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才萌宝:神医财迷妃-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戚素素点头。
戚徐氏和纪姨娘同时一喜,“这么说,你——”同意了?
戚素素一边点头一边非常干脆地说:“本王妃,拒绝。”
戚徐氏一拍手,“太好了,那就这么说定了,之后你和皇后说——”
话说到一半,猛地意识到戚素素说了什么,后面的话一下子卡住,瞪圆了眼睛,惊愕地看她,“你方才说什么?”
拒绝?一定是她听错了吧。
纪姨娘的表情也僵了,握着戚锦湘的手力道一下子加重,把刚往嘴里塞了一块点心的后者吓得打了个嗝,“嗝!”
戚素素微微一笑,“说多少遍都是一样的,本王妃说,拒绝。”
一直憋着气的谢安如破天荒的因为戚素素的一句话觉得心里一阵痛快,尤其是发现戚徐氏这个死老太婆脸色瞬间拉下来以后。
老太太还以为自己算盘打得很精,殊不知,戚素素是爱财不假,可煜王散尽后院独宠她一个,不论她是使了什么狐媚手段才牢牢握住了煜王的心,都足以证明在煜王府是名副其实的女主人。
这样的戚素素会差了老太太的几千两银子吗?
别的不说,光是她和将军府的小姐,小侯爷夫人,还有定远侯的妹妹一起开的‘国色天香楼’每月的分红怕都不止这些了吧。
戚徐氏憋了口气,目光变得凶狠了不少,硬邦邦地质问:“为什么拒绝?这件事对你来说不过只是举手之劳不是吗?一旦事成,娘家得势,对你来说也不是件坏事。”
戚素素心说,不是坏事?你确定?
她怎么觉得戚家一旦再起来,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客客气气了?怕不是又得膨胀得恨不得与天肩并肩。
戚素素慢悠悠道:“或许吧,但不帮忙对本王妃来说也没有坏处,本王妃现在可是孕妇,需要好好养胎,其他乱七八糟的事都懒得操心。银子,本王妃是很喜欢,但也不差那几千两银子,你们那么想花钱,不如等戚锦湘出嫁的时候把银子给她当压箱底的嫁妆好了。”
一直表现得事不关己似的戚锦湘这时候才一下子来了精神,兴奋地看向纪姨娘,“娘,我出嫁的时候你们要给我那么多压箱底的嫁妆吗?真的吗?”
纪姨娘:“!”
我愚蠢的女儿啊,你可长点心吧!
第310章 好戏层出不穷
噗。
戚素素被戚锦湘一句话说得差点没喷笑出来。
戚徐氏和纪姨娘的脸却绿了,看戚锦湘的眼神带着明显的恨铁不成钢。
比谢安如还边缘化,纯看戏的二房陈姨娘也捂着嘴憋着笑,同时心里又感慨着,要匹配太子的女子比起容貌,脑子才更加重要,不然聊都聊不到一起,怎么一块儿生活下去?
可反过来想,太子平日里肯定没少接触聪明又学识渊博的人,或许偶尔和戚锦湘这样没脑子的丫头相处反而更能放松呢?
戚徐氏用力拍了一下放着茶水点心的小桌,厉声道:“你当真非要和家里闹得这么僵不可吗!?我们又不是白要你帮忙,你难道就不懂得什么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戚家没落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戚素素一偏头,淡然一笑,“可也没有坏处啊。”
真要说起来,其实还是有好处的,至少戚家势力不如从前了,再想找她麻烦就会像今天一样有所收敛。
“你——!”戚徐氏气得一只手捂着胸口,一副好似要被气昏古去的样子。
戚素素却在她开口碰瓷儿之前先一步将手放在自己隆起的肚子上,特别浮夸地‘哎呀’一声,“你别喊那么大声,我现在是特殊时期,可经不得吓,万一过来喝个满月酒却不小心动了胎气,万一王爷问起来,你们负责吗?”负得了责吗?
南星眸中精光一闪,非常配合地扶住她,“主子,你怎么样,要不要派人去通知王爷?”
新分配过来的丫鬟紫珠也道:“王妃,您要是有个好歹,王爷肯定会大发雷霆的。”到时候承受王爷怒火的人,毋庸置疑,就是戚家人。
戚徐氏简直被戚素素的无耻惊呆了,正常情况难道不是她这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婆装病,以孝道压制小辈吗,怎么她还没倒呢,戚素素居然先碰起瓷儿来了!岂有此理!
