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明兰不知道朱正清明明刚走出去,又突然返回身来说这几句话是什么原因。可是她觉得他说得在理,于是也点头答应了,并朝他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
  老老实实的听从了朱正清的劝告,顾明兰为了不给自己添堵,只要朱老婆子在家,她基本上不出门,不管她在门外说东道西指桑骂槐,她当作没听到理也不理。
  身体总算好了起来,再也不会一动就喘气加无力。虽然还谈不上身强力壮,可也不是那城里的娇小姐,连走路都要人扶。这天她在屋里坐着有点累了,见院子里安静了就出来走走。她自到这个世界,也没想着以后在朱家过日子,所以出来了两回,她从没有仔细的打量过朱家的样子。
  天气实在不错,又实在是无聊,顺带想了解一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顾明兰也就随便走着打量起这朱家来。
  背朝院墙面朝院内,迎面看来是五间正房,还有东西厢房。
  房子都是木头泥砖建的非常简陋,院子很大,以她目测大约有一亩多地。
  再走到屋侧看看后面,她发现后院更大,最少有两亩地的面积,都种着东西,都是用来过冬的蔬菜。
  东厢跟正房中间有两间矮房是厨房,西厢边上有两扇像是放粮的库房,门口西边是鸡舍,厕所在后院,再后就是牛圈。
  从农村出来的顾明兰还是觉得这朱家的房屋院子都挺大的,不过她也知道,不管前生后世的农村里,基本上都是这样,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围墙院子房子后院连成一块,有的人家屋侧还有不少的空地,为的是为后面的儿孙长大后,再坚几间房。
  看朱家屋侧也有这样的一块地,也许朱家也是这个打算。确实等儿子全部成亲后,都要分家过日子了,要分家过日子,那就得再坚屋子厨房猪栏茅厕。
  院子是不错的,虽然是很普通的农家院子,可是一住人能和和睦睦就不普通。只可惜这院子里的人,顾明兰成心没觉得有两个好人。
  两过两侧的屋侧,看过屋侧后的菜地,八月的太阳白天还是很还晒的,走了一圈后,顾明兰觉得自己都出了微汗,于是她找了根木头坐了下来休息。直了玩得回来了的朱成杰看她坐在高木头上很累的样子,立即问她:“三婶,要不要我去帮你搬跟竹椅子来?”
  既然外面阳光如此好,空气也新鲜,顾明兰还不想进去房间里,因为进去了就是睡。于是她朝朱成杰点点头道谢说:“好的,谢谢成杰!”
  看哥哥去给三婶搬凳子了,朱成敏也屁颠屁颠的进去端了一杯茶出来说:“三婶,你要喝茶不?”
  孩子虽然很讨厌她当娘,可是他们还能够听他们亲爹的话,认认真真的守着她,就说明了两个孩子对这个原主还是有感情。顾明兰本就是当过妈的人,对孩子还是有一种天生的喜欢感,特别是成敏又很粘她,她有时会觉得在她的身上,能看到自己那可怜的女儿身影。听到小成敏讨好的笑脸,于是她笑着接过茶碗说:“谢谢成敏!三婶正好渴了,一会我给你们讲故事听。”
  她得到谢谢了,一会又有故事听,朱成敏很是兴奋:“不用谢,我不累的,三婶一会你讲口渴了,敏儿再给你端水。”
  她又不是水牛投胎,能喝得了这么多水么?不过孩子的心总是好的,她把碗递到嘴边慢慢的喝了起来。碗比较大,一口气喝不光,而且这身体也不能喝急水。端着水有手,看着一身破烂的朱成敏鲜亮讨好的小脸,顾明兰心思沉沉的陷入了沉思…
  前世的她也是在农村长大的,虽然那个时代条件并不好,可是她也从来没有穿破到这种地步。
  而现在的朱家,虽然也只是农家,可是家有四个大劳动力,又有十几亩田地,还有一个会打猎手艺的亲爹,按理来说这日子在村里算是中等人家了。就算比不过那些地主、族长村长之类的人家,但也不到于两个孩子成天穿得个非洲难民一般吧?而且,好似也就这父子三人是朱家穿得最差的人。
  不,应该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原主。
  原主的衣柜里,有几件衣服已经洗得泛白,恐怕还是她初嫁过来的几件陪嫁衣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他自己不要穿也就算了,可是这孩子他也不知道顾顾?
