女人比廖小桃年轻几岁,但是廖小桃觉得她看上去比自己要老:“男人有毛病,腿落了个残疾,不方便做事,她就跑出来挣钱了。”
  可能是赵金宝觉得这女人可怜,在一起干活的时候经常帮上一把,一来二去的,竟然就好上了。赵金宝心疼这个女的辛苦,把自己挣的钱全给了她,对廖小桃撒谎看病吃药用光了。廖小桃起先还没怀疑,可是毕竟纸包不住火,同村有在外头一块儿打工的,这风言风语的在村子里传开,最后落到了廖小桃耳朵里。
  廖小桃不肯相信,经不住村里大婶们的撺掇,还是进了城,找到那工地,赵金宝正和那女人一起吃饭,两个人共用一个菜碗,赵金宝夹菜给那女人吃,眉开眼笑的望着她。
  “这也太……”廖小梅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金宝是出了名的老实,咋会变心了哩?可廖小桃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又不能不相信。
  “那他今天咋还跟着过来了?”
  “他说他和那女的就是在外边住一起,回来以后还是一家人。”廖小桃很无奈,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廖小梅听了有些郁闷,把手里的青菜撕成了一片一片的:“你也同意?”
  “不同意还能咋办?儿女都这么大了,还能跟他闹掰开?说出去多不好听。过两年老大要嫁了,到时候办喜酒,人家要是问你娘去了哪里,那可该咋办?我总不能就这样回廖家湾来吧。”
  廖小桃咬着牙,眼泪水吧嗒吧嗒朝下掉:“就指着他是贪图新鲜,过了这个时候腻味了也就收心了。”
  “唉……”廖小梅叹了一口气,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妹妹,虽然很想去逮着赵金宝打一顿,可是毕竟那是廖小桃的私事,她也不好插手。
  妹子真是命苦,廖小梅看了看廖小桃,原来以为她过得挺舒服,现在瞅着完全不是这样一回事啊,看起来得把妹妹从赵家村给弄出来才行,不能再呆在那个鬼地方了——正像小六说的,女人手里没钱就没地位,要是廖小桃现在兜里有钱,她也不用仰仗赵金宝了。
  “桃子,我跟你说,你不能再呆到家里了,你得出来去挣钱,要是你兜里有钱了,赵金宝说不定就回去了。”
  “出来挣钱?家里的地咋办?还有公婆总得有人照顾啊。”廖小桃眨巴眨巴眼睛:“姐,要是我也跑出来干活,人家还不知道怎么说我哩。”
  “你公婆不过六十多岁人,身体硬朗得很,还照顾不了自己?家里的地让赵金宝去弄!他有时间到外边找女人,就没时间回去整地?”廖小梅一把攥住了廖小桃的手,谆谆叮嘱着她:“你向赵金宝伸手要钱用,他就腰杆儿硬,完全没把你在家里的辛劳当一回事,你得要自己有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廖小桃眨巴眨巴眼睛,眼泪又掉了下来:“姐,我找不到事情做啊,你得帮帮我啊。”
  “我去年就喊过你,让你出来做事,你不肯!”廖小梅拍了拍妹妹的手背:“我那饭店里现在已经有人手了,但多一个也没事,你先去学上一两个月,等我新店那边弄好了,再安排你过去。”
  “姐,我全听你的。”
  廖小桃重重的点了下头:“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饭菜很快弄好了,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团圆饭。
  廖小梅斜眼打量了一下坐在廖小桃身边的赵金宝,心里头有说不出的厌恶。
  原来还以为这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没想到竟然花花肠子这么多,还跟别的女人好上了,真是恨不得把他打一顿,打得他爹娘都不认识。
  杨宁馨看到廖小梅不时的朝赵金宝看,有些奇怪,廖小梅很少用这种嫌弃的目光看人,应该是刚刚她们准备饭菜的时候,小姨和她说了些什么吧——那么,这赵金宝到底是怎么了?
