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配逆袭手册[快穿]-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2章 农家科举日常(7)
  段青恩考上童生这件事直接让整个村子里都沸腾了起来。
  毕竟之前大家都说读书好啊,读书能考试当上大官,读书能光耀门楣,可也没见谁真的读出一个什么来。
  最了不起的也就是能够去当个账房先生。
  童生?他们村子里几十年没有出过了。
  可段青恩他就是给考上了!
  而且还是以七岁的年龄考上的!
  七岁啊,这可是七岁啊。
  村子里多少人七岁的时候都在拿着尿和泥巴玩呢。
  也怨不得陈氏不信段青恩能考上,毕竟他的年龄太小了。
  不光是村子里的人不敢相信,就连县里的一些人都惊到了。
  段家门前多出了好多人来看,有穿着好的,也有穿着一般的,都是来看热闹的。
  毕竟许多人一辈子都考不上一个童生,但段青恩区区七岁一个小童居然能考上,这是神童啊。
  不少家里有孩子的人家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和礼赶来,就是为了让自家孩子能摸摸段青恩,亲近一下,蹭蹭这个喜。
  甚至还有一些怀孕的小媳妇也来了,就是专门为了能让段青恩这个神童带带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段青恩倒是好脾气,谁来提了要求他都应一下。
  不过虽然他长得可爱,倒是没人像是对待段家其他几个孩子一样去捏捏脸,毕竟他也是一个童生,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而也有这么一些人,看中了段青恩的神童名声,盘算着趁着他年纪还小定在自己家里。
  今儿来一家富户,明儿来一家员外,还是读书人没来。
  依旧是那句话,读书人都要脸,就算是再怎么对这个七岁就能考上童生的孩子好奇,他们也不好意思跟别人一样专门跑过来看看这神童长得什么模样。
  段爷爷一如既往地有原则,差不多的人家带着一些鸡蛋过来,说是想蹭蹭喜气,只要不妨碍到自己的孙子他都应下了,而一些直接送金子送银子,要不然就是玉佩这种比较昂贵东西的,他都给推了。
  你说人家送礼总不可能就是为了看个稀奇,人家现在送礼,那是为了以后能够让还回来。
  青恩现在还是个童生,家里条件也不是多么好,若是有人现在送钱来,对于他们家来说那也是能够改善环境的。
  可改善了环境,就相当于是承了人家的情,以后他乖乖孙子还会往上考,考什么秀才,举人,进士,说不定也会做个官,到时候人家上了门,说是当初你童生的时候我们给送过礼的,现在我家遇上难事了求着帮忙办,你办还是不办?
  办了吧,万一这件事影响到自个怎么办。
  不办吧,这家人若是事情没给办成,心里不痛快,对着外面说上两句,段青恩这名声就直接被说成是忘恩负义了。
  要是之前段爷爷或许还不懂,但在每天念书认字后,他就明白对于读书人来说名声是多么重要了。
  所以,就算是那些金银财物对于他们来说有多么想要,段爷爷也还是撑住了,只说无功不受禄,段青恩一个小孩子,哪里能受的了那么大的礼,让那些人将这些礼收回去。
  或者要是实在是想要送的话,就送一点鸡蛋,青恩他之所以这么聪慧,就是因为家里伙食总是给最好的,时不时的也给鸡蛋吃。
  段家这副做派,村里人还不明白,一些比较大户的人家却都有些感叹。
  如县里一位姓马的教书先生,就是林先生的同年,两人是一个地界的,又都是考上了秀才之后再没有任何进步,所以关系也一直都保持的还不错。
  这位马先生比林先生要幸运的一点就在于,他比林先生更加早的看清了自己考不上,于是早早地就回到了县里开了私塾,这么多年下来,他是名声也有了,钱财也有了,一切都很完美。
