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嫡女_春未绿-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划,偏偏这丫头脑袋不开窍。
  汪淑儿虽然不聪明,却也不是很傻的人,她并不是很同意陶心湄的看法:“心湄姐,还是别想这么多。”
  见汪淑儿不上道,陶心湄气哼哼的走了。
  汪淑儿的嬷嬷进来见她在发呆,连忙问道:“是不是陶表小姐又说胡话了?”春嬷嬷是汪淑儿娘的奶母,对她这个小主子一向忠心,而且常常念叨她父母双亡,所以对她爱是爱,可该教导的还是会教导。
  “春嬷嬷,心湄姐说让我,唉,跟瑰表哥,唉。”汪淑儿并不觉得陶心湄说的能成事。
  春嬷嬷是过来人,她大惊失色:“姑娘可不能糊涂。嬷嬷虽然年纪大了,可也知道三房的人不是省油的灯,姑娘的三舅舅小时候就知道怎么讨好侯爷,小杨姨太曾经还想把三爷放在房里养,后来三爷也不知道怎么地找上了老太太,把小杨姨太好一顿训斥。我这样说姑娘就应该知道他们家并不是好惹的,我只愿我的姑娘能够嫁个好人家罢了。”
  她们的这些心思,玉彤跟曲氏都不甚了解,因为她们忙的很。曲氏要收拾院子安排下人,玉彤要跟在京的朋友唐晏和尚薇送信,还要看玉琪送过来的书,还得准备跟曲氏一起去曲国公府。
  当然,曲氏也十分孝顺,每日晨昏定省竟是日日都不落下。
  这日也是如此,玉彤和玉佳早早的起来到曲氏房中,曲氏已经收拾完毕,给俩人一人手中塞了一个手炉。
  “你五婶她们昨儿晚上已经回来了,今天早上也要去请安的,若是见到她们,平常以待就行。”
  五婶蒋氏出身是这几个儿媳里面最低的,常年随五叔驻守边关,对五房几乎也是一无所知,据说跟自家一样,蒋氏也是生了一儿一女,五婶评价虽说不怎么样,五叔却是个为人很不错的人。
  见到蒋氏玉彤才知道冒姨娘为何欲言又止了,蒋氏长的还真不丑,看那模样比曲氏相貌还要好,可打扮却是一言难尽。
  她比曲氏还要小一两岁,却穿的灰扑扑的棉袄,头发也不大整齐,总之是个乱糟糟的人。
  她身后也是站着两位小姑娘,大的那位红皮肤,身材纤细,脑门大,头发稀疏。小的却是个美人胚子,虽比不得自己和玉佳,却比她姐姐要好看很多。
  即便是世子夫人小朱氏涵养这么好的人见了也撇嘴,“这是玉诗和玉画,是你的十一妹和十二妹。”
  蒋氏大大咧咧道:“我得玉诗在外头拜了康先生做师傅,学问好的不得了,不是那等请了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人乱教的。”
  曲氏早有耳闻,当初康廷被流放到边关,就是五爷收留了他,这位康先生如今被平反,已然是大学士了。可蒋氏这话好似在嘲讽自己一样,曲氏勾了勾嘴唇,并未说话。
  老太太也不大待见她,不过老五却是个拉拢的好对象,因为五爷差点被提拔进禁卫军,这可是御前行走的美差事。
  “这就是玉诗吧,错眼不见的倒真是大了。”
  张玉诗走出来行礼,华氏看了一眼玉彤又看了一眼玉诗,只觉得心里莫名有些怒火。
  俩个庶出种子的女儿,不过是有亲爹在,就能这么放肆。她的玉晴和玉珠比她们少了父兄扶持,就在婚姻大事上被人家挑理。