  一时顾明兰发起了呆…
  两孩子见她在发呆,于是追促着:“三婶,你快讲故事呀!”
  顾明兰从沉思人惊醒过来,看到四只大眼直愣愣的盯着她,她连‘哦哦’两声。前世给女儿讲过不少的幼儿故事,不知适合不适合两个六岁的孩子听。她稍一思索才说:“三婶与你们讲一个长鼻子的故事…”
  朱正清站在院子门口,看着树下围在一堆的一大两小没有走进去,只听得顾明兰轻轻的声音在问:“那你们说说看,小孩子能不能说谎?以后你信要不要做一个长鼻子的人?”
  一个人长着长鼻子,那不是拖地了么?鼻子拖在地上,要是沾了沙子怎么办?朱成敏恐怖的摇晃着小脑袋说:“哥哥,我可不要长长鼻子,我以后再也不说谎了。”
  朱成杰也叫着:“我才不长长鼻子呢!以后我们都不说谎了,让说谎的人长长鼻子去!”
  说谎的人会长长鼻子?
  朱正清差点笑出声来:她自己都在说谎呢。
  不过她这教育孩子的办法还真是新奇,她这说谎也是为孩子好吧?那么是不是这就叫善意的谎言?
  “你这是站在门口不进去做什么呢?”一声吼叫把朱正清吓了一跳。

  ☆、37。第37章 她先试个弱

  “爹,你回来了?”
  门外的声音也同样惊醒了树下三人,朱成敏见是朱正清回来了,立即叫了声:“爹爹,我们在听三婶讲故事!爷爷,三婶给我们讲故事呢。”
  朱正清虽然心里很是奇怪这顾明兰怎么会讲故事,而且讲的似乎孩子们还很乐意听,本想问个什么故事,可是看着女儿那笑盈盈的小脸,再一看自己爹进了院子,他也就没有去问了。
  怕自己爹怪罪于孩子不听话,把顾氏给累病,于是他故意虎着脸说:“你们三婶身子还不好,不要累着她了。”
  朱成杰立即从顾明兰身边站了起来说:“爹爹,我给三婶搬椅子了!”
  “我也给三婶端茶喝了!”
  朱正清这才轻轻的“嗯”了一声:“你们都是好孩子!这会外面起风了,你们扶三婶进去吧。”
  见太阳落了山,确实起风了。而且,这朱家几个最喜欢歪叽的女人快要回来了。顾明兰站起来,牵着朱成敏的手朝朱正清勉强的笑了笑就进去了,落下朱正清站在院子里呆看着大门。
  朱正清怔收怔的看着隐进屋子的身影,不知为什么,他有种越来越强的感觉,这个顾明兰真的不一样了!怪异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以前那个胆怯、老实的弟媳妇,在她嫁给他几天之后,行为举止变了很多,难道这才是她的真性子?看来,自己对她了解得太少了。
  不过这个性子比以前更好些,以前太老实了,总是受自己娘亲和弟媳、妹妹们的欺负。可惜她不愿意接受他,否则他们也许能好好的过一生。想到此,朱正清的心沉了下来。
  坐在坑上的顾明兰见朱正清沉着脸走了进来,她连忙低下头不去看他,不过心里嘀咕着:我哪里得罪他了?
  要说得罪他,那也是原主伤了他的自尊,与她无关好不好?
  别朝我发火,那不是我干的,我初来窄道,除了那天晚上几句话之外,我就没招惹你。
  顾明兰这一低头自嘲的行为看在朱正清眼里完全变了味:看来她是看都不想看到自己了。刚才还说她的性子变了,就得似乎没那么懦弱,这一会就打回原形了?那天晚上跟他对着干的那性子又跑哪去了?
  想想他就生气:“低着个头做什么?又没有人欺负你,你这是怕什么?我是个人,又不是只老虎,还真能吃了你不成?要不就好好躺会,要不就起来走走,这样子让人看着憋气。”
  朱正清这一通火让顾明兰非常不明白,这算男人算是生气还是关心?
  在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她还是示弱的好。顾明兰抬起头来一脸不安的样子喃喃说:“我,我也不想睡,站着累头也昏,我就这样靠靠人舒服些。”
  果然听她这么一说,朱正清脸一禀:“头还很痛?要不要紧?”