  吃过饭以后没有留太久,大家相互祝福一番,跟廖小梅的爹娘道了别,杨树生带着媳妇女儿坐着汽车回了县城。
  下车以后,一家三口走路回去,杨宁馨没忍住,开口问廖小梅:“姨父出了啥事?”
  廖小梅吃了一惊:“你咋知道他出事了?”
  “妈妈,这还用问吗?你看他的那眼光,嫌弃得很。”
  廖小梅叹了一口气:“小六,你这眼睛可真是够尖的。”
  她把廖小桃说的事情又转述了一遍,杨树生拧巴着两道眉毛,声音有些不悦:“赵金宝这家伙可真够混的,我得去好好说说他。”
  “爸爸,你去说有啥用?人家都铁了心要家外有家了!”杨宁馨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赵金宝这人,长相也就一般般,又没有钱,怎么会有人会宁可做小三跟着他?而且听她妈妈廖小梅话里的意思,小姨还舍不得离婚,想把渣男给拉回来,两个人准备继续这样过下去?不该是赶紧离婚吗?
  而且,她妈妈还给小姨出主意,让她多挣钱,赵金宝就能回家了。
  自己挣钱自己花啊,还想用钱买了男人回家?杨宁馨越来越不能理解这一辈人的思想了。
  “唉,我打算让桃子到我饭店里帮忙做事情,看看能不能帮她把这个家再整到一起。”
  “妈妈,再凑到一起也有裂缝了啊。”杨宁馨叹了一口气:“你就是给小姨再多的钱,姨父也是出轨了,出轨了就是出轨了,挽回也没意义了!”
  “出轨?那是什么?”廖小梅对这两个字有些茫然:“为什么说他出轨了?”
  “妈妈,列车本来是跑在自己固定的轨道上,就像婚姻一样,你和爸爸恩恩爱爱的,那是在正常的轨道上,而姨父跟别的女人好上了,就没有在自己固定的轨道上,那就叫做出轨了。既然出了轨,那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轨道上来了,所以你没必要让小姨再去挽回姨父的心,该吃吃,该玩就玩,自己过好自己的就是了。”
  “你的意思是……”廖小梅看了杨宁馨一眼:“让他们分开?”
  “肯定的嘛,出轨这事情很让人恶心的,怎么能够容忍呢?”杨宁馨想想都觉得糟心,一个四十多岁的乡下男人,要财没财,要貌没貌,竟然还要弄出小三这种事情来,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唉,小六,你还年纪小,不懂。”
  廖小梅有些懊悔,怎么就跟女儿说起这事儿来了?这话题似乎不适合跟她说。
  “妈妈,什么懂不懂的啊,别看我年纪小,见到的事情可多着哩。这男人要是变了心,就别想着能把他拉回来,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了,怎么能原谅?”杨宁馨振振有词:“让小姨多多挣钱,自己养活自己,喜欢啥衣裳就买啥衣,喜欢吃什么也买买买,日子过得多滋润!”
  “小六,快别说了,大人的事情你别掺和。”廖小梅抓住杨宁馨的手就往前边带:“挣钱你可是行家,可这生活上的事情,你没经历过就不明白。一个家要和和美美不容易,总不能让它给散了。”
  杨树生在旁边点着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要凑到一处可是难得。”
  “爸爸,妈妈,你们俩是感情好,当然觉得一家人要在一起,可姨父的心都野了,就想家外有家,怎么能容忍他?”