  跟林先生一样,马先生也是对自己只中了一个秀才这件事耿耿于怀,卯足了劲的在私塾里面下功夫,碰上有天分的学生就跟捡了宝贝一样恨不得倾囊相授。
  本来之前林先生写信让他关照自己的弟子,他还觉得一个七岁的小孩怎么这么早就来考试了,不过虽然心里觉得这小孩估计考不上什么名堂,但也认认真真的给安排了,只是到底不是自己的弟子,也就没有帮着看看功课,只安排了住处。
  结果名单一下来,他就惊了。
  被林先生称之为最有天分的这个七岁学生,居然真的考上了。
  他一边觉得后悔,应该好好问问那小童功课,一边又感叹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是没有见过的事就代表不存在。
  等到感叹完了,他包了礼就叫下人送去了。
  送去之后,正在屋子里跟自家夫人说着:“听说这孩子家中是农户,我那时候也没多做关注,不知晓心性如何,可别是个伤仲永。”
  他夫人觉得好笑:“相公何必如此操心,这孩子又不是你的学生,就算是要操心,也该是他先生来才对。”
  “诶,你不明白。”
  马先生摇头叹气:“我们这里到底还是太穷了,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对着自家的孩子又溺爱无比,勤奋上进的孩子偏偏家中都不如何,往往认字算数学好了之后就会去做账房,几十年都未曾再出秀才了。”
  当初他和林先生那时也是碰上了好先生,不收他们的钱,自掏腰包供他们念书,两人又都是穷人家出来的,知道不努力一辈子不能出头的道理,这才发了狠的努力。
  只是到底天资有限,再怎么努力,也只能终在一个秀才上。
  但也就是这个秀才名号,才让两人成功鲤鱼跃龙门,从农户变成了现在这样受人尊敬又不缺钱财的先生。
  只是他们心底都有着不甘,一大把年纪了当然是不会再去考试了,难免将希望都寄托在了底下的学生身上。
  想着想着,马先生又兴奋了起来;
  “这孩子若是稳得住,就凭着他的天资,未来至少一个举人。”
  “诶,可惜啊,这孩子不是我的学生。”
  虽然不是他的学生,但他一点也不介意把自己的学识都教给段青恩。
  他们县里读书人实在是太少了,荒芜多年啊。
  马夫人听着自己丈夫在那感叹又感叹,实在是绣花不下去了,心里也起了点心思,“你方才说这孩子七岁,与我们家女儿年龄相仿啊,你看,这孩子七岁就能够考上童生,日后必定最少也是个秀才,若是能与我们家结了亲……”
  “不可不可。”
  马先生摇头:“那孩子来时我问过,他已有未婚妻了,还是从小被长辈养在身边的。”
  虽然马先生说的含糊,马夫人一听也大致明白是童养媳了。
  她还是不肯放弃,念叨着:“七岁大点孩子懂什么,还不都是家里安排,说不定只是大人们之前互相随口一说的,他才七岁就是个童生,家中未必就没有别的想法。”
  一个农户家的孩子娶不起媳妇养个女孩以后当做童养媳是正常的,可又谁见过读书人养个童养媳的。
  只要是个秀才,就不缺媳妇嫁进来,哪里还需要童养媳。
  马先生虽然觉得自家夫人说的有道理,但却又觉得,若是这孩子家里一发迹就把之前定好的婚事给抹了,他能理解,却不能苟同。
  段家那边,差不多也是在闹这回事。
  起因是一个县里有名的富户老爷亲自带着礼来了段家,寒暄几句,送上礼,跟段青恩说了两句话,又夸了夸这孩子一看就聪明,日后前程必定大好之类的片汤话,就开始问段爷爷有没有婚配了。
  段爷爷说了家里订下了未婚妻,富户也一点都不意外的样子,又说孩子太小,这么小也看不出什么,倒是他们家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出落得十分不错,从小被娇养着,最崇拜读书人等等等等。
  言下之意,就是想要让段青恩做他们的上门女婿了。
