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夫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四皇子隔离安顿下来之后,傅子寒跟他随意聊了聊,却发现这孩子除了佛经外再没有读过其他的书。梵文学得比汉字还好也是没有谁了。
  傅子寒不知道圣人对四皇子是如何打算的,也不可能教导他什么; 只能搬来一摞游记让他看着玩。
  四皇子从来没看过这类的书; 拿到之后就陷进去了; 几乎是不寝不食的看。负责照顾他的小厮不敢打搅他,直到发现送进去的两餐都没动过; 吓得都要哭了,跌跌撞撞的跑来找傅子寒; 一见到他就跪下去磕头。
  傅子寒说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不管四皇子的身份如何,他不喜欢不爱惜自己的人,遇到这种事情他根本不会去管对方身份如何,该责骂的就得责骂。
  但是这也给他提了个醒。到底四皇子也是皇子身份,对他们这些官员来说或许不受宠的皇子连个平民都不如,但是对仆佣们来说,皇子这两个字就能让他们吓破胆。
  想来想去,傅子寒最后只能请宋嬷嬷亲自去照顾四皇子。小厮也继续在院子里听候差遣,毕竟跑腿的事情总要人做的。
  宋嬷嬷起先有点不太愿意,后来倒是同意了,却提出了一个请求。
  她说她有个好友的孩子没了双亲,一直在城外托孤所寄居,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给四皇子做个伴。
  傅子寒很想拒绝。毕竟四皇子身份现在还有些尴尬,圣人若是想开了还好说,若是依然如鲠在喉的话,他私做主张让外人接触皇子,就是欺君的大罪。
  宋嬷嬷也没催促傅子寒,就那么低眉垂眼的站在他面前。然而在衣袖的遮掩下,她的手指已经紧紧的绞在了一起。
  “我能先见见这个孩子吗?”
  傅子寒觉得宋嬷嬷帮了他家这么多,人家第一次提出请求就被拒绝的话,他都不好意思面对对方。
  “当然可以。”宋嬷嬷微微松了口气,“那是让孩子来这边还是?”
  “咱们直接过去看看他吧。”傅子寒对于托孤所了解不多,也想亲眼见见那里的环境,毕竟一个人的脾气性格和品德,跟所处的大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
  走水路很方便,直接在城外的百仁村下船,走个两百多米就到了托孤所。
  最初的时候,托孤所建在城里,虽然是在外城,但也是在京城内。但是五年前一次托孤所的孤儿跟城内平民孩子的一场群架,死了好几个不说,连托孤所都被迫迁到城外。
  唯一好点的是城外这边的村子除了接纳了托孤所的孩子外,还特意给他们开垦了两亩荒地出来,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去采买蔬菜了。而且托孤所大一点的孩子还能帮人洗衣做事挣点钱。
  傅子寒跟宋嬷嬷过去的时候,托孤所正好在吃饭。这时间不早不晚的,换算下来差不多也就下午三点半到四点之间。
  虽然傅子寒知道古时候很多农人都只吃两顿,但是下午那顿基本在四点多的样子,吃完过不了两个时辰就该睡觉了。而且早饭和晚饭之间也不是什么都不吃的。有条件的会吃点饼子就着汤水,没钱的也会弄点汤羹糊弄下肚子。
  很显然托孤所没有中间这一顿,所以晚饭才会早一些,因为半大的孩子们饿不住。
  傅子寒进去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晚膳就是一人一碗汤,里面飘了几点菜叶子,没有油花儿的清汤寡水,也就比井水多一点盐味。干食是一个巴掌大的硬饼子,掰碎了泡在热汤里吃的那种。
  别以为这是羊肉泡馍,这些孩子只怕长这么大就没尝过羊肉是什么味道。
  他们进去的时候,托孤所的大孩子们在帮着嬷嬷们分食,而小一点的孩子则一人抱着一只碗,艰难的掰着硬饼子。
  “穿短麻布衣服那个就是婢说的孩子。”
  听宋嬷嬷说起来,这孩子跟文昀差不多大,但是个头虽有那么高,人却瘦得让人心惊。可从那孩子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愁苦和怨气。他眉目舒朗,眼神清明。看着他忙碌的给孩子们分食,汗水从额头滑落,却一直很好脾气的样子,就知道这孩子是个大气的人。
  他中途就看到了宋嬷嬷,却没有急着过来,而是跟他们笑着点点头打招呼,等到事情做完了,才擦干净手走过来。
  “嬷嬷您来了?这位先生是?”
