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年代金满仓-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月芽掂量了一下,心里头想着,廖小梅肯定能拿出一笔钱来的。
  王月芽想得没错,廖小梅确实有一笔钱,只不过这钱不仅仅是杨树生平常给她攒下的,还有她这么多年做生意攒下的钱,远远超过了王月芽他们的想象。
  所以,当王月芽和廖小梅去商量借钱的事情时,廖小梅一口就答应了:“娘,没问题,我这儿有呢,到时候你们短多少,我帮你们出。”
  看到儿媳妇这么大方,王月芽和杨国平心中很是安慰。
  果然自己没有看错人,廖小梅就是家里最贤惠最体贴的媳妇。
  “以后我的工资除了咱们的生活用度,其余都攒下来,早些还了老大媳妇的钱,树生他们生活也挺不容易的,小六念高中,要花的钱可多哩。”
  杨国平叹了一口气:“咱们那房子到时候写上小六的名字,我问问张书记,看他同不同意这么写房契。”
  “只要交了钱,写谁的名字不都一样?”王月芽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要是写上杨国平的名字,他百年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财产纠纷呐,不如直接就写上小六的名字,一劳永逸。
  一个月以后,职工的集资房主体建好,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例如说安装楼梯扶手、统一给外墙刷上涂料,把里边的地面弄平整了,刷一层当时最时髦流行的铁灰色地面胶。
  张书记让办公室主任发了个通知,木工公司所有的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都要来参加公司的职工大会。
  大家都知道是跟分房子有关系,谁也不甘心落后,到了分房子的这一天,公司的会议室坐满了人,除了杨国平,大家都到了。
  “张书记,我爹让我跟你请个假,他说晚上来开会回去不方便,我这里又没地方歇脚,他明天早上再过来和你聊聊这分房的事情。”
  “行,没问题,你爹……”张书记看了看杨树生,他爹的腿断了一条,这事情发生在他来木材公司的第二年,记忆犹新:“你爹想要搬城里头来住?”
  “嗯。”杨树生点了点头:“村里的年轻人不少都出去了,我两个弟弟也一样,没在家。我爹说他在乡下住着没意思,不如来城里和老同事老领导一块儿住着,大家可以凑一起过热闹日子。”
  “那倒也是。”张书记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那你爹就不用来参加抓阄了,我给他安排到一楼住着,出进方便一点儿。”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张书记。”

  ☆、第 84 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关自己的民生大计; 木材公司的职工们都来了,一些白发苍苍的离退休职工也过来了,大家都想要知道公司给自己争取了什么福利。
  张书记简明扼要的把集资建房的事情说了一遍,会议室就如一锅烧开的水,沸腾了起来。
  “竟然是真的!有人传话说我们木材公司在建集资房,我还不相信,说公司里根本没动静,没想到真有这一回事!”
  “张书记; 这集资房建在哪里哇?一套房有多少面积?大不大啊?”
  问话的人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一脸红光。
  “市里给咱们公司批下来的地; 靠近砂石厂那边……”
  张书记的话还没说完,底下又有了议论声:“咋建到那里去了,靠着河,夏天蚊子多,冬天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河风?”
  “唉,市委能批地给咱们公司就已经不错了; 咱们公司又比不得那些事业单位; 党政机关; 人家的集资房都在市中心,咱们的随便塞一块江边的地就算糊弄过去了。”有人还是挺支持张书记的:“书记能想着给咱们谋福利就是好事; 现在来咱们公司买木材的越来越少,谁知道咱们公司哪一天也会跟那个蔬菜公司一样倒了不?”
  “各位,各位!”
