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小作坊-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二看着陈蕾手中的奶糖白莹莹的满是好奇,又闻着有一股香甜的味道,虽是没见过这样的糖角子,却也感觉这糖角子怕是比店里的糖角子好上不少,便和气的说道:“小娘子你等下,我去找我们掌柜的过来。”
    待小二把掌柜的叫过来后,那掌柜的颇是有礼的问道:“姑娘,你这糖角子我却是从来没见过,不知可是什么做的?”
    陈蕾看着这掌柜相貌正直,心里印象好了几分,又见他说话有礼完全没对自己有一丝不屑,便笑着回道:“这是家中的秘方,不好……”
    掌柜的自是聪明人,没有在深问,“我看你这糖角子品相不错,不知道这味道如何,可否让我尝一尝。”
    “掌柜你拿上一颗便是。”做生意自是不能小家子气的,这不让人尝上一尝人家怎么知道你的东西是好的的。
    那掌柜的尝了一颗后,眼睛一亮,“你家这糖角子怎么这般香甜。”
    陈蕾一时语塞,她可以说她也不知道么。
    看着陈蕾语塞的表情,掌柜的以为自己唐突了,这也是人家的秘方,怎能轻易说出口,便咳了一声,问道:“姑娘,你这糖角子打算怎么买?”
    “掌柜的你们这边平时进货是按斤算还是按颗算的?”
    “姑娘这按颗卖的都是小打小算的铺子,像我们这般店铺,都是斤两算的,说来我们店最好的糖角子也就是一两一斤的,你这个糖角子虽是味道不错,可却不知这景况如何,我们店铺虽是能收却也不会给你太大价钱。”
    陈蕾点点头,她早就想过奶糖到了古代不一定会特别受欢迎,喜欢吃这个的也多半是小孩和小姑娘们,再加上新出来的吃食,应是能受到大户人家的新鲜感,应该不难卖。
    “我这里有些糖角子,掌柜的称一下,看能给多少钱?”陈蕾现在也不急于卖个多高的价钱,在她看来这个时代的最劣质的糖角子价格就已经很高了的,只要掌柜的价钱合理,市场有了开路,也不怕以后价格提不上来。
    掌柜让小二接过糖角子,当面称后说道:“掌柜的,有十二两。”
    十二两?陈蕾不解,为什么不是说一斤二两?
    “嗯,姑娘你这糖还没到一斤,十二两我便给你五百铜钱怎么样?”
    “呃,十二两还没到一斤,那一斤是多少两?”陈蕾一时嘴快脱口的问了出来,说完后就一脸囧像,她算不算成了文盲呢?
    掌柜也没想到她会不知道一斤有十六两,虽有不解,也解释道:“十六两。”
    陈蕾一愣,一斤有十六两?这也太不划算了?
    恰此时小助理无奈的说道:“因为宿主到了古代,系统也融合了当代的制度,说来古代一斤是分十六两的,到了现代为了方便的换算才改为一斤十两,其实重量还是相同的。”
    陈蕾听后,怒道你为什么不早说?小助理清冷的说道:“难道一斤的重量你还掂量不出来?”
    “……”你妹!
    陈蕾许是尴尬,摸了摸鼻子对掌柜说道:“我自小在家不怎么出来……”
    掌柜点点头表示理解,没准自家闺女也不知道一斤有多少两呢,要不要回去也问上一问?
    陈蕾和掌柜商量好了价格,拿了五百铜钱,算了一下奶糖制作总共花了四百铜钱,这次的买卖也不算是亏了,嗯,不错,鸡蛋钱也回来了,鸡蛋……好好的心情又没了……
    在逛了一圈,陈蕾挑了一家绣铺,看了一副,花样是普通的牡丹富贵图,配色一般,恰在针脚不错,便问道老板娘多少钱?