  “这是傅先生。专程过来看你的。”
  少年有些好奇的看着傅子寒:“先生找小子何事?”
  “听宋嬷嬷说你想要进学,但是找不到保人,所以我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少年先是一喜,而后却又皱起眉头。
  “暂时怕是不行了。”
  “为何?”宋嬷嬷比较急切的开口,“你一直想要进学,如今傅先生愿意帮你,你……”
  “嬷嬷别急,是这样的。”少年急急的打断宋嬷嬷的话,侧头看了眼旁边眼巴巴盯着他的几个小孩子,安抚的朝她们笑笑,才引着傅子寒跟宋嬷嬷来到门外,“托孤所现在人手不够,若是我离开了,剩下的阮嬷嬷和南大娘照顾不过来的。”
  “以前不是还有几位嬷嬷和铁叔吗?”
  “铁叔上半年赶车的时候伤了腿,一直在家将养,而其他几位嬷嬷……”少年抿了抿嘴,叹口气,“托孤所毕竟是得罪了城里那些人,嬷嬷她们也很为难。”
  宋嬷嬷好似很生气的样子,胸口不停起伏。
  “这事儿本就不是你们的错,是那些人没有口德,却偏偏怪罪到你们。”宋嬷嬷气急,转身想走,“我要去衙门告他们!”
  “宋嬷嬷。”傅子寒先少年一步将宋嬷嬷拦下,“这事儿你给我好好说一说,或许我能帮上点忙。”
  宋嬷嬷拍了拍额头,狠狠的。
  “婢居然忘记了大人您,这事儿如果大人出面自然更好。”
  事情其实很简单,孤儿嘛,不论哪个朝代都是容易被人欺负的对象。这次也不例外。
  之前托孤所所处的地方是外城,人员构成很复杂,鱼龙混杂,连官府都头痛。所里有个女孩子去帮人洗衣服,结果被外城一个妇人的孩子差点推入河里淹死,原因就是她接了活,就让那妇人的活少了。
  刚好少女被推下河的时候被所里其他孩子看到了,这下子托孤所的人就找上门讨要说法,结果被那妇人和她孩子一挑拨,外城的那些人就联合起来对付托孤所的人,加之当时混乱中死伤好几个,这下子就更不得了。最后还是府尹断案,各打一板,但责令托孤所搬出城去。
  其实现在这个地方也是府尹帮忙找的,因为他们要是继续在外城,只怕死伤的人会更多。
  然而生死之仇结下就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因为律法的缘故,城里那些人不能追出城外杀人,却能在城里找他们进城采买的人的麻烦。时间一长,托孤所的嬷嬷们也就扛不住了,离开的人一个接一个,到现在就剩下了无处可去的两位年纪大的老人家在照顾孩子们。
  “说实话,铁叔的腿是不是真的翻车造成的,我们都不知道,但是铁叔不再来我们也能理解。现在是拜托村长帮忙采买,可要是我走了,就没有人做这些事了。”
  傅子寒听完之后皱着眉在树下来回踱步。他是能帮忙找到府尹打个招呼,但是这治标不治本,一旦托孤所的人进城,还是会被排斥,就算人家抬价压货什么的,也足够托孤所喝一壶了。
  可傅子寒也觉得自己不能放任不管。这些孤儿本就很可怜了,若是再不帮帮他们,迟早药丸。
  然而怎么帮,帮到什么程度合适,这就值得考虑周详才能付之于行动。
  “若是让你们再次搬离这里,你们可愿意?”
  “搬离这里?回城还是更远?”少年眉头紧蹙,回城他是绝对不赞同的,但是再远一点的话,离开京城他们就不能收到官府的资助了,这么多孩子的生存不是他一个人能承担得起的。
  “大人的意思是?”宋嬷嬷似乎想到了什么,有点不敢相信的看向傅子寒。


第109章 安置妥当
  “圣人下旨修复傅家祖宅一事嬷嬷应该清楚; 在离傅家祖宅不远; 就是当年依附傅家而存在的小镇。我印象中小镇当年也是很繁华的,只是这么多年来无人管理,加之那边离傅家和白家太近; 所以现在荒败了不少。”
  宋嬷嬷掐着手心,一字一顿:“老爷是想恢复那个小镇; 并让托孤所搬过去?”
