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当夫子-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上登基之时就已不年轻,到现在也是知天命的年纪了,所幸圣上子嗣不丰,登基第二年就立了太子,亲自教导了十年,到如今太子也能独立处理所领事务。
圣上此番重农商,也是想要给太子留下一点基业。
上行下效。
既然朝中是如此的倾向,那么一直关注朝中动向的诸位大佬们,自然也鼎力支持了。所以才会有这些年商户之家的出头。
而今年圣上因为春旱的缘故,对于工部这边的工作很有点不满,下旨从各地选拔能力出众的年轻官员替换工部那些尸位素餐的老人。而与此同时进行的,就是选拔新的通实务的学子补充地方官员的空缺。
傅子寒于勾心斗角不太擅长,对农利工事倒是很有点见解,所以文先生为他打算的晋身途径,就是走基层路线,等到做出点成绩了,他的那些学生自然会帮忙提拔傅子寒。
今日请了那些位关心实务的先生过来喝茶,未必不是想要透露一点私心,想拜托老朋友们关照关照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弟子。
傅子寒不是木讷之人,他不会说奉承话,但对文先生夫妻绝对是真心实意的好。文先生这番明示,他自然感激不尽,也愿意按照先生的指引去求个前程。
相比起其他部门,工部可以说是钱少事多的清水衙门。正因为如此,工部的人相对来说要实诚一些,傅子寒只要有真才实学,保准谁也夺不走他的政绩。
文先生年纪也快进花甲了,精神大不如前,跟傅子寒在院子里走了一圈,便回房休息去了。
傅子寒独自站在廊下良久,才缓缓吐出胸口积蓄的一口郁气。
这口郁气不是他的,而是原身留下的。
原身的性格很有些矛盾,既想要光复家族荣光,又深恨那些对自家落井下石的人,可光复并非有决心就能成功的,跟那些小人如何来往就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从中举之后他一直在思考,直到刚才,跟先生一番谈心之后,他才彻底选定自己要走的路。
坚定了决心之后,原身留下的那种莫名的桎梏也随之消散。傅子寒直到这一刻,才算是真正的融入了这具身体,也融入了这个世界。
抹了把脸,他转身回去前院的小屋。这是之前他在文府的居处,就算是已经置办了宅子,文先生依然给他留下了这间屋子。
洗漱之后,他提笔记下了今日的得失,吹干墨迹之后,放入案头的木匣内。
这些东西他是给立文留着的,迟早立文也要走上这条路,那么他今日的得失,就是立文将来的借鉴。
除了这些得失外,他还记下了自己知道的几种花茶的窖制之法,打算等明日去寻个合适的人,找几个制茶的熟手,好好的研究一下,争取能成立一个作坊,挂在立文的名下,赚得的钱可以先贴补家用,日后待立文成家了,这铺子就是他的私产。
除了梅花茶外,他还知道手工香皂的制法,加入花瓣后,有种清幽香气,肯定会受女眷们的喜爱。这个方子他计划着另找人做,以后就是给女儿静姝的陪嫁。
别怪他要赶在尹珂入门前把这些事情搞定,实在是他得为立文跟静姝多考虑,不管以后尹珂和他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孩子,立文跟静姝都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时给了他最大依靠和照顾的人,他决不能容忍尹家夺去属于两兄妹的产业。
第31章 村学筹建
何绍文得知了傅子寒的打算之后,闹着也要掺和一股。
傅子寒找上他,本来也是打的这个主意。毕竟傅家底子薄,不拉一个合伙人,只怕产业弄出来也不得长久。
何绍文好歹背靠何家,是地头蛇,又跟傅子寒是好友,有他做保,立文跟静姝才能安安稳稳的把钱收到口袋里。
这些手段都是前辈穿越者们留下来的经验,傅子寒觉得自己本就没那个天赋,何苦去开发其他的手段,能把这些东西用溜就已经是挺厉害的了。
这两间铺子的事情都交给何绍文去处理,至于他要不要拿着立文名下的铺子给自己儿子练手他就管不着了。当然,其实他也挺乐见其成的,虽然何绍文的儿子有点混不吝,可底子还是好的,跟立文在一起,互相影响一起成长也很不错。
少年时期的友情,没有外力的破坏,那是能持续一辈子不变色的。
傅子寒并不打算介入儿子的交友,不过何绍文跟童胖子不一样,他们父辈的好交情若能延续下去,那也是一桩佳话。
忙完了这边的事情,当下最紧要的,就是去尹家提亲。
这事儿不得傅子寒自己忙活。
上面有文先生跟孔师娘操心,下面还有管家跟着奔忙。
请的媒婆是州府最有名的红十娘。
原本红十娘是不大乐意来着,她觉得自己去给人提亲尹家那位傻小姐,这是在打自己的脸。可再一细问,提亲的男方竟然是今年的新举人傅老爷,而且作保的也是州府文豪大佬文先生。如此说来,或许尹家小姐真不如传言中那么不堪?
