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嫡女_春未绿-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儿的额头,发现温度不高,才放下心来。
玉彤觉得很是困倦,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张钊看女儿睡着了,才跟曲氏道:“先给她一个警告,至于王氏,哼,梁玖很快就要来京了,她没了娘家,不过死狗一条。”
为什么王氏会在安平候府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不是她有个好娘家,她能做什么?明明他在云南任满就可以调了,却依旧留任还被调到疫区,他找一位相好的上官问才知道是平西伯府使力了,这是想让他死的节奏啊!
“我知道,你还是先把我们自己的事放在首位,若不然,我们又算什么。”曲氏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因为她不仅仅只有成哥儿一个孩子,更有张瑰和玉彤这一对儿女。
张钊握住了她的手:“我知道,跟着我,你受了苦。”
曲氏笑着轻轻的靠在他的怀里:“我不苦,真的。”苦的那几年已经过去了,她现在有儿有女,惟愿看到儿女成家立业,她就什么遗憾也没有了。
其实,她也感谢张钊,他能把姨娘当做摆设,始终亲近自己,相信自己,不是因为她手段高超,而是他真的把她放在心里。
第二十八章 难受
今夜注定是个难眠之夜; 张榭进入卧房,见王氏正在涂抹香脂,娇美鲜嫩的样子看的人心痒,他凑过去亲了一口。
“菡萏; 你今儿累着了吧?”
王氏轻摇臻首:“没有; 不是年年都来这一遭。就是看到玉涵不能到祠堂我就心疼; 榭郎,若是可以你再帮我跟娘说说好吗?我不想我的亲生女儿背着庶出的身份。你不知道上次我跟镇南候府的继夫人喝茶,刚开始她还对玉涵很热情; 之后知道她是庶出的时候; 就不再出声了; 我的玉涵又哪里比别人差了?”
想起玉涵的遭遇; 张榭这个身为父亲的也不禁唏嘘感慨; 可他又想起张钊今日的神情; 本来想跟老太太说的心思又淡了一点下来。
“菡萏,我也心疼玉涵; 可是如果三房把她的事情抖落出来; 那对玉涵不是更不好?”张榭如此劝道。
王氏一听,就吼道:“不可能的,曲氏当时不是答应不说的吗?更何况她们在外任做官这么多年; 要说不就早就说了?”
张榭心道; 那是因为我们平西伯府跟你压下来了; 要不然爹怎么会看着三哥仕途不顺。可这样的话他是没办法对妻子说的,妻子常年被宠坏了; 像白纸一样的单纯,她知道这些事情后又如何自处?
“菡萏,你冷静一点。初二我陪你回娘家,我们再商量一下对策。”张榭采取一个拖字诀来解决。
老太太身边的朱妈妈原样把热汤粉端了回来,她是老太太的心腹,伺候老太太多年未嫁,现下虽不如小丫头们手脚灵活,却是老太太最信任的人。
“老太太,四爷那里怕是不大方便,奴婢就先回来了。”
“不方便,哼。”老太太冷哼一声,“怕是王氏又在吵闹吧。我好好的儿子被她弄的是成天为那些乱七八糟的小事烦扰,当年如果不是她见个男人就扑上去,又怎么会有这番下场?我的珠儿又怎么会死,我本来就已经对不起姐姐了,难不成还要事事遂了王氏的愿才好。”
珠儿小姐,唉,想起老太太的姨外甥女,朱妈妈也有点遗憾。
这姑娘生的哪儿都好,人也聪明伶俐,却命不好。本来老太太跟她姐姐商量好要结亲家的,谁知道四少爷跟平西伯王家的女儿好上了,老太太没有知会四爷就跟边珠儿订了亲,王家不依,不知道她又怎么情不自禁的跟四爷好上了,俩人未婚先孕,弄出了个奸生女出来。
当时为了瞒住外面的人,只有老侯爷和老太太知道,朱妈妈想大太太应该是知道的。最不该的是三太太,她彼时方进门两年,因为儿子成哥儿贪玩,所以跑到园子里面玩,一不小心走到了竹林深处。
侯府的竹林看似茂盛,也在园内,其实里面有一面小墙,可以通外面。而当时还未过门的四太太太想女儿了,便从那个小门进来。平时都有下人把守的,偏偏王氏怕人多被人看到,所以把下人全部都遣出去了。
看到也就算了,曲氏毕竟是安平候府的儿媳妇,也不是外人,老太太敲打一番就行。可是,平西伯府的人不放心,甚至想痛下杀手,还是三爷聪明,亲自找老侯爷许诺自家要远离京城,一家人去了偏远的云南赴任。
这边珠儿命就更惨了,被退婚后,边家老太太也气的过世了,偏偏边家的姻亲曲家因为边珠儿的姐姐抢了曲氏的亲事,所以拒绝往来。边家爹娘怪边珠儿害死了老太太,又她的姐姐也才刚进镇南侯府,脚跟还未站稳,又被曲家嫌弃,也不敢接济娘家,边珠儿只能随着爹娘扶灵回家,最后守完孝已经是老姑娘了,嫁了当地的一个鳏夫,最后被虐待而死。
想及此,朱妈妈不好再做什么评论了,边老太太确实是被气死的,她要怎么劝都不对啊?
