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香云自十岁就跟着父母进了城,虽然是做些个小生意,肥田不如瘦店,可比起种田确实是好了不少。但是生意真的不好做,李香云也知道自己父亲与大哥、小弟们都很辛苦,她小时候与这表姐表妹都亲厚,思量了一下,于是实话说了:“怎么说呢?男人么要是不做生意就去做些零工也能挣些银子,但是要过好日子就难了。我从白家回家后,也不去想什么了,有空就绣些帕子送到绣楼,倒也能换个零用花花。”
  绣花?就凭她这手艺缝缝补补还差不多,要是用来绣花的话…她怕一朵玖瑰花给她绣成一个狗尾巴花…
  算了,绣花那不是自己的强项,隔行如隔山,她就不要去想那浮云一样的事,她还是先打定主意把自己这优良种田法子弄起来吧,这个她相对在行的手艺,也许能挣些银子。虽然不可能一下子赚得太多,可零花钱应该是有的。
  想到这顾明兰也笑了:“在外讨生活也是难的,好在二表姐你有一手绣花功夫,还能帮衬一下家中。可表妹我就不行了,别说绣花,绣个疤还差不多!以后我可走不了这条路。”
  一句话把两个人逗乐了,李香云轻轻的拍了她一巴掌:“哪个叫你当年不好好学的?咱姑的那手艺可不差。”
  “是呀,是呀,我可早就听说了,咱大姑的绣功可是我们这小李庄的头一位,二表姐当年学绣花时肯定是偷懒了,嘻嘻这下知道后悔了吧?”表弟媳妇也赶紧打趣,让气氛立即轻松起来。
  顾明兰想,这绣花她确实是不行,她就不去多想了,可是她有她的手艺,而且是一级捧的手艺,去了城里她不相信过不下去。
  只可惜古代可不是现代那个法制相对健全的时代,只要你有手艺,只要你有特色,你就有机会发大财。顾明兰知道在古代开酒楼没有背景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女人开酒楼,要是没有背景,今天开明天就有可能进牢房。
  不过,她想着自己不能开酒楼,她可以凭技术找一家有实力的酒楼合作吧?到了城里如果没有更好的营生之路,到时请王林炎帮忙找一家有实力的酒楼,用手艺入股。
  “表姐,下次我要是来县城了,你可得带我看看啊,我长这么大还没进过县城呢。”学绣花可不是她的目标,顾明兰知道自己这大舅舅虽然只开了个铺子营生,算不得是成功人士,但在城里多年,比她这只菜鸟要好太多。她到时候想要在城里站住脚,她准备到时找他指点一下,老江湖比自己的经验多得太多。
  “好呀,你如果有空就只管来吧,家里也不是没地方住,你来了我定陪你好好走走。”李香云以为这二表妹开玩笑,她虽然一般的缝补不差,可却是最不爱学那精细物的女子。
  顾明兰笑笑没有回答她们,反正她是主意定了,今年这种植成功后,她就进城。虽然她是农村出来的人,可是真要让她种田,说真心话,她吃不了那个苦。
  前世的夏天,为了不吃苦头,努力了十几年才坐进天天有空调的地方。顾明兰知道,一个女人在最热的天里,要上晒下泡,不出三年,她就会变成一个黄脸婆。
  只是就算以后自己家里有几十亩地,可城里开支却不是一般的大。一进城就得飞买房子,还得送孩子上学,那花费可就不少。不找一条稳定的发小康之富的道路,她还真不放心。
  姐妹间正在聊着,突然有人唤:“姐,娘在唤你呢,说同村的张婶子过来了。”
  来人正是李香云的幼弟顾明兰大舅最小的儿子李辉明,十三岁的小伙子比她们两人都高,看到顾明兰他也礼貌的问候。
  听到张婶子几字,李香芸很诧异:“她怎么跑这里来了?”
  李辉明摇摇头:“我不知道呢,是不是来给奶奶拜年的?”
  见李香芸听了脸色更是诧异,顾明兰问:“为张婶子是何人?”
