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是我不卖,留着它们来送人,我也不会送你们这些不识好歹的人。
莫以为你提起朱老爹,我就不得不给了,像他这种偏心眼的人,给他吃还不如给狗吃呢!
“五弟妹可真会说笑话,这山中的野鸡野兔子又不是我家养的,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这东西有的长的四只脚,有的还长着一双翅膀,一看吃食跑得可快呢,哪里就等着你二哥去捉它们?”
顾明兰的话一落,朱孙氏脸色即变:“兰子,你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来找你拿几只野物么?那值得几个钱?你怎么越来越小气?你给你三婶家的是从哪来的?”
顾明兰理也懒得理朱孙氏,捡起手中的一把薯藤扎了起来才缓缓的问:“大伯娘,三婶家的野物从哪来,这事你不该问三婶么?你莫非看到三婶家的野味是我们夫妻送去的?”
☆、649。第649章 放话威胁了
朱孙氏本是个为了能占小便宜,就完全不知道脸皮为何物的人,她强辩着:“虽然是正辉送回去的,但那不就是你们送回去的么?你三叔三婶还是你大伯的弟弟呢,既然能送点给他们尝,为何不能给你大伯家也送点?我那还有你奶奶呢。”
想以长辈来压她?只可惜朱孙氏找错了人,她对顾明兰的脾气太不了解了。
果然顾明兰轻哼一声,嘴角边露出了淡淡的鄙视:“大伯娘,这可真对不起啊,这野物是正辉一块去套回来的,是分给他的猎物,可不是我们给的。这山中的野物不是那么好寻,想要吃让正效正凡去山上套吧。至于奶奶那,三婶不是做好了送了去么?老人家吃进嘴了喝进肚了同样是孝敬。”
这个侄媳妇现在是越来越抠,开始一毛不拨了啊?
朱孙氏脸露怒色:“兰子,不就是找你要几只野物么?你用得着这么多话?”
顾明兰翻翻白眼:不准备装了?
“大伯娘说话真让兰子不知所措,几只野物?这很少么?前几天相公把打来的野物送到了酒楼,大的一只能卖六七十个大钱呢,难道这价格很低?几只野物加起来一共卖了近二百个大钱,可这点铜钱在大伯娘眼里,竟然不放眼?大伯娘看来真是财大气粗呀。”
朱孙氏一听打猎的收入竟然这么高心中更火了:“兰子,谁说没把银子看在眼里?我要发了财,还来找你要几只野物?不给就算了,还这么话!”
朱大姑听得门外的声音越来越大,她怕顾明兰吃亏,于是走了出来:“大嫂来了?哎,老五媳妇也来了?这可难得,快坐快坐。”
本来朱大姑是出来圆场子,哪知朱孙氏却硬是觉得她来摆主人架子:“我说大妹,这主人还没请我们坐呢,我们哪敢坐下呀?嗬嗬嗬,知道的人是说正清侄儿孝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才是当婆婆的呢。要知道,她真正的婆婆还在朱家村!”
朱孙氏话一出口,朱大姑脸色大变:“大嫂…”
对于给脸不要脸的人,顾明兰最讨厌:“大姑,大伯娘说今天太忙了,没空喝茶呢。不耽搁大伯娘发大财的时间,就不留她们喝茶了。”
这是明显的在赶人!朱孙氏恨恨的瞪了朱大姑一眼:“我看你就安着心吧!”
朱正清挑着一担红薯藤正要进门,看到朱孙氏一脸愤怒的出了门,本想招呼她一声,哪知他叫了两声她都没理他,只得作罢。
进得门来,朱正清看顾明兰正在安慰朱大姑什么,而朱大姑却在一边抹眼泪,顿时他心底一沉,放下肩上的担子快步上前:“这是怎么了?大伯娘与五弟妹来做什么?”
顾明兰冷笑一声后,把刚才的事前前后后的说了一回。
朱正清安慰着朱大姑:“大姑,这有什么好难受的?别人心里不清楚,莫非你也不清楚?还是你不想认我了?”
朱大姑抽泣着:“清儿,是我让你丢人了…你大伯娘今天生气了,会不会去村里乱说?”
这才是亲娘,所有的打算都是为了儿女。
朱正清上前扶住她,轻轻的说:“娘,她要说就让她说去,当年的事又不是娘不自重,天降磨难这也是娘无法抵挡的事。别难过了,她就是去说了,大不了把我从朱家族谱逐出来罢了,我跟娘姓,还不是姓朱?”
