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女神医-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在国外,所以以后孩子们的外语课就靠你们两个了,我离开后,你们就把我葬在这剑门腹地,我会永远陪着……"。晓晓墨墨叨叨终于停止了说话,石头上前看见妈妈已经去世,他仰天长嚎!整个山谷都处于一片悲痛之中。


第二百七十五章 
  穆晓晓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眼睛由于长期昏迷已经是不太好使,她只看到屋顶上大大的吊灯,这里是哪里?我到底在这里躺了多长时间了,我是谁……?
  脑子在慢慢地苏醒,嘴巴张得大大地就是发不出声音来,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孩发出了一声尖叫,马上就把医生和护士给招引过来,这个女孩说:"僵尸睁眼了!"
  医生和护士这才看向穆晓晓,这是她们接诊两年多来第一次看到病人把眼睛睁开,她们也是感到很惊奇,医生走到晓晓身边动动晓晓的胳膊腿,发现还是没有一点反应,对着她睁着的眼睛晃晃手问她几句话,晓晓到是听到了,就是回答不了。
  这个医生说:"这是她能恢复到的最好的状态,明天停止营养液,给她喂点稀流食物,能进食的时候就通知家属出院回家吧!她将来就是这个样子到死了,我们已经没有继续治疗下去的必要。
  晓晓听到医生已经给她判了死刑,这是让她回去等死的安排,她的眼角掉下了两颗热泪,她已经慢慢地想起来,自己是在灾区抢救病人的时候才受伤的,没想到当时自己的灵魂穿越到了民国初年,而自己的这副肉身却在这里一直被人家抢救,看来有所失必有所得这个道理老天处理的非常公道。
  晓晓慢慢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她的意识慢慢地再恢复,可就是身体动不了,嘴也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直直地看着,就像那个女孩说得那样,自己就是一具僵尸。
  她想到了自己的家庭,想到了自己穿越到民国这些年的事情,看来回去根本就不太可能,但是这样活下去也很遭罪,实在不行还是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吧!
  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自己做个了断就彻底解脱了,让大家都解放吧!不然一具僵尸让大家伺候着也没有意思,这一刻晓晓做出了死的准备。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走进来,她看到晓晓睁开了眼睛,她也发出了一声惊呼,马上就把手中的包包扔在地上,跑过来就抱住了晓晓说:"我的宝贝女儿终于醒过来了!"说着就开始掉眼泪。
  晓晓终于认出来这个骨瘦如柴的中年女人就是自己的妈妈陶英智,她怎么搞成了现在这个模样,看来都是自己的身体把她给拖累的,自己的这副肉身是再也不能拖累妈妈了。
  陶英智摸着女儿晓晓的手和脚,感觉还是原来的样子,这手和脚她已经帮着女儿洗过千百次,看来这些地方还是没有恢复过来,问了晓晓几句话,可是晓晓一点也回答不了,她坐下来就开始和晓晓叨咕起这两年来的事情。
  据陶妈妈说:"当年知道晓晓在灾区遇到危险后,他们夫妻放下手头工作就赶往灾区现场,到了那里并没有看到晓晓,听现场的军人说晓晓已经被军队的直升机运回了原地的医院,就这样他们又风尘仆仆地跑回来,在医院里见到晓晓的那一刻,他们夫妻都崩溃了,本来出去时是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可是送回来的是一直昏迷不醒的植物人,这让谁都接受不了。
  晓晓的爸爸是因为思念女儿在单位上班的时候晕倒在地,倒地后在医院的病床上就再也没有抢救过来,他是在思念女儿的压力下得了脑溢血去世的,只剩下陶英智的时候她也想一死了事,但是那样女儿在这个世上就没有了亲人,她擦干眼泪就去辞掉了工作,来到医院天天开始陪着女儿晓晓,就是这么一陪就是两年多。
  可能是老天看着她们母女可怜!也可能是晓晓的行为感动了苍天,今天终于让晓晓睁开了眼睛。
  晓晓目前虽然还不能说话,但是她能把妈妈陶英智的话全部听懂,知道父母为了她担心后,她激动的泪水也流了下来,陶妈妈赶紧给女儿擦掉了眼泪。
  从这一刻起,晓晓不再想着自杀,她发誓自己一定想办法先治好自己的病,让妈妈的晚年不再悲凉,让她一定得到幸福。