  还好曲氏提前跟李氏说了要回娘家,所以提前就走了,玉佳上了马车就跟玉彤抱怨:“方才那个玉画还跟我抱怨玉诗,我跟她可不一样,我说我姐姐对我多好啊。”
  玉彤淡笑:“以后咱俩遇到的挑拨离间只会更多,反正咱们姐妹自己知道就行。”
  玉佳仿佛跟姐姐分享了一个什么小秘密,一路上都跟喜鹊一样,叽叽喳喳的说话。
  曲国公府人口不多,外祖母曲老夫人也就只有两个亲生儿子,大舅母冯氏仅出一子,二舅母生了一子一女。家中竟无庶出子女,据说是老国公生的庶女太多,后来导致家中纷扰增多,所以玉彤的两位舅母都无庶出子女。
  大舅母冯氏不胖不瘦,为人既热情又周到,这可比在张家好一点。曲老夫人是个长相很严肃的老太太,见着曲氏红了眼就道:“你这是哭什么?你这次回来多的是时间相处,可别让孩子们看了笑话。”
  “让母亲见笑了。”曲氏还颇有些不好意思。
  曲老夫人毕竟教养过她几年,她的很多东西都是她教的,虽说最后出了那么个岔子,可曲老夫人依旧尽心为她找了一门亲,人心都是肉长的,曲氏也很感激曲老夫人。
  大舅母见着玉彤跟玉佳又是一喜,连忙给了两个小姑娘一人一对头面,俩人也拿出来自己做的针线孝敬长辈。
  冯氏拉了玉彤过来:“你手艺不错,比起我年轻的时候要好很多。”
  曲老夫人指着冯氏道:“快别自谦。”又跟玉彤道:“你母亲说你画了沿河图,我这个老婆子平生最想出去走走,就是一直被困在四九城。”
  难怪曲氏要自己把画带过来,玉彤不得不对自己的老娘竖起大拇指,她故作不安道:“不过是游戏之作,还请外祖母见谅。”
  曲老夫人挥挥手,表示不大在意。
  玉彤拿出了自己画的码头场景,船外风光,南边码头和北边码头的对比。曲老夫人看的津津有味的指着码头上挑担子的人,得意道:“这是卖胡辣汤的,是也不是?”
  “您真厉害,这您是怎么知道的?”玉彤很好奇,因为她画的那人挑着的担子上面是完全盖的很严实的,根本看不出来啊。
  曲老夫人笑道:“你外祖母曾经跟我说过,卖烧饼的地方都有人挑担子卖胡辣汤,这旁边是卖烧饼的,这人可不就是卖胡辣汤的吗?”
  玉彤翘起大拇指:“还真让您说着了,这卖的烧饼我还让我爹买给我尝过,不比家里做的差。”
  冯氏见玉彤这样大胆,完全不怕曲老夫人,就是跟自己说话也是平等的样子,心道,这姑娘倒是真的不能小觑。
  “是吗?我们家里今天也做了烧饼,你也尝尝看如何?”曲老夫人打趣她。
  玉彤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曲老夫人指着曲氏道:“你母亲是个乖巧的性子,倒是把你生的这样的活泼,可见人的性子真是天生的。”
  **
  却说蒋氏回府后,一群人困的不行,请完安就回院子里面休息。李氏知道蒋氏夫妻二人不挑剔,只要给一张床就能睡着,这一点倒是很不错,不像老三两口子都是文雅人,对物事稍微差点就看出来了。
  华氏带着张玉珠一道走,她虽然有两位庶子,怎奈关系处的跟仇人一样,老太太也怕二房生事,所以从不叫二房的俩个孙媳妇过来请安。
  母女二人正谈起张玉晴的儿子都笑出声来,尤其是玉珠:“也不知道姐姐现下如何了?”