戚徐氏不甘示弱,正要效仿着倒下。
这也是她和戚家其他女眷们一早商量好的,万一戚素素真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她们就来硬的,装病,装晕,逼她就范。
陈姨娘和纪姨娘得到了戚徐氏的眼神暗示,都做好了要扶戚徐氏的准备,没成想,戚徐氏刚有了动作,戚素素再次先一步提醒说:“对了,老夫人可要注意身体,万一老夫人病倒了,我爹作为儿子,可是要丁忧回家,守在你身边尽孝的。本来之前戚锦雅犯了大错戚家就受了连累,朝中不少人仍然盯着你们,万一他这时候丁忧回家侍疾,哪怕只是一两个月的功夫,回头都有可能没办法官复原职。”
本来就已经倒霉贬职成了三品,再往下掉,戚家在京城的地位就彻底凉了。
轻飘飘的一番话,愣是让戚徐氏原本已经歪了一点的身体重新站住了。
偏生戚素素还故意夸张地拍手赞叹,“老夫人好身手啊,要倒不倒,收放自如,本王妃佩服,佩服!”
其他人:“……”
戚徐氏,戚徐氏都快被戚素素给气炸了,恨不得扑上去将这个踩到自己头上来的不孝孙女掐死。
奈何煜王这座大山实在是太高,这节骨眼上,她根本不敢造次,就怕给自己儿子惹麻烦,只能把自己气到内伤,咬着牙目眦欲裂地瞪着戚素素。
戚素素看了看她,又轻抚了两下腹部,眼神中透着意味深长,好似无声地警告她,再瞪,再瞪我就动胎气!
戚徐氏:“!”说她收放自如,明明这个贱丫头才最鸡贼吧!
此时,南星和紫珠是完全不担心自家主子(王妃)会吃亏了。
她一个人的战斗力足以傲视所有戚家的女眷,还能把她们都气得够呛又不敢发作,一发作就动胎气,就问你服不服!
别人怀孕都是小心翼翼,深怕孩子有个好歹,她却愣是将怀孕当做了气死人不偿命的手段,谁让她不痛快,她就用来威胁,让大家都不痛快。
戚家提前几天商量了对策特意把人请过来,到头来却什么便宜都没得来,还反倒受了一肚子气。
等戚素素一走,戚徐氏就病了,这回是真的被气得身体不舒服了,但因为戚素素之前似提醒又似警告的话,老太太愣是憋着没让人往外传,就怕戚伯翰真的要卸职回来侍疾。
戚素素一回到王府,就把戚家的打算告诉了姬无天,另外还有姬小羊也旁听了。
结果姬小羊笑得肚子都疼了,还一个劲给她竖大拇指,姬无天好笑之余又觉得这次之后,戚家恐怕再不会惦记着让戚素素帮他们什么了,再来一次无非就是再把她们气出个好歹来。
又不是自虐狂,何必自讨苦吃呢。
姬小羊笑够了以后忽然想到一件事,道:“太子哥哥真的要选妃了吗?是不是太早了呀。”
这个问题同样是戚素素想问的。
“之前没听你提起这一茬啊,是临时决定的?”
姬无天嗯了一声,“因为平王谋反一事,近期朝中也好,民间也罢,气氛都有些低迷,皇兄便想着找点其他的事情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
戚素素心情复杂,皇帝陛下转移注意力的法子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背锅?
“太子还小呢,这么早给他选妃,合适吗?”
姬无天勾唇道:“也不是马上就让太子成亲,只是先由皇嫂从京中适合的贵女当中挑选一下合适的人选。”
太子妃的身份某种程度上来说可比选秀成为皇上的嫔妃还要贵重,哪个人家都不在意?到时候家里有适龄女儿的,都会想方设法给自家的贵女创造机会,便是自家没有闺女的,侄女,外甥女,沾亲带故,家世清白的都可以争取一下。
即便是太子妃的位置够不上,如同戚家一样,良娣,良媛能占一个也好啊。
姬无天:“先挑人,挑好了以后把人定下来,等过两年太子再长两岁大婚也不迟。”
戚素素心想,哪里是不迟,应该说是刚刚好吧。
十五岁,好歹算是符合古代大部分人成亲的年纪了,虽然对她来说还是有点接受不能。
戚素素道:“太子选妃的事和我们关系不大,你应该也不用帮着把关,这边没什么事处理,你看我们是不是该准备回安阳府了?”