都是些陈年旧事,朱妈妈看老太太眉心紧蹙,又怕她想出个好歹来,便劝道:“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太太只管坐着享福就是。”
老太太眼睛一睁:“我不想通这些事情也不行,我只希望我的榭儿能丁忧完高升就行。”王氏唯一可用的就是在家受宠,父兄皆受今上重用,要不然就凭张榭一个探花,怎么就随随便便能做侍讲,翰林院可不缺状元探花。
朱妈妈把灯罩拿开,用钗子拨了拨蜡烛,转过头对老太太道:“您相通了就好,现在快休息吧,明早各房处来拜年您还得早起。”
***
玉彤晚上都没沐浴就直接睡迷糊了,早上还要早早的被丫头们喊起来去拜年,张钊跟曲氏给了玉彤一个大红包。
然后一行人去给老太太拜年,在路上碰到五叔一家人,俩家并成一家一起走。四房跟五房住的近,俩家还有那么点儿同病相怜,张武和张钊大部分时间都是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只是曲氏跟蒋氏关系一般。
“七姐姐,你知道我们入闺学后先生还要考我们?你怕不怕啊?”
玉诗主动搭话,玉彤也不可能不搭理她,她故作担忧道:“我真是怕极了,本来我就是个顽皮的,在家也没怎么好好学。十一妹妹,你呢?”
“我还好,那些我早就看过了,我觉得不难啊?”玉诗师从康大学士,所以对自己的学问很有信心。
玉诗在某种程度上和玉彤处境一样,玉彤也不想怎么跟她对着来,便随意附和几句:“你学问那么好,肯定不怕,我就不行了。”
玉诗得意一笑,没说什么。
到老太太这里,张瑰跟张钊已经在磕头了,曲氏带着玉彤随后。老太太不大喜欢张钊,却觉得张瑰不错,多赏了两个荷包给张瑰。
侯夫人李氏道:“瑰哥儿越发出众了。”
李氏只有一个儿子张朴,如今已是世子,亲兄弟并无,李氏很希望子侄中能有能力出众的人跟自家儿子守望相助,她不是无知妇人,所以对待张瑰也亲切非常。
“他怕是不自在跟我们这些妇人待一处,怕是不自在了,快些跟你爹出去吧。”老太太又打发他出去。
不得不说华氏心中还是有点羡慕的,如果她有一个儿子,又怎么会看别人脸色过日子。至于那俩个庶出的,要想爬在她的头上,似乎还嫩了一些。
“老太太,先前我觉着松明和松润年纪小,所以有些东西给他们,怕他们玩的不见了。现下他们也都这么大了,二爷生前的东西我也拿去给了他们,先前竟然是我思虑不足,老太太只管罚我便是。”
老太太见她诚心诚意的,又知道她寡妇人家不容易,还劝她:“你既有这样的心,是他们的福气罢了。”
这件事情似乎就定案了,好一幅母慈子爱的样子。玉彤这才感受到嫡庶差别,华氏就因为嫁给了张耀,即便苛待庶子,轻轻说几句好话就行。而曲氏不管再怎么孝顺,在老太太这里完全是被忽视的对象,而她自己再出色也一定要陪衬玉琪和玉珠才行,若不然即使她再出彩,在老太太这里也不值一提。
所以,玉彤在想,越这样自己越不能屈服,她可不想沦为什么人的陪衬,遵守那些莫须有的定律。
男人靠出仕体现其价值,女人只能以诰命品级来论身份。
她虽然不是什么爱慕虚荣的人,可如果凭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自己过的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要想让别人听你说话,那你就必须有让人能愿意听你说话的本事,玉彤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掌纹,自己的命运不就是靠自己掌握的吗?
