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双木缘-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嬷嬷们大老远的来了,怎能不请进来呢?紫鹃,你出去把嬷嬷们迎进来,歇一会,喝口茶。春纤,夏织,你们俩还不快去扇炉烧水泡茶。”
  雪雁听到她的一番话语,赶紧抽出腰间的帕子,别过身体,捂住嘴巴偷笑。自家姑娘的这张嘴可真是比刀子还厉害。那几个嬷嬷就是向天借了胆子,也不敢喝姑娘身边一等丫鬟亲手冲泡的茶水。
  像是没瞧见雪雁丫头的失礼,黛玉微微一笑,接着吩咐道:“雪雁,你去准备一些酒钱慰劳嬷嬷们。”
  雪雁领了话,急忙止住笑意,跑进内室,打开钱匣子取赏钱。春纤和夏织取了上好的秋茶,退身出屋,转到隔壁的小耳房里扇炉烧水泡茶。
  紫鹃清了清嗓子,喊一声:“姑娘说,请嬷嬷们进来,歇一会,喝口茶水。”
  话音落下,一个眉清目秀,穿着柳绿色比甲的小丫鬟领着几个穿戴不俗的妇人鱼贯而入,一字排开。她们见黛玉容色逼人,珠环翠绕,端端正正坐在紫檀木榻上,拿着一本单子在查看,而紫鹃捧着文房四宝立在身侧,赶紧俯身行礼,请姑娘安。
  黛玉既不回应,也不抬头,只管合上手中的礼品单子,语气淡淡地问道:“怎么还不上茶呢?”
  话语顿了顿,紧跟着她像是刚发现问安的嬷嬷们,故作讶异的嗔责:
  “紫鹃,嬷嬷们进来了,你怎么都不叫一声?你们先起来吧。我这还有点事,等打点好了。再与你们说话。”
  说完,她将手中的红缎纹单子递给放下文房四宝的紫鹃,吩咐:“紫鹃,你把这个拿去给管家,告诉他,就按照这单子备礼。备妥后,送去扬州城的别院,交与林伯。还有,你带几个小丫鬟把外祖母送过来的过冬衣物稍稍整理一下,暂时找个空箱子安放,等我们回到扬州城后,你再仔细收好。”
  紫鹃应了一声,拿着单子径自离开屋子,前往外院找管家商议。
  这时,春纤和夏织端着茶盘果盘走进来,俩人将盘中的杯碟一一摆放在榻上的紫檀木矮几上,尔后抱着茶盘,静立一侧。
  黛玉神色悠悠地伸手端起荷花状的青瓷茶盏,轻轻呷了一小口茶水,抬起头,问道:
  “府里的诸位老爷太太奶奶姑娘们可都安好?”她不问贾母,不问宝玉,来一个混淆视听的统一问候。这样既不显出她失礼,又不让那群婆子们找借口说话。
  “老爷太太奶奶姑娘们都挺好的。心里都念着姑娘。”领头的王嬷嬷赔笑着回话。黛玉不问,她也不好擅自说出因宝玉生病,老太太心情不舒畅的事。
  很满意贾府嬷嬷的知趣,黛玉嘴角含笑,垂下淡然无波的眸子,指尖轻抚如同波浪一样起伏的淡青绿色杯沿,说道:
  “既然都安好,那我也就放心了。雪雁,把酒钱给嬷嬷们。然后去看看融哥儿,今天的功课做完了没?若是做完了,便把他带过来,说我要考考他近日的功课。”
  她只说给酒钱,并没让雪雁带她们下去休息。这也算是一点高明之处。不知道内情的人会以为她毕竟年幼,处事不够老辣,给人可乘之机。却没想过,这是她故意为之。使得那群婆子们不再拐弯抹角的试探,袒露真实目的。