虽然她有那么点想看看太子选妃的热闹,但不排除看热闹的过程中被波及的可能,这个就还是算了吧。
姬无天道:“你不说我也正要和你提,这两天整理一下行囊就准备离开吧。”
姬小羊‘诶’了一声,有点不舍,“这么快就要走啊。”
难得能回京一趟,重新和之前的小伙伴们,还有宫里的皇子公主亲戚们玩,他还没浪够呢。
戚素素瞥了他一眼,“快?咱们已经在京城养了一个多月了,你还想待多久?时间长了,朝中的大臣们又该对你父王有意见了。”
姬小羊嫌弃地撇嘴,“那些人怎么这么烦啊,我们想待在哪儿就待在哪儿,管得那么宽。”
戚素素心里何尝不这样想,但没办法,那些人都是朝廷重臣,大殷的运作还需要他们,皇上也得顾虑着点他们的想法。
姬无天倒是不太在意朝中某些人的不依不饶,左右不能对他造成什么伤害,他就是单纯地不想被人打扰了他和戚素素的‘蜜月期’。
这两天王府里陆续有收到了不少帖子,都是想找她看病的,戚素素最近迷上了吃他做的菜,对给人看诊兴趣不大,他就将那些帖子压了下来,但一直压着也不是那么回事,还是赶紧离开京城最保险。
回程中他依旧可以和她恩恩爱爱,增进感情。
太子即将选妃的消息在戚家办满月酒的第二天就在京中传开了。
宫里也将选拔的条件列了出来。
太子妃的选拔条件是,凡是五品以上品级的官员家,家世清白,品貌端正,没有亲事在身,年纪在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嫡女。
另外,太子良娣两人,良媛六人,也会一同挑选,基本条件和太子妃同等,只是并不局限于嫡女,比较出色的庶女也在备选行列之中。
消息一出,全京震动,那些仍然议论着平王谋反之事的人都顾不上再继续谈已经成定局的事了,太子选妃才是大事啊!
京中所有家里有符合条件的女儿的人家都激动了,尤其是官职刚好达标的四五品官员,这些人在京中的势力只能说是中等,寒门出身的更是颇为清贫。
可一旦家里的女儿成为太子的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是梦!
戚家比这些人家强很多,但打的主意却一样,没能让戚素素帮戚锦湘说好话也仍然没放弃希望,哪怕是临时抱佛脚,也要将戚锦湘的礼仪好生教导一番,让她尽量表现得想一个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争取一眼就被皇后或是太子相中。
还有些人家耍小聪明,特意让人向外放出话来,夸耀自家的女儿如何如何温良贤惠,才貌双全,往死里吹捧,就指望着这些话能传入宫里,给自家女儿先留下一个好印象。
更有些早早地给家里女儿订了亲的,为了攀附上太子,反悔,退婚,然后被夫家的人找茬,闹出不少笑话来。
不过短短两三日的功夫,种种好戏层出不穷,看得其他局外人们都叹为观止。
第311章 阿丽国有变
消息传出的三日后,皇后那里已经有了初选的名单和画像。
去年选秀之后,京中不少人家十四五岁的姑娘都说了亲,所以说是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的条件,实际上还是十二三岁的居多,少数因为各种原因暂时还没说亲的,总数加起来上百人,真心不算少了。
这还是抛去了这两天闹出退亲风波的几家人。
做太子妃的比起容貌家世,在皇上皇后眼里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品性,这种还没过门就闹出事来的岳家,他们怎么可能给太子找。
那几家人和本来的亲家闹僵,对外的风评也差了许多,要不是其他人顾虑着人家姑娘可能入宫,说不得早就一口吐沫把人家淹死了。
到皇后手里的这些人家,皇后又进行了一波筛选,比如剔除掉那些家里和经常找姬无天麻烦的官员们沾亲带故的。
她可不希望未来的儿媳妇娘家和小叔子不对付,这不是想把他们而今挺平静的皇室闹得家宅不宁吗?万一以后太子被枕边风出的可他皇叔离了心,百害而无一利。
还有家中五服之内的亲眷里闹出过惹人诟病的事情的,这种事一般并非规定上指的私德有亏或是闹过丑闻,包括但不限于比如家中惯常苛待庶出子女;母亲早亡,上头是继母当家;家里有性格跋扈的亲属或是娶了个管不住的厉害的媳妇可能惹祸的……诸如此类。
