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灰也想活-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有人不答应?或者说是其中有什么事掰扯不清?
  张采萱也不含糊,人家都特意来叫了,可见村口那边的事如果不去可能会吃亏,心下一转,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就解围裙,道,“嫂子等等我。”
  说完,立时转身回了厨房,将灶下的火退了,又对着一旁的骄阳道,“骄阳,你今天先去师父家中,等娘回来再给你做好吃的。”边说话,手上动作却不慢,将蒸好的馒头递了两个给他,“骄阳乖,先对付一顿。”
  骄阳接了馒头,看着张采萱风风火火的进了屋,这是去收拾望归了。这么大点的孩子,这个时辰还没醒呢,最要紧是还得换尿布,锦娘冷不丁到来,她其实有点手忙脚乱的。
  骄阳跟着她进门,“娘,我想跟你一起去。”
  张采萱闻言心里软乎乎的,“没事,娘去看看什么事。”
  什么事,张采萱和锦娘一起出了院子,就听她道,“其实就是村长让人去找,但是去的那些人觉得吃亏,非得要我们这些不出力的人给点工钱……”
  张采萱哑然半晌,“说起来似乎还有道理?”
  锦娘叹口气,“确实是有道理的。”但这其中又还有人不愿意出这份银子,毕竟去的那些人之所以愿意去,还不是因为家中有人在军营,问一个人的下落是问,问整个村的人还不是顺便?更有那性子小气的,这青山村的众人可都是亲戚,再不济还是邻居呢,既然是邻居,互帮互助本就是应该的,要谢礼……不觉得过分吗?
  她们两人到的时候,村口正吵得热闹的,就听有人道,“进文,做人可不能没良心,你当初住到谭公子的棚子里我们说什么了,甚至还帮着你休整了,我还给你们娘俩送了一篮子菜呢,这青菜什么价你不是不知道,真要是算起来,还是你欠了我们的,帮着问问怎么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双手叉腰,声音很大,老远就听得清楚,都是指责母子忘恩负义的话,周围也还有人附和。
  张采萱默默走近,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不愿意去都城的人之中,愿意拿银子的还是大多数。而且就在刚才,村长已经吩咐了,让家中有人在军营的家中都来一个人,有事情商量。
  说的还是银子的是,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不去的人家托人打听消息,每家多少银子,都须得家中亲自应承下来,等去的人回来了,这银子是必须要拿出来的。
  一个个请到了,当面说清楚了,到时候就不能不认账,说没听到不清楚不知道之类推脱的话就不会发生。
  作者有话要说:  明晚上八点见


第227章 争执
  这意思很明白了; 进文就是要去的一员; 那妇人是不想出这份自家的银子呢。不过她这么揪着进文不放; 其实什么用; 去找人的不可能只是进文。
  这边何氏双手环胸,正斜着眼睛看张家几兄弟呢; 似笑非笑的,“你们就去找找你二哥都不肯?”
  话里话外有让他们去的意思; 她那语气神态落到外人眼中,似乎他们没人去; 就没了兄弟情分一般。
  如果只是两兄弟有一个去了,那留下的这个无论如何都要去找找看的。但是张家走了一个老二,留下的还有四兄弟呢; 老二之所以会去; 还不是为了剩下的这四人?
