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重生之贵女-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连三场婚礼让侯府之后都呈现出一种疲惫感,府里的仆役都不免有些懒散,而热闹之后的冷清感顿时也凸显了出来,让陆钰元也颇有感慨。重活一世,不知不觉中,竟然就送走了两位姐妹,想到三朝回门时陆珊和陆琪两个人不同的表现,心里叹息,她们以后的生活也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不过,侯府接连两场婚礼完全没有耽搁大长公主的活动,在经历了众人的合作和多番的调查之后,在大长公主的名单上最后竟然只剩下一个人,赵清之。
不得不说,赵清之为了这一步是费了巨大的努力。
有皇后这个提供内部消息的人存在,赵清之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大长公主属意的几个对象是谁,不出他所料,其中还真的就没有自己的名字。
虽然结果很打击人但赵清之也早有心理准备,有了这一份名单,他的计划也随之展开。
一方面,赵清之和侯府新生一代的关系都很不错,而且不说颜氏和孟氏对他的欣赏,就是侯府的顶头人陆从远也对他赞誉有加,几次想将他纳入自己所管辖的禁卫军,就这样的关系,赵清之不利用绝对是一种浪费。
当然,关系有了但要用对地方才行,能够对陆钰元的婚事有影响的人是谁?两个人,陆珩,陆从泽。
陆珩这边,虽然赵清之和他的关系已经非常好,但赵清之清楚,在涉及陆钰元的时候,陆珩绝对是靠不住的,别说靠他给自己说好话了,只要赵清之露出一点意思,陆珩都能把他当狼防。
所以,赵清之选定要重点讨好的人,是自己未来的岳父,陆从泽。前世的经验让赵清之了解自家岳父的个性,虽然是文职,但性格却带着武将的爽朗,最喜欢那些有才华又不做作的人,只要是有才华且品性端正的人,他都不会计较家世,绝对对其青睐有加。
于是,在通过陆从远“刻意”的引见之后,赵清之和陆从泽成功的见面,然后,在赵清之有意无意的表现之下,陆从泽果然对这个少年赞不绝口。
又加上这当口大长公主要他去查看那些青年才俊,两件事撞到一起,陆从泽一想,赵清之这小子也挺符合条件的嘛,当然,他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把人选给大长公主的,也是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才拍板告诉了大长公主。
在陆从泽的眼里,赵清之家里的那些事都不算什么大事,自己女儿嫁过去之后凭着身份一震,其他人绝对就兴不起什么风浪。
于是,赵清之这算是从内部打入。同时,另一方面,赵清之开始针对大长公主看好的那几个人选。
赵清之是什么人?没有重生前,他是暗中帮着三皇子反败为胜的一方权臣,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都能爬到别人不可及的高度,可见其的智谋之绝。而重生后,三皇子的势力发展得比前世好,赵清之手中握有的资源大,他又有重生的金手指在,这样好的条件,他要是还斗不倒那几个小子,就是一个笑话。
赵清之暗中布置,大长公主喜欢对方的哪一点,他就把对方的那一点给毁掉。
李清逸文采非凡且对人温柔,陆钰元嫁过去不用受婆媳关系关系困扰?转眼大长公主就调查到李清逸有一个青梅竹马且受到李夫人喜欢的表妹,据说两个人清楚吟诗作画,端的是才子佳人。大长公主的脸色当时沉了下来。
吏部尚书家夫人和长媳出身不高,陆钰元嫁过去不用立规矩?第二天闫辛是一个大孝子什么都听尚书夫人的话,闫家长媳还是个胡搅蛮缠的泼妇的资料就摆在了大长公主的案头。大长公主的脸黑了。
前面两个还好,赵清之都找得出缺点,可在赵岩这里碰了壁。因为他找不出赵岩有什么优点,或者说他猜不出大长公主是看中了赵岩哪一点?赵家是武将之家,赵岩本身就是个大老粗,鲁莽不说也不怎么通文墨,难不成大长公主看中了他鲁莽陆钰元以后好掌握?
找不到缺点赵清之当然不甘心,他下令手下的人不断挖下去一定要挖出个一二三来,结果越挖越深,挖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看到这个资料的时候,赵清之觉得简直是老天在帮他。
赵岩他竟然已经有了一个三岁的孩子,男孩!
