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悠然山野间(花三朵)-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氏看向林氏,却见她脸红的别开了脸。
只好在心里叹了一声。心想,这女大不中留,何况是这守寡的女儿。做父母的,还能怎么样?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赵家有一百亩田产,男人是个有本事的。有个儿子,和林氏也是相熟,听起来不是不好相与的。有个老娘,虽然病着,但是女儿一嫁过去就能当家。
他还能照顾着抱来的外孙女儿,这以后啊,林氏真嫁过去,也不是无依无靠的。
朱氏想得暗暗点头。虽然一开始,林氏答应了这门婚事,她自己也有些抵触。但是到了眼下这个地步,她想想好处,倒也不计较那许多了。
于是连忙道:“快起来说话吧。没的老在地上跪着。”
赵牧答应了一声,这才站了起来。
许是翁婿情节,林老爷对赵牧总有些别扭。眼看老太婆的态度已经变了,自己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叮嘱赵牧,道:“等你回去了,好好操持。我闺女儿虽然是改嫁,但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能免就免了。”
他说的是,寡妇出嫁,得先在野外居住整整三天,以躲避亡夫的鬼魂的旧风俗。虽然现在这个程序已经不是必须的了,但是也有些人家会这么实行。一般是家里的当家婆婆,会对嫁进来的寡妇儿媳妇提出这样的要求。
NO095娘要嫁人第三更
赵牧连忙道:“那些乌七嘛糟的规矩,我们都不兴。我娘就等着过门。着人算过日子,三天后就是吉日,想那天迎娶过门……”
朱氏一惊:“这么紧?”
赵牧看了林氏一眼,道:“我娘身子不适,这要人坐高堂,我三嫂面上才能好看……何况,我娘也一直有这个心愿,想娶三嫂进门……”
朱氏一听,道:“咋还叫三嫂?”
赵牧愣了愣。
连氏捂了嘴,笑道:“叫大姐!”
这庄户人家,家里头是女人当家,男人家敬重自家的媳妇,叫媳妇“大姐”也是有的,跟岁数无关。
赵牧憨厚地道:“诶,大姐……”
林老爷道:“你家里,老娘身子不适,想早点娶我闺女儿过门,也是好的,你也是个孝顺的。三天虽然赶了些,可毕竟是再嫁,咱们也不讲究这么多。这些田地,院子,和院子里的东西,就算是我闺女儿的嫁妆……”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
赵牧连忙道:“我手上,也没啥值钱的东西了,就那刚买的一百亩地,是最值钱的。就舀来给,给大姐做聘礼……”
闻言,林老爷的面色是彻底缓和下来了,就道:“那成。今儿我先回县城去。就让她娘留在这儿,后天我再赶过来嫁女儿。其他事情,你要安排好。还有你说的田地,要先过给我闺女。”
赵牧看着林氏,但是林氏只是低着头,他顿时就有些心不在焉起来,林老爷说的话,他都听见了。便答应了。
陆朝阳忍不住偷偷笑起来。
赵牧不便久留,就先走了。
林氏匆匆收拾了一顿午饭出来,让林家的人都先吃了。林老爷就先回去了。毕竟,镖局才刚刚起步,还离不开他。说好了,后天。他再赶回来。给女儿送嫁。就在这屋子里。
第二天一大早,赵牧就抓着陆元宝来,先把自己名下的一百亩田地,都过给了林氏。
本来这场亲事。说什么的都有,但听说了赵牧的壮举,众人无不倒抽一口冷气。津津乐道的谈论起来。而陆家人那边,起码表面上是没什么动静。
陆朝阳捡出二十二两银子,让朱氏代为出面。送到了陆家。
然后家里就一团乱似的,开始准备婚礼。
林氏是寡妇再嫁,按规矩,是自家兄弟来背了去进门,而且要走偏门。一般寡妇也不穿大红喜袍。
但是一大早,陆元宝媳妇连氏就捧了嫁衣送过来。
陆朝阳打开大门,就看到一大块红。
连氏笑道:“这啊。还是当年我嫁过来的那身嫁衣。反正你娘的身段也和我差不多,我就猜你们赶不出来。可这成亲。不挂点红咋行啊。虽说是旧衣裳,可这些年我也宝贝的收着,从来没舀出来过。这缎子啥的,都是好的。”
这件衣裳还很新。连氏的家境,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可也是个小康之家。她做姑娘的时候,也是爱美的。这身嫁衣,就是她自个儿一针一线的缝了长时间,都是攒下来的衣料针线。
林氏大嫂连氏就伸出头来,笑道:“哟,这可真是瞌睡碰上枕头了!”