  但是这四兄弟里面让谁去; 这又是一个问题。就跟当初选征兵人选一样,让谁去都不好。外面据说是没有劫匪; 但也是据说而已。当初秦肃凛他们被抓走的时候; 不也谁也没料到。要说安全,还是守在村里最安全。
  那边的几妯娌低声议论,说起来都是家事,张采萱只是偶然听了一耳朵; 根本没想听,还是看向了前面的村长。说到底,最后到底出人还是出力; 出力的应该出多少力,都是他说了算。以张采萱家的情形,出人是不可能的,那就只剩下出力了。她也没想着占人便宜,该出多少银子或者粮食都不会推脱的。
  但是就是这些也够掰扯半天了。还有就是去找人的人选。
  昨天天气那么好,秦肃凛他们一行人不见回来,怎么看都不寻常,但凡是家中还有壮劳力的,都想要去找找看。
  村长的意思就是这个,张采萱到的时候其实还早,锦娘可能是得了消息就去跟她说了,这些人其实才刚开始商量呢。
  很快,家中有人去了军营的人都到了,村长清了清嗓子,“来这里的人都知道是为了什么,我也不多废话,直说了,毕竟时辰耽误不起,如果人选出来了,他们最好是今天就启程。”
  现场一静,村长说话,还是很多人愿意给面子的。
  “选十个人去,家中没出人的 ,每家十斤粮食……”
  这话一出,好多人面色都不好看,更有性子急的人打断道,“村长,您这不是逼我们去死?如果真要是十斤粮食,那我们不找了,没道理为了下落不明的人让家中的人饿死吧?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顿时就有一片附和之声。
  张采萱和锦娘还有后来到的抱琴站在一起,并不出言,只沉默听着。她们三人方才已经悄悄商议过粮食还是要出,别人出多少她们出多少,她们三人仔细论起来,哪家也不缺这些粮食,还是找人要紧。
  至于虎妞娘,她今天根本没空,正忙着帮村长维持下面的秩序呢,比如这时有人反对,底下一片闹哄哄,她就已经开口和人掰扯了,“村长也是为了大家伙才想办法,不愿意出粮食就拉倒,反正到时候不打听你家的人就完了。”
  这话一出,气氛诡异的静了静。
  村长背着手, 对于下面的气氛恍若未觉,满面肃然。
  得,看这样子,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了。先前闹得最凶的妇人就不再说话了。
  说起找人,去军营的甭管家中这边看不看重,都算是帮了家中的大忙了,不提拿回来的好处。只是当初去的时候,就是为了省下粮食给家中的人,都说人活一张脸,不为自己,也还要为家中的小辈,都不能让人戳了脊梁骨。
  十斤粮食就这么定下来了,说真的,实在是不便宜。但谁让没有人愿意出村去都城那边呢。
  见下面没有反对的声音了,当然,大面上是没有了,还是不少人暗地里嘀咕的。
  村长不管这么多,继续道,“这粮食既然大家没意见,那么一会儿选好的人出发后就全部交到村口来。现在就是出去的人选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方才说的一家十斤粮食,我如果没记错,我们村的全部人交上来的话,几百斤是有的。”
  听到这话,顿时就有不少人意动,村长本就站得高,见状眼神里就放松了些,“去的人可平分凑出来的粮食,等你们前脚走,这边收上来立时就发给你们家人。”
  这一回议论声大了些。
  不外乎就是想要那份粮食呗,一人能分几十斤呢。当下的粮食可精贵了。几十斤粮食,喝糊糊的话,够一家人吃一两个月了。
  张采萱几人一直没出声,等村里选好了去出去的人 ,就盘算着回家拿粮食。其实她们算是村里最好管的那波,村长说的话每次都很好的执行。但今天这样的事情,她们是必须要到的,她们愿意拿粮食,但是村里这些人怕她们赖账不是?
  那边选出来的十个人架着马车离开村子,这边众人就回家拿粮食了。回去的时候,还是张采萱和抱琴结伴,她们谁也没说让对方带粮食过来,毕竟两人都抱着孩子,如果再带上粮食也不轻松,干脆都再跑一趟,还能结伴。
  不过她们住在村西,等她们将粮食拿到,村里这边基本上交得差不多了。说起来村里就是这样,如果事情不可更改,交粮食还是挺快的,就怕落于人后挤着了。
  她们这边交粮食,那边村长已经算出来每家该分多少,那边人都等着呢,他一点没耽误,也为了表明自己没私心,甚至他自己家因为没出人,也拿了十斤粮食来。这会儿已经开始称出去了。
  张采萱两人只负责交,分粮食这事其实根本不关她事,不过她和抱琴跑这一趟有些累,毕竟拎十斤粮食,又一点没耽误,这一会儿手臂都酸得不像是自己的了,两人交了粮食过后就站在一旁歇了一会儿才拎着篮子回家。
  她们走时,那边的粮食已经分完了,村长这么快分粮,大概也是为了表明此事他是一点私心都无。