  不想他太过关心,也不忍让他太过担心,顾明兰轻轻的摇头:“不算很痛,就是人昏昏沉沉的,总让人提不起劲来,而且还觉得头有千斤重似的。”
  那柔弱无助的模样,让朱正清脸上又渐渐有了关心:“我还是扶你到庆生伯那儿一趟?让他再帮你准把脉。这头上的伤是最要紧的,要是一不小心那血还积在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找大夫就得用银子,想起朱老婆子那杀人的眼光,顾明兰就有点烦,再说她又不是真的那么不舒服,她这会也是是在装罢了,一去郎中那她不就露出马脚了?
  顾明兰还没有打定主意以后要怎么生活,她想还是尽量不去惹到朱老婆子,她把那老太婆当成一个无关紧要之人。一说起去看病,于是她赶紧摇头说:“不用,真的不用。庆生伯说了那药得吃十贴,今天才吃七贴,应该还得过几天才会好,我想吃完再说了。我看这药也是花了银子捡回来的,还不便宜,要是…要是知道浪费了银子,那家里又…”
  对于朱老婆子,顾明兰真的不是怕她,只是烦她!她以前可是一个利索直接之人,也是一个和善圆滑之人。她不是斗不过这老婆子,只是不想落得与她一样成了多嘴村妇。
  听明白了意思的朱正清一脸阴沉的打消了扶她去看大夫的想法:“那你就好好休息,这几天天能吃得消就让孩子扶你到外面去走走,要是累了,就多休息一会。别去管娘说什么,她年纪大了不胡咧咧就难受,她要是说什么,你就当没听到吧。”
  “嗯,我知晓的。”她不装作没听到,难道她跑出去与她打架不成?可是在这个男人面前,她还是禁不住变乖巧了。
  看着朱正清出门的身影,顾明兰越来越觉得,虽然只接触几天,这个男人真的算得上还行。一个能对愿死也不愿嫁的女人这么和善的人,那心肠一定是不坏的人。
  为了给自己思索了解这个世界的时间,顾明兰很多天都没有再看到朱婆子了,只常会听到她中气十足的在院子里漫骂。不是骂儿子,就是骂孙子孙女,反正没个停歇。
  自此,顾明兰只要大家都在家,她就不出门,就算是朱正清进来,她只也是木然的坐着。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只有等大家都出门做事,她才会到院子里坐坐或者到外面走走。
  已经到这个世界近十天了,身体基本上没了大碍,除了头偶尔还会有点昏沉外,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不适,于是她出来走走的时间更长了。
  这天她站在院门外看着村庄里,从顾桃清的嘴里,加上记忆里得知朱家村埭属于五幸镇。因围镇而居的是以五姓为主的家族,原先叫五姓镇,后来姓氏多了才改名叫五幸镇。
  朱家村是离五幸镇相对近的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条从山下流下来的河。朱家村人大多都沿山面河而居,村子里除了七八户人家是外来的姓户外,余下的几十户人家都姓朱。
  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朱家村。
  只是这样的世家村子里,会有什么样的大规矩,顾明兰也担心起来。

  ☆、38。第38章 妯娌的真话

  顾明兰站在院门边,一路望去,八月的田野里到处都是金黄。出了门看到一座木头搭成的小桥架在小沟上,越过一条一米五左右宽的小路五十米左右,就是大路,再越过良田后走上两三百米下坡就是河,过河又是良田与山林。
  “弟妹,听说你身子不好?”提着一桶衣服路过的大嫂朱唐氏,看到顾明兰今天出了门便关心的问了一声。
  跟她在身边六岁的女儿成莉也叫了一声:“三婶。”
  记忆中的两妯娌关系并不亲近也不疏远,也许是相互相惜,两人平时还是有一些来往。顾明兰见是朱唐氏于是笑了笑:“是大嫂,这么早衣服洗好了?成莉也能帮你干活了,真能干。”
  朱唐氏突然见这老实的弟妹竟然一口气说这么长一串话,而且还学会了夸孩子,这可是真变性子了,平常她可是憋半天也憋不出三句话的人。于是她扯扯嘴角算是笑了:“嗯,孩子多又爱地上打滚,这衣服每天不换洗一次,可就分不清纱眼了。听说你出了点事,你身子有没有好点?”