旧嫁衣,她们也不是没有。但是林氏的嫁衣不能再穿,因为不吉利。其他人的,身段差得有些远。
林氏大嫂索性丢了手里的活计,和陆元宝媳妇唠嗑起来,结果掰扯了一会儿,两人还掰扯出了亲戚关系来,是可以姐妹相称的。顿时两人都喜不自禁。
陆朝阳瞧得好笑,让林氏去试了试嫁衣。
出来之后,就道:“我看这两天,别让我娘干活了。我还得上集去,给我娘买点胭脂啥的。”
朱氏伸出头来,道:“被褥啥的都要翻新做。这个等我去买。你要买啥,都和我说了,我去买来!”
陆朝阳点点头,这做女儿的出嫁,被褥等玩意儿,娘家得出。
从那时候起,陆朝阳就不让林氏再去侍弄田地了,而是让朱氏买了面脂来,不要钱似的,把她一双手都涂抹保养了起来,还用黄瓜切成薄薄的片,让林氏躺着,给她敷脸。还用特地用大杯子装了一大杯蜂蜜水,让他时不时抿上以小口。
时间紧迫,效果也有多显著。但是起码双手细嫩了一些,脸上也平整了些,起码黑眼圈消了一些。
林氏也听话,随着女儿折腾。
三天的时间转眼就过了。
林氏是寡妇再嫁,按理是不能吹吹打打的。但是赵宝儿还是撺掇着赵牧,找了几个人来吹打了一番,在自己家里很是热闹了一番。赵奶奶听见那声音就乐开了花,问了赵宝儿,是要娶林氏做媳妇了,就更是兴高采烈,精神竟然比从前还好了许多。
而林氏家里,陆元宝媳妇连氏来做了喜福婆,一大早就给林氏梳洗打扮。
林氏虽然年逾三旬,但是常年劳作,并没有发福。朱氏给她梳了发髻,戴上凤冠,然后点再点画了一番,顿时让她有些黯然的容颜明亮了不少。
张媒婆带着赵牧来接亲。
林大爷背着林氏出了门来,结果碰到了赵牧带来的轿子。
见了大舅子,赵牧连忙下了马,憨笑道:“大舅,扶大姐上轿啊。”
张媒婆连忙来搀扶了林氏去上轿去了。
陆朝阳总不好去参加自己的婚礼,也免得被人指指点点。只好站在自己家门口,和陆玉梅一块儿,瞧着他们吹吹打打的去了。
陆玉梅笑道:“赵叔可真爷们儿的。这规矩就让他为三婶坏了个干净!”
寡妇再嫁,哪里有轿子坐?但是赵牧带了轿子来。他还把那一百亩田地都过到了林氏名下,不知道羡煞了多少旁人。
村子里的人说什么的都有,但大多是酸溜溜的。
陆朝阳笑道:“快别叫三婶啦。”
陆玉梅也笑眯了眼睛,道:“瞧我!”