    老板娘看了陈蕾一眼,估算着小姑娘应该是打听市价的,便说道:“这刺绣一般,也就二百铜钱,若是花样配色出落的,可不止这个价钱。”
    陈蕾细看了看,自己的手艺不差,应该能买上个好的价钱,这次她拿来的都是原主绣的荷包和袖帕,原主的手艺只能说一般,配色花样也是平平,许是待在家中眼见不广,绣品不是很好。
    待陈蕾拿出绣品出来时,绣铺的老板娘连看都不看,数了数说道:“你这手艺一般,一个荷包五铜钱袖帕算三铜钱。”
    陈蕾听后,皱眉,“老板娘你这也太少了。”
    老板娘听后眼睛一瞪,“这还算少,你这手艺我收就是不错了。”
    大概是今天出门没看黄历,诸多不顺呀,罢了罢了,想到原主赞了几年的零花钱也不过四百铜钱,估计也就是这个价位了,叹口气,曾经靠着刺绣为生现在被人质疑手艺真的是很憋屈。
    陈蕾憋屈的点点头,说道:“老板娘你就按着这个价钱给吧。”
    “闺女你别不服气,我跟你说不要不是年跟前卖的顺当,你这绣品我这铺子还真不一定收,这价钱给的可是真的在合理不过了。”老板娘一脸正色的说道。
    “……”
    待拿走八十铜钱出了绣铺后,陈蕾心中怨念道,以后在也不来了。
    没走几步便看到了布店铺,陈蕾进去问了下丝线和彩线的价钱。由于年跟前,好多铺子都涨了价格,陈蕾便多逛街了几家,才买到价位不错,丝线质量好的丝线,又挑了些碎布,三十铜钱便花没了。
    暗自算了一下,奶糖赚了一百铜钱,绣品八十铜钱,减去花销今天也赚了九十铜钱。嗯,比预想的好上不少,相信下次再来赚的就不止这个价钱了。
    陈蕾心情好了不少,原路返回又看到香喷喷的薄皮肉包子,不禁咽了下口水,自从穿来这几天,家里吃的米饭也是参了杂粮,口感粗糙不说,味道也不太好,面更是五谷杂粮,咽一口都费劲,看着白面包子,着实是有点馋了。
    “老板你这包子怎么卖的?”
    “两铜钱三个,纯白面肉馅的大包子,这条街可就我家包子最香了。”老板爽朗的说道。
    “哦,老板给我拿上六个,包好。”虽说贵了些,可是也不差这几个铜钱,拿回家给弟弟妹妹们解解馋。
    “好咧!”老板熟练的捡了包子包好,递给陈蕾,收了钱乐呵呵的说道:“姑娘慢走,可别在撞坏了人家的鸡蛋。”
    “……”今天黄历一定不好!

☆、第六章

陈蕾逛了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赶忙赶到聚集的地方,不少人已经卖完了东西回来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唠家常,王婶子看到陈蕾回来,问道:“阿蕾回来了,绣品可是卖出去了?”
    “卖出去了,婶子今天卖的咋样?”陈蕾高兴的说道,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很是讨喜。
    借着年跟前王婶子也是涨价卖了不少钱,一脸笑容的说道:“好着呢,今儿能过个好年。”
    一个小媳妇儿听到王婶子这般说,打趣道:“婶子这是卖了不少钱吧?”