  也不知道她知不知道详情,只是有关于自己的名声,对于朱唐氏表示好意顾明兰只能敷衍:“还不是太好,走着走着头就会发晕。”
  朱唐氏瞄了瞄院子里才悄声说:“我说弟妹,不是大嫂我嘴多,实在是你这性子让人看着着急。你那老实性子再不改改,总有一天会死在那老太婆手上。自己的命要自己惜,以后可得好好爱惜自己,你不爱惜自己,别人是不会来爱惜你的。
  你的事虽然村子人知道的不多,可是大嫂我可是一清二楚。大嫂与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死不了那就好好过,比起三弟那个烂东西,二弟这个人还算是个好的。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可品性要比那烂人强得多。两个孩子跟你也亲,你可得打起精神来过日子。不过大嫂也了解,要跟这死老太婆一块过日子,天天吃肉也不香。可这儿大分家树大分丫,等老五与梅花都成了亲,你们就不用与她一块过日子,再熬几年吧,相信你以后会有好日子过。”
  也算是肺腑之言吧?
  好似朱唐氏对朱正清与朱正福兄弟特别了解,而且对朱正福的印象特差,这是为什么?
  难道朱正福的底细已被朱唐氏看清了?这很有可能。否则一个当大嫂的,不会对着当事人揭那死鬼的底细。
  只是原主与朱唐氏并不亲热,有的话不可能会跟她说得这么直白吧?顾明兰感觉今天的朱唐氏似乎也与平时不太一样,有意与她套近乎。
  难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今天朱唐氏突然与她说掏心窝子的话,经历了太多变故的顾明兰心存疑虑的问:“大嫂,朱正福是不是对大嫂不尊过?”
  朱唐氏一脸不屑外带讽刺淡淡的说:“弟妹以为大嫂我存心挑拨不成?也许你认为我有他心吧?这点你不用担心,我这人虽然嘴巴有点厉害,性子也泼辣,可是我这人却有一点好,不做这种造谣中伤的事儿。
  老三他对我倒是没有不尊敬,只是我就是看不惯他罢了,自诩为读了书,就好似已经考上了状元一样,完全不把他大哥放在眼里。不管他大哥有多少没本事,可再怎么着他年纪小的时候,读书的银子总是他大哥与二哥出血出汗赚来的。他虽然说读了这么多书,可是读到哪去了,我想弟妹也明白吧?他表面上一脸斯文,可实际上就一败类!
  分家后也不知道怎么着手头紧了,一旦找婆婆要不到银子,看你大哥老实,常过来跟他开口,你大哥说没银子,他就发誓赌愿。你想想,一个为了十个铜板也能发誓赌愿的人,会是个有出息的人?在你面前我可不是故意说他坏话的,更何况是个死人。只是我跟你说,你为他守,不值得!”
  一边看不起自己的大哥,一边却总是找他哥哥借钱,原来这当大嫂真的是早就把那个人面兽心的烂人给看透了!
  要防人是应该的,但别人对你掏真心的时候,你如果还是一味的淡漠,那就会伤人心。
  闻言顾明兰真正感激的说:“谢谢大嫂真心相劝,你的话明兰会记在心中。说实话我从没有过想着守着他,这样的人他死了我真的觉得省心。不是说我心这么毒,大嫂你怕是不知道我以前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你要了解实情,你更会说他死得好。前几天做出那事,那也是太绝望了,这原本以为自己的这苦日子要盼到头了,可现在这样子…”
  是啊,在这样的婆婆手里讨生活,她唐美兰可是记忆深刻。如果不是自己娘家强势,这朱牛氏不把自己两夫妻榨干,她不可能让自己两口子分家过。
  自己的男人不是她的亲生子,族里人也知道她那刻薄的性子,闹了几次大事,她也没办法不让自己两口分开过。
  可二弟就是她生的,又孝顺又能干,二弟妹又是个好拿捏的人,婆婆会让他们一时半会分家过日子?恐怕太阳打西边出来。
  此时的朱唐可没想到,她不知道自己的弟妹已换了灵魂,这太阳有一天还真的打西边出来了。
  看着这弟妹一脸的悲怆,朱唐氏深深的叹息一声:“我们都是苦命的女子!要不然怎么会嫁进这朱家门?我还是比你好的,嫁的个男人还算是个人,不会愚孝,还知道疼媳妇。唉,不管如何,日子还得过,我们还是好好对待自己吧。”
  顾明兰知道朱唐氏跟朱老婆子的关系是极度恶化的,她也不想在她面前再多说什么:“谢谢大嫂提醒,我会好好想想的。要不进来喝杯水?这天还是有点干燥的。”
  朱唐氏嘴角高高勾起:“不喝了,她的水我看都不想看一眼。反正上个坡就到家了,有空过来坐坐吧。成莉,走了,先头去看看你妹妹醒了没。”
  没想到朱唐氏对朱老婆子的厌恶竟然连水都喝不下去了,这厌恶可够深的。顾明兰点点头:“大嫂慢走!”