  回去的时候,两人就走最近的那条路。去村西最近的那条路呢,就得路过张全富家院子外。
  张采萱其实不太避着他们,除了那一次张进禄走时何氏受了刺激吓着她,平日里都还好。再说今天她们两人累得不行,也没想着要绕路。还没到张全富家门口呢,就听到院子里何氏正在撒泼。
  两人对视一眼,脚下都顿住了,实在是何氏那一次发疯记忆犹新。
  “粮食不拿出来分,你们想什么美事呢,当初他爹可是省了一大家子的粮食,今天你们挣了粮食就想独吞,也不怕噎着……今天这粮食拿也得拿,不拿也得拿。我们孤儿寡母是那么好欺负的?大不了分家,看谁怕。反正老娘不怕。”
  抱琴听了半晌,道,“我们走吧。”
  确实,他们自己家吵架,跟她们没关系,何氏这一次也不会疯到她们身上来。
  两人没理会乱糟糟的张家小院,李氏也顾不上外头路过的人了。他们院子外不时有妇人来来去去的,大概还是为了看她们家的热闹。张采萱两人夹在里面丝毫不起眼。
  越过村子,两人踏上去村西的路,路上的人骤然减少,几乎没了,抱琴想起方才何氏的话,笑着道,“你那二嫂,现在当然不怕分家了。”
  也对,当初他们分家之后再次合并,就是为了少缴免丁粮,如今何氏家中已经出了丁,而且也没了成年男丁,她当然不怕,往后若是再要征兵,分不分家都不关她事了。不分家其实还有弊端,要是再来征兵,再次缴免丁粮时还会动用到她的利益。
  张采萱却轻松不起来,方才看到去找秦肃凛他们的人起身后,她就一直在担忧。真心希望秦肃凛他们这一次没回来是因为出去剿匪之类,可千万别被牵连。
  抱琴看到她的面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叹了口气道,“采萱,别太担忧了,经历这一遭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个世上,谁都靠不住,我们自己且好好活着吧。尽力就好了。”
  她靠近张采萱,压低声音道,“采萱,其实我不觉得他们就这么死了。如果真死了,没道理我们这边一点消息收不到。”
  这话也对,她和抱琴可以说是涂良和秦肃凛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如果真有个什么事,不说死了,就是犯了事,她们就在这青山村没挪窝,没道理不告知她们一声。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好好活着,就足够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张采萱心里就是止不住担忧。他不是别人,他是秦肃凛,是她的夫君,是孩子的爹,这个世上对她最好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12点吧。


第228章 忐忑
  接下来一路上气氛有些沉闷; 抱琴和涂良当初成亲时可能没什么感情; 只是觉得那个人合适; 但是这么几年过去; 两人之间还有了两个孩子,涂良这几来对抱琴可以说是百依百顺; 她又不是石头,就算是石头也捂热了。之所以这么说; 不过也是认命了而已。
  当然了,这段时间抱琴忙着春耕; 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忙得也有些心灰意冷了。
  眼看着就要到村西了,抱琴叹息一声,“要是有人想要搬到村西这边; 我家中的地还是抽空卖了算了; 指望他们回来种大概是不可能了。”
  张采萱默然; 如果不是他们家请了陈满树夫妻,这一次后面的地如果找不到人帮忙; 只怕是也要荒起来了。
  到了村西; 抱琴本来和张采萱道别往那边去了,走了不远后又掉头回来,张采萱这边正往老大夫家中去呢,接骄阳回家来着。
  抱琴也跟着她进门; 道,“我还得拿点药材回去熬。”
  这两天忙乱,张采萱时不时就问问抱琴孩子的病情; 此时看向她怀中的孩子,看起来并没有大碍,再次问道,“孩子怎么样了?”
  提起孩子,抱琴语气轻松下来,“好多了,好在村里有个大夫,要不然我真要麻爪了。”
  骄阳正在院子里翻晒药材,以前学字的时候这些都是婉生的活计,现在都是骄阳的活儿了。这些也都是学医术必须要学的,药材怎么晒,晒到什么程度,包括怎么炮制,还有怎么磨粉,都得学,以后大点还要和老大夫一起上山采药。说起来骄阳自从正式拜师之后,每日基本上都在这边过的。
  张采萱带着骄阳回家,一路上这个孩子都欲言又止,进院子时到底忍不住了,“娘,爹是不是出事了?他为什么不回来?”