  李香芸表情很奇怪的吱唔:“以前老屋的邻居。”

  ☆、359。第359章 张婶子说亲

  张婶子这个人顾明兰不认识,听说是大舅家以前的邻居,想来也是认识自己便宜亲娘的人,来了客不出去见面总是不礼貌,乡下人家就一重深的院子,大厅里说话声音大点,三间四屋都听得见,她总不好避着不出门。
  三人出得房间穿越内廊,二舅母正好端茶去侧厅。看到她们三人,立即把托盘递给了李香云:“芸儿,你把茶带过去,二婶厨房里的火正旺,你三妹去菜窖了,我得去看着。”
  李家老太太跟着二儿子一直在乡间,大儿子在城里每年送来十两银子,再过年来带来不少的年货,这让顾明兰二舅家的日子过得不错。因此每年大舅一家回来过年,这二叔二婶一家都极高兴,对自己家的几个侄儿也亲热。
  顾明兰很喜欢一家人不把自己当外人的氛围,见二舅母这么说,她立即说:“那我去帮二舅母烧火好了,我做的吃食虽然没有二舅母的手艺强,可烧火我还在行。”
  李家就三兄妹,自己的男人就一个姐姐,李刘氏对顾家的三个孩子倒也算不错。听到顾明兰的说笑,她亲昵的拍了一下她的头:“这丫头,越大嘴越甜,二舅娘以往怎么没发现你这么会说话呢?行了,厨房里有我与你表妹呢,不用你烧火,你可是来外婆家做客人的,再说这外面来了客人,不出去见见可不礼貌。”
  确实,来了客人不出门,会被人说道。正好顾明翠也出来了,顾明兰与她只得随着李香云去了李老太太住的侧厅见客。
  “哎哟喂,嫂子,这可是香云?这两位可是秀琴妹子的孩子?”一位身穿细棉布,年纪四十余岁皮肤黄黑却擦着一脸石灰、云髻上插着一只银闪闪银钗的妇人,一看到她们三人进门,就张着一张大嘴叫喊出来。
  听到李张氏拉着嗓子大叫,大舅母李王氏讪讪的应着:“芸儿,快来见过你张婶子,这就是住在我们老屋那边上的张家的婶子,她家的大山小时候可是常来我们家玩。她婶子,这就是我小姑子的两个孩子,这是老二明兰,那是老三明翠,今个儿特地来外婆家给外婆与舅舅拜年的。”
  是曾经的邻居,这应该是听说大舅一家回来了,特地来窜门子的吧?只不过自己大舅母似乎并不热情。
  从这张婶子的一身来看,家境可能还不算差。虽然打扮得像个媒婆,为什么顾明兰有这种感觉呢,因为这张婶子身上穿的是细棉布衣,可脸上还擦得像涂了石灰一样,要知道农妇可舍不得银子买那香粉子擦。
  顾明兰极不喜欢这种自来熟的女人,而且是这种老来俏又自来熟的女人,只得强得扯出个笑容与这女人见个礼。
  张婶子却仿佛没发现这几人对她不热情一般,一如既往的扯着嗓门:“哎哟喂,孩子他伯娘,妹子我不得不吃醋,看看你们李家出来的姑娘,一个个模样俊得哟,真让人不吃醋都不行。啧啧啧,也不知道你们李家哪块风水好,不仅你们本家的姑娘个个俏,你就看看这外家的两姑娘位娘,我们这村子里能找出几个?这几个孩子不仅模样俏,看这家教,就让人一见就喜欢。怪不得昨日隔壁村的王秀才一见,就非得托老妹子上门来提亲。”
  张婶子再一开口,顾明兰知道自己真相了!
  原来,这真的是个媒婆!怪不得刚才李香芸的表情那么奇怪,她是因为早就知道这个张婶子的职业吧?
  不过这老女人的话非常有意思的是,有一个秀才看中了自己的表姐,现在托她来提亲了?
  虽然自己二表姐是模样好、性子也好,可她毕竟是个二嫁妇。这秀才可是一个村都难有两个的存在,他会看中自己已嫁过人的表姐?
  张婶子的话一出口,李香云的脸却通红。
  虽然村子里人直接些,规矩也没这么大,可是当着人家正主的面说亲事,这也太难为情了吧?顾明兰发现自己这表姐果然立即面红耳赤…她心中立即更对这叫张婶子的人心生不喜。
  什么?
  王堂村的王秀才看中她的女儿了?还托这张妹子来提亲?