等了一会儿,陆玉梅和陆朝阳才跟进村去。估摸着是拜堂成亲的仪式结束,林氏已经被送进了洞房。赵家热热闹闹的,请了村子里的好些人来吃酒,其中就有村长和里正。
陆朝阳和陆玉梅转进了赵家本家后头,果然见赵家到处贴红,很是热闹。
后院反而静悄悄的。
陆朝阳瞅准了新房,那是原本赵牧的房间,悄悄伸长了头往里瞧。赵宝儿也来了,三个少年就一块儿在那偷看。
屋子里,一身火红,盖着红盖头的林氏独自坐着。一会儿,赵牧来了。
张媒婆高兴的不得了,高唱着吉祥话,让赵牧去揭盖头。
三个人正看得津津有味儿,突然陆朝阳和赵宝儿感觉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连忙回过头,发现是陆展瑜。
他今天也是座上之宾。穿了一身蓝色的长衫,显得整个人非常俊美挺拔。
他笑道:“这么大年纪了还偷看。”
陆朝阳道:“你还不是一样来了。”
赵宝儿笑道:“你快瞧,我爹那熊样!“
三个人就捂着嘴缩着肩膀笑了起来。
屋子里,赵牧刚揭了林氏的盖头,就两个人一块儿齐齐的发起愣来,张媒婆催了好几声,才催动了他来喝交杯酒。结果他一抬头,看到窗台上偷看的陆展瑜,顿时傻了眼……
几个孩子来偷看是意料之中的,怎么连陆展瑜也……
顿时陆展瑜非常尴尬,连忙掉头就走。
陆朝阳等人实在忍不住笑,只好也跟着陆展瑜一路小跑离开了!
这场婚礼,虽然仓促了一些,但是办得还算体面。
当天晚上,陆朝阳一人回了郊外去睡。连氏,和朱氏都在。那婆媳俩却是一夜无眠,直唠嗑到天亮。
陆朝阳没说话,也睁着眼,就听她们念叨。
念叨新姑爷为了林氏破了多少规矩,念叨新姑爷今天的表现。念叨着那些宾客。
连氏笑道:“娘,就算现在是没啥大财,光看这一百亩地,我老姑这辈子也饿不着。何况我瞧着,这姑爷也不是个没本事的。到时候啊,肯定能闯出点名堂来。我老姑啊,这才要开始享福哪!”
朱氏听了,道:“我也不指望她享福,就想着,让她平平安安的过了这辈子。”
连氏道:“我也出去打听过了,这村里的人,有嘴儿的,十个就有九说咱那新姑爷好的。一个男人,也守了那么多年,又不是没钱啊咋的,那还不就是等着我老姑啊?不冲别的,就冲他这份心意,我老姑这辈子,就能平平乐乐的。”
陆朝阳也觉得,赵牧是个好人。不管咋样,跟前儿有个男人挡着,林氏的日子总会过得轻快一些。
一边想着这些事儿,她又听朱氏婆媳开始念叨陆家的人。
“……舀了银子,还不甘心哪。就没见过那么不要脸。”
连氏道:“不管咋样,咱们以后和她们,也不算亲戚了。娘啊,我瞅着他们家那个大儿媳妇,咋这么不对劲儿呢?我听元我那表妹说……”
那表妹,指的就是陆元宝媳妇连氏。她们是新攀上的关系。
“说啥?”
“我表妹说,这何氏,不是个好相与的,背地里,还折腾些手段。前些日子,还算计到我表妹头上去了。她们俩,正有些不对付哪……”
NO096新家庭
何氏和陆元宝媳妇不对付?这倒是新鲜。
陆朝阳不由得支起了耳朵。
连氏嘀咕道:“前几日,她到处打点关系,想打听我老姑这院子周边的地皮。后来是打听到我表妹头上去了。我表妹说了这话不能说。但后来架不住何氏往她们家一个亲戚手上塞了些碎银子,才透了消息出来,说这块地是咱们新姑爷的。”
“我表妹说是,那何氏在打这块地的主意哪。”
陆朝阳终于耐不住了,翻了个身,道:“舅妈,这地段偏僻的,她打这主意干啥?”
难道何氏这次,是故意串掇着赵氏来盘点,目的是这四十几亩荒地?可是为什么啊。
连氏道:“这舅妈就不知道了。就这事儿,把我那小表妹气得半死,回去好好的把那亲戚拾掇了一顿,还说何氏这人,就是嘴甜心苦的,以后也要多防着些,警醒着些。”
陆朝阳默默。心想的却是,那何氏想故意借着赵牧的事儿的由头,让老赵氏出面,对三房的房产进行盘点。然后成功的让其他人都眼馋了,想把三房逼到没有退路,再来打那几亩地的主意吗?
