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穿越之农家乐-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这就是金银花露了吗?”采玉从灶下钻出来,扒着锅台,看着锅里的液体惊奇地问。
采莲点了点头,用勺子将锅里的花露舀进一个小铜盆里,对采玉道:“妹妹,去年咱们买胭脂花粉那几个小瓷瓶呢,你去把它们找来,等花露凉透之后,就装进瓷瓶里!”
采玉忍不住用鼻子使劲嗅了嗅:“姐姐!太香了!这花露要是搽在人身上,那几步远的人都能闻见香气呢!”
“明儿一早,咱们就把这些花露拿去板桥镇上去卖,但愿能卖到个好价钱!”
“肯定能,这么香的水,镇上那些富户人家的太太小姐们一定争着抢着买!”采玉嘴里兴奋地嚷着,飞身奔去卧室,去找那几个装胭脂花粉的小瓷瓶。
过了一时,铜盆里的花露凉透了,采莲从房中取出笔墨,将过年时家里写门联用剩下的红纸用刀裁成二指宽一寸长的小纸条,上面用毛笔端端正正地写下“金银花露“四个字,然后叫采玉用面粉调了点浆糊,将枝条贴在瓷瓶上,便将盆里的花露细细地灌进了几个瓷瓶里。
第二天,太阳还没有爬上乌山山顶,姐妹二人起了床,简单吃些早饭,各自换了见人的衣衫,采莲一身青色裙褂,手里挽着装着金银花露的小花篮,采玉则是蓝底白花小衫,翠绿裙子,鬓边还别着一朵红艳艳的月季花,姐妹二人就出了门。
板桥镇和江家村正好隔着一座乌山,江家村的人平时赶集买东西,都是去不远处的涝口镇,
可是,板桥镇却比涝口镇大得多,货品也齐全,人们平时办红白喜事,置办东西,都是去板桥镇。
要去板桥镇,必须要越过乌山,顺着那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爬上乌山,又走下去,才能到达板桥镇,回来的时候,又要同样的翻山越岭。
采莲和采玉爬到乌山半山腰的时候,已经累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了,采玉抱住一路边的一颗松树道:“姐姐!我快累死了,咱们坐下来歇歇吧!”
采莲也觉得有点受不了了,也捡了路边一块干净的青石坐下来。
“姐姐!咱们早上要是去涝口的集市卖这花露就好了,走这么多路去板桥,我看咱们脚上这两双鞋子又要废掉了。”采玉嘟着小嘴埋怨道。
“傻妹妹,你懂什么啊!涝口镇如何能与板桥镇相比,板桥镇上做生意的富户多,还有个书院,方圆百十里出门做官的人回乡养老,多在板桥居住,你放心,今儿咱们这金银花露卖的钱,定然能买到不止六双鞋子!”
姐妹两人絮絮叨叨聊了一会,歇息得差不多了,便拎了篮子继续赶路。
到了乌山顶上,远远向下眺望,便见下面一大片繁华密实的街道,人烟之稠密,比起她们常年逛的涝口来,确实是强了太多。
下山的路却比上山的路好走多了,姐妹两人一路轻轻快快地下了山,又行里许,就到了镇上。
只见一条大街两旁尽是商铺,商铺与商铺之间,偶而一条小巷,巷子里便是朱门大户人家,采玉想,怪不得姐姐要来板桥镇卖花露,涝口哪有这么多气派的宅门。
作者有话要说: 有留言,我就有更文的动力哦。
☆、转角相遇
采莲带着妹妹,一路东寻西找,见左边的有一家装饰得很是气派的商铺,门楣上挂着一个大大的金字招牌,牌上写着李记胭脂铺,五个字。采莲便道:“成了,就在这里了!”
胭脂铺的门前,有几级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阶,采莲便将花篮里的金银花露拿出来,一字摆开在最低一层的石阶上,便拉着妹妹站在一侧,静静地等待买主。
太阳越升越高,街上来往穿梭着很多挑着担子赶集做生意的商贩,和挎着竹篮买东西的居民,众人见李记胭脂铺前俏生生站立着两个花朵般的闺女,都好奇地围拢上来,纷纷询问卖得是什么东西。
采莲见状,便打开一只花露瓶子,让众人轮换着闻瓶子里的香露,众人一一闻过,都是纷纷夸赞,其中一个穿桃红衫子的少妇急忙问道:“这一瓶花露,要几文钱呢?”