说白了就是个家教,还有生长环境的因素,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到家中女儿的心性,或是以后成为太子妃之后,娘家人会为了占便宜搞事。
为了给儿子选媳妇,给自己选儿媳妇,皇后也是操碎了心。
除了她后宫方面的考量,皇上那边也需要按照前朝的格局去做一些参考,两边一核对,又能淘汰掉一部分人家。
到最后,真正需要认真考虑的,不过就是十几家了,半数以上都是传承上百年都没出过什么坏风评的书香门第或世家。
余下小半数中,还留下了戚家的戚锦湘。
主要考量就是,戚家到底是戚素素的娘家,要是一开始就淘汰了,难免让京中的一些人以为他们一点煜王妃的薄面都不看,是不是不看重她。
另一方面,戚锦湘在京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以傻白甜没脑子出名。
太聪明的人,皇上皇后怕送进来了影响太子,日后再算计坑害太子良娣良媛所出的子女,但单蠢一点的,就不怕了,就像之前戚家二房陈姨娘想的,和心大没心眼的人相处,会很轻松。
不过有戚家这么个娘家在,帝后本质上还是不怎么乐意真的把戚锦湘收下的。
戚素素能够制得住戚家,所以不愁戚家闹腾,但戚锦湘不行啊,正因为她没脑子,才会更容易被戚家撺掇,做一些她自己或许都意识不到的错事。
京中权贵圈子看中的戚家的女儿肚子争气之类的说法,他们倒是不在意,大殷的皇室在子息方面是完全不愁的,没必要非要弄进来这么一个人,哪怕只是作为太子良娣或太子良媛。
选出适合的人家后,皇后还非常善解人意的将资料直接交给太子这个当事人过目。
他们为人父母的,可以根据各方面考量排除掉不适合的,而剩下适合的,如何选择,还是要看太子自己喜欢不喜欢,如果不喜欢,哪怕对象家里背景对太子以后帮助更大,也不一定非要以接亲的方式拉拢。
到时候太子为了稳住岳家的亲,还要整日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太子妃,或者是不愿意委屈自己,到时候小夫妻貌合神离的,以后不出意外还要过一辈子,岳家也未必能真心实意地帮助太子,何苦来的呢?
戚锦湘那边,皇上和皇后没有特意提点太子什么,想看看他打算怎么做。
结果,太子看完了所有待选女子的身家背景之后,第一个就将戚锦湘的那一份抽出来放到了一边。
这就相当于直接从剩下的名单里剔除掉了。
皇后就在旁边看着,还有点好奇,“皇儿,你为何要第一个将戚家的这个抽出来?”
太子义正词严地说:“这个戚锦湘不是庶女吗,如何能挡得了儿子的太子妃。”
皇后说道:“当太子妃自然是不够格的,但如果是良媛,倒是可以,包括其他人也一样,你可以有一个太子正妃,两个良娣,六个良媛,母后当然不会说让你一口气全都凑齐了,不过你若是又看中的,可以趁着这一次一起选了,扩充一下东宫的后院。”
太子摇了摇头,“儿子对女色无甚兴趣,先选出一个太子妃就可以了,若是太子妃三五年内都不能为儿子生儿育女,到时候再考虑收良娣或良媛的事也不迟。”
过两年成亲,再过个三五年,他才不过二十岁,一点都不算晚。
太子又道:“而且,母后难道忘了之前戚锦雅和皇婶关系很不好,还想陷害她吗,后来更是心怀叵测,害得父皇中毒,京中动荡,按理说,戚家的女儿一开始就没资格送来竞选任何一个东宫后院的任何一个位分。”
就算戚锦湘和戚锦雅性格完全不同,可戚家能养出来一个戚锦雅,谁知道会不会也让戚锦湘慢慢被同化?到时候是不是要让他也尝一尝父皇受到的苦,让他未来的太子妃跟着担惊受怕?
这种潜在的祸害,有多远就让她飞多远去吧。
皇后笑了笑,没有说话。
她当真不清楚这一点吗?当然不是。
名单可都是提前给皇上过目过,并且点了头的。
戚锦雅留下的污点确实很大,可谁让煜王府的面子更大呢?所以戚家虽然在京中没落不少,可他们还是看在姬无天和戚素素的份上将戚锦湘留了下来。
不过,最后一步还要看太子自己怎么选,既然太子不愿意,他们当然不会反对啦,自然是干净利落地将戚锦湘从里面排除掉,皆大欢喜!
戚家:哪里欢喜???
