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贵女的悠闲生活-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二爷不能习武,但穆府的孩子继承了穆夫人的身体素质,都安排了教授习武的师傅,穆宴在这方面的天赋尤为突然。七岁的少年已经有了利索的身手。每次想到穆宴,穆清婉都有种自家少年初长成的自豪,也许自己跟穆宴年岁相当,从小穆宴就爱缠着穆清婉,两人一起长大的缘故。
穆宴身后时常跟着一个书童,穆橦,是穆七与徐娘子的唯一儿子。穆七与女娘子成亲晚,徐娘子在女儿家的时候,被当成男孩养,跟着镖局走南闯北,很多女儿家的忌讳没有留心,成亲后在子嗣上便有了困难。后来,穆夫人帮忙多方寻药,还拜访了无尘大师。徐娘子终于在二十五岁高龄怀孕,并生下了穆橦。因此穆七跟做徐娘子更加衷心穆府。穆橦与穆宴年岁相仿,从小被放到一块,一起长大,顺其自然地成了穆宴的小跟班。
再说穆清婉,已经十岁了,婴儿肥渐渐淡了,圆圆的小脸慢慢地有了尖下巴,五官越发地精致,几乎是融合了穆二爷跟穆夫人样貌的最优点。穆清婉,眉毛弯弯,不点而黛,一双杏眼,清澈见底,微微一笑,脸上是两个小小的梨涡。不似穆夫人那般的明艳,耀眼夺目。穆清婉身上多了份恬静淡泊,通身莫名的高贵气质,无论在哪里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五年的时间,穆清婉努力地学习,读了很多的书籍典策,其中发现了不少的熟悉词句,也是越发地肯定,这一个时空有穿越先辈的存在。穆清婉没有了以前随意的心态,生搬硬造是行不通的,因为不确定当下有没有穿越女的存在,总有会被揭穿的隐患,于是开始沉下心来融入这个朝代的氛围,努力地将自己前世所学与这个时代融会贯通,渐渐地去掉现代的气息。
穆清婉前世便是书画大家,那时只想着画画写字可以修身养性,没想到今生竟然有了如此多的便利。在外人看来,穆清婉天赋异禀,很多东西一学即会,不过穆府的孩子早慧,因此见怪不怪,竟然也没有人怀疑。这为穆清婉省下不少的时间,学习其他的东西。
自平城回来后,穆清婉便开始习武,这方面的天赋,比起穆琛、穆宴就差了些,穆二爷跟穆夫人本就不指望女儿成了武林高手,只是这世道不稳,多些防身的本事总是好的。但穆清婉总能想起在宛城太守府里的一幕幕,因此习武的事情上更加地勤奋,有时也会弄得筋疲力尽,看得穆夫人十分地心疼,晚上就来帮穆清婉揉身体舒缓。
另外,穆清婉还跟着穆府的老军医学了医术,老军医姓孙,原来是镇国将军那时随军的医生,后来一场战役中断了腿,慢慢地年纪大了,也不能再随军出征了。孙军医一辈子没有成亲,无儿无女,平城是边塞,镇国将军不放心自己的小女儿,因此穆夫人成亲时,孙军医就作为陪嫁一起来了平城。
后来,穆清婉才知道医生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在这里,医术极为低落后,药材匮乏,很多地药材都被视为野草,并不知道药性,一场小小的风寒就可能夺去人命,就好像之前的小清婉一样,而且最害怕出现瘟疫,历史上的瘟疫,每次都死很多的人。
穆清婉前世久病成医,看了大量的医书、资料,其中就有不少的中医书,和民间珍贵的偏方。因此,这辈子知道这里医术落后时,也动了学医的心思。一方面掩人耳目,毕竟自己的医学才能不可能凭空而来,另一方面也是害怕这个时代与前世的药材不尽相同。五年时间过去,孙军医早已经教无可教。
第二十七章 穆府众人(下)
十岁的穆清婉,才貌双全,虽然稚嫩,但一身独特的风华卓尔不群,难以掩盖。
穆清婉八岁的时候,穆夫人就开始有意让穆清婉学习管家,穆府人口简单,主子们的事情,都是随心所欲,因此穆清婉很早就有了接触管家经营的机会。
前世也是顶级豪门大小姐,家族生意如日中天,穆清婉在经营赚钱方面耳濡目染,也是经营的好手,因为很多地方融会贯通,学得也特别的快。
如今,穆夫人手下的生意也有了一定的规模,主要经营边塞的毛皮、海外舶来品,这些边塞特色在内地都是比较缺乏的,往往供不应求。自从穆清婉慢慢上手之后,穆夫人就从自己手中分出一部分产业到了穆清婉名下,作为穆清婉的嫁妆,交给穆清婉单独经营。
穆清婉最开始主要做舶来品的贩卖,主要是外来的首饰、琉璃、钟表和香水等等,联系了固定的异域人商队,低价进高价出,一转手就赚好几倍的差价。