  榜下捉婿可从来都不是空谈,这年头成亲不光是为女儿找个好夫家,也是为自家找个好亲家,毕竟都是亲戚,谁家要是有个什么事,一个给力的亲家能帮上多少忙啊。
  段青恩这个潜力股就这么被盯上了。
  富户在那坐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诚意满满的说了一大通的话。
  虽然他面上只是在闲聊,但暗示的内容谁都听得懂。
  比起一个无父无母全都依靠着段家的媳妇,自然还是有钱能帮扶段青恩的媳妇要好。
  段青恩刚开始还听着,等见到段爷爷脸上的神情也若有所思起来后,他索性起身,给富户行了礼,
  “多谢您为小子筹谋,只是书上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已定下了未婚妻,就没有要更改的道理。”
  之前富户虽然是冲着他来的,但心里也觉得一个七岁的小童就算是读书厉害恐怕其他方面也都是要全靠着大人的,因此一直的侧重点都是段爷爷。
  没想到最后,段青恩竟然主动跳出来跟他说话了。
  而且在段青恩说完之后,之前还瞧着有点心动的段爷爷竟然立刻又稳定住了立场。
  “青恩这孩子说得对,当初都说好了以后要成婚的,若是不守信,也不好说得过去。”
  富户过来是打算找个女婿回去,就算是找不到也没想着发火。
  他又不傻,七岁的童生啊,不能进一步打好关系,蹭个不远不近的好关系也好啊。
  见段爷爷和段青恩都说话了,他直接脸一抹,满脸的笑,“也是我这见着和孩子投缘,这才说了这么多的话,诶呀真是羡慕您家,孩子这么小就定下来了。”
  段青恩又陪了一会,见着段奶奶在叫自己,这才行礼告退。
  出去又陪着几个大娘,站在那看着她们夸了半天,才得以脱身。
  整个段家情绪十分的激动,谁也没觉得累,忙里忙外的招待客人。
  尤其是段大伯娘,看她笑的,比段父段母这段青恩的亲爹妈还要高兴,走起路的样子都快跳出来了。
  人来了,她第一个堆着笑脸迎上去。
  陈氏也来了。
  是被她相公硬是拖着来的。
  说是哪有亲戚考上童生,自家不过去道喜,实在是说不过去。
  陈氏之前还放下了狠话,哪里愿意回来服软。
  可没用啊,她在家里的地位可不像是段奶奶那样,看她对段大伯娘这个亲生女儿的态度就该知道,她家里有多么的重男轻女。
  如陈氏这个亲娘,对着自己的儿子们还要好声好气的说话,也就只能对着女儿们撒撒气,发发威风了。
  现在让她对着女儿低头她自然是不乐意的,可她相公要来,她也就只能铁青着一张脸跟着来。
  段大伯娘正是因为看见亲娘过来了才这么高兴。
  她简直就是笑容如花的跟爹娘打了招呼,态度别提多好了。
  可惜笑的再怎么好看,说话再怎么好听,她也没再像是以前那样,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紧着自家爹娘,反正招呼打完了她是走了。
  陈氏僵着脸坐在那,听着同桌的人羡慕的跟她说着话:“你可真是好命,女儿瞧着就孝顺,她侄子考上童生她能高兴成这样,可见关系是很不错的,日后若是你家有个什么,定然好帮衬。”
  陈氏依旧僵着脸不说话。
  是,段大伯娘是和她侄儿不错,瞧那护着的样。
  可就在前不久,她才和娘家撕破了脸皮。
  那是孝顺的笑吗?
  那是笑里藏刀!
  她现在别提多后悔了,恨不得使劲的用着手掐自己大腿。
  你说她怎么就不晚点去段家占便宜呢!!
  她怎么就是没有顶住这个脾气,对着女儿发了火呢!!
  怎么就是又一个没忍住,单方面的跟段家撕破脸皮,发誓说不来往了呢!!
  现在好了,段青恩考上童生了,这要是之前,女儿肯定是想法设法的让娘家靠上去。
  结果现在,就凭着方才段大伯娘笑的那个样子,她别说是帮衬,不看笑话就不错了。
  后悔啊!!!
  心里恨啊!!!
