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年代金满仓-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廖小梅说得兴致勃勃。
  第八十二章
  把米淘了下了锅,菜都洗干净切碎,用菜碗盛好,廖小梅和杨宁馨又出了门。
  她们要去两个地方,首先去废品回收站卖废纸,第二个目的地是一中门口,卖书。
  昨天去过几趟废品回收站,廖小梅已经没有最初的生涩感,她很自然的把麻布袋拎到营业员面前,过秤以后把废纸倒在指定地点,营业员拿着她的麻袋称了一下,给了她一毛六分钱:“这没法分了,报纸有,碎纸片有,本来是十二斤,就算四斤报纸八斤废纸吧。”
  廖小梅也没说啥,有钱就好,她开开心心的把一毛六分钱收好,领着杨宁馨出了回收站。她们可不能耽搁时间,还得到一中门口去摆书摊呢。
  昨天还有十多本没卖完,今天又补充了十多本,杨宁馨的心里充满了斗志,这麻布袋上放着的都是钱,钱呐!
  一中还没放学,可不时有行人停下来驻足观看。
  一个中年女人带着一个才三岁大的女娃儿摆两个小书摊,这挺让人觉得惊奇的。
  学生还没出校门,杨宁馨的书摊就已经开了张,卖掉了四本,一毛钱一本卖了三本,还有一本她狠心的收了一毛五。
  “大叔,这本书真的很好。”
  杨宁馨看着那人不停的翻阅着厚厚的书,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打量他的穿着,觉得不是个没钱的,她觉得应该要多收一点——看人下饭!
  “你怎么知道很好?”那个人拿了书在手里,笑嘻嘻的看了杨宁馨一眼:“小娃儿懂什么好不好的。”
  “因为我看着您翻这本书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啥?”那人吃惊的又看了一眼杨宁馨,这小娃儿真是鬼精鬼灵的,眼睛都亮了?谁教她这么说的哩!还文绉绉的用了个因为……啧啧啧,这娃儿,可真是了不得!
  杨宁馨故作羞涩的笑了笑,安安静静的靠着廖小梅,不说话。
  那人看了看廖小梅,又看了看杨宁馨,忽然间心生同情,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到街上来支个书摊卖哩?这地摊上摆的书都是一些不错的典籍和各科辅助资料,看起来这人家原来肯定是好出身,只是这个时代……唉……家道中落啊!
  “好好好,我给你一毛五分钱,买了这本。”
  不管怎么样,孤儿寡母大冬天的在这里摆地摊,总是值得同情的,那人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毛五分钱交到杨宁馨手里:“小娃儿,以后要好好读书,知道不?”
  这么天资聪颖的孩子,可别浪费了。
  看着那人同情的目光,杨宁馨知道他误会了,可她也不想纠正他,只是连连点头:“谢谢大叔,您真好心!”
  买书的人看着她笑得灿烂,有些心酸。
  这孩子,要是搁着在解放前,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吧,现在流落街头卖书……唉……他摇了摇头,时代改造,多少原来的资本家地主,现在都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他们的子女也不复再享受昔日的安乐,这也是受苦受难的一代了。
  杨宁馨没有想到那人正在尽情脑补出落难富家小姐的一幕,她听到一中下课的铃声,急匆匆的奔到校门口逮那些刚刚下课的学生。
  “哟,小娃娃今天又来了!”
  昨天买了《古文观止》的那个女学生笑着摸了一把杨宁馨的头发,转身对同伴推荐她的小书摊:“我昨天的书就是在她那里买的,可便宜了,差不多只花了三分之一还不到的钱。”
  “真的吗?我去看看,还有没有合适的。”
  廖小梅蹲在那里,紧张的看着那些学生弯腰挑选书籍,心里头盼望着快些把书卖了好回去弄饭菜,只是学生们身上带的零花钱并不多,卖了好久才卖出去五本。
  “还有这么多本。”廖小梅把书重新摆好,叹了一口气。
  “妈妈,今天咱们都挣了一块钱啦,够了。”杨宁馨安慰着她。
  杨树生一个月才十六块多钱工资加三十五斤大米呢,她们一天就挣出了一块钱,差不多是杨树生两天的工钱了,她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知足常乐嘛。
  而且还有将近二十本书没卖掉,还能卖出些钱来。
  母女俩正在说话,来了几个一中的老师,杨宁馨精神一振,放开嗓子吆喝:“卖书啦,二手书折价卖啦,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听着小姑娘清脆的喊声,几位老师转眼看了过来,见着不远处的地上摆着麻布袋,上头放着好些书,一对母女蹲在旁边,挺可怜的样子。
  “看看去。”几个人来了兴趣,朝摊位这边走了过来。
  “老师,老师,你们快来看看,一定能找到合适你们的!”杨宁馨卖力的做起了推销:“这边是适合理科老师的,那边是文科方面的书籍。”
  几个人低头看了她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哟,这小娃儿可真是机灵!”
