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蕙质春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
  感谢197067,感谢li1394268487的粉红票。

  第二百四十三章 倭国之行

  时间过的很快,不过是十几天的功夫,马明松就带着船队回来了。当然随船队回来的有大量的高句丽的特产,高句丽的金银,还有一起去高句丽的商人们。
  这些商人们回来后都很兴奋,真的到达高句丽之后,他们发现了许多商机,都想着赶紧回来准备一番,好再次去高句丽大展拳脚一番。在码头上等待的商人们也很高兴,因为随着船队的这些高句丽的特产,可以转卖回内地,这样又是一笔钱赚。
  丽川公主命人准备了酒宴,给马明松接风。马明松红光满面,显然这一次的高句丽之行他也很有收获。文蕙笑着说:“这么这一次马大哥去高句丽比上次还高兴一些?肯定赚的钱多些。”
  马明松笑着说:“文蕙真是鬼精灵啊,真是给你猜对了。这一次是比上次赚钱多。首先这一次的船队比上一次的规模大些,上一次一共五条船,这一次可是七条船呢。光是仓位费就要多些。我们因为之前在高句丽的港口买了房子,建造了仓库,敞开了收购高句丽的特产,因此这一次去,带回来的货物比上次多很多,而且时间不浪费,到哪里卸了货物,就可以立刻装货了。其实我还是停留了三天,主要是给商人们上岸去到高句丽转转,这样才能更好的打动他们。要不是这样,我们还能再早三天回来呢。”
  徐文昌问:“我们的人手在高句丽怎么样?”
  马明松说:“现在我们停留的那个港口因为一直都在收购特产,包括粮食。手工制品,药材之类的,那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村落了,我想再过一段时间一定能成为一个城市。当然不能和我们的上海城比,但是怎么也比他们高句丽的大多数城镇大。我趁着这三天的时间,又在那里买了许多的土地,让人多建造几个仓库。我想了,将来我们的生意好。收入多了,这些蝇头小利,就不要了,把仓库卖给我们国内的商人,让商人们自己去跑高句丽的航线,我们光是收税就好了。当然这是以后的,现在还是主要是我们去做贸易。”
  徐文昌点点头,又问:“高句丽国内的情况怎么样?我们的人手应该了解了吧?”
  文蕙听了这个话,心里想。得,真是政治人物,做生意赚钱是附带的。了解周边国家的情况是主要的。这个徐文昌和马明松都是皇帝的嫡系。应该是之前得到过皇帝的命令,让他们打探情报的。看来这个皇帝可是不可小觑啊,野心很大啊。
  马明松说:“当初光烈皇帝的时候曾经出兵朝鲜,就是高句丽,那个时候叫做朝鲜。后来光烈皇帝灭了卫满朝鲜,建立了四个省。可是后来。赢姓王朝越来越*,渐渐管不了朝鲜了。朝鲜就出现了两个国家。高句丽和新罗。现在我们主要是和高句丽交易,等到下一次去,我打算去南部和新罗交易。这样在高句丽和新罗各设立一个点。我们的人说,这个高句丽和新罗之间经常打仗。我们应该能利用一下。”
  文蕙对于这个不是很感兴趣。就没有说话。徐文昌和丽川公主倒是很感兴趣问:“怎么样利用呢?”
