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蕙质春兰-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的土地税,从明年开始逐渐征收。”
万淑慧想想也是,就点头说:“好吧,都听城主你的。反正我们现在还不缺钱话。虽然我们的农业税少了,将来商人们来的多了,做生意的税收就能提上去,这可是比农业税都要可观的。不过,你说的也对,要提前做准备。我就是想和你商议一下,将来我们开始收税,要收多少呢?这个也应该提前对百姓公布出来,这样才能稳定人心。毕竟,这里和中原不同,这里的土地很高产,一年可以产两季,甚至是三季,这要怎么收税呢?”
陈文蕙说:“我们要打造一个轻徭役,轻赋税的好地方,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城市的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庆春城。现在大楚的土地税是怎么收的啊?”
万淑慧说:“我们大楚的朝廷土地税是二十税一,北方的土地一年收一次税,南方的土地一年是两次,因为南方很多地方都能一年种两茬庄稼,不过,两茬庄稼一茬是主粮,比如说小麦,水稻。一茬就不是了,那一茬以前是蔬菜之类的,现在大多种棉花,玉米,番薯。这样朝廷对这一茬收的就是三十税一。文人们都赞我们大楚的朝廷现在很是圣明,百姓能休养生息,即使是连年对西北作战,也没有增加百姓的赋税,真是难得的盛世了。皇上因此也被称颂。”
陈文蕙笑了说:“对西北作战,没有征收那么多的赋税,那是因为海贸的收益足够高,完全能支持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哪里是皇上心疼百姓啊。不过,我们不管他们,我们要制定出来比大楚的现在的税收还要轻的赋税制度,这样才能有竞争力。”
万淑慧笑了说:“你是打定主意,从大楚抢人了。”
陈文蕙说:“我也是被逼的啊,你以为我想啊?我也不想抢人啊。可是,我们短时间内哪里能生的出来这么多的人,就是生的出来,这人也不是一天就能长大的。可是,你看了,这海外的无主土地有多少?物产有多么丰富,这等于入了宝山,却拿不完,恨不得多长两只手啊?”
万淑慧说:“恩,你这个比喻倒是很贴切,这南洋是个大宝库,不说这巨大的吕宋岛,还有这棉兰老岛,还有再远一些的数不清的土地,岛屿,这虽然都有土著在,可是那些土著都是很落后的,大多没有建立国家,还是部落的时代,哪里能比得过我们的强劲兵力。我们想要打下这些土地轻而易举,可是,打下来干嘛呢?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的人口来耕种,来守护土地呢?这么说起来,还真是要吸引更多的大楚无地的百姓过来才行啊。”
陈文蕙说:“对了,就是这个情况。我想,我们的税收这样定,我们就定三十税一,而且,不管你一年种几茬庄稼,我们只征收一茬的。你看怎么样?具体怎么征收,征收那一茬,还有,征收的时候,要分平地,和山地,山地因为种植东西的不同,还要不同的税法,反正你们按照这个思路,拟定一个征收办法,给我,我们再讨论,你看怎么样啊?”
万淑慧有些惊讶说:“虽然我知道你的税收一定是很轻的,可是这么轻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朝廷现在的税收制度是这样的,可是这是朝廷的税收,每个地方还有地方政府给的税收,所以,百姓们种地,实际的税收更加重一些。我们就是完全按照大楚的来,我们也算是轻的。何况,现在这么轻?还只是收一茬,这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这样我们将要损失多少钱啊?”
陈文蕙说:“我们要从长远的看,其实,我并不打算把农业税放在首位。这样的轻赋税,是为了能吸引更多的人。只要人多了,我们的商业就发达,商业的税收,不比农业税强?”