    “哪里能卖多少钱,不过是涂个景。”
    众人也纷纷附和道:“可不是,虽说没多卖多少钱,却也是卖的高兴,这过年也心情好。”
    阿蕾看着村里的人淳朴的笑容,脸上也感染了不少,亮晶晶的眼睛也弯成了两朵小月牙,也不感觉天气寒冷了,跟着大家有说有笑的,心情也舒畅了起来,看着天空刚飘飘洒洒的小雪花,周边的人与景,真好,再也不是一个人了。
    骑着马准备回家的赵明轩正好路过陈蕾那,碰巧看到了早上碰到的小姑娘,见她一脸笑容,眼里却含着似是庆幸又似是感动的情绪,有些不解,看着小姑娘秀秀气气的身姿不禁有了几分心疼。赵明轩回了下神,摇头笑了笑,骑着马潇洒的离去了。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陈蕾看着家里的烟筒香烟袅袅,心里暖融融的,在那座不起眼的房子里有着自己的亲人,有人在等她回家。
    “阿蕾有什么事就找婶子帮忙,不懂得就过来问我。”王婶子看已经到家,临别前先跟陈蕾嘱咐道。
    “嗯呐,婶子放心,我定不会把婶子当外人的。”阿蕾欢快的说道。
    “那就好,快进去吧,这下大雪的可别冻坏了。”
    “嗯。”
    陈蕾刚进屋,就看见一小屯影子铺了过来。
    “大姐。”阿芙开心的叫着。
    陈蕾顺势把阿芙抱了起来,小松也满是开心的站在一旁,阿薇站在不远处却也是看着这边的,陈蕾知道她们是在等她,微笑的说道:“我回来了。”
    阿薇瞬间红了眼眶,撇过头,说道:“快把身上的雪扫干净了,我端饭菜到桌子上,阿芙和小松说什么也要等你回来吃饭。”
    “二姐也说了等大姐回来吃饭的。”阿芙眨着眼睛甜甜的说着。
    陈蕾听后看着阿薇选去的背影,笑了笑,亲了阿芙一口,表扬道:“真乖。”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陈蕾和阿薇早早的就起来,准备好祭祀灶王的贡果后,陈蕾这才去把阿松叫醒。
    阿松醒来时仍旧迷迷糊糊,待钻出被窝被冻的清醒了不少,眼睛才清亮不少,看着大姐准备给自己穿衣服不好意思的嚷嚷道:“大姐我自己能穿,不用你。”
    陈蕾看着眼前的小弟别扭的样子,不禁一笑,“好,你快穿。”
    阿薇走了进来,问道:“怎么这么慢,在晚会儿灶王爷都走了。”
    陈蕾虽然不迷信,不过对古代的传统风俗还是敬仰的,入乡随俗,还不是要太另类的好,“快了快了,阿薇你别催他。”
    因村里讲究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身为家里唯一的小男子汉阿松便承担了此项重大任务。
    待阿松来到灶炉面前,对着灶王画像开始拜了了起来,还不忘说着阿薇一早教他的话,“灶王爷你到了玉帝面前一定要为我们家说些好话,我们可都是良善人家,保佑我们一家和和美美的,别再出事了。”
    陈蕾看着阿松小小的人儿,跪在那满是虔诚的说着,不禁心酸,这个家真的是再也禁不起一点风霜了的。
    待阿松拿筷子蘸了蜂蜜给灶王画像上的灶王爷摸好嘴,是为了让他到了玉帝面前说好话,把画像扔到炉子里,烧了起来,阿薇和陈蕾忙架起锅烧上水准备煮饺子。
    小年的饺子是寓意送行,跟现代说的上车饺子下车面差不多道理。
    陈蕾煮着冻饺子,跟阿薇说道:“你去把阿芙叫起来,我们吃完饺子还要去大伯那。”
    阿薇点点头,回屋里把阿芙叫了出来,待饺子上桌,阿芙已经洗漱干净的坐在那里等着吃饺子,陈蕾看着她一脸馋猫样不禁好笑,掐了掐她肉乎乎的小脸嘱咐道:“待会吃饺子慢点吃,小心烫嘴。”
    “嗯嗯,二姐已经教过我怎么吃饺子了,拿勺子把饺子切开一半一半的吃就不会烫到了。”阿芙拿着小勺子欢快的挥舞着,凳子上的小短腿也晃悠悠的。
    “阿芙真聪明。”
    冻饺子一般包的咸淡偏淡,阿芙吃了一个就嚷嚷着要蘸蒜酱吃,这个时代酱油和醋都酿的不是很好吃,蘸饺子味道反倒不怎么好,酱油里加了蒜末倒是能吃。