原先的铺子做了整合,统一起名为琳琅阁,琳琅阁主要卖的是珠宝、首饰、服饰和各种胭脂水粉等等,另外还有稀缺的舶来品,像钟表、香水和香料等等。
从平城开张的第一家店铺开始,后面陆陆续续开了好几家铺子,京城也悄悄地开了一家。最开始都是直接买的成品,但毕竟数量有限,而且考虑长此以往,未必不会有人跟风有同样的路子做生意。于是后来,一些能够自己加工的商品,穆清婉更多地是购买原料,自家建了作坊,雇佣技艺熟练的师傅加工制作,不仅仅有海外的珠宝,还有内地的首饰、服装和胭脂水粉等等,成本更低,做出来的成品更加符合中原人审美,因此销路更好,利润更大。至于制作的款式,穆清婉并不想照搬现代那一套,毕竟心里总有些顾忌,而且古代多的是能工巧匠,符合当下的需求才更实际一些。
所有的产品都在琳琅阁里售卖,因为种类多样,款式新颖,现在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穆清婉从八岁开始尝试做生意,短短两年,在穆夫人的帮助下,现在已经做的有声有色,原先的铺子盈利也都翻了几番。
但是,琳琅阁主要是富家夫人、小姐喜欢光顾的地方,而且主要卖的东西价钱都不便宜,虽然开张吃三年,但是赚的钱并没有想象中的暴利。
古代民以食为天,生产力低下,统治者重农抑商,粮食具有重要意义,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经营粮铺生意效益更大。最开始,穆清婉打算开粮铺,收购粮食进行倒卖,到了后来,穆清婉发现这个时代自产自销,产业链经营的情况很少,而且现在的世族大家并没有圈地的意识。因此,赚了不少的钱,穆清婉并没有全部投入到店铺扩大上,而是悄悄地大规模地买进土地。就单说江南,江南土壤肥沃,风调雨顺,穆清婉托付二舅在这里买了近一千亩的良田,雇了长工种植,每年产量巨大,供给各地的粮铺。在京城近郊,穆夫人就给了穆清婉几个庄子,穆清婉又在这基础上买下了几百亩的良田。而买地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任凭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居然会做买地屯粮的生意。如此多的粮食,未必是件好事,穆清婉将地划分为小部分,分开管理,一切都是低调地进行。
不仅如此,穆清婉还在边塞买下了几百亩的荒地,边塞气候、土壤并不适合耕种,地域荒凉,很多地方还是未开垦的荒地,土地价钱低的可怕。穆清婉买来主要是用来种植药材,像黄芪、枸杞等等。这个时代,医学水平极度的落后,药材匮乏,售卖的药材主要来自人工采摘的野生药材,并没有种植药材的先例,自从开始学医之后,穆清婉便有意识地想要借助现代的知识,发展古代的医疗水平。但穆清婉并没有盲目的开始,毕竟一下子种了很多前所未见的药材,一方面人们接受困难,其次关键时候药材掌握人的生死,树大招风,恐怕会给家人招来祸端。药材都是在自家庄子里种植,派了亲信看管。药材种多了,穆清婉陆陆续续开了几家药铺,寻了当地有名的大夫坐堂,主要经营做药材的生意。
五年时间,穆清婉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一切都是为了强大自己,在这个不稳的时代,站稳脚跟。
五年时间,穆府主子们最多的变化,是又多了一个小团子。穆夫人回到平城一年后,又再次怀孕了,隔年生下了穆清婉的小弟,起名穆澜,现在已经三岁了,跟穆宴小时候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肉乎乎,圆滚滚。最喜欢的也是缠着穆清婉,整天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穆清婉的大丫鬟画屏,已经十八岁了,一年前许配给了当地一个百户长,销除了奴籍,送出了府。考虑以后回京,穆夫人把自己的大丫鬟画扇给了穆清婉,另外只派了几个小一些的二等小丫鬟培养。
现在吉祥如意被提做了大丫鬟,但主要是负责穆清婉的贴身保护。吉祥如意自从五年前开始跟着穆清婉学武,十分能吃苦,十五岁的年纪,已经长得一米六左右的个头,十分健美的身材。幸运的事,两人虽然比中原女子壮实了点,皮肤不是细腻的雪白,而是健康的小麦色,但这几年也是好好地保养着,虽不是一般女子的娇弱,但精神奕奕,样子中等也不算难看。