  “哎哟,看这两妯娌亲热的模样,可真让人羡慕。”

  ☆、39。第39章 闺密的算盘

  顾明兰转着一看认出了来人,正是虎子的后娘、原主的姐妹朱姜氏。
  明明是句好话,可这话听在顾明兰耳中,却怎么听怎么拐扭。
  “是正明嫂子,你也洗好衣服了?”顾明兰不得不出声,毕竟是原主的熟人,她要是突然变得像不认识人一样,那可就要惹人猜疑。
  朱姜氏看着娇娇袅袅的顾明兰装出一脸亲热:“听说你这几天病了呢,我本想来看你,这家里孩子多事也多,一直没顾得空呢。正林嫂,你也来看兰妹子了?”
  朱唐氏是极看不得朱姜氏的恶毒手段的人,只是她手段再恶毒也施展不到自己家孩子身上来,她特不爱与朱姜氏搭讪,于是淡淡一笑:“我只是出来洗衣服,恰好看到弟妹罢了。你们聊,我去晒衣服了。”
  朱姜氏也知道这朱唐氏不喜欢自己,她也没有要去巴结朱唐氏的想法。当年与顾明兰表面交好,一来是顾明兰老实会听她胡陷,二来是她想着要是朱正福真的中了秀才,那她可是与秀才娘子交好,而且这秀才娘子会听她的话。
  见朱唐氏要走,她扯了扯脸皮说:“那你慢走。”
  顾明兰与这朱姜氏并不熟悉,对她有印象还是凭着脑子中那点记忆及虎子的哭天喊地的呼痛。
  本想打个招呼就进门,哪知朱姜氏就拉住了她脸色变了:“兰妹子,听说前不久你与这朱老二成亲了?怎么就嫁了她呢?你不是说了出了朱家愿意给我二弟当媳妇的么?这事怎么突然变了?”
  什么?
  原来的顾明兰竟然被这朱姜氏哄了?
  怪不得这朱姜氏对原主这么好,每次原主被朱老婆子骂了打了,这女人就会找机会安慰她,说尽朱老婆子的坏话。
  原来打的这么个主意!
  “那个…那个…嫂子,可不是我愿意这样做…是婆婆她…”这性子极符合顾明兰原主的性子。虽然一句话说得个断断续续,可朱姜氏是能听明白的。
  她狠狠的瞪了朱家大院一眼恨恨的说:“老不死的东西,她这么做不就是不想把你的三亩嫁妆还给你么?死东西,怎么不早死!我看你这三亩地是不是就能让朱家发了,让这三亩地撑死你个老太婆!
  还有弟妹也是太没用了,她不让你出朱家,你就认命了?难道你在她手下日子还没过够?我二弟虽然长得难看点,但最起码不残吧?这朱老二可是一条腿继过的人,庆生伯都说了,他的腿以后干重活可不合适。看来,你也是个没福气的命!”
  看着头也不回的朱姜氏,顾明兰傻傻的站在原地:这人是闺密?怪不得世人都说,闺密是用来出卖的人。
  虽然身体好了不少,可是长久的走动就有点累。再加上她不想让朱老婆子母女婆媳看到她,于是转了转之后,就进门休息了。
  吃过饭孩子睡下后,朱正清拎着一桶热水进了门:“来泡泡脚吧。”
  天气并不冷,只是有点凉罢了。这里的气候比她前世的地方冷得快点,可也没到冰天雪地的时候也用不着泡脚。顾明兰客气的说:“这天不冷,我洗洗就好了。谢谢你,你把水放在那,我自己来。”
  朱唐氏说这个男人还算个好的,顾明兰虽然不能完全认同。不过从他每天给她送水送饭,还外带给她打洗脚水进来,她觉得总算不是个太差的男人。
  听到顾明兰跟他说谢谢,朱正清苦涩的笑笑:“不用这么客气,我是个大老粗,这种文皱皱的东西肚子里太少。既然你是在我家受的罪,又是因我而起,做这些算是让我自己心里好过吧。”
  面对自己这个宁死也不愿嫁的女人,朱正清算得上大度的了。顾明兰知道他心中也不舒服,可是她不会因为这一些就留在这朱家村,也许朱正清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