她家人也猜测会不会是那位傅老爷看上了尹家的家财。但转头又想到了尹家可是有四位少爷,再怎么也轮不到外人惦记尹家的产业。若是奔着新妇嫁妆去的话倒也能说得通,但是红十娘总有感觉这些猜测都不是事实。
终归这些都不该是她过问的,既然已经拍着胸口答应去做这个媒了,红十娘就绝对会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的。
这年月,若不是官配或者难以婚嫁,普通人家要说亲,之前双方家长都会通气,所以做媒也就是走个过场,完成一个仪式罢了。
提亲的雁子是傅子寒亲手打的,还有备下的提亲纳彩的聘礼也是相当的丰厚。这一点很让包括尹家在内的人惊异无比。
“童家毕竟还是有世家的底线的。”文先生在看过聘礼单子之后,感叹了一句。
这名单上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傅家当年家败后变卖出去的,当时那种情况下,原身也根本没有心思去多想是谁买了自家的产业,能保住他娘和他嫂子的命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
只可惜,他娘跟嫂子因为骤失所依,终究还是没能熬过那最痛苦的两年。
这次傅子寒要说亲,童胖子二话不说将当年拜托他父亲买下的童家的东西借此名目都还了回来。当然,并不是毫无条件的归还,随着这些东西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两张单子。
一张是当年童家买的物品的清单,另一张就是需要傅子寒签章的欠条了。
收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傅子寒最初还愣了好半天,后来在何绍文的劝说下才收下的。欠条上还另填上了利息,让童家送东西过来的管事一并带回去交给童老爷。
童老爷收到这张加上了利息的欠条的时候,一向古板严肃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而后是无声长叹。
童家当年买下的东西,只是傅家变卖产业的十之二三,更多的收藏早已不知所踪。
但就这十之二三,就已经是寻常人家一辈子都买不起的宝贝了。
傅子寒将那些东西里面适合当嫁妆的物件全收拾到了小库房里,交给静姝自己看管。剩下的物件里,字画的部分则留了三分之二给立文,其他的就全当做了聘礼送去尹家。
这是他必须要给尹家的面子。之前没有则不说,可现在有了还藏着掩着,等到尹珂进门后发现了那才叫丢人,还容易跟尹家起罅隙。
文先生最初的时候也怕傅子寒拿捏不到这个度,委婉的提示他将聘礼单子先给师娘看过。
等到二老看完单子,再核对了物件之后,孔师娘放下了心头的大石头。
“子寒现在做事也稳妥了。这单子没问题,拿出去绝对是给尹家长面子了。就算世家贵族也不过如此。”
当然,孔师娘没去跟那些名门望族的嫡长子给出的聘礼相比较。毕竟都不是一个层面的,人家娶的是宗妇,傅子寒不过是续弦。就她知道,还真没谁家续弦给出的聘礼能超过傅子寒的。
问名跟纳吉是同时进行的,纳吉之后就要开始准备纳征了。而纳征基本跟请期同时进行,看了日子,选在冬月十九那天纳征请期。估计请期的日子要在来年的五六月。
同县位于南北的交界上,冬天冷,夏天热。就春秋两季的气候温度最舒适,而且若是傅子寒能过春闱,估计万事落定的时间也要到五六月去。
在问名之后,傅子寒就安排了人去同县的宅子修葺。
最要紧的是将原本后屋那座空宅子给买下来,然后改建成三进的院子。中间那进的厢房中让人砌上了暖炕,包括给先生准备的书房也铺上了地暖。
没错,傅子寒是打算将先生也请到同县去过年,一家人在那边好好的热闹热闹。
先生年纪大了,一到冬天就觉得浑身发冷,这些日子都已经有点不太想动弹。