  从今天开始医院就让晓晓开始吃一点稀流食物,在晓晓自己的强力配合下,她很快就能吃一些稀流食物,根据医院方的建议,陶英智也想把晓晓带回家里去,反正自己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估计单独伺候女儿一个人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现在医院里也不再给晓晓使用什么药品。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陶英智推着一辆残疾人用的轮椅车,车上斜坐着被被子围着的穆晓晓,娘俩离开了医院。
  晓晓瘦的也是骨瘦如柴,体重不到三十五公斤,这么大个人就像一个十岁的孩子,她坐在轮椅上看着这里的街道和过往的行人,她是真的想站起来喊几声。
  陶妈妈推着车她们离开医院不到三百米就转进了一个胡同,走进去也就是五十米车就停下来,陶英智放下车,从包里拿出钥匙把门打开,然后把晓晓连人带车拉进屋里去。
  这是一个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出租房,而且还是人家的下屋,临街就不说了,而且是又矮又小,晓晓看着房子想,看来妈妈是为了给自己治病,一定是把自家的房子给卖了,这些年她一直守护着自己,这里到是离医院近一些,可是苦了妈妈,看着手脚不停忙碌的妈妈,晓晓下决心尽快好起来,哪怕是自己能够照顾自己,这也是对妈妈的解放。
  陶英智看着姑娘一个劲的看房子,就主动说起了房子的事情,她说:"你的伤经过专家们抢救到是把命给留下来,可是你一直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这样每天只能打营养液让你活下来,这些东西可是贵着那,每天只是给你打一次吊瓶,这就得两千多块,医院里因为你是本院职工,就给你减免了百分之十五,但每天的费用还是在两千块左右,你们救灾的医疗队属于单位自发的行动,上级部门不给承认什么工伤,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医疗费用都是要我们家里自己承担。
  社会上的捐助不到二十万,其余都是妈妈到处借的,但是靠借款肯定是杯水车薪,最后我没有办法只能把自家的房子卖掉,这样只维持了一年多我的手里就又没有钱了,你爸爸的家里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我只能回到我的娘家去求助。
  我是家里老大,身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他们小的时候上学读书基本都是我拿钱供他们上学,可是等我回去求助的时候他们都开始躲着我,气得你外公开始大骂他们忘恩负义,你的外公一气之下做出了一个决定。


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外公做出的决定就是卖掉了他的房子,可是农村住房也值不了几个钱,他把房款十几万直接借给了我,他们老两口住进了过去一直空闲的老房子。
  就是你外公这笔房款,你的两个舅舅把我给告上了法庭,逼着我写下欠条,他们说这是老人的财产,他们也是有继承权的,我用钱可以,但是必须要留下借条,你外公到是据理力争,说这是他自己主动把钱送给我的,但是你的两个舅舅却不依不饶,我为了老人不在为难,就给他们写下了借据,最后你的两个姨娘到是没有要我的借据,而是无条件放弃了继承权。
  想到狼心狗肺的两个弟弟我释然了,既然他们无情无义,那我们的亲戚就算断了,将来我有钱了,我一定会拿着钱砸在他们的脸上,看看他们的嘴脸。
  晓晓知道这是妈妈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些年妈妈为了自己做人可是很难了,自己一定要好起来,就是为了妈妈,她也要坚持着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为了她们母女今后的生活,妈妈在自己的家里挂上了房产中介的牌子,主要是给进城打工族们提供点房源,虽然收入低微,但这总算料胜于无,这样还能照顾着家里。
  两个月后,晓晓终于能半拉半语地说话了!她说的第一句话就让陶英智感动的嚎啕大哭,晓晓只说:"妈妈辛苦了!"
  陶英智抱着女儿的头说:"妈妈辛苦点没有什么!主要是你能健康快乐就好!你是妈妈的希望,你一定要站起来!"
  晓晓告诉妈妈说:"你找张纸来我说你写,然后就去抓药,我要自己把自己的身体治好!"