  “是。姑娘。”雪雁欠身,将手中的几吊铜钱递给领头的王嬷嬷,转身出去时,正好与办好事情回来禀告的紫鹃擦身而过,俩人互相对看一眼,笑着点点头,继续陪着自家姑娘狐假虎威。
  贾府的婆子们见黛玉似乎事情繁忙,身边的贴身丫鬟来来回回地进出办事,心里头不由地有些急了,临走时,上面的主子千交代万交代,一定要问到林姑娘返回贾府的日子,若是问不到,她们几个回去后,一顿板子是逃不了的。
  也不想过于为难帮主子做事的下人们,黛玉喝了几口茶,放下手中的荷花青瓷杯,侧着头,打量手里拿着铜钱,脸色不太好的领头嬷嬷一会,好心好意地问道:
  “王嬷嬷的脸色似乎不太好。该不会是因为旅途劳顿,得病了吧?紫鹃,你找个小厮跑一趟,请个医术高明点的大夫回来,给王嬷嬷看诊。”
  紫鹃应了声,刚要出去,王嬷嬷忙阻拦,赔笑着说:“不敢劳烦紫鹃姑娘。”
  接着,她转过身子,诚诚恳恳地说道:“林姑娘在府里素有菩萨心肠的美誉。本来主子们都不让告诉林姑娘的,只是我在府里当了几十年的差,深受老太太,太太她们的恩惠。遂今儿个斗胆冒犯了。”
  这王嬷嬷年轻时,也是个心眼活络的人。挺受贾母的器重。否则,贾府上下几百口人,也不会挑她来扬州城,给黛玉送过冬的衣物。
  黛玉淡淡一笑,语气婉转的回道:“王嬷嬷这是说的哪儿的话?我素来敬重贾府里的老人,且你又是外祖母派来送过冬衣物的贴心人。说到冒犯二字,我倒觉得今儿个是我冒犯了嬷嬷们才是。你瞅瞅,嬷嬷们都进来好一会了,底下的丫鬟们还没端茶上来,实在是太失礼了?春纤,你下去看看,她们怎么到现在还没把茶送上来。夏织,你带几个丫鬟,去搬几张凳子来,请嬷嬷们坐下,慢慢说话。”
  她眸色一变,语气稍硬,将一旁服侍的丫鬟们,一个个派出去做事。
  贾府的嬷嬷们心神不安地看着一群丫鬟们在屋子里轻手轻脚地穿梭做事,黛玉有条不紊打理家事的模样,竟让她们几个恍若见到了自家府中的琏二奶奶。一想起贾府里精明强干,行事狠戾的王熙凤,几个婆子们的脸色愈加难看。心想着,林姑娘是心地宽厚的好人,她应该不会为难我们几个听从主子吩咐的下人?怀着忐忑的心,王嬷嬷战战兢兢地说道:“林姑娘……”
  她的话刚出,春纤和夏织俱领着一群小丫鬟端茶的端茶,端果子的端果子,端圆凳子的端凳子,鸦雀无声地回到屋子里,整齐有序地立在外间听候吩咐。
  黛玉微微笑着说道:“夏织,你把凳子放好,请嬷嬷们坐下。春纤,上茶。王嬷嬷,你且坐下,喝口茶,慢慢说。”
  与此同时,雪雁拿着几本书册由外面进入屋子,越过其他丫鬟,直接凑到黛玉的耳畔,唧咕了一会,尔后放下书册,离开。
  王嬷嬷看黛玉从头至尾一抹淡笑挂在嘴角,且在贾府的时候,早听得她的善名,心中虽仍然有些打鼓,但仔细想想事情没办成的后果,她也就咬咬牙,狠狠心,端着茶杯,连喝了几口茶,润润嗓子,开口:
  “林姑娘。老太太近日的身子骨不太利落。心里口里一直念叨着姑娘回到扬州城有没有吃好,穿好,睡好,玩好……她还说,姑娘的身子骨本来就不好,如今又赶着回去照顾弟弟,林姑爷公务繁忙,肯定不能悉心照顾姑娘,到时姑娘犯病了,一个人躺在床上,让她这个做外祖母的怎么办?”