    “胡闹,过小年是不幸捣蒜的,好好吃你的饺子。”阿薇训斥道。
    阿芙瞬间眼泪汪汪的,想起娘亲从不会凶自己,不禁想娘亲了,又记得哥哥跟自己说不可以喊要娘亲的话,心里委屈极了,抿着小嘴,眼泪嗒嗒的就落下来了。
    阿薇看着阿芙这般模样心里便后悔了,可话已经说出来了,本就好强的性子也不会去哄阿芙,一时紧抿嘴角不说话了。
    阿松在凳子上诺屁股,很是不安稳的看着阿薇,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他知道自从家里出事后二姐心里一直不好过,嘴上也厉害了不少,其实她心里最是不好过得。
    陈蕾放下手中的筷子,抱起阿芙说道:“你到还是委屈了,我和你二姐一大早就起来煮饺子,饺子还没吃上口,你就挑剔起来了。”对于弟弟妹妹们的教育陈蕾还没有经验,对于这次的事件陈蕾并不想去责怪阿薇对阿芙严厉,这是阿薇自己的教育方式,她无权指手画脚,只要知道她是爱护弟妹的就好,如果有过份的地方,她私下会和阿薇说的。
    阿芙听了这话,心里有点小小的愧疚,揪着手指,一副不安的神情。
    阿薇看着她这样子心疼的不得了,忙抱起她说道:“是二姐不该凶你,别哭了,过小年是不能捣蒜的,这样家里来年一年都是和和睦睦的。”
    阿芙这才缓和了不少,抓着阿薇的衣服说道:“都是阿芙不好,不该挑食。”
    陈蕾这才笑了起来,“都快好好吃饺子,吃完了还要去大伯那呢。”
    阿松一直眼馋的盯着饺子,听到了大姐这么说松了口气,开心的夹起饺子吃了起来。
    过小年祭祀完灶王便要祭祖,待姐弟四人吃完便匆匆忙忙的去了陈家大伯那。
    大伯娘看着姐弟几人过来欢迎道:“阿蕾过来了,早上可是祭拜灶王了?”
    陈蕾看着长的有几分憨厚的大伯娘笑道:“让阿松祭拜了的。”
    适时三叔一家也正好进屋,大伯娘便大声的说道:“我就说什么来着?阿蕾这丫头也是个能干的,这家里有她也是顶得住的,都这么大的闺女了。”
    三婶子听后脸色不怎么好,瞪了大伯娘一眼,却也没反驳什么。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她家里条件是养不起这几个孩子的。
    大伯娘看着三婶子吃瘪的表情,满眼得好戏,陈蕾低头摸摸鼻子当做看不懂,其实大伯和三叔不管她们几个也是有好处的,寄人篱下的滋味她已经尝够了。
    蹲在一角抽烟的大伯敲了敲烟斗,说道:“既然都来齐了,准备祭祖吧。”
    长辈们自是跪在前面,大伯家有两位堂哥和堂妹,三叔家就只有一位堂弟今年才七岁,比阿松大一岁,几位小辈跪在后面,大家恭恭敬敬的祭完祖后,大伯看着陈蕾,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大伯娘看他这模样忙上前捅了他一下,瞪了他一眼后对陈蕾笑道:“阿蕾,你们快回去收拾屋子,这小年可是要把屋里的灰尘扫干净了,否则呀这来年指不定又有什么灾祸的。”
    “你这是在说啥呢?过小年的也不说两句吉利话。”陈家大伯训斥道,说完便转身回屋了。
    大伯娘皮笑肉不笑的又道:“瞧我这张嘴总说那得罪人的话,阿蕾你可别生大伯娘的气哈。”
    自从陈老二家出了事后,陈大家的就怕自家口子想把几个孩子接过来住,一直严谨防备,看着刚才家里的差点心软,便特意说这些晦气话,毕竟这几个孩子刚死了双亲,接回来晦气,待过了年后,事已定局不信自家的还有这心思。
    远亲不如近邻,陈蕾不想因为不必要的事得罪了大伯娘,装糊涂本就简单,“大伯娘说的严重了,我们这就回去收拾收拾。”
    大伯娘又顺嘴一说:“收拾完屋子,你们姐弟几个可要好好洗个澡,尤其头发的洗仔细了。”
    身旁的阿薇已是脸色难堪不已,差点忍不住要爆发了起来,陈蕾拉住她使了眼色,这才点点头拉着弟弟妹妹们离开,心里感叹这个大伯娘的确是有得罪人的潜质呀!