  马明松说:“我们的丝绸,瓷器。茶叶在高句丽很受欢迎,对了还有文蕙的镜子,精致的玻璃器具,这些都是高句丽的王室亲自来采购的,这样,我们就和高句丽的王室搭上了关系。了解到,他们国内都是几个大将当权,斗争也很多,我们要是能帮着一个打一个,也许能弄出一个傀儡国王来,这样我们就更方便查收他们国内的事物了。”
  徐文昌点点头说:“这个倒是,只是这个是个水磨功夫,要有耐心。反正我们投入不多,还能赚钱呢。”
  陈文麟说:“也许我们还可以挑起高句丽和新罗的战争,他们打的越热火朝天,我们越是有利可图。”
  大家都点头。文蕙惊讶的看着二哥,这么点年纪就这么老谋深算,真是基因优良啊。
  马明松笑着说:“这一次去,我又发现了高句丽的几样特产,除了响水稻,高丽参之外,他们还有个地方产宝石。具体的地方我还没有弄清楚,反正我是在收购中,遇到有商人来贩卖宝石。这个可是好东西,这一次我就带回来许多,一会儿公主和文蕙先挑一些,好东西我们自然自己要,不好的再卖出去。当然主要的那几颗我已经让人收拾好了,准备进贡到宫里去。”
  一说到宝石文蕙和丽川公主的眼睛都亮了。赶紧要求马明松带他们去看。徐文昌笑着说:“你们太心急了,怎么也要等马大哥吃完饭啊。”
  说的丽川公主和文蕙不好意思起来。
  饭后,马明松被丽川公主和文蕙催着先去取宝石去了。到了马明松的院子,马明松的夫人迎了出来。马明松取出一个小小的盒子,一打开,里面许多颜色各异的宝石,都是原石,还没有经过打磨,但是文蕙,丽川公主,马夫人都是眼界高,识货的人,很有兴趣的挑选起来,文蕙挑了五六块品相好,色泽好的,丽川公主一下子挑了十一块,马夫人也挑了七块。马明松拿出账本来,说了价钱,文蕙很惊讶,正要说话,丽川公主已经说:“马大哥,你没有算错吧?我选了这么多宝石才要八十两银子?”
  马明松笑呵呵的说:“这还是加上了运费呢。其实是七十九两零几钱,我就给你多算了,八十两整,好算账。”
  文蕙只咂舌。
  马明松说:“现在我们这些货物都是自己船上带来的,只是收个成本价,当然便宜了,要是以后由商人们带过来,就贵了。我这一箱子宝石是拿五十两银子买来的。说起这个事,当时在我们大楚的商人里很轰动啊,因为他们只是定了来的时候的仓位,没有定回头的仓位,所以,他们都不能在高句丽买货物,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我买下这些宝石。”
  文蕙笑起来:“那他们一定悔死了,一定想,回去就买个船,自己航行去。”
  马明松说:“我们的仓位费贵一些,要是他们自己买船,买航线,而且两头赚钱,就能省下路费,自然赚的就又多些,所以,当时就有商人向我打听怎么买航线,怎么买船,怎么雇水手,怎么雇水兵?”
  丽川公主说:“这样好了,我们等文俊一回来就能开始卖船,卖航线了。等这些买家一多,就可以卖四期的铺子了。”
  马明松说:“到时候上海城的商人更多了,交易也多了,其实我们缺酒楼客栈,我想着最好,四期推出酒楼客栈这样的铺子。我们当初规划城市的时候就把西市定位餐饮酒楼区,干脆四期就开始卖酒楼客栈。只是这些要抓紧时间建啊。越快越好。”
  文蕙说:“其实现在开始建造都行,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二期的铺子,工匠们现在都转到三期了。因为分工了,工匠也多了,所以工程进度也快了。不如这样,你和城主还有我二哥商量一下,现在就开始建设四期,这样三期四期一起建,到时候说不定能一起交房子呢。”
  马明松点点头说:“这样也好,我等会儿去找城主商量去。”
  马夫人趁机留文蕙和公主在这里喝茶,文蕙还有账房和工地的事情要做,就告辞了,留下马夫人和公主喝茶。
  马夫人对公主说:“这个文蕙姑娘,这才十岁,怎么这么能干,这么聪明呢?我家的丫头,也是十岁,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呢。”
  丽川公主说:“你啊,不知足,你家的乐萱已经是人尖子了,只是比文蕙要差一点,比大楚别的闺秀们可是好多了。”
  马夫人一听人夸奖她的女儿就很高兴。
  丽川公主说:“哎,别说乐萱比不上文蕙,就是我小时候也比不上啊,听说我母亲小时候就是早慧,说不定这个是遗传呢。陈家的女孩子都分外聪明些,这个是真的。”
  马夫人说:“贵妃娘娘的聪慧,睿智那是天下有名的,我家老太爷整天在我们这些晚辈们面前说,他这一生见过的最睿智的人就是贵妃娘娘了。当初我们家乐萱表现出天分的时候,老太爷就很高兴,对她寄予的希望最大,亲自抚养,比对我那几个小子还好。老太爷常说,乐萱很像贵妃娘娘年轻的时候。去年,老太爷,突然和我们说,他见到了比乐萱更像贵妃娘娘的小姑娘了,让我们去招待一下,我当时就纳闷了,怎么天下还有赶得上贵妃娘娘的姑娘吗?结果就是文蕙。”