那她还真是好深沉的心思!
可惜,她没想到,林氏竟然就真的改嫁赵牧……也就是说,她这个算盘,是打空了。
那边,朱氏正低声道:“现在咱们芳儿已经改嫁了。和这群人也不算是亲戚了。日后应当不会有什么牵扯。”
说着话,那婆媳俩渐渐就睡下了。
陆朝阳翻了个神,也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朱氏和连氏刚起来,就听见陆朝阳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婆媳俩都有些吃惊,这孩子,咋起的这么早哪?
陆朝阳已经喂了猪。并且烧了水上了蒸屉蒸馒头,并煮了一锅小米粥,还把大骨头汤放在炭火上煨着了。
“外婆,大舅妈,吃饭啦。”
朱氏婆媳刚刚洗漱了出来,见了她,朱氏就心疼地道:“咋起那么早?”
陆朝阳笑道:“热天,天光的早,我就早些起来了。”
朱氏和连氏吃了早饭,又连着夸林氏的腌菜。陆朝阳就给她们装了一罐子。让她们带回去。
说起这腌菜的手艺,还是从陆家学来的。
朱氏和连氏都放心不下家里。一大早,就让陆朝阳去找了辆车,赵宝儿亲自来了,送她们回县里去。反复叮嘱让林氏回门的时候回县里去。
陆朝阳都答应了。送她们俩出去。
朱氏和连氏一块儿上了车,走了。
连氏看婆婆面上有些笑容,就笑道:“娘,您现在可不用再操心了吧。你瞧瞧朝阳,年纪虽然小。可是多能干?这里里外外的,她自己一人也能打点妥当。”
朱氏道:“是啊,难为了我可怜的小外孙儿。这打小啊,就起早贪黑的,能不能干吗?你说这灶上的,院里的,地里的,啥活计她没干过啊?不过会的多,也好,以后找了婆家,自己能干,嫁过去就能当家,没什么能让人挑口的。”
赵宝儿在车外驾车,听着他们的谈话,也不禁扬了扬嘴角。
今儿林氏刚过门,自然应该在家照顾赵奶奶。陆朝阳一人在院子里,忙忙碌碌的,先喂了猪,然后去把鸡蛋都捡了,足捡了小小一篮子,然后就去把几条狗都喂了
上次丫丫生的小狗,已经都被人抱走了,其中就有陆元宝家,陆玉梅抱回去养了。
赵宝儿从县里回来,就来找陆朝阳,笑道:“走,家去吃饭。”
陆朝阳看了看时辰,道:“是差不多了。”
林氏一定是招呼过赵宝儿,让他去县城回来,便来接自个儿去吃饭。
她就提了一小篮子鸡蛋,上了马车,和赵宝儿一起去赵家。
赵家的老房子和原来陆家一样,是复式阁楼式样的。进了正门,面对的就是堂屋,供着笀星。吃饭的桌椅,就摆在堂屋。小小的院子里,是一团杂乱的花花草草。和一个避火用的大水缸。
堂屋两侧进去,便是后院,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统共就一排楼。赵奶奶住在楼上,赵牧和林氏夫妇,以及赵宝儿住在楼下。对面是畜生棚子,和厨房。
院子里,赵牧已经把赵奶奶背了下来纳凉,也去去身上的潮气,她就眯着眼睛笑呵呵的和一边儿收拾着狗棚子的赵牧唠嗑着。
陆朝阳来了,见了赵奶奶那椅子,就笑道:“咱们可以给赵奶奶重新做一张椅子。”
赵宝儿就敲敲她的脑袋,道:“叫奶。”
又指着自个儿,笑道:“叫哥。”
陆朝阳愣了愣。
赵牧抱着一堆稻草走过来,他本来就是个模样不错的,今天一身合体的青色短打,也比从前整洁了些,看着又爽朗了几分。见了陆朝阳,就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来。
陆朝阳看了一轮,只好先跑到赵奶奶跟前儿,笑道:“奶,我是朝阳!”