  王嬷嬷声情并茂,雨泪俱下的一番转述,当场令春纤红了眼眶,拿着帕子默默流泪起来。夏织见了,急忙拍拍她的背,轻声安稳。
  紫鹃待在黛玉身畔,扶住她的身子,应景地安慰自家神色悲戚的姑娘:
  “姑娘,放心吧。老太太身边有宝二爷,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他们几个守着,必定会吉人天相。别的不说,光说府里的老爷太太奶奶们,他们也会尽心服侍好老太太的。倒是姑娘你,自入秋以来,气色一直不好。大夫也说了,要姑娘好生歇着休养。不可劳神伤心。你说,你现在这样子。不是生生的又让远在京都的老太太添忧吗?”
  黛玉拿起帕子,擦拭眼角,低低地说了一句:
  “紫娟姐姐,我知道你是心疼我,怕我又犯病了。可是,一听到外祖母病了,我的心就跟刀剐了似的,疼得不得了。若不是大夫一再嘱咐,要我好生养着。我真的恨不得,立刻回京都去,伺候在外祖母身旁……”
  “我不许姐姐去京都!”
  清脆有力的童声猛然打断了一屋子的哀怨惆怅,贾府的嬷嬷们赶忙起身,心惊胆颤地退到一旁角落里。紧跟着,“砰”的一声巨响,一个穿着品红绣团花图案袍子,戴着“金缨展翅”冠,粉妆玉琢的小哥儿怒气匆匆地踹门而入。
  他扬起小脸,狠狠瞪了一眼低头候在一旁的贾府嬷嬷们,直接冲到黛玉跟前,张开双手抱住她的腰,不满的叫道:
  “姐姐不去贾府。姐姐不去贾府……”
  雪雁惊慌失措地跟着跑进来,见林融抱住自家姑娘不放,贾府的婆子们哆哆嗦嗦地里在一旁,她递了一个眼色给站在黛玉身侧的紫鹃,笑眯眯地躲到角落里,继续看戏。
  见此,黛玉淡淡一笑,俯身拍拍弟弟的肩,安抚道:“融儿真是失礼!她们是外祖母遣来给姐姐送过冬衣物的。不是来接姐姐去贾府的。还不快上去见礼。省得让嬷嬷们笑话,我们林家的小哥儿,没规没矩的。”
  按照规矩,林融无需向几个婆子们见礼。然因她们都是代表贾母来探望他们姐弟二人的,遂黛玉才会命弟弟上前去问候一声。
  林融满心不愿地应了声,磨磨蹭蹭地走上前,作了一个揖,不等贾府的婆子们夸耀几句,他就跑回黛玉身旁,黏住不肯松手,好似他一松手,那些婆子们就会齐涌上来,抢了他姐姐般。因为林融过来搅局,贾府的婆子们也不好再纠缠下去,而黛玉也允诺,等过了年,会回贾府去探望外祖母。她们也就心满意足地跟着紫鹃去别院歇息了。
  

  ☆、不谋而合

  见婆子们都出去了,而春纤,夏织亦被黛玉用你们俩离府也有一段时日了,想必嬷嬷们那边有捎给你俩东西的理由,遣退。
  屋子里只剩下紫鹃,雪雁两个丫头。林融立即小脸一扬,得意洋洋的笑容瞬间绽放,凑到黛玉跟前笑眯眯地邀功:“姐姐,我方才演得如何?”
  黛玉转过脸,纤纤玉指捏住弟弟鼻尖,微微一笑,语气很柔善的问道:“这都是谁教你的?没大没小,不知礼数,尽给人添乱!”