同县离大湾村不远,天气好时也能带着老人家一起去村里走走。大湾村附近还有一座镇福山,山上有座寺庙,听说还挺灵验的。当然,傅子寒不是个信佛的人,他瞄准的是镇福山山腰的那片腊梅林。
大湾村的房子也改建了一下,是委托里正跟村长帮的忙。
傅子寒是今年的举人老爷,村长恨不得把他供起来,只是帮忙监督改建一下傅家的宅子而已,他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若说之前寡妇季萍儿还对傅子寒有想法的话,现在她完全是恨不得绕着傅宅走。就连旁边田叔一家都有些不知所措,还特意去找村长询问,要不要让自家搬离。
田叔为此还被村长老爹追着打。人家那些人都巴不得离傅家越近越好,他老田家祖上积德,离傅家就一墙之隔,这简直是求都求不来的福气,这混账家伙居然还想搬走!
若不是怕傅子寒以为是他挤走了田家的话,他简直想二话不说的把田家的宅子跟自家老二的宅子做个交换了。
得了村长恨铁不成钢的安抚之后,田叔一家总算心安的住了下来,平日不需人多说就将傅家的宅子看得更仔细了。
福婶没有田家那么患得患失,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在傅立文成为秀才禀生之后,她就告诫家人不可怠懒,更不可得寸进尺的想要从傅家得到更多。
“傅家老爷是个念旧的好人,他托我们家帮忙看顾宅子是看得起我们,平时给的东西也不少,年节都送了礼来,若是还不知足,那可真是该天打五雷轰。”
福婶想得更深远些,她知道自家小崽子里面都没个能念书的,可她能从还没出生的小崽子打算起走啊。傅子寒跟尹家小姐成亲了总得要孩子吧,孩子总得要个跟前伺候的吧,她不会卖了自家后人,却能托着这张老脸去求傅子寒能许了自家孩子跟在小少爷身边当个伴读,从小培养起走,就不信自家也出不了个读书人。
跟福婶只想着自家不同,村长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他之前跟傅家说好,若是傅子寒不能中举,就回村里办个村学,让村里的小家伙们能识字读文。
但现在傅子寒中举了,说不得还要更进一步,那么这村学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办起来。村长略有些发愁。
他家老婆子看他愁眉苦脸了两日,简单粗暴的让他拎着贺礼直接去找傅子寒讨个主意。
人堂堂举人老爷,未必还没你这个老锄头有盘算?
冬月初一,村长拎着自家准备的山货去了县里。他不可能真的直接跑去州府找傅子寒,就想着反正傅立文在同县的宅子闭门读书,他借着送山货的由头,去他那儿讨个主意也是好的。
那曾想这次过去正好碰到傅子寒带着文先生和孔师娘,领着自家乖乖巧巧的小闺女也回了同县。
村长让他赶车的二儿子正好搭把手,帮忙把行李给卸了。
得知村长的来意,傅子寒还没说啥呢,文先生倒是先来了兴趣。
他本就是山长退下来的,回同县是因为身体不好不能操劳的缘故,可真让他歇在家里,他又觉得闲得慌,每日除了读书做文章,似乎就没有别的可做了。
大湾村的村学自然不可能让文先生亲自上阵,却能在老先生的指点下筹建起来,还能帮忙给找两位先生。
傅子寒也是觉得自家老师有点事情做最好,老年病通常就是闲出来的。
他私下跟村长说了,有什么需要可跟他直说,平时那些杂事少去打搅老师。
村长简直没想到这随便一跑居然还能请来这么一尊大佛。
虽说文先生不会亲自教导孩子们功课,但只要说出去自家村子的村学是在文老先生的指导下建起来的,这天然逼格就要高一层。他在老伙计们跟前的腰都能挺得更直一些。
尹家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到了这个消息,在大湾村的村学才准备筹建的时候,尹家三爷就上门了。
“尹三爷您说咱们村的村学您要出资?”