胡昭经过几年的锻炼,十二岁的年纪,个头猛长,现在已经一米六的身高,身手也是一等一的老练。现在胡昭已经正式归到穆清婉的名下,主要被安排到了外面行走,帮忙打点府外的生意。跟各种人打交道,胡昭也是越发的沉稳。
五年时间,穆府众人变化了很多。
穆二爷已经在平城待了十年,十年时间,边塞不少城池都与胡人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或者战争。而平城相对安稳,其中也有穆二爷的很大功劳。但平城的安稳,却引起了别人的心思,毕竟会有一部分急功近利,想要坐收成果。加上穆二爷本就想着调回京城,奈何一直没有消息,虽然其中就有京城的阻拦。这几年穆二爷花了不少钱财,有意的疏通和打点,现在也只是差一个时机罢了。
而因为这样的时机,回京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
第二十八章 时局
五年的时间已经过去,现在,新旧交替,天下暗潮汹涌,并逐渐形成了新的格局。时势造英雄,时局变换,也涌现出了一批后起之秀。
最近的十年间,风调雨顺,草原上草长鹰飞,牛羊成群,马匹强健,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个部落逐渐发展,并且逐渐地发展形成了两个极端。
一部分的部落渐渐地放弃了传统的掠夺习性,反而主动地与中原人和睦相处,比如毗邻平城的喀那部落,通过贸易与中原人互通来往。通过长期的接触和磨合,一些胡人甚至被允许长期在边塞的城池居住,与当地人互通婚姻。长久的发展中,边塞城池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民族大融合。这些地方相对而言,生活条件良好,胡人可以继续经营自己的畜牧业,而又不会面临粮食短缺的压力,和平的生活环境更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他们并不希望草原与中原发生战争。
而另外的一些部落,体内的好战因子根深蒂固,在部落不断壮大的同时,野心也逐渐地膨胀。他们不满足现有的生活,通过掠夺周围弱小部分的资源和领地,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领地范围。尽管如此,草原上的资源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野心,势力越强大,对中原的财富和富饶的土地的觊觎之心越强。
在这种情况下,草原上的一些部落因为特殊的际遇,在众多部落中异军突起,不断地扩张和侵占领土,部落的实力和规模日渐强大。塔林部落就是其中之一,迅速地成为了草原上最强大的几个部落的几个部落。
总体上,草原的部落数量逐渐减少,但实力在不断增强。优胜劣汰,实力强大的部落扩张领土的过程,意味着弱小部落的逐渐消亡。
最近几年,一些胡人部落,不断地向周围的城池挑衅,摩擦和冲突愈演愈烈。景、宣和周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骚扰。
周国皇帝老迈,荒淫无度。而且一直没有立太子,也没有表现出培养继承人的意图,底下的众多皇子们蠢蠢欲动。虽然周国皇帝的众多儿子中,没有一个出众的,但并不影响他们对于权力的向往,和对高位的炽热追求。因此,周国皇室内斗不断。内忧外患,使得周国的政权慢慢腐朽。
宣国皇帝宣策,年仅十一岁,却已经登基十年。宣国实际掌权者是宣太后背后的世族慕容家,挟天子而令诸侯,宣策手中并没有实权,只不过是个傀儡皇帝。
慕容家已经是宣国第一大家族,家主慕容太师是国家的实际决策的下达者,玉玺甚至直接摆放到了慕容太师的书房,朝廷的奏折都以皇帝年幼为名,被直接送到了慕容太师的府中。慕容太师门生遍布朝廷内外,各种眼线,一有点风吹草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慕容太师渐渐老迈,已经开始着手培养下一任的接班人,慕容少主慕容博,少年成才,名声显赫,在三国之间都很出名。相比之下,小皇帝宣策年岁尚小,地位堪忧。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被废的危险。传言,慕容家上位,不过是只差了一个时机而已。
景国这五年,建邺帝辛勤耕耘,后宫中又多了一批的小皇子和小皇女,而成年的皇子已经长成。而这几年时间,建邺帝功绩平平。