  王秀才是谁顾明兰不知道,也许李香云也不知道,可是大舅母李王氏哪里会不清楚?她可是姓王。
  张婶子话一落李王氏立即脸一沉:“我说张家妹子,今个儿你来我们家坐坐我很欢迎,这么多年的邻居,常来走往那也是亲近。可是这王秀才是什么样的人,我也清楚得很。我家的孩子只是个村姑,配不上当那秀才娘子,这事就到此为止,麻烦妹子去回了他,此事就不要再提了,就说我家女儿高攀不上。”
  张婶子见李王氏一口拒绝立即急了,那可是五两银子的谢媒礼啊!以往做成一个媒,好的人家能给个一两银子,穷一点的人家也就三五百到顶了。五两银子,那可是她两个月做媒的收入啊。
  “嫂子,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可是为你家姑娘操心呢,这王秀才还是你们娘家的人呢。他堂堂一个秀才身份,家中还有几十亩良田,上无婆婆不说,两个儿子都已成亲,女儿也嫁了。这芸儿一嫁过去,可就是当夫人的身份,这亲事你怎么会不乐意?”
  “哼,乐意?她张婶,你自己也有女儿,要是你稀罕,让她去当秀才娘子吧。我家芸儿,自知不配。那王秀才年过四十,儿子女儿皆已成亲,媳妇娶了三个,却没一个得到好下场。我家的孩子虽然命苦留在了家中,可是我们还算有能力养她到老。”
  那王秀才的名声,十里八村有几个不知道?打眼这张氏是觉得自己家是一从商就地位低下了,以为自己的女儿能嫁给一个秀才就了不得了?可他们李家并未入商户。瞎了眼才会不知道,这王秀才无才不说,还是个老不休的好色鬼。
  一听大舅母的话顾明兰惊呆了:这做媒婆的人,为了几个银子竟然如此坏心眼?这可恶的老女人,真是为了银子昧良心了?

  ☆、360。第360章 初到大姑家

  大舅母心中对李张氏恨极了,真想扑过去抓花她那脸大花脸,她好好的女儿,什么时候轮到这死婆子来作贱了?可是婆婆发了话,又是新年正月讲究个好彩头,她心中更不甘也只得忍了。
  李香云听了李老太太的话立即唯唯喏喏的应承了一声,看她这样,顾明兰也想给那老人女几巴掌,只是她只是个做客的人,当然不可能逾越。
  见李香云非常不开心,顾明兰立即拉着她回了房间,两人轻声细气的说起了女人之间的悄悄话,劝说她不用放在心上,这种事作为女人不会少见。还说,这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一家有女百家求,说明她人好品性好,这才会让人一见就中意。不一会见李香云的脸色好起来,她这才邀她出去厨房帮忙。
  当天晚上歇在李家,李家住的也是土坑,烧热了后很暖和,一家四口睡在了一屋。
  吹灯睡下后,朱正清才问起中午之事,闻言不禁庆幸:“好在我那天死活把你接回来了,要不然就凭你这模样,那还不是上门提亲的要把门槛都踏破?”
  这男人竟然这么会讨好人?
  顾明兰伸手在他腰间捏了他一把才说:“胡说八道什么?要是被人听见了,人家还以为娶了个什么绝色美人呢。就我这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模样,哪里比得上我表姐?别让人听到你这话笑死人了。”
  那二表姐好看是好看,那也是因为一直不干农活养白了些,而且她更没有自己这媳妇的灵气与大方。自己的媳妇以后他也不准备让她过风吹日晒的日子,只要把她养上个一年半载,这表姐哪能赶得上自己这水灵灵活生生的俏媳妇半点?
  其实女人并不知道男人的爱好,爱女人的漂亮是固然,可是男人更喜欢女人的娇俏。一个会撒娇会磨人的女子,远比一个养成大家闺秀一派正经的女子来得可爱。
  朱正清握住她的手放在嘴边香了香才说:“我的媳妇就是个绝色美人,这世上谁也比不过。”
  感觉到了这男人心绪的浮动和身上的热度,这可是在亲戚家,可不是在自己家,于是她抽回了自己的手转身给朱成敏捏被子说:“睡吧,明天早点起来。”
  朱正清见她这模样也知道这地方不适宜,就算心里想得要命了,也只得讪讪的歇下心思睡了。
  顾明翠留在李家多陪两天外公外婆,初四一早吃过早饭,顾明兰一家从李家坝回朱家村的时候,朱正清提出去一趟坳子塘的大姑家。
  “相公,要不明天再来?今天这筐子里的都是李家的回礼,用它们去大姑家不合适吧?上一回大姑来,还特意给我送了一块花布呢。”想着自己手中也没什么合适的礼物,顾明兰想还是先回一趟家再来。
  闻言朱正清看看两个孩子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决定:“我身上带了二两银子,反正这筐里外婆家的回礼也不差,而且两个孩子也来了,拐上这山路两刻钟就到了大姑家,就这么去吧。”
  顾明兰总觉得自大年二十八抓鱼回来,朱正清就有一点什么心思。可是他不说,她也不准备问,人总是有点自己的秘密的。
  既然他坚持要去,顾明兰也不好反对了,于是牵上两个孩子的手,拐上了去朱大姑家的路。
  顾明兰从来没有来过朱大姑家,当她看到她家那状况,她真的吓了一跳。
  一个泥巴墙的院子,一进门那三间正屋竟然全是茅草房,而且两边的锁匙头竟然是篱笆筑成的,连泥墙都不是。
  这个家的日子苦到了什么地步?见到这情景,顾明兰瞬间觉得那块花布的重量太重了太重了。
  四人直到走到大门口,朱正清连叫了三声,朱大姑才从屋里出来。
  看到是他们一家时,朱大姑竟然呆了…
  “清儿…兰子…杰儿、敏儿,你们怎么来了?”