武将之家,对规矩什么的本来就不看重,赵岩身边的丫鬟大胆早早地便爬了床,爬了就爬了吧本来也不算什么,结果还有了身孕。像赵家这样儿子以后上战场可能今天去明日就回不来的情况,丫鬟有了身孕,赵夫人竟然让孩子生了下来,只不过为了面上好看所以藏着噎着罢了。
最后,这个消息反而不是赵清之透露出去的,而是大长公主自己查出来的。大长公主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
自己看好的人选竟然都有毛病,大长公主完全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到最后,手里的名单,只有一个自己最不看好的赵清之。
说实话,若不是陆从泽提出来的,大长公主根本就不会考虑赵清之,这孩子她也见过,的确是个才德兼备的人,但奈何他家有那么一堆糟心事啊,大长公主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去受那样的委屈。
而且,大长公主在将赵清之写上名单的时候,她也调查过赵清之。别的不说,就那个柳氏的侄女柳眉就够大长公主把赵清之给否定了,都不用考虑别的。
只是现在,京城里够身份的人都被大长公主一一筛选了个遍便,竟只剩下赵清之勉强符合了那么一点资格,大长公主一时有些头疼。
于是这一天,陆钰元又莫名其妙地被母亲拉过去谈话。
只是这一次,大长公主问的问题就要多并且深了一点,陆钰元还很欢乐地以为是自己最初的回答让大长公主为难的很,所以这次才刻意多问一点,于是,她完全没有防备地都一一回答了,完全没有意识到她母亲口中各个问题凑到一起就是在描述一个人的特点。
于是,不知情的陆钰元欢乐了,大长公主郁闷了。
为什么闺女的回答这么符合赵清之那厮的特点呢?难不成闺女就真的喜欢赵清之那款的?
☆、30顾氏
第三十章顾氏
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大长公主的春节都是在纠结中度过的,不过出于某种考虑,大长公主没有把这样的结果告诉其他人,所以,这个年,也就只有大长公主过的神不属实。
而陆钰元却是相反,过的那是一个高兴,因为前世的这个事时候,她已经和赵清之定亲了,而现在却没有,是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呢?
不过,陆钰元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最近总是有意无意地向陆珩打听赵清之的婚事,在她的心中,赵清之应该会和那个“表妹”定亲了吧。
春节过后,侯府里没有从春节的忙碌中停下来,因为三年一度的春闱即将到来。这次侯府参加春闱的人数是比上次秋闱还要多,因为陆珩的加入。
二房是完全紧张了起来,陆理已经参加过一届春闱,上次没有中第的压力和这次陆珩他们几个一起参加不能输的自尊让陆理心中一直捏着一把汗,对这次春闱自然是慎重再慎重。
相比于二房,大房和三房到是完全地轻松姿态。大房是因为陆琅的年纪还小,陆从远都没有对他抱有太大的期望,只是当做是提前历练罢了,至于三房,则是绝对的信心了。
陆从泽忙于事务不能分出空来理会儿子,大长公主则是对儿子完全有信心,有前世记忆的陆钰元更是信心满分,上次秋闱的结果让她完全相信,这一次春闱的结果也不会变。
于是,在母女两空前的信心下,两个人的重心竟然都不在陆珩的春闱上,先不说陆钰元,至少大长公主关注的是陆珩的婚事。
陆钰元的婚事让大长公主头疼,她决定暂时放下把陆珩的婚事料理完再说。春节刚过,顾淮带着媳妇和女儿一同上京述职,顾淮的嫡长子也要参加这一届的春闱,所以顾夫人也会在京城里逗留一段时间,这样看来,现在是议亲的最好时间。
当顾夫人收到大长公主的请帖的时候她还是一脸茫然。虽然在江南的时候大长公主参加过几次宴会和她也有过几面之缘,但两人之间的关系还到不了让大长公主亲自下帖的地步,现在收到这帖子,到是让她完全受宠若惊。
想到前几天和丈夫同出一族的右副都御使夫人上门时隐约提到的话,顾夫人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接着却是自己都不敢相信,难不成,大长公主真的,顾夫人有些激动。
当晚,顾淮回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坐立难安的妻子。
顾淮见到这样的妻子有些惊讶,他知道今天妻子受邀去了靖远侯府见大长公主,虽然有疑惑,但顾淮也没有想到妻子会受到刁难,因此看到这样的妻子,顾淮不免有些担忧,询问道:“怎么了?”
