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成敏立即跑进房间拿出自己这几天的字来递给顾明兰:“娘,你看,我每天都写了。桂秋也想学认字,我现在每天教她认三个。”
  “嗬嗬嗬…你还当起小夫子来了?行,去吧,在张奶奶家别乱来,记得准时回来吃中饭。”
  陈婶看到她们母女的互动非常感叹的说:“朱夫人,小小姐可真是个听话的孩子。”
  顾明兰笑笑:“她从小就乖巧。”
  其实孩子有哪个从小就很乖巧的?陈婶暗中点点头,这世上的后娘,能当到这夫人的份上,恐怕没几人。
  好几天没在家,顾明兰到处收拾一下,把要洗的选出来,然后再把几点屋子打扫干净,陈叔回来了:“朱夫人,朱老夫说她过几天再回来,刘少爷买的人才来家,她说她先观察几日,她再回来。”
  因为刘升白天都在城里当值,顾明翠一个小姑娘放在院子里他不放心,于是就听从了王林炎的建议,前两天买了个四十左右无儿无女的老妈子回来。
  其实王林炎早就提了要刘升买个人的事,人不是没得卖,而是很多。
  整个松州府大多数都处于大山之中,去年底听说边城既闹雪灾又被蛮族侵占,前来逃难的人不计其数。
  只是,顾明兰觉得要真正找一个好的帮手,得仔细一点才行,所以一直选这才耽搁到现在。
  朱大姑这是在还她的情,顾明兰自然清楚:“嗯,那麻烦陈叔了。”
  朱大姑没回来,李香芸又快生了,李舅母毕竟是亲家母,女儿生孩子不可能她当丈母娘的来操劳,于是顾明兰只得接手了。
  列出了单子让陈叔去准备,顾明兰又开始算计起一桌酒席得准备多少银子的预算,然后有多少楼,当日要请多少厨子、多少帮工。
  她还真没有估算错,两天后李香芸一大早就发动了。
  只是不是顾明兰所的那样生的是女儿,而是他们夫妻如愿的生了个大胖儿子。听说是个儿子,乐得王林炎一直撇着大嘴合不上来。洗三这天更是开了不少桌,让李家人大大增了颜面。
  昨天的酒席吃到很迟,顾明兰作为操办人,就算朱大姑回来帮忙了,但她也是最辛苦一个。
  第二天早上朱正清起床上时,发现顾明兰睡得很香,低头轻了口,轻轻的出了门:“陈婶,敏儿她娘昨天可能累了,一会让陈婶帮我叫孩子起床,辛苦陈叔送他去上学堂。”
  顾明兰这人本就是做生意出身的人,对陈叔陈婶这对没后代的夫妇,一直都当长辈尊敬。特别是时常给他们增添些小东西,让这一对夫妻更是尊敬这一家子。
  陈婶闻言立即答应了,转身与陈叔说:“朱爷这人,真是个好男人。”
  其实自己的主子人也不错,这么和气的亲戚住在一块像亲兄弟姐妹一般,这世上有多么的难得。陈叔磕着烟筒笑呵呵:“我还真的是很少看到这样的结义兄弟。还有朱爷他们两口子,真当是榜样啊。”
  顾明兰不知道睡梦中还有人在夸赞他们夫妻,醒来后太阳高照,她立即起来,洗好脸吃过饭去看李香芸。
  王林炎没有娘,李大舅母在李香芸发动那天就来了,准备在这里侍候女儿做月子。看到顾明兰进来,她立即小声说:“兰子,起来了?昨天累着你了。”
  顾明兰笑笑:“大舅母,你可别这么客气,我与二表姐可是好朋友呢。奶水下来了吧?多不多?”
  到昨天李香芸都一直没下奶,是接生的刘妈妈给了一个方子,昨天才给李香芸喝下,所以顾明兰才有一问。
  李舅母连连点头:“下来了,虽然不多,但够这小家伙喝。昨天晚上有了奶喝,他就睡得好了。”
  两人坐在屋内,李大舅母在折屎布,顾明兰在翻看小家伙的眼皮与小手心。
  “怎么了?”
  顾明兰前世生女儿的时候,因为没注意,小苗苗出生五天后得了胆黄病。
  王林炎的儿子生下来前两天,这小脸红通通的什么也看不出来,昨天接生婆把他洗了个干干净净,顾明兰突然想起这些,这才去查看。
  她在这个世界是没生过孩子的人,而且亲娘又多年没了,所以顾明兰没说出她的目的:“嘿嘿嘿,我想看看小家伙眼睛大不大!”