被逐出朱家族谱那可不是小事,关系不仅仅是自己儿子本身,还关系着以后子孙辈的名声问题。
可是朱大姑又没有好的办法,只有默默流泪。
这会儿朱正清对自己作主让朱正辉拿几只野物回去的事有点后悔了,他想着要不明天上山去打几只送回去,可顾明兰坚决制止:“不行,你要这一回随了她的心意,以后她一有事恐怕就会天天用这个事来威胁我们了。我不是怕她,是觉得她不值得!这几天忙,等过几天空了,你去一趟朱家村,找大伯与爹一回。”
朱正清仔细想过之后,他觉得顾明兰的话有道理。
这事传出去了,出朱家族谱那是肯定的事,只是一大家族,真要有人出族,肯定要引起人猜疑。他一家出族谱的事,说小了关系到他的孩子,说大了关系到整个朱家的颜面。
朱孙氏这个心眼很小,但是只要大伯不想丢及这一房的颜面,还想借着他与衙门的关系,朱正清觉得这办法比自己想的办法要好。
陈桂芝虽然心里恼火,可连大伯娘都没有来野味,她没要到也没办法。
一路上她都在想着朱孙氏的话,回到家晚上与朱正淼谈起:“相公,今天大伯娘说了几句莫明其妙的话。”
正在烧火的朱正淼抬起头问:“说了什么?”
陈桂芝没说她与朱孙氏是去二哥家要野味,只是说去镇上买东西,与朱孙氏一块去了一趟朱正清哪,然后挑挑捡捡的把朱孙氏的话说出来:“本来我还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不妥,只是看到大姑那神情,越想越觉得不对。就说娘对二哥一家不好吧,可娘才是正经的婆婆,二哥二嫂却养着大姑,这还真是有点古怪。”
虽然朱正淼不知道为何自己二哥二嫂要养大姑,但是他也知道娘对二哥不好,后来对二嫂更不好,但是二哥小时候一直是大姑带大,也许二哥在感恩:“你不知道就别乱想,娘生二哥大姐的时候,因为生二哥生得苦,而二哥从小就嘴不甜,所以她一直不喜欢二哥。那时家中太忙,娘生的又是双生,所以奶奶就让大姑来带孩子。二哥是个知恩的人,如今大姑这状况,他养大姑也正常。”
陈桂芝虽然不全相信朱正淼的话,但是她还是相信了一半,毕竟自己这婆婆的德性,任谁也喜欢不起来。
不过想到朱大姑那苍白的表情,陈桂芝低下了眼眸:或许她跟朱孙氏多亲近亲近,能探听到一些消息,探听这些消息不为别的,能让那一家过得不舒心她才开心。
陈桂芝与顾明兰并无冤怨,就是心气比较高的她,认为自己没比顾明兰差,日子却过得没她好,心中不平罢了。
☆、650。第650章 油茶籽开摘
朱正清农事之后,打了几只猎物拎着去一了趟朱家村,给朱家大伯、自己这便宜爹娘都各送了两只,还留了一只给自己大哥家。
朱源生听闻自己老太婆跑到镇上去说东道西,知道这事的轻重,等朱正清走后,他狠狠的教训了朱孙氏一阵,还告诉她,这事要是从她嘴里漏出去,朱家容不得她。
朱孙氏自然也知道事情的轻重,她也只不过说说罢了,哪里敢真说出去?
朱正清的身世,那是朱家一族的硬伤,这要传出去了,朱正清一家出族是小事,自己这一支的子孙后代名声都得受到影响。
虽然很不甘心,但也没有办法,只得含恨答应了。不过,在朱老太太面前,朱孙氏的面色就没再好起来过。
陈桂芝自然知道朱正清来了村里的事,好几次都旁敲侧击的问朱孙氏一些话,可惜朱孙氏倒装了起来,什么也不说。
没人来烦了,心中就爽了。
一家人忙忙碌碌虽然辛苦,可却过得开心。
幸福的日子过得快,眼见霜降要到了。
这天顾明兰让朱正清把朱正林、朱三叔、王大虎、赵大叔都叫了起来,把茶油的事与他们说了一下:“这油茶籽能榨油的事,是王大哥从南边要来的方子,如今我们已试过两年,证明这油确实很好。今天叫大家来,是想与大家合作,今年大干一趟。
不过我呢,有话要说在前头,这秘密能保得了多久,大家就能发笔小财多久。如果有一个人把这事漏出去了,那明年大家就只能看着全镇的人都上山了。”
除了朱正林,别人这还是第一回听说山上的茶树籽能榨油吃,而且往年朱家在镇上的炸油豆腐生意,这油竟然是从山上的茶树上摘下来的?