顾夫人此时还没有从下午大长公主的话语中回过神来,她看着顾淮半响后才喃喃地道:“大长公主,看上了我们二姐儿。”
心中的猜测在被证实的那一刻,顾夫人反倒是不敢相信了。大长公主的嫡子,那是什么身份,太后的外孙圣上的外甥!而且在江南的时候陆珩的才名顾夫人就听说过,当时多少人家上门提亲而不得,现在这馅饼,要落到自己女儿身上?!
顾淮听到顾夫人的话顿时也有些吃惊,他的脑子转的快,马上联想到下午去吏部述职的时候遇到陆大人时陆大人对他异样的亲切,现在看来,难不成是因为彼此是未来亲家?
顾夫人有些惶恐地道:“夫君,现在该怎么办?”
顾淮沉吟片刻,对顾夫人道:“你明日请大嫂去靖远侯府走一趟,就说这门婚事我们同意了。”大嫂即右副都御使夫人,在京城,顾淮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对象。
听到顾淮的话顾夫人有些兴奋却更多地是紧张,她当然希望女儿嫁得好,但若夫家身份太高,对女儿未必是好事,她有些惴惴地道:“大长公主家的门槛,我们二姐儿会不会——”
顾淮摇头,“大长公主和陆大人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如果大长公主真的看上了二姐儿,未来就不会苛待二姐儿,只是若婚事定下来以后,你对二姐儿就更要严格几分,要知道,二姐儿未来的嫂子,可是出自山西孟氏。”
这道理顾夫人自然也懂,但对于女儿的教养她却是毫不担心的。她的两个女儿一直是她的骄傲,尤其是二女儿,她可以骄傲地说,二女儿的教养绝对比那些高门大户的小姐不差半分。而且当初大女儿若不是家庭条件没有这么好,受到的教养也一定不比二女儿差。
大长公主的行为是雷厉风行的,在顾夫人托人上门之后的第二天就让媒人上门提亲,短短几天内,就把婚礼的几个步骤都完成了,春节后,顾淮是一个人离开的京城,儿子留在京城待考,女儿则是留在京城待嫁。
在顾小姐和陆珩定亲之后的第二天,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京城里的夫人无不扼腕叹息,多好的一个女婿对象,竟然就这样被别人订了下去,,一时间,顾夫人是受尽了别人羡慕的眼光。
同样的,在定亲之后,顾夫人和顾小姐就被宫里的太后召见了,那一天陆钰元没有入宫,所以也不知道具体的过程,只是最后得知太后赏了顾小姐一个白玉镶金镯子,可见是对顾小姐比较满意的。
陆珩定亲的消息确定之后,不说外面的反应,就是侯府内部都是一阵纷乱。主要着急的是二房。
徐氏最近总觉得自己流年不顺,先是女儿的婚事不顺,后是儿子的婚事不顺。陆琪的婚事抢在陆珊前面便也罢了,现在陆珩的婚事也抢在了陆理的前面,一开春就听到这个消息,徐氏觉得自己这一年都会过不好。
就在徐氏也跟着开始为陆理相看婚事的时候,大长公主似乎觉得陆珊的婚事不足以让二房受到打击,她开始暗示徐氏关于陆珍的婚事。
按照年龄,陆珍可是比陆钰元还要大,现在陆钰元都要定亲了而陆珍还是待字闺中,明显是不合理的。只是徐氏一开始为陆珊的婚事着急,最后陆珊的婚事又不如意,对于陆珍这个庶女,她自然是能怎么忽视怎么忽视。
但是,大长公主会让她这么如意吗?当然不会,永远不要小看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母亲的报复心,陆珊嫁的不好大长公主没有插手,陆珍的婚事她反倒插上了一把。让徐氏起了个倒仰。
为什么说大长公主插手呢?因为在陆珩订婚之后的第二天,大长公主就在给孟氏请安的时候提了一句陆珍的婚事,而且在孟氏责问徐氏的时候轻飘飘地表示自己手里有一个比较好的人选。
当说出那个人选的时候,徐氏完全要被气晕了。因为大长公主推荐的,是国子监司业的庶子。国子监司业乃是正六品,比当初颜氏推荐的翰林院编修还要高一品,而且所谓的庶子,京城里谁不知道他们家没有嫡子,唯一的庶子不就是相当于嫡子了吗?!这样的人选,比当初推荐给陆珊的人选都要好了几百倍!