  弯下腰来看了看,几个老师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些书都是挺不错的书,怎么这小娃儿家都有?有个拿起一本翻了翻,页码齐全,没有掉页,印刷得也很好。
  “老师,我哥哥没弄到推荐指标,他生气了不想念书了,让我来把他的书给卖了咧。”
  杨宁馨又打出了亲情牌:“老师,您看一眼嘛,书挺好的啦。”
  听着这解释,那几个老师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酸涩,看起来这家人的出身成分不好,弄不到推荐指标哩。这小娃儿聪明伶俐,她哥肯定也是聪明角色,只可惜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了没法子念大学。
  几个老师满满都是同情,又看到这些书确实不错,几个人每人买了两三本,转眼间书摊上就只剩几本书了。
  廖小梅激动得脸色发红,没想到这买书还是一阵阵的,来一群人,书就卖了好些本。
  “妈妈,咱们回去吧。”
  杨宁馨趴在麻布袋上开始收拾:“现在这时候,大家都回去做饭菜了,没啥人了,下午咱们再去收几本书来,添成十来二十本再卖。”
  经过刚刚那几位老师的扫荡,摊位上就只剩下七八本书了,拿着这点儿书来出摊也少了点,得再去收一些书来卖才行。
  “小六,咱们每天到这里卖书,人家指不定会怀疑吧……”
  每次的理由都一样,哥哥没推荐指标上不了大学想吧他的书给卖掉,这好像有些让人不敢相信?她哥哥哪里来这么多书要卖呢?
  “这有什么,妈妈,你别太放在心上,不过是个借口罢了。”杨宁馨手脚麻利的把最后一本书放进麻布袋,直起身子来给她分析:“咱们又不会天天在这里摆,X县不还有二中和三中吗?咱们每个学校门口摆两天,下雨的时候也不能摆,这样就不显得密集了是不是?”
  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廖小梅点了点头,小六说得对,自己不该太在意这些细节。
  娘儿俩骑车回到木材公司宿舍时,杨树生已经回来了,正在炒菜。
  那条肥肉已经煎出了小半杯猪油,肉渣捞出来放在一个菜碗里盛着,有薄薄的一层,闻上去很香。
  “哇,真香啊!”杨宁馨奔到了锅子旁边,看着杨树生把肉渣碗里滤出的一点点猪油倒进锅子里,“刺啦刺啦”的一阵白烟冒了出来,带着一股浓郁的香味。
  “今天弄个雪里红炒肉渣,多放点油,让我们小六美美的吃一顿。”杨树生拿着锅铲才翻了两下,就被廖小梅接了手:“树生,你都累了一上午了,歇着去。”
  杨树生憨憨的笑:“我哪里算累,你和小六才累哩。”
  “爸爸,明天起妈妈就能去县委大院里捡废纸了。”
  不仅是能进县委大院,而且是名正言顺的捡废纸。
  杨树生唬了一跳:“去县委大院?”
  这咋整的哩,竟然去了县委大院,这简直是要吓死他这个老百姓。
  “是啊,今天我和妈妈去了县委,原先在我们家住着的那位左知青带我们进去的,找到了刘部长,和他说了一下,他同意了。”杨宁馨开心的在原地转了一圈,县委大院这么多办公室,每一间都能搜出不少废纸呢。
  “小六还要跟着左知青去排练节目。”廖小梅一边炒菜一边告诉杨树生:“明天一早我去整理办公室,小六去排练。”
  “这样啊,”杨树生点了点头:“那你们就去吧,中午的饭菜我来弄。”
  “不用了,明天我先去买了菜,回来把菜给洗干净切好,再和小六一块去县委大院那边,估摸着十一点多也能回来。”廖小梅歉意的看了杨树生一眼,男人干的是体力活,累死累活的做了一个上午,咋能让他下班还要弄饭菜呢。
  “妈妈,我们中午就不去卖书了,等下午再说。”
  看着杨树生和廖小梅两人相互体贴,杨宁馨也有些愧疚,中午摆摊时间有点儿太紧,杨树生回来没得休息还要给她们弄饭菜吃,好像是不怎么好。自己就光只想着挣钱,没想到让两个大人好好歇息,有些不应该。
  身体是ge命的本钱,挣钱重要,身体更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读者菇凉提出卖废纸和卖书的问题,某烟在这里解释一下啦……
  因为毕竟没有经历过年代,大部分东东都是查资料或者问家中长辈,某烟特地就卖废纸的问题咨询过太后娘娘。
  作者菌:尊敬的太后娘娘,那个时候你们可以通过卖废纸挣钱吗?