这……村长发愁了,村学可不比其他,最好还是别掺和了外人比较好吧。可该如何婉拒尹三爷,村长他也不知要如何说出口了。
第32章 近水楼台
还好,尹三爷不是个蛮横的人,他也只是听从安排过来,想要跟傅家再拉近点关系,顺便给自家的后辈们谋点福利。
“实不相瞒,我家大姑娘要跟傅老爷成亲,之后也是一家人了。同县的县学虽好,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我尹家之前也有自家的学堂,但是自从严夫子告老之后,新延请的先生总是不太长久。这不想着尹家在你们大湾村也有别庄,如果可以,能否让尹家的孩子也入村学。”
这其实倒也不是不行,毕竟他们村学走的也是傅家的门路,但牵扯到了尹家,就怕这村学以后就变成尹家的族学了。
估摸着尹三爷也知道村长的难处,之前提出共建,其实不过是借口,不叫高价,怎么有余地讨价还价呢。
趁这个时候,尹三爷又提出,若是共建不妥,那么尹家可以出资赞助村学建立一座演武堂。这是场馆建设,又跟科举没有直接联系,哪怕以后尹家反悔,一座演武堂而已,对村学并不会造成困扰。
“我尹家的孩子若是到村学就读,那么一切都依照村学的规矩来,若是他们不听尊长教诲,直接打骂也无妨。”
这话说出来,几乎就把村长能想到的婉拒的借口都给堵上了。
说来也是,村长就算多了几十年的见识,论起讨价还价和揣摩人心,又怎么比得上商人出身的尹三爷?
“这事儿我们村子还得商议一下,三爷您看?”
“无妨,若是有结果了,还请告知一声。”
尹三爷也没那么不知事儿的非得要现在得到答复,他都想好了,若是这样还不成,那么他就在村学旁边租一栋宅子,让家里的孩子搬过来住,然后交钱借读!
这个主意是立文给的,私下里悄摸给他出的主意,据说立文他爹都不知道儿子还在中间插了一脚。
这边尹三爷才刚走,另一边向家又来人了。
向家来人的态度跟尹家可不同。
人尹家来的是三爷,虽然不是家族里位高权重的,那也是有实差的主。可向家派来的却只是个管事的爷们儿。
向家还是以前的霸道作风,似乎一点没将傅子寒放在眼底。
他们一开口就是要把大湾村的村学并入向家的族学,还说什么这是大湾村的福气,搁其他地方,他们向家都不肖得看。
村长都要被气笑了。
说真的,向家现在什么个光景,别说城里人,就连他这个乡下老头子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向家现在就是大厦将倾,可都这样了,向家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嚣张霸道,甚至比往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别说傅子寒现在是举人,就算只是个秀才,那也不是向家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再说了,现在的傅子寒身后还有文先生这尊大佛在撑着呢。他老人家虽然已经隐于市井之间,但他的弟子门人们可还位高权重。只要文先生一句话,一个向家算什么,就算十个向家的毁灭也在反手之间。
当然,村长也不会直接把向家的管事打出去,但也没多好的态度,对方得不到想要的,骂骂咧咧的走了。
“老头子,你看要不要让人去跟傅老爷说一声?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之前向家人就对静姝使过坏,这会儿还是给傅家提个醒的好。”
村长老婆从后屋过来,眉眼间满是担忧。
“是得去说说,我亲自去。除了给提醒一下向家的事,尹家三爷说的那个也得让傅老爷拿主意。”
说做就做,村长让儿子套了车,送他去了同县傅家的宅子。
“向家?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听到村长转述的向家的话,傅子寒还没说什么呢,傅立文已经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了。
“坐下立文。”
傅子寒瞥了儿子一眼,体谅他过于担心妹子才如此失态,但是这不可取,私下里说什么都好,但在这样的场合,一切不适宜的言行都不能表露出来。