  可什么都完了,女儿不帮忙,他们家又不敢得罪出了一个童生的段家,只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段家起来又不敢凑上去了。
  陈氏在这边后悔着,那边的段青恩环顾一圈,却发现李宝君不见了。
  他也没慌,李宝君虽然年纪小,但十分懂事,这样全家都忙乱的情况下她就算是不在席面上肯定也会在某处做事。
  在找过厨房,柴火房之后,段青恩在放菜的地窖里面找到了他。
  他们村子在北方,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挖个地窖,好用来储存蔬菜,平时里面放着一个木梯子,用来上上下下的爬。
  段青恩站在地窖口往下一看,果然瞧见李宝君正在里面搬菜。
  今天段家来的人有点多,估计是段奶奶让她把这些菜弄上去。
  她人虽然力气小,但之前段青恩闲下来了和她一起用绳子做了个吊索,吊索上挂着一个菜篮子,只要把菜放进去,人再上去,就能比较不那么费力的把篮子里的菜弄上去。
  李宝君现在就正在把捡出来的菜放进篮子里。
  不过她是一边小声抽泣,一边搬的。
  虽然段青恩只能看见她低着的头上的两个小揪揪,但那啜泣声,和小姑娘时不时抬起胳膊擦眼泪的样子也十分显眼了。
  他记忆里,李宝君是没有哭过的。
  饿肚子,受冻,或者是干活太累了,她都没哭过,每天都高高兴兴又认认真真的生活着,好像能呼吸对于她来说就是最大最快活的事。
  现在看来,她不是没哭过,只是每次都躲起来而已。
  比如这个地窖,除了平时过来储存菜或者感觉菜储存的差不多了要拿出去卖,平时这里都没什么人,李宝君躲在这里哭一会也不会有人发现。
  眼见着那菜篮子里菜满了,小姑娘又抹了一把眼泪要爬梯子了,段青恩直接拉着绳索,把那一篮子的菜给拉了上来。
  李宝君一愣,傻呆呆的抬起小脸望向地窖口的他,声音还有点哽咽,软糯乖乖的下意识喊了一声:“相公。”
  喊完了,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在哭,连忙赶紧把胳膊凑到了脸上,用力的用衣服擦着眼泪。
  段青恩这次没有体贴的不戳破她,而是一边将菜篮子离的菜拿出来,又将菜篮子放下去,一边问:“怎么哭了,谁欺负你了?”
  “没人欺负我。”
  李宝君摇摇头,白嫩的脸上因为大力擦拭而有点泛红,她吸了吸鼻子,不吱声的蹲下身继续干活。
  对于她来说,干活总要比不干活让她自在。
  “没人欺负你你哭什么。”段青恩语气十分严肃;“如今你可是童生娘子了,若是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去跟那人说去。”
  一听童生娘子这四个字,李宝君刚刚还拼命克制的眼泪一下子撑不住了,哗啦啦的流了满脸。
  “唔……我、我就是一个野、吸!野丫头,我配不上相公,吸!”
  小孩子哭的厉害了说话都是说不利索的,段青恩费了半天的劲,耐心等了好一会,才听着李宝君一抽一抽的说完了。
  他艰难的从上往下,看着正一边哭,一边手上还不停歇干活的李宝君。
  小姑娘脸上有委屈,但不多,更多的还是恐惧与害怕。
  段青恩在心里寻思了不到两秒就猜出来了,“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什么了?”
  李宝君哭的抽抽,摇头。
  他就吓唬她:“你不告诉我我自己去问,逮住一个人就问一个人,总能问到的。”
  这小姑娘就算是再怎么懂事那也只是个孩子,听了段青恩的话一下子就当真了,连忙摇头:“别、吸!别问!”
  “那你告诉我,告诉我了我就不问了。”
  李宝君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最后还是抽抽噎噎的说了实话:
  “我去上菜的时候,一个不认识的人说的,说我、是野孩子,配不上相公,爷爷奶奶肯定、吸!肯定是不会让我继续当相公媳妇的。”
  她说这些的时候还好,一说到后面,眼泪就更多了:“她还说,相公以后要找个有钱人家的小姐,比我这个野丫头好多了,家里、家里也能帮着相公。”
  说完了,小姑娘又一边抽泣一边去抹眼泪。
  她自从到了段家,就从来没提过要求,家里人要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肚子饿了也从来不会主动说想吃东西,早上刚起来困也不会像是段青恩的三个堂弟一样撒娇问能不能多睡一会,每次都是默默地听话做事。
  但是这一次,她实在是太害怕了。
  李宝君从被带回段家就知道自己是段青恩的未来媳妇,她是因为段青恩才能留在段家的,如果有一天,她不再是段青恩的未来媳妇了,那她还能是谁,她以后要怎么办。
  小姑娘努力的抑制着自己的抽泣声,抬起头,看向上方的段青恩,稚嫩声音里满是恐惧:“相公,你真的要娶别人吗?”