  张书记把手朝下边一压,会议室立刻安静了下来。
  “各位; 说实在话,我张为民在木材公司已经工作了十六年,和公司有感情,跟大家也有感情!明年我就要退二线了,心里琢磨着想要在退二线前给大家谋点福利。这集资房五十多个平方一套,两居室带厨房洗手间和阳台,居住条件比咱们现在的大通房和宿舍要好得多。过不了多久,这房子就能交付使用,咱们今天开会就是要给大家交个底,让大家回去跟家人讨论,是租房还是买房住。”
  张书记转头看了杨树生一眼:“杨主任,你把这租房和买房的条件跟大家说一遍吧。”
  听了杨树生的解释,会议室里再一次沸腾了起来,职工们在四百块和每年五块租金之间摇摆不定,有些人觉得五块钱一年很值,租房住比买房要合算,而有些人却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特别是那些年轻人,总想给自己弄个小窝。
  很多的退休工人相互商量了一番,却做出了不要房子的决定:“要这房干啥?我不在了家里人不能接着住,还得拿出来给公司其他人去租,搬来搬去多麻烦,还不如住在老家哩。”
  “各位,大家不必现在就做决定,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过半个月我们就会把大家的选择做个统计,然后再请大家抓阄决定自家住的栋数和楼层。”
  职工们听说不用现在马上交钱,都松了一口气,大家站起身来慢慢离开了会议室。
  “书记,我……”
  杨树生追上了张书记,欲言又止。
  “树生,怎么了?”张书记问得和颜悦色:“有什么事不好说?”
  “张书记,我想请您帮个忙,我要和我爹住对门对户,方便照顾他。”杨树生有些局促,公司是用抓阄的形式,然而他却想要走后门拉关系,为了自己的个人方便而破坏公司立下的规矩,也不知道张书记会怎么想。
  “这个……”张书记沉吟了一声:“你先回去,让我再想想怎么办。”
  这些天,木材公司的职工讨论的都是房子的问题。
  到底是买还是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跟每一家的钱袋子有关系。
  四百块虽然不多,哪怕是刚进公司的年轻人,一年多工资也足够了。只是因为有些人家里负担重,发到手的工资勉强能养活一家人,有些人手头松,买点这个买点那个的,随随便便就把钱给花了,家里没存什么钱,家底不够。
  “杨主任,你家买还是租哇?”
  隔壁邻居来串门的时候总爱互相打听。
  廖小梅笑着替男人回答:“家里没啥钱,本来想租房,可是公公婆婆不同意,说买房比租房好,要是我们钱不够,他们来凑一点。”
  财不露白,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家有钱。
  “唉,你们可真是好,公公婆婆手里有钱还愿意拿出来,我们只能靠自己,公婆自己没退休金,还得每个月问我们要钱哩!”邻居们啧啧称赞廖小梅命好:“廖大姐,你前世肯定是积了大德哇,找了杨主任这样一个老实靠得住的男人,公公婆婆又这么开明心善,而且还生了个那么聪明伶俐的宝贝女儿!”
  木材公司有两个职工的子女和杨宁馨同校,都在X县一中,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张贴光荣榜,杨宁馨的名字总是年纪第一个,十分惹眼。
  “唉,我们家的娃儿要是有杨宁馨那么聪明就好了。”
  真是羡慕杨主任啊,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他们夫妻俩看上去也不是特别精明的样子,可生出来的女儿咋就这样伶俐。
  “杨宁馨,你到办公室来一趟。”
  正在埋头看书,班主任曹老师走了进来,点着她的名字让她去一趟办公室。
  “老师,有什么事情吗?”杨宁馨走进办公室,看到曹老师拿着一张表格模样的东西在手里,一脸笑容的看着她。
  莫非是要给她评省级三好学生?这个是可以在高考里加分的。
  杨宁馨笑了笑,以她前世加今生的努力,这个指标完全可以让给别人。
  她相信,凭自己的实力,她肯定能考上中国的一流大学。
  “杨宁馨,这是一张表格,你拿去填了。”曹老师把那张表格递给她:“填好以后就给我。”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报名表?
  杨宁馨睁大了眼睛,要她去考中科大少年班?
  “曹老师……”她探询的看了曹老师一眼,觉得有些诧异。
  她从来就没有流露过想要去中科大少年班啊!那个班里都是一些天才人物,她这样的根本够不着那些人的智商范畴!