王氏也在一旁夸华氏:“二嫂子实在是宅心仁厚。”
曲氏忽然道:“四弟妹不也是如此吗?对玉涵比亲生的还要好。”
王氏一噎,侯夫人李氏连忙打圆场:“本家有族人要过来拜年,咱们去外边迎迎吧。”
玉彤看她娘跟李氏一起出去了,才转头跟姐妹们说话。汪淑儿和陶心湄也都过来了,汪淑儿一向跟张玉珠关系很好,俩个人站在一旁说悄悄话,玉彤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陶心湄说话。
结束了早上冗长的拜年仪式,玉彤才算能透一口气,曲氏看女儿累的慌,便温声问道:“是不是早上起的太早了,身子不舒服?”
玉彤摇头,她把脸靠在母亲温暖的臂弯里,有些不解的问曲氏:“娘,我觉得挺没意思的,若我跟晏姐姐在一起,有三天三夜说不完的话,或者跟曲表姐也能谈天说地,可跟家里的姐妹没什么好说的。每当你要说出口一句话时,总要想很久,说错了话,别人直接无视你,我自己倒是无所谓,可是看到娘那样就有点难受。”
“你知道娘也是庶出的,你爹也是一样,我们大概习惯这样的日子了。你是我们的掌上明珠,从小没有受到一丝慢待,所以才会觉得难熬,没事啊,彤儿。”曲氏想安慰女儿,却不知从何安慰起。
第二十九章 继室?(二更)
被曲氏安慰后; 玉彤才觉得自己矫情了,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你看张钊靠自己的努力做官,也没人敢随意轻视她; 至于老太太原本就不喜欢庶子; 即便她爹做的再好; 老太太也不会喜欢。殊不知,自家在毛老姨太那里也是受到重视的很,想到这点玉彤就释然了。老太太不是张钊的亲娘; 当然也不会疼她们。
初二随曲氏回娘家; 她已经完全调试好情绪了; 曲氏也暗自佩服女儿; 就是她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心里不平过; 女儿却能这样想得开; 这才是一件好事。
大年初二,所有的出嫁女都要回娘家; 曲氏庶出和嫡出的姐妹都不少; 曲国公府也是济济一堂。曲氏先带着玉彤跟玉佳给曲老夫人请安,里边年轻妇人,年老的妇人都有; 珠翠满屋。
大舅母冯氏一如往常热情; 她拉着玉彤姐妹道:“越发好了; 你们姊妹跟你滢姐姐去玩吧。”
她们准备跟着曲滢出去,却又见一女人过来; 她打扮的异常华贵,人生的也美,曲老夫人眼皮子都没掀一下。
冯氏有些尴尬:“镇南侯夫人怎么今天来了?”
只见那妇人一笑:“我爹娘都在老家,姨母对我又好,我只把曲国公府当成我娘家的。”
她一抬头,见着曲氏,又连忙过来跟曲氏道:“这不是六妹妹吗?早听说了你们家的事,又怕贸贸然上门去不好,可不,今天竟然在这里见着你了。”
镇南侯夫人竟然认识自己的娘?玉彤可从来没听过曲氏嘴里提起什么镇南侯夫人。
果然曲氏淡淡道:“夫人言重了,曲国公府是我的娘家,我回来也是应该的。”
镇南侯夫人边沅微微一笑,看着站在曲氏身边的玉彤和玉佳,眼睛一亮:“这是你的俩个女儿?”
大家搞不清楚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见她拉起玉彤和玉佳的手好一顿夸奖。
玉彤不是很自在,她看向曲氏一眼,曲老夫人当即开口:“行了,边沅,你既然来了就坐下来说话,让她们小姑娘好下去说话。”
曲滢听了连忙带着玉彤和玉佳下去,她是曲国公府的大小姐,知道的事情又比玉彤几个人多了一些。
她在玉彤耳边提醒道:“镇南侯原配是我大姑姑。”
玉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跟我娘有什么关系?”
曲滢清咳几声:“二姑姑当时生表兄后身子不好,所以想让家中姐妹去照顾……”
说的这么白了,玉彤就懂了,所以原本的镇南侯夫人应该是曲氏。这也就说通了为什么曲老夫人要亲自教养曲氏了,她没有姨娘没有兄弟,且生的秀美,人又温顺,有什么人比曲氏会成为继室最好的人选呢?
那今天这位镇南侯夫人是过来炫耀的?可若是这么肤浅的人,也不会让镇南侯愿意违背岳家的意愿而娶她吧。
果然姑娘们一走,镇南侯夫人便说明了来意,她也是有意示好:“我们世子今年丧妻,这眼看一年也要过去了,我不敢做这个主,便讨姨母示下。方才又看到六妹妹的女儿,这不正好吗?”