  张玉晴嫁给礼部侍郎的次子,那人也是无官无爵之人,张玉晴又常常跑回娘家,她婆母对她就带了点脸色出来,还好张玉晴为人最是会看眼色,所以这两个月都没怎么回来,而张玉晴是华氏母女的主心骨,故而她们有此一问。
  “你姐姐总比我强,自不必担心。”华氏这么安慰着小女儿。
  俩人刚一回屋,华氏的贴身大丫头就过来道:“二太太,奴婢方才打二门那里过来,说是六表少爷过来了。”
  华氏一喜:“那我们且等着,我就知道这孩子跟我亲近,也不枉我家玉珠的一片心意。”
  赵群倒也真的过来了,他上次在山东替梁玖办了一件差事,结果回程又不舒服,好容易在家里养了几天,这才决定要亲自带礼物上门谢张家三房。
  却没曾想到张家三房全家去了曲国公府,赵群只好跟二管事张全道:“既然如此,我下次再来便是,这些东西也是我一点小小的心意,麻烦您帮我转达。”
  张全见这位信郡王府的六爷这般谦虚,连连应承:“小的一定转达您的心意。”
  赵群见事情办完,正好他自己还要赶着进宫,便急忙走了。
  没曾想华氏等到天黑也不见赵群过来,找人打探才知道赵群竟然送了东西去三房,却不曾来自己这个亲姨母这里,她气急败坏起来。


第二十四章 众姐妹
  平时华氏也不是很沉不住气的人; 只是赵群是她心中认为的未来女婿,所以赵群稍微有一点忽略她,她就心急如焚。
  本来这几天她就特别受刺激,三房跟五房的玉彤跟玉诗不过只是庶房出身; 就因为父亲在; 就连老太太都高看几分; 大嫂对三房跟亲兄弟一样,明明自己的亡夫才是她的亲兄弟。
  玉珠撇撇嘴:“娘,要不我们先吃饭吧; 表哥肯定不会来了。”
  女儿这样天真; 华氏不敢松懈; 她又怕女儿饿肚子; 便跟丫头道:“你把饭菜拿下去热热; 再给珠儿吃。”
  “是。”
  丫头们应声出去。
  丫头一走; 华氏全身靠在椅子上,她那种无力感又来了。遥想当年丈夫宠爱秦姨娘那个贱人; 她被逼的快崩溃了; 秦姨娘的儿子一个一个往外蹦的时候,她却一个女儿接着一个女儿生的时候,那种绝望她再也不要体会了。
  幸好丈夫死了; 他死了; 她当时很快活; 尽管脸上挂着泪,心里却比平时还痛快。他肯定没想到他死后; 他最心爱的女儿不到一年就得了风寒去了,她就那么看着她咳的满脸通红,再也咳不出来了,哈哈。
  那个时候,俩个平时嚣张的庶子也吓的心惊胆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才知道什么是顶梁柱,自家大女儿就因为没有父亲,所以即便嫁妆丰厚,侯门千金,婚事竟然十分困难,想嫁个好人家都没有,还是老太太做主才有了礼部侍郎的儿子这门婚事。
  小女儿呢?她还不如大女儿,她的嫁妆不多,人也并非精明能干之辈,唯一就是心性单纯善良,若是能顺利嫁到郡王府,她情愿折寿十年都行。
  从曲国公府回来后,玉彤跟玉佳各自把见面礼收好,玉佳最是怕冷,她一回房就不愿意出来,玉彤让春樱冲了参茶让她送过去给玉佳。
  “她素来怕冷,好容易得了些高丽参片,冬日喝这个最好,你给她送过去就行。”
  春樱端了热盅到玉佳处,玉佳心里暖暖的,她央求道:“春樱姐姐,我今儿过去跟姐姐睡吧,我还有好多话要跟姐姐说。”
  春樱笑道:“九姑娘直接去就行,还跟奴婢说什么。”
  玉佳散着头发找玉彤,见玉彤半倚在床上,她笑嘻嘻的过去,“姐,我要跟你一起睡。”
  “过来,过来。”玉彤拍拍自己床边的空位,又跟她道:“明儿可不准赖床。”
  玉佳一幅乖乖的模样。
  姐妹俩早上都醒的很早,只可惜在孝期,也不敢怎么打扮,还好今儿老太太免了请安,所以玉彤姐妹也就没出门。
  玉佳依旧拿着一本字帖在写,玉彤在一边画腊梅,本来她还想弹琴的,可孝中难免显得有些轻浮,怕被别人说对先人不敬,所以只能画画。
  “玉彤,我过来了,这天儿可真冷。”玉琪一边说还一边跺脚。
  “六姐过来了啊,快坐下,看我画的这腊梅如何?”