不是说傅子寒在提防村长什么的,而是他得从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地方提点教导立文,以后他若是出仕,立文的言行也会被放大在众人面前,稍微一点不妥当,就能成为别人攻击的点。而且立文自己也要走这一步,与其碰得头破血流才知反省,那不如从小就养成习惯。
“向家不是什么要紧的,现在先不用去管,若是他们敢动手,到时候自会有人对付。”
傅子寒沉吟片刻,对尹家提出的请求他有点犹豫,跟村长一样,他其实也不太想让尹家跟自家有除了姻亲之外的过多联系。但是尹家本身的请求并没有出格的地方,说起来他们这样做对大湾村还是好事。
本朝除了文科的科举之外,每五年还有一次武科的科举,只是武科科举包括状元郎在内的头三名都必须要亲上战场,取得相应功勋之后才能封官赐赏,这也是避免武科三甲只会纸上谈兵而采用的办法。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文科科举中晋升士族,还有一些人天生对武学兵法有天赋,这样的武科也是给了他们一条通天的途径,能不能把握,得看自身实力了。
而自古有言,穷文富武。想要从武举晋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座高规格,设备完善,师资强大的演武场,无疑能让孩子们多一份胜算。
傅子寒自己拿不定主意,干脆让村长稍坐片刻,他去中院请教老师去了。
文先生一听,当即点头同意。为什么不同意?这是好事不是?不管尹家打的什么主意,他们这样做并没有违背规矩,再说了,演武场借给村学用,然后尹家的弟子在村学借读,这是互通有无,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既然先生都说行,傅子寒自然更不会有意见。
对他来说,学生越多越好。而且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这种赞助行为简直太常见了,尹家能打这个主意,讲真,他还挺惊讶的。
得知村长过来讨主意,文先生兴致一来,扔下手里的鱼食,也去了前厅,想要了解一下村学建造的进程如何了。
有文老先生的亲自过问,村长都不知道该如何搭话,还是一边立文帮忙给解释,渐渐的气氛才轻松起来。
正好这时候,小厮来报,说尹家二少爷过来了。
尹二少爷跟傅子寒是老熟人,他们之间又有姻亲关系,自然要比别人亲厚一些。所以得到小厮通报,傅子寒还亲自迎到门口。
“子寒,听说向家人又在使小手段了?”人还没到,尹二少爷激愤的声音倒是先到了,“这向家是越来越不讲究脸面了,照为兄说,直接让人去递了状子,告他欺压良民!”
傅子寒反过来好言好语的劝了尹二少爷两句,他之前还担忧向家的为难,现在则是根本不瞧在眼底。可是不瞧归不瞧,傅子寒却是从来不肯小觑任何一个潜在的敌人,他更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底气,才让向家连他这个新科举人都不放在眼底。
“什么底气?”尹二少爷嗤笑一声,“向家有个偏房的嫡女做了西南王的小妾,连个侧妃都算不上,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来的脸面,吹嘘自己是西南王的亲家!”
这的确是有点让人嗤笑了。毕竟妾的名分也就跟奴婢差不多,连个妃位都没有,更加不是明媒正娶,哪里就是什么亲家?这要是西南王计较起来,向家还得有瓜落要吃。
“毕竟是西南王的妾,自认高人一等也不是什么不常见的。”
文先生捋捋长须,眉头都没动一下,语气平淡得就跟在说今天是个阴天不甚美好差不多。
文先生会怕西南王?想想都不可能好吧。
且不说西南王到现在就是个名头罢了,只看西南王娶妻至今连个孩子都没有半个,就知道他娶了这些年轻姑娘是干什么用的。
若是能生下个一儿半女的还成,性子好的,最多就是把孩子养在王妃膝下,性子不好不知轻重的,能去母留子都是福气。
向家如此嚣张,现在西南王还不会轻易发作,真要发作起来,都不用傅子寒出手,王爷就能亲自让向家后悔来世上走这么一遭。
知道向家不足为惧后,尹二少爷也放心了,他压根儿不提尹家要赞助演武场的事情,就拉着傅子寒的手,一口一个兄弟,跟托孤似的。
“二哥到底为何如此?有话直说无妨。”
“好,这可是你说的。”尹二少爷早就等着傅子寒这话了,“我家娘子要回娘家去探亲,说是要把家里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