第九十八章 人头税
实际上,陈文蕙生活的前世,那个繁荣的世界,没有农业税,相反,农民种地还要政府补贴钱,可是,政府也没有垮掉,相反,有钱的很呢。这说明,商业税其实比农业税重要很多。
陈文蕙这种想法是受前世的影响,可是万淑慧没有想过这些,经过陈文蕙一提醒,生意头脑超级好的她,立刻算明白了,点头说:“这也是,只要有人,商业就会发达,实际上我们现在两三年没有征收农业税,不也生活的好好的。都是靠着我们发达的商业税。说起来,我们庆春城的商业发展是四个城市中最好的一个呢。对了,几年我们还要考虑一下人头税的实施。”
这个一说,陈文蕙就有些头疼。这个人头税,其实,陈文蕙很是抵触。在这个时代,人头税是天经地义的,是朝廷除了土地税之外另外一大税收支柱。可是,陈文蕙的前世根本就没有人头税这个概念,所以,陈文蕙不能接受,但是,不征收人头税也说不过去,城市要发展,总是要税收好,不能总是从自己生意中补贴钱,毕竟,自己建立城市也是为了发财的,并不是为了做慈善的。
陈文蕙说:“这个人头税我们不是也说好了,三年后征收吗?这就是说,还有一年才能征收,现在讨论是不是太早了?”
万淑慧笑了起来说:“哎,真是没有见过你这样的城主。人家都是一听说能收税了,高兴的恨不得想办法多收。想办法提前收。你不但延后,要一副不想收的模样。”
陈文蕙也笑了,突然脑子里面灵光一闪,说:“不如这样,我们对我们庆春城的居民身份的人才收人头税。这个人头税缴纳之后,就存在银行里面投资。这些钱用来支付我们庆春城的医疗,教育的支出。还有,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社保司。由居民们交钱,将来再把他们缴纳的钱返还给他们,当做退休工资。这样他们老了。不用子女养他们。他们可以用自己年轻的时候攒在政府里的这批钱,来养老,可好?”
万淑慧眼前一亮说:“恩,这个真是个新奇的主意。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请大家算一算。要是可行。我们的人头税可能就足够支付医疗,教育,还有退休金的。”
陈文蕙吃了一惊说:“人头税这么重吗?”
万淑慧说:“那当然。大楚朝廷中,人头税的比例可是比土地税的比例还大啊。”
这个可是陈文蕙没有想过的。
万淑慧说:“这要是推行开来,我们还真是创造了一项奇迹。大楚,百姓,都想着法子,逃避人头税。隐瞒人口数目成为每年朝廷讨论的重点。可是,我们的庆春城,将会出现,大家都拼命想要缴纳人头税的情况。我们也要提高门槛,不是我们的居民,只是来这个居住,打工,或者是奴隶身份的,根本就不能缴纳人头税。”
说完,万淑慧想到这个情况,不由得呵呵笑了起来。
陈文蕙也笑了起来说:“这些都不是一撮而就的,我们还要仔细的讨论。现在我们除了这些事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先是三个卫城的建设,还要进一步的推进。还有四大城市的道路,也要加快进行。我想,等到这道路都建好了,我们庆春城的商业将会更繁荣一些。还有,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去香料群岛开发,这可是个大事,我恨不得早一天进行,那可都是钱啊。还有,我们现在要想法子,把那些修路的灾民们多弄一些到我们庆春城来,这样我们人口多了,就可以着手进行在棉兰老岛建设城市的事情了。可惜,这些还都不能进行。这眼下就要过年了。你们要进行好过年的安排。我也要准备一下,迎接京城的官员,亲戚,父母亲们的到来。”
万淑慧笑着说:“陈大人和夫人能够到来,我们全城都很高兴。不过,你应该最高兴,这些大事,都等到过完年,再好好的计划吧。现在你就全部用来准备迎接他们的到来。毕竟你都有两年多没有见过陈大人了吧?”
陈文蕙露出甜甜的笑容说:“可不是,我可想念父亲了。还有,明珠姐姐也要过来,我也有几年没有见她了,真的很想见她。”
万淑慧站起身来说:“好了,城里政务上的事情,就说到这里吧。我会和那些司长们讨论的。你就安心下来,准备迎接陈大人他们吧?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到达?”