顿时众人脸上的惊疑,就不用说了。
虽然大家都不是什么小心眼的人,可是关系到过日子的事,听到顾明兰交待,几个人都没吱声,只是眼中都透露了他们的想法。
今年之所以把队伍扩大,顾明兰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前几天她去找顾桃清商量灌香肠、灌血肠、做腊肉的事,受她启发,准备今年在镇上租个铺子,专门用来炸各式油炸品,并准备把各式年果子也发开出来,在十一月中下旬,就开始做生意。
这样一来要的油量就会大很多,而山上的油茶籽虽然不多,但是只要能大部分摘下来,应该比往年要多几倍。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几家人顾明兰认为值得帮一把,这是她把他们叫来的原因。
就算把这几家人叫来了,可几家人的力量也不大,于是顾明兰又统一了一下,让大伙回村后,找几家老实的人家让他们上山摘油茶籽,三斤一文,有多少收多少。
三斤一文这个价格谈不上高,当然也不低。她算过一个男子一天最少能摘上两百斤左右的茶桃,要是这样的话,一家人大大小小都上山,一天最少能收入百钱以上。
价格收高了,一来成本会增加,二来也会让人怀疑这油茶籽的用途。
当然价低了,就没有人去采。
这个价是经过了多方计算,顾明兰才开出的价。
事情都商定后,大伙分头回家准备去了。
朱唐氏最厉害,回到风塘坳直接让几个兄弟全上了山。
而朱三叔家,顾明兰特意交待他们去了柳家一趟,柳大柳二两兄弟一到冬天是最难找事的时候,让他去找两兄弟上山。后来她还听闻这事让两兄弟激动得一个晚上都没睡着。
虽然做事很低调,可村里总有这几个眼尖之人,****氏就是其中一个。
这天看到柳氏兄弟挑了一担油茶子回家,她去了这柳家好几趟,一直朝李三妹打听:这油茶子要来做什么?
这理由是早就说好的,不过从李三妹这懦弱胆小的女子嘴里出来,那说服力要大些:“婶子,大哥说是朱家二哥家中那个衙门的大人要用。”
****氏还是不太相信:“衙门要用这茶树籽做什么?你不会故意应付我的吧?”
李三妹一脸的委屈:“婶子,那可是衙门里的大人,至于做什么,我们哪里敢问?”
问不出什么名堂来,****氏也只得作罢,她自信这李三妹不敢糊弄她。
村子里本来还有人想知道这朱家要摘茶树籽做什么,听****氏一说,这倒是不怀疑了,毕竟朱家与衙门里关系密切,几乎半个镇子的人都知道。
果真是人多力量大,就顾明兰这镇上,赵大叔发动了几个信得过的人家,十几天功夫下来,家里就摘进了两万多斤茶籽桃,把五大间蚕房都放满了。
那三家也传来消息,朱唐氏说有一万多斤、朱三叔家也说有近万近、王大虎让自己爹娘兄弟、加上顾家大伯上起上山,把两三个村的山上都摘遍了,也有一万多斤。
这么多茶桃,现在最主要是沤桃了,等沤上个七八天,桃开始腐烂,就可以晒桃。
虽然只是十月中,还未到下大雪的时候,可天已经冷了不少,呼出来的气带白霜。
趁着空闲,男人上山砍柴火、女人继续帮被套,朱正清则与朱正林去山中寻桂皮,朱唐氏与朱三婶就带着孩子在前山帮着摘花椒。
这天顾明兰想着去山上挖些奶薯回来,朱大姑病了一段时间,前些日子又被朱孙氏一威胁,身子明显的差了。
是药三分毒,顾明兰知道,一个人药吃多了对身体不仅没好处,而且还会把身体吃坏。
作为一个做药膳的高手,顾明兰心中非常清楚:年纪大的人,食补比药补要好上许多。
朱正清听说她要去挖奶薯炖汤给朱大姑吃,他知道那东西确实是能补身子,别的地方他没办证明,就从自己两个孩子就那半年时间蹿得那么快,他就心中有数了。
自己的媳妇,天天在关注着自己的亲人,朱正清的心暖过了夏天,他希望这么平静温馨的日子能长久,就这样安安静静、平平淡淡陪她到老。
☆、651。第651章 山中的温馨
既然准备上山,第二天两人一大早就出了门,骡车轻走得就快,到了朱家村那山脚下也就小半个时辰。