  朱大姑与朱老婆子的关系很不好,往年他们一家从未单独来过大姑家。
  朱正清因为心中有事,所以他对朱大姑的表现更是理解,他放下肩上的担子说:“大姑,清儿成亲后一直没来看你,可别怪侄儿没良心。”
  其实往年也不是朱正清不来,只是他如果一来的话,朱老婆子就会更跳起来。为了家宅的安宁,再加上以前自己手中羞涩,他过年节间来得极少。而原来的顾明兰嫁给朱福后,根本过的不是人的日子,更不可能与朱大姑有交集。
  如今他们一家虽然明面上没分家,可是实底里是分了家。
  分了家就各走各的亲戚,你要走哪,都是你的事,当长辈的要干涉,还会受到村人的笑话。
  朱大姑那受宠若惊的模样看得顾明兰心中很是诧异,这大姑似乎也太激动了吧?自己虽然嫁给朱正清才半年,可是也不是第一次见面,这大姑怎么就这么高兴?
  不过到了亲戚家,亲戚很看重,是人都高兴。
  顾明兰立即拉着两个孩子上前亲热的问:“大姑近来可好?以前一直都占大姑的好东西,可却没想着来看大姑,大姑你可别怪我们这些白眼狼。”
  朱大姑仿佛感觉到了自己表现有点过了一般,急忙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说:“傻孩子,说什么话呢。大姑这副模样,还能让你们沾什么便宜?外面冷,快进屋,以后可别说这些傻话。你们今天能来,大姑我可是欢喜得不行。大柱,你清表哥来了,你快来陪陪客。”
  听说大姑家的大柱表弟一直身子不好,如今二十三了也没说上个媳妇。老二唐二柱倒是成了个亲,只是生的一个女儿也不怎么机灵,三岁了连话都说不太清,去年春生了一场病就没了。
  果然这唐大柱真是有病,当他一出来,顾明兰看到他那瘦弱苍白且连站也站不太直的身子时,她眉头都皱了:这大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一个寡妇拖着个病儿子,小儿子小儿媳妇又不成材,真是命比黄莲。
  朱正清看到自己大表弟更瘦了,几乎是瘦得只余一把骨头了,他看着心中更是难过:“表弟你这身子还好吧?”