  太后娘娘(白了一眼):卖废纸挣钱?你以为我们家很阔啊,随随随便就能有一堆废纸吗?家里一个月都攒不出可以上秤的废纸,那时候有个小竹筐专门攒废纸,攒上一两个月就卖到离家不远的废品回收站去,每次能卖几分钱……
  作者菌:所以说卖废品是不能挣到钱的咯?
  太后娘娘:挣个屁钱,每次卖了废纸就去买点糖吃,我们家斜对面有个人做的小菜特别好吃,我们跑过去买她的小菜吃,一次两三分钱,能有一包,好吃啊好吃,(流口水……)可惜现在她都不在了,再也没吃到那么好吃的小菜过了。
  作者菌:不是说不能做买卖吗?
  太后娘娘:那时候是没什么人做买卖,可一点零零碎碎的买卖还是有的,大家谁都不会说穿,要是什么东西都要去国营商店买,哪有那么多类别的票据?当然那时候大家也不需要买别的东西,好像物质需求不高。
  作者菌:那我可以写去学校门口卖书吗?您见过吗?
  太后娘娘:我从来没见过……咦,你高考以后不是去摆过一个月书摊吗?你这是想把自己的经历写进去吗?
  作者菌:嘿嘿嘿,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嘛!
  作者菌:小六,从明天起你去卖书啊,别担心,有我在,不会有人来抓你的!
  小六:咦,那时候也会有城管吗?他会缴掉我的书吗?
  廖小梅:看到城管我就抱着小六跑,那些破书我不要了,送给他们去读!
  小六:妈妈,你能不能这样没一点追求!挣钱啊,挣钱才是王道!我有人撑腰呢,你怕什么!
  作者菌:小六说的没错,主角光环,一点事都不会有的,大婶儿你就安心摆摊吧!

  ☆、第 47 章

  第八十三章
  第二天一早; 杨宁馨还在沉沉的睡觉; 廖小梅就已经骑车出去了。
  她找杨树生同事的媳妇打听过了; 蔬菜公司开门早,一般六点就有人营业了:“豆腐工坊要送豆腐过来; 还有热豆花豆浆卖哩; 要不明早你骑车带我去?咱们一块儿早点买菜回来也算是省了一桩事情。”
  听着说有热豆花卖,廖小梅就觉得开心; 小六进城这么久了; 还没给她弄什么好东西吃; 赶早去给她弄碗热豆花来; 让她尝尝鲜。
  到蔬菜公司买了菜,回到宿舍时才七点不到,杨宁馨在床上抱着被子扭来扭去; 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嫂子,你家小六可真是听话,我们家那两个……”杨树生同事媳妇羡慕的看了一眼床上的小不丁点; 感叹着说:“我们家的能把天给翻了。”
  正说着话,那边传来嗷嗷的叫声; 那媳妇子一听就变了脸色:“两个小祖宗,咋就醒得这么早哩?嫂子; 我先过去了。”
  廖小梅笑着和她挥了挥手,走到床边一看,杨宁馨已经睁开了眼睛; 黑白分明的一双大眼睛,煞是好看。
  “小六,还睡不?”
  “不了,妈妈,我想起床。”
  杨宁馨打了个滚坐了起来:“爸爸去哪里了?”
  “应该是去食堂了吧。”廖小梅把她抱起来:“妈妈给你穿好衣裳。”
  “妈妈,我自己穿。”杨宁馨撒娇似的伸了个懒腰:“我可不想什么都让爸爸妈妈动手,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累着爸爸妈妈!”