陈文蕙说:“他们现在已经到了新光城,正在新光城参观呢。大概再过上三四天就能到达庆春城,这一次,他们都在庆春城过年。那个时候,大概也快二十八了。在这之前,我二哥两口子,要先过来,可能明天就能过来了。哎,这个时候,我要准备的事情还有很多。真是时间不够啊。”
万淑慧笑了起来。从陈文蕙的院子出来,万淑慧看着院子外面的花树,一时间有些伤神,毕竟,陈文蕙有父母亲人,可是自己呢?虽然父母亲人都在,但是还是觉得孤单,她可没有忘记,当初他们把她送去给严松柏当妾的情形。心里对他们自然亲近不起来。
突然间,万淑慧开始考虑陈文蕙跟她提过很多次的事情,是不是应该成家了,是不是要有个温暖的家庭。别的不说,起码要有几个可爱的孩子。就像陈文蕙的师傅吴丽霞那样,守寡多年,可是,她现在有了陈文蕙这个好徒弟,吃喝不愁,因为有个喜铺的生意,家产还是很客观的。现在她又过继了两个可爱的孩子。现在母慈子孝的,看着让人眼热。不如,自己也像吴丽霞学习,过继几个孩子养着,将来也算是有个温暖的家?
万淑慧心里盘恒着,一边往衙门走去,很多的公务要处理呢,陈文蕙可以当甩手掌柜,她可不能啊。
庆春城中桂玉霞的家里,正在准备着丰盛的过年的食物,桂老汉,和桂老婆子正在大女儿桂玉霞的家里做客。
桂老汉对桂玉霞说:“过上几天,你就该放假了吧?有时间,也要好好陪着孩子们。还有,大牛现在生意怎么样?这样的繁忙?”
桂玉霞对父亲说:“是快要放假了,现在我手下的人都很能干,我身上的担子就轻了好多,已经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了。大牛的生意可好了。现在香精的生意已经都做开了。随着四城道路的修建,他正在积极的准备去另外三个城市收购香花,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经营。生产出更多的香精啊。”
桂老汉点点头。正在这个时候,大牛已经回来了,进了屋,只见他穿着宝蓝色的绸缎锦袍,上面织金的图案是松鹤延年的,看起来十分的贵气,哪里还有半点农村小子的样子,谁见了,不夸赞一声,好一个精明干练的员外?
大牛对于桂老汉老两口一直都很尊重,进门先行礼,絮叨了几句。桂老汉问:“如今你的生意怎么样了?”
大牛笑着说:“说起来还要感谢桂大呢,要不是他成立了这个耕种作坊,我哪里能腾出手来照管生意。如今,我那个庄园被他打理的好好的。今年丰收,产了不少的香花。我做出了很多的香精,这不是临近过年吗?香精的价格都涨了,我获利不少,真是要过个肥年了。”
桂老汉听了很是高兴。问:“桂大这个孩子,也不和我说他生意上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样?既然能把你的庄园管理好,想来还算是不错。我啊,虽然对于他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可是,家里的变化还是知道的。这家里的吃穿用度上面是丰富了许多。所以,我猜啊,他一定是赚了钱了。”
大牛说:“我想应该是赚钱了。现在他的生意好极了,不但是我们这些亲戚的地都交给他管理了,经过我们的介绍,很多做生意的人,都把土地交给他打理,他都打理的极好,现在唯一发愁的是,生意太多,可是,他的人手有限,很多生意想接,但是已经不够人手干了,所以,现在他正在积极的买人,雇人呢。”
桂老婆子说:“他不是把他媳妇的娘家人都带了起来一起干这个生意吗?还买了很多的倭奴,怎么还缺人呢?”
大牛说:“现在不是他一个缺人,我们这些做生意的都缺人。比如说我的香精作坊,生意好的很,我也组织了很多的货源,可是人手不够,做不出来这么多的香精,这不是也让人干着急吗?现在市场上的倭奴们很是缺乏,真是枪手的很啊。还有啊,不但我和桂大的生意这样,还有罗虎的,他的制糖作坊,生意好的很,正想扩大呢,可是人手不够啊。还有桂二的奶房也缺人,卫钢的生意也缺人呢。”
桂老汉忙说:“哎呀,你们怎么不早说呢?既然是缺人,我们大楚可是不缺人的。我们别的没有,穷亲戚可是多的很。怎么不写信给大楚的家里,多叫人来这里打工呢?”
大牛眼前一亮。
第九十九章 缺人怎么办
桂老汉说:“虽然我们一家子都在庆春城了,可是我们家的亲戚还都在大楚呢。比如说你们母亲的娘家,那可是很多人,那些大舅,二舅,三姨家里的。还有大舅母家里的,姨父家里的。这是你们母亲那边的。我这边的还有我舅舅家里的,我姨娘,姑母家里的,都是亲戚多的很。写信给他们,给他们出来路费,他们能不过来?”