朱正清把骡子寄在山边的一户人家,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带头上了山。
走过小路拐上了山,走在这条两人感情跨出第一步的地方,顾明兰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感觉。
第一回来这山中,虽然她是真心的心疼两个孩子才做这事。可顾明兰也清楚,她也是为了在这男人心中给自己加分,好让自己能在朱家好过些,第一次释放出讨好的行为。
转眼,她到这个时空已经两年多,从朱家这个充满是非的家,搬到了镇上。虽然那个家并不是她的窝,可顾明兰却是认家,家不一定要有屋子,只要亲人在哪,哪就是家。
从手中一个铜板也没有的穷酸女人,到如今手中已有存银几百两的小富婆,从一个让这男人厌恶,到一个让他疼到心坎上的女人,顾明兰觉得,不管未来会有任何风雨,跨出那一步她值得。
“哎哟…”
一不溜神,顾明兰没注意到脚下,一根藤漫把她绊倒…
顿时,接着她听到锄头落地、撞入一堵肉墙的声音。
两人站定,顾明兰正要推开朱正清,却听得他在说:“兰儿,你看一下这里。”
顾明兰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一问,等她仔细一看,顿时窘了:两年多前她曾在这里绊了一跤…
只是,心境已完全不同。
记得当时她有点害羞,有点偷偷的不好意思。
如今,只余下幸福,还有那一丝丝当时那小鹿在怀的感觉…
“要不要我背你?”
顾明兰脸一红:“我有这么娇弱么?”
“在我的眼中,你就是我的小丫头。”
虽然心里很喜悦,但顾明兰脸上还是浮现出一丝羞恼:“你才是小丫头!”
这个模样看在朱正清眼里,心中跳跃不已。不过他了解顾明兰的性子,这上山路上她肯定不会让他背。于是还如两年前一般,捡起锄头一只手拎着,另一只手来拉她:“那把你的手给我,你牵着我的手。”
顾明兰本想拒绝,可是看着朱正清那闪亮的眼神,红着脸甜甜一笑。
她知道她的男人不是太善于说话,可是他对她的温柔体贴却总表现得无遗,立即把小手塞进了他的大掌。
看着小脸嫣红的小媳妇,朱正清还真不知道,自己这小媳妇什么时候才不会害羞。
在朱正清的眼中,顾明兰就是他的小媳妇、小丫头,这不是他讨好顾明兰而说。
在他的眼中,自己媳妇不仅仅个子娇小,性子有时候也像个小孩子,更重要的是她年纪比他小了七岁。
多年后,朱正清都改变过这个认知,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小媳妇。
心情很愉快,两人的脚步也就快了,半个小时左右,两人就找到了不少的奶薯。
山上的奶薯没有人挖,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带的一只大背篓就挖满了。
看看堆起的背篓,再看看满头大汗的朱正清,顾明兰去山泉边拧了块棉帕递了过去:“别挖了,已经够多的了。歇会,别累着了。”
朱正清看看高高堆积的背篓,还有那一堆串成串的奶薯,听话的放下锄头,接过棉巾擦汗,并喝了几口带上山的温水。
早上出门早,虽然这会儿也就上午十点不到的样子,顾明兰怕这体力活太过辛苦,拉着朱正清坐在一边的石头上,掏出了自己早上煎的鸡蛋饼给他:“吃一块,还热乎着呢。”
朱正清确实是觉得肚子饿了,接过饼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赞扬:“兰儿,你这饼就是做得好吃,大姑小姑跟着你学了这么久,可就是做不出你这味道来。”
顾明兰白了这傻大个了眼,两们姑姑做的鸡蛋饼,与她做的哪来的差别?只不过是这个男人借着机会讨好她罢了。
“好吃就多吃一个,我煎了四个呢。不过你这话可别让大姑与小姑听到了,否则她们准得气你。”
小媳妇坐在自己身边唠叨的感觉真的很好,朱正清把嘴中的饼吞下后,侧过身来在顾明兰嘴上叨了一下:“当然不一样,我媳妇煎的饼有媳妇味!”