  张采萱摸摸他的头,看着孩子稚嫩小脸上的正色,心里摇摆不定是不是要告诉他实话。
  她这边迟疑,骄阳已经道,“娘,爹不回来是不是跟那天搜屋子的那些官兵有关系?对了,他们现在还在村口不肯离开,是不是就是在等爹回来?”
  张采萱没想到他一个孩子还能懂得这么多,或者说没想到他忙碌了一天之后,还能暗地里琢磨这些。心里软乎成一片,“骄阳,娘天天在家中,也不知道你爹不回来跟村口的那些官兵有没有关系。不过,你爹应该是无碍的,我们在家好好等着就行。”
  骄阳乖巧点头,回家之后自觉看着望归,张采萱则去厨房做饭。
  村里人去都城架的是顾家和齐家的马车,有前面借粮食一事,虽说收了利息村里人差点还不上拿地和房子抵债,但到底没到那一步。于是,村里人好多人记得的都是顾家的人情了。上门借马车的时候也没有原先的惧怕,只觉得顾家是好人,大半会答应借。再说了,顾家还有顾书也在军营呢。
  架马车去都城郊外,如果顺利一点不耽误的话,今天午后就能回来,那是在秦肃凛他们没出事好好在军营里操练的情形下,还得路上不遇上打劫之类的事情。
  总之,就算是下午得不到消息,等到夜里他们怎么样都会回来的。
  张采萱一整天都有点心神不宁,时不时就往村里那边看看,如果有了消息,仔细听的话,村西这边应该也能听到点动静。
  她回家做了饭菜,和骄阳两人吃了,外面的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今天的午饭吃得晚,往常吃过午饭还要去老大夫家中的骄阳也不动弹,只在炕上和望归玩闹。其实就是骄阳拿些拨浪鼓逗他,两个月大的孩子,只能看得到个大概,不时咧嘴笑笑。
  天色渐晚,村里那边却始终没有消息传来,张采萱的心慢慢地提了起来,看来是不顺利了。
  夜里,她还去厨房烧水给两个孩子洗澡,等收拾完,时辰已经不早,望归已经睡了。
  骄阳在一旁帮着收拾衣衫,张采萱接过,道,“骄阳,你也睡。”
  骄阳看向张采萱手中的盆子,那里面满满一盆子脏衣衫,都是母子三人的。
  骄阳小眉头皱起,“娘,这么晚了,你还要洗衣?不如让大丫婶子洗。”
  张采萱笑了,“没事,娘一会儿就睡。”
  她们母子自己穿的衣衫,张采萱还是喜欢自己洗的,她乐意干这些活。给两个孩子洗衣,她一点不觉得麻烦。
  张采萱洗完了衣衫,夜已经深了,村里那边始终没有消息传来。不只是她等着,今天交了粮食的就没有睡觉的。十斤粮食呢,哪能那么丢了,非得买个结果不可。
  一直到了后半夜,张采萱熬不住了,听到村里那边传来的鸡鸣声,再过一两个时辰天都要亮了。她白天还得带孩子呢,这么一想,她熬着也不是办法。秦肃凛不在,她尤其注意保养自己的身子,她才生孩子两个月,可不敢这么熬,干脆躺上床陪着望归睡觉。
  迷迷糊糊还没怎么睡呢,天就亮了,张采萱醒来后,身子没动,仔细听了下村里那边的动静,除了偶尔传来的鸡鸣和狗吠,还有村里人打招呼的声音,根本什么也没有。
  也就是说,很可能那些人还没回来,或者是回来了她这边睡着了没听到动静。
  张采萱立时起身,此时时辰还早,两个孩子都还没醒呢,她洗漱过后,本来应该进厨房做饭,想了想去了隔壁屋子,伸手敲门,“骄阳,帮我看着弟弟,娘去村里看看,很快就回来。”
  骄阳应了一声,张采萱这才打开院子门往村里去。
  她手中没抱孩子,空着手走得飞快,直奔村口。
  昨天好多人家都出了十斤粮食,这对于村里人来说可不少了。她到村口的时候,已经有人等在那边了。
  看到她过来,那些也只随意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都没有闲聊的心思。张采萱也没心思说话,再说,她家中还两个孩子呢,直接就去了村口看门的屋子,村口有人,秀芬也睡不着,或者是进文走了她睡不着,毕竟外头虽说没有打劫的人了,但世道乱成这样,发生什么事都有可能,她男人走了,如今孩子也走了,她睡不着也应该的。
  张采萱走近,蹲下身子问道,“婶子,昨晚上他们有人回来吗?”