大牛忙说:“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舅舅家里还有很多亲戚呢?还有我大姐夫家的亲戚,还有我嫁到了临县的姑姑家里的亲戚,这要是算下来,可真是不少呢。”
桂玉霞也和高兴说:“这个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们应该把我们家的亲戚都叫过来,不但我们家的生意不缺人了,这城里的百姓多了,我们的城市不也好了吗?城主最头疼的是人不够多了。”
大牛说:“你看我们这些亲戚家都有生意做。我的香花生意很好。金霞家里的制糖作坊也很好,桂二家里的奶作坊也越来越好。还有卫钢的织布生意也很好,就是桂大家里没有做生意,差了一些,可是,现在有了耕种作坊也好了起来。这么算起来,就是我大姐家里不怎么样了。本来她们来的就晚一些,现在在卫城才弄了一片土地。可是,靠着这些土地,能赚多少钱呢?还是做生意发财快啊。可是,大姐和大姐夫都是老实人,不会做生意。真是让人干着急没有法子。现在我可是给他们找了一个发财的路了。”
桂玉霞很是奇怪问:“什么发财路?”
大牛说:“我们这些人家都忙的很,没有时间,我们的工坊都缺工人,可是大楚我们有很多的亲戚还吃不上饭,找不到活儿干。要是有个人去替我们到大楚招工,我们每个人给他钱,你说,这会不会是一门好生意?”
桂玉霞这下子明白过来了说:“好主意,就让姐夫做这个事情是最合适的。我们家的亲戚,姐夫都认识。姐夫以前在他们村里还是比较有威望的。十村八乡的人都识得,他去招人更好招一些。我们只用出银子就能有人可用,不用亲自跑大楚一趟,我们也合适。以后要是生意做大了。姐夫可以替别的工坊都招人。这些工坊都给他钱。这不是个好生意吗?”
大牛高兴的说:“你们先在家吃饭,我去大姐家里一趟。”
桂玉霞笑着说:“知道你心急,可是心急也不在这一时啊。父母亲难得来我们家吃饭,我们怎么都要陪陪的。最好,明天请大家来我们家吃个饭,一边和大姐大姐夫谈谈,远不远干这个生意,一边看看各家的工坊都缺多少人,能出多少钱,让大姐夫替我们找人。这样大姐夫心里也有数,这个生意值不值的干?”
大牛一想也是,就笑着对桂老汉说:“父亲,您看,我这是高兴糊涂了,现在赶过去也晚了,现在我大姐和大姐夫都住在卫城,哪里能赶得及呢?还是玉霞的主意好,明天请大家来我们家吧。请父母亲也过来吃饭,正好,玉霞前一段时间得到了郡主府里的赏赐,给了十坛上好的玉冰烧酒。这些都是有年份的,味道香醇,本来我们就打算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聚会的时候,好好喝一场的。不过,这一次赏赐的比较多,现在喝,过年也够喝的。”
桂老汉笑呵呵的说:“行啊,我们老两口到时候还过来。”
正说着呢,外面的丫鬟过来说,饭摆好了。桂玉霞和大牛忙请桂老汉两口一起去用饭。
第二天,自然有管家给各家送帖子,请大家晚上去桂玉霞家里吃饭。
这些人接到帖子都很高兴,晚上都早早的来到。
大家相互寒暄一遍之后,女眷们带着孩子,奶娘,在内宅的花厅里开了两桌。
男人们在正房的花厅里开了一桌。吃饭的时候,大牛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牛的姐夫顿时激动万分,想了起来。
罗虎首先说:“我那个糖作坊啊,因为水果糖比较新鲜,大楚的商人们很是喜欢,订单都排到了年后了。可惜产不出,不是因为原料不够,毕竟,当初我自己可是存了不少的糖。后来,我又从别的糖作坊里面收购了许多的糖,这样稍微已加工就是水果糖了。可是,现在都是被工人限制了。有那么多的订单,没有人手怎么办啊?我都急死了,要是人手够的话,这年前一段时间,我就能多接一倍的订单,起码能赚上个三千两银子。”
大家都点点头,桂二说:“我和库玛大哥联手办了一个奶酪工坊,产量很大,现在不光是产好吃的奶酪,还有黄油,奶油等奶制品,现在库玛大哥,还有蛮族的那些朋友们的牧场越来越大,养的牛羊越来越多,这奶源扩大了,可是工人又少了。要是人手足够,那些奶制品再多生产一倍,这过年前也都能卖出去。”
卫钢说:“我那织布的生意,就是一直都在缺人。我现在还欠着银行一大笔的款子呢,天天都想着怎么多赚钱,好给这笔债务还清呢。可惜,光是有订单,没有那么多的工人,就产不出那么多的布匹,真是干着急。”
大牛问:“既然大家都需要人手,要是我姐夫成立一个招人的工坊,你们看能出多少钱,一个人,这样我姐夫也看看划算不换算?”