  玉琪装模作样的欣赏一番,才忍不住跟玉彤说起来:“四婶今天早上回来了,跟老太太吵了一架,所以才免了我们请安,怕是不好见人呢?”
  “不会吧,四婶怎么会惹老太太生气啊?”按玉彤的算法,自家这位四婶也三四十岁的人了,早过了年轻儿媳妇面嫩的时候,怎么会这么冲动?
  玉琪冷笑一声:“还不是因为四丫头闹的,四婶求着老太太让四丫头记在她名下,老太太不答应,所以这不就闹开了吗?”
  原来是这样,玉彤也附和道:“看不出来四婶还挺贤惠的,是不是四姐的姨娘太得宠了啊?”
  “才不是,四丫头的姨娘早就不受宠了。”玉琪还想多说点,还好她心里有点分寸,没多说下去。
  玉彤也没追问,因为五房的丫头送了东西过来,原来送的是西北特有的干货,玉彤和玉佳一人得了一瓶马奶酒,这见面礼也是接的哭笑不得。
  “这送的还真是别出心裁。”玉彤笑了笑。
  直到晚间玉彤才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四婶,坦白说生的很明艳,尤其是说话起来还很有几分鲁直,倒是她那位庶女一直在帮她打圆场。
  早上玉琪说的四丫头想必就是她了,她跟四婶王氏看起来才像亲生的,而且个子高挑,全身上只在领口处别了一个玉蟾,行动之间,把玉琪都比下去了。
  这位才让玉彤有点比较之心,确实是个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十分出色的姑娘。
  “四姐姐过来我这里坐。”张玉珠笑着对张玉涵招手。
  又见张玉涵拉了一个小姑娘过来,她眼睛都没睁开,长的倒是可爱,看上去有些惫懒。
  “玉凤,别睡了,见天儿的迷糊着,以后可怎么办?”玉屏打趣道。
  玉涵捏了捏玉屏的脸:“你这小妮子还说起以后来,怕是想起什么水鸭子来了。”
  众姐妹哄堂大笑。
  姑娘家最怕给人拿终身大事做比较,即便是玉屏这样常年心机深沉的姑娘也开颜了,王氏看这边没事便不在意了,只跟华氏说话。
  王氏的穿着是这屋子里面最名贵的,玉彤会认料子,这是贡缎,恐怕凭四叔的地位是得不到的,唯一可能就是王氏娘家给的,难怪王氏能够为所欲为,做了错事还能理直气壮,恐怕她身后的那个娘家实在是太给力了。
  侯夫人李氏依旧很忙,华氏却不像之前那样对自家客气,反而故意疏远曲氏。曲氏本来就是庶女出身,什么样的尴尬场面她都能应付,更何况是这样的小小的拉帮结派。她安稳布菜,她跟丫头们指导,看起来就是很平易近人的样子。
  小朱氏也感激这个三婶,别看人家不邀功什么的,可该做的都做了。蒋氏就不如曲氏这么镇定了,屁股在椅子上移来移去了。
  “这几日辛苦你们了,这些日子人来人往的我这里不清静,你们从明儿开始还是在各自的小厨房用餐就是。”
  老太太发了话,她的媳妇们也都应是。
  玉彤也觉得累,吃个饭还要跑那么远,人又多,挤在一处实在是要出恭都不方便。还好老太太了解大家的心声,她想道以前,家里没这么多人,所以聚在一起吃饭无所谓,现在人实在是太多了,各自吃饭才最好。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张玉涵晚上还找她说起功课的事情,她语气中带着歉意:“因我痴长了你们几岁,先生便让我负责咱们闺学的事情,你们回来的时候我又去了外祖母家,还好今儿回来能碰到你们。我便跟你说说闺学的事情。”