  “这事情我们会和他好好说的,你别管这么多了。”
  廖小梅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真是世事难料。”
  “小梅,还有一件事情,”杨树生忽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来:“你爹说让你赶紧把左芬芳给弄到饭店里干活哩。”
  “唉……”廖小梅叹了一口气,脑子里乱糟糟的一片,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第三百六十一章
  弟媳妇左芬芳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廖小梅皱了皱眉,左芬芳为人尖刻,说起话来很不中听,她有些不想帮忙,可在家里闹腾得爹娘不得安生,她又不能不帮这个忙,实在为难。
  “妈妈,你可要有主见,像二舅妈这样的,可不是个做事的料子,梅梅饭店不能让她插手。”杨宁馨又一次叮嘱廖小梅:“新的那个饭店,你让她挂个职管管服务员也就是了,其余的事情,千万别让她干。”
  左芬芳这性子,不会做事就会挑,放到梅梅饭店去,只会坏了她的招牌。廖小梅一定要做扶弟魔,只能放到一个可以浑水摸鱼的岗位,才不会对她的事业有所损伤,一个月给几十块钱,买个耳根清净。
  廖小梅也是无可奈何,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下回别到外公外婆面前说咱们家的收入情况。”杨宁馨捏了下廖小梅的手:“我开店的事情你也别说出去。”
  廖小梅不以为然:“我就想让你外公外婆知道你有多优秀。”
  杨宁馨有些无语:“妈妈,我优秀不优秀,跟他们有啥关系,何必告诉他们。”
  “唉,谁叫他们老是跟我说顺子他们怎么怎么样,顺子他们那点成绩哪里够看啊,怎么比得上我的小六!”
  廖小梅提起这事情就气哼哼的,她两个弟弟的娃儿,念书也就这个样儿,每次回去,她爹娘总是要把孙子们夸得天花乱坠,好像就他们厉害似的。
  说实在话,自己那几个侄子哪里优秀了,和小六一比,简直是没法看,亏得娘家人还这样高高兴兴的夸奖他们,廖小梅最听不得她爹娘在她面前吹嘘了,她都还没提起小六怎么样了,她那几个侄子得了一张奖状都要拿出来说。
  小六高考可是全县第一名!
  可是她爹娘总觉得孙子要比外孙女好,多了一个外字,就被她爹娘看低几分。
  所以廖小梅想要花式炫耀自己的女儿,忍不住把杨宁馨开店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妈妈,日子过得好不好,不是嘴上能吹出来的,你就让外公外婆说去呗,他们不到你面前炫耀还能跟谁说去?别人也不会卖他们的账。”杨宁馨反复跟廖小梅强调:“俗话说财不露白,虽然是和亲人在聊天,可谁知道他们又会向谁炫耀呢?一传十十传百的,到时候咱们都还没挣啥钱,外边就闹得沸沸扬扬的了。”
  这个年代可能没有绑架撕票之类的事情,但是偷盗这些不是没有,要是别人知道自家有钱,说不定家里经常会进贼呢。
  “好吧好吧,下次我不和你外公外婆说了。”
  廖小梅想了想,杨宁馨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财不露白可不是自古以来的老话了,自己怎么能因为置气就把小六挣钱的事情张扬出去呢?
  “妈妈,你让三叔去打听打听,那栋楼的承租是谁在管,过两天拎点东西去拜年,到时候也好说话。”
  “去拜年?”
  纯朴如杨树生和廖小梅都有些惊诧:“咱们都不认识那人,怎么好上门拜年?”