  “没错,那小镇虽然有镇长,但是管理依然归属京城府尹,一切事宜都不需要变动,只需前去将地址做个更改。那边入城是走十七坊; 跟这边的外城没有相通; 并且十七坊多是商户,没谁闲的无事去跟人作对。”
  “若是这样,自然好。但是先生说那边荒败,可需要提前去收拾规整一下?”
  托孤所的孩子们苦惯了,住得好坏对他们来说没有啥好计较的,只要能活下去; 生命不受威胁就行。
  “不需要。那边虽然荒败; 但是自工部派遣匠人过去之后; 有很多商户也闻风而动跟了过去。傅家在小镇附近有一别院,位置不大; 以前是专供外面的管事掌柜的前去家主跟前禀事时临时居住,所以设施都很简单; 该有的也齐备。我看托孤所并没有太多的人,稍微挤一挤,住下没问题。”
  宋嬷嬷知道傅子寒是在自谦,那地方就不可能比现在托孤所住的地方差的。想想当年的傅家,不敢说权倾朝野,那也是一流顶级的世家,他们家就算下人住的房子,搁平民那也是没法想的。更别说这庄园是供管事们住的,档次就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少年很高兴,眉眼间都是笑意,他搓着手,问傅子寒能不能把这个消息先跟阮嬷嬷和南大娘说一声。
  傅子寒不阻止他,他也想知道那两位老妇人对再次搬迁有何意见。
  过了没一会儿,两鬓花白,穿着靛蓝色土布衣裙的老妇人跟着少年出来,怯怯的对着傅子寒行礼之后,确认了少年跟她说的没有一点差错,她顿时神情一松,慈爱的看了眼少年。
  “傅大人慈悲。”阮嬷嬷是个虔诚的信徒,她早年守寡之后,就将所有的爱心都给了托孤所的孩子,“老身替他们向大人磕头。”
  “可别。”傅子寒吓一跳,赶紧闪开,并伸手扶住阮嬷嬷。
  到底人家年长,又是一心为了孩子们,傅子寒可没那么恬不知耻的敢受她一拜。
  推托一番后,是少年替托孤所的所有人给傅子寒磕了个头,这个头傅子寒还是受下了。他不受也不行,门口那儿可挤了一堆萝卜头,他这边再推托,估计那边就要一拥而上了。
  “你这两日先在这边帮忙收拾一下,到时候坐船过去。那边我会让人提前准备好。”
  刚刚交代完,闻讯赶来的村长拦住了傅子寒。
  这个托孤所是府尹大人亲自给找的,要搬走还得跟府尹大人说一声,否则对方怪罪下来,村长和里正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是自然,等会儿本官回去之后会亲手写一封信送至府尹大人处。这几日托孤所还请村长继续帮忙照看一番。”
  村长和里正自然是不会得罪傅子寒,而且托孤所在这里其实对他们来说压力也不小,毕竟他们也要进城买卖东西,这几年为此也受了不少气,村人也不是没有意见,只是是府尹亲自安排的,他们有气也不敢发。再说到底村人淳朴,对这些孤儿其实能宽容的还是很宽容了。
  等回去之后,傅子寒一个人坐了会儿,心里总有点感觉不对劲。不是说他后悔帮助托孤所了,而是他潜意识中觉得宋嬷嬷在给他下套。至于这个套到底有什么目的,他想不出来。
  “傅先生?傅先生?”门口有个小脑袋露出半张脸,看那僧衣颜色就知道是谁。
  “四皇子,进来说话吧。”对四皇子露出个笑容,傅子寒坐到旁边的茶几边,烧水泡茶。
  “傅先生,我想问问,这个是真的吗?”