  “不会。”
  段青恩一点犹豫都没有的就给了她一个准确答案。
  “你是我的童养媳,要跟我一块长大的,我肯定只娶你一个。”
  李宝君这才猛地松了一口气,只是明明放心了,眼泪却掉的更加凶了。
  段青恩索性直接从梯子那爬了下去,到了李宝君跟前,从怀里掏出手帕给她擦眼泪。
  虽然这眼泪越擦越多吧,但好歹也算是擦了。
  他小声哄着:“我从小就知道你是我媳妇,你不是也叫我相公吗?全村人都知道,以后我们两个长大了是要成亲的,一个陌生人,说不定都不是我们村里的,她说的话不能信,知道吗?”
  “嗯、嗯!”
  小姑娘啜泣着重重点头,带着哭音的声音里满是信任:“我不信她,我信相公。”
  “信我就对了。”
  段青恩手上擦眼泪的动作不停,嘴上也难得念念叨叨的:“你要是怕配不上我,就多看书,多认字,多跟我学一些算数,现在我们还小,很多事都是爷奶爹娘来操心,等到以后我们长大了,成亲了,肯定是要分出来住的,到时候这些就都要你这个当家主母来照管着。”
  李宝君听着他的话都忘了哭,还沾着眼泪的长长眼睫好奇的翘起:“分出来住?”
  她来了村子里之后,还从来没见过谁家成了亲要分开住的。
  “是啊。”
  段青恩给她算着:“我现在是童生,之后还要考秀才,秀才考完了就是举人,举人之后是进士,如果考上进士就要选官,不管是做京官还是外放,都不可能是在我们县里,朝廷有规定的,官员不得在自己的出生地做官。”
  见小姑娘彻底不哭了,睁着被泪水打湿的大眼睛乖乖听自己说话,段青恩继续道:“我肯定是要继续考下去的,三年一考,三年之后我考秀才,再三年考举人,再三年考进士,到时候金榜题名,我们也十六了,正好成亲,成了亲,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外放,你肯定是要跟着我的,爷奶年纪大了,不可能跟着我们一起走,爹娘更是爷奶还在,他们不会走的,可不就是我们两个单独出来住了吗?”
  他这话要是让懂点读书知识的人听了肯定是要笑话的。
  虽然都知道三年一考,可谁能保证自己就能这么顺顺当当一路考下去,就算是学识够了,这么一路上还不能出点别的什么事。
  反正肯定很难。
  本朝的规定一直都是三年又三年,这种规定也是为了照顾那些离着京城远的学生,毕竟这个年头,赶路都可能走上大半年,回去又是大半年,住下吧,物价太高又住不起。
  一路上山高水险,说不定遇到什么麻烦事。
  反正除了京城本地学生,科考不光是个看学识的,还是力气活,身体差点还没考呢就先死在路上了。
  反正就是意外大大的多,不可能真的像是段青恩说的这样一路风顺。
  偏偏李宝君信了。
  她对段青恩一向是崇拜的,就算是段青恩现在跟她说他们所居住的国家其实是在一颗球上,这颗球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国家,而天上的月亮能发光其实全靠着月亮折射,她也能乖乖巧巧的听进去并且全面信任。
  段青恩说自己能一路考上去一点意外都没有,李宝君就坚信他真的能一路考上去一点意外都没有。
  被哄好的小姑娘现在不担心自己会被抛弃了,她又开始担心别的了:“可我算数学的不好,我怎么管得好我们的家。”
  “没事,你还小,慢慢学就行了,这样吧,这九年里,我呢,就用心看书考试,好考上进士得个官位,你呢,就也好好看书,学算数,学管家,等到我们成亲的时候,我们就都很厉害了。”
  段青恩说着,将手帕叠了叠放进怀里,伸出自己因为年纪小有点胖胖的手,轻柔的擦了擦李宝君眼角的泪。
  “我肯定是不会不要你的,君君这么好看,全村女孩子里你最漂亮了,等长大了你肯定更好看,我怎么会这么傻,不要这么好看的媳妇呢。”
  李宝君被逗笑了。
  眼睛还红着,脸上笑得倒是很开心。
  她对自己唯一自信的就是颜值了,毕竟自从她脸色渐渐好起来,村里的大娘们没少夸她长得好,还有人跟段奶奶说她眼光好,给自己孙子挑了个这么好看的童养媳。
  段青恩接着哄她:“你以后要每天早早睡觉,多喝水,吃饭的时候也要吃饱,晚上不要看书要白天看,再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用水拍拍脸,这样你就能一直好看下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