当年曲老夫人被摆了一道,怎么会善罢甘休,边沅以前就那样不好控制,在曲国公府使出那样下作的手段,抢了曲氏的因缘,偏偏还一幅做低伏小,在曲家面前摆出一种受害者的模样来。当下边沅就被下了绝子药,虽说她搜寻秘方,治好了身子,还帮镇南侯生了一子一女,可惜终究在抢夺世子一役中输了。
不过,这次她的提议倒是不错,以玉彤的身份,守完孝周岁也十四岁了。相貌自然不必说,明艳大方,丰润美丽,便是杨贵妃也大概这样了,规矩也是一等一的,性情也活泼,曲老夫人看向曲氏。
“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事你去问问你六妹妹?”
曲氏虽然讨厌边沅,可她也不想让女儿错过这么好的因缘啊,镇南侯可是有丹书铁券的人家,世子即以后的镇南侯,况且,曲老夫人还让她和世子培养过感情。
可她也没有一口答应:“这事我要和她爹商量,我一个人可作不得主。”
镇南侯夫人心中瞧不起,面上却还要再多说几句世子的好话。
话也带到了,镇南侯夫人便没有多留,直到上了马车才冷笑:“这样大的福气,也不知道那个丫头能不能承受得住?”
**
在外祖母家过的还是很好的,不过出嫁女不能留下来过夜,所以她们吃了一顿饭就跟曲氏离开了。
回到自家,在门口遇到蒋氏,玉彤就随口问了一句:“五婶,怎么不见玉诗妹妹?”
蒋氏抱怨:“那丫头怪的很,不愿意走亲戚,在家写字呢!”
“怎么能不去你娘家,这好不容易才回来一回?”曲氏也不是很理解玉诗的想法,过年走亲戚,别的亲戚不走就算了,自己的外祖家不去怎么说的过去。
蒋氏摇摇头:“谁说不是呢。”
就这么寒暄几句,两房人很快就分开了。
曲氏先把玉彤支开,跟张钊说了这件事,“我虽不知道为什么她要找玉彤做儿媳妇,可我看我们家老夫人是同意的,我也觉得还不错。”
张钊想了一下:“你说的也是,不管边沅怎么样,世子是你外甥,人品肯定是不坏的。”
俩人想了一下又觉得既欣喜又有些不安,不安的是这样的好事能发生在自家身上吗?欣喜的是如果女儿真的嫁到镇南侯府,那女儿可就是世子夫人,品级诰命都是一品,似曲氏这样快四十了也不过四品诰命。
当然,这些事情他们完全没露出口风,初三玉彤还跟玉佳还要继续去姑姑镇海候家里。这位姑姑有一子一女,嫡子已经娶妻,娶的皇上最信任的弟弟魏王之女,诏安郡主。女儿待字闺中,与陶心湄年纪差不多。
陶心湄跟汪淑儿坐同一辆马车,她看到汪淑儿又抱着书看,不免有些扫兴,“我说淑儿,旁的时候也就罢了,今儿走亲戚,就别看那劳什子的书了。”
“不看书又能做什么?”汪淑儿一脸不解。
陶心湄扶额:“我真是被你这个小书呆子打败了。”
“你就不想想去大姨家怎么玩吗?我可听玉琪喝玉彤说今天不仅要在园子里玩,还可以在秋水台就食。”
汪淑儿挑眉,没做什么反应。
镇海候家确实是一等一的大家,玉彤的姑姑就是镇海候世子夫人张蕊姝,是老太太的掌上明珠。
因着都住内城,不一会儿便到了镇海候家里,张蕊姝今天打扮的华贵非常,有大家主母气象。老太太见到她就喜笑颜开,把玉珠跟玉琪牵着一边走一边跟她说话:“今天人来的齐吧,你也不必招待我们,你嫂子弟妹们知道怎么样消遣。”
“瞧娘说的什么话,我又怎么能不管您,便是嫂子们我也要好生招待。”
进到花厅,又见一年轻妇人坐在堂上,原来她就是姑姑的儿媳妇,诏安郡主人有些虚弱,看起来很和善,尤其看到玉佳后,还开玩笑赞赏几句:“这位妹妹可真是天人之姿。”
玉佳羞涩一笑,玉彤看妹妹不自在,连忙道:“我看郡主才是国色天香。”
哟,胆子挺大的,张蕊姝本来和老太太说话的,忽然抬头看了玉彤一眼。
诏安郡主难掩笑意,因为还没有人这么直截了当的夸过她,关键是她生的也一般,远比玉佳和玉彤差多了,当然嘴上还要谦虚几句:“妹妹这是笑话我吧。”
玉彤正色道:“我哪里是笑话您,事实就是如此,难不成要我撒谎不成?”