  四皇子犹豫了一小会儿,小心翼翼的从袖子里摸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上面写的一个和尚西行去往天竺的游记。
  别误会,这真不是西游记,跟唐玄奘也没有任何关系。是先帝时期的一位行僧因怀抱对经文的不解,想要学玄奘西行,从古丝绸之路出发,一路上的见闻记载。当然,这位行僧最后并没有到达他心目中的圣地天竺,而是到了木鹿城那里,就遇到木鹿城的动乱,最后跟随大宴的商队很艰难的回到中原。这本册子最远也就记载到木鹿城而已。
  四皇子对这本游记有兴趣,也是因为他知道了自己生母就是来自木鹿城,对那里有种天然的向往。反正他在京城里也处境尴尬,若是有机会,他是真的想要出去看看。
  争抢皇位什么的,他一点没有兴趣,若能选择,他想要像傅先生口中的那些旅人一般,走遍天下。
  傅子寒也没走过这条路,他所有的见识都来自与当年看电视得到的那些咨询,还有就是这些年他翻阅典籍书册收集到的关于西域的一些资料记载。因为有老婆孩子,他不可能抛下一切,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程。
  但就傅子寒的那些见识,应付一个孤陋寡闻的四皇子是绰绰有余了。现在他还小,就算圣人愿意放他出去,也不可能是现在。
  不能教导四皇子军事政治方面的知识,但是经义和文学不受限制,所以傅子寒在知道他对这方面有兴趣之后,特意选出了很多人文文学方面的书籍给他,希望他能在看名人文章的同时,也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
  四皇子是个很单纯的人,也可能是他生活的环境太单纯,所以他能专注的只做一件事。
  傅子寒教导他的最初,还觉得这孩子恐怕被国师教傻了,但是几天之后这个想法就彻底改变了。他很聪明,读书天赋比立文强。就算是四门学堂里最擅长读书写文章的那几人,跟四皇子比较也只能算一般。
  最恐怖的是四皇子的记忆力,他典型的过目不忘,短时间看了那么多书,你随意抽问,他都能跟你说出是什么书,那一章节里的内容。
  这样的天赋反倒让傅子寒有点担心,怕圣人知道后会忌惮这孩子。
  但是转头傅子寒就发现了这孩子的一个弱点。不管是不是真的,总归有弱点的孩子比完美的孩子更让人容易接受一些。
  这个弱点就是四皇子他完全不懂迂回委婉,他太单纯太直接,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在他的思维力,没有可能或许这样应该也行这一类的说法。而且他对书籍的专注是傅子寒都自认赶不上的。
  赶在立文跟明敏离开之前,傅子寒现将托孤所迁到了祖宅旁边的小镇上。
  因为傅子寒的请求,傅家祖宅的继承者是傅立文,这是上了户部的文书的。而旁边的小镇也归属在了傅家名下,是圣人对傅家亡者的歉意,也是对幸存者的补偿。
  傅立文收下了,他不收不行,得让圣人安心,才有傅家存在下去并生活得很好的可能。
  傅立文也很聪明,他直接将小镇委托给户部下面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有点类似后世的托管,而户部会派遣专人担任镇长,这位镇长就相当于职业经理人。
  小镇的税收归国库,剩下的收益中有百分之十归到了圣人的私库,百分之五给了户部做管理费,剩下的才是归傅立文的收入。而这份收入是计入傅家的公账的,每年除了傅子寒和傅立文之外,还有户部的税收官员来共同查账,账本也都会封存至户部专门的小库房里。
  对圣人这样安排,傅家父子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横竖这个都是平白得来的,就算圣人不给他们也只能看着,给了就是圣人的恩典。
  说什么这是傅家一家老小的命换来的,傅子寒嗤之以鼻。
  不管傅家到底是不是无辜,牵扯到夺嫡之争里面,就算死也是自找的。他身为傅家后人,根本不可能因为这个而去怼天怼地。也别说他是什么圣母,他只是太清醒的知道,傅家的一切都在圣人手里握着,给什么都只能受着。这就是皇权社会的悲哀,反抗无能,只能躺下认命。
  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傅子寒这几年也只求在压力下能尽量让家人活得开心一些,并坚决不参合势力派系的斗争。这样一来虽然升迁无望,但好歹他在圣人心里印象还算不错,只要他不作死,那就轻易不会死。
  像何大人和文昀他爹文大人那样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宁愿外放出去做官,一方诸侯手握实权,只要不生反意,日子过得比谁都舒坦。
  留在京里只是多了个京官的名头,但实际上的日子一点不舒服不说,时刻还得提防来自同僚的背后插刀,也要防备不经意就着了道,成为派系的牺牲品。
  这几日傅子寒借着身体不适和突击训练立文明敏的借口没去四门,不就是因为四门这几天一点不安静嘛。
  “先生是说四门的夫子之间分成了两个派系?”
  “也不是说两个派系,而是主战跟主和之争而已。”
  说到底,还是附属诸国事件的后续,现在虽然被圣人强压下去,但是事态就如同冰下的熔岩,稍不注意就要喷发出来,会引发大概率的事故。
  “皇后娘家那位小姐不是已经借口生病需要静养而被送到皇恩寺了么?”