  面对自己这还像个孩子似的外甥女,李舅母笑了:“我看像他爹,像大了也是个好汉子!”
  呵呵呵…顾明兰笑得不行,这小伙子要是长得像他爹,虽然很男人,可并算太帅啊。
  顾明兰正与她大舅母轻轻的聊着,小家伙醒了,哇哇大哭把李香芸给闹醒了。
  看着小家伙甜甜的吃着奶,顾明兰非常羡慕:“这小子以后绝对是个棒小子,二表姐,你瞧他吃奶的那个劲头,怎么看都像土匪!”
  “哈哈哈…兰子,你小心也生个土匪,表妹夫也是当过土匪的人!”王林炎在山里扮了几年土匪,这在李家不是什么秘密。
  家里有月婆,刘家的那王妈妈虽然不能完全上手,可朱大姑教了顾明翠很多,她这些天准备留在家里。
  几人正在说笑着,朱大姑进来了:“兰子,兰子,你出来一下。”
  三人看朱大姑的表情似乎不是很高兴,对视了一下,顾明兰出了门:“大姑,怎么了?”
  朱大姑一脸的无奈:“兰子,镇里寄信来了,刚才是张虎送过来的,说让你们夫妻回一趟朱家村呢。”
  这不年不节,前几天还听说朱老太太身子还好,这会叫上他们回去做什么?
  朱家那帮人,都是要进不要出的人,叫他们回去,肯定不会是好事。

  ☆、681。第681章 果然是毒蛇

  看着朱梅玲披头散发在院子里发呆的样子,顾明兰并没有什么同情心。
  她一直就认为,对于朱梅花那样的妹妹,对朱家众兄弟来说,那不是妹妹,那是仇人。
  世人说养个女儿不教害别人全家,可朱老婆子与朱家有仇,她专门养个女儿来害自家人。
  想当初朱梅珍收留朱梅花,顾明兰就想过,朱梅珍不要当个养蛇的农夫。
  果真让她猜对了,这才多久?三个来月吧?亲妹妹竟然睡上了亲姐夫的床上不说,还下毒害了两个亲外甥女,据说是采了毒蘑菇给孩子吃,一天时间两姐妹就没了。
  果真朱梅花的毒,那不是一般的毒,比起那森林里最毒的三倒步都要毒。亲亲的外甥女,亲亲的姐姐,她都能下得了手!
  朱老婆子再次气得吐血后要就没有上一次幸运了,死是没死,还有一口气在,只是全身中风了,想来也活不了多久。
  朱老爹仿佛老了十岁,他低迷的坐在门槛上,看到几个儿子进门,就呆呆的看了一眼,就没有了任何反应。
  朱梅珍已经半疯了,王家自然借着朱梅花害了两个孙女的事,把她也给休了。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顾明兰双眼闭了闭,她对朱梅玲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急的感觉。
  朱梅珍在顾明兰的印象中,这个小姑子是几个小姑子之中最老实的一个,可是有时候太有小心眼,又有点蠢,才会有今天的结局。
  朱正清虽然知道自己与朱梅珍并非双胞胎,可是两人却是一般大。朱梅珍老实,小时候到对他这个哥哥算是不错。
  “爹,要不请个郎中来给珍儿看看?”
  朱老爹此时已没有当年那雄风,他看了看朱正清,默默的摇头:“看过了,你庆生伯还请来了他师兄看过了,珍儿她已经疯掉了,很难荃愈。”
  朱正林这两天都在这院子里,他知道这个大妹妹,不是疯掉了,而是傻掉了。天天坐在这院子里,不会哭不会笑,只会看着王家村的方向发呆。
  朱正标带着大肚子的柳秀眉带头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交到了朱老爹手上:“爹,眉儿她肚子已经大了,娘与大姐两人,我们暂时无法照顾,我看还是如以前一样,请个人来吧。”
  朱正林也拿了五两银子:“爹,我家日子过得没四弟好,只能拿出这一些,莫嫌少。”
  朱正标知道,凭爹娘对大哥二哥一家的无情,就是不拿一分,也没人说个一二。
  朱正清看了看顾明兰,见她只看他一眼,于是也拿出十两银子放在朱老爹手上,什么话也没说。
  不是他不想说,实在是没话可说。
  本来就不亲近,现在得知不是亲爹娘,他更无法亲热起来。
  看着手中三十五两银子,朱老爹老泪横纵,看着两个大儿子,浑浊的眼泪从老眼中流了下来…
  最后朱老爹决定自己照顾老太婆与朱梅珍,那被关在牢中的朱梅花,却现也没人提起。
  朱老太太倒是奇怪,这一次这么大的事,她竟然没受影响,只是深叹几声:“生儿育女,不仅仅是生啊。”
  顾明兰知道她的意思,这也许是这老太太活了近七十年的感悟:生而不教,不如不生!