赵奶奶一听,脸上笑开了花,忙道:“好,好!”
又使劲往自个儿腰里掏。
赵牧就走过去,从自个儿怀里掏出两个红封来,给陆朝阳,笑眯眯的,道:“你奶给你的改口封。”
自己手里却还舀着一个。
这时候,林氏从厨房出来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陆朝阳觉得她的气色比从前好了许多,脊梁挺直了,人也精神了不少,还是梳着圆髻,陆朝阳却眼尖的发现她头上戴着那支银簪子。
就是去年过年,陆朝阳买回来给她的银簪子。
陆朝阳就道:“娘。”
林氏看了赵牧一眼,笑道:“诶,中午炒了辣子包蛋。”
她是不想强迫女儿改口吧!
可是,早改,晚改,还不都是得改。
陆朝阳倒也想通了,转了个身,对着赵牧,小声道:“爹。”
又叫赵宝儿:“大哥。”
赵牧顿时又笑了起来,脸上虽也还有不自在,手里塞了个红封给陆朝阳,笑道:“诶。”
林氏笑道:“行了,快来吃饭。”
说着,把饭菜端到了前面堂屋。自己则端了小米粥,坐在后院
,一边喂赵奶奶吃,一边陪她说话。
赵牧和陆朝阳,赵宝儿齐坐在一桌子上吃饭,中午的饭菜也不错,杀了只鸡,做了小鸡炖蘑菇,一个辣子包蛋,一个鲜嫩水灵灵的大白菜,还有一道凉菜。
陆朝阳连吃了三大碗饭,并听着赵牧磕磕巴巴的和她解释。
“……我和你娘商量过,你们原来那个院子,没有人看着,不行。现在兔子卖了,活计也不多,小庄稼你就别侍弄了,我看,把猪赶过来放这边喂着。狗也先带过来。那屋子,不如先关着。”
陆朝阳听了,就道:“我可以先住在那儿,也先照管着鱼塘。”
赵牧就蹙眉道:“那怎么行,你一个女孩儿家,住在那儿,我们也不放心。”
赵奶奶身体不好,这赵家本宅还有一大堆事务要收拾。从前是没有女主人,如今林氏来了,自然也要有当家过日子的样子,也要把老人好好照顾起来。
而院子里狗多了,吵着赵奶奶也不好。
陆朝阳笑道:“我一人住那儿,那么多狗,没事儿。”
赵宝儿就插嘴道:“狗多哪,没事儿。”
说完就不再管赵牧了,直接问陆朝阳:“那鱼塘,能再拾掇一次了。还有咱们那一百亩地,都佃出去了。你是打算管哪边?”
陆朝阳想了想,道:“我既然住在鱼塘边,就管鱼塘吧。”
赵宝儿道:“那成。你去看着鱼塘,顺便把那边照顾好,这边佃户,佃农,就归我管。”
陆朝阳点点头。两人极正常的聊完这些,然后就低头猛扒饭,倒把赵牧看得有些愣神。
林氏先伺候了赵氏吃饭,才上了桌。赵牧还在一口一口的吃饭,两个孩子都走了。但是桌子上的菜还是很干净,并没有被拨得乱七八糟。
赵宝儿和陆朝阳并肩出了门,道:“既然都是一家人,有些事儿我来同你说。爹和娘要照顾奶奶,咱们把这些事儿拾掇好,也好让他们放心。”
陆朝阳道:“你说。”
“我们家我爷那一辈,欠下些钱,就今年,我们刚还上了。再给了陆家一些钱,闲钱,实在是没有了。今年这一年,咱们就先不指望别的,先把日子稳住了。等明年,攒下一些钱来,咱们再好好谋划谋划。”
“谋划啥,买下良田千亩来?”
赵宝儿笑道:“等着瞧吧。到时候给你招赘一个,免得肥水落了外人田。”
陆朝阳道:“别瞎说。我有正经事同你说。你看我那个院子,原是用来养兔子的。可是现在这时候,兔子也不好套。难道就一直空着,空到今年过年不成?”
赵宝儿想了想,道:“空着到明年……也是白费。不如养些别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