“几文钱?”采莲微微一笑:“嫂子,不瞒你说,这一瓶花露需要的花瓣,卖了都不止几文钱呢!何况我们姐妹费了诸多功夫将它制成花露,又贴上一个瓷瓶儿呢!”
“那——你们这花露,究竟买多少钱一瓶呢?”
采莲不紧不慢地伸出了一根手指:“一两银子一瓶!”
“姐姐!”采玉被这个价钱吓坏了,急忙拽了拽姐姐的衣襟,可采莲却浑然不觉,只继续对那少妇道:“差一点点,我也不会卖。”
那少妇脸上显出失望的神情,轻声嘀咕:“太贵了,你们该到城里摆摊儿卖去,在这里恐怕找不到买主呢!”
眼见人群逐渐散尽,采玉忍不住抱怨道:“姐姐!你开得价钱太高了,把人都吓跑了,若是贱卖些,六双花鞋还是能赚到的!”
“妹妹!你也太容易满足了!姐姐我要赚的,可不是六双绣花鞋。”
采玉嘀咕道:“人都跑光了,没人来买,一双鞋都赚不到,还六双呢!”
“妹妹,方才那些人,都不是真正的买主,真正的买家还在后头呢!不信你等着瞧!”
看着姐姐自信满满的笑容,采玉按捺住心底的不满,硬着头皮继续等待。
半个时辰过去了,只偶尔有几个少妇少女上来问过价格,便摇头走开了,采玉看了姐姐一眼,欲言又止,低头盯着自己脚上那双旧鞋,怔怔地发呆。
“姑娘!这花露能不能打开来给我闻闻?”一个甜腻的声音在耳畔响起,采玉急忙抬头,见眼前站着一个年轻少妇,身穿淡绿绸衫,头上戴着金簪,颈中挂着珠链,相貌美丽,气质高贵,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
采莲点了点头,不慌不忙地拿起瓷瓶,拔出木塞,递给了那少妇。
少妇接过瓷瓶,低头闻了闻,随即还该给采莲,便道:“听说是一两银子一瓶?”
“正是!”
少妇毫不犹豫地伸手至袖中摸出了一块银子,对采莲道:“这块银子,二两只多不少,你也不用找钱了,只拿两瓶给我就成!”
话音刚落,采玉就兴奋地拿起两个瓷瓶,递给了少妇,少妇一手接瓶子,一手将银子递给了采莲,嘴里还赞道:“真是一双巧手,居然造出这般香露来!”
少妇去后,采玉激动地一把攥住了姐姐的手:“姐!二两银子呀!够买十双绣花鞋了!咱们这下可赚大发了!”
“你先别那么高兴,这不还有四瓶没卖出去吗!”采莲笑吟吟地道。
“就算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反正咱们也赚了许多了!”
采莲微笑,转了话题:“奇怪!怎么到现在,才一个人来买?难道方才那群人宣传得还不到位!嗯,要等这位少奶奶回去宣传一下,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姐,什么宣传呀?啥意思?”采莲一脸莫名其妙。
“这少妇肯定是听了方才那群人的话,才找来买花露的,她回去以后,肯定会对自己平日里一起玩的小姐太太们说,这一说,大家都会来买的!”
采玉点了点头:“不错,咱们就在这里慢慢等就是了!”
姐妹俩个本来站得有些倦了,如今被这少妇买花露的事情一刺激,便继续打起精神,站在哪里等待买主。
又过的半个多时辰,街上的行人越发多了,姐妹两正凝神关注中人群中可能出现的买主,却听见背后有人叫道:“两位姑娘,可是卖金银花露的?”
采莲心中一动,猛然回头,却见背后那人青衫飘飘,身长玉立,正是当日千鲤湖畔邂逅的张钱的内侄楚钊!
见到采莲回头,楚钊也是一脸的错愕,随即便满面笑容地招呼:“江姑娘 ,原来是你——你在卖花露?”
采莲点了点头:“正是,你怎么知道有人在这里卖花露?”
“楚公子,你在学堂里读书,也要用这些花露吗?还是给你夫人买的?”采玉忙插嘴问。
楚钊失笑:“江姑娘!我们男子家,用这个东西岂不令人笑话,至于夫人什么的,我尚未成亲呢,哪来的夫人!”