  就这样晓晓费了好大劲才开出第一份药方,陶英智知道女儿本身就是医生,而且还是一位名医,她一点也不怀疑女儿的能力,所以就去把这些中药给抓回来,就这样晓晓开始了自疗过程。
  晓晓自己开的中药她只吃上三副药就能自己从床上坐起来,陶英智一看女儿还真的是有了好转,她可是高兴坏了。
  当晓晓给自己又重新调节好一副药方的时候,她赶紧把药抓来继续熬出来让晓晓喝下去,就是这样她们母女坚持了两个月不到,晓晓就开始了正常说话,手也能抓笔了,吃饭最起码能使用了筷子。
  妈妈是房产中介,所以她们家里来来往往的客人总不断,一天一个农村的小伙子租下了晓晓家对门的房子,平时没事的时候他就和晓晓聊天,通过聊天让晓晓知道了这个青年男子的信息。
  他叫牛犇,家是中原市郊区人,是一个三类大学的毕业生,他学的学科就是农村的养殖业,所以想找到相应的工作就必须来到乡下,他现在正给两户养蘑菇的农户做技术人员,他听陶妈妈说晓晓是抗震救灾中为了救人才受伤,他就对晓晓的这种英雄行为非常敬佩,最近他又听陶妈妈说是晓晓自己给自己在开药方进行治疗,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好转,所以他现在是敬仰加佩服。
  晓晓也发现跟这个牛犇聊天很愉快,所以他们一有时间就会坐在一起聊聊,牛犇也是经常出入晓晓的家,陶英智和他混熟了也是有个大事小情就麻烦牛犇,有时赶上饭时牛犇也毫不客气地留下来吃一顿。
  这一年的中元节之后,晓晓担心妈妈会不同意,就求牛犇帮帮她,她告诉牛犇说:"用你的电话帮我做一个广告吧!就说专治疑难杂症,打印几份广告你帮我贴到附近医院去,联系人就是你吧!电话号也用你的,到时我给你电话费"。
  牛犇说:"什么电话费啊!能帮你做点事情,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明天我就给你搞定这件事情"。
  就这样晓晓背着妈妈贴出了第一份广告,可是广告贴出去两周了也没有一个人前来找晓晓看病。
  就再急得晓晓满嘴是泡的时候,一个抱着试试的女人走进了晓晓家,她是傍晚在牛犇的带领下过来的,把个陶妈妈给弄得是目瞪口呆。
  这个女人说:"我是本镇医院的一个儿科医生,**里有了肿块,医院里的医生建议我把两个**切掉,可是我不敢做这样残酷的决定,听说有人专治疑难杂症,就抱着试试的态度过来看看,当我看到是本院职工在行医治病,你就是那个在灾区为了救人把自己搞残的晓晓,我就想打退堂鼓了。主要是我不太相信你的中医水平,如果是西医我到是知道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生,那还说得过去。可现在是你仍然坐在轮椅上,再厉害的西医也不能去手术床上做手术吧!你现在说什么都是假的,我还是走吧!
  晓晓不想错过第一个患者,钱不钱的不是太重要,主要是想通过她的嘴来做宣传,所以晓晓就对她说:"我不敢说彻底能治好你的病,但是能保证限制缓解你的病情,如果信得过我,那就让我看看吧!我不收你的处方钱,开出药方你自己去买药,如果第一副药你能感觉到有作用,那就再来找我,如果是恶性肿瘤,我一定能让它得到缓解,如果是良性的,我保证三副药让你恢复正常,我主要是想让你帮我做宣传,没有别的意思!"
  这个女人知道晓晓家的生活困难,能帮帮晓晓她也愿意去做,所以就坐下来让晓晓给她做了检查,晓晓发现她好像不是恶性肿瘤,因为肿块非常集中,绝不是那种分散细腻的颗粒肿块。
  所以晓晓就给她开了一副活血化瘀的中药,让她配上黄酒服用。
  妈妈陶英智和牛犇都不是太看好晓晓对这种肿瘤的治疗,因为大多医生都是见到肿瘤这两个字就会望而却步,晓晓这种医疗心里他们到是能够理解,可是治疗肿瘤哪有那么容易。
  最后奇迹还是发生了,三天之后,这个女医生带着惊喜前来找晓晓,她说吃上晓晓的药方让她的病情就得到了缓解,昨天在彩超室就看到她的肿块变小了,所有医生都不太相信。
  晓晓又给她调整了药方,让她每天早晚空腹使用,五天后再来。
  五天后晓晓家里来的可不是那个女人自己,她是带着医院里的四个人走进了晓晓的家里,进来就告诉晓晓说:"她们都是过来让晓晓给看看妇科病的。
  晓晓先给这个**肿块患者进行了检查,然后告诉她以后注意休息,女人大多都是工作和生活中不太注意才造成内分泌失调的,就是因为内分泌失调才会影响到**和生殖系统的疾病。
  跟着前来的四个女医生晓晓一一地给她们做了检查,其中两个不用服药,晓晓就是给她们开了两味中医让她们回去泡澡几次就好。另两位可是真的有点事情,一位是严重的子宫糜乱,这需要吃药和外部清洗治疗。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可是这个女医生说:"我在咱们医院的妇科治疗过几次,就是总没有见到成效,所以才想让你帮我看看!"
