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后进化史-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占了年长,自身又有点能耐,背地里也培养了些自己的人手。
另一个占了名份,外家又是本地富商,名正言顺地能接手国公府里的大部分钱财势力。
而勇国公留下的一套人马,也随之分成了两派,斗得那是势均力敌,犬牙交错,竟是将整个柳县一分为二,裂土而治了!
湳水卫赵两家就是搭上了勇国公庶长子杜和的路子。
杜和身为庶子,看着最近才被分出了勇国公府,实际上也年近五十了。
柳县本来就没多大,出海的两个港口被他弟弟给占了,他占的那半拉实在是没多少油水,然而好处是离着湳水没多远,他没法子再从弟弟那夺下肉来,只好往其它地方发展。
正好卫家赵家向他示好,他正好瞌睡碰上了枕头,跟对方对上眼了。
两派结盟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可不正是联姻!
卫家把女儿嫁给杜和的第三子,杜和的幼女嫁给赵家的嫡孙。
这三家想得是很美好,他们彼此联络有亲,杜家有兵,卫赵两家有钱粮,正好携手合作,大干一场。
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走漏了被杜和的嫡弟杜毅知道,
虽然都姓杜,都是兄弟,但这所谓的兄弟打从小就开始在一个府里龙争虎斗,心里恨不得对方死得透透的,杜毅能坐视杜和坐大,反过来把他占的那一半地盘给夺走吗?
必须不能啊!
于是卫家女儿外出上香时被匪徒给掳了去,生死不胆,赵家嫡孙坐的马车却又突然断了轴,嫡孙摔成重伤,到了要冲喜的地步了……
杜和这一咬牙,就跟兄弟撕破了脸,两双明刀明枪地开干,直打得柳县境内战火四起,纷乱如麻。
好些个被波及到的百姓就都往邻近各地逃了去。
这湳水自古便是富饶之乡,因此流入的灾民格外的多。
一时间湳水境内,也难免多了些饥寒生的盗贼,混水摸鱼的流氓地痞。
而杜氏两兄弟开练,没多久也分出了胜负。
杜和虽有心和赵卫两家结盟,然而不等结盟完就开了战,准备不够充分,又无名分大义,反被杜毅给赶出了柳县。
杜和一合计,周边无处可去,便带着残兵败将往湳水来了。
先前赵卫两家想联姻杜和,可好处没捞到,反而折了自家儿女,这会儿虽杜和带着人马来了湳水,让他们两家意思意思地送点吃喝财物也算罢了,但杜和再提起结亲这岔,两家就都打起了哈哈。
杜和落魄成这模样了,还跟杜毅撕破了脸,傻子也看得出来没啥前途了。再跟他儿女结亲,岂不是把银子往水里扔?还得招惹了杜毅这个强敌。
这么来回几次,杜和也不瞎,自然看出来自己这是虎落平阳了,先前一个个巴结着,现在就掉脸子看不上他家了。
杜和长途跋涉,远来客居,从柳县里出来的仓促,可以说丢了一大半的家财。
不过家财丢了不要紧,他手上还有人手啊!
虽然这近千的残部打不过杜毅那个奸的,但在这湳水还是可以搅风搅雨的!
赵卫两家想过河拆桥?没门!
于是杜和先假意派人给赵卫两家送信,道他兵败退至湳水,一向多得两家照应,但湳水并非久留之地,他打算领兵向东,东边多山,南屏山中匪寨处处,他们当也能在南屏山里寻一块落脚之地。
那信上写得凄凉肯切,赵卫两家人都当了真,还却不下情面地给杜和送了点补给。
这么些人虽是残兵,那也是兵,只要还在湳水境内就不安宁啊!倒不如尽早送走为妙。
杜和白日装做领兵离去,那模样说不尽的穷途栖惶,但到得夜间,转过头来就把赵家给一锅端了,又趁势端了卫家。
这下可好,也不用联姻了,也不用投靠了,赵卫两家积攒下的上百年家底,全都落进了杜和的腰包。
杜和倒还假惺惺地留了两家人的性命,让儿子纳了两家女儿作妾,从此赵卫两家算是彻底药丸。
杜和这么一搞,俨然成了湳水的大势力,有钱有人,诸张两家望尘莫及。
正文 第71章 湳水
杜和这样无情无义无理取闹,说翻脸就翻脸的作派,可不是把诸张两家给吓得够呛?