  这些丽川公主还真是不知道,听了之后眼睛一闪,说:“其实,我觉得文蕙比我母亲还要聪慧呢。对了,听说你弄到了一些新品的绸缎,快给我看看。”马夫人忙忙让丫鬟拿来,两个人开始聊绸缎,衣服,儿女之类的话题了。
  过了十天,陈文俊也回来了。
  ps:
  求订阅啊,明天是周六了,例行要三更的,周日也是三更。
  看在我这么勤奋的份上,求订阅啊。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月见家族

  陈文俊回来带回来很多东西,在港口受到了商人们的围观。陈文蕙特意去看了一下,港口人多的很,文蕙就又让车回头了,还是在城主府等着的好,反正丽川公主夫妇,马明松,陈文麟都在那里等着呢。
  文蕙到了之后,发现大家都在喝茶闲叙,就自然的加入其中。其实他们经常这样一边喝茶,一边议事,现在,大家都没有人拿文蕙当一个正常的十岁孩子来看待。不过,这也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出身豪门贵族,这些贵族家里,女孩子十岁就开始管理家务的大有人在,不算是稀奇,只是像文蕙这样能干的少一点而已。
  过了一会儿,文俊从外面进来了。文蕙和文麟第一个迎了上去。才不过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文俊就黑了许多,也憔悴了许多,不过精神倒是很好。
  大家叙了一会别情,文俊开始向徐文昌汇报这次出海的情况:“我们沿着海图中的航线,走了大概六天左右到达倭国南边,那里离倭国的京城还有很远的距离,属于一个叫做月见的家族所有。我们主要是和月见家族做的交易。倭国的情况比高句丽的好一些。水稻种植面积很广,人口好像也多一些,至少,月见家族领地里的人口多一些。特产也有许多,有制造精美的纸张,有工艺比大楚还要好些的漆器最为难得的是这个国家广泛养蚕,出产的锦缎,绫罗一点都不比我们大楚的差。所以。我们这一次带去的绸缎在那里销售不是很好。但是我们的瓷器,酒,尤其是镜子,玻璃制品销量很好。还有一个重大的消息,倭国早在我们的光烈皇帝时期就开始开采银矿了。早先还和前朝交易,后来,海贸渐渐式微,倭国已经有几百年不和我们交易了。所以,银子只是在他们本国内流通,所以,现成的银子都很多。光是倒卖货币我们都能赚不少钱。”
  文麟有些奇怪:“怎么倒卖货币啊?”
  文俊说:“我们的粮食十文一石,他们则是一两银子一石。你说,光是这种物价的差异都能赚大钱。”
  文麟高兴了:“那我们赶紧把粮食运过去卖啊?”
  文俊笑着说:“卖粮食到那里可是不行,我只是打个比方,只是想说明那里的银子很多,不值钱。我们的瓷器卖到那里甚至可以达到一件小碗卖出一两银子的价格。”
  这下子大家很是震惊。文俊又对文蕙说:“这次的东西就数你的货物最赚钱。一面镜子甚至可以卖到三千两的高价。”
  文蕙立刻觉得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昏了,幸福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文俊接着说:“他们也有茶叶,而且味道还不错。所以。丝绸和茶叶在那里不好销售,但是瓷器,图书,玻璃制品,精致的木器很好销售。对了,我家的果脯居然在那里很好销售。因为他们那里举国喜欢茶道。我们的果脯用来佐茶最好不过,因此很好卖,当然价格是我们在大楚朝卖出的十倍。”
  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都很高兴。文俊说:“倭国的购买能力比高句丽大很多,短期内我想着还是我们自己掌握这条航线,等我们的货品倾销的差不多了。再把航线卖出吧。不过估计要过几年,毕竟倭国可是积攒了几百年的银子呢。”
  大家都笑起来。
  文俊接着说:“我向月见家族的人了解到。现在是倭国的天皇当政,但是大权掌握在大臣藤原氏的手上,天皇的后宫大多出身藤原氏,其中倭国国内反对藤原氏的也有许多,我们有机可乘。所以,我在月见家族的领地上买了宅子,安置了人手,还建造了仓库,用来收购倭国的特产,我看我们可以每个月去一次倭国。”
  这真是个让人振奋的消息。接着,徐文昌又和文俊说了马明松去高句丽的情况,说到这一次商人们都看到了海贸的好处,都急等着买船呢。
  文俊听了立刻说:“我带回来的货物,就交给马大哥发卖吧。我现在就去船坞,主持卖船的事宜。”
  徐文昌笑着说:“也不急于这一时啊,还有一个消息,因为现在我们有了倭国和高句丽两个航线了,上海城的商人们聚集的多了,来上海城找活儿干的工匠也多了。我们商议了一下,把四期都做成客栈和酒楼,并且和三期一起都已经开始建设了。等你的船开始卖,我们的四期也要开始卖了。不过,这些都等明天再说,你辛苦这么长时间,今天先休息一下,公主,酒宴准备好了没?”
