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明兰非常清楚,这一点要是传出去,有多少男人会笑话他没出息?
朱正清不喜欢媳妇感动,他只喜欢媳妇开心。
“睡吧,别感动了,等你忙了这几天,晚上再好好的报答我。”
这男人!顾明兰确实眼皮也抬不起来了,强行朝朱正清甩了个白眼,看着他那傻乐的表情睡了。这个晚上,她发觉她睡得很沉,连个梦都没做。
日子顺心了,也就过得快。
秧苗长得很好,再这半个月早稻就可以插秧了。
赵大叔自己的地还没到插秧的时候,朱家要种植双季稻五亩地,朱正清见蚕大了,吃的桑叶太多了,于是就把整理包给了他,自己刚抽空帮着顾明兰到山上采桑叶。
赵大叔自然是很开心,当晚就过来商量整田的事。
对于工价,他什么意见都未提,只提了一个要求:“侄媳妇,大叔我一天扣二十文工钱在你这,我一天三餐都在你这吃喝算了,反正小七也常不在家,我光棍一个就懒得去开火了。”
这赵大叔是个极勤快之人,上回来帮忙,每天早上天才朦朦亮他就下了地,等天大亮了他已做了一个时辰了,然后再回去做早饭吃。
这样确实不方便,反正自己家人也不少,一日三餐也省不了,于是顾明兰就答应了。
本想不扣他的工钱,可是赵大叔极忠厚,你不扣那他就不好意思留下来吃。
于是顾明兰按他的意思做了,哪知第二天上午赵七也抓了一把大钱过来了:“嫂子,以后我来你这吃一顿,你就记一顿的帐,月底我一起付!”
顾明兰一翻白眼:我家又不是开食堂!
桑叶大多数都是朱正清采来的,有李香芸帮忙养蚕,顾明兰就轻松了许多。
天气渐热,大家的胃口就差了些,想着家中都是干苦力活的人,不吃好吃饱就没有精力干活,一旦有空,顾明兰总是自己操刀做菜。
这天,顾明兰想到了几个清爽可口的下饭菜,就去河边扒了一把水芹菜,又去地里挑了一篮子荠菜回来。
水芹菜她准备猪油辣酱清炒、荠菜刚准备凉拌。
哪知这新鲜的野菜惹来了口水,柳姑姑提出来了:她们两人想以后中午也留在朱家搭膳。
☆、541。第541章 陈掌柜来了
成敏听到柳姑姑说要在自己家里吃饭,八岁的小姑娘喜恶已经表情得很明显了。
她怕顾明兰答应,悄悄的扯了扯她的衣袖,表示自己不喜欢她们。
这段时间虽然两位姑姑态度转变很多,但顾明兰依旧对她们不冷不热恭敬有余亲热不足。
其实她不想让柳姑姑丙人在家里吃,只是她们已提出来,她真要拒绝,这会让人面子抹不开。
顾明兰想着她们在朱家的日子也不长了,只得应了下来,还准备着给她们安排一个院子中午休息。
好在这屋子大,为了给李香芸找伴,顾明兰安排她住了朱梅春住过的那间屋子,而成敏喜欢上了王二丫,没几天也搬去与她表姑姑睡了。
前左厢住满了人,她就把两位姑姑安排在前右厢房,还置办了两张小茶几,以便她们中午不睡时喝喝茶。
直到吃过饭,小成敏的小嘴还嘟着。
顾明兰觉得小成敏性格很好,也很善良,但是毕竟还是孩子想法,于是带着她到屋里,讲了一会道理,直到小丫头脸开了,这才让她去休息。
忙乎了一上午,顾明兰有点累了,她见朱正清中午也是一身大汗的进了门,就让他随便冲了下,准备午休一下。可此时小黑却在大门口叫了起来。
朱正清没理外面,想着反正家里人不少,小姑姑又不爱午睡,她定会去开门。
可没等他们躺下,却听得朱阿秀在叫:“清儿,有位姓陈的掌柜找你呢。”
顾明兰知道朱正清这些天都在田里忙很是辛苦,陈掌柜的来了,应该是的她,于是按下他:“我去吧,你睡会。”
其实朱正清也知道,陈掌柜来肯定是找媳妇,他去了也没用,也就没起来。
只是他以为顾明兰今天中午是没得休息了,哪知才一会她又回来了:“这么快?陈掌柜的有何事?”