诸家早先收到过北面信王的传信,说是有意联姻。
信王那几乎是占了大半个北方的雄主,跟他联姻,诸家是一百个乐意的。
他们家自打收到信之后就一直翘首盼望,信王来使,哪知道左等右等,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但让他们就这么向杜和服软,那是万万不能的。
杜和这点人马,也就能在湳水张狂一番,绝对是秋后的蚂蚱,长不了。
于是只能缩起头关紧门户,任杜和在湳水闹腾得鸡飞狗跳。
张家跟诸家的想法差不多。
县中四大家是这般,湳水原本的县令早就被架空,县衙也就是个摆设,大堂上都能长出荒草来,那县令本是无奈苟安,见局势如同火烧,赶紧挂冠而逃,不知所踪。
卫赵被打残,诸张两家缩了。
可杜和带的那一千残兵又怎么可能消停,诸张两家都有家丁护院,墙高院深,但湳水县的一般富户,殷实百姓,还是很容易下手的。
自古溃兵难有军纪,对着别县的平民百姓,那比匪徒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抢些财物还算轻的,奸淫掳掠亦不鲜见。
一向安宁的湳水登时大乱。
好多老百姓过不下去,拖家带口逃往外地。
这一对姓曾的夫妇,本是在族亲的布坊里做工,男的修理织机,女的缫丝,都领着一份工钱,家里还有个老婆婆,两口子每日上工,婆婆在家看六岁的小孙子。
谁知道族亲的布坊出产的好绸,叫杜和的一个庶子给看上,拿了一百两银子上门就说要入股,张嘴就要六成的股子,那族亲哪里肯,只好声好气地哄着这位大爷,想着回头再托人去说说情,谁知道那杜和庶子只当他们瞧不起他庶子的身份,偏他其实又是杜和最宠爱的小妾所生,平时多有娇惯,很是给了这庶子手下好几个凶悍的护卫。
这庶子索性想着一不作二不休,原先在柳县还要顾及着杜家族人说三道四,束手束脚,如今来了外地,全县地界就数他杜家最大,还怕个什么,便让手下人趁夜给布坊放了一把火。又让人蒙着面,堵在布坊中人逃出来的路上,乱砍乱杀。
曾家人本来是住在布坊的,那火势倒没影响到他家。
但布坊东家家破人亡,人命死了十几条,怎能不恨?便领着手下去寻那杜家庶子报仇,只可惜杜家庶子身边的护卫都是经过实战见过血的,布坊东家召集的这些人都寻常的壮汉,一交手便吃亏,反死伤惨重。
这事闹得大了,杜和固然恨庶子惹事,又恼这姓曾的一个小小的布坊东家就敢太岁头上动土,便派兵将曾家全族都要赶尽杀绝。
曾家人也是东家的族亲,可不就遭了殃,一家子人只逃了夫妻两个出来,如惊弓之鸟,到来这南屏山中,已是筋疲力尽,走投无路……
葛当家听着一拍大腿,大骂道,“这杜和真他娘的手辣心黑!”
其实心里却在想,他奶奶的,他们七寨守在这南屏山里,最近路过的肥羊那是越来越不见影儿了。那杜和倒好,打了败仗竟还有那个肥得留油的湳水给他啃!啃就啃了还下手贼黑!你说一个布坊你留着它收保护费不好么?你这一烧得损失多少银钱啊?
孙钗扶着下巴,若有所思。
“这杜和兵败逃窜到湳水,还不知道能安稳几天,反正过得一日算一日,自然不会像在老家那样安生经营,能抢到多少算多少了。”
底线可不就是这样越拉越低的……
不过,湳水县这样,似乎,可以……
孙钗目光微闪,瞥见那一对如惊弓之鸟的夫妻,想了想便道,“我这凤祥寨原名黑风寨,当初被一个名叫陆万钟的匪首占据,做了不少打劫过路客商的坏事,后来他不长眼,劫到本寨主亲爹头上,还把本寨主亲爹给掳了当人质,本寨主为了救人,这才将匪首给除了,又将他手下愿意弃暗投暗的都收编,创立了凤祥寨。凤祥寨是正经的寨子,不打家劫舍,也不扰民害民,一切都是自给自足,寨中有好多作坊,将来也要开布坊,你们的手艺都是用得着的……在作坊里做工,每日管饭,还有工钱,你们若是愿意,就留下,若不愿意,我叫人给你拿点干粮,这便下山去吧。”
虽是对着曾家夫妻这样的小人物,孙钗也是要把话给说清楚的。
陆万钟盘踞黑风寨多年,估计犯下的血债不少,她可不想替他背黑锅。
曾家夫妻赶紧点头,“小人愿意!大当家愿意收留我们,便是恩重如山。”
他们夫妻俩一路逃难,所路过的村子有的当他们是来历不明的叫花子驱逐呵斥,偶然有好心的也就给他们一点馊饭冷浆,能活着到这里还是靠着挖野菜野果,还是在这个山寨,才算吃了一顿饱饭,如今听得管饭又有工钱拿,哪里顾得上管这是什么山寨?