  她说的很详细,玉彤问了几个细节之处,她也绝不藏私,十足十的好姐姐样子,就这样玉彤也为她惋惜。
  长房的玉琪脾气喜怒无常,玉屏更看似柔弱实则不怀好意,二房的玉珠又过于单纯,五房的玉诗暂且看不出好坏来,她的那个庶妹却是不顾脸面。唯有四房,玉涵虽是庶出,却友爱姐妹,谈吐风趣,也不似自己脾气这样直接,生的也是如君子兰一番优雅。
  要玉彤说玉涵比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玉凤实在是好太多了。
  真是坏在出身上了。
  想及此,玉彤也稍稍卸下心防:“下这样大的雪,四姐姐还专门来跟我说这件事,实在是太过劳烦了。”
  玉涵轻笑道:“快别这么说,我这就要去玉诗那里去说,你快早些安寝来。”
  说完,便按下玉彤,独自走了。
  玉彤第二天跟曲氏说起玉涵来,倒是一派欣赏:“四姐姐倒真是个好的,一项项跟我说的分明,不像玉琪跟玉屏那样说的没重点,不似真心想帮我。”
  她本来以为曲氏会高兴的,没想到曲氏却阴着脸,甚至不发一言。
  “娘。”玉彤又轻轻喊了一声。
  曲氏这才僵硬一笑:“是吗?”
  玉彤看了看曲氏,“是啊,她一来把我们都比下去了。”不是玉彤自吹自擂,她是家里经过精心培育的,跟男儿一样教养,又把女儿家的功夫也学在手上,除了交际不如京里的千金,玉彤自认也是不输的,不过见了玉涵,她倒是有些福气。
  却听曲氏喃喃:“不会的,她永远不会超过你的。”
  玉彤以为是曲氏太累了,所以连连告辞。
  她一回来,又听玉琪那里派了人来,说是三皇子妃赏的礼让大伙儿一起去挑。
  所以她叫了妹妹玉佳一起到长房去。
  她们去的时候玉诗早已在那儿了,玉琪见了玉彤连道:“我姐姐送了些贡缎和首饰回来,我娘说这样多,大伙儿一起戴就挺好的。”
  玉诗早已拿起一枚碧玉通透的簪子爱不释手了,玉琪撇撇嘴,把玉彤拉过来看。
  不一会儿大家都到了,唯独玉凤没来,玉涵无奈道:“那丫头惫懒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平时吃饭都不愿意动弹的人,一听说要走路,就不想过来了。”
  玉琪看起来也不大在意,她招呼大家:“你们喜欢什么只管拿便是。”
  她也一年大似一年,自从上次去了杭州回来,三皇子妃接她在宫里住了一段时间,她如今虽然有些胡闹,可也面子上做的极好。


第二十五章 亲上加亲
  玉彤在这种事情上是最有分寸的; 她拿了一个中等价值的发钗,玉佳更是不敢多拿,她们俩很快就选好,站在一边说悄悄话。
  没想到玉涵也是一样; 她笑道:“你们俩姐妹这是嘀嘀咕咕说什么。”
  “四姐姐好; 我们在说今儿小厨房说打边炉; 我问这丫头爱吃什么?她偏生刁钻的很,要吃什么菜薹,偏偏京里又不产这个; 我正说让她换一种呢?”玉彤打趣着说玉佳。
  玉佳也不生气; 拉着玉彤的衣角害羞的低着头。
  玉琪从后面走上来; “要不今儿留在我这里吃吧; 我娘的庄子上进了一些冬笋来; 吃起来也鲜; 总比那大肉大鱼吃着解腻。”她很怕玉彤姐妹被玉涵拉走,虽说玉涵没惹过她; 可让一个庶出的比下去总不好。
  “可不大巧; 今天我们有客来,我二舅母带着我表姐过来,所以怕是不能承你的好意了; 若是有空我再过来就是。”玉彤婉拒了。
  因大舅母冯氏有事; 所以二舅母带着表姐过来; 想当初祝嬷嬷还是从曲滢表姐那里抢过来的,拿人家的手短; 玉彤没道理晾着这位表姐啊!