  晓晓告诉她说:"医院的治疗大多都是使用常规手段治疗,我是根据女人的身体属性下药进行治疗,比如你是阴性身体,而且你的湿气也比较重,那我就必须对你的身体做出调整后再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疗效。
  晓晓的家里没有清洗条件,就给她开上清洗治疗的药物,然后又给她开一个中药方让她回去熬服就把人打发走了。
  最后一位前来看病的女医生晓晓告诉她说:"你到外地去马上把子宫切除吧!你切除晚了会有生命危险,我发现你最早在几个月前动手术效果一定会比现在好,如果月内你还没有做手术,那你就不用去了,马上在家里准备后事吧!"
  晓晓对她没有办法进行手术,就没有给她开药,直接把人给打发走了,可是这个女医生根本就没有相信晓晓的话,她在自己所在的医院里简单进行一次检查就留下来继续上班了,直到八天后直接摔倒在医院里,她被确定为子宫癌晚期,已经扩散了,她就连去外地医院都没有机会去了,只能躺在这里医院的病床上等死。
  她最后还是走了,临走时她告诉了人们,晓晓是她最为佩服的神医,如果她当时听了晓晓的话,估计自己真的死不了。
  她的这一现身说法很快就被人们给传开,晓晓的诊所病人真的多起来,妈妈陶英智已经不在做中介,她每天都在帮着女儿接待来自各地的患者。
  两个月后她们母女就还上了医院的全部欠款,一天妈妈陶英智要出门,她说是去两个弟弟家去还钱,这些年来她一心想出这口恶气。
  晓晓告诉她说:"你还是先别过去了!人都是这样,在危难时刻才能看清楚她们的嘴脸,我们暂时不能去还他们钱,我们要攒钱买下一所房子,那样就可以挂牌治病了,到时候让他们抬着头看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再把钱摔在他们的脸上,只有这样才能解渴!"
  陶妈妈听了女儿晓晓的话,就没有过去还钱,她们是又过了两个月后才买下一所房子,刚想挂牌营业的时候麻烦来了,卫生局的人和工商所的人来到晓晓家,他们说接到了举报,有人举报晓晓是非法行医。
  晓晓问他们:"非法行医主要是针对那些没有医疗资质证书的人行医,我是国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已经取得了合格的医师资格证,我现在不能上班,你们总得让我吃饭吧!再说我接受的患者都是各个医院推出来的疑难杂症,这些人如果不到我这里来估计连一个医院都找不到,你们如果对我这种诊所都加以限制,那些疑难杂症患者只有等死了"。
  晓晓的话卫生局的人和工商所的人都认可了,一个为灾区做过贡献的人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大家都应该帮帮她,怎么能对这样的人痛下杀手呢?最后他们让晓晓到他们那里办一个营业执照,继续行医治病吧!说完人家就走了,临走时那个工商所的人悄悄地告诉陶英智说:"举报者就是你的弟媳孙淑琴,她看到你们有钱了人家眼红,所以才把你们举报了!"
  陶英智听到这些就想过去骂街,但是被晓晓给制止了,她说:"恶有恶报!暂时不用咱们去报,这样的小人终究是少数,等咱们发展起来就会让他们仰视,到了那个时候不用我们说什么,他们自己都会感到自惭形愧的!"