  她说这话的时候,似笑不笑地瞥向偷偷溜到门口,企图开门避祸的雪雁。黛玉淡淡笑着注视雪雁蹑手蹑脚打开一条大概能侧身通过一人的小门缝,尔后侧身着身子,想要悄无声息地一走了之。就在她差一脚的功夫,黛玉用轻柔平静到极点的声音,唤道:
  “雪雁,今儿天气不错,你去院子里打些桂花下来。记住,要你亲手打,不许找小丫鬟们帮忙,也不许找小厮,总之,这家里的人,谁都不许。”
  只听得扑通一声,半响,没听见门外有任何答话,却听见轻微的呻吟声,林融感到很好奇,笑嘻嘻地跑过来,打开门一瞧,发现雪雁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丧着脸,揉脚踝呢。
  原来做贼心虚的她,一听到黛玉温柔平和的嗓音唤她,心神慌乱,一下子忘记,她的一只脚还在屋子里,於是,不小心绊倒在青石地上了。
  “哈哈……雪雁姐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猜,你这几天会有喜事临门了。”
  林融摇晃着脑袋,一本正经的预测。他也不上前去动手扶雪雁起来,谁让小丫头古灵精怪,昨儿在黛玉跟前告他的状,说他不认真念书,偷溜出去和族里的小孩们爬到老槐树上掏鸟窝。害得他被黛玉处罚,背诵整部论语。且要说出他自己理解的意思,不可牵引附会,道听途说。
  雪雁瞪大乌黑的眼眸,气呼呼地盯住幸灾乐祸的林融,张嘴压低嗓音:“融哥儿,姑娘给你做的荷包,扇套,香袋儿……唔……”
  没等她说完,林融扑上去,用手捂住她的嘴巴,低声回敬:“雪雁姐姐,你今一大早,偷跑出去,给人的是啥东西呢?”
  雪雁惊讶无语,随即,她开口:“你的那些到哪里去了?我的也到哪里去了?”
  这回轮到林融震惊的无话可说了,心里想道:这该是他们一家子想到一块去了呢?还是他们一家子老老少少合伙把他们林家唯一的宝贝给卖了?不过,价钱卖得不错。纵观身边认识的人,也就他能配给姐姐端茶倒水,研磨铺纸。
  思罢,他捂住雪雁嘴巴的手松开,压着嗓子说:“合作。”
  雪雁会意,微笑点点。她正想找个同盟军呢。昨儿听到黛玉和紫鹃的一番做妾论后。她硬是按下一肚子的火气,没冲上去和她们一起同仇敌忾。而是一个人默默回到屋子里,辗转反侧一晚,寻思如何警告未来的姑爷,少在外面沾花惹草。虽然自家老爷也有几个姨娘,贾府里的老少爷么,妾室通房丫鬟一大群。但雪雁自小跟在黛玉身旁读书习字,再加上性情聪慧,养得竟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要清高孤傲。
  她打心底里瞧不起贾府里姬妾养了一屋子的大老爷,以及不知道规劝,反而帮着纳小妾的大太太刑氏。然而,她又极为欣赏手段狠辣的王熙凤,欣赏她将身边的一干大小丫鬟治得服服帖帖,没人敢在她眼皮子底下,勾搭琏二爷。
  可有些时候,她又觉得琏二奶奶做事太狠了些,不懂得利用自身的温柔。就同自家姑娘常念叨的,刚柔并济,才是上策般。琏二奶奶若是能性子温柔点,联合身边一心为她着想的平儿,俩个人尽可以将琏二爷捏在手心里,不让他出去沾惹其他女人。当然,这些都是雪雁个人的想法。她毕竟年轻,经历的事不多,不知道有很多事,并非如外表显示的那般简单。只有身处其境的人,才能深刻领会到其中的辛酸苦辣。
  雪雁冥思苦想一夜,匆匆写了一封义正言辞的“谴责”劝诫信,趁天还没亮,交给隐在暗处的人,追去送给刚刚离开一天的木辰。
  她不指望她一个小丫鬟的话能起到什么作用,然她在信中很明确的表示了,自家姑娘对感情的态度,恳请木辰万事三思而后行。也顺便提醒他,家里有什么通房丫鬟之类的,请尽快处理掉。不要等我家姑娘过门后,弄得鸡犬不宁,合府不安。
  雪雁没什么大的想法,作为黛玉的丫鬟,她同紫鹃一样,一心为自家姑娘着想。她也清楚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做事没有紫鹃瞻前顾后,想的沉稳,过于毛毛躁躁,任性而为。
  可雪雁转念一想,若她与紫鹃一般行事,什么都忍着,非到紧要关头才出言。那么谁在第一时间,跳出来充当“挡箭牌”。而正是因为她活络直爽,天真烂漫,嘴巴又甜的个性,使她在贾府里吃得开,小丫鬟婆子们爱与她亲近,悄悄告诉她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消息。遂雪雁觉得,她保持莽撞冲动的个性为上策。
  半天不见门外的动静,偶尔传来林融和雪雁的窃窃私语,紫鹃和黛玉感到有些怪异,走到门口一看,瞅见林融和雪雁挨在一起,蹲坐在门前的青石板地上,神神秘秘地唧咕着什么?