“那你干嘛来问花露?”采玉更好奇了,心想,他莫不是要送给心上人?
“说来也巧,在下方才在一个友人家中喝酒聊天,那友人的夫人方才买了你们两瓶金银花露,回去后赞不绝口,我便想着,买两瓶回去,送给家母!”楚钊缓缓解释,心中竟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采莲抿嘴笑道:“楚公子真是孝心一片,令人感动,你母亲总算是生了个好儿子!”
“非也非也!不瞒姑娘是说,上次我还拒绝了一头我母亲选定的亲事,惹得她老人家大为光火,这不,买花露回去,就是要藉此向她赔罪呢!”楚钊一边说,一边暗暗关注采莲的反应。
采莲噗嗤一笑,脸上不见丝毫异样,却喜坏了一边的采玉,她注视着楚钊,眼睛闪闪发亮,心中只想“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故意说的吗?”
“楚公子,你要几瓶花露?”采莲问。
楚钊见石阶上还有四瓶花露,忙道:“这四瓶我全要了!”
一边说一边从袖子摸出四两银子,递给采莲笑道:“我知道是一两银子一瓶!”
采莲推道:“楚公子,你上次为我们村驱狼,全村人都很感激你,我怎么好意思收你的钱!”
“江姑娘,这怎么成呢!花露是你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哪能不收钱白给我,叫我心里怎么能过得去!”
采莲见他执意要给钱,眼珠转了两转,将那四两银子收下,却掏出了方才绿衣少妇给的二两银子,连同四瓶花露,用蓝布包了一个小包,递给了楚钊:“卖给别人一两,卖给你五钱,不然回家去,乡亲们会骂我贪财,薄待了恩人!”
楚钊这才笑着将那布包接下:“姑娘一片好意,楚某感激不尽!这样吧,改日你再来卖花露,我去学堂里为你找些买主,如何?”
“如此,可真要多谢你了!我正打算过两日再造些花露来卖呢!”采莲想,学堂里多数是这个镇子上的富户人家的子弟就读,若楚钊真在同窗里为自己打广告,那效果绝对是极好的!
“不谢!只是举手之劳罢了!上次我姑妈曾以那般言语对待姑娘,算起来都是楚某的罪过,此番,就当是向姑娘赔不是了——对了,下次你们再来卖花露,还是在这里吗?”
采莲点了点头,还是这个地点。
楚钊拱了拱手:“天色不早,山道崎岖,姑娘早些归家吧!”
采莲点了点头,楚钊便告辞而去。
采莲看着手里捏着的四两银子,对采玉笑道:“妹妹,你说,这四两银子,够买多少双鞋子呢?”
采玉笑道:“那还用说吗!够买几十双的了,这镇上就有鞋店,咱们现在就去买吧!”
姐妹两人来到镇上一家鞋袜店铺门口,一人挑了两双精致的绣花鞋,采玉的是一双蓝缎绣梅花的,一双桃红色流云纹的,采莲则挑了两双一模一样的天青色绣着月季花的,除此之外,采莲又给爹娘,爷爷奶奶每人各挑了一双鞋子!
姐妹两抱着十来双鞋子,满载而归,回到村口时,正是晚霞满天,树上的鸟雀喳喳叫着归巢之际。
陈氏正在做晚饭,一边在灶下烧火,一边担忧地看着外面的天色。
大门咣当一声开了,陈氏急忙放下烧火棍,跑到厨房外,却见是丈夫扛着铁锹,从稻田里放水回来了,就失望地问:“你这么早就回来了,路上没见着两个丫头吗!”
“两个丫头?”
陈氏就把采莲制作花露,姐妹二人去板桥镇卖花露的事情说了一遍。
江老二听了,不由得拧紧了眉头,责备妻子道:“莲她娘!你可真够糊涂的,咱们家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名门望族,可在村里也是大户,这姑娘家外出翻山越岭,抛头露面,做买卖,叫外人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没家教!”
陈氏叹了口气,正要说话,江老二又道:“再说这荒山野岭的,女孩儿家去了可有多危险!咱们家就那么缺那几个钱吗!”