  虽说杨宁馨前世成绩好,可她深深知道,自己的成绩是通过努力刻苦的学习来的,她自认为自己的智商只是中等偏上,并没有高到让别人仰望的地步。她只是比别人更花功夫更认真,这才取得了年级前十名的成绩。
  然而,班上有个学神级别的男生,平常也不见他花了多少时间在学习上,屡次因为看玩手机被老师喊去办公室批评,高中三年,家长在班主任办公室里出入不下十次,尽管他在老师眼里很顽劣,可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保持在年级前十。高三的时候他似乎醒悟过来,把手机彻底给扔开,他的成绩立即嗖嗖攀升到了年级第一,而且一直稳定这个状态直到高考。
  那个男生考上了清华大学。
  这就是智商高的表现,哪怕是不认真学习,成绩照样优秀,他的智商肯定比自己高了一个档次。
  杨宁馨有自知之明,自己智商不差,但也并非优秀到令人侧目。中科大少年班里全是那些智商高达160的神童,自己怎么能和他们相提并论?
  即使靠着前世的积累今生的努力,侥幸跻身到那个班级里,入校以后肯定会被他们甩开一大截。独自一人面对一群学神,杨宁馨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些可怕,她不愿意过那种鸡立鹤群的生活,她不要考中科大的少年班。
  特别是……她已经和邱成才约定了报考复旦大学,不是吗?
  “怎么了?”曹老师看到杨宁馨拿着表格,好半天没说话,有些奇怪:“杨宁馨,你在想什么呢?”
  杨宁馨把那张表格放回到曹老师办公桌上:“谢谢老师看得起我,可是我并不想去考科大的少年班。”
  “不想去考?”曹老师吃了一惊:“为啥不想考呢?”
  科大少年班要求十四岁以下才能报名,整个高三里也就杨宁馨一个人符合条件。
  本来学校去年就想要杨宁馨去参加科大少年班的选拔考试,可是考虑到她年纪还小,高三的知识没有学完,所以推迟了一年。原以为她会高高兴兴的接受学校交给她的任务,可没想到竟然被拒绝了。
  “我……”杨宁馨有些为难,不想考就不想考,为什么一定要她给个理由?
  “唉,杨宁馨,我知道你的顾虑。”曹老师一副“我了解你”的模样,摇了摇头:“杨宁馨,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别被中国科技大学这个名字给吓住了!人生需要努力拼搏,你不去试一试,怎么能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
  曹老师给杨宁馨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从远古到现在,举出了N多自信就能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她,最后用充满期待的四字句做了结尾:“杨宁馨,你应该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大鹏展翅,一去千里!你的目标是……”
  杨宁馨心中暗暗发笑,套用前世的话来说,曹老师可以这样总结: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怎么样,杨宁馨,把这张报考表格拿回去吧。”
  “老师,对不起,我真的不想填报中科大的少年班。”杨宁馨果断的拒绝,向曹老师行了个礼:“老师,我回教室看书了。”
  “啥?”曹老师一脸茫然的看着杨宁馨的背影,没想到她竟然拒绝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什么?杨宁馨不想报考中科大少年班?”
  丁校长猛的站了起来,眼睛鼓得铜铃大。
  为了这张表格,他可是费尽了心机,先是打报告给X县的教委,写了推荐材料,把杨宁馨的历年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详尽写出,然后经过县教委的批准,加盖公章,送到了X市教委,经过批复以后上报教育厅,列入中科大少年班推荐报名人数,省教育厅把本省参选名单交中科大进行筛选,通过的学生才有资格填写报名表。
  这张表格真是来之不易,今年上半年就开始准备材料,暑假才开始,学校就派了一个老师专职办理这事,辗转三个月,这才回来了申报表格,X县一中的老师们都非常高兴,个个精神振奋,总觉得杨宁馨考科大少年班绝无问题。
  “咱们学校要出少年班的神童了!”
  “可不是吗?X市一中总是自夸教学质量好,可它家就没出过少年班的人才!”
  X市是X县上一级的地级市,X市一中的老师们总是眼高于顶,对于X县一中的同行有些看不起,总觉得县一中比市一中要相差天远。X县一中的老师心里不服气,憋足了劲头想要反超X市一中,可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人家财力物力比县一中强,招到的学生也更好,每次X市的高中期末统考,X市一中的成绩总要比X县一中要好,特别是优秀学生,前十名总是六比四的比例。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了杨宁馨进入X县一中之前。
  在杨宁馨和邱成才进入到县一中以后,县一中稍微可扳回一点败绩。杨宁馨所在年级的排名里,全市前十名的配比局面发生了扭转。
  照样是六比四,只不过是X县一中占了大头,每一年期末统考里,第一名和第二名都被X县一中给承包了,而且承包者的名字一直就没变化过。
  杨宁馨,邱成才。
  本以为杨宁馨能考上少年班为学校争光,可没想到她竟然拒绝填报表格,这么多的心血全白费了!丁校长很生气,冲着曹老师发了点小脾气:“你这班主任怎么做思想工作的?为什么她连报名表都不想填?”