  紫鹃摇头叹息,心想,姑娘让雪雁去伺候融哥儿是她人生最大的失策。这俩调皮捣蛋的鬼精灵搅和在一起,身后又有半夏,甘草两个小书童陪衬。到哪都是煽风点火,惹是生非的主儿。比起贾府有“混世魔王”称的宝二爷,过之而无不及。就瞅方才融哥儿演得那入木三分的戏,就晓得雪雁平日里如何带坏小主子了!
  她清清嗓子,不等黛玉发话,先提醒两个大难临头的惹祸宝:“融哥儿,雪雁,你们俩蹲地上干嘛?”
  “能干嘛呢?不就是数蚂蚁。雪雁,融儿,你们俩数了几只蚂蚁了?”
  黛玉笑语盈盈地跨出门槛,立在俩人跟前,屈指一人敲一下,看着俩人捂着额头的委屈样,她眸光一冷,凉凉的说道:
  “后院榕树下,有个蚂蚁窝。你们俩今天去那里数数,那窝里有几只蚂蚁?不数清楚,每人抄写《论语》十遍。以作惩戒。”说完,她拉着流露出爱莫能助表情的紫鹃转身回屋。
  雪雁,林融当即苦着脸,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数蚂蚁,数到头发花白,牙齿松动,他们俩也数不完。俩人心知肚明,黛玉是想让他俩去书房里抄十遍《论语》反省思过,根本没要他俩真的去数蚂蚁。相互指责是没用滴,如今最好的法子是,想出怎样令黛玉自动取消掉责罚的方式。谁让他俩对抄书深恶痛绝。而黛玉深知这一点。遂每次的责罚都与此有关。
  俩人在门外磨蹭了许久,左思右想黛玉一旦真的发怒起来,俩人的结局会更惨,於是,长叹一声,一前一后移步书房里去挨罚了。
  “姑娘,我们过些天就回扬州城去了。老爷为什么还让嬷嬷们过来呢?”
  回到屋子里,紫鹃重新给黛玉上了茶果,坐在一旁的绣花墩子上听她的解释。她不了解,明明他们过几日就赶回去和老爷一起过中秋,老爷也知道这事,为何还要贾府的嬷嬷们赶过来呢?且她们来也不过是奉了老太太的命,送些过冬的衣物来,顺便看望姑娘和林府的小哥儿的状况,好回去向时刻惦记着外孙女,外孙的贾母禀报。然这些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老爷尽可以让她们在扬州城里候着,等姑娘和融哥儿回去。为何要多此一举呢?紫鹃真的困惑了。
  黛玉端着茶杯,微微笑道:“这便是爹爹的高明之处!他老人家把事情全往我身上一推,自个儿两袖清风,逍遥自在去了。”
  她说到这里,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发髻上金灿灿的金簪凤钗刺得眸子都睁不开。过了好一会,黛玉方止住笑意,继续释疑:
  “你可记得我们会扬州城后,立即派人送平安信的事?”
  紫鹃侧头想了想,点点头,接着问:“这跟老太太派人来送冬衣有何关系?”