见他还未睡着,顾明兰躺在他身边微微一笑:“陈掌柜的与我商量,能不能把那做调料的方子卖给他,说有人肯出大价钱。”
“哦?大价钱?那是多大的价钱?”
顾明兰侧眼笑看他:“一千两!”
“什么?”
看着朱正清大惊小怪的样子,顾明兰伸手把他给按在了床上:“睡你的吧,一千两银子我可没打算卖呢!”
这一下朱正清更睡不着了,他“咻”的翻身坐起来:“媳妇,你拒绝他了?”
顾明兰笑笑:“你觉得可惜?”
虽然朱正清一时被那一千两银子给惊吓了一下,可一想着自己媳妇做的那东西,真要有能力的人卖去了,那赚的是多少个一千两就不知道了。
想到这朱正清立即冷静的说:“媳妇,我只是惊讶,不觉得可惜。你的手艺不只值这么一点银子,卖与不卖,你自己作主就行。反正家里用不着你把那些好东西卖了过日子,我只是担心,这要来卖方子的人,你不把方子卖给他,会不会来找麻烦?”
这一点顾明兰还真没想到过,听到朱正清提起,她脸色凝重起来。
怀壁其罪,这是千古教训。
她一定要想个好的理由拒绝那买主,否则这制作方法不是喜了。
话说陈掌握回到酒楼见过他在临县合作的伙伴张老板:“没成。”
张老板在柳山县共有三家酒楼,与陈掌柜合作的只有一间酒楼。可那两家酒楼是经营多年的生意,却没有去年开始合作的这一家的生意好,他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菜式的问题,更多的是这陈掌柜的提供的调料的问题。
这调料有这神奇的作用,这让张老板起了心思,他想把这制作方法买去,然后专门制作调料,边做酒楼兼营调料生意。
听陈掌柜说生意没谈成,张老板很不解:“是不是嫌出价太低了?”
一千两的价格,在张老板眼中也不能算小钱,所以他觉得不太可能是这个理由。
果然陈掌柜的摇了摇头:“顾娘子说,制作的方法虽然繁杂但要学会还是可以,只不过最难的就是山中寻原料了。这椒盐中共有十三种原料,全是在山野中采来的中草药,一般的人都不认得。更别说这鲜味剂了,它用到了二十七种中草药原料,她两夫妻每年秋节几乎都用在这采草药上,可是也只能制作出这些调料。
顾娘子说了,她只把法子教给你,可这原料她没法提供,而许多的原料现在找都找不到,更别说采了。一千两银子不是小钱,她说万一她把方子卖给你,而你又找不到原料,到时你定要气恼了。”
张老板似乎不太相信:“有这么多原料在里面?”
陈掌柜的却有点相信:“应该顾娘子没撒谎,生意好的时候,我让她多送些调料来,可她却说没办法送。一来是制作太麻烦,二来就是少了原料。”
其实这正是顾明兰防人的策略,她很清楚光靠陈掌柜一个小酒楼也发不了财,为了防这陈掌柜起心思,她一直都是有限供应。
此时她想不到,她正在烦恼的事,陈掌柜正为她阻拦。
只是张老板虽然信了几分陈掌柜的话,只不过他还是没有全信。
起了床洗好脸,大家准备上山采桑叶,王二丫跑了进来:“二嫂,她又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谁又来了?看这姑嫂的表情,似乎这人特不受欢迎啊?
“二嫂,我回来上工了。”
朱梅春这自来熟的性子,倒真让顾明兰跌破眼镜!
她回来上工了?好似她昨在才回去一般。她倒好,回去拿衣服拿了一个月觉得难为情,倒似她多有功劳一般。
这样的女子,怀着那样的心思,顾明兰不会引狼入窝。
顾明兰这两天正要请人帮忙,可是再缺人,她也不会让朱梅春再赖进来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更何况是这样的大神。
顾明兰淡淡的笑笑口气非常客气:“梅春妹妹,对不起啊,你一回家就这么多天,我想着肯定是你自己家中忙过来,因为家中忙,所以我也就没等你了。我家现在人工已满足了,不再要请人了哈。等过段时间家里忙不过来时,我再让你二哥去叫你啊。”
☆、542。第542章 朱梅春又来了
“娘,我说了二嫂家不会让我来了,你偏让我来!你看吧,这可不是我胡说!”顾明兰的客气话一落,朱梅春很生气的冲着门外喊了起来。
这女孩子是怎么说话的呢?怎么说是不会让她来?明明是她自己跑了,这母女俩到底是想做什么?