好吧,这媳妇的味道是什么,顾明兰没办法问。
一阵山风吹来,顾明兰抖了一下,朱正清立即把她搂在了怀里:“冷了?”
山中要比段中气温低是肯定的,今天就算艳阳高照,可在这山上,风吹进脖子还是有点冷。
顾明兰点点头:“你快吃,吃好了我们下山。”
朱正清赶紧把手中的饼塞下,正想说下山时,却突然想起自己媳妇喜欢吃山梨子,于是站起来拉着她说:“媳妇,我们去那边看看?”
顾明兰不明白去那边做什么,不过依着朱正清宠她的份,立即跟了过去。
转过一条小路,再下一段小彼,顾明兰才知道,朱正清的目的。
“哇,这棵山梨树结了好多的山梨子啊!”
朱正清让她站在一边,两腿一蹿就上了树:“兰儿,你小心点,我批两枝树叉下来,捡回去吹吹就很甜了。”
顾明兰觉得这主意不错,山中的野果子可是纯真的绿色食品。
前几天朱正清去山上寻桂皮时,摘回来的半挑子的梨子,那梨个头不小而且甜得很,她特喜欢吃。没吃完的那些,这两天她怕坏了,做成了梨罐头。
不过顾明兰听说过山梨树最脆,于是她站在一边交待:“别踩到分枝上去,随便批两枝就行了。”
朱正清自然明白她在担心什么,而且他也不是个马虎的男人,自己肩上的担子不容易他大意。
“好的,兰儿你再远一点。”
朱正清批的几个树枝都不小,两人摘下山梨枝来后,捆成了一捆。
看着朱正清背后高高耸起的背篓,顾明兰拉了拉他:“要不你把那山梨子给我扛吧?”
朱正清一只手拎锄头,另一只手正准备来牵她,闻言笑傻了:“兰儿,你不是心疼你相公了吧?”
就是心疼了非得这么得意的说出来么?顾明兰瞟了他一眼:“得瑟!”
这表情让朱正清浑身舒畅:“来吧,把手给我,这点东西累不倒你男人,晚上我照样生龙活虎!”
☆、652。第652章 有了新启发
正午时分两人就到了家,过了霜的山梨子惹得几个姑娘与小孩子开抢,顿时院子里到处都是山梨枝子,朱大姑追着几个小的跑:“别到处乱扔,否则一会你们打扫院子。”
赵柳绢吃着山梨子边吃边说:“二嫂,我知道我们这边的山里哪有这个,过几天我们再去摘。”
赵五斤还说:“姐,去年我们摘的那棵枣子树上的枣子,这几天恐怕也要红了,到时我去摘回来。”
红枣是个好东西,上回赵大叔带大家去山上玩的时候,也就摘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回来,想要晒干,只能想想。
闻言顾明兰心一动:“哪里有枣子?多不多?”
见顾明兰感兴趣,赵五斤非常高兴的说:“朱家嫂嫂,我知道哪有呢?你也喜欢么,我明天就去看看它红了没有。那颗枣子树很大,去年我们摘了快一箩担。”
能摘一箩担?那不是有一百多斤?
闻主顾明兰是真心欢喜:“行,明天你们几个都去吧,要是能吃了全部摘下来,我要晒成红枣干。”
看到自己媳妇那亮晶晶的双眼,朱正清立即说:“那明天我也去!”
顿时众人看向他:这棵枣子树,用得着这么多人摘么?
朱正清可不管,他媳妇喜欢的东西,当然他得去办。
冬天要来了,天也黑得早了,说定了去摘枣子的事后,朱大姑就准备做晚饭了,吃过饭时刚好麻黑。
今天沐休刘升从城里赶过来了,赵七便赖在了家里吃饭。年轻人要谈恋爱,他们是不管了,朱大姑把两个小的收拾好,就早早的进了屋,顾明兰也被朱正清拖进了屋。
俗说话早饭吃得早,做得活计到,中饭吃得早省得叫化讨,晚饭吃得早,省了油灯了。
朱正清拖顾明兰进屋,可不是为了省油灯,而是为了证明他不管白天有多累,晚上他都生龙活虎…
等第二天顾明兰醒来时,太阳已经老高了。
家中除了朱大姑与朱小姑在做被套外,就是赵大叔在屋内翻腾着那些茶桃了。
“兰子,你起来了?清儿他们一帮都去山上摘枣子了,说你昨天上了山累着了,让你多睡会呢。这会醒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