  黛玉啜了一口茶,悠悠的感叹:
  “这里面关系大着了!照理说,我是林家的长女,虽因母亲早逝,自小接到老太太跟前养着。但回林家照顾幼弟,伺候年迈的老父却是为人之根本。然为何贾府在两个多月后,立即以老太太的名义遣人送冬衣来探视呢?这俱是因为‘亲上加亲’四个字在作祟。紫鹃,你也晓得。自我到了贾府里,老太太素来疼爱有加,万般呵护,待我比自个儿嫡亲的孙女都好。有时甚至比她放在心坎上的宝玉都要好。她待我这般,我又岂能昧了良心装作不知!再说,老太太年岁已高,说不定哪天就去了,而我作为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女,如何能不在身边伺候着?当年娘亲在世时,频频念叨着老太太对她的宠爱,为她千挑万选了爹爹这个良人。临走更是拉着我的手说,要是我哪天去了外祖母身边,定要代她好好伺候。这也是当初爹爹在接到贾府来信说要接我去老太太身边养着,尔后派人送我上京的原因之一。”
  紫鹃渐渐听上了瘾,叹息道:“太太怎么舍得啊?”
  她心里挺奇怪林姑爷当年送黛玉到贾母身边养着的事。现在听黛玉一说,才知道,原来是过世的姑太太的缘故。 
  黛玉放下茶杯,轻轻摩挲滑在手背上镯子的花纹,默然半响,继续:
  “当年,娘亲躺在病榻上对爹爹说,既然爹爹已无再娶的打算,几位姨娘又无法担当教育我与弟弟的重任,那么当贾府来人要接我去养育时,请爹爹放行。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娘亲,会照顾好她的女儿。爹爹听了半响无语,说道:融儿更加年幼,他素来与大姐儿亲近,贾府把大姐儿接走了,你让融儿怎么办?娘亲听后笑了笑说,融儿是林家的继承人,爹爹定会亲自管教。她不担心。倒是我,身子骨弱,三天两头病着,没有亲娘护着,她放心不下。后来,见娘亲执着,爹爹只好允诺若是贾府来接人,他会派人送我过去,等大些再接我回来。”
  “老爷待夫人真好!”紫鹃赞叹。
  黛玉微微笑道:“爹爹待娘亲是好。几位姨娘都是在娶娘亲之前收的。娶了娘亲后,他便再也不去了。”
  “姑娘,这同贾府派人来送冬衣有何关系?”紫鹃恍然觉察到,黛玉把话题扯远了,急忙开口拉回起先关注的事情上。
  “他们送冬衣是假,试探爹爹的口风才是真。遂爹爹问起贾府里诸人的情况如何时,老婆子含糊其词地转到了宝玉身上。试探爹爹对此事的看法。没想爹爹更为狡猾,三言两语带过去,推到我这边来了。老婆子也挺能见风转舵,只字不提宝玉,惟独提起老太太日夜思念外孙女。企图用亲情打动我,让我生起孝心,回贾府去探望老太太。然后由太太她们亲自暗示我‘亲上加亲’的好处。不过,量她们也没料到,有些事早已命中注定。幸好,她们没明着说要提亲,大概是在顾及什么?这也让爹爹很庆幸。他并不想与贾家因这事而闹僵。”
  黛玉抬起头,看向窗外婆娑的竹影,心中甚是惆怅。这次回扬州城,非但没解开心头的结,反而结得愈深。
  融儿身体无恙,爹爹依然遣了林伯来接她回来,给她看密函,安排那人人偶遇,无一不显示天家无上的威严。原想着,过两年回扬州陪着爹爹弟弟过过平静安逸的日子。谁料,前有虎后有狼,个个虎视眈眈地盯住她这块肥肉不放。呵呵……倘若她依然是原来那个父母双亡,无可依靠的孤女。或许就不会生出这么多烦心事了!
  能说给紫鹃听,也就是些场面上的话,而真正的缘由,黛玉也只能深埋心底,独自品尝那份苦涩。错综复杂的官场,即将到来的横祸,这些怎能说出口?
  

  ☆、中秋月圆

  隔了几日,贾府的嬷嬷们见黛玉在府中诸事繁忙,偶尔来探视,身后跟随的丫鬟婆子们,个个屏气敛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