葛寨主全程都在一边看热闹。
睁瞅着这两个叫花子居然还真被收下了。
心里顿时有种占了小便宜的快活。
嘿,敢情了啊,以后他也不用满山遍野地找药材,捡人往这凤祥寨送也行啊!
咦,等等,既是这两夫妻这般饿成皮包骨,看着也不是什么壮劳力的,孙当家的都收,那岂不是说……
葛寨主正在那转动眼珠子打小算盘呢,就见孙钗拱手相请。
“葛寨主,请到厅里用茶,正好有事与葛寨主相商。”
“啊?啊啊!”
往小厅里一坐,小六子把茶水一送,葛寨主端起来就知道这是好茶。
这些茶都是从前陆万钟的存货,陆万钟好歹也是富贵人家出身,被他珍藏着的都是上品。他死后,这些东西被乖觉的木大通让人理出来都送到了孙钗这儿,孙钗上辈子什么没见识过,对吃喝这些不大在意,因此也不分什么三六九等,只要来客,都用这茶。
正文 第72章 起意
“好茶!”
葛寨主赞了一句,孙钗便招手叫小六子来。
“那茶还有多少,给葛寨主包一份,走的时候给他带上。”
葛寨主嘴咧到了后脑勺,他何时在黑风寨有这般的礼遇?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那孙大当家的深情厚义,我可就却之不恭了啊。”
孙钗挥了挥手,从袖口里摸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放在桌上推给葛寨主。
“葛寨主时时想着我们凤祥寨,热心一片,出人出力的,怎么能亏待的了葛寨主呢?”
葛寨主一手抓过银票,俩眼珠子恨不得瞪出眼眶。
我的亲娘呀!
这孙大当家,还真是人傻钱多!太好糊弄……啊不,太大方了!
“这,这,孙大当家,真是太客气了……以后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千万要开口,小弟一定鞍前马后地为您办事!”
孙大当家简直是他的财神爷啊!陷入巨大幸福的葛寨主,完全没想明白,自己已经被银票勾着,一步一步地踏上了变成孙大当家狗腿子的不归路。
孙钗含笑望着葛寨主,“葛寨主既然这么说了,我这里刚好要拜托葛寨主些事情。”
这满含深意的目光让葛寨主瞬间想起了那天送杜仲树皮来时酒宴上他的惊吓。
“啊?孙大当家尽管说,小弟一定尽力,一定尽力……”
只要不是卖身啥都好说……当然了真要是到了那吃不上饭的时候,说不得也只能卖了……
“我看葛寨主是天生有福之人,不管是送来的东西,还是人,都有用得紧,因此拜托葛寨主,再若有类似的工匠或是从湳水逃来的平民百姓,只管往我寨子里送来,我这寨子虽小,还是能养活几个人的。”
葛寨主一听原来让他做的是这个,登时大大松了口气,心道看这话说的,什么寨子虽小,还能养活几个人,谁不知道孙老大刚刚坑了三个寨一把,弄了好些个土特产的事?
到现在那余下的两个寨都不敢有啥动作,安静如鸡,甚至还派人来送了份贺礼恭喜孙钗当了寨主……还不就是生怕也被孙老大拿住把柄,也来索要一回土特产!
“孙大当家要是让我做旁的,我还得想想有没有这能耐,要说是这个么,那我可是拿手……孙大当家心善,咱也有心思成人之美啊。”
就捡些快饿死的逃荒要饭的送到凤祥寨,还能拿银子,这好事谁不想干啊?葛寨主一边说着,一边都想好了回去怎么吩咐手下弟兄们巡山时留意,怎么还得瞒住了消息不让旁的寨子的人知道!