徐氏气的嘴唇都在发抖,她刚要说话反驳,就被孟氏给堵到了喉咙里,孟氏直接道:“竟然大长公主有这么好的人选,三姑娘的婚事就摆脱在大长公主身上了。”自从发生了陆珊的事之后,孟氏就再也不相信徐氏了。
接着,徐氏完全插不上话来,就听见大长公主和颜氏商量着请谁上门做媒人,什么时候提亲,什么时候交好庚帖,这一系列的事情说下来,竟然完全没有徐氏什么的事,嫁妆也是侯府公中的一份。
最后,在大长公主的一句“我那里也可以拿一些东西给三姑娘添妆”中,徐氏眼前一黑,彻底晕了过去。
二房庶女嫁的比嫡姐好,陆珊就完全成为了一个笑话。
当陆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在贴身丫鬟的喜极而泣中,她先是愣了一下,最后嘴边却是慢慢有了一个弧度,称着那张平时极为木讷的脸,竟显得极为美丽。
消息一传出来,首先侯府里的下人圈子里就掀起了波浪,没有想到最后反倒是这个看着沉默的三姑娘嫁的好,一时间,府里对三姑娘的态度也变了很多。
而有那聪明的知道其实是大长公主的分量大,于是对陆钰元这边更加讨好。
陆钰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愣住了,又是和前世不一样了,但随即她就释然了,到现在,已经有那么多事不一样,再加一件又怎么样,于是,在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之后,最多,也就是感叹了两句姐妹们一个个都出嫁了之类的话,她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事情确定下来之后,徐氏又是一场大病,陆珊匆匆回府来安慰了两句,在加上儿子的科考,徐氏倒也撑了过来,时间流逝,不知不觉,就到了春闱的时候。
当春闱陆珩给了大长公主一个惊喜的时候,赵清之也给了大长公主一个惊喜。
☆、31迟钝
第三十一章迟钝
虽然大长公主给儿女相看婚事的事在京城里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可是春节期间,京城里最爆炸的新闻却不是发生在大长公主府,也许与大长公主府有一点点的关系,但却远远比陆珩定亲的消息让众人惊讶和惋惜。
在春节期间,京城里发生了两件最具有爆炸性的事,而让众人惊讶的是;两件事都发生在南宁侯府,而且主人公;都是南宁侯府平时不怎么出现在大家眼前的世子,赵清之。
元月十五;元宵佳节,华灯初上,正是气氛正浓的时候。当家家户户都挂上大红的灯笼的时候;元宵佳节也才刚刚开始。
作为难得的允许大家闺秀出府游玩的好时候,陆钰元却注定了要错过。
作为府里还没有出嫁的陆珍和陆瑶此时都在家仆的陪伴下出府,而陆钰元却不得不陪着大长公主出席晚上在皇宫举办的家宴,能够出席这场宴会的都是皇室中人和一些有分量的大臣,陆钰元即使想推也没有理由。
好在前几年都是这么过来的,陆钰元到也没有太过郁闷。但今年的情况和往昔又有些不同,和陆钰元总是作对的丽华县主也参加了这一次的晚宴。
其实,按照魏丽华县主的身份,她以前就可以参加像皇室举办的类似于今天这样的元宵晚宴,当她初受封为县主的时候也的确参加过几次,奈何没有两年她就和陆钰元对上了。
陆钰元虽然不会小气地这样去打压一个小丫头,但陆钰元不做,有人帮她做啊。
太后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宫中的丽妃,和其他高位妃子的出身相比,丽妃出身太低,没有受过严格的教养,她的很多言行举止太后都看不惯,特别是在丽妃越矩求皇上把魏丽华封为县主的时候,太后对她就更是厌恶。
好歹看在她没有皇子的份上,太后不与之过多计较,对魏丽华这个县主也是淡淡的,但在她得罪陆钰元的时候,太后可就没比必要淡漠了。
最后,太后随便找了一个理由禁止魏丽华参加宫中的各种宴会,甚至在丽妃求情的时候说出了“不过一介商人之女,有何资格比肩皇室,且再学几年规矩再来吧。”这样的话,让魏丽华成为了京城的笑柄。