  两天后也是就三月初十,是朱正辉成亲的日子,他们没回城,两人就住在孟家那小院子里,朱唐氏叫了多次,可顾明兰都没去。反正这两天要在朱三叔家帮忙,吃在三叔家,他们还是住在那院子里比较自在。
  朱三叔家的亲事还算热闹,办了二十桌,菜似也很丰富。
  赵家也算是硬气的亲戚,朱家去的聘礼全部都用嫁妆返回来了,两家人之间非常亲近。
  一趟喜事把朱家的沉闷打破,朱正清与顾明兰回程的第二天早上,朱正辉与赵柳绢两位新人亲自过来了。
  朱正辉一脸的喜悦,赵柳绢一脸的羞涩,可是两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知道自己有今天朱正辉知道是因为有自己这个二堂哥与二堂嫂,两人真诚的致谢后,朱正辉提出:“二哥、二嫂,以后你们在城里要是有什么营生要人帮忙,兄弟我们两口子愿意跟着去。”
  到城里做什么营生之事,顾明兰还真没有开始思考,毕竟她进城才一个多月,而且目前她也不必为生活所拖累。
  不过坐吃山空不是她的性格,就算不准备发大财,可顾明兰也不准备让一家人过得太拮据,朱正辉的提起,她倒是有了这想法。
  朱正辉与赵柳绢两口子的为人,他们夫妻都了解。
  如今朱三叔家两个儿媳妇进了门,要是再生上两个孙子,这地就少了点。
  如果他们两口子能出去赚银子,那家中就会好过不少。
  顾明兰答应了:“行,有话就放这,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有什么营生要人帮忙,一定要叫你们。不过,你们也不必急,马上采茶了,到时你们把村里的早茶都收了送到小姑那去,应该混个上半年的收成没问题。等下半年,我们继续做老生意。”
  知道这个家中,只要二嫂答应了的事,那就成定局,小两口欢喜的走了。
  走的时候,顾明兰又去了孟家一趟与朱正林家一趟,因为她知道朱正清与朱正林的感情比较好。
  特别是朱正林家,本来家底并不厚实,那天虽然只拿五两银子,可如今他们家两个孩子上学堂,这花费哪能小?
  去年年终,他们两夫妻除了茶油生意上赚了十几两之外,朱正清又让朱正林收花椒、八角与桂皮,可到现在也就赚了这五两银子,这一下子就没了。
  交待了两家养蚕的事,带着两家送的土特产,他们回了城。
  一路上,朱正清一直很沉默,顾明兰傍着他坐下:“我们尽到自己的责任了,你别想太多。对于朱家的养育之恩,我们报了。以后我们好好过日子,好好孝敬大姑。”
  “嗯,兰儿,成杰与成敏,你要好好的教。”
  朱正清回头再看看远离的朱家村,他知道,以后他会回来的越来越少了。

  ☆、682。第682章 财神爷赶门

  这地方的春天不似江南来得早,顾明兰也炒不出明前茶,那水平太高,她自认为达不到。
  到了镇上商量起收茶叶的事,朱正清想反正镇上的院子还在他们手上,于是顾家大伯与赵大叔他们几人,依旧就在院子里准备炒茶。
  茶叶还得几天才开采第一批,朱正清准备这几天把田间打理好之后,再回五幸镇上几天。两天回到城里,顾明兰觉得自己过得太空闲,于是想找个店面试试。
  虽然现在一年的收入不少,可想过上更好一些的日子,她觉得实力还是差了点。
  为了将来的小康日子,顾明兰就准备找个店面,先开家小饭店,或调味品夹着做些卤味,下半年再加上各式油炸食品,慢慢的在城里立足。
  说动就动,第二天一大早,顾明兰就到李大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托盘说出了自己想找的店铺的要求。