看到一直站在院门外的朱孙氏,众人看向朱梅春的眼光中充满了轻视。
朱孙氏一脸尴尬的走了进来:“哟,二侄媳妇,你们这是准备出门呐?”
顾明兰不想因为这两母女耽误时间,今天她想多采点桑叶,明天想去采茶呢,现在正是采茶的季节,她采桑叶的时候发现山上有不少的野茶树。于是她假假的客气:“大伯娘来镇上了?这可真是难得。你还是第一次来我这里呢,是让梅春带路的吧?小姑在家呢,你进去喝杯茶啊,我就不陪了,我得陪衙门里两位姑姑上山采桑叶去。”
“哎,二侄媳妇…”看着顾明兰直接走人,朱孙氏急了。
对种样不知道看脸色的母女,顾明兰有点烦了:“大伯娘,你有什么急事?要是没急事,那我得走了,要是让两位姑姑等久了,可得吃罪了。”
衙门里的姑姑?
朱孙氏看着两位头面都包得紧紧的女人满脸疑问:这两个女人是衙门派来的?衙门派这两个女人跑自己侄子家来做什么?
可惜,朱孙氏不敢问。
“那样啊,能不能让梅春再来帮你啊?”
顾明兰一脸无奈:“现在家中的事我已做不得主了,大伯娘也知道我们是来帮王大人干活的,要不要请人,我已经没这权利了。大伯娘,不陪了啊。”
朱孙氏虽然还想再拖住顾明兰,当她发现那个包了头的女人回头一脸不悦的看着她时,只得讪讪的松了手。
朱孙氏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侄子家怎么会来衙门的女人。
再说,她还未听过衙门有女人呢!
朱孙氏直问朱阿秀:“秀儿,这老二家怎么跑出两个衙门里的女人来了?她们这是在做什么大事?”
自己这大嫂是个什么样的人,朱阿秀可清楚得很。
要是侄儿家养蚕的事让她知道了,她非得嚷着全镇人都知道不可。让别人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她一定会厚着脸皮掺和进来,分了银子还会不满意。
朱阿秀淡淡的笑笑:“大嫂,衙门里有女人我也才知道,听说是什么宫里出来的姑姑,专门配给衙门教礼仪啥的。她们来这里,那可是有大事的,不是跑来玩的。”
“大事?”朱孙氏皱着眉头问:“啥大事啊?就两个女人能做什么大事?不可能吧?”
朱阿秀依旧笑笑说:“那个正清侄儿去年不是学着种了两季水稻么?今年这王大人非得还让他帮着种第二季不可,正清侄儿又不认得几个字,想要把这种水稻的法子写下来,他也没这本事啊?这是县衙门的两个婆子,她们都是认字的人,是王大人让她们过来帮忙呢。”
“不是说那种子是从南蛮国来的么?而且二侄子还说那种子成本挺贵,种两季折算好成本后,也没有多少划头,他这又从哪来的种子?”朱孙氏半信半疑。
朱阿秀一脸难为情:“大嫂,是不是小妹没说清么?这种子就是去年正清侄儿种的那些谷子,王大人就是想试试,就用去年的谷子当种子,县太爷想看看这双季稻是否还种得出来。这不,用的地都是公家的地,这是怕万一没有收成呢。”
原来是这样。
“那她们上山去做什么?”
朱阿秀真有点烦这朱孙氏打破沙窝问到底的性子,她含糊的说:“说是天天在太阳下晒,人容易起火,今天大伙儿去山上摘点桑叶回来晒着当凉茶喝呢。”
想起去年顾明兰在朱家村种桑树晒草药之事,不懂草药的朱孙氏只得暂且相信了:“她们还真吃得闲。”
“嘿嘿嘿,是呀,大嫂,现在正清侄儿这不忙呢。二丫平常帮着做些杂活,也只管饭不管工钱。”
什么?只管饭不管工钱?那谁给她白干活啊?
想起自己来的目的,朱孙氏套问朱阿秀:“秀儿,你每天肯定很忙吧?既要做饭又要洗衣,还得打扫,这屋子这么大,有你忙的呢。”
朱阿秀随便应付她:“大嫂,我没得多忙呢,这家里也就几个人,能有多忙?那两位衙门来的姑姑,她们可不住这儿,只是白天过来帮帮忙罢了。”
“怎么就这么几个人?正清侄儿这不是时常有贵客来家么?”