  曹老师低着头站在那里,可怜巴巴的回答:“我也不知道,她没有说原因,就说不想去考中科大的少年班。”
  “难道是她……”丁校长有些奇怪,杨宁馨为什么断然拒绝了呢?
  以前他们也曾怀疑过杨宁馨的成绩是虚假的,这么一丁点大的人,怎么可能学得这样好?可他们反复做过多次试验,派专人盯着杨宁馨考试,甚至还有一次是把杨宁馨单独放到办公室里考试,让两个老师坐着从头监考到尾,可她照样成绩优秀。
  这样就证明了杨宁馨的实力,X县一中都觉得欣慰,总算是来了一棵好苗子。
  可这苗子却不愿意报考中科大,总该有个原因吧?丁校长皱着眉头想了想:“曹老师,你去杨宁馨家里做一次家访,问问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不想报考,也请她的家长帮忙做做思想工作,咱们这个表格可是来之不易啊。”
  曹老师点了点头,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腾腾腾”的走了出去。
  “呀,老师来了啊,快请坐!”
  廖小梅满手都是面粉,伸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笑着让曹老师进来:“您坐,我先去洗把手再给您沏茶。”
  曹老师坐了下来,打量着这间简陋的房子,中间用青砖砌出了一块墙,上头连水泥灰都没有抹,暗灰色的砖块看起来有些沉闷。
  他坐的这屋子呈现出狭长的长条形,靠着最里边放了一张双人床,床前边是一张四方桌子,旁边摆了几条凳子,再朝门口这边过来又有一张稍微小点的桌子,上边摆着一个洋铁脸盆,脸盆里有一块和了一半的面粉团。
  曹老师忽然想起,好像杨宁馨的妈妈是在校门口卖早点的,难怪这时候在家里和面粉哩。
  廖小梅端了一盏茶过来,双手捧着递给了曹老师:“老师,您喝茶。”
  曹老师把茶杯接了过来,低头看了看,茶杯是白瓷,干干净净的找不出一丝茶垢,里边的茶水清亮亮的,几片细长的茶叶沉沉浮浮,看上去嫩得很。
  在同龄人里,杨宁馨的家庭不算太好,可也不算太差,至少有房子,爹娘都能挣到钱,曹老师低头喝了一口茶,只觉甘甜清冽,应该是好茶。
  “老师,不是我们家小六……”廖小梅有些紧张,不该是小六在学校里犯了错,老师找上门来了吧?
  “杨宁馨妈妈,今天我来是想跟您说件事。”曹老师从随身带着的那个黑色皮包里摸出那张中科大少年班的报名表格:“您看看这个。”
  廖小梅接过那张表格瞅了瞅,她只念过一年小学,不过这些年杨宁馨教她认字,平常她捡了报纸也自己留心看,所以这上头的字她还能认得全。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报名表?”廖小梅的脸色即刻就亮了起来。
  中科大的少年班可是名声在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站在X县一中门口卖早点的廖小梅也是知道的。
  能到那里去念书的娃儿都是神童哩!廖小梅眉开眼笑的捧着那张纸看了又看:“曹老师,是要推荐我们家小六去念少年班?”
  “不是推荐,是先报名,等寒假还要去参加一次选拔考试。”曹老师看到廖小梅的神色,心里觉得做工作应该有点把握,毕竟家长好像挺乐意的样子。
  “哦,还有一次选拔考试呐。”廖小梅有些失望,她还以为填了这张表就能直接去少年班念书了哩。
  “那肯定哇,全国各地都有推荐名额,可少年班每一届就招三四十个学生,哪里能报名就都能念书哩。”
  能考入中科大的少年班的,都是神童,是天才,从杨宁馨的表现来看,X县一中很乐观的认为,她就是那个天才的学生,能为县一中挣得荣誉的神童。
  “那……”廖小梅拿着表看了又看,有些茫然,这位老师来家访是啥意思?难道不应该是他直接把表格给了小六,让小六填写了就行?