  丽川公主笑咪咪的说:“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就去吧。一边吃一边说,文俊详细的和我们讲讲倭国的见闻吧。”
  大家都移步去了花厅,一边吃一边聊。
  席间,文俊说了,倭国的水稻,造纸,茶道都是秦朝时期传过去的,最初是因为秦始皇暴政,许多逃难的人带去的技术。后来,光烈皇帝打了倭国一次,逼得倭国每年来朝。只是倭国在光烈皇帝去后,发现中原的皇帝越来越离谱,陷入内斗,不在管理属国们,就开始不朝贡了,并且自己称自己的国王为天皇,还说是天神的儿子。
  文蕙不禁扶额,这个光烈皇帝真是厉害啊,走哪打哪,真是穿越中的成功人士啊。不过,文蕙私心里觉得光烈皇帝应该一劳永逸,直接把倭国给灭了就好了,要知道,前世文蕙最恨的就是倭国了,想想那个国家的恶心行为,真是打内心里想把他给彻底灭掉。
  第二天,大家都各忙各的。马明松开始和文俊交接,主持发卖从倭国带回来的各种物产。其实这一次的五条船里面,有一条船装的全是和倭国交易得的银子,这条船文俊悄悄的藏在另一个隐避的港口,倭国有银矿这件事,大家还不想这么快公开。饶是如此,另外四条满载货物的船,也让马明松忙乎的恨不得多出两只手来。
  文蕙也开始忙碌起来。因为两次出航的费用,得的银子,交易的各种差价,都是归着账房管理,所以,文蕙不能再轻松的每天早上一次,晚上一次视察账目了,而是整个上午都待在账房里。
  文俊交接完货物之后,就去船坞主持快船的销售工作去了,徐文昌则是主持航线的销售工作,凡是买了船的,都由上海城的工作人员登记造册,发放路引,然后到城主府买航线,就能发放一个令牌,这样出航,回航的时候停靠港口,都是要查验的,若是没有令牌没有路引,那就是走私,可是死罪呢。
  马明松卖完带回来的货物后,已经有商人手脚快的,买好了船,买好了路引,买好了令牌,雇了水手船长,水兵,并且装好了货物去了高句丽,上海城一下子比以前热闹多了。
  马明松趁机推出了四期的客栈和酒楼。果然销售很是火爆。陈文蕙百忙中还抽空去给自己家里买了一个,还用这两次出海宝镜坊赚的钱,分别为自己和美珍买了一个便宜点,小一点的酒楼,预备以后出租。
  时间过的飞快,很快就进入了四月。
  文蕙,文麟,文俊都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回青阳城了。因为这个月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文俊要成婚了。他们一走,马明松和徐文昌忙碌起来,又要监督工地,又要主持海贸。好在这个月自己的船队不出海航行,事物要少很多,要不真是能累坏他们。
  文蕙三兄妹没有走水路,选择了陆路,这样能快些,这几个月,陈远恒主持湖州的工作,修建了青阳城到苏州城的路,所以,文蕙他们只要过了苏州城,回家就快了。这样比之前能节省下来三天的时间。
  文蕙上一次过年的时候赶路已经赶的怕了,所以趁着在上海城,各种工匠多,指导着工匠们给自己打造了一个非常舒服,又跑的快的马车,用上了新的弹簧技术,轴承技术。所以,这一次赶路舒服多了。本来两个哥哥都是骑马的,现在也经常找借口窝在文蕙的车上。这一下,本来宽敞的马车,因为多了两个哥哥,还有文蕙的两个丫鬟,变得拥挤起来,气的文蕙几次要把哥哥们赶下去。
  文俊和文麟就喝文蕙开玩笑说妹妹对丫鬟都比对他们这些亲哥哥好,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兄妹三个说说笑笑,旅途倒是不寂寞,很快就赶到了青阳城。一到家里,白氏早就迎了出来,一见面就说:“你们三个啊,怎么就不知道着急呢?这离成亲的好日子还有十天你们才回来,真是想把我急死是不是啊?”