朱阿秀一脸诧异:“贵客?大嫂说的贵客是谁?来家的除了衙门这两位姑姑,我在这住了一个多月可没见过贵客呢。哦,大嫂莫不是说的是衙门过来教侄儿种水稻的官老爷么?”
衙门过来的官老爷?
朱孙氏眼睛一亮:“对呀对呀,他们常在这里吃住吧?”
朱阿秀笑了:“大嫂,你说这官老爷就是官老爷,那可是个讲究的。县衙门派来的钱大人与方大人,他们可从来不来这里,吃喝住都在驿站里呢。”
钱大人与方大人,不是说侄儿那个结义兄弟姓王么?
“一位叫钱大人,一位叫方大人?我还以为是常去村里的那位王大人呢。”
朱阿秀双眼圆睁:“大嫂是说衙门那位当捕头的王大人?他怎么可能来这里?虽然说这里的地是他请正清两口子来种的,可他哪有空来这里?
上回我还听清儿在说,王大人管的可是一整个县的案子呢,一天到晚都不落家。这不,昨天还听说前不久汪家沟又莫明其妙不见了一位姑娘,王大人来了镇上连脚都没进这门呢。”
是这样么?朱孙氏一脸狐疑的盯着朱阿秀看,仿佛想看穿她是不是在说谎。
可朱阿秀神情淡淡的洗着手中朱正清换下来的汗衣,刚才的话就似拉家常一样,不在乎你信与不信。
见此情景,朱孙氏心里嘀咕开了:看来女儿也没说谎,想来这衙门里的老爷,事情确实多得很,不可能天天往乡下跑。
只是这王大人不来,梅春又受不了侄子家的苦,顿时朱孙氏心底里深深失望。
☆、543。第543章 大伯娘心思
套了小姑子半天的话,也没套出个有用的消息。
似乎觉得梅春嫁给王大人没什么盼头,想着家中还有很多事,她也不必在这侄子家浪费时间了,于是朱孙氏站起来说:“小姑,你和兰子说一下,今天我们就不在这吃饭了,下一回再来看她们。”
侄媳妇留了她们吃饭么?朱阿秀心知肚明:“那大嫂你慢走,她们这会出去了,不到过响也不会回来,就不耽误你的活了,我一定会与侄儿媳妇说的。”
也该顾明兰倒霉,这朱孙氏母女正要回家,她与两位姑姑却回来了。
“那个,大伯娘,这天色已正午了,吃了饭再走吧。”
表面的功夫不做,回到朱家村这朱孙氏还不把他们说个臭?人言可畏,顾明兰只得虚情假意的挽留。
朱孙氏本来听说这侄子家的贵人不来正想走,可是一转眼却又留下了。
等到顾明兰与两位姑姑洗好脸喝好水准备去休息,朱孙氏一把拉着她坐在了树下:“二侄媳妇,大伯娘我可知道你是个好的。今天我来其实也是有些心里话想与你说说,要是你能帮得上忙,那大伯娘我可感激你一辈子。”
这是要来什么正事了么?朱孙氏的感激顾明兰自认为不敢想,她只要她不来烦她算计她,就已经感恩戴得了。
不好直接拒绝,顾明兰强行扯出一个笑面:“大伯娘,我们都是一家人呢,说什么感激不感激的话?你有事就直说吧,只要我们能帮得上就行。”
朱孙氏闻言欢喜极了,她坐下后慢慢的说:“二侄媳妇,你也知道大伯娘我就余下梅春这一个闺女没嫁,这不转眼已经就十五了,要是再不找好人家就得被人家抢走了。我也不跟你说客气话,你与正清侄儿现在住在镇上了,这里认识的人也不少,你到时多给我打听打听,有什么好小伙子,给你妹妹瞧一个。”
果然是为了朱梅春来开口了,好在这朱孙氏还知道要点脸皮,没有直接提要让朱梅春嫁给王林炎。
否则,她还真不知道要如何开口拒绝她。
对于朱孙氏的心思,村子里有几个不了解?
朱梅春在村子里的姑娘当中来说,样子也属中上等,家里也不算太穷,真正想结亲的也不会少。
只是朱孙氏的眼光太高,一般的人家她根本不会放在眼中。
顾明兰笑笑而答:“大伯娘这么掏心掏肺,我这当小辈的也就不藏着掖着,来这镇上几个月,认识的人倒是不少,而且也觉得有两个小伙子真心不错,就是不知大伯娘能不能看中。”
哦?真的有好人家?万一这王大人看不上自己女儿,能作个预备也是好的。
朱孙氏双眼发亮:“兰子,那你快说说,是哪家的小伙子?家境如何?住在哪里?”