  “就是去了皇恩寺,才闹成这样的。”傅子寒摇头,对那个骄纵的女孩子一点好感皆无。


第110章 给你加把火
  上次伤人事件都还没有平息; 这个女孩子若是聪明; 就该低调再低调。去皇恩寺养病已经是对她最好的保护了。可这女孩子却认为这是在逼迫她,她不甘心生活在那样单调的环境中,还没出门就开始在家里又哭又闹; 还自残身体,御医都去了好几位。
  后来在皇后的强制下虽然被送去了皇恩寺; 可听说皇恩寺的主持都少见的发怒了,对其父母说若是再在寺里瞎胡闹就让他们将人带回去。
  皇恩寺是圣人的姑婆先帝的亲姑姑出家修行的地方,她老人家才离世不久,皇恩寺的盛宠还没淡去呢。皇后娘家想要以势压人估计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几日听人说皇后娘家父亲在联合大臣们想要以武服人。
  跟皇后父亲的想法不同; 部分大臣觉得如果能用一个臣女去安抚属国; 这个交易完全能做。只是他们赞成是基于他们自家没有适龄的未婚女孩。
  傅子寒是不赞成的,但是他也不希望就因为这事儿轻易的掀起战火。另外,他之前交给圣人的那份资料已经表明得很清楚,这就是一个套。那些属国使的是阳谋,就看大宴朝的应对了。
  原本傅子寒带着家人避到新庄这边,就是想要避开这潭浑水; 然而; 皇后那位侄女不知道发了什么疯; 将矛头对准了傅子寒,说为何不让傅静姝去和亲。
  人跟她解释了; 说傅静姝小姐已经许配了柳家公子,可她竟然说什么只是圣人下旨了而已; 又没有走定亲的流程,大不了圣人另外下旨让她和亲,给柳公子另配一门亲事就行了。
  不知道是不是她家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个建议居然还被人传了出去,然后还有人觉得很正确,这下子,傅子寒就呵呵了。
  若是静姝没有定亲,这个和亲他会考虑,但是这个考虑是基于静姝的个人意愿来的。就像对那个女孩子,傅子寒是不愿意她被迫出嫁和亲的,也对圣人和友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而他就一个普通的夫子,大不了就是跟圣人关系还不错的夫子,能影响到圣人的可能性极低,所以他才不遗余力的想要从皇子们身上着手,利用皇子们的影响力来阻止这次的属国计谋。
  但是他这样做居然还让其他人把战火引到他家人的身上,那就对不住了,他不是任人欺负的小可怜,就算官职低了些,他影响力可不弱。
  傅子寒原本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千字文,想要通过卖惨哭惨将群众的焦点转移到皇后娘家的身上,但是在他即将付诸于行动的时候,宫里又来人了!
  傅子寒冷哼了几声,非常的想要不管不顾出了气再说,但是这次宫里来的人除了传令的内侍外,还有若何。
  “先生不必如此生气,这事儿皇后娘娘已经亲自下了懿旨,让她侄女要么出嫁,要么出家。”
  这招够狠的,看得出娘娘也是个果断的人,能在宫里坐上高位的都不简单。
  “国丈如何说?”
  “不用管他如何说,静姝小姐的婚事是圣人亲自下旨的,那就谁都不能动。她哪来那么大的脸想要祸水东引。”若何也是十分不耻那小姐的做法,连带的对国丈一家也冷淡了许多,“这次来,除了夫人让婢跟先生说一声这事儿静观后续外,还想让婢问问那个托孤所的事情。先生是想将托孤所纳入傅家下面?”
  “不用。那些都是可怜人,傅家帮助他们,也是做善事。另外,他们全部迁过去之后,小镇那边也能多点人气,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样一来,整个小镇才能活起来。”
  傅子寒将托孤所搬过去也是一举数得,但是他奉行的是授人以渔,所以托孤所后面要怎么改善自身,就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了。
  若何停顿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了问那个少年的情况。
  “若何你认识他?”
  “我与他父亲相熟,但是您知道的,我的身份注定了不能太过接近他,所以,还请先生帮忙照看几分。”
  傅子寒笑着点头:“那孩子人品天赋都不错,等到事情安顿下来,我打算让他跟着四皇子一起读书。”
  “跟着……四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