    待几个孩子走后,三婶子收放好牌位出来,冷笑道:“嫂子可真是打的好算排。”
    大伯娘扯下嘴角,“怎么?你要出头?不如你把老二家几个孩子领回去养,难不成还想让我养着让你当好人,他婶子,你是把我当傻子么!”
    回到家中后,阿薇便坐在炕头上一脸不快,陈蕾走进来后,她就不快的说道:“你刚才拉着我干嘛?”
    “你若是今天跟她吵了起来,明天便会传出跋扈的名声,她说什么也都是长辈,再说她说什么你就当什么了?”陈蕾前世听惯了心口不一的话,大伯娘那几句话都不算什么了的。
    “你没看她,她那话分明是不想……”
    “不想怎样?难不成你想去大伯家?”陈蕾这时表情严肃了起来,若是阿薇有这想法,说什么她也要扼杀了去,这去了大伯家,以后她们姐弟几人的命运可就掌握在她们手里了,这古代本就封建思想,婚姻更是约束,万一因为点彩礼便不管不顾的把她们姐妹三人随便嫁了人家可就是一辈子的事。
    这跟看小说不一样,是实实在在的过日子,哪步不要谨慎的走着。
    阿薇看着陈蕾严肃的表情,撇开头,“谁要去他家,只不过看不惯她那张嘴脸罢了。”
    陈蕾这才松口气,只要阿薇没有这想法就好,虽说大伯娘有点小人之心,可这居家过日子的也是多要想想的,自家四个孩子哪里说是接过来养就养的,平时的四张嘴吃食不说,便是姐弟几人的嫁妆和聘礼就不是小数目。
    “你站在她那角度想想,你会怎样?你又不想去大伯那,就没必要为了大伯娘那话生气,左右也没影响到咱们什么,倒是以后,我们家以后还是有很多处仰仗着他们呢。”
    虽说姐弟几人可以关起门过日子,但这家长里短的难保有些个心黑的会欺负她们没爹娘的,若是有着长辈的帮衬,她们的路还能好走一些。
    阿薇听了后,咬着嘴唇,眼睛红彤彤的看着墙壁,不在言语。

☆、第七章

待姐弟几人齐心合力的把屋里从里到外打扫干净后又开始烧水,把屋子烧的热乎乎的。
    洗澡是在西屋一个隔间,隔间是靠着火墙围起来的,封闭性不错,冬天把炉火烧起来在里面洗澡也不担心受风,让陈蕾安心不少。
    姐弟四人都洗好后,个个脸色红润的坐到炕上,陈蕾放好炕桌拿出红纸和剪刀和阿薇一起剪窗花。
    阿松则在一边看着阿芙不让她碰到桌角或是剪刀,看着大姐二姐剪窗花,这才感觉有股过年的喜气,脸上的笑容也蔓延开来。
    陈蕾前世手工艺品也接触过不少,剪起简单的窗花也是会的,和阿薇把窗花减好姐弟四人又开开心心的一起贴窗花。
    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陈蕾满是欣喜,这是自己的家。
    过年是不兴起针的,所以年前陈蕾没事便教阿薇怎么打络子,由于古代信息不发达,南北手艺不能融会贯通,北方这边的络子样式就显得单调起来,陈蕾会不少打络子的样式,也不怕打出来卖不出去,依她的想法,好看的饰物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阿薇从小就只做家务,女红只能算是会,陈蕾每天教她几种编法,倒也能编出些小物件,好在她手巧,编出来的也能卖上些个儿价钱。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生肖一说,陈蕾想起今年是兔年,便挑出色彩鲜艳的彩打个汗巾子。
    阿薇细看了陈蕾手中打了一半的络子,好奇的说道:“你这坠子可是个兔子?”