孙钗瞧着他那模样就知道这厮又再打自认为占便宜的小算盘了。
“但有一点,手上沾了无辜人血的穷凶极恶之徒,我这寨子里可不收。”
葛寨主一愣之下,便忙不迭点头道,“那是自然,孙大当家是侠义之人,自然是愱恶如仇的,那穷凶极恶的,我肯定不能往你这寨子里送。”
心里却想,这孙大当家也是迂了,山寨山寨,当然是要收些能打能杀的,都弄些老弱病残回来,吃白饭么?
不过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他是拿好处办事的,也就无谓去争论这个。
在凤祥寨里又好吃好喝连带拿,葛寨主这一趟又沾到了大便宜,回到西屏寨跟兄弟们吹嘘一番,那是心情美滋滋。
有好处就有动力,不到十天工夫,孙钗已是接收了两批六个人。
这些人都是从湳水逃命过来的,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孙钗从他们那儿打听了一番湳水的情报,见这些人都是普通百姓,便收留下来,给各人安排了活计住处。
这些打从湳水过来的平民们,一路挨饿受冻,几经磋磨,碰着葛寨主那帮子活山匪,想着从前听说的那些个强盗们杀人不眨眼的传说,都吓得魂飞天外,自分必死。谁想得到峰回路转,被先前那些穿着破烂的山匪们问了几句,就转送到了这个大山寨来。
这凤祥寨的寨主是个英俊青年,看着就比葛寨主像好人,说话也和气,还问他们乐不乐意在山寨里做工,还应承将来若是他们有了活路,想离了山寨也不拦着。
一路逃命过来,好容易有个管吃管住的地方,傻子才不乐意呢。
等到梳洗吃过分来的食物,再去作坊里上工,这些湳水人才发现,他们来的这个凤祥寨,是个不得了的寨子!
寨子里开着好几个作坊,每一个作坊都不大,却管理得井井有条。
谁每天做了什么活儿,做的好坏都在管事的小本子上记得清楚,而孙大当家也会不时地巡视,看看有没有什么岔子,谁有了啥意见,都能跟孙大当家说上一说。
至于伙食那更是难得,两样掺合面的馒头或饼子,一人一顿能有两个,半碗飘着油花的菜,汤随便喝,就算湳水是富庶之地,平民百姓家里能这么吃的也很少见了。
以次充好,克扣粮食那是没有的,因为大当家的吃的也跟大家伙一样,但凡有点古怪,大当家那利眼,一瞅就能瞅出来了。
因凤祥寨里的湳水人就这么几个,老乡之间互相认了亲,算是抱成了团。
虽分在不同的作坊里作活,但住得都在一个院子里,平时下工回来,也串个门说个话。
这天下工回来,却少了几个人,再一打听,原来是叫寨主给叫了去说事。
被叫去的都是壮劳力。
孙钗也不啰嗦,开门见山,“听说湳水大乱,我待带着一队人马,去湳水走一趟,看看能不能干上一票。你们都是湳水本地人,我待要寻个身手过得去,眼明手快熟悉地形的,不知你们谁愿意去?”
这几个汉子一听,都犹豫了。
他们可是好不容易才从湳水逃出来的,想想湳水那个乱相,真是偶而夜里还要做恶梦的。孙大当家在寨子里被传得跟天神下凡一样勇武,可毕竟大老远地过去,也带不了多少人,更何况笼共寨子里男女老少加起来也就四五百号人,怎么会是杜家军的对手?
曾阿大目光闪闪,捏紧了拳头,上前一步,大声道,“大当家的,我愿意回湳水给大当家的带路!”
正文 第73章 归来
室内一灯如豆,曾王氏就着微光收拾出一个包袱。
时不时用袖子抹一把脸。
其实他们夫妻刚到寨子里没几天,统共有两身衣裳,两口子做工时发的吃食,因前一阵逃命的习惯,总要藏下点来以备饥时,攒了几个干饼子,都给装在包袱里了。
曾阿大见了便拿出来,道,“这一趟是跟着寨主回湳水,路上定是不会少了吃食,这些留着给你……”
“寨子里三餐都有,倒是你们……”
曾王氏说着说着便说不下去……
曾阿大握住了婆娘的手,“我知你不想让我回去,可那毕竟是咱们的老家……那杜家恶贼杀人放火,害了咱娘和茂儿,这仇,本来以为咱们没本事势单力薄,是报不了的,哪知孙大当家竟是有意去湳水!”