  “爸爸,妈妈,这人不都是从不认识到认识的吗?谁也不是天生就认识别人啊。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总得打交道才会熟起来嘛。”杨宁馨劝说着廖小梅改变观念:“咱们中国有讲人情世故的传统,所谓礼尚往来,咱们家给那人去拜年不会吃亏,只会有得赚。”
  杨树生和廖小梅相互看了一眼,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六这话说得可真够世故的,她才十四呐,怎么就对这些事情这样熟,好像她曾经做过一样。
  “小六,这些事情你就别管了,你放心,妈妈会尽力去做好准备工作的。”
  廖小梅是个听得进话的人,她最终还是接受了杨宁馨的建议,先让杨土生去打听了一下究竟是谁管这事,得知是经济局的一位副局长分管这事,接下来杨树生各种拐弯抹角总算问到了那位副局长的家庭住址,正月初五这天,又请了一位和这位副局长相熟的人带路,夫妻俩过去拜会了一下。
  那位副局长得知杨树生是木材公司的总务主任,倒也是客气,再说还得照顾一下带路人的面子,几个人说得热热闹闹,等到告辞的时候,廖小梅把那一兜子礼物给放下,彼此心知肚明,那位副局长也没有拒绝,起身送到门口,笑眯眯的送客:“到时候有什么消息我会告诉杨主任的,你们就别担心了。”
  X县第一楼是经济局拿钱盖的,经济局的领导果然是有眼光,准备要把这幢高楼拿来开宾馆,一楼二楼租赁出去收点租金,挣到的钱用来给职工发放福利,领导们当然拿得更多。
  改革开放已经有了几年,人的思想观念逐渐在发生改变,最开始的公正无私在金钱的诱惑前渐渐的开始有了变化,当官的人也开始思想活络,虽然还不敢大肆接受贿赂,可是些许礼物还是敢伸手接。
  既然接了,当然就会有一定的照顾,不管是在竞标决定权上,还是在平常的各种需要带手过场的时候,都会有好处。
  杨树生和廖小梅开始并不想这么做,架不住杨宁馨给他们各种举例说明分析利弊,最后还是迈出了那一步。
  从那位副局长家里出来,两个人总算是把一颗心放了下来。
  进门之前,两个人都很紧张,生怕那位局长大人猛然翻脸,让他们提着东西滚蛋。
  照着杨树生和廖小梅的看法,当大官的人怎么会收礼呢,那不是在侮辱他吗?他们俩这一辈子遇到的“大官”,从村长杨林江到木材公司的张书记,都不是那种伸手要礼物的人,公正公平,杨宁馨让他们去送礼,两个开始是怎么都不愿意去的。
  可初四的时候,杨树生和建筑公司相熟的那位总务朱主任在一块儿小聚的时候,大家多喝了两口无话不说,杨树生不免把最近这个难题说了出来。
  朱主任拍着他的肩膀:“兄弟,你还真是把现在这社会看得太纯洁了,经济局的卢局长我认识,我老婆跟他还有一点扯得上的亲戚关系,明天我带你去串串门,拜拜码头!”
  要不是朱主任鼓励他,杨树生哪里敢进门!
  “你放心啦,这事包能成!”朱主任拍着杨主任的肩膀:“兄弟,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事在人为,只要你去为了,事情就在!”
  同为总务主任,朱主任和杨树生经常在各种跟单位财政有关的会议里见面,两人也有不少共同话题,算得上情投意合,廖小梅这桩事情,他是真心实意想帮忙的。
  杨树生听着朱主任这样说,挺不好意思的:“多谢你帮忙了,等忙完这一阵子一定要好好来感谢你!”
  “说啥感谢不感谢的,下次嫂子做了好菜喊我去喝杯酒就行!”朱主任很豪爽,看了一眼廖小梅:“嫂子的饭菜做得这样好吃,是该开一家大饭店,让咱们县城的人都尝到她的手艺!”
  廖小梅笑了笑:“朱主任您说得太好了。”
  和朱主任分开以后,杨树生和廖小梅去了菜市场买菜,明天就是杨宁馨的生日,他们准备给她好好的办上一桌酒菜,一家人乐呵乐呵。
  而杨宁馨这时候已经和邱成才去了火车站。
  两个人上回约好初五去买火车票,今天一早邱成才就骑着自行车到了城里来。
  出门之前,林淑英追着问他什么时候回来,邱成才一只脚踩在车上,回头看了看站在门口的林淑英:“明天吧,我今天去找同学玩,就不回来了。”
  林淑英咬着嘴唇看着邱成才渐渐远去的身影,想喊住他,却又没有开口。
  不用说,儿子肯定是去找那个杨宁馨了。
  她的小名叫小六,是正月初六出生的——明天是她过生日,儿子是想要陪她过完生日再回来吧?唉,真是儿大不由娘,她看着儿子和自己的距离一点点的远了,可却无能为力。
  杨宁馨,应该就是隔壁那个小红,当年陈春花生第二个娃的时候,不正就是这个时候吗?她正月初二回了一趟娘家,初三初四就说肚子有些不舒服,她婆婆李阿珍还说她装模作样想偷懒,让她继续下厨房给全家人做饭菜,到了初六早晨,就听着说陈春花肚子疼得厉害,她还跑过去问要不要帮忙去请个接生婆来,李阿珍却说她多管闲事:“哪个女人不生孩子的,母鸡生蛋还要请人帮忙不成?”