  ☆、361。第361章 养你一辈子

  唐大柱因为久病很少与人接触,看到自己的表哥表嫂也不免有点腼腆,听到问话扯了扯嘴角笑笑:“还好。”
  听说这表弟的病是娘胎里带来的病,看过无数过郎中,吃了二十几年的药。顾明兰看着他那几乎一点血色都没有的脸,她内心暗叹着,这人恐的命怕不长了。想到这,她心中更为朱大姑难过。
  人生三大悲剧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朱大姑已经历了中年丧妻夫的剧痛,恐怕不久的将来这老年丧子的悲剧又要在她身上重演。
  朱正清看表弟似乎连站稳都困难,赶紧站起身让了个位子:“表弟,在这坐。”
  朱大姑赶紧又加了一张凳子在一边说:“清儿,你坐好了,让大柱坐这里。你们先喝着茶,大姑这果子也平常你们就尝尝好了。我去做饭,大柱,你先陪陪你表哥一家。”
  顾明兰知道她一个女人坐在这里不合适,见朱大姑出了门,她赶紧与朱正清说了声出来帮忙,就出了门。
  厨房是竹篱笆围成的,早年问敷上的泥巴也早已脱落,整个厨房四面透风。
  朱大姑见顾明兰进来帮忙有点难为情的说:“兰子,你去烤火吧,这里大姑自己来。”
  顾明兰自是不点明她的尴尬之处,而是装傻乐呵:“大姑,我烧火的技术很不错呢。”
  朱大姑太客气,为了招待他们一家把家中仅有的三只老母鸡都杀了一只给款待他们,拦了许久都拦住。顾明兰知道大姑家的日子过得太难,心里很不过意,离开的时候示意朱正清塞了二两银子给她。
  朱大姑哪里肯拿这二两银子,推桑得快要哭了,最后她也不知道朱正清说了什么,朱大姑终于接了下来,只是看向顾明兰的眼里全是泪花。
  接受到这样的眼神,让顾明兰心中噻噻的。她知道也许二两银子现在对于她来说真算不得什么,可是对于大姑这个贫穷的家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碳。
  她在朱家碰到的长辈真心对他们这一家不错的人也就是这个朱大姑,虽然朱老太太、大伯娘和朱三婶也算得不错,可是她们的眼中没有真情。唯一有朱大姑看他们一家的眼神,饱含了真情。
  回来的路上,看着一路沉默的朱正清,顾明兰思索了一下才说:“相公,我看大姑家的表弟重活是干不了,你看要不今年让大姑也在后山的荒地上种些桑树,到时与我们一块学着养些桑蚕如何?蚕茧太少我们这里也没人收,可是不让它做茧,让蚕全吐成丝,我们做成丝棉被、丝棉袄拿去城里卖,你觉得如何?”
  用丝棉能做被子?还能做棉袄?
  朱正清可无法想像,那桑树怎么变成丝棉被。
  只不过自己的媳妇能够帮助大姑,那当然是好事。
  朱正清就想着,万一到时那丝棉被丝棉袄没人要,那自己就出点银子把大姑家的丝棉收了,那样大姑家不就有了银子的来头么?
  “到时我再来一趟大姑家。”媳妇说了一家人不说谢,朱正清以一句最简单的话表达了他的态度。
  回到家时天色已不早了,朱正清在唐家又多喝了两碗水酒,回来后坐烧好炕就已经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见他如此,顾明兰怕朱正清真这么早睡了,半夜醒来要饿,于是赶紧收拾了一下东西,就早早的做了点面条吃了大家早点睡觉。
  顾明兰洗漱好回到炕上,她以为朱正清这一会早睡着了。
  哪知她刚一上床,被子就掀开了,大手就把她拉了进去,然后衣服就被剥脱了…
  “喂,你不是想睡了么?别闹,我看你扛不住了,还是早点睡吧。”
  “唔唔唔…我要吃了再睡…兰儿,我饿了两天了…”
  朱正清含糊的吱唔声表示了他这会很忙,胸前传来的阵阵酥麻让顾明兰脸郏泛红,感觉心中有点难受,她伸手要推开胸前的大脑袋:“不要…松口…早点给我睡觉去,我要睡了。”
  浑身如火的男人哪里会听她的话,松开一只又吮上了另外一只,大手扯去那条小内裤,把一只玉腿直接架到了他的粗腰上,顿时,火热顶在了门前…
  “乖,你先睡…”
  如果这样的时候她还能自己去睡,顾明兰腹诽除非她是性冷淡。特别是当那火热坚硬的东西顶上了她的珍珠上下滑动时,一股热流竟然喷涌而出…
  饥饿的男人如狼似虎,顾明兰在身上之人连连的冲击下,嘴里发出了啐啐的呜咽:“哦哦哦…够了…相公,够了…”
  这样的模样更加刺激了朱正清,他紧接着又是一阵猛冲,直到仿佛全身的血液都流进了那深涧中,他才“轰隆”倒下:“兰儿,真好!”
  两人紧紧相拥了一会,朱正清这才起来拿着准备好的湿棉巾帮顾明兰擦试,他知道她极要干净,每一回不收拾好,她一个晚上都会睡不好。
  虽然真的很累,可冷棉巾的擦试让朱正清一时睡意不浓,想起今天在自己大姑家媳妇的表现,以及回家路上顾明兰出的主意,一时间让他心中哽哽的。
  搂过身边的人在怀中,朱正清感性的说:“兰儿,有你真好!”
  睡意已浓的顾明兰顿时被他这感性的声音又惊醒了一些:“傻乎乎的说什么呢?还不想睡么?你一路回来都挑着东西,应该累了,再点睡吧。”
  “兰儿谢谢你,我给大姑那么多银子你不仅没生气,还给她想办法过日子,谢谢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