曾王氏想起被杜家贼人杀死的儿子和婆婆,不由得哭倒男人的怀里。
“可那杜家有上千的兵!”
孙大当家只带着几十个人去,又能抵得什么用?
曾阿大拍拍婆娘的背,目光瞪着石炕上的油灯,眼中似有火苗在烧。
“听说,孙大当家是一个人就收服了这整个寨子!”
若只是孙大当家自己说,便是自吹自擂,给他自己脸上贴金罢了,但他这些日子在作坊里做活,听的见的,都是孙大当家如何智勇超群,一夜收黑风寨,又一计败三寨。这才让他这心里,燃起了希望的火苗,还曾经幻想过,若是孙大当家能在湳水多好……
谁知没过几日,他这个幻想竟然实现了!
因此孙大当家一提,他立马便报了名。
这般英雄人物,能一人挑了一个寨子,若是那杜家人在湳水作恶多端,犯到了孙大当家的眼里,说不定也会……
曾阿大眼里那蔟火苗烧得更旺。
兵贵神速,既然起了意,第二日清晨,孙钗便带着自己亲手教导了许多日的先锋连并曾阿大这个带路的启程上路。
远望着孙钗一行人的身影转过一道山梁,再也瞧不见了,前来送行的几人这才收回视线,准备回转寨中。
木大通,金长发,段添财等人的视线相及,都浮起礼貌的笑意。
虽时日不长,在这寨子里已是暗中分出了小小的派系。
木大通,金长发这些人是一伙,段添财和作坊各管事是一伙,而先锋连和一帮妇人组成的一队二队便是她的死忠。
因此既然孙钗离开了凤祥寨,临走之前,又把从前威慑过木大通等人的所谓独家秘药的解药分发给了众人。说的话还特别大方,道自己这一行虽然无所畏惧,但天有不测风云,而众位兄弟这些日子以来又一直勤恳效力,故而将解药发下,从今之后,大家都是一寨的兄弟,自当齐心携力,共创美好未来云云。
这帮人不管心里如何想,至少在表面上都是感激零涕,盼望着大当家早日凯旋归来的。
孙钗听言观色,倒是有点自信,只要自己不死,这凤祥寨便翻不了天,永远是自己的。
孙钗这一走,便是一个多月。
且不说凤祥寨中人如何,便是邻居西屏寨葛当家,因孙钗临走时吩咐过凤祥寨自她走后不再接待外人,葛寨主少了一处打秋风的地方,可不是对孙大当家日思夜想。
葛寨主从每日来西屏寨后山取杜仲树皮的凤祥寨人那儿套了话,知道凤祥寨里跟孙大当家走时差不多,风平浪静的,不由得暗自咋舌,心道这姓孙的就是能耐,若是换成他离了西屏寨,说不得还没半个月,回来这寨主就换人坐了……
这一日,他正领着手下几个兄弟,在南屏山里打猎。
瞎忙活了半日,除了打到一条瘦巴巴的兔子之外,都没什么大收获。
葛寨主一屁股坐在路边的大石上,拿袖子扇着风。
这会儿的工夫,他不禁又想念起了能让他打秋风的孙大当家。
“这都一个多月了……不会是跟那杜和给怼上,折在了湳水?”
他是知道那三寨对孙当家又恨又怕,他们盼着孙当家再也回不来,可在没得着确切的信儿之前,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不然送一次土特产就让他们伤了筋骨,再来一次可不得把全寨都给搭进去。
他在这儿正念叨着呢,就听他手下一个小子咋咋呼呼地从山头上跑了下来。
“寨主!不好了,从山口外来了一伙人!看着就气势汹汹的,怕不好惹!”
葛寨主顿时惊跳起来,“在哪里,快带我去看!”
待呼哧呼哧地爬到山头,手搭凉棚这么一望啊,葛寨主哈哈大笑起来,啪地拍了那报信小子的后脑勺一把!
“你个没眼神的!连孙大当家都没看出来!哈哈哈,这是孙大当家回来了!哟!这人数可不少啊!”
葛寨主望着那山道上的一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