诏安郡主又一笑,张蕊姝打断了玉彤的话:“好了,你这丫头,郡主不过是脾气好,你混说什么。”
她这话一出更增强了曲氏要跟镇南侯府结亲的欲望,以后她女儿也是镇南侯世子夫人了,与你张蕊姝平级,看你还怎么瞧不起人?
“郡主别生气,我家这个丫头让我宠坏了,有什么说什么,您别见怪。”曲氏丝毫没有怪罪玉彤的意思,她知道张蕊姝不过是怕玉彤抢了风头而已。
诏安郡主倒没有生气,她心里还怨婆婆有点小题大做,连忙表示没事。
丫头们上了茶点过来,老太太怀里搂着张蕊姝的女儿叶韶,喊的心肝肉肉麻的很。玉彤毫不在意,她自顾自的吃茶点,还拿了一块给不大在生人面前表现的玉佳。
“你先垫垫肚子,我听说还有一个时辰才开席。”
玉佳接过来斯文的吃了起来。
“心湄多大啦?”
突然玉彤听到张蕊姝问陶心湄,还颇有些惊讶。
陶心湄故作乖巧的样子,站起来回话,“侄女今年已经四月份及笄。”
“哟,那不小了。行了,你先坐下吧,我跟你外祖母还有话说。”张蕊姝又跟老太太开始家长里短起来。
玉彤想了想,反正不关自家事,还是装作不知道吧,好奇害死猫啊!
第三十章 安分守己
“太太; 秋水台那边已经布置好了,您看是不是要过去了?”
管事媳妇看张蕊姝聊的这样开心,也不知道自己插话适不适合,可秋水台那边已经在世子爷主持下开宴席了; 去晚了也不好。
安平侯夫人李氏看了一眼小姑子; 跟老太太道:“过去也要不少脚程; 要不现在就过去吧?”
老太太知道李氏稳妥,连忙拍了拍怀里的叶韶,要站起来。张蕊姝让叶韶照看老太太; 她安排了轿子让女眷们过去; 随即她跟李氏一起上了同一辆轿子。曲氏看了一眼; 恐怕这俩人是有什么话要说; 便让玉彤和玉佳紧跟着自己。
张蕊姝一进轿子就埋怨道:“这样大的事情大嫂才找到我帮忙; 可见没把我当自己人看待。玉琪是我的亲侄女; 我只有盼着她好的,哪能看她被个贱人抢了姻缘。”
原本李氏也没想到自家那个侄儿竟然宁可要陶心湄; 也坚决不要自己的玉琪; 所以这些日子她同她娘家嫂子也对侄儿没办法。
“我也不指望玉琪能有什么好姻缘,只是我嫂子生气罢了,宁可拖着也不会娶姓陶的进门的。”饶是李氏平时雍容; 如今心里也难免有几分恨意。
当初; 李二过来她是当准女婿对待的; 谁人不知?就是玉屏也只敢试探,不敢真正的勾搭。可陶心湄吃住都在自家; 没想到竟然觊觎主人家的东西,李氏是个和善人,却不代表她是个好欺负的人,若是她好欺负就不会压的小朱氏死死的,也不会把安平侯府打理的滴水不漏了。
张蕊姝拍着胸脯保证:“大嫂放心,这事交给我准没错。”
秋水台顾名思义似秋水一般景色优美,拾阶而上,每层台阶皆是镂空雕花的,婉转优美,仿佛天台一般。
隐隐还能听到男宾的声音,玉彤暗道,应该是姑姑的儿子在招待男宾,此次除了张蕊姝的娘家人,还来了不少镇海候喝世子的亲朋好友,故而男宾这边又比女宾要多。
张蕊姝一进去,就见有个仆妇带着小男孩过来了,张蕊姝一见她就笑:“这是镇南侯府上的吧,生的可真俊。”
那仆妇也笑道:“多谢您夸奖,我们世子在外头喝酒多有不便,又想起张家三太太是我们世子的姨母,索性拜托她老人家帮我们照顾一下我们小公子。”
张蕊姝瞬间有几分尴尬,只觉得抛媚眼做给瞎子看,她到底还是世子夫人,所以立马恢复正常,还跟曲氏道:“三嫂,可要麻烦你了。”
小豆丁今年三岁的样子,一幅学大人的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