  一年之后,晓晓开起了自己的私人医院,她是院长,雇了几个大学生和护士,挂牌就是疑难杂症医院,这是挑战极限的做法,几家医院开始是觉得这个晓晓实在是太狂妄了,可是当他们遇到难于诊断的患者的时候,晓晓曾经几次出面帮助他们确定下来患者的病症,几乎是没有差池。
  省级中医药协会知道了晓晓在中医中药上有一定的造诣,就给她发来一份邀请,让晓晓参加一年一度的学术会议,晓晓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意,她就在母亲陶英智的陪同下前来参加会议了,现在的晓晓已经扔掉了轮椅,她只是右手拄着一根拐杖。
  这种会议主要是专家学者们宣读自己的学术成就,大多都是照本宣科地宣讲论文,晓晓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她并没有撰写什么论文,从年龄上看这些人都是上一代的长辈,她来到这里就是想听听看看,和打酱油的差不多少。
  当宣布让晓晓上台现身说法的时候,晓晓在妈妈的陪同下走上了主席台,晓晓在没有发言之前深深地给台下的长辈们鞠了一躬,然后她说:"谢谢协会的主办方给我这次机会!谢谢各位在中医药行业做出贡献的各位长辈!我是前来学习的,在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西医外科,最为擅长的就是手术,中医中药是我后来走上工作岗位上的自学,可能各方面还有好多缺欠,但我愿意去探究去摸索,只要能给患者减轻痛苦,就是我从医的目的"。
  晓晓的讲话迎来一阵阵的掌声,她接着说:"中医处方药,是前辈们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出现的成果,是我们中医中药的宝贵财富,而验方需要我们这代人研究探索,我们在行医治病的同时,要不断地研究摸索这些验方,民间有一句话就是偏方治大病,但是这些偏方可不是任何人都能使用的,我在这里只能说,可以因人而异地去试试,因患者身体情况当然也可以试试,我的疑难杂症医院就是采用很多民间偏方治病的,在这里不想过多熬述!但是我希望有疑难杂症的患者来我的医院进行治疗"。
  晓晓的发言可谓是完美,她没有那么多的华丽辞藻,而是实打实的现身说法,而且最后还为自己做了广告,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的医学杂志上就刊登出晓晓的大型照片,她的录音讲话也被刊载,这下晓晓的医院可是要出名了,当然有些负面影响也跟随着悄然而至。
  晓晓最近接待一个来自京城的患者,她是得了一种叫做蛇盘疮的皮肤外伤,民间管这种病叫做腰翁,有一种说法是腰翁、砍头、后背疮,不死也能见阎王,意思是离死不远了。
  这个人是一个老干部,本来京城医疗条件很好,可是治了几个月也没有治好,后来听说了晓晓这个疑难杂症医院,所以才冒名前来治疗,他也知道民间有能人的这种说法。


第二百七十八章 
  晓晓见到他的时候就看到他脸色发青,知道他已经中毒很深,看来他的病肯定是很长时间了。
  了解一下他的情况,晓晓就准备给他用药了,这种病晓晓在穿越人生中就给人医治过,所以她就把那些剧毒的猛虫找来,用阴阳瓦备干研成粉末,然后用黄酒把药材的粉末合成膏状,给患者吃下一种神经麻醉药,就开始把这种膏药涂在患者的创口处。
  不到十分钟,这个患者的创口就开始向外面流黑色的液体,晓晓不停地给患者擦着那些液体,直到流出了粉红色的血水,晓晓才把那些拔毒的膏药给刮下来,清理干净后,给患者涂上止血生肉伢的中药粉剂,然后就开始包扎,直到这个时候晓晓才告诉患者说:"你的蛇盘疮被我给制住了,过几天创口愈合后就可以出院了!"
  这个患者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只花了几百元还包括食宿就治好了他的病,在京城他已经花了两万多都没有给治好,这个罪受得就别说了,光化验费用一项他就花钱近一万元,看来小药铺里有人参的说法可能就是这个意思,民间还是有奇人阿!
  一周之后,这个患者就伤愈出院回家了,晓晓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有想到那个人回去后给晓晓做了广告,陆续从外地过来了三四个这样的患者,这一段时间用妈妈陶英智的话说,这里就是治疗外伤的医院。
  晓晓自己也没有间断对自己的治疗,她现在已经彻底丢掉了拐杖,就连给他治病的医生都感到惊奇,他们已经给晓晓判了死刑,没有想到这么严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