皇帝虽然宠爱丽妃,但不会为了她和自己母后作对,对丽妃只是安抚了一大堆东西,却也没有答应她的请求。
所以,这些年,陆钰元从来没有在皇室的正式场合中见过魏丽华。
现在,看到魏丽华狠狠瞪着自己的样子,陆钰元感到可笑,难不成几年来郡公府的教养还是没有让她学会什么叫隐忍不成?对于这样的蠢人,陆钰元往往是不屑一顾。
这次魏丽华能够出现是丽妃下了大力气去求皇帝的。魏丽华已经及笄正在议亲,对于礼郡公这样靠着丽妃上位自己没有实权的人家想要延续荣华最好的方法就是联姻。
而作为嫡女的魏丽华,就是魏家联姻的最好人选。所以无论如何,丽妃都得让魏丽华重新出现在众人眼前,最好的场合,就是皇室的宴会。
据陆钰元所知,为了让魏丽华的禁令被赦免,丽妃在宫里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她连接一个月都不停地去伺候太后,三番两次的请求甚至触怒了皇帝,若不是看在她往年伺候的情分和这一次的坚定上,恐怕不仅魏丽华出不来,丽妃以后也要失宠了。
所以,魏家已经是完全把宝压在了魏丽华身上,现在魏丽华不去完成自己家族的任务反而把目光放在陆钰元身上,不得不说是愚蠢。也难怪陆钰元看不上眼。
对于魏丽华的目光,大长公主也看到了。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暴发户毕竟是暴发户,上不得台面。
大长公主看了看陆钰元,沉吟片刻,为了不让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扰了陆钰元的兴致,她对陆钰元道:“若是感到无趣,你便出宫去玩玩吧。”
陆钰元是完全惊喜,她眼睛发亮地看着大长公主,不敢置信地道:“真的吗?”
看她这样惊喜的样子大长公主不免失笑,也想起来这几年陆钰元必定是没有什么机会出去玩的,想到当年自己偷偷溜出宫时的兴奋,对女儿也不由得放宽了要求:“带着丫鬟和两个嬷嬷,还有一队护卫才行。”
陆钰元却是完全兴奋了起来,她也顾不得再说什么,只一味地点头,转身提着裙子竟是兴奋地小跑着出殿,让一行人侧目。
太后自然也是看到了这边的情景,连忙使人问道是不是陆钰元发生了什么事,大长公主也没有对侍者说什么而是直接走到了太后身边坐下,笑道:“不过是小孩子心性,想着去外面看看热闹罢了。母后您身边有我陪着,便放她出去看看。”
太后听了却是失笑,“你当我是那不通人情的人哪?罢了罢了,前几年也是掬着她了,今儿既然有兴致,便让她去吧。身边的人可是带齐了?”
大长公主点头,便是不带齐人,她也不会允陆钰元出去的。太后对大长公主的安排也是放心,没有再将话题放这上面,转而又和大长公主讨论起了陆珩的婚事。
这边,因为陆钰元不时地会在皇宫留宿,所以宫里有她换洗的衣服,退了身上华丽的礼服,换了一身普通的家常衣服,陆钰元带着两个大丫鬟和两个嬷嬷、一队护卫便高高兴兴地出宫了。
因着不想闹出太大的动静,陆钰元没有让护卫直接跟在自己身后,而是让他们分散在人群中,这样既可以监护自己又不会打扰自己的兴致,同时,陆钰元还让跟着的白薇带着两个嬷嬷自去逛街或者休息,表示她身边有茜草一个便够了。
唐嬷嬷和李嬷嬷本事不愿,但陆钰元决定的事她们也劝不了,看陆钰元这么坚定又见身后远远缀着的护卫,两个嬷嬷只能半悬着心,和白薇走了。
没有人约束,陆钰元是完完全全地高兴了,她带着茜草漫步在街道上,感受着周围热闹的元宵气氛,兴致颇浓。
小贩叫卖着灯笼的声音,路边摊上人们猜灯谜的声音,还有路过的谁家姑娘嬉笑的声音,陆钰元听这这热闹的一切,心里也是满满的兴奋。
元宵节向来是才子佳人的节日,在这一天,即使是京城这样严格约束闺阁小姐的地方,在这一天也不会妨碍小姐姑娘们上街。甚至有的大胆的姑娘,更是连面纱都不带,比如陆钰元,虽然她是嫌麻烦。
茜草一直是提心吊胆地走在自己姑娘后面,看着姑娘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