说完,他也不管妻子如何反应,便放下铁锹,自去乌山迎女儿去了。
刚到村口,就见两个女儿一人抱着一个包裹,又说有笑地回来了,江老二刚要开口责备,采玉就兴高采烈地叫了起来:“爹!我们卖花露赚了四两银子,给你们都买了鞋子呢!”
看着两个宝贝闺女笑逐颜开的样子,江老二心中一软,心里的火早飞去了瓜哇国,温言笑道:“你们两个,也不知道早些回来,害爹担心!”
作者有话要说: 有收藏,我才有更新的动力哦。
☆、摸河蚌
“娘!瞧我给你挑的新鞋子!”采玉一脚踏进厨房的门,就举起手中的两双黑布鞋嚷道。
陈氏正将一碟虾米炒莴笋端到饭桌上去,见女儿将布鞋递到自己面前,便笑问:“统共那几瓶香水儿,能买几文钱呀!还给娘买鞋子!”
“娘!我们赚了四两银子呢!买鞋子才花了一两多!”采莲进房来,听了娘的话笑答,
陈氏有点瞠目结舌了:“这——就这几瓶汤汤水水的,就能卖那么多银子?”
采莲将手中的几双布鞋放到饭桌上,从袖子里掏出剩余的二两多银子,放进了母亲手里。
陈氏心中欢喜,嘴上却道:“你爹爹责怪你们女儿家轻易抛头露面,败坏了江家名声,以后不可再去了!”
“娘!我们靠自己手艺赚钱,怎么会败坏江家门风呢!再说咱们庄户人家,又不是那些书香世家,哪里讲究这个!爹一定是平怕荒山野岭的,我们女孩子家走路不安全,才这样说的吧!”采莲说完,又问父亲:“爹,我说的是不是呢?”
听了女儿一番话,江老二只嘿嘿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温言道:“赚了这么多钱,怎么只想着给自己和爹娘买鞋子,就想不到给爷爷奶奶也买一双呢!”
“有啊!我们给爷爷奶奶一人买了两双呢!”采莲说着,就从包裹里翻出了买给爷爷奶奶的鞋子给爹娘看。
见女儿如此孝顺懂事,江老二心中更加舒畅,便对陈氏道:“娘子!快拿莲儿酿的青梅酒来,我好好的喝几碗!”
吃完晚饭,陈氏便将女儿带回来给公婆的四双布鞋,拿个小包包了,来到北屋。
北屋里,江老四夫妇已经睡下了,陈氏也没惊动他们,只来到公婆的窗前,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窗棂,低声道:“婆婆睡下了吗?”
屋里,江老头和丁老太正在灯下搓麻绳,听见二儿媳敲窗户,丁老太忙撇了麻绳,开了卧房的门,让媳妇进来。
陈氏将四双布鞋放在二老的床头柜上:“这是莲儿今日去卖金银花露赚的钱买来的鞋子,您二老穿上试试,看合适不合适。”
丁老太笑道:“两个丫头昨儿熬了半天熬的花水儿,居然还真能卖钱了?”
“正是 ,卖了整整四两银子呢!”
江老头闻言,更是欢喜,不禁赞道:“哎!莲儿这孩子,若是个男子,定能为我江门增光添彩呀!”
丁老太正拿了鞋子往脚上穿,听了老头子话,急忙瞪了他一眼:“女儿家怎么了?这花露香水的事儿,男孩子家怎么可能精通!”
江老头话一出口,就自悔失言,急忙道:“那倒是,上次莲儿酿的桑葚酒也好喝的很!男子家心粗,是想不到这些的!”
陈氏表情未显出一丝异样,只轻声道:“这鞋子合适就好,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回房去了,您二老早些歇息吧!”
第二日清晨,丁老太一起床,就穿上了孙女昨儿给自己买的新鞋子,然后去鸡笼里,将鸡鸭全放了出来,又去仓房,抓了稻谷,撒在地上给鸡鸭喂食。
郑氏也早早就起了床,去采院子里摘了一篮子豆角,回到院子里,自去水井边打水清洗,见婆婆站在北屋前端着干瓢喂鸡,脚上赫然穿着一双绣着金丝牡丹的黑布鞋,不禁走了过去问道:“婆婆!这鞋子上的绣活儿,可真是好手艺,是您老自己绣的吗?”
“我老眼昏花的,哪里还能作鞋绣花!是莲儿替我买的,这丫头生了一双巧手,蒸的金银花露,卖到好价钱了!”