  林淑英看着陈春花痛得在床上打滚,心里头不忍,自作主张跑到隔壁村把那接生婆请了过来。
  接生婆过来一看就说陈春花胎位有些不正,好在她有经验,总算是有惊无险的接了生。
  想到这里,林淑英不由自主朝隔壁唐家看了一眼。
  大门紧闭,一副萧瑟的模样。
  正月初三那天,唐振林忽然昏迷不醒,唐家人赶紧把他送去乡里的卫生院,听陈春花回来说好像情况不怎么好,卫生院不肯收他,让他们送去县城的医院里去。
  唐振林这慢性肾炎已经拖了十多年了,或许是已经到时候了,送去医院只怕也是没办法了,林淑英心里寻思着,也不知道唐家人会不会花钱送他去县城治病呢。

  ☆、第 140 章

  第三百六十二章
  过年的时候; 卫生院里冷冷清清,只有值班的医生和护士在; 其余的人都还在家里欢度春节。
  卫生院的病人也特别少; 乡下人本来就不爱在医院里呆着,有什么毛病能挺着就挺; 最多是让医生给发点药回家吃——在医院里住着得花钱,不到迫不得已的地步,谁会想着住院呢?
  再说现在正是过年的时候,谁会愿意在医院里过年呢?
  这多不吉利!家里人还得在医院里照顾着,感觉也全身染了晦气。
  唐振林躺在病床上,看着周围的一片白色,病床旁边有根杆子; 上边挂着一个玻璃瓶; 一滴滴的液体从塑料管子里流了下来; 他忽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周围没有一个人,今天老伴李阿珍送过早饭坐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医生催着他转院去县城,可是去县城的医院得要准备不少钱,唐振林心里没底,不知道两个儿子能不能拿出这么一笔钱来。
  老大挣的钱全上交了; 有多少老伴最清楚,老二的钱还得去问。
  唐振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老二肯定不会拿钱出来的。
  他盯着天花板看,那里有一个黑色的大蜘蛛,吊在一根半透明的丝上; 粘液被窗外的雪映着不时的闪着亮。
  他这病拖了十多年了,莫非是到了该走的时候?
  唐振林心里好一阵发慌,对于死亡的恐惧让他攥紧了被子,尽管身体已经肿了起来,可手上依旧青筋根根爆出。
  不,不会的,医生说慢性肾炎只要好好保养,可以活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年他都没有干活,按时吃药不敢怠慢,一直爱惜身体,怎么会忽然就病情恶化了呢?
  肯定是过年守岁给弄的,自己不应该守到十二点的。
  唐振林翻了个身,斜眼看了看那个玻璃瓶,里头的药水只剩浅浅的一层。
  他赶紧用力的拍打着病床栏杆:“护士,护士!”
  听说空气打进血管是会死人的,这药水快完了,护士还不来给他拔针,把空气打进去那可就完蛋了!到了医院,唐振林更珍惜自己的生命,简直是草木皆兵,各种注意。
  “干啥哩干啥哩!”
  好在过年的时候住院的人少,唐振林这一叫唤,护士就赶着过来了:“啥事啊,大爷?”
  唐振林抖抖索索的伸手指着那个玻璃瓶:“没药水了,别让空气打进我血管了。”
  护士白了他一眼:“还有这么多药水呐,怎么可能会打空气进你血管!”
  “那你得给我看着点儿。”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