  听了顾明兰的打算,李大舅沉思一会才说:“小饭馆三流九教的人太多,万一那些粗人喝了点酒,撒起了酒疯,你一个女子恐怕就挡不住了。我觉得你那个点点卤味店倒是可以考虑,那天你大舅母还直夸那酱爆肥肠太好吃了呢。”
  果然姜是老的辣,李大舅开门见山就指出了这个时代做吃食的最大隐蔽。
  顾明兰来自文明社会,那里法制健全,自然不会怕什么三教九流撒酒疯的人。可这个社会,无论是治安、稳定、法制都不健全的时代,她一个女人真要开小饭馆,恐怕真容易惹事。
  之所以她没有准备开大酒楼,那是因为她知道,这县里的大酒楼都是有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基础的老店。而且她要开这种高档的酒楼,成本不是一点点。
  她早知道一碗饭不能一口吃下,先开个小饭馆,先打出名气,然后慢慢找合作伙伴,然后再慢慢的做大。凡事都一步步来,一天吃不成个大胖子。
  看来,她还是太急了。
  听从李大舅的决定,顾明兰决定在城北开一家调味品夹卤味店。这里住的都是中等阶层的人家,她觉得她的生意会很好。
  只是这地方好,可店面不太好找。
  李大舅带着她找了两天,跑了好几个牙行,也没有找到一间合适的店面。
  牙行推荐的地方,不是店太小,就是位子太偏,要不就是租钱太贵。
  眼见天色不早,顾明兰知道今天这店面还是找不成,于是告别了李大舅先行回了家。
  刚经过如家茶楼的时候,顾明兰却听到有人在叫她。
  “表姐夫,你在这值巡?”
  王林炎摇摇头指着一边的一个中年男子说:“弟妹,这是如家茶楼的汪老板。”
  这就是去年收她家茶叶的那位老板?人家去年可给家里带来不少利润呢。
  顾明兰立即客气的叫了声:“汪老板。”
  汪老板生得很和气,一见老友介绍的那茶叶制作人,竟然是一位既年轻又漂亮的小妇人,想着自己的打算,他笑呵呵的说:“顾家妹子,久闻大名!今天正好想去找你,可想不到这么有缘。友恒兄弟,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既然刚好碰到顾家妹子,不如就在兄长这一块喝杯茶如何?”
  今天正好是汪老板求王林炎找顾明兰谈茶叶制作之事,王林炎立即征询她的意见:“弟妹,汪老板想找你谈茶叶合作的生意,要不上去坐坐如何?”
  顾明兰心中一闪:这汪老板莫不是找她买这茶叶制作的方法?她正愁这方法独家保存无法太久呢。这不,她一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顾明兰闻言立即说:“表姐夫作主就行。”
  汪老板手一抬:“来来,顾家妹子你是友恒兄弟的表妹,那我也就脸厚,妹子称我一声汪大哥罢。我这茶楼是世代经营的老店,妹子你是制茶行家,对茶楼也定有见解,来给大哥指点指点。”
  茶叶行家?
  这称呼太大了!她只不过就会做前世茶叶生产地人人都会做的两种茶,绿茶与红茶。而且她也仅仅会做而已,实在担不上行家二字。
  顾明兰谦虚的说:“汪大哥可别这么说,小妹这茶叶炒制只不过是歪打正着罢了,我表姐夫知道这事,要说我是茶叶方面的行家里手,小妹真不敢担当。”
  汪老板哪里会信,这茶叶制作可不是简单的事,歪打正着都能制作这样的好茶,那他的茶叶,去年送到省州府后,能炒作成十两银子一斤?还有价无货?