  秀芬叹了口气,摇摇头,“一晚上都没动静,我出来看好多次,我就怕……”找不到人不说,去找人的那些都回不来了。
  话没说完,已经双手捂着脸,头低了下去,肩膀轻轻地颤抖起来。
  她未尽之意明显,张采萱伸手拍拍她得背算是安慰。
  她这边问,那边注意这边的动静的人也多,听到秀芬这话,本就沉闷的气氛越发凝滞。
  吴氏哭道,“就不该贪图这点粮食……”
  张采萱这才注意到吴氏也在,不用说昨日去找人的那些人里面就有老三了。那何氏说的想要贪下那粮食的人就是吴氏了。
  这话就让人不爱听了,本就是拿了粮食去找人的,不过就是一晚上没回来,十来个大男人呢,还能丢了?
  吴氏话里话外就跟他们回不来似的,好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忍不住露出些不赞同的神色来。还有那泼辣的妇人直接道,“话不是这么说,你们家男丁多,合该出人,再说了,昨天去的人好多都是贪那几十斤粮食,要是我家有合适的人,我家也去。”
  恰在此时,张采萱隐约听到远远的有马蹄声传来,顿时精神一震,偏旁边吴氏和那说话的妇人又争执起来,她听得不真切,忙道,“别闹,似乎有人来了。”
  众人凝神一听,还真是有马车来了。顿时面色一喜,“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晚上八点见,最近更新不稳定,我尽量两更。


第229章 归来
  外头声音一起; 里面的几人就顾不上争执了。
  这个点天才刚亮; 村口这边其实没有多少人。若是往常,这个点村口大概只有秀芬母子两人,今天完全是特殊情形; 就算是如此; 连秀芬一起大概有十来个人,远远的还有俩妇人结伴过来。
  马蹄声越来越近; 张采萱的心渐渐地提了起来,因为那声音……那声音很单调; 根本不像是好多人一起回来的样子。
  不过; 她也没指望他们在进文他们的寻找下回来就是。
  秀芬在这边守了几个月,开门关门基本上都是她; 此时听到声音; 看向围在一起的人,眼神询问:“开门?”
  顿时就有人接话; “先开吧; 我们的这么多人呢; 听这样子,外头的人似乎不多。不怕!”
  秀芬也只是询问而已,手已经去摸门栓了。
  大门缓缓地打开; 张采萱站在最前面,一眼就看到门口过来的马车刚刚停下。进文从马车上利落的跳了下来。
  去的人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无论如何,总归是好事。秀芬看到进文,立时就跑了出去; “进文,如何?可得了消息?”
  看到门打开,马车直接进了村口大门,进文留在最后头关大门,众人已经围上了马车,“如何?,他们还在不在军营?”
  也有现实一点的,赶紧问,“……你们找到了军营了吗?”
  张采萱却一直没动,只站在大门口,看向进文,“进文,你们得了消息了吗?”
  进文关好了大门,回身对着秀芬安抚的笑了笑,才看向张采萱,“姐,我们找到了军营,不过我们都进不去。”
  秀芬上下打量他,见他并没有什么不妥,微微安心,“你找到你爹了吗?”
  进文摇头,“军营的人不让我们进去,也不肯帮我们找人,说是不附和规矩。”
  张采萱哑然。
  想想也对,军营呢,哪能随便让人打听。
  秀芬声音加高,有些不敢置信,“那你们就白跑一趟?”
  进文沉默。
  看这样子,还真是白跑一趟了。
  一瞬间,张采萱有些泄气。
  那边围在马车旁的人也似乎是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那你们白跑一趟?我们这十斤粮食就得这么个结果?只找到他们军营?”
  妇人的声音尖利,似乎是有人低声劝了她或者是扯了她两把,“他们刚刚回来呢,无论如何,总归是跑了这一趟,路上的危险……”
  不只是妇人一人不满,也有人帮腔,“那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啊,十斤粮食呢,哪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的,都经不起这么祸祸。”
  顿时就吵成了一片。
  兴许是听到了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