罗虎是个急性子,忙说:“我出五百个大钱。”
桂二鄙视的说:“二哥啊,你是傻了吧?买一个倭奴还多少钱呢?那些个倭奴不是只给我们干十年的活儿,我们每个月都不少月钱,另外还要花费十两银子买下他们。怎么大楚的百姓就只得五百个大钱啊?”
罗虎一想也是,就不做声了。
大牛想了一下说:“若是我招人,我愿意出一两银子一个人。这一两银子是人到了之后就给的。如果这个人能干上一年,那我就给另外的一两银子。若是来了就能签订十年的契约,那我就能像买倭奴一样,给十两银子。”
罗虎点点头说:“大牛哥这说的对,这样招人的也不亏,我们也不亏。姐夫,你到底想好了没有啊?给我们个回话,我好回家给你拿银子去啊。”
大牛姐夫本来还在犹豫,一听这个话,就有些更举棋不定了。大牛说:“姐夫要是能一次招五百个人,这么一趟下来就是五百两银子。怎么都够这些人的路费了。还有这些人吃喝我们可是不管的。姐夫可以跟他们收取一些钱财,这样他们能更积极的工作,毕竟是投入了成本的。这五百个人到了,要是都能签一年的契约,那就能额外得到了五百两银子。这个就是纯利润了。跑一趟下来,一个往返,怎么也要两个月,那五百两就是本钱了。其余的五百两可是利润了。每两个月赚五百两银子,神仙都羡慕的。还有啊,要是有人愿意签五年的契约,那可是好了,那个净利润更加高了。姐夫,这样的好活计,怎么能不干呢?”
大牛姐夫说:“这个事情可是大事情,我还要和你姐姐商议一下。我们眼下更开垦了荒地,在卫城那里已经有了五百亩的土地,有了这些地,也够我们一家子吃喝的了。可是,要是跟你们这些有工坊的比起来,可是差多了。你姐姐也一直念叨着要是能有个什么生意干干就好了。现在这个机会这么好,我当然心动了。可是,我也有顾虑。你说,我要是招够了五百人,我们这几家的工坊肯定能每家分配一百人。这样大家都高兴了。我当然也高兴,赚钱了吗?可是以后呢?你们的工坊人都够了,还要人吗?我还怎么赚钱?”
大牛笑着说:“要是担心这个就不用了,现在是我们这几家工坊缺人吗?罗虎那边经常买那些普通生产黑糖的作坊的黑糖,那些作坊不是也缺人吗?”
罗虎听了之后,忙说:“对对,我买他们的黑糖,他们老是做不出来,都是因为人手不够。你找来的人,不要说五百,就是五千也都能给他们找到工坊的老板愿意要。钱都不是问题。那些老板我熟悉的很多,不说别的,我们庆春城的糖作坊就有十来家,每家从你这里买上五十个人,也能有五六百个了。再加上大牛哥认识的香花作坊的老板,香料作坊的老板,桂二认识的牧民,还有卫钢认识的老板,怎么也有二三十个老板,你算算,这是多么好的生意啊。更何况还有大姐在官衙本来就是管着工匠的,官衙的工坊长期都是招人的。”
大牛的姐夫一听,沉吟一会儿说:“要是,能有五千的人的生意,这还真是值得做一下。”
心里却想,自己家里亲戚多,大多是穷亲戚,都是揭不开锅的那种,自己平日在乡里还是很有威望的,要是自己出面,加上钱作为诱惑,找上五六千人,也不费什么,一个人赚一两银子,五千人也能赚上五千两银子了,有了五千两银子,也能弄上一个五六千亩的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