见婆婆一脸欣慰的笑,郑氏心上又开始不高兴了,嘴上却也不好说什么,只低了头,回去继续洗她的豆角。
一时,豆角洗好,郑氏回到厨房,见采星和采月围坐在饭桌前剥花生米吃,一边剥一边低声说笑,便骂道:“你们两个没出息的,就知道呆在屋里吃吃吃!”
“娘!这大清早的,又没什么活儿!我们要烧早饭,你又说不用,等你回来再烧,我们又犯了什么错啦!”采星委屈地道。
采月见姐姐顶嘴,急忙冲姐姐使了个眼色,赔笑问道:“娘!您方才是不是遇见了什么事?”
郑氏哼了一声,指着采月道:“饶是你平日里聪明伶俐,却也比不上采莲的本事!”
“娘!采莲又有什么本事了?她不过跟我一样,是个庄户人家的姑娘罢了!”
郑氏冷笑道:“可是人家知道蒸金银花露卖钱,还用这个钱给你奶奶买了鞋子,让你奶奶在我面夸赞,这不分明让我脸上无光吗!你二婶生了个好女儿,我没生到呗!”
采月听了,心里也不爽起来,默然半晌,方强笑道:“一个闺女家,抛头露面的,出去卖东西,没得让人笑掉了大牙,幸亏她们是去板桥镇上卖,那里没有多少人认识她们,不然的话,连咱们都跟着丢人!
“对对!妹子说的对,为那几个钱就站在大街上任人打量,这那里是良家女子的德行!”采星也急忙附和。
听了女儿的话,郑氏心里的气方平了些,便起身拿了碗去舀米熬粥,出了厨房的门,却见采莲和采玉又拎着花篮出门了,心知她们定是又上山采金银花继续蒸花露卖去了,不由得暗暗啐了一口。
采莲和采玉一路说说笑笑,就到了千鲤湖畔。
湖畔的树林子里,也生着茂密的金银花藤,只是比起深山里的金银花树来,终究差了些,采莲的意思,是继续爬上乌山平顶采摘,采玉却愁眉苦脸道:“姐!我连着两天爬山,真的爬累了,咱们就在这湖畔采,好不好?”
采莲见妹子软语祈求,心中便软了,点了点头,姐妹两便在湖边的林子里采摘起来。
千鲤湖是由许多山沟里流下来的雨水汇聚而成,有许多支汊与山沟相连,湖边的茂密的树林里,就有好几条小河,连接着山谷与湖面,河边的碧绿谭树和松树上,缠绕着数不清的金银花藤,落花纷纷落到河面上,顺着水流到千鲤湖中,整个河沟芳香一片。
采莲见一株谭树的枝桠斜伸到了河面上,而枝桠上却生着繁密的金银花朵,便脱了绣花鞋,趟进河水里,好去折那枝桠。
小河里的水不算太深,只刚过膝,采莲走进了清凉的河水中,只走了两步,便觉得脚下的淤泥有异。
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她笑道:“妹妹!快把篮子给我,我送你样好东西!”
采玉听了,忙将花篮递给姐姐,采莲一只手接过花篮,一只手往水中摸了几下,便摸出了一个约有碟子大小的河蚌出来。
采玉又惊又喜,拍手笑道:“好呀好呀!今儿有河蚌肉吃喽!”
采莲继续往水里掏摸,只觉水底淤泥中有着数不清的河蚌,就说:“你也下水,拿着篮子,咱们先摸两篮子河蚌送回家,然后再来采金银花!”
作者有话要说: 呵呵,这几天加班加得厉害哦,亲们见谅哦。
☆、河蚌里的珍珠
采玉听了姐姐的话,忙脱了鞋袜,下了水,专管提篮子。
采莲用脚掌在河底淤泥中踩来踩去,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淤泥中一窝河蚌,摸出来一看,个个都有碗口碟口大小,不消片刻,采玉手里那只花篮就沉甸甸堆满了河蚌。
“姐!太沉了我拎不动了呀!”
采莲笑道:“一篮子河蚌,足够咱们吃两顿的了,这东西也就吃个新鲜,咱们合力把它提回家,再回来采金银花吧!”
姐妹二人上了岸,穿上鞋袜,合力拎着那只装满了河蚌的大花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