  文蕙伸伸舌头,文俊和文麟笑笑。文蕙说:“母亲,你都不知道我们有多忙,这赶着回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白氏说:“在忙也没有你大哥成亲重要啊。”
  这话说的很是,可是现在别说是陈家了,就是整个湖州省都在看着这一场婚礼,这个可是陈远恒的嫡长子的婚礼啊,怎么隆重都不过分,还有许多人想要巴结陈远恒的,苦于没有门路,都等着这场婚礼呢。
  ps:
  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百四十五章 没有妾的家

  文蕙正要反驳母亲,陈远恒笑着说:“你们的母亲想儿媳妇都要想疯了,你们可不能耽搁她的大事,要不,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白氏白了陈远恒一眼,正要继续训斥儿女们,陈远恒说:“好了,夫人,孩子们大老远的赶回来,累的够呛,还不让他们进屋里来休息一下。”
  文蕙立刻说:“是啊,母亲,我做了一路的车,骨头架子都要散了,偏偏哥哥们还要和我挤在一辆马车里,气死了。”
  白氏一听女儿喊累,忙过来,一把搂住,拥到了屋子里,坐下,嘘寒问暖的。文蕙悄悄的向哥哥们挤挤眼。文俊和文麟都笑嘻嘻的。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白氏和陈文俊忙碌了,光是下帖子都能累死人,这还是只拣重要的几家下呢,大部分都是管家和一些管事的去下的帖子。陈家放出去的人比如说青霜,紫玉,飞光,吟红,碧水等人,把生意都放到一边,都投入到这场盛大的婚礼当中。
  这中间最清闲的就是文蕙了。文蕙趁着家里忙乱,坐着车去了明珠那里。明珠正在制药坊看着呢。一件文蕙分外高兴。以前两个人形影不离,现在一分部就是几个月,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刘演的府上去了。
  明珠说:“现在去看瑶珍姐姐可是不容易了。王妃把持的可严了,但是,我去她不敢说什么。可是彩玉姐姐还是瑶珍的亲嫂子都不能进去看她,没法子,只好托我去看看她。”
  文蕙一撇嘴说:“哼。我那个大堂姐最是聪明,这么给你面子,还不是为了给柳敬原面子。”
  明珠俏脸一红,一脸的甜蜜。文蕙看了笑起来说:“你这也快出嫁了吧?柳敬原都该等不及了吧?”
  明珠啐了一口说:“你这哪里像个大家姑娘嘴里说出来的话。真是,在人前还是淑女一样,背了人,什么话都能说出来。也不知道将来哪一个娶了你,那才叫一个惨呢。”
  文蕙得意的说:“不用你说,我也觉得将来哪一个娶了我会很惨的。你看,我们家可是没有妾存在的。我父亲不用说,你知道的。我两个哥哥。没有一个有通房丫鬟的。这眼下大哥要成婚了,我母亲早就说了,要大哥一心一意对待嫂子,不许弄通房丫环,小妾姨娘外室的,要是发现不检点。一律腿子打断。看看多么狠啊。我嫂子是有福了,还不知道呢,这可不是掉到福窝里来了。这些话。我们可不敢往外说,要是别人知道了,还不哭着喊着要把女儿嫁到我们家来啊。不过,要是男人知道了。估计我就嫁不出去。”
  明珠看着文蕙得意洋洋的样子笑了:“越说越离谱,都这么大了,一点都不知道羞。哎,真是愁人啊。对了,你们在上海的生意怎么样啊?上一次你帮我收购的药材我都收到了,药性很好呢价格也低的很,真是不错啊。”
  文蕙一听这个想起来问道:“如今你的药坊怎么样啊?这里面可有着我们两个的心血呢。”
  明珠也一脸得意:“如今生意越发的好了。不仅河阳州,湖州哪里都有我们的药卖,连苏州省都有药商来我们药坊进货呢。两个药坊一直不停,生意好的很。因此,我就给上上下下提了一次工钱,这样一来,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文蕙满意的很,想想说:“越是生意好,越是要把药的品质关把好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要命的事情啊。”
  明珠收起玩笑的样子,严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