  玉琪笑道:“既如此,我也不多留你们了。”
  玉彤遂拉着玉佳的手一起回去,果真二舅母跟曲滢表姐已经来了,曲表姐生的一脸福相,她比玉彤还胖一点,可不丑,反而有种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很容易亲近。
  见着玉彤一点也不生疏,还把自己亲手做的糕点给玉彤和玉佳吃,她给完还不好意思:“我平时最爱鼓捣这些吃食,还望二位表妹别笑话我。”
  食盒里面装的是晶莹剔透兔子形状的糕点,玉彤吃了一块,竟然爽口清甜,“滢姐做的真好吃,天呐,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别致的糕点。”
  二舅母虽然很是持重的模样,不苟言笑,可对唯一的女儿却是宠溺非常,她一听玉彤这么说,就把曲滢表姐的底都漏了:“你滢表姐专爱弄这些,到如今连衣裳都不会裁,你们可别跟她学。”
  曲滢羞红了脸,喊了声:“娘……”
  曲氏知道侄女不自在,便也拿玉彤的糗事说:“别看我家玉彤看起来倒是什么都会,就是不仔细,旁人家的看书都是新的,只有她每次看完一本书,那书角卷的不行,书页也是破破旧旧的,我是怎么都说不好。”
  因为这个小插曲,玉彤跟曲滢表姐熟悉起来,曲滢很好相处,而且也不摆架子,玉彤又有意跟她交好,俩人便是有说不完的话。
  曲滢的性格实在是很好,她不同于尚薇那种拿捏架子的宽容,而是真正的心胸豁达,跟她在一起说话,仿若心情都舒朗不少。
  也许是因为玉彤家一直都存在比较的心理,所以玉彤有强烈的企图心,一直想着都是如何做到最好,像曲滢表姐这样的实在是少见。
  大人们也有大人的话说,二舅母跟曲氏道:“我看你们家玉彤是个好姑娘,也难怪老太太赞不绝口的。”
  曲氏又自谦几句,她想起了曲老夫人说的话,今天看侄女也是越看越喜欢,便主动提了出来:“我看滢姐儿也是好的,以后也不知道哪一家能得了去?若是我们家瑰儿有这个福气,那我下半辈子也不用愁了。”
  显然二舅母也有这样的意愿,要不然她也不会过来。
  曲家二房虽然是嫡出,可是玉彤的二舅舅不过是虚职而已,二舅母的儿子如今也只是禁卫军的一名侍卫。二舅母也疼女儿,不想女儿让别人磋磨,正好她婆婆跟丈夫都说这个外甥好,六故奶奶又一直是个和气人,亲上加亲最是好了。
  看自家二嫂没说话,曲氏对栀子道:“把少爷叫过来,就说他二舅母过来了,让他来请个安。”
  张瑰今日穿着一套深绿色圆领袍子,头上用玉簪倌住,他生的俊眉修目,集父母之所长,比之张钊多了几分雍容,比之曲氏又多了几分灵秀,是个十足的好青年的模样。
  “给二舅母请安。”
  二舅母连忙叫起,寒暄几句,又看他很耐心的听长辈说话,想着年纪轻轻已经是秀才了,人品也很不错,几乎是越看越顺眼。
  这个时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曲氏如何把玉彤看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