  廖小梅点了点头,心里头暖乎乎的。
  没多久,杨树生拿着两个饭碗回来了,一碗粥,三个馒头盛在碗里:“小梅,我已经吃完了,给你们带了早饭。”
  廖小梅端出了那碗豆花:“小六,快来喝豆花,刚刚从蔬菜公司买过来的。”
  豆花已经有些凉,廖小梅拿了大碗烫热了一回才端了给杨宁馨喝:“趁热,等会又凉了。”
  夫妻俩坐在桌子边,看着杨宁馨用小汤匙一点点的舀着豆花吃,两个人心里都充满了一种满足感,看着她吃得香,似乎自己也吃饱了一样。
  看着廖小梅和杨宁馨吃过饭,杨树生出去上班,娘儿俩也出门办事。
  今天县委大院站岗的换了一个人,但显然警卫班已经得了通知,晓得有这样一回事,听着廖小梅说是过来整理收拾办公室的,二话没说就放了行。廖小梅看着事情这么顺利,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把自行车停下来问杨宁馨:“小六,我得先从哪一间收拾起?”
  杨宁馨想了想,或许这个年代还没有清洁工这个概念吧,但是县委大院应该会有后勤组,只是她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那个组织。
  “妈妈,咱们还是先去问问刘部长吧。”
  这个时候已经是早晨八点多,县委大院里上班的这时候都来了,廖小梅带着杨宁馨走到刘部长的办公室,他正在办公。
  “部长伯伯!”杨宁馨笑得甜甜:“我们来啦!”
  刘部长朝门口看了一眼,笑着向她点了点头:“来得挺早的!”
  “部长伯伯,我妈妈该怎么……”杨宁馨摸了摸脑袋:“怎么上岗?”
  “上岗?”刘部长看了廖小梅一眼,恍然大悟:“哦,这个啊……我昨天已经和后勤处说了,你去那里领了扫帚抹布什么的,就可以开始整理了,后勤处安排了整理的日期,你去那里领了表,他们会告诉你这个顺序的。”
  “我知道了。”廖小梅总算是放了心,看来自己可以一边整理一边捡废纸了。
  “我们这里办公楼比较多,一共有六栋,后勤处会给你开工钱的。”刘部长笑眯眯的指了指后边那栋楼房:“你去后边那个一楼,后勤处的姜处长在那里。”
  准她捡废纸,还给工钱!
  廖小梅感动得眼圈都要红了,千恩万谢的和刘部长说了几句好话,这才拉着杨宁馨急匆匆的朝后边那栋楼走了去:“小六,还给工钱哩!”
  “当然要给!”
  杨宁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原来只是想要廖小梅把办公室里的纸给捡了,可没想到刘部长主动给她添了活计,还要打扫办公室,这不是清洁工做的事情吗?六栋楼,不说要拖地板啥的,可打扫、擦窗户,可费劲!
  肯定要开工钱,不开工钱就为了那点废纸谁干啊!
  后勤处里边坐了两个人,廖小梅在门口怯怯的敲了一下,两个人都抬起头来,目光齐刷刷的望向她,廖小梅有些紧张,想问一句谁是姜处长都不敢问出口。
  “两位叔叔好!”
  杨宁馨瞧着廖小梅那紧张模样,暗地里叹气,廖小梅一直在乡下呆着,没见过什么世面,遇到一两个带着“长”字的人就胆小得不敢说话。
  两个男人惊讶的看了杨宁馨一眼:“小朋友,你找谁?”
  “是刘伯伯要我们过来找姜处长的,我妈妈这些天要帮着在县委大院里做整理工作。”杨宁馨拉着廖小梅的手就朝里边走:“您是姜处长吧?”
  两个男人里边有个穿着中山装的看上去年纪较大,又一副老练的样子,杨宁馨感觉他应该就是要找的人,径直走到了他面前:“刘伯伯让我们来的!”
  那男人惊讶不已:“你原来见过我?”
  杨宁馨点了点头:“上回和刘伯伯一块出去的时候看到过您。”
  她可没见过这个什么姜处长,只不过她故意这样说,让他觉得好像自己和刘部长很熟,或许能关照廖小梅一二。
  姜处长笑了起来:“你这个小娃儿还真是过目不忘啊!”
  昨天刘部长跟他说请了个女人过来弄几天办公室整理的时候,他就疑心这人是不是和刘部长沾亲带故,要不是怎么忽然就推荐了一个人来做什么整理工作呢?平常办公室不都是自己打扫的吗?