五年前,景漓从浮山寺为太子景荣求来药引后,带着云敬修和漠北迅速地往京城赶路,途中又经历了几次暗杀,直到与漠北汇合,压力才悄悄减弱。回到皇宫后,马不停蹄地配置解药,让景荣服下。景荣终于度过一劫,但是景漓却因为无故离京,虽出于救人心切,但也被建邺帝好一番责罚。
太子景荣已经二十有二,虽然阴谋仍在,暗害仍在,但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七皇子景漓替他挡去了大半的危险。
太子景荣嫡妻是太师府大舅舅家嫡女,太子妃与太子是表兄妹。另外,由云皇后做主,太子又纳了两个侧妃,分别是安宁侯府大房嫡长女、户部尚书家大房嫡次女。可惜,太子名下至今,也只有太子妃生的一个两岁的女儿,并没有儿子。
建邺帝一后四妃齐全。
云皇后只有两个儿子,嫡次子景漓,现在十七岁,并未娶妻。
德妃名下三子一女,大皇子、四皇子、十二皇子和二皇女。
大皇子景昊现在二十有四,已经出宫建府,有一个正妃和三个侧妃。正妃育有一子一女,长子五岁,侧妃共育有三子一女,另外还有姨娘侍妾生下的多个庶子庶女。大皇子在生育子嗣方面,继承了建邺帝的优良传统。大皇子是建邺帝的第一个孩子,还是在与德妃浓情蜜意之时生下,打从出生开始,就受到了建邺帝的重视。大皇子表面上行为处事十分有分寸,素有贤王之名。太子病弱,子嗣堪忧,甚至隐隐有了废太子改立大皇子的呼声。
四皇子景湛二十岁,也已经出宫建府,一个正妃两个侧妃,正妃育有一子。侧妃育有一子两女。
十二皇子景晟十岁。
二皇女已经出嫁。
贤妃名下有三皇子和大皇女。三皇子早夭,只剩下一女。大皇女已经出嫁,育有一子一女。
良妃名下育有十一皇子景遥,现在十一岁,但因为一段渊源,五年前才寻回。
据说,良妃怀孕八个月之时受到佛祖点发,到京郊的寺院祈福。但可惜在回宫的途中遇到刺客暗杀,良妃受到刺激动了胎气,不幸早产生下了九皇子。当时情况混乱,良妃又一时昏迷,最终九皇子不幸弄丢了。良妃十分自责,自请去寺院带发修行。皇帝女人太多,良妃妃位虽高,但也只是众多女人当中的一个因此同意了她的请求。
直到五年前,良妃偶然在寺院山脚的一户农家,见到了一个六岁的男童,一时感觉十分地眼熟,派人多方查探,终于确定了这个男童就是丢人的九皇子。皇家子嗣非同一般,经过建邺帝亲自验证才最终确定下来。尽管九皇子找了回来,但良妃并没有回宫,而是请愿继续在寺院为大景、为建邺帝、为九皇子祈福,建邺帝一时大为感动,一番嘉奖之后欣然应允。
淑妃是四妃中年岁最小的一个,育有九皇子景衡,现在十一岁。
但凡皇子授予爵位,就基本意味着与皇位无缘了。但是建邺帝的众多皇子,年岁到了就安排出宫建府,但并未赐予封号,其中的含义就耐人寻味了。
第二十九章 江南
自从五岁那年出过一次平城后,穆清婉就再也没有出过平城。最开始的时候,穆清婉手中的生意都是要经过穆夫人帮忙打点,现在,穆清婉慢慢地开始接手。
穆夫人之前给的穆清婉的铺子和庄子,里面用的都是母亲时期的老人,都是跟了主子多年的可靠之人。而且穆夫人将这些人的卖身契都直接给了穆清婉,,这个时代没有户籍寸步难行,因此穆清婉更加不担心这些人的衷心问题。
但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穆清婉越发地认识到很多地方都缺乏可靠的人手,长此以往必然暴露各种弊端。一些新开的铺子和新买的土地,都是直接从当地雇佣长工,但这都是权宜之计,毕竟很多铺子、田地距离自己太远,难免日子待得久了出现了监守自盗的倾向。
穆清婉在江南买下的近千亩的良田,已是到了第二个耕种年头。之前也都是由王二舅安排人手,帮忙打理,可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穆清婉便打算尽快早些接手。
江南水稻一年可种植两季,第一季稻要在清明前播种,第二季稻要在六月底七月初播种。
已经进了三月份,平城天气回暖,树木抽芽,地上已是嫩黄嫩绿的一片。时间刚好,穆清婉萌生了赶在播种前去江南一趟的想法。
但穆清婉也才只有十岁,自从宛城一行之后,穆夫人对孩子们出府心有芥蒂,因此穆夫人并不同意穆清婉去千里之外的江南。
穆清婉缠着穆夫人软磨硬泡撒了好久的娇。
“娘亲,让我去嘛。让穆七叔跟着我好了,我不会有事的啦。”
“不行!娘不同意。”
“娘亲,我现在也会些功夫了。吉祥如意和胡昭都跟着我一起去啦,好不好嘛?”