    陈蕾点点头,“嗯,打算左右各打一只,小孩子系在腰上时也是好看的。”
    络子打成的汗巾子也相当于腰带,可以系在腰间启装饰作用,不过大人们几乎都是打个坠子挂在腰间上,所以陈蕾打的络子型号小巧适合小孩子系。
    阿薇看着陈蕾灵活的双手,点点头,“难怪爹娘当初疼你,你打的络子就是好看,估计也能卖的出去。”
    陈蕾停下手中的活计望向阿薇,说道:“儿女在爹娘心中都是肉,都是疼的。”手指都不一样长,何况人心呢,不过是疼的多少而已。
    阿薇低头沉默不语,陈蕾眼中无奈,这本就是不容易解开的结。
    离过年还有三天,家家户户都张罗着吃食,忙的不亦乐乎。陈家三婶来时还带了些大米过来,陈蕾不好意思的说道:“三婶你过来看我们就已经很让我们高兴了,还带着东西过来作甚。”
    赵陈村所处的北边这块区域都不能种水稻,家家一年下来也是吃不上几顿大米,便是吃大米也是要惨着苞米碎粒和豆角豆什么的一起煮着吃。
    “今年你三叔去镇上买了不少大米,我想着给你们拿上一些,好好煮一顿吃。”三婶子边说边坐到炕上,拿起陈蕾编好的络子夸道:“这可是阿蕾打的,真好看。”
    “哪有婶子说的那么好。取巧罢了,我准备着年后卖了去挣点开春种地的种子钱。”
    三婶听后点点头,“正是这个理。”说完又看了看屋里,看着几个孩子不在,问道:“阿薇她们呢?”
    “都出去了。”在看三婶似乎有事的样子,陈蕾又说道:“三婶可是找阿薇有事?”
    三婶摆摆手,松口气,“她们不在我才好说,阿蕾,你可还记得你赵三大爷家?”
    赵三大爷?阿蕾回忆下原主记忆,赵三大爷似乎和自家老爹关系不错,平常两家也是多有来往的,便点点头,不解道:“怎么了?”
    三婶脸色一沉说道:“他家的三小子前天和隔壁村的姑娘订了亲。”
    阿蕾一时没反映过来,这别人家定亲跟自家有什么关系,一想到这陈蕾脸色有些古怪,不禁皱起眉头来。
    “当初你爹跟你三叔说过已经和赵老三私下商量好的,等你订了亲便跟他把阿薇和他家三小子的婚事订下来,可不想他家现在……你说这叫什么事,听说他家二小子前阵子也当兵回来了,这二儿子还没订亲呢就急匆匆的给小儿子订亲了,这不是……”三婶子说完已是气急不已。
    三婶虽然不把话说全,陈蕾也猜出了大概,这时代家里是不兴娶无父无母的姑娘的,说是这样的姑娘没有福气不能给家里带来好运,便是不顾及这点,怕是赵三家也是觉得阿薇没有多少嫁妆,娘家又靠不上嫌弃了的。
    “要我说这事定是赵老三家的整得,这不是一个娘生的就是不一样,他家二儿子刚回来就给来一件打脸的事,这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是一点没错。”
    陈蕾回忆一下,赵老三家的似乎是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