挑来挑去,最后太子选中了五个人。
三家书香门第,两家父辈或祖辈在京中任职三品,四品的官职,在所有备选名单当中不算特别出彩,却也不差。
之后就不急着马上定下哪一个人了。
要将这五个人给父皇过目,问问意见,有没有些不方便写出来的猫腻在里面,以及,再花一段时间观望一下,或者他私下里找时间亲自去接触一下这五个女孩子,看看本人性情如何,能不能和他合得来。
他们让底下的人收集来的资料,关于这些人家女儿的风评,到底都是外界谣传的,或是表面上能打听得到的,这些未必不是那些人家为了以后好嫁女儿故意让人传的,里头究竟有多少水分,谁都不知道。
不是有句老话吗,知人知面不知心,官家世家尤其如此,光是读书识字有点才情那都不是问题,家族底蕴给了她们这个底气,可人品如何,是不是披着羊皮的狼,还要亲自检验一下才知道。
戚素素入宫来和皇后说话时,听皇后如此这般一分析,也不得不感叹一声,皇上皇后是真的很疼爱太子,没有将太子的婚姻当做是巩固朝堂的手段,还让他能够自己做主,其他各方面都替他考虑全了。
这样的父母,便是在民间都非常罕见了,八成以上的人都只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的想法?那一点都不重要。
说来,刚开始,消息传出那天,宫里就来了人叫她过去,皇后想让她帮忙给参考一下,太子论身份也算是她侄子了不是?
但戚素素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选太子妃这种事事关重大,她就别瞎几把给提意见了,万一真的被皇后采纳,最后按照她说的选了个太子妃,以后再出什么事,她是不是得为此负责?可她负不了,也不愿意负这个责啊。
所以,她还是等太子自己选好了人,大婚的时候,再和姬无天一起,好好挑一份用心的新婚礼物给太子大侄子好了。
最后选出来的那五个人的名单并没有对外公布,外头的人知道的只有帝后一起筛选好了给太子过目的那十几户人家,最终将由太子亲自选太子妃的事也没告诉外界,就让他们自个儿猜。
戚家不知道戚锦湘是十几户人家中第一个被淘汰的,还满心期待地想着,至少一个太子良媛的位置是跑不了了。
安分了好些日子的戚徐氏都有点蠢蠢欲动的想出去转一转,顺便炫耀一下了。
戚素素觉得好笑之余,还挺期待等事情定下来后对外公布时,戚家的人的表情会有多么精彩纷呈。
但目前她肯定是等不到这一天了,因为她和姬无天这边的行囊已经整理得差不多,准备走了。
本来他们来的时候是为了防止回程中出现意外,顺便在京城让她好好歇一歇,身上没带多少行李,随便一大包就能走。
但之前平王谋反事情上,姬无天护驾有功,皇上处理完该处理的人,又论功行赏了一番,姬无天已经封无可封,基本每次论功行赏都是赏赐一对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之类。
这些东西放京城只有少数人守着的王府也不是那么回事啊,虽说王府的人肯定不敢动御赐的东西,但绫罗绸缎放着落灰太可惜了,不如带回去该做衣服做衣服,免得浪费。
这一收拾,就多了十好几车的东西。
他们这边和皇上皇后,还有陆北辰,陈季阳,傅云诗等相熟的人都提前打过招呼道了别,第二天就准备走了,哪想到,傍晚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阿丽国有变!
第312章 四王女
“你说,阿丽国的女王准备立储了?”戚素素诧异地看向姬无天,表情说不出得微妙。
姬无天没注意到她表情有异,点头道:“阿丽国如今的女王古丽娜和先皇乃是同一辈分,只是年纪要小一些,但也有四十多岁,等立了储,根据大殷的探子打探,一旦立储,最多三年内,女王就会退位。此次的立储势在必行。”
“阿丽国的大王女已经快临近而立,只可惜,这位大王女的父亲出身很低,只是宫里一个护卫,本身能力平平,古丽娜女王并不属意大王女。”
否则哪至于立储的事拖到现在才有动静。
“二王女早些年就病故了,至于三王女,也就是阿伊莎,什么情况你也知道。”
人都嫁给沈士琪联姻了,当然不可能再回去争夺储君之位。
戚素素神色莫测道:“所以,这次女王要立储,就只能在四王女往下的人里面挑选?身为女王,应该也是后宫‘佳丽’三千,生了不少孩子吧。”
而且,以阿丽国的国情,不管女王有多少‘妃子’,生孩子的都是她自己,女人怀孕在古代都是九死一生,隔三差五就要生一个,每次生,阿丽国少不得要动荡一下,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