“不行!”
“娘~我多带些人手好不好?您就同意吧。”
“不行!”
“娘亲,我的好娘亲。我女扮男装就好了。”
“不行!不行就不行!江南太远了,娘实在是不放心。娘派可靠的人去江南,你不准去!”
“娘,您年少的时候都跟外祖父上阵杀过敌呢,虎母无犬女呢。娘亲您不要担心嘛,不会有事的。”
……
穆清婉眼看着穆夫人立场太过于坚定,一边劝穆夫人的同时,一边对着旁边看热闹的穆二爷猛眨眼睛。
“咳咳。”面对自家女儿眨眼卖萌又祈求的眼光,穆二爷无奈地一同劝解穆夫人,“阿珍,要不我多派些人手跟着?”
……
“让我再想想。”穆夫人终于松口。
“娘亲最好了,最爱娘亲了。”穆清婉搂过穆夫人,“吧嗒”亲了亲穆夫人的脸,高兴地跑开了。
“这孩子,跟长不大似得。”穆夫人摸了摸被亲的脸,又好气又好笑。
“哼。女儿这么小,我可实在不放心,你居然开口求情。哼。”穆夫人转头,枪口对准了穆二爷,一脸的埋怨。
“额。”穆二爷无奈地摸了摸鼻子。“阿珍,孩子们都长大了,咱们也不能跟着一辈子啊。我们的孩子怎么会是经不起风雨的呢?”
“可是,绵绵一个女孩家,我还是不放心。”穆夫人一脸的忧心忡忡。
“阿珍,咱们这两年回京城的机会很大。京城那边……孩子们今后面对的东西更多。咱们就绵绵一个女儿,总要多些磨炼,养的心计多些才好。”穆二爷伸手搂住穆夫人语重心长地劝慰。
“哎,好吧。就听你的。一转眼孩子们也都长大了。”穆夫人抬头看了看穆二爷,“不过,这几天你还是要睡书房。”
“阿珍……”
这边穆清婉离开后回了自己的院子。
“阿姐~”穆澜跟小钢炮一样,小跑过来冲进穆清婉怀里。
“阿澜,怎么了?”穆清婉捏了捏穆澜的小脸。穆宴长大后变得一点都不可爱,整天一副生人莫近的表情,穆清婉也不能再蹂躏穆宴的脸蛋,自从有了穆澜小团子后,穆清婉又恢复了之前的恶趣味。
“阿姐,二哥坏,不让阿澜吃杏花糕。”穆澜小团子瞅着穆清婉,一脸的可怜兮兮。
“额。”穆清婉瞅了瞅穆澜圆滚滚的五短身材,一时失误。
“阿姐。”七岁的穆宴已经长成了一副酷酷的小正太模样,板着个小脸缓缓走了过来。
穆清婉心痒,好想伸手揉一把小脸啊,真是怀念过去那个圆乎乎的小团子。
“阿姐,真的要去江南吗?”穆宴望向穆清婉。
“嗯,过几日便走。娘亲应该同意了,可真不容易。”
“那我陪阿姐一起去,我也练武了,可以保护阿姐的。”穆宴坚定地望着穆清婉。
穆清婉与穆宴姐弟感情很深,毕竟穆清婉跟穆宴年纪相近,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两个人待在一起。穆清婉芯子也是二十多岁的人了,看着穆宴一天天长大,就好像是自己带大的穆宴一般。
“要是你也跟着去,娘亲肯定会反悔的,就等阿宴长大一些吧。我多带些护卫,不会有事的。”
“阿姐~我已经长大了!”穆宴着急地反驳。
“呦呵,阿宴长大了呀。”大哥穆琛一脸调笑地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