  顾明兰走在最后,看到这如家茶楼果然布置得如家中一样舒服,与她在电视剧中那茶楼的结构无多大差别。
  不过这茶楼选的位置是这都正县最好的地方,正面临街却离街面有五十米远,茶楼大门口有一个修饰得非常漂亮的花园。
  特别让人欢喜的是,茶楼的反面却是临水,正是靠着都正县最大的穿城而过的清源河而建。
  两层楼青砖与木头茶楼布置得典雅大方,古香古色让客人宾至如归,真不愧取名如家茶楼。
  顾明兰随决扫了一眼茶楼的结构,一楼是大厅,二楼是雅间。大厅不小,有服务的柜台、有说书的平台,有喝茶的桌椅,非常的齐全。
  他们三人进的是二楼的雅意,站在窗前,一阵轻风吹来,一丝垂柳飘至,真是欣赏清源河畔风光的好地方。
  看到顾明兰眼中的欣赏,汪老板非常骄傲的说:“妹子,我汪家的茶楼,是我们都正县最大的茶楼,生意从未渗淡过。特别是你去年送来了绿茶,更是让楼里的生意锦上添花。”
  看得出这汪老板做生意有一手,也看得出这人是久经生意场上之人。
  顾明兰称赞:“如家茶楼真不愧都正县最好的茶楼,这也是汪大哥经营有方,才会有如此佳绩。”
  汪老板乐呵呵的说:“既然都是熟人,友恒兄与我有过命交情,那么老哥哥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今天我去找妹子你,想买下你这制作绿茶的方子,你开个价吧。”
  果真是这事,今天她这是财神爷上门了。
  顾明兰进楼的路上,就一直在想着,只是这价格…

  ☆、683。第683章 跟着发点财

  汪老板能开门见山的说出意图,那肯定是看在王林炎的面子上。
  别人这么直爽,她也不好意思扭捏。
  顾明兰直接的说:“汪大哥,妹子不瞒你,我们是乡下人,我几家至亲,一年的生活花用,就靠这个小生意,要是我把制作茶叶的方子卖给你了,我就等于杀鸡取卵,一下子就把源头掐死了。这种事,我真的不能做。”
  朱家的茶叶好与坏,汪老板自是知道,他不会认为,除了他的茶楼会收朱家的茶叶外,别的茶楼就不会收,他可没这么自满。
  在这地方原本茶叶就不多,更是难见得到这么好的茶叶。就那点价格卖给他,其实是他赚大发了。所以,顾明兰先是拒绝他,汪老板虽然想不到,但也没有懊恼。
  “那妹子有没有兴趣与大哥我合伙?”这是汪老板的第二步棋。
  “合伙?汪大哥这话怎么讲?”
  直到汪老板把他的想法全部说出来后,顾明兰不得不说,这人就是天生的生意人。
  松州府地界,处于南与北的交界之处,茶叶自是不多,想要做大也不可能。
  而自松州府往南半个月马车路程的莱州府,甚至更南边的椿州府,那里的茶叶却是很多,可以说与前世的浙江一带比美。
  由于大东国整个国家的气温相对比自己所在的世界季节要来得迟些,顾明兰清楚,再过上十来天,就是那两州茶叶上市的好时候。
  顾明兰已明白了汪老板的意思,就是想去南边的找个茶叶专业种植的地方,开一个茶叶加工厂,然后把茶叶再在各大州府销售。
  大东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个国家的茶叶销量,她不敢说全部,只要有三分之一,这销量恐怕也不会少。
  “那汪大哥准备给我多少分成?”
  “两成如何?”
  要建厂要的成本不小,特别是第一年,销量没有打开,恐怕不会太好。商人逐利,就算是朋友的朋友,在钱财方面汪老板自然不可能大方。
  但是两成的利润,少了。
  但是顾明兰也知道,她发明了这个世界的绿茶,一旦让有心人知道,恐怕不一定是好事。怀壁其罪,这律法不健全的世界,她一个小老百姓恐怕经不起折腾。
  只是…
  见顾明兰不语,汪老板解释:“妹子,不是汪大哥我小气,只是要去开这茶厂,前期投入非常大。今年它的销路如何,我也无法把握,所以…”
  顾明兰自知这生意不是这么容易做,她只能以技术入股,她这基本上是一成的干股。
  但顾明兰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于是她笑笑:“汪大哥的意思,明兰自是明白,你说的那些顾虑确实是存在。如果我说我这茶叶的方法,以后不再转让给别人,你给我两成五的股份如何?这两成归我,半成归我表姐夫。”
  无功不受碌,这生意就算现在不会太好,可是以后肯定会好,王林炎一听立即拒绝:“弟妹,这个使不得。”
  汪老板听顾明兰说这半成股份要给王林炎,那惊讶可不是一点两点。
  想着自己那年贩茶叶路过大王山时,如果不是王林炎放水,他的命就给土匪交待去了。这些年他一直想报答王林炎,只不过就是没找到机会,在他得知王林炎成了都正县的捕头时,那种高兴更是无法形容。
  听到顾明兰这要求,汪老板二话没说:“行,那就按妹子的要求,这样定了。友恒兄弟,兄长我自知你是个清廉之人,以前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我也就不多说了。
  如今你是有家有口之人,光靠你那点俸禄怕是有点吃紧。这一回我与顾家妹子能合作,这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