  他心里想着,既然是刘部长的亲戚,可也不能委屈了她,总得给点工钱。
  才开口一说,刘部长就同意了:“也是该给点工钱,要她细致一点干,刚刚好快要过年了,把办公室收拾收拾好过热闹年。”
  肯定是和刘部长有关系的,要不是刘部长咋会同意得这么爽快!姜处长昨天就赶紧造表写计划,送到孙书记那边请求批示。孙书记听说是刘部长推荐过来的人,二话没说就签了字:“行,刚刚好办公楼要打扫了,就请她过来整理吧。”
  刘部长应该是和孙书记说过了,否则孙书记咋会同意得这么爽快?刚刚拿了表格回来,左亚辉就过来要徽章和通行证:“刘部长的人,明天开始要在咱们县委大院里经常走动。”
  姜处长心里头明白得很,这当然是给那搞整理工作的了,赶紧把徽章和通行证都办好交给左亚辉,心里头琢磨,这工钱可还不能给低了,要不是人家到刘部长那边抱怨,刘部长少不得会对他有意见。
  现在听着杨宁馨提起和刘部长一起出去,说得这样轻描淡写,必然是刘部长亲戚无疑,他笑着朝廖小梅点了点头:“您好,我姓姜。”
  “姜处长……”廖小梅不是个迟钝的,自然知道面前这人的身份,赶紧凑上前喊了一声。
  “您贵姓?”
  “我姓廖。”廖小梅陪着笑脸儿:“这几天就要麻烦姜处长了。”
  “没问题没问题!”姜处长打起了响亮的哈哈:“我们这里有六栋楼,你就在这几天里把这几栋楼整理一下吧,昨天刘部长提出这事以后,我和孙书记报告了一下,孙书记同意了我们后勤处的申报,这样吧,一栋楼两块钱,全部整理完毕一共十二块的工钱,你觉得合适吧?”
  廖小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就是搞一下卫生嘛,还能拿十二块钱?
  见她不说话,那个姜处长带着些许歉意的口吻语重心长的说:“小廖,也不是不想多给你钱,毕竟县委大院有这么多双眼睛瞧着哩,要是给太多,不免会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这对刘部长也不太好,是不是?再说了,我们这些楼整理起来也不费事,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有自己进行的大扫除,只是过年这个月事情多,中间已经空了一个星期没打扫过了,刘部长这才想着要喊你过来打扫的。”
  姜处长心里头琢磨着,好像刘部长的母亲姓廖,这女人应该是刘部长的表妹之类的人,自己给两块钱一栋楼,确实是少了一点,但是给高了工钱,孙书记那边不一定会同意啊,只能想法子另外给她弄点补助啥的,比如说年终福利的糖果盒也送一个给她,又漂亮又客气,糖果拿出来,盒子还能装瓜子花生摆着,挺好的一个盘子。
  杨宁馨拉了拉廖小梅的手,心里头想着妈妈倒是赶紧答应啊,两块钱一栋楼,十二块钱几天就能挣到,她还不同意?除非是傻了还差不多。
  廖小梅终于回过头来,连忙点头:“姜处长,我知道的,知道你是为我好,这价钱很公道,我现在就开始做整理工作吧。”
  姜处长见廖小梅答应下来,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朝对面坐着的那个年轻人抬了抬下巴:“小黄,领了廖同志去拿打扫的工具。”
  “妈妈,我去宣传大队了,你要是回家就来宣传部那边找我呀。”杨宁馨看到廖小梅已经安顿好了,拿了姜处长给她的通行证揣在兜里,蹦蹦跳跳的走了出去。
  第八十四章
  左亚辉负责排练的这场红色戏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写这剧本的人,杨宁馨估计应该没去过农村。
  剧本内容大概是为了响应mao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一个家里有三个孩子,家里的妈妈思想狭隘,不想要孩子们离开她去偏远的乡村,但是三个都上进,都想抢着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都说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值得去锻炼,还把农村描绘得好像是天堂一样,景色优美,农村里生活的人个个都幸福快乐。
  要命的是,这三个孩子里头,有一个只有四岁,也说要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去农村。
  杨宁馨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这个四岁的孩子,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分子。
  而左亚辉就是她的姐姐,一个美丽的大学生,放弃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奔赴农村,而她的男朋友,不,那个年代没有“男朋友”这个词,只能说是对她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