顾明兰脑子里转了转,笑着说:“要说比较了解的小伙子吧,这第一个就是在镇衙门里当捕快的赵七兄弟。这小伙子人长得好、性子又灵透,今年二十岁。还有就是他家中没有娘,以后哪个姑娘嫁进去啊,就直接当家作主了。”
朱孙氏一听还真来了兴趣:“那这小伙子家中有几亩良田?房屋几开?”
这么直接的朱孙氏,真让顾明兰暗自摇了摇无数次头才说:“赵七家就在这花朝树村,离这院子也就几个院子。赵姓是这镇上的外来户,虽然也有十几户人家,可是来的时间也就五代左右,想要有多少良田是不太有可能。
不过,赵大叔父子都比较勤快,现在家里有二亩良田二亩彼地,加上赵七在衙门干活,日子倒也过得去。屋子么就一座农村里普通的一式五开的房子,一半青瓦一半茅草,大伯娘要是觉得合意,一会我们就悄悄的去看看。”
什么?一个这么穷的人家,顾氏竟然想让梅春嫁进来?
朱孙氏脸色微变:“那兰子说的另一个小伙子呢?”
顾明兰就知道朱孙氏看不中赵七,在她的眼中,朱梅春那就是个宝,应该配大户人家当主母。
见她急,于是顾明兰淡淡的笑了笑才说:“这刘升兄弟呢是王大人的助手,一直跟在王大人身边,如今也是衙门里的一个捕快。这小伙子虽然脸上破了点相,可勤快诚实又无父母,以后他就没有负担。凭着他在衙门的工钱,一家人过过小日子是不错的。”
等顾明兰说到这朱孙氏心中已是大怒,觉得这侄媳妇是故意来作贱自己的女儿。她说什么实心真意,完全就是不想让梅春嫁个好人家!
只不过为了那王大人的希望,朱孙氏知道自己不能撕破脸面,讪讪的笑笑:“你说的这两家吧,也说得过去。只是这两家基本上都可以说没有长辈,虽然说没有婆婆没人管制。可是也没个老人提点,并不是好事。你也知道梅春她比较单纯,这要是嫁进这样的人家,没个有提点她,恐怕不合适。”
这是拒绝了吧?
顾明兰暗笑,她就知道朱孙氏会拒绝,就算两个小伙子再好,她也不会中意。
她知道毕竟朱孙氏嫁女儿,嫁的不是女婿而是家产,她选女婿不是为女儿选个好男人,而是为她自己选一份好面子。
顾明兰相信,要是这一会她说镇上哪个大户人家要娶个妾,恐怕她都会立即打包把朱梅春给送进去。
之所以她故意提起这两个小伙子,顾明兰是怕这朱孙氏说她如何如何不肯帮忙。现在她帮忙了,说的也是实心话,可朱孙氏相不中就不能怪她了。
而且顾明兰确实是看好这两个小伙子,她可没有骗朱孙氏。
赵七阳光头脑机灵却心地善良,刘升稳定踏实为人憨厚却不笨拙,这样的小伙子其实真配给朱梅春的话,说句实话,顾明兰觉得糟蹋了两小伙子!
“大伯娘也说得有理,女孩子放人家,总得放一个合适的才行。不过侄媳妇我来镇上时间不远,除了这两人外,其余的我还真不熟悉。这样吧,等日子空余些,我让成敏他爹多多打听一下,到时再让大伯娘相看。”
☆、544。第544章 都戴假面具
朱孙氏知道这是顾明兰的面子话,依得朱孙氏的脾气,她真想臭骂顾明兰一顿。
不过为了那当官女婿梦,她还得留着面子,于是朱孙氏装出一脸的假笑说:“梅春有你们这样的哥哥嫂嫂,可真是她的福气,那这事就得拜托兰子了。只要梅春能落个好人家,大伯娘一定好好谢谢你。”
顾明兰明知道朱孙氏很不满意,但是她假笑,而她却笑得甜滋滋:“大伯娘,你说什么呢?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呀,你可说了梅春是我们的亲堂妹,她要能嫁得好,还能不托衬我们当哥嫂的一把?”
朱孙氏也许认为这一句是顾明兰的真心话,毕竟谁家不想有一两个好亲相帮?
终于“哈哈”大笑起来:“还是兰子说得对,一家人只要相互托衬,这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啊。”
朱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