  “我找杨宁馨谈过了,可是她不愿意报名参加少年班的考试。”曹老师很诚恳的对廖小梅说:“我今天来找家长,就是希望家长同志能够配合学校,做一做杨宁馨同学的思想工作,让她把这个表格填好上交去省教育厅,准备寒假参加考试。”
  “我们家小六不愿意报名?为啥啊?”廖小梅吃了一惊,小六平常做啥都有干劲,可为啥偏偏不愿意报考这个大学的少年班呢?
  曹老师略微有些尴尬:“杨宁馨妈妈,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不管怎么样,学校和家庭一起,要好好做做杨宁馨同学的思想工作,让她能够认识到自己不敢挑战难度的思想是不对的,尽快填写好报名表格。”
  廖小梅拿着那张表格,嗯嗯的应了几声,瞪着眼睛看着曹老师,一脸尴尬。
  这家访已经到了差不多的地方,曹老师感觉到自己似乎已经把天给聊死了,他和廖小梅之间完全无话可说,只好站了起来:“还请杨宁馨妈妈费心了。”
  “老师您放心,等小六回来,我肯定会好好说道说道她的。”廖小梅把那张表格放到了床上,站起身来送曹老师出门:“谢谢老师这么关心我们家小六,真的太感谢了。”
  曹老师点了点头:“应该的嘛,杨宁馨是我的学生,我当然要关心她。”
  廖小梅心里好一阵感激,站在门口看着曹老师朝外边走,总觉得自己有哪里没做好,她喊了一声:“曹老师,您等等!”
  曹老师停住脚,转过身,有些奇怪,不知道廖小梅喊他有什么事。
  “老师,您辛苦了。”廖小梅端了个碗出来,里边是满满一碗饺子:“这是我刚刚包好的,您拿着蒸了吃吧,我也不吹嘘自己,这饺子做得挺好的,做了两种馅,一种是韭菜鲜肉,一种用香菇泡发剁碎,再和肉料拌在一起的。肉是我刚刚去市场上买的,新鲜,您只管放心吃。”
  提起饺子的做法,廖小梅还真是有话说,说得曹老师都觉得有些饿了。
  “杨宁馨妈妈,这……不好吧?”
  曹老师看着那一碗饺子,个头大小差不多,一个个白白胖胖,看上去就很诱人的样子。
  “嗐,有什么好不好的,您要是喜欢吃,我以后让小六给您带!”
  廖小梅很热情的把菜碗朝曹老师手里塞:“您就甭客气了!”
  曹老师没有抵制住诱惑,最后还是把那碗饺子给收了下来:“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吃完了我让杨宁馨把碗给您捎回来!”
  “廖大姐,这是谁来了?”
  廖小梅把曹老师送出职工宿舍,正准备进自己房间,就听楼上有人喊她:“是亲戚么,还送饺子给他吃!”
  “不是亲戚,是我们家小六的班主任,他给小六送报名表来的!”
  抬头一看,却是那个喜欢背后说闲话的文芳芳,廖小梅赶紧撇清关系,免得被人误会,这些人多嘴多舌,自己不说清楚,她们肯定会私底下猜度她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报名表?啥报名表啊?现在上大学还用推荐?”文芳芳俯着身子朝下边看,一脸疑惑:“不是说都是通过高考才能上大学吗?”
  “那是学校里推荐我们家小六去考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说到这件事情,廖小梅还挺得意,把脊背挺得笔直:“听曹老师说,一个省里合乎条件的也就几个,不多!”
  “呀,考少年班哇,小六可真厉害!”文芳芳羡慕的神色看得廖小梅心里头舒舒服服:“要是我娃儿有小六一半会念书就好了!”
  “杨杨挺聪明的,到时候肯定比我们家小六更会念书!”
  廖小梅谦虚了一句,心里头挺自豪,人人都知道她的小六聪明哪。
  有钱的